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如果愛你是死罪小說閱讀

如果愛你是死罪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 2022-12-26 06:21:32

❶ 他說愛情已遲暮結局是什麼啊

《他說愛情已遲暮》中,唐蘇最後和景深在一起。她和景深設了一個局,讓所有人以為她死了,然後和景墨隱居江南,兩人還生下一個孩子,從此一家三口過著幸福的生活。

❷ 《蝕骨危情》作者淇老游的另一部小說《我愛你我有罪》好看嗎有沒有全本免費閱讀的鏈接能分享下

我愛你我有罪一共有四十五章節,已經完結的了。不想等著作者更新追小說的話,還是比較推介淇老游這部言情小說的。因為真的很不錯,好看。


不過這部小說對比起蝕骨危情的話,個人覺得,剛開始還是很不錯,不過到最後就有點匆忙結局的感覺,和許一個願忘記你的情況差不多的,現在在追蝕骨危情,很好看很好看啊。就是追得有點辛苦。每天都吊胃口。

最後附上鏈接http://www.dhzw.com/book/183/183658/這個就是看我愛你我有罪的。

❸ 「我若愛你,決不做攀緣的凌霄花」是誰的詩全詩

「我若愛你,決不做攀緣的凌霄花」出自現代詩人舒婷的致橡樹:

致橡樹

舒婷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創作背景:

舒婷的《致橡樹》是和蔡其矯聊天時出的靈感。當時蔡其矯說有的女性漂亮,但沒有頭腦,有的女性有頭腦,但又不漂亮,還有些女性既漂亮又有才華,可是不溫柔。

舒婷聽後就很生氣,怎麼男人看女人的眼光這么挑剔,女性也有自己的想法,也對理想中的伴侶有所希冀。所以,那天回到家,舒婷一口氣寫成了《致橡樹》,那天她還發著高燒。蔡其矯很喜歡這首詩,把詩帶到了北京,給艾青看。

艾青看了非常喜歡,據說艾青從來不抄別人的詩,但他竟把這首詩抄在了本子上,時為1977年。北島也是偶然間看到這首詩,才與舒婷開始通信的。

這首詩原題為《橡樹》。印上《今天》之前北島建議改為現題,並跟舒婷說明是艾青的意見。為了上《今天》,龔佩瑜特意起了個筆名:龔舒婷。北島劃掉了那個「龔」字。

(3)如果愛你是死罪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名家點評

1、林之亭先生贊曰:」《致橡樹》立意新穎,形象鮮明,在青年中廣為傳誦,膾炙人口,顯然是有旺盛的生命力。「

2、溫鎖林:「分離「是外在,表象的;「相依」則是內在,本質的。人生是一門藝術,愛情更像是這一藝術中最精彩的華章;愛情是哲學,唯有用生命拉起體悟這門哲學的女性,才能洞悉其全部奧妙。這就是舒婷《致橡樹》闡發的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也是這首詩彌足珍貴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

3、吳懷仁:從時間維度上看,《致橡樹》表現了獨立的女性主體精神;從空間維度上看,《致橡樹》表現了知識者的啟蒙精神;從心理維度上看《致橡樹》表現了革命者的樂觀精神。



