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巴黎聖母院小說推薦文字

巴黎聖母院小說推薦文字

發布時間: 2022-05-29 21:53:34

① 《巴黎聖母院》200字的簡介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

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1829年維克多·雨果著手創作《巴黎聖母院》,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們了解這座哥特式建築的價值。

(1)巴黎聖母院小說推薦文字擴展閱讀

其實,早於《巴黎聖母院》的,是雨果的「到來」。1903年,馬君武先生在《新民叢報》上介紹了雨果的生平與著作,並譯詩一首;魯迅先生於同年翻譯雨果《隨見錄》中的一篇短篇小說《哀塵》。

同年10月,蘇曼殊先生選取了《悲慘世界》中的部分進行翻譯,題為《慘社會》;1935年,茅盾先生撰文《雨果與〈哀史〉》,在《中學生》雜志上推薦《悲慘世界》。經過多位學者的努力,雨果逐漸被中國讀者認識、熟悉、喜愛,進入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生命中。

建國之後,作家、譯者陳敬容曾於1949年、1982年兩度翻譯《巴黎聖母院》全譯本,並首度將書名與建築之名契合,沿用至今。此後的全譯者有管震湖、陳宗寶、潘麗珍、施康強、唐祖論、胡宗泰、倪維中、李玉民、安少康、楊君、李艷等等,節縮版譯者有餘耀南等。

多位譯者因愛雨果而愛《巴黎聖母院》,因《巴黎聖母院》而去往巴黎。

譯者李玉民在譯序中講到,去往巴黎聖母院時「會怦然心動,有種異樣的感覺,腦海又浮現聖母院樓頂平台的夜景……」以文字為紐帶,以建築為載體,我們跨越時空向雨果致敬,穿越山海與巴黎聖母院相逢,怎會不「怦然心動」。

② 巴黎聖母院書評400--500字

《巴黎聖母院》書評


讀《巴黎聖母院》,我們不僅沉湎於這段絕美的愛情悲劇中,同樣的,小說所體現的人性的美麗與醜陋也不斷在腦海里交織,給我們留下無限的啟發。而我不禁要佩服於雨果這位浪漫主義大師在《巴黎聖母院》中運用的「美醜對比」的極致效果。

「美」與「丑」從來就是人類探討的亘古不變的話題。而小說《巴黎聖母院》更是把「美」與「丑」從另一層面為世人剖析得盡致淋漓。讀罷全書,我們對「美」與「丑」的概念又有了一個全新的審視。

愛斯梅拉達無疑是美的化身。她的美不僅是由於美麗的外表,更來自於她那顆不蒙塵的心。這種內外兼具的美就把愛斯梅拉達襯托得更為完美。然而,與愛斯梅拉達相比,卡齊莫多無疑是醜陋而平凡的。但他這種丑僅僅體現在外表,心靈的聖潔早已使他成為一個美麗的人。與愛斯梅拉達一樣,他也有一顆熱情善良的心,並且為愛犧牲,忠貞無悔。讀罷全書,我們早已遺忘卡齊莫多醜陋的軀殼,卻深深感動驚嘆於其內心的聖潔。當然,小說中這種強烈的美醜對比不僅僅停留在男女主人公身上,一系列的配角都在為突出「美」與「丑」的極差發揮自身的作用,這也是《巴黎聖母院》這部小說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書中的人物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的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下,構成了一幅幅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丑的對比。這種推向極端的美醜對照,絕對的崇高與邪惡的對立,使小說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捲走我們全部的思想情感。

《巴黎聖母院》這部小說的具備了文學價值和深刻的社會意義,是值得所有人去品味的經典。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說。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鍾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③ 《巴黎聖母院》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巴黎聖母院》主要講述了丑聾人卡西莫多被巴黎聖母院的神父克羅德收養,在巴黎聖母院的鍾樓上做一個撞鍾人,克羅德神父外貌看似正經,但在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斯美拉達後,被愛斯美拉達的美貌深深吸引。

後來指使卡西莫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福比斯――騎兵上尉隊長所救,埃斯美拉達因而愛上了福比斯。但福比斯生性風流。克羅德劫擄不成,對福比斯懷恨在心便刺殺福比斯,但沒有死。

