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小說推薦
A. 中國著名作家及作品
著名作家有魯迅、茅盾、老舍、冰心、莫言等。
1、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中國小說史略》等。
2、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
3、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
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4、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代表作品有《春水》、《繁星》等。
5、莫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代表作品《紅高粱家族》、《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
B. 葉聖陶的小說集有哪些
葉聖陶的著名作品有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童話《小白船》、童話《一粒種子》、《雪朝》、童話《旅行家》、童話《含羞草》、小說集《隔膜》、童話《玫瑰和金魚》、童話《月亮姑娘的親事》、童話《快樂的人》。
葉聖陶先生是中國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他為人敦厚,彬彬有禮。葉聖陶小說的突出藝術成就,在於他對「灰色人生」的冷靜觀察和客觀描寫,表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的特徵。作家的冷雋、客觀的風格色彩並不排斥他內在熱情和主觀見解的表達。
個人貢獻
葉聖陶教育思想對中國特色現代教育理論作出了具有獨創性、系統性的重要貢獻。這一教育思想,以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為邏輯起點,形成了唯物辯證的中國教育改革之學;在探索和回答中國教育改革實際問題中,精闢、獨到地揭示了中國現代教育基本原理;在總結和提煉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經驗中,發展、創新了中國現代教育教學理論。
後世紀念
葉聖陶紀念館建於縣立第五高等小學的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葉聖陶曾在這里任教。紀念館位於蘇州吳中區甪直鎮葉聖陶公園,與保聖寺相鄰(保聖寺西側),坐落在保聖寺西,與寺院僅一牆之隔。
這里是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工作過的地方。葉老逝世後,甪直人民為了表示對他的崇敬和懷念,將當年葉老執教的幾處舊址重行修建,辟為葉聖陶紀念館。
C. 中國近代,現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1、張愛玲,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就學於香港大學、聖約翰大學。代表作《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紅樓夢魘》、《金鎖記》、《小團圓》。
4、冰心,原名謝婉瑩,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代表作《繁星·春水》、《閑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
5、余華,當代作家,他的作品多描述現實世界,描寫人性,暴力,世界的黑暗。代表作《活著》、《許三觀賣血記》,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D. 文學藝術類的名著有哪些
藝術類經典名著100部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歷史的積沉,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人們的高級精神生活。是人們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人們對倫理、道德和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人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准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嚮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的。
廣義文化與狹義文化
1 、對文化的結構解剖,有兩分說,即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層次;有四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有六大子系統說,即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
2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
3 、廣義的文化包括四個層次:一是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態文化層可細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兩個層次。
5 、社會心理是人們日常的精神狀態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經過理論加工和藝術升華的流行的大眾心態,諸如人們的要求、願望、情緒等。
6 、社會意識形態是指經過系統加工的社會意識,往往經由文化專家的理論歸納、邏輯整理、藝術完善、並以著作、藝術作品等物化形態固定下來並跨時空傳播。
7 、根據與社會存在關系的疏密程度,可將社會意識形態區分為基層意識形態和高層意識形態,前者包括政治理論、法權觀念等,後者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8 、基層意識形態與社會存在保持著密切聯系,是經濟基礎的集中體現,但它的產生和發展仍然要經過社會心理這一中間環節起作用;高層意識形態是更高的更遠離物質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它與社會存在之間的中介是社會心理和基層意識形態。
9 、狹義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於物質創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專注於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結果,主要是心態文化,又稱「小文化」。
