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推薦 » 語言暴力小說推薦

語言暴力小說推薦

發布時間: 2022-05-26 22:17:32

❶ 有人能推薦一下這類書嗎

毛澤東選集》
圖片
推薦理由:毛選不難讀,都是大白話,彷彿在聽毛主席在發號施令,在開演講會,在做點評家。總之,《毛選》裡面有弱者戰勝強者的大智慧。
內容簡介:《毛澤東選集》,簡稱《毛選》,是中國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的個人著作選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前後出版五卷,公開發行四卷,共選錄毛澤東在1925年—1957年間的各種著作、講話稿等共229篇,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概括。包括中文在內,毛澤東選集曾以26種語言正式出版,總授權發行量3億冊。

2、《親密關系》
圖片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可以重塑愛情觀的書。作者以兩性關系為主導,結合大量科學依據而非主觀感受,向我們娓娓道出親密關系的形成秘訣。相信不論我們和另一半處於何種階段,這本書都能讓我們享受到兩性關系中的安逸與和諧。希望每個看過此書的朋友都不會忘記:欣賞你的伴侶、表達你的感激,並持續重復以上兩步!
內容簡介:愛情是人類情感中最美妙的一種體驗,古今中外關於愛情的偉大文學作品有許多,但從心理學角度對兩性關系進行科學而系統總結的專著尚為數不多。
《親密關系》從一出版,就立即獲得了讀者的普遍喜愛,不僅得到了專業人士的首肯,更是得到普通讀者的高度評價。作者綜合了心理學多個分支的研究理論和成果,用饒有趣味的論述,總結出人們在交往與溝通、愛情與承諾、婚姻與性愛、嫉妒與背叛等方面的行為特點和規律。
本書內容豐富、語言優美;既注重專業性,又強調可讀性。研究親密關系的專業人士可以從中得到學習和參考;而對於社會大眾來說,只要他(她)想獲得一份滿意的親密關系,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3、《身份的焦慮》
圖片
推薦理由:如果你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且經常被別人的想法所動搖,我建議你看看這本書;如果你經常交流,對人生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也建議你看看這本書。
內容簡介:《身份的焦慮》談論了許多的現代社會環境下,人們對使自己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渴望,以及這一渴望被周邊人感知下所帶來的焦慮。作者艾倫·狄波頓稱,長期的對身份感到的焦慮是任何在表面上平等主義的社會所不能避免的副產物。

4、《少有人走的路》
圖片
推薦理由:有沒有後悔選擇了一個你當初並不喜歡的專業、配偶、工作,而僅僅是因為其他人或明或暗的要求你,你半推半就的做出了當初的那些決定呢,如果當時是完全由你來做這些決定,是不是會更好呢?所有的答案其實都在你心中,大多數人走的道路是尋找改變我們的外在世界的道路,而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條通往我們內心的道路。
內容簡介: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5、《進化心理學》
圖片
推薦理由:進化心理學是一門革命性的進步科學,它提供了一個有趣而獨特的視角來觀察人類的心理和行為,是現代心理學和進化生物學在理論上的真正融合,本書是進化心理學領域里程碑式的著作。
內容簡介:進化心理學告訴我們,人最根本需求便是生存和繁殖。祖先在面對食物、棲息和危險中進化了各種適應器,這讓我們得以苟活。而面對繁殖,情況就要復雜多了。女人自古的擇偶偏好便是高富帥,她們擁有的繁殖資源是貫穿男人生命周期的聖物,而男人得通過不斷提升社會地位獲得更多資源,以吸引更多配偶,獲取更大的繁殖收益。
60萬字,作者描述了一個宏觀卻又細微的進化史。擇偶策略、親緣關系、兩性沖突、合作、攻擊、戰爭、地位爭奪…人類自古便熟諳投資與收益,通過各種社會關系的組合,人類趨向於用最小的投資來收益最大的資源,並將資源用於吸引配偶、投資子代。男性與下代關系的不確定性是貫穿全書的另一條線索,將很多人類困惑打通。