❹ 如果我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原詩

致橡樹

如果我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 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❺ 如果我愛你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
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的紅碩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
賞析
舒婷的詩,構思新穎,富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語言精美,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致橡樹》,是她的一首優美、深沉的抒情詩。詩人別具一格地選擇了「木棉」與「橡樹」兩個中心意象,將細膩委婉而又深沉剛勁的感情蘊在新穎生動的意象之中。它所表達的愛,不僅是純真的、炙熱的、而且是高尚的,偉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撥動著人們的心弦。
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詩中的橡樹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而是詩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徵。因此,這首詩一定程度上不是單純傾訴自己的熱烈愛情,而是要表達一種愛情的理想和信念,通過親切具體的形象來發揮,頗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樹是高大威儀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並且有著豐富的內涵——「高枝」和「綠陰」就是一種意指,此處採用了襯托的手法。詩人不願要附庸的愛情,不願作趨炎附勢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樹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詩人也不願要奉獻施捨的愛情,不願作整日為綠陰鳴唱的小鳥,不願作一廂情願的泉源,不願作盲目支撐橡樹的高大山峰。詩人不願在這樣的愛情中迷失自己。愛情需要以人格平等、個性獨立、互相尊重傾慕、彼此情投意合為基礎。
詩人要的是那種兩人比肩站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詩人將自己比喻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樹身旁跟橡樹並排站立的木棉。兩棵樹的根和葉緊緊相連。詩人愛情的執著並不比古人「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遜色。橡樹跟木棉靜靜地、堅定的站著,有風吹過,擺動一下枝葉,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們兩人世界的語言,是心靈的契合,是無語的會意。
兩人就這樣守著,兩棵堅毅的樹,兩個新鮮的生命,兩顆高尚的心。一個像勇敢的衛士,每一個枝幹都隨時准備阻擋來自外面的襲擊、保衛兩人世界;一個是熱情的生命,開著紅碩的花朵,願意在他戰斗時為其吶喊助威、照亮前程。他們共同分擔困難的威脅和挫折的考驗;同樣,他們共享人生的燦爛,大自然的壯美。
詩人要的就是這樣的偉大愛情,有共同的偉岸和高尚,有共鳴的思想和靈魂,紮根於同一塊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詩歌以新奇瑰麗的意象、恰當貼切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觀。詩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組合都代表了當時的詩歌新形式,具有開創性意義。另外,盡管詩歌採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詩的語言並非難懂晦澀,而是具有口語化的特徵,新奇中帶著一種清新的靈氣和微妙的暗示,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作者簡介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於福建石碼鎮。1969年下鄉插隊, 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主要著作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等。
舒婷長於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捉復雜細致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復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現象中發現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並把這種發現寫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動人。

❻ 讀《靜靜的頓河》 | 哥薩克的風雲年代

《靜靜的頓河》是一部恢弘的作品,從大場面到細節上展現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結束這段時間內頓河流域哥薩克們的命運。

龐大復雜的歷史事實與作者的藝術創造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幅長長的而內容充實的畫卷。

這段歷史正如大河一樣壯闊,但就情節而言,我最喜歡的還是開頭以及結尾的部分。

一、

小說的開頭是圍繞著格里高力對阿克西妮亞的追求開始的,同時也描繪了頓河流域的那種融於自然的和諧快樂的生活,開頭格里高力和其父親一起釣魚和雨中捕魚的兩個情節讓有水邊生活過的經驗的人覺得非常親切。這是一個純真的開始,這樣的生活場景放在開頭,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到了哥薩克的生活中去了。

喜歡開頭是喜歡這種純粹的人類情感,這種樸素而充滿了人性美的生活。後來政治角斗所帶來的流淌紅色血液的戰爭和紅色信仰真的是沖毀了這樣的生活、污染了這樣的土地。在這里作為開頭的純真快樂的生活也許就如同了人類的童年,漸漸地,你就要與污濁斗爭或者墜入其中。這樣的生活是不能永久的,歷史也在過獨木橋,誰不用力擠,誰就掉下去。

喜歡結尾是因為我覺得結尾這一部分是全篇最引人入勝的,情節上是最具有張力的。

這篇小說還餘下百頁左右的時候,頓河軍已經完全潰敗了,葛利高里沒能得到上船逃往外地的機會,於是歸降於紅軍,為了贖回自己曾抵抗過紅軍的「罪過」,葛利高里在紅軍中出生入死地打擊殘余的反抗勢力。但是很快就因為沒有得到信任而復員回鄉。回鄉之後,蘇維埃並沒有放過他, 米什卡極度地仇恨這些敵人。葛利高里渴望回到普通的哥薩克生活中去,厭倦了已經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希望蘇維埃政權可以放過他。

米什卡說:」不信任你!不管把狼喂得多麼好,它還是想往樹林子里跑的。「

妹妹杜尼婭聽到了丈夫米什卡針對葛利高里的謀劃,連忙告知葛利高里,葛利高里當夜逃了出去,在同情他的朋友處住了許多天,但朋友的妻子害怕蘇維埃找上門來,並且家裡糧食無多,最後葛利高里只好離開。

一出門不久,葛利高里被劫持了起來,以為是蘇維埃的人,沒想到竟是福明領導的一夥土匪。

福明本來也是蘇維埃政權里有點地位的人,但是因為余糧收集制對人民的壓迫,福明起義反抗,自以為能代表頓河人民的意志,能夠再次煽動起一場群眾暴動,但連年戰亂再加上福明沒有領導的才華,即使福明賣力地到哥薩克的各個村鎮去宣傳,也無法喚起群眾暴動的想法。不過,在哥薩克內部仍然有許多暗地裡同情支持福明一夥的人,所以在一開始,福明一夥人在遭到蘇維埃的追擊時能夠得到一些哥薩克的幫助,但後來,蘇維埃的壓力加大,誰也不敢幫助這伙人了。