10、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界說,即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1.《繪畫論》,達芬奇,麥克馬洪澤本,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2.《羅丹藝術論》,光琪譯,人民美術出版社
3.《人類的藝術》,亨德里克·威廉·房龍,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4.《論藝術的精神》,康定斯基,查立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拉奧孔》,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6.《藝術哲學》,付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7.《夢的解析》,(奧)弗洛伊德著,羅生譯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8.《弗洛伊德論美文集》,西格蒙地·弗洛伊德,張煥民、陳偉譯,知識出版社
9.《藝術》,克萊夫·貝爾,周金環、馬中遠譯,中國文藝聯合出版公司
10.《抽象與移情》,沃林格爾著 王才勇 譯,遼寧人民出版社
11.《視覺與設計》,弗萊,易英譯,江蘇教育出版社
12.《藝術風格學》,海因里希·沃爾夫林 , 潘耀昌 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3.《現代繪畫簡史》,里德,劉萍君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4.《藝術即經驗》,杜威,商務印書館
15.《美的現實性》,伽達默爾,張志揚等譯,三聯書店
16.《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恩斯特·卡西爾,劉述先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7.《藝術與視知覺》,阿恩海姆 著,滕守堯、朱疆源 譯,四川人民出版
18.《藝術與錯覺》,貢布里希,楊思梁、范景中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秩序感》,貢布里希,范景中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理想與偶像》,貢布里希,范景中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21.《存在與虛無》, 薩特, 陳宣良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2.《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修訂譯本,三聯書店
23.《現代藝術觀念》,斯坦戈斯編,侯翰如譯,四川美術出版社
24.《西方現代藝術史》,H·H·阿納森,鄒德儂等譯,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5.《世界藝術家,1950-1980》,馬克斯編,刑自申譯,紐約H·W威爾遜公司
26.《列賓評傳》,嚴摩罕譯,朝花美術出版社
27.《麥田的守望者》,傑羅姆·大衛·塞林格著,施咸榮譯,譯林出版社
28.《杜尚訪談錄》,皮埃爾·卡巴納著,王端芸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9.《走向後現代藝術》,佛克馬、伯斯頓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30.《超級藝術》,奧利瓦著,毛建雄、艾紅華譯,湖南美術出版社
31.《藝術的終結之後》,丹托著,王春辰譯,江蘇人民出版社
32.《觀念藝術》,徐淦,人民美術出版社,
33.《裝置藝術》,徐淦,人民美術出版社,
34.《沃霍爾論藝》,陳建軍,人民美術出版社
35.《國際藝術家訪談錄》,常寧生編,江蘇美術出版社
36.《西方現代藝術與後現代藝術》,葛鵬仁著,吉林美術出版社
37.《後現代藝術系譜》,島子著,重慶出版社
38.《反叛與超越——西方現代繪畫藝術》,常寧生,東方出版社
39.《失落與超越---西方後現代藝術現象研究》,孫志宜,安徽美術出版社
40.《從英雄頌歌到平凡世界——中國現代美術思潮》,易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1.《牆》,高名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2.《20世紀藝術批評》,沈語冰,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43.《美學三書》(三本套裝),李澤厚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44.《走向新建築》,勒·柯布西埃著,吳景祥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45.《現代設計的先驅》,佩夫斯納,王曉京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46.《包豪斯理想》,威廉·斯莫克著,周明瑞譯,山東畫報出版社
47.《當代建築的理論和宣言》,(美) 查爾斯·詹克斯,卡爾·克羅普夫編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8.《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羅伯特·文丘里,周卜頤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9.《後現代主義建築20講》,許力,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50.《歷代名畫記》,張彥遠,人民美術出版社
51.《中國古代畫論類編》,俞劍華,人民美術出版社
52.《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53.《美術史與觀念史》,范景中、曹意強,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54.《藝術的故事》貢布里希、范景中,廣西美術出版社
55.《美術史的形狀》范景中、傅新生、李本正,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56.《美術史的觀念》邵宏、范景中,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57.《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E.H.貢布里希、尹定邦主編、范景中、 楊思梁,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58.《中國建築史》,梁思成,百花文藝出版社
59.《園冶注釋》,計成、陳植、楊伯超、陳從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0.《中國現代建築史》鄒德儂,天津科技出版社