6、《非暴力溝通》
圖片
推薦理由:這是一本指導你如何通過轉變談話和聆聽方式促進兩性關系、親子關系的心理學實用類書籍。書中列舉了大量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解決日常工作、兩性、親子等實例。你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你可以通過表達的練習,感受體會,滿足心理需要及請求反饋等非暴力溝通要素解決實際問題。
內容簡介: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系。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的確傷人!言語上的指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變得冷漠、隔閡、敵視。

7、《如何閱讀一本書》
圖片
推薦理由:很多人的閱讀方式都是拿到一本書,然後從頭到尾逐字逐句的看,其實這種閱讀方式效率很低,《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告訴你正確的閱讀方式,高效的吸收書里的精華。
內容簡介: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讀者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來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如何閱讀一本書》初版於1940年,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少走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和領悟。

8、《學會提問》
圖片
推薦理由:這本書介紹了批判性提問的方法,簡潔全面,可操作性強。很多小夥伴對「批判性思維」很耳熟,卻不知道怎麼去練習,那麼這本書就能完成這個目標,讓人們學會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和評價問題。
內容簡介:如果在你的家鄉投資建一座核電廠,你會支持還是反對?
如果學校出於安全考慮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安全檢查,你會高興還是憤怒?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做了父母明令禁止的事,你會告訴父母還是隱瞞不說?
無數專家都說股市要跌、房價要漲,或者激烈地唱著反調,你相信誰?質疑誰?結論是唯一的嗎?
所有這些問題背後,你自己的觀點是什麼?你的理由是什麼?有確鑿的證據來證實嗎?
在一個被泛濫信息包圍的時代,每時每刻都會遇到各種問題,大到涉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小到個人生活的決策。面對別人兜售的觀點——他們熱衷於讓你相信這是「事實」,你明明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可一時又很難找到突破口反駁,你有能力提出關鍵問題,讓眾說紛紜的爭論立見分曉,讓道貌岸然的說謊者原形畢露嗎?
面對提問,你有能力組織更多確鑿的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嗎?還是只把聲高當有理?一遇到別人提出相反的觀點時,就認為別人是沒事找茬,有意和自己過不去,甚至為此惱火:他為什麼橫豎不肯接受我的觀點?
過於感情投入,最大危險就是你可能沒法識別謬誤和操縱。遇到一個難回答的問題,將它直接槍斃掉比仔細思考然後做出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這樣做一定讓你顯得一言九鼎霸氣外露,但也在無形中關閉了通往批判性思維大門。
不草率、不盲從,對問題深思熟慮,不為感性和無事實根據的傳聞所左右,盡力理解那些價值觀和我們背道而馳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見對判斷的影響,這樣才有可能得出更為正確、理性的結論。

❷ 有什麼好看的女生小說,分類加簡介

《女尊之當時明月在》甚是歡喜,17k小說網,可以看看。

簡介:
現世版文案:

「你惹到我了,我可以容許有人對我言語不敬,可以容許有人威脅我,但絕對不會容許有人做一點危害碧洛家的事,哪怕只是毫無實力的威脅,也不可以。」

洛笙今年一百三十五歲,對於普通人類來說,她這個年紀已經可以算是一個長壽的老婆婆了,但在她的生活圈子裡,人們只會把她當成一個剛剛成年的小姑娘。年齡什麼的都無所謂,哪天生,哪天死她從來都不在乎,從出生開始就是死亡的倒計時,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壽命,而是做一個怎麼樣的人。
一直以來洛笙總會把自己定義為一個不算太好,卻也不算太壞的平凡人,她會有平凡的人生,會過平淡的日子。她過的舒服時怎麼都好,不舒服時就會像如上所述一般,打壓幾個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人,減輕一點那個人的壓力。前提是,如果那個人還在的話,她敢肯定她一定會在那個人的羽翼下舒適的生活,一直到老,一直到死……只是,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她的奢望罷了。

女尊大陸版文案:

「都他媽的別過來,我只是來找一個人,找到他我就走,你們怎麼都眼冒綠光看著我……我去……說了別靠近我,怎麼一各個都不聽……」

為了那個人,她獻出了所有,才換來了這次逆天改命的機會,誰若阻礙她就休怪她不客氣。 洛笙目露凶光,語言暴力,可怎麼都沒什麼效果,這群人非但不怕還各個越挫越永。

此文分為兩部分,現世和女尊大陸穿插著講,現世 主打悲劇,女尊世界主打歡脫文。女主強大,男主更強,本文均來自作者腦洞,玄幻穿越女尊文,大家看著過癮就行,具體不與現實社會對比考究。

❸ 黃三的酸梅好看嗎

看過痛仰,很喜歡黃三文筆,之前看書評的時候有人說酸梅比痛仰更好看,熬夜看完了,有點看不懂,微博知乎找了一圈書評好像都沒有和我相同看法的。可能你們都注重結果,而我只注重過程,過程不好卻有好的結果我只覺得牽強。

這篇文在言情小說里,確實算比較有深度的了,它表達了一個語言暴力產生的悲痛後果,但是這也畢竟是本言情小說,男女主感情線,我真的搞不明。

祁正是給了夏藤別人沒有的溫柔,但是他給夏藤的傷害不比別人少。如果說網路噴子是語言暴力,那祁正就是語言和肉體雙暴力。文中夏藤一句話意思大概是,面對網路上的漫罵,她可以選擇不看手機,畢竟離她太遠了,而此時的痛苦卻逃不掉(是在祁正對夏藤施展暴力時)我不喜歡用欺負這個詞,我覺得欺負這個詞帶了一些繾綣的味道。而一開始祁正對夏藤就是很明顯,很標準的校園暴力。我不知道祁正到底是什麼時候,對夏藤的感情發生了轉折,但應該是從他一開始欺負夏藤就喜歡上了吧,因為後來沒有停止對她的暴力(不管是肉體還是語言還是對旁人的施壓),沒有改變暴力她的手段,所以我覺得過程中是沒有感情轉折的,那就是一開始就喜歡。為什麼喜歡夏藤呢?因為夏藤漂亮?因為夏藤被暴力時不服輸的勁?但是祁正喜歡順從。如果祁正喜歡的是一個可以與他作對的人,他就不會一次次的單方面的靠性別優勢暴力夏藤。面對前期我只感覺到了校園暴力。很標準的校園暴力。祁正家裡是不幸,從小被排斥辱罵,他的成長經歷非常坎坷黑暗,但是說不是他抱著惡意去對待身邊每一個人的理由。他覺得女主驕傲,是因為他自己自卑,所以他就要去毀了女主。眼神的東西無法改變,哪怕夏藤眼神極其冷漠瞧不起,但她一開始對祁正表達過善意不只一次,祁正自己過不好就要拉著美好的人一起墜入淤泥嗎。面對女主和男主的感情線我也不太能理解。倒也不是說女主一定不能喜歡男主,只不過之間沒有什麼比較合乎情理的能產生感情的。夏藤是要面子的,自尊感極強的,頭顱從未低過,她喜歡上一個一直對她校園暴力的人,我無法苟同。夏藤傲,欺負她她會反擊,她永遠不會被打倒,但面對在昭縣一中受到的排擠羞辱,她喜歡上了帶頭對她有敵意的那個。我覺得這和她的傲是不符的。祁正在夏藤快被qj時幫了她,但是這個幫是先讓夏藤絕望,受到更多凌辱後在像打一巴掌給一個棗挺身而出。男主為什麼暴力女主,在我看來是男主自卑,所以他見不得有人比他好,見不得有人瞧不起他,他要折下天鵝高貴的頭顱向他屈服,我感受不到愛,我感受到的只有佔有欲,包括後面雖然保護女主但是對女主的語言暴力從未減少,這里的保護可不可以理解為祁正有潔癖,自己的東西別人碰了覺得惡心,就像男人都有處女情結,祁正佔有欲這么強自然是連碰都不能碰。他對女主真的算喜歡嗎,又喜歡女主哪裡呢。祁正沒有壞到骨子裡,最起碼他救了夏藤,但是這也是壞。因為一次救就不計前嫌甚至後面還在一直暴力,夏藤傲,我也傲,要是我我不會接受,就像假如之前猥褻過夏藤的某個製片人再誠心誠意不帶任何灰色的像夏藤拋出橄欖枝,你們覺得夏藤會接嗎。