漸漸地,福明這伙人內部已經覺得死亡的命運已經在頭上懸掛著,生活開始放縱,紀律遭到忽視。他們常常搶劫,所以遭到了越來越多的群眾的唾棄。葛利高里內心受到譴責,他內心是個正直的人,根本看不下去這種隊伍的狀況。督促福明肅清風氣,但是於事無補。很快紅軍追擊上來,福明一夥人被打的只剩下五人。

五人艱難躲避追殺,為了生存的五個人內部也充滿了勾心鬥角,有人打算殺掉其餘幾人去邀功請賞,免去死罪。晚上,想這樣做的卡帕林被殺死,葛利高里被懷疑與卡帕林一樣有異心險些被殺。

卡帕林死掉,剩下四個人。接著,也有感人的兄弟義氣,斯捷爾利亞德尼科夫受傷, 懇求大家不要拋下他。

「『我們帶你走,』丘馬科夫斷然決定說。『我們帶你走,你別害怕!把眼淚擦掉,你又不是老娘兒們。』」

帶著他實在走不了了,斯捷爾利亞德尼科夫自己說:「弟兄們!請你們把我打死吧……我已經活不成啦……我已經精疲力盡,再也支持不下去啦……」

下手殺了他的丘馬科夫後來痛苦地自責。

剩下三人。意料不到的是後來其他匪幫的殘部又陸續地尋來,願意追隨福明,隊伍漸漸又壯大了。葛利高里一開始就覺得福明這伙人不會有好下場,早就想好了要逃離他們。他認為:「夏天,他可以從匪幫中偷兩匹好馬,乘夜奔回韃靼村,然後帶上阿克西妮亞一起兒從那裡逃到南方去。頓河的草原廣袤無邊,草原上沒人走過的路、沒人去過的地方多得很;夏天裡,所有的道路都四通八達,到處可以找到安身之地……」

他果真逃離了福明這一夥人,逃回到韃靼村,帶了阿克西妮亞出來,距離葛利高里的理想的生活近在眼前,沒想到很快被紅軍發現, 阿克西尼亞沒有戰斗的經驗,一下子就被擊中了,受傷後的阿克西尼亞一直沒有蘇醒過來,黎明前不久,她死在了葛利高里的懷里。葛利高里忍痛埋了阿克西尼亞。

失去阿克西尼亞,於他而言,相當於失去一切,他已經神智不清,他躲到了大樹林的土窯洞里,在漫長的日子裡,葛利高里以雕刻木頭和石頭來度日。

他還有兩個孩子在家鄉。

「回家去嗎?」

「回家去。」

他對孩子的思念戰勝了一切,決定不顧危險回家去……那是他的人生中還剩下的,精神可以依靠的地方。

二、

閱讀這部小說可以注意兩個方向上的敘述。一個是歷史的、前線的,一個是有情感的、後方的。

其實核心還是戰爭,戰爭把這兩個方向的東西攪在一起。

在第一個方向上,我們可以看到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哥薩克們就在沙皇的權威下被指揮上前線與德國和奧匈帝國開戰,這時,年富力強的男性哥薩克就離開了家鄉,只留下了婦女老幼。在二月革命之後,沙皇退位,各方面勢力都開始爭取哥薩克們這股力量,雖然哥薩克們呼籲停止戰爭,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捲入歷史的洪流中,哥薩克們面臨著選擇,布爾什維克將一部分哥薩克爭取了過去,這就包括了早期的葛利高里和後來對白軍充滿了仇恨的米什卡。但大部分哥薩克還是回到頓河流域開始了抵抗紅軍的戰斗。在小說的篇幅中,著重地表現了頓河流域哥薩克們對於紅軍的抗爭。但同時也塑造了許多英勇正義、有血有肉的紅軍形象,比如本丘克和安娜。葛利高里也在這場斗爭中展現出他對於陣營選擇的復雜態度。