61.《東西方的建築空間:傳統中國與中世紀西方建築的文化闡釋》,王貴祥,百花文藝出版社
62.《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李允鉌,天津大學出版社
63.《現代建築》曼弗雷多·塔夫里(Tafuri.M.)、弗朗切斯科·達爾科(Dal Co.F.)、劉先覺,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4.《建築理論史:從維特魯威到現在》漢諾-沃爾特·克魯夫特,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5.《現代建築設計思想的演變》,彼得·柯林斯、英若聰,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66.《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程大錦,天津大學出版社
67.《建築的永恆之道》,亞歷山大(Alexander)、趙冰,知識產權出版社
68.《建築模式語言》亞歷山大等、李道增、高亦蘭、關肇鄴,知識產權出版社
69.《住宅製造》亞歷山大等、高靈英,知識產權出版社
70.《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芒福德 (Mumford Lewis)、宋俊嶺、 倪文彥,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71.《城市意象》,凱文·林奇、方益萍,華夏出版社
72.《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賀業鉅,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73.《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施植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74.《蒙太奇論》,[俄]C. M .愛森斯坦著,中國電影出版社
75.《世界電影史》,[法]喬治·薩杜爾,中國電影出版社
76.《世界電影史》,[美]克莉絲汀·湯普森、大衛·波德維爾,北京大學出版社
77.《新中國電影史》,尹鴻等,湖南美術出版社
78.《電影理論史評》,[美]尼克·布朗,中國電影出版社
79.《外國電影理論文選》,楊遠嬰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80.《電影美學》,[匈]貝拉·巴拉茲,中國電影出版社
81.《電影作為藝術》,[德]魯道夫·愛因漢姆,中國電影出版社
82.《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還原》,[德]齊格弗雷德·克拉考爾,江蘇教育出版社
83.《電影的觀念》,[美]斯坦利·梭羅門,中國電影出版社
84.《電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中國電影出版社
85.《解讀電影》,[美]布魯斯·F·卡溫,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86.《當代電影分析》,[法]雅克·奧蒙、米歇爾·馬利,江蘇教育出版社87。《法國電影新浪潮》,焦雄屏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
88.《1945年以來的義大利電影》,[法]洛朗斯·斯基法諾,江蘇教育出版社89.《紀錄電影文獻》,單萬里主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90.《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德]瓦爾特·本雅明,江蘇人民出版社
91.《理解媒介》,[加]加歇爾·麥克盧漢,商務印書館
92.《論攝影》,[美]蘇珊·桑塔格,湖南美術出版社
93.《宋元戲曲史》,王國維,上海古籍出版社
94.《中國戲曲通史》,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劇出版社
95.《中國現代戲劇史稿》,陳白塵、董健編著,中國戲劇出版社
96.《中國書法史(七卷本)》,叢文俊等,江蘇教育出版社
97.《中國書法全集》,劉正成等,榮寶齋出版社
98.《書法的形態與闡釋》,邱振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99.《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100.《中國美術史》,洪再新,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E. 茅盾短篇代表作
茅盾短篇代表作:
1、《林家鋪子》
簡介:
《林家鋪子》是茅盾1932年7月創作的短篇小說,原名《倒閉》。載《申報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後收入短篇小說集《春蠶》。
講述的是當時江南杭嘉湖地區一個小店鋪的主人林老闆,在時局動盪、經濟蕭條的社會背景下,雖再三苦苦掙扎,但在黑暗勢力的盤剝下終於破產的故事。
2、《野薔薇》
簡介:
《野薔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說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書鋪初版印行,內收茅盾寫於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說,分別為《創造》、《自殺》、《一個女性》、《詩與散文》、《曇》,書前有《寫在前面》序文。
3、《農村三部曲》
簡介:
《農村三部曲》包括《春蠶》、《秋收》、《殘冬》,作者茅盾。從《春蠶》寫蠶絲業蕭條所引起的農村破產,到《秋收》寫農民在飢餓中的搶糧風茅盾潮,到《殘冬》寫農民在一年生計完全絕望以後,終於自發起來進行武裝斗爭的故事。
4、《大鼻子的故事》
簡介:
《大鼻子的故事》作者是茅盾。本書主要講述了從孩子的角度描繪了民國時期貧苦人家孩子生活的困苦及生存的艱辛等有關內容。
5、《水藻行》
簡介:
《水藻行》全文共六節,是茅盾(原名:沈德鴻)創作於上世紀30年代唯一一部在國外發表的短篇小說。
F. 現代文學必讀書目
一作品類(以作品集為主,個別是單部作品)
錢谷融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上下卷(包括被列為「存目」的書也要看),華東師大出版社2008年版。
魯迅《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野草》《朝花夕拾》《墳》《中國小說史略》
郭沫若《女神》
茅盾《子夜》《春蠶》《林家鋪子》《腐蝕》
巴金《家》《春》《秋》《寒夜》《憩園》
老舍《駱駝祥子》《斷魂槍》《貓城記》《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沈從文《邊城》《長河》《八駿圖》
郁達夫《沉淪》
錢鍾書《圍城》
張愛玲《金鎖記》《封鎖》《傾城之戀》
蕭紅《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