事情敗光後就嫁禍於埃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就在行刑時,卡西莫多救走了愛斯美拉達,卡西莫多將愛斯美拉達藏身於聖母院中。

乞丐群眾為了救愛斯梅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卡西莫多大戰,愛斯美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軍隊絞殺在廣場上,卡西莫多憤然將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摔落地下,最後卡西莫多撫著愛斯美拉達的屍體自殺。

(3)巴黎聖母院小說推薦文字擴展閱讀:

小說《巴黎聖母院》的故事浪漫離奇而凄婉動人的,其間深邃的主題更是耐人尋味。雨果在他的長篇小說《海上勞工》的序言中提到:「宗教、社會和自然,這是人類的三大斗爭」,《巴黎聖母院》是為了控訴宗教的宿命而作的。

小說通過愛斯梅拉達的悲劇,揭露了中世紀歐洲社會的黑暗,抨擊了可教會的邪惡勢力,尤其是,小說通過克洛德這個核心人物的描寫,對宗教教義與宗教生活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

在雨果筆下,副主教克洛德首先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是製造愛斯梅拉達悲劇的罪魁禍首。作品的深刻之處,在於把克洛德寫成宗教教義和宗教生活的犧牲品。作為「犧牲品」的克洛德,他並非生來就是殘酷險惡的,他的性格有一個演變的過程。

青少年時期,克洛德是一個純正、善良的人。然而,似乎命運早已決定,他從小就被父母送上了當牧師的道路。在他十九歲的時候父母雙亡,撫養幼小的弟弟成了他不容推辭的義務。

這種兄弟倆相依為命的這種生活,是克洛德感受到了人世間發自心靈的那種骨肉之情。再後來又出於愛和憐憫收養了怪物般的棄兒卡西莫多。疼愛兄弟收養卡西莫多都體現了他人性中的愛的情感的一種真實自然的表現。

也體現了基督教的博愛精神,基督教的博愛和天然的人性之愛在克洛德身上是高度統一的。然而,長期的宗教生活,使成人之後的克洛德在情感-心理上發生了變異。

長時期對情感的剋制,導致了整個心理結構的不平衡,以致變形扭曲。面對天使般的愛斯梅拉達,愛欲的喚起和受挫使他的性格在極度扭曲後走向了邪惡。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宗教生活和宗教教義對人性的壓抑。

克洛德·弗洛羅是中世紀教會惡勢力的化身,也是教會宗教生活的犧牲品。小說通過教會惡勢力化身的克洛德的描寫,揭露了中世紀教會偽善的一面。

通過宗教生活犧牲品的克洛德的描寫,深刻地揭露了被教會控制下的中世紀宗教文化、教育對人性的束縛,揭示了教會生活的不人道的一面,從而表現了對宗教生活合理性的懷疑,對教會和宗教教義的批判。

④ 巴黎聖母院的推薦理由200字

沒有更多的理由,只是因為是一部不錯的故事,因為他寫的就是外表的美麗,和內心的醜陋!真是的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而且作者把外表美麗的人和內心美麗的人作比較,用較為罕見的表達方法寫出了人性的本質,並且還把教堂這種神聖的地方作為丑惡偽裝的場所,更是恰到好處的說明了主題!!~~~

⑤ 小說巴黎聖母院簡介200字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

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1829年維克多·雨果著手創作《巴黎聖母院》,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們了解這座哥特式建築的價值。

(5)巴黎聖母院小說推薦文字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在法國,被資產階級革命政權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國外封建勢力的支持下,於1815年復辟。直到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結束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封建統治。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資產階級民主作家,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

⑥ 巴黎聖母院 推薦理由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小說以十五世紀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為背景,通過一個純潔無辜的波希米亞女郎慘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陰險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蠻殘忍,貴族的荒淫無恥和國王的專橫殘暴。作品鮮明地體現了反封建、反教會的意識和對人民群眾的贊頌。