我覺得祁正非常病態,他的行為,也非常的幼稚,充滿毀滅性,夏藤喜歡他,我不明白為什麼。夏藤對祁正說過一句話,你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威脅,恐嚇,暴力嗎?可是即使這樣夏藤還是喜歡,我真的不懂喜歡他的點在哪。可以算斯德哥摩嗎。就像被囚禁久了的少女,哪怕她的主人給她買一個蝴蝶結,她也會開心的不得了。

祁正可憐,他身處黑暗淤泥,當有人站在光明裡伸手拉他時,他卻把那人一起拉進黑暗,再見不到光明。自己墮落就不要別人高高在上,一定要毀了那潔白,用自己的黑暗籠罩、保護嗎

❹ 校園欺凌,家庭暴力,校園語言暴力,嘲諷,家庭父母長期罵我,外面還有看別人的眼色過一輩子

我沒有你那麼多痛苦經歷。
我也不知道說什麼。
給你一個放鬆類的小說看看,主角也有校園欺凌,校園暴力,但是看看小說里怎麼做的。
當然,看小說嘛,圖一樂。
我有一座恐怖屋。
起點有人講過,只看小說的話是一本靈異小說,看評論的話是一本笑話小說。
活著很累是正常的,我們其實也活的並不容易,但是受到社會暴力,冷暴力,就是不可理喻的。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現實很艱難,其實可以試著逃避現實,去躲進虛擬世界裡待一段時間,不用考慮現實的殘酷和殘忍,慢慢磨劃記憶,其實你可以慢慢的過來的,當然,我的言論也許在很多人覺得是不可理喻的,但是我想說的是,若你的世界全部都是灰暗的,你又如何去改變自己才能做到完全完美的自己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和想法。我們能堅持下來的很多事,其實就是定了一個心,我們現在的說法是初心,不忘初心,我們才能堅持,所以才能無論何種困難都能承受,去成長,而你現在其實是缺少心的。別人對你的不公平可以用法律去解決,但是心中的不快又有誰能解決呢。作為一個路人,只能說,加油的活下去吧。如果你需要聊天或者朋友的話,我其實可以的。