第二個方向中,可以看到葛利高里的家鄉——頓河邊的韃靼村在戰爭中所遭到的破壞,以及沒上前線的普通人所遭到的戰爭波及。還有核心的情感線:葛利高里與阿克西尼亞與娜塔莉亞之間的糾葛。前線在頓河兩岸徘徊,韃靼村反復被雙方占據,仇恨在韃靼村中累積。米什卡和米吉卡都是韃靼村裡的人,但分屬於不同的陣營。紅軍占上風的時候,紅軍的忠實戰士米什卡到村子裡殺害了曾經是地主的人們,其中就有米吉卡的親人。頓河軍占上風的時候,回到村子裡的米吉卡,報復性地又殺害了米什卡的親人。他們的行為都不得到韃靼村人的認同。

自從彼得羅上了前線,妻子達麗婭風流韻事不斷,最終染上性病,然後在河中自殺。跟隨葛利高里離開了自己丈夫司捷潘的阿克西尼亞也與利斯特尼茨基勾搭在一起。葛利高里暫時回到後方後,拋棄了阿克西尼亞,回到了家裡與娜塔莉亞和好,並生下了龍鳳胎,不過後來依然懷念著阿克西尼亞。阿克西尼亞在利斯特尼茨基找到真正的妻子後,也只好回到韃靼村,暫時與司捷潘和好了。

葛利高里與阿克西尼亞分分離離,娜塔莉亞在每次葛利高里投入阿克西尼亞的懷抱時都會找到阿克西尼亞,不過每次的態度不同。最後一次娜塔莉亞絕望了,雖然又懷了葛利高里的孩子,但決定不生下這個孩子,最後渾身是血回到家裡,不久死去。其實一開始葛利高里對於娜塔莉亞沒有情感,不過在有了孩子之後,葛利高里也開始愛著娜塔莉亞。

葛利高里的母親伊莉尼奇娜在家裡人死去一半後,心中唯一牽掛的是還在前方戰斗的葛利高里。一天晚上阿克西尼亞看見月光下,知道自己行將就木的伊莉尼奇娜在院子里輕輕呼喚葛利高里的名字。不久伊莉尼奇娜便壽終正寢了。

三、復雜的葛利高里

其實葛利高里所代表的也是哥薩克的歷史,葛利高里反復地重新選擇陣營,與歷史上哥薩克們一會兒倒向波蘭、一會兒倒向俄羅斯又或者尋求土耳其的支持這種行為本身是一致的。當然了,這與哥薩克的由來密切相關,哥薩克是追求自由的逃離土地束縛的人群體,他們英勇善戰,參加戰斗要自備馬匹,經常表達對不會騎馬的莊稼佬出身的紅軍的鄙夷態度。他們處於政權管束不到的地方,反而提供了他們利用各大政權的機會,因為他們勢力強大,其他政權有時不得不與其進行政治交易。

葛利高里第一次在戰爭中受傷之後,接觸到了有紅色信仰的人,於是他對於沙皇的崇敬意識受到了沖擊。隨後葛利高里已經接受了紅色的信仰。在對白軍的戰斗中,葛利高里認識到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是很困難的,他漸漸開始懷疑自己的紅色信仰。同時,他由於受傷而得到了返回家鄉的機會。在家裡,葛利高里坦白自己支持蘇維埃,頓時就受到了父親的怒罵!當時他的哥哥彼得羅正在為白軍服務,也對葛利高里進行了勸說。無疑地,當時哥薩克們都覺得,紅軍對於哥薩克是不利的,於是更願意支持白軍。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建立自己的政權,而不是歸屬於蘇維埃。當紅軍從前方打過來的時候,葛利高里所在的村子開了一次會,在會中大家表示要抵抗紅軍保衛家鄉。在哥薩克們俘虜了本丘克以及波喬爾科夫等赤衛軍首領的時候,村民們都憤怒地職責他們背叛了哥薩克,在群情激奮之中,哥薩克們給俘虜的赤衛軍判下了死刑。

葛利高里和他的哥哥彼得羅在路線的選擇上出現了分歧,彼得羅勸說他打消投奔紅軍的打算。進行了幾次與布爾什維克的戰斗之後,葛利高里漸漸地憎恨起布爾什維克起來,認為他們侵犯了哥薩克的村莊和土地。到後來,彼得羅死在紅軍的槍下,葛利高里對於紅軍的仇恨進一步加深了。不過頓河軍徹底失敗後,葛利高里就加入了紅軍追擊殘部。

誠如葛利高里所想,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是很困難的。

在每一次選擇陣營的時候,葛利高里都有充分的理由。處於歷史中的人們,怎麼能夠知道最終的書寫歷史的人是誰呢?假如哥薩克們成功地保衛著自己的頓河政權,從此哥薩克有了自己獨立的政權,不再像歷史上那種總是像牆頭草一樣依附於各種勢力之中,那麼後人看到的歷史就會被改寫。