如果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哪些,我會選擇三個人,概括而言:純潔、善良、堅貞不屈、極富同情心、捨己救人的愛斯美拉達;陰險、狠毒、虛偽、沒有人性的克洛德和善良、高尚、嫉惡如仇的卡西莫多。克洛德身為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有一個不錯的外表,雖稱不上帥氣,但和外表醜陋相比較,確實很容易讓人感到由衷的喜愛,但是令我所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內心卻是那樣的丑惡,為了得到吉普賽女郎的愛慕,竟不惜採用各種各樣毒辣的方法。相反,敲鍾人卡西莫多雖然外表奇醜無比,但是心地卻是那樣的善良,為了幫助愛斯美拉達逃脫主角的魔爪,做出過許許多多的努力,雖然並沒有成功的幫助愛斯美拉達逃離魔爪,但是他的行為還是給予了我深深的震撼。

(6)巴黎聖母院小說推薦文字擴展閱讀: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⑦ 《巴黎聖母院》的推薦語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普賽女郎愛絲美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小說的插圖這部書的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的俄國,因為雨果思想活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傾向,又同情剛剛興起的無產階級的革命,因此保守頑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國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究竟是怎樣的一部作品呢 ,我們拭目以待。

⑧ 巴黎聖母院內容簡介(100字以內)

1、《巴黎聖母院》的內容簡介如下:

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愛斯美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軍隊絞殺在廣場上,卡西莫多憤然將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摔落地下,最後卡西莫多撫著愛斯美拉達的屍體殉情。

2、《巴黎聖母院》的文學價值以及社會意義,影響深遠。這部小說,打破了以往古典主義的桎梏,是浪漫主義作品中一座里程碑。《巴黎聖母院》面世之後,曾多次改編為電影、動畫片、戲劇等。

(8)巴黎聖母院小說推薦文字擴展閱讀

在法國,被資產階級革命政權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國外封建勢力的支持下,於1815年復辟。直到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結束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封建統治。

在復辟王朝統治下,法國宮廷和教會狼狽為奸,欺壓人民。當時的巴黎,宗教勢力邪惡黑暗,封建等制度十分殘酷,封建主義壓抑下的人性扭曲墮落。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下層人民,處於令人深切同情的境地。飽受壓迫的人民群眾奮起反抗,與兩股勢力展開英勇的斗爭,最終取得勝利。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與殘忍,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實生活。

《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1829年維克多·雨果著手創作《巴黎聖母院》,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們了解這座哥特式建築的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黎聖母院

⑨ 「巴黎聖母院」書評1000字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155字)

第一次翻開這本經典之作是五年級,那時也只是被其曲折精彩的情節所吸引,不是很明白美與丑的概念;也不是很區分心靈和外表。第二次是看了這部影片,演員的演技著實精彩,但也畢竟是「演」出來的。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從書中感悟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從文字中感悟心靈之美與丑。

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壇最閃亮的明星,他是偉大的劇作家,小說家,又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旗手和領袖。這本書就突顯了「美醜對比」。書中的人物和事件,源於現實但也被大大誇大和強化了。整個小說就是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丑的對比。河水永恆的嗚咽,清風無休止的嘆息,悲劇曾留的記錄,在不經意中打開。

美麗善良的少女愛斯梅拉達,殘忍虛偽的聖母院副教主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醜陋,內心崇高的敲鍾人卡西莫多。愛斯梅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為生,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因為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接受詩人甘果瓦做自己名義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當她看見卡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邢,只有她會同情憐憫,雖然卡西莫多曾傷害過她,但她沒有計較,把水送到因口渴而聲嘶力竭地呼喊的卡西莫多的唇邊。這樣一個心地高貴的女孩,竟會被教會`法庭污衊為「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

愛斯梅拉達是美與善的化身,她心靈美,外在美,卻遭受如此厄難,不禁讓我們油然而生一種對封建教會和王權的強烈憤恨。其實,美也需要堅持,需要勇氣,試想,有多少人能像愛斯梅拉達那樣始終保持純潔的心靈,能冒著危險去解救一個曾傷害過自己的人?她是聖潔的,不容許任何骯臟去玷污。她就是「美」!「這種高尚感情根據不同的條件而熾熱化,在你眼前使這種卑下的造物換了形狀,渺小變成偉大,畸形變成了美。」