❺ 張懷舊專訪的文章,誰有啊

張懷舊專訪

張懷舊,一個文采奕奕、罵聲喋喋、見客人時總要戴副淺色眼鏡的靦腆男人。坐在他的面前,你很難想像,眼前這位十分謙遜和禮貌的男子竟是那些雜文小說的作者。張懷舊的文章以他思想和邏輯的力量讓中國人緊跟他在喧嘯的網路熱血狂舞,惡罵這個時代雨後春筍般涌現的怪事怪人怪物,看他的小說,或是讓你潸然淚下,或是讓你拍案而起。
一、你們沒有讀懂張懷舊
2006年3 月的一個早晨,國內一家著名網站的博客上有一篇置頂的紅色標題文章非常醒目。這種在中國任何紙媒都無法讀到的趣味標題性文章吸引了千萬網民,我由此走進了他的博客。細細讀來,一篇篇論點鮮明的罵文引人入勝。
讀他的文章時,網民的第一印象會是:此人的生理年齡一定在四十開外、陰暗老謀、瘦弱憤世,文章立意刁鑽、邏輯明朗;心理年齡卻裹攜著滿嘴傻Χ「滑鼠少年」的頑蠻氣質和天性。人們猜測他的人生一定有些陰暗,有些孤獨,要不如此出格地憤世嫉俗;如此咬牙切齒、滿腹仇恨地漫罵與他毫無過結的人們。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精心寫就,從不敷衍了事。看得出這是一個才氣逼人而且非常勤奮的作者。他有能力以全方位的角度以人們稱為邪才的方式來闡述他「邪惡」的主題。他的文章象一套套三點鏤空的高級時裝,鏤裸著性腺、性體搖滾著招搖過市,引來了千萬網民的驚嘆和贊揚,同時也招來了罵聲陣陣。這個「惡男」站在大街上,他漫罵的唾沫四濺但不失理性,不失邏輯,不失共鳴。我立刻將他的文章發給了我的朋友們,我想這是今天這個燥動時代狂熱繁忙人們的最好一道開心糕點,這是能令朋友們餐前開胃、食時噴飯、飲後捧腹的開心禮物。在今天人們的心靈內核燥動不安的年代,很少有人有時間並願意靜下心來去閱讀那些乏味的文章。當疲倦的人們倦縮在地鐵的座椅上,千奇百怪的報紙書刊伴隨著鼾聲從他們手中滑落時;當疲倦的人們打著哈欠,推著近視眼鏡沒日沒夜地趴在電腦前點擊滑鼠妄想尋找亮點來點燃他們混濁眼神的時候。張懷舊的文章應運而生,象一道道烈性麻辣燙,引來了八千萬信息腸滿腦脹,呃呃嗝噎的網民圍觀搶食,開心開懷,閱讀的快感隨文章漫罵的高潮此起彼伏。
能讀懂他的人,會從文章中撈出魚片,讓殘渣留在鍋里,不會讀的會罵罵咧咧地連魚片和麻辣殘渣一起咀嚼。
這位駭世罵客何許人也?
人們在網上找不到張懷舊燦爛的照片,他的網路肖像則是由人們透過他猛烈的文字以千百種意念描繪出來的惡人面孔。
網友「慕容秋水」說《張懷舊,你丫有病》,「你丫不過是嘩眾取寵的小丑。你丫大概很小時就缺少父母的愛心,讓你變的這樣的俯拾即是的辱罵別人。」