許地山《綴網勞蛛》
廢名《橋》
徐訏《風蕭蕭》《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鬼戀》
無名氏《野獸野獸野獸》
師陀《果園城記》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
孫犁《荷花澱》
施蟄存《春陽》
穆時英《上海的狐步舞》
路翎《飢餓的郭素娥》《財主底兒女們》
李劼人《死水微瀾》
蕭軍《八月的鄉村》《第三代》
艾蕪《山峽中》
張天翼《包氏父子》
鹿橋《未央歌》
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
周作人《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
何其芳《畫夢錄》
梁實秋《雅舍》
艾青、穆旦、戴望舒、馮至、卞之琳、徐志摩等等的詩歌。
二中西方理論類
《論語》《孟子》《金剛經》《壇經》《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
亞里士多德《詩學》、黑格爾《美學》、維科《新科學》、康德《判斷力批判》、
尼采《悲劇的誕生》、丹納《藝術哲學》、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
列維·斯特勞斯《結構人類學》、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別爾嘉耶夫《自由的哲學》。
三中國現當代作家和文學思潮研究類(壓縮版)
(一)作家研究類
1、李長之:《魯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
2、王富仁:《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吶喊彷徨綜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3錢理群:《心靈的探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凌宇:《沈從文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
7、金介甫著、符家欽譯:《沈從文傳》,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
8、孫黨伯:《郭沫若評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9、鍾桂松:《茅盾傳》,東方出版社1996
10、陳思和、李輝編著:《巴金論稿》,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11、宋永毅:《老舍與中國文化觀念》,學林出版社1988
12、宋劍華:《基督精神與曹禺戲劇》,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3、田本相:《曹禺劇作論》,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
14、宋劍華:《胡適與中國文化轉型》,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
15、錢理群:《周作人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0
16、錢理群:《周作人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7、許子東:《郁達夫新論》,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
18、陳子善:《說不盡的張愛玲》,上海三聯書店2004
19、宋劍華:《生命閱讀與神話解構:20世紀中國文學經典文本的重新釋義》,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G. 哪些中國文藝作品和創作者在國外有巨大影響力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一個作家,叫殘雪,是一個五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雖然她是中國內地作家,但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應該都是陌生的,完全沒聽過的。殘雪是一個。。。很神奇的作家,她的作品也很神奇,也因為這些原因,她的作品在國內並沒有太大影響力。有人說莫言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家,但我覺得,在殘雪面前,莫言一點都不魔幻。殘雪是一個號稱「中國卡夫卡」的作家,她的作品在國外獲過很多文學大獎,網路上羅列出來的,就包括被美國紐斯達克文學獎提名,以及獲得英國倫敦獨立外國小說獎提名。
知道這個作家,是通過一個英語老師借給我的外文雜志,翻那本雜志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了一個中國面孔,於是認真一看,居然是被外文雜志介紹出來的中國作家。當時我就在想,什麼作家啊,中國人沒聽說過,外國人倒是在煞有介事地介紹。後來我了解多了,才發現這是個在國外的影響力大於在國內的影響力的作家。
還有一個作家是余華。余華在國內很出名啦,憑著小說《活著》《兄弟》等等,但他不同於其他內地作家的是,他在國外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我以前看過他的介紹,他居然獲得過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不可謂不神奇啊。後來看了一些外文的書籍,看到一些關於他的介紹,才知道他在國外,特別是法國的名聲還是挺大的。
H. 葉聖陶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1、《隔膜》
短篇小說集《隔膜》,是葉聖陶先生早年的一本重要著作,初版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三月,是「文學研究會叢書」的一種,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筆者收藏的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四月的「國難後第一版」。
2、《稻草人》
《稻草人》是2008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葉聖陶。這篇童話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 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聖陶也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茅盾這樣評價葉聖陶:你要從他作品中尋找驚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無驚人處,有他那種凈化升華人的品性的力量。
3、《倪煥之》