另外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克洛德和卡西莫多也讓我震撼一番。克洛德表面上過著清苦禁慾的修行生活,而內心卻渴望淫樂,對世俗的享樂充滿妒羨。他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卡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裡,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將自己的全部生命和熱情寄託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可以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偶然在網上見到了一個對弗羅洛和加西莫多的比喻,頗有文采,摘錄如下:

一個是水晶花瓶,十分漂亮,閃閃發亮,但有裂縫,裡面的水已經全部漏光。一個是陶制花瓶,粗糙、平凡,但保留著滿滿的水。或許,註定了美與丑的交融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激烈,慷慨,驚心動魄,讓每個讀者的心裡重新確立了「美」的價值。

美的魅力就是如此,就是讓我們震撼,雨果就是靠他浪漫的文筆觸動讀者去洗刷心靈的污垢,讓美麗的花朵綻放心靈之中!

這部小說正因為激發了人性中的美好,幾個世紀來一直散發著奇異的光彩和無窮的力量!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二: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17字)

美麗而又善良的女神艾絲美拉達,和相貌醜陋卻品德高尚的敲鍾人卡西莫多,他們演繹著一段傳奇,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

愛斯梅拉達剛滿16歲,她美貌絕倫、純真善良,能歌善舞。她整個人的靈魂都是美好的。她有一隻聰明絕頂的小山羊,小山羊那活潑可愛的形象時時在我眼前浮現。她倆,合並起來,就像一幅多彩多姿的風景畫。她們是美麗的化身。但這顆年輕火熱的心卻被腐朽的社會所禁錮了。原本她應有美好的未來,但最後她卻以16歲的熱情在這個世界消失了。每當想到這個人我都覺得很惋惜。我感嘆命運對她的不公與不敬。同時我也看到了她堅強、忍辱負重的良好性格。

卡西莫多的外貌其丑無比。「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巴,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細小左眼,完全被一個大瘤所遮蓋的右眼,那上下兩排殘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亂入遭的牙齒」,把這一切綜合起來看,我覺得他真是一位恐怖的野蠻人,我認為這世上不會有這么殘缺的人吧。但人不可貌相。卡西莫多卻有著一顆美麗、純潔、善良的心靈。他喜愛艾絲美拉達,如同守玉般保護她。對艾絲美拉達的種種厭惡,他毫不在乎。我認為這是他最大的弱點,這也是由於社會的制度所造成的。她試圖使艾絲美拉達遠離一切傷害。但個人的實力是很有限的,最終他還是不能保護好她,也只好選擇殉情。

而整部小說中最令我感動的還是那位偉大的母親。當巴特剛生下那個可愛的女兒時,她就對自己說:「女兒就是我的全部。」的確,她全身心地愛她。當吉普賽人將女兒搶走後,她悲痛欲絕,走進巴黎聖母院,當了修女。以後的每一天,她無時無刻不為女兒祈禱。她希望女兒能夠平安、幸福。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5篇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5篇

一隻孩子的小鞋對她來說就是整個宇宙、整個世界。為了這迷人的鞋,她曾經對著天空惡意地詛咒、深情地申訴、虔誠地祈禱、悲傷地哭泣…。15年,這對一位失去兒女的母親來說,每天都是第一天,哭聲仍像第一天那樣肝膽俱裂。當官帶走她的孩子時,她的目光、她的呻吟,

在人類語言的庫存中我似乎找不到一兩個字來形容來表達…巴格特對女兒的愛,是母愛的真諦,是奮不顧身地想為女兒做一切的情感的涌動。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對比」。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丑的對比。

我一直思考著:為什麼在追求歡樂的同時,隱藏著悲痛的靈魂,世道如此吧!在生活中總有艱難,總有困惑,也會有成功,更會有失敗…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三:讀《巴黎聖母院》有感(1179字)

巴黎聖母院坐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建造時間長達150年,巴黎聖母院作為一座石頭建築,以其結構嚴謹、雄偉庄嚴的特點,在世界建築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地位。被譽為一部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各國的詩人、作家都曾歌頌過它。在讀了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以後,我對這座宏偉的建築有了新的認識。