後人眼中的「正確」,在當時人看來,確是讓人暴怒的錯誤選擇。就如家裡其他人都勸葛利高里不要投靠紅軍,他們認為,一個真正的哥薩克就應該將紅軍打退。

正確與否,判斷的權力在勝利者手裡。但就哥薩克們而言,他們打算守衛自己的土地,用自己的方式繼續自己的生活,而不想蘇維埃像沙俄在頓河土地上建立政權,這有錯嗎?也許是沒有的。但是與當時已經在廣闊的俄羅斯建立了政權的蘇維埃而言,他們很弱小,可謂是在與歷史的潮流對抗,即使得到了德國、英國等國的援助,依然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如果哥薩克們勝利,那麼葛利高里就不會歸降紅軍,就會被當做英雄。但是他最終還是成為了蘇維埃的「異己」之人,他沒有道義上的錯誤,但是陣營的選擇本身就使他背負著可能降臨的死刑。

葛利高里沒有錯,錯在他沒有早早地戰死,成為從一而終的政治信仰堅定的戰士。錯在他還活著,錯在他還要從生存的本性出發去進行選擇。

就像那種清洗運動中自降身分而保全性命的人,他們不是大家認可的英雄,但從生存來看,稱不上犯了錯誤。

作者所塑造的葛利高里絕不是英雄人物,不是那種高大全的形象。他還有粗俗的哥薩克習慣,在感情上三心二意。但他還有傳統哥薩克正直、勇敢的氣質。

說到他的三心二意,在當下的觀念中,是非常錯誤的。在書里的時代,也不正確。葛利高里就不應該在愛上阿克西尼亞之後還娶娜塔莉亞。娜塔莉亞的悲劇是葛利高里一手造成的,第一次絕望時娜塔莉亞自殺未遂,但後來葛利高里回心轉意,這段時光是娜塔莉亞嫁過去後唯一幸福的時光。第二次絕望時,娜塔莉亞真的就死了。

如果要說諒解的話,只能說,葛利高里是一個不屈從於現實的人、直白地表露自己情感的人、敢於追求自己生活的人。當他發現他也許會和娜塔莉亞過上幸福的生活時,便娶了娜塔莉亞。當他發現生活不如意,他還是選擇了跟阿克西尼亞出逃。他是個莽夫,情感上的莽夫,他沒有考慮到他倒向阿克西尼亞或者娜塔莉亞都會給另一方帶來巨大的精神創傷。

總體來說,最用筆力構造出來的葛利高里並不是一個精神上能贏得尊敬的人。

四、人物雜談

作者塑造了不少很真實也很有缺點的人,尤其是在哥薩克這邊。葛利高里的父親潘苔萊·普羅科菲耶維奇,在一次戰斗中行為不端,被自己兒子葛利高里批評。還有一次逃避戰斗,躲到家裡的閣樓上,被人揪了出來,完全不是一個有擔當的父親。哥哥彼得羅的妻子達麗亞,沉浸了肉慾的享受中,不端地和各種人勾搭,為了不讓公公再阻礙她,她甚至敢於用極端的方式羞辱公公。雖然這在道德上是不正確的,但是她內心卻毫不在意,因為彼得羅上了前線,她便忍受不了了。在那個時代,死亡與動亂的壓力使得人們一有機會就開始縱欲。

人們對戴綠帽子這件事似乎並不看重,阿克西尼亞被葛利高里勾引,司捷潘只是把阿克西尼亞打了一頓,然後就和好了。阿克西尼亞和利斯特尼茨基勾搭,葛利高里只是暫時離開了阿克西尼亞,後來還是回到了阿克西尼亞的懷抱中。彼得羅本來想狠狠地教訓風流成性的達麗亞,但一見面,欣喜的彼得羅一下子就忘記了他的不滿。看來他們對戴綠帽子這種事容忍度比較高。

阿克西尼亞對愛情的追求是很堅決的。從娜塔莉亞奪取葛利高里的開始,阿克西尼亞就心中決定,一定要把葛利高里拉回到自己的手裡。阿克西尼亞面對娜塔莉亞,就像男性一樣有著戰斗的氣質。雖然在愛情的追求上,阿克西尼亞是剛硬的。但對於愛情本身以及孩子卻非常柔軟。正是阿克西尼亞與葛利高里的孩子的死亡,使得利斯特尼茨基能攻破阿克西尼亞的心理防線。娜塔莉亞死後,作為情敵的阿克西尼亞卻很有同情心地照顧起娜塔莉亞的兩個孩子來,使得那兩個孩子都把阿克西尼亞當作親人。