《倪煥之》是2010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聖陶。該書是作者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在小學教員倪煥之身上,較典型地寫出了一部分知識分子從辛亥革命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時期的追求和幻滅。
《倪煥之》是葉聖陶一九二八年寫的一部長篇小說,連載於當時的《教育雜志》上。《倪煥之》真實地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生活歷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五四」、「五卅」這些規模壯闊的革命運動曾經給予當時知識青年的巨大影響
4、《古代英雄的石像》
《古代英雄的石像》,作者葉聖陶。
《古代英雄的石像》到訴我們無論大石塊小石塊,彼此集合在一塊兒,鋪成實實在在的路,讓人們在上邊走,這才是石塊最有意義的生活。在鋪路以前,大石塊被雕成英雄像,小石塊墊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沒有多大的意義。
至於大石塊被雕成英雄像就驕傲起來,自以為與眾不同,瞧不起人,只是我對大石塊當時「心理」的揣摩而已。我寫小石塊看見大石塊驕傲以後怎麼想,也只是對它們當時的感受所作的隨意揣磨。
5、《未厭居習作》
《未厭居習作》是開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聖陶。收集了1923一1935年間的散文36篇,1935年出版,其中有一部分曾收入過《劍鞘》和《腳步集》這些散文內容比較豐富,形式也不拘一格。
其中既有對重大政治斗爭題材的記述和感受,旗幟鮮明,愛憎強烈;也有對生活中一些具體的人物、事件的描摹,態度親切自然,體情人微,狀物真切;既有富於哲理性的議論,也有輕柔暢達的抒情;既有激憤的鞭笞和詛咒,也有細微的描寫和親切的贊頌。
1929年單行本出版。這部小說真實地反映了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由埋頭教育改革到參加群眾革命運動,由自由主義到集體主義的曲折道路,被譽為「扛鼎」之作,是我國新文學史上較早出現的成功的長篇小說之一。
I. 當代100部必讀小說是
文藝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1.《文心雕龍注》上 下 範文瀾注 人民文學出版社
2.《文心雕龍研究史》 張少康 汪春泓等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3.《文學理論的未來》(美)拉爾夫﹒科恩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蘇聯文學學學派》 彭克巽 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5.《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恩格斯著
人民出版社
6.《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 詹姆遜文集2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
7.《文學理論學導論》 董學文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8.《中國文藝理論百年教程》毛慶耆等著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9.《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 申丹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0.中外經典文學名著三部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1.《語法答問》朱德熙
2.《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朱德熙
3.《中國文法要略》呂叔湘
4.《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
5.《漢語語法論》高名凱
6.《上古音研究》李方桂
7.《漢語語音史》王力
8.《現代語言學教程》霍凱特
9.《語言論》薩丕爾
10.《句法結構》喬姆斯基
漢語史專業必讀書目
王 力 《中國語言學史》 (《王力文集》12卷
山東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商務印書館
蔣紹愚 《古漢語詞彙綱要》 北大出版社
唐作藩 《音韻學教程》 北大出版社
齊佩瑢 《訓詁學概論》 中華書局
胡明揚《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索緒爾 普通語言學教程 商務印書館
說文解字注(選讀)
《論語》(或《孟子》)
史記選
現代漢語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馬 真: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
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呂叔湘譯) 或:中國話的文法
(丁邦新譯)
朱德熙:語法講義
朱德熙:語法答問
王理嘉:音系學基礎,語文出版社,1991年
符淮青:詞義的分析和描寫,語文出版社,1996年
太田辰夫:《中國語歷史文法》(修訂譯本),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中國當代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1.《新文學大系導言集》(魯迅等)
2.《中國小說史略》(魯迅)
3.《五十年之中國文學》(胡適)
4.《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周作人)
5.《中國當代文學史料選》(謝冕、洪自誠)
6.《中國當代文學思潮》(朱寨)
7.《馬克思主義文論教程》(董學文主編)
8.《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第二分冊「英國的自然主義」、第四分冊
「德國的浪漫派」(勃蘭兌斯)
9.《拉奧孔》(萊辛)
10.《文學原理》(韋勒克、華倫)
中國現代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1. 蔡元培等《中國新文學大系導論集》
(或分別參見《中國新文學大系》各卷導言)
2. 阿英 《晚清小說史》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年
3. 王瑤 《中國現代文學論集》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
4. 唐弢 《西方影響與民族風格》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年