來自:作文大全合上厚厚的書本,我的眼前再次浮現出了《巴黎聖母院》中所描繪的故事。那是中世紀的法國,一位叫埃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吸引了來往行人的目光,她長得美麗動人,舞姿也非常優美。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弗羅洛瘋狂地愛上了她。於是命令教堂敲鍾人,相貌奇醜無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搶來。結果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達,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鍾人帶到廣場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賽姑娘不計前仇,反而送水給卡西莫多喝。卡西莫多非常感激埃斯梅拉達。天真的埃斯梅拉達對法比一見鍾情,兩人約會時,弗羅洛悄悄在後面跟著,出於嫉妒,他用刀刺傷了法比,然後逃跑了。埃梅斯拉達卻因謀殺罪被判死刑。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下搶了出來,藏在巴黎聖母院內,弗羅洛趁機威脅吉卜賽姑娘,讓她滿足他的情慾,遭到拒絕後,把她交給了國王的軍隊,無辜的姑娘被絞死了。卡西莫多在把弗羅洛推下教堂摔死後,自己也擁抱著埃斯梅拉達的屍體死去了。

如果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哪些,我會選擇三個人,概括而言:純潔、善良、堅貞不屈、極富同情心、捨己救人的愛斯#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www.gkstk.comend#美拉達;陰險、狠毒、虛偽、沒有人性的克洛德和善良、高尚、嫉惡如仇的卡西莫多。克洛德身為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有一個不錯的外表,雖稱不上帥氣,但和外表醜陋相比較,確實很容易讓人感到由衷的喜愛,但是令我所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內心卻是那樣的丑惡,為了得到吉普賽女郎的愛慕,竟不惜採用各種各樣毒辣的方法。相反,敲鍾人卡西莫多雖然外表奇醜無比,但是心地卻是那樣的善良,為了幫助愛斯美拉達逃脫主角的魔爪,做出過許許多多的努力,雖然並沒有成功的幫助愛斯美拉達逃離魔爪,但是他的行為還是給予了我深深的震撼。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5篇文章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5篇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27193713061.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善良的愛斯梅拉達,忠誠的卡西莫多,雖然結局並不是很盡人意,但是我相信在天堂中一定會有他們幸福的生活,因為上帝總是青睞於善良的人。在卡西莫多的影響下,我漸漸學會去以善良的心對待他人。

有一次,在街道旁,我看見一個盲人,拉著二胡,聲音很凄慘,腳邊放著眾人施捨的錢。我摸摸口袋,那是准備去買零食的錢,正巧我准備離去的時候,彷彿看到善良的愛斯梅拉達為伽西莫多遞上純潔的水,我不再猶豫,毅然將錢放了進去,我看得出盲人的感激,他連聲道謝。我笑了,原來能幫助別人是這樣令人愉快。

確切的說,《巴黎聖母院》是一本意味深長的小說,每讀一遍就有一遍的味道,讀幾次就有幾次不同的感受。不過,我想說,我感謝《巴黎聖母院》,因為是他教會了我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四:《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80字)

在十九世紀群星燦爛的法國文壇,維克多?雨果可以說是最璀璨的一顆明星。他是偉大的詩人,聲名卓著的劇作家、小說家,又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旗手和領袖。這部偉大的作品《巴黎聖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它的文學價值和對社會深刻的意義,使它在經歷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之後,還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從而來到我的手中。

在我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對比」。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丑的對比。

《巴黎聖母院》的情節始終圍繞三個人展開:善良美麗的少女愛斯梅拉達,殘忍虛偽的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醜陋、內心崇高的敲鍾人伽西莫多。

波希米亞少女愛斯梅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為生。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因為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接受詩人甘果瓦做自己名義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見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會同情憐憫,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鍾人的唇邊。這樣一個心地高貴的女孩,竟被教會、法庭誣蔑為「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作者把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

至於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鍾人伽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過著清苦禁慾的修行生活,而內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伽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裡,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託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可以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這種推向極端的美醜對照,絕對的崇高與邪惡的對立,使小說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能捲走我們全部的思想情感。這也許正是浪漫派小說的魅力所在。

在《巴黎聖母院》中,作者以極大的同情心描寫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們衣衫襤褸、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文明的世界裡的人的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和舍己為人的美德。小說中巴黎流浪人為救出愛斯梅拉達攻打聖母院的場面,悲壯、激烈、慷慨、驚心動魄,顯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顯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搗毀聖日爾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小說寫到這里,還通過書中人物之口預言人民將起來搗毀巴士底獄,暗示了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爆發。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五:《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161字)