還有人說他是個十惡不赦的網路流氓。早在1999年3月26日,有位姓劉的中國「行為藝術家」,在北京西郊的一個設計博物館的地下室,面對一百多名中外人士與記者,站在新聞燈閃爍的舞台上,面對CNN的攝像機,一絲不掛地亮出了生殖器,並持握著自己沾有藍色印油的器官,一會兒在觀眾甲的書本上豪邁地落印,一會兒在美女乙的大腿上悠悠地蓋章。近在2006年南京的一次名為「實驗空間」的藝術展覽會上,某女大學生自拍自己的下體生殖器,然後將圖片鑲上金色的鏡框不遠千里拿到南京,掛在富麗堂皇的藝術宮殿里展覽,被稱作藝術供人們欣賞。比起這些來,張懷舊還不算流氓,不算高超。
所述這些都無可非議,我們的時代變了。
互聯網說穿了就是一個大舞台,就象京劇演員劉慶先小生演完五毒之首的金頭大仙、面目猙獰的牛魔王之後,卸悼滿臉油彩,他還是那個敲著飯碗上食堂打菜的革命同志。
張懷舊關悼電腦,游手好閑地走在故鄉的大街上時,他也仍然是個很好的革命同志和溫情無比的男人。從《褲襠下的情人節》、《劉翔沒文化》、《愛情零食》、《花花公子與羅曼蒂克》《愛情這個雜種》《啊!祖國!啊!北京!》《中國三大流氓職業》《半支唇膏》《上海的小資北京的驢》以及他的幾篇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地域批評系列文章看來,他是一個非常職業化的文字操手,每當節日來臨時,他已早早地寫完了他的罵文與小說。他的勤奮和對重大節日的敏感度可以與新聞傳媒的大腕們媲美。他可以在音樂中,在夜深人靜時煮著美酒狂熱地寫到天亮,將作品熱氣騰騰地端上互聯網之後,然後在人們上班時分「呼呼」進入夢鄉。他的文章絕不會因為時間緊迫而草率;他的文章的確罵出了一些人的劣跡劣根;人們喜歡讀他的文章,因為憤慨的人們讀了會得到一種渲瀉,祥和的人們讀了會得到一種休閑。
網友「放浪才子」說:牛人一個!罵得痛快淋漓,我看得熱血沸騰啊!
網友「風雨伊人」說:曾經有人把張懷舊的文章也歸類為下半身文化,對此類說法,伊人不敢苟同,雖然懷舊的文中也有提到過生殖器,但他不是為了描寫生殖器官而寫的,透過他的文字,你能了解到社會上的一些極其丑惡的現象.他的罵聲不能不說相對的也代表了一些大眾的心聲……
網友「掘墓人」說::從古到今,從中到外,直到現在的中國網路,都從未出現張懷舊這個人,更不用說他的文章。正是由於我們中國的這個社會,才造就了張懷舊這一大文豪,以及他的文化。這在中國歷史上,甚至是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他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文化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他是當代魯迅,他是大陸李敖。
網友「易水秋風」說:他的文字讀起來真是有快感……
這話是真是假,你我都難以回答。有人調侃地建議:如果去賄賂翁帆,讓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說出這番話來,全中國仍至全世界可能都會點頭說yes。