5. 梁啟超 《清代學術概論》 (任選版本)
6.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任選版本)
7. 王瑤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
8. 陳平原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二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
9. 《魯迅全集》(選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年
10. 《胡適文集》(選讀)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
民間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1.高丙中 《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
2.江帆 《民俗學田野作業研究》
3.馬丙安 《民俗學原理》
4.蕭放 《歲時》
5.劉守華等 《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
6.《山海經》
7.《荊楚歲時記》
8.《朱子家語》
9.《酉陽雜俎》
10.《太平廣記》
古代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1.《詩集傳》 朱熹 文學古籍刊行社 1958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2.《楚詞補注》 洪興祖 中華書局 1983年版
3.《文心雕龍》 範文瀾 注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年版 2000年印刷
4.《陶淵明集》 逯欽立校注本 中華書局1979年版
5.《滄浪詩話》 郭紹虞 人民文學出版社
6.《讀杜心解》 浦起龍 中華書局 1961年版 1981版
7.《稼軒詞編年箋注》 鄧廣銘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
8.《宋元小說家話本集》程毅中輯注 齊魯書社
9.《牡丹亭》 徐朔方注 人民文學 1963年版
10.《宋元戲曲史》 王國維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5年版
(以上典籍如找不到所列版本,也可以用其他版本)
比較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比較文學原理新編、樂黛雲、陳躍紅等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比較文學概論 陳 劉象愚著,北京市師范學出版社
比較詩學 葉維廉著 台灣東大圖書公司
談藝錄 錢鍾書著 中華書局
管錐編 (四冊)錢鍾書著 中華書局
中國文學理論 劉若愚著 台灣聯經出版公司
道與邏各斯 張隆溪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真理與方法 伽達默爾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詩學 亞里士多德 人民文學出版社
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 史景遷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唐詩的魅力 高友工、梅祖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
古典文獻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
1.《左傳》(杜預注本)
2.《詩經》(十三經註疏本)
3.《論語》(朱熹集注本)
4.《孟子》(朱熹集注本)
5.《經學歷史》(皮錫瑞著,周予同注本)
6.《四庫全書總目》
7.《史記》
8.《漢書》
9.《昭明文選》(李善著或六臣注本)
10.《漢學師承記》(清江藩著)
(以上是暫定書目) 展開其他相似回答 (1) 隱藏其他相似回答 (1)
dxfodke 2009-7-7 13:10:37 61.163.86.* 舉報 文藝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1.《文心雕龍注》上 下 範文瀾注 人民文學出版社2.《文心雕龍研究史》 張少康 汪春泓等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3.《文學理論的未來》(美)拉爾夫﹒科恩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4.《蘇聯文學學學派》 彭克巽 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5.《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恩格斯著人民出版社6.《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 詹姆遜文集2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7.《文學理論學導論》 董學文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8.《中國文藝理論百年教程》毛慶耆等著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9.《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 申丹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10.中外經典文學名著三部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1.《語法答問》朱德熙2.《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朱德熙3.《中國文法要略》呂叔湘4.《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5.《漢語語法論》高名凱6.《上古音研究》李方桂7.《漢語語音史》王力8.《現代語言學教程》霍凱特9.《語言論》薩丕爾10.《句法結構》喬姆斯基漢語史專業必讀書目 王 力 《中國語言學史》 (《王力文集》12卷 山東教育出版社)呂叔湘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商務印書館蔣紹愚 《古漢語詞彙綱要》 北大出版社唐作藩 《音韻學教程》 北大出版社齊佩瑢 《訓詁學概論》 中華書局胡明揚《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索緒爾 普通語言學教程 商務印書館說文解字注(選讀)《論語》(或《孟子》)史記選現代漢語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馬 真: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5年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呂叔湘譯) 或:中國話的文法(丁邦新譯)朱德熙:語法講義朱德熙:語法答問王理嘉:音系學基礎,語文出版社,1991年符淮青:詞義的分析和描寫,語文出版社,1996年太田辰夫:《中國語歷史文法》(修訂譯本),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中國當代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1.