這是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寫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寫出了15世紀的社會狀況,反映了當時宗教的虛偽。

當美麗迷人的跳舞女郎愛斯美拉達在巴黎出現,立刻引發了一幕震撼人心的場面。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副主教堂·克洛德企圖利用邪惡的手段得到美麗善良的愛斯美拉達,而姑娘卻一心喜歡上了外表英俊灑脫、年輕的御前侍衛隊長孚比斯。這也許本應該是一段美好的姻緣。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000字5篇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節日作文及各類中小學生作文

但是,在孚比斯和愛斯美拉達的一次幽會中,克洛德卻在喬裝改扮之後秘密跟蹤而至,當卑鄙的副主教看到衛隊長和姑娘擁抱在一起時,妒火中燒,竟掏出暗藏的匕首對准衛隊長的胸膛猛地刺下,衛隊長鮮血橫流倒了下去。可真正的殺人元兇逍遙法外,而純潔善良、美麗的愛斯美拉達卻被教會法庭判為殺人罪犯要送上絞刑台。這是多麼可悲的一種結果,但是,也許是老天也不想讓這么美麗善良的女子就這樣死去,所以,愛斯美拉達奇跡般的被救了下來。

副主教堂·克洛德的養子、外表醜陋不堪,內心十分善良的巴黎聖母院敲鍾人卡西莫多從執刑人員手中救出愛斯美拉達,躲入具有避難權的巴黎聖母院避難。他深深喜歡上了這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在聖母院了,卡西莫多無微不至地照顧愛斯美拉達的飲食起居,而邪惡的克洛德仍在打姑娘的主意,夜裡行動姑娘寧死不從難以得手後,克洛德竟勾結司法機關大寺破壞聖殿避難權,最終把可憐的吉普賽女郎送上絞刑台處以極刑。

深愛著愛斯美拉達的卡西莫多在劇烈的悲痛和憤怒中把克洛德從聖母院鍾樓上推下。克洛德大叫一聲「天譴我!」就像脫落了的瓦片一樣墜落兩百多尺落到石板地面上摔死,得到了應有的下場。大約兩年以後,人們在鷹山地穴埋葬絞死犯人的墓地中發現了以奇特姿態摟抱著的卡西莫多和愛斯美拉達的骷髏。當人們想把他們分開時,兩具骷髏馬上灰飛煙滅。

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個故事,它到底是一部悲劇?還是一部喜劇?說它是悲劇吧,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死後愛斯美拉達終於和愛她的人卡西莫多幸福的在一起了,但是說它是喜劇吧,他們這一對可憐的人終於在一起的時候確實在他們死去的時候,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悲慘的結局,所以,最終我沒有下定論。

我很同情卡西莫多,但是同時我又很佩服他,卡西莫多有著丑到極點的相貌: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

但是,就是這樣奇醜無比的一個人,卻有著無比善良的心靈,他救了自己喜愛的人——愛斯美拉達,然後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她,直到她的死去,卡西莫多也痛不欲生,在他找到了愛斯美拉達的屍體後,緊緊的抱著她,在她身邊殉情死去。

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真正的美與丑的區別,也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的,卡西莫多是奇醜無比,但是他的心是善良的,他要比那些偽君子們強百倍,千倍……外表的醜陋並不能代替內心的善良,卡西莫多,他是偉大的。

熱點內容
有聲都市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7 07:20:54 瀏覽:782
金庸武俠小說江湖特點 發布:2025-02-07 07:11:38 瀏覽:274
在電腦上有小說閱讀器嗎 發布:2025-02-07 07:10:56 瀏覽:522
家庭幻想全集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2-07 07:07:30 瀏覽:859
求好看高幹甜文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7 05:58:30 瀏覽:233
亞洲家庭古典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07 05:28:46 瀏覽:891
古代野外輪公主小說 發布:2025-02-07 05:18:10 瀏覽:273
跟網游有關系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7 05:18:01 瀏覽:176
古代文抄公小說 發布:2025-02-07 05:09:53 瀏覽:354
豆瓣評分九分以上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7 04:33:32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