二、他只是個寫小說的
2009年5月的一個中午,我敲響了張懷舊的QQ。他玩世不恭地問:靠!誰呀?小妖嗎?我說:不是,是個老妖,人物周刊的記者,想采訪你,行嗎?他爽快地回答:行。
於是,我沒有象往常寫任何慫恿似的采訪提綱,背起攝影包,擰著錄音機就南下了。美麗的江南水鄉,張懷舊以一種中學生的微笑接受了我的采訪。
張懷舊是家裡最小的孩子,母親是位淳樸的農家婦女,她沒能象大多數文學文人的母親教孩子吟元曲背唐詩,她一邊干著繁重的農活,一邊看管著她的幾個孩子。鐵耙、竹籃、草鏟代替了那些識字卡,孩子們在陽光普照的田壠上自由地玩耍,這種地方一定比三味書屋,一定比城市幼兒園陶冶出更具靈性的孩童。
九十年代末,在父親嚴厲的管教下,張懷舊幸運地考上了南方一所大學,他將離開他生活了二十年的小鎮,他將離開疼他愛他的母親。當母親把自己一生的艱辛都折疊成一打打沉重的鈔票塞進張懷舊的行囊時,他看見了溫柔的母親,看見了母親乾裂皺紋里的期待,父親也站在一邊說:「這個大學考得太不容易了,到那裡要好好深造!」。他咬著牙,心裡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
但去了學校後,張懷舊既不喜歡這所大學也不喜歡他的計算機專業,他能畫一手好畫,他渴望的是能上一所藝術院校,做個「梵谷」或什麼三流的畫家也行。他不知道這所學校是誰給他選擇和推薦的,就象當初魯迅的家人硬要塞給魯迅一個朱安夫人一樣,在新婚燕爾之夜就埋下了離家出走、毅然私奔的禍根。
在一個烏雲密布的傍晚,懷舊帶著無比的感傷,帶著一種近似於宗教的殉難,提著雨傘離開了學校,來到了他嚮往已久的地方——南京藝術學院,他佇立在學院的大門前、感傷地站立在雨中。他的藝術之夢如天空的雨滴跌落而下,摔成碎片,在街燈閃爍的泥濘中呻吟 … …
母親異常的溫柔和父親超常的嚴厲揉和了張懷舊獨特的個性,他多愁善感、細膩多情、憤世嫉俗。21世紀高速發展的互聯網使他能用文字來釋放心靈生存過程中的感悟和痛楚,釋放成長過程中體內淤積的濁氣,釋放人性的善與惡。
采訪期間,他坐在窗邊微弱的光線里,沒有狂燥、沒有張揚、沒有罵人時的專橫,沒有拍磚時的霸氣。談笑間,他總是保持一種淡淡的自然的微笑。說話間不帶一個臟字,沒有口若懸河的誇誇其談。現實中的他是一位普通的男人、普通的作者,有人說他天才也好,邪才也好,憑他花俏的文字和睿智的思維,他足有資格象當今著名的牛導馬導,在眾目睽睽之下指著別人的鼻子盛氣凌人。
略帶靦腆的張懷舊與網路罵客張懷舊判若二人,天壤之別。他說他把網路和現實是絕對分開的。當他坐在上海燈紅酒綠的咖啡吧時,當他聽到人們在議論網路寫手張懷舊的時候,他覺得他們議論的那個人不是他自己。正因為如此,他才能泔暢淋漓地寫,痛痛快快地罵。
他崇尚傳統的中國婦女,他認為這個時代,今天的中國仍然需要傳統美德的接力者。中國女人的美應該還是美在琵琶掩面、美在中國的倫理道德上。是不是因為這個道德觀或大男子漢主義使得他痛罵流氓燕、木子美和一些露乳成性的高貴明星為「文化婊子」。 他用語言暴力撕開她們的石榴裙,讓濁流濁氣彰顯無遺。
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殘忍。要想殘忍地對待敵人,首先要學會殘忍地對待自己,煉就自己足夠的心理素質與肉體承受能力。不用貪圖安逸,那是懦弱;不用追求理想,那是空談。我們只關心我們現在看到的,我們要經受磨難、經歷傷痛,不要刻意地去尋找快樂,那樣你將無法堅強,我們要將自己投入最黑暗的角落,這樣我們才可以看到光明。或者你去當兵,或者你去坐牢,或者你就狠狠地讓自己失戀一次,這都可以讓你成為殘忍的強者,真正的敵人與此相比要渺小得多。」
這就是他為什麼那麼勤備和那麼多產的原因。
網友「極品男孩」在他的帖子說:繼續你的慷慨激昂!繼續你的批判!你是這個時代必然出現的精華!因為可以喚醒更多無知的人醒來!喜歡你的雜文,更喜歡你的小說。
很多人都誤解了張懷舊,很多報紙電台為了出篇新聞做個節目,時常斷章取義、主管臆測、不負責任地做了關於張懷舊的不實報道,當我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突然有些憤怒,也有些傷心,但我相信,真理一定存在,懷舊一定可以頂住,他是一個堅強的作家。
張懷舊在飽嘗了歲月對他自由個性的摧殘之後,他得以有了這片自由獨立的天地。如草原、如森林、如盛夏後寂寥的雪夜,讓他站在天地間自由自在地呼吸。