《新文學大系導言集》(魯迅等)2.《中國小說史略》(魯迅)3.《五十年之中國文學》(胡適)4.《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周作人)5.《中國當代文學史料選》(謝冕、洪自誠)6.《中國當代文學思潮》(朱寨)7.《馬克思主義文論教程》(董學文主編)8.《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第二分冊「英國的自然主義」、第四分冊「德國的浪漫派」(勃蘭兌斯)9.《拉奧孔》(萊辛)10.《文學原理》(韋勒克、華倫)中國現代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1. 蔡元培等《中國新文學大系導論集》(或分別參見《中國新文學大系》各卷導言)2. 阿英 《晚清小說史》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年3. 王瑤 《中國現代文學論集》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4. 唐弢 《西方影響與民族風格》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年5. 梁啟超 《清代學術概論》 (任選版本)6.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任選版本)7. 王瑤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8. 陳平原主編《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二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9. 《魯迅全集》(選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年10. 《胡適文集》(選讀)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民間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1.高丙中 《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2.江帆 《民俗學田野作業研究》3.馬丙安 《民俗學原理》4.蕭放 《歲時》5.劉守華等 《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6.《山海經》7.《荊楚歲時記》8.《朱子家語》9.《酉陽雜俎》10.《太平廣記》古代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1.《詩集傳》 朱熹 文學古籍刊行社 1958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2.《楚詞補注》 洪興祖 中華書局 1983年版3.《文心雕龍》 範文瀾 注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年版 2000年印刷4.《陶淵明集》 逯欽立校注本 中華書局1979年版5.《滄浪詩話》 郭紹虞 人民文學出版社6.《讀杜心解》 浦起龍 中華書局 1961年版 1981版7.《稼軒詞編年箋注》 鄧廣銘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8.《宋元小說家話本集》程毅中輯注 齊魯書社9.《牡丹亭》 徐朔方注 人民文學 1963年版10.《宋元戲曲史》 王國維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5年版(以上典籍如找不到所列版本,也可以用其他版本)比較文學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比較文學原理新編、樂黛雲、陳躍紅等著,北京大學出版社。比較文學概論 陳 劉象愚著,北京市師范學出版社比較詩學 葉維廉著 台灣東大圖書公司 談藝錄 錢鍾書著 中華書局 管錐編 (四冊)錢鍾書著 中華書局 中國文學理論 劉若愚著 台灣聯經出版公司 道與邏各斯 張隆溪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真理與方法 伽達默爾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詩學 亞里士多德 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 史景遷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唐詩的魅力 高友工、梅祖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古典文獻專業必讀書目(推薦免試學生使用)1.《左傳》(杜預注本)2.《詩經》(十三經註疏本)3.《論語》(朱熹集注本)4.《孟子》(朱熹集注本)5.《經學歷史》(皮錫瑞著,周予同注本)6.《四庫全書總目》7.《史記》8.《漢書》9.《昭明文選》(李善著或六臣注本)10.《漢學師承記》(清江藩著)(以上是暫定書目)
J. 茅盾寫過哪些傑出的長篇小說呢
引言:茅盾寫過哪些傑出的長篇小說呢?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三、後世影響
茅盾小說以不斷創新的藝術形象,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現代小說的人物畫廊。縱觀茅盾小說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上述已重點分析的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形象的獨創價值外,更突現出茅盾資本家形象塑造的豐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對知識分子和農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會人的心理剖析和社會歷史剖析的有機統一,在現代小說史人物刻畫方面有所開拓。早期《蝕》三部曲中的時代女性形象,從“傳統”和“現代”的對比中,都達到了較高的典型性,為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確立了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