——人物周刊 祝丹青
歡迎關注祝丹青《專訪儒商富豪:嚴介和》《鋼鐵之子:羅冰生》等

❻ 沈石溪作品:《虎女蒲公英》 介紹

《虎女蒲公英》這篇動物小說講述了一個幼虎知恩的感人故事。

「我」從巨蟒口中救下一隻初生的虎崽,取名蒲公英。「我」像喂嬰孩一樣喂養它,又悉心引導它演練捕食的技能。蒲公英也常幫「我」打獵,還曾為了救「我」跟野象群殊死搏鬥。

成年後的蒲公英選擇了回歸山林,臨走前,它奔走幾十公里,為「我」叼回一隻長著名貴鹿茸的公馬鹿,以報答「我」的養育之恩。

(6)語言暴力小說推薦擴展閱讀

沈石溪最擅長動物小說,利用動物社會的生存法則折射出人類的生活和感情,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文學創作,他醉心於大自然文學,已出版500多萬字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第七條獵狗》《紅奶羊》《狼王夢》《混血豺王》《鳥奴》等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溶為一體,充滿哲理內涵,風格獨特,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小說《聖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

《斑羚飛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台灣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

《 最後一頭戰象》被選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23課,《斑羚飛渡》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課本下冊27課。

❼ 關於網路暴力,語言暴力,群體暴力方面的論文書籍求推薦

網路暴力,語言暴力,群體暴力方面的論文按照你的要求做。

❽ 東西作品的《沒有語言的生活》的創作特色

故事的背景簡單,人物簡單,線索簡單……三個人物完全被符號化,他們不能交流,不能彼此保護,甚至無法完成「家」的功能。他們被欺負、被侮辱、被強奸,直到一個健全的兒子出世,苦難似乎仍未完結,兒子第一天上學學會的歌謠對這個家是致命的打擊。 探究起來,這個家的苦難源於沒有沒有語言,不能同外界交流,甚至一家人之間也無法溝通。本來連在一起的眼睛、耳朵、最生生的被分離,安排在三個人身上,這么刻意地痕跡似乎在昭示語言之外只有悲哀,只能悲哀。 在近一步想,他們的苦難真的是沒有語言嗎?從小說中至少有兩處突破這一點:在蔡玉珍被強奸的那個晚上,還有在三人聯手對付入侵者的時候。集合了眼睛、耳朵和嘴,這家人也可以「親密無間」,而且,作者完全沒有著筆墨在這一家殘疾人是怎樣生活的,可見,作者的用意不在語言缺乏帶來生活困難一點上。那麼,從另一個角度想,沒有語言如此可怕,有了語言又如何呢?小說多處描寫了語言暴力,無知的愚眾、朱靈、那個老師,他們都健全,卻都利用語言來傷害別人,所以蔡玉珍再見到王家寬被惡童戲弄時才會想:他聽不見倒好。最可悲的該是那個孩子,王勝利是全家的全部希望,他是唯一的又能聽又能說又能看得人,可他傷害了家人反過來又傷害了自己。種種種種,讓我看到的只有語言之內的傷害。

作品揭露的某種存在於我們這個社會的東西。冷嘲熱諷,謾罵妒忌,不明就裡。

覺得他跟魯迅、余華風格也都比較相像,整篇語言平淡為主,甚至如此荒誕的場面都被平淡的描寫出來。更加體現了諷刺的效果。看過之後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❾ 這是最好的時代嗎不是但我們仍然可以與之共舞出自哪裡

出自《酸梅》黃三著作。

這是最好的時代嗎?言論自由,碎片化信息,黑白顛倒,牆倒眾人推,八卦,獵奇,好奇成癮,道德綁架。

人吃人,狂潮之下,誰不想有那麼一刻,逃到一個誰也不認識誰的地方喘一口氣。夏藤是驕傲的,閃光燈下活著的人,生命里的每一寸都充滿無限的可能。

祁正是野蠻的,肆意生長的,他的血液里混著塵土,艷陽,和最狂妄的北風。她所有關於愛的美好幻想,被一頭叫「祁正」的野獸撕的破碎。

可是關於十八歲,夏藤不記得人言,不記得黑暗,只記得那個小破縣城裡,放學後祁正硬塞進她嘴裡的那顆酸梅。

澀而硬,酸的倒牙齒,她流淚,他蹲在一旁放聲狂笑。這是最好的時代嗎?不是。

但我仍然感謝,正因為如此,昭縣街頭那個少年,得以擁有最澄澈的靈魂,在我的青春里,占據每一條山川河流。

這篇文在言情小說里,確實算比較有深度的了,它表達了一個語言暴力產生的悲痛後果,但是這也畢竟是本言情小說,男女主感情線,我真的搞不明。

祁正是給了夏藤別人沒有的溫柔,但是他給夏藤的傷害不比別人少。如果說網路噴子是語言暴力,那祁正就是語言和肉體雙暴力。

文中夏藤一句話意思大概是,面對網路上的漫罵,她可以選擇不看手機,畢竟離她太遠了,而此時的痛苦卻逃不掉(是在祁正對夏藤施展暴力時)我不喜歡用欺負這個詞。

我覺得欺負這個詞帶了一些繾綣的味道。而一開始祁正對夏藤就是很明顯,很標準的校園暴力。我不知道祁正到底是什麼時候,對夏藤的感情發生了轉折。

但應該是從他一開始欺負夏藤就喜歡上了吧,因為後來沒有停止對她的暴力(不管是肉體還是語言還是對旁人的施壓),沒有改變暴力她的手段,所以我覺得過程中是沒有感情轉折的,那就是一開始就喜歡。

熱點內容
都市種馬完本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8 04:29:29 瀏覽:30
修真後宮爽文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8 03:03:35 瀏覽:158
有個聽書對叫什麼軟體 發布:2025-02-08 02:59:22 瀏覽:180
現代小說女主叫盛可以 發布:2025-02-08 02:19:48 瀏覽:942
仿寫一則最短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8 02:03:24 瀏覽:195
2000章以上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8 01:50:59 瀏覽:9
最熱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8 01:41:04 瀏覽:931
賭徒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2-08 01:26:30 瀏覽:819
主角是惡魔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8 01:24:09 瀏覽:914
夏紫曦穆景天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2-08 01:16:30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