在娜塔莉亞未涉世事的時候,是葛利高里到家裡去求婚,純真的娜塔莉亞一下子就被葛利高里吸引了,以為從此就嫁了出去,構建一個有丈夫、有孩子的世界。但卻遭到了無情的拋棄,娜塔莉亞痴情得有些傻,她給葛利高里寄去一封信,請求他回來,又收到無情的回復。後來找到阿克西尼亞,請求她將葛利高里還回來。她的世界裡就只有葛利高里,他是她的精神支柱,一旦失去,她就覺得生活無法繼續。

說到復雜,還可以看到一個奇怪的情感是葛利高里妹妹杜尼亞的情感。杜尼婭這個形象,在很長的前面的內容中幾乎都沒有浮現出來,而是一直隱在後面。直到她和紅軍戰士米什卡的情感線浮出來後才被人注意的。由於哥薩克對於紅軍的一般的排斥,再加上哥哥彼得羅是死在米什卡手上的。家裡都不支持杜尼婭和米什卡的感情。但事實上,對於杜尼亞來說,愛就是愛,是要與其他分開來看的。在紅軍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後,杜尼亞和米什卡成婚。後來哥哥葛利高里回來,杜尼亞同時愛著互為敵人的葛利高里和米什卡。還是杜尼亞從丈夫那裡偷聽來的消息救了哥哥葛利高里。

葛利高里一開始參加戰爭時,杜尼亞還沒有長大,受傷回來後,葛利高里評價其出落成大姑娘了。她雖然身處於戰爭之中,但始終保持著距離,她並不明白那些戰爭的世界,也不明白陣營的區分。她只是真誠地愛著自己的哥哥還有自己的丈夫。她是書中純真的形象,愛便只是愛,只是一個剛長大的孩子,與世俗糾紛不同流。在娜塔莉亞與阿克西尼亞的愛情對抗中,杜尼婭充滿愛地照顧嫂子娜塔莉亞,娜塔莉亞死去後,杜尼亞也支持兄長與阿克西尼亞結合建構新的生活。那時阿克西尼亞用自己的愛心已經取得了娜塔莉亞誕下的孩子的信任。

作者雖然是站在哥薩克的立場上寫下這部巨著的,但是他並沒有醜化哥薩克的敵人。雖然也寫了蘇維埃做得不合理的事情,但那隻是在表現真實。而且,書中塑造了不少很值得尊敬的紅軍戰士和領袖。比如死在演講台上的施托克曼,死在戰場的本丘克,寧死不屈、行刑前還傳播政治信念的紅軍領袖。

五、

在小說的結局,葛利高里將武器都丟到了碧波盪漾的頓河裡,走在雪還沒有完全融化的土地上,在頓河的對岸,見到了自己的兒子。葛利高里緊緊地擁抱著兒子,兒子吃驚地認出了他,對他保持了一定的抗拒。葛利高里從兒子口中知道,女兒已經得白喉死了。

這就是在整個哥薩克的風雲年代中,葛利高里所經歷的一切,所剩下的還與這塊土地相連的一切。

❼ 西遊記之女兒國片段讀後感

西遊記之女兒國片段讀後感5篇

《西遊記女兒國》不同以往的西遊系列影片,它使唐僧變得有情有血有肉有靈魂起來,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西遊記之女兒國片段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西遊記之女兒國片段讀後感篇1

只有她愛你,芸芸眾生不愛你,可你選擇了芸芸眾生,卻認為愛一個人和愛芸芸眾生是一樣的。

——題記

正月初七,忙裡偷閑去電影院看了《西遊記之女兒國》,可是,這部電影卻和想像中不一樣。

第一,不知道在看什麼。芸芸眾生和一個人的立意一點也不新穎,反觀86版的女兒國那一集,立意是害怕,是動搖,因為害怕自己會動心,害怕愛情的到來,害怕自己的動搖。電影裡面有害怕沒錯,可是唐僧的害怕在電影里是什麼,害怕的是妖怪,是女人。這點讓我很是不解。電影總是在拆自己的台,問觀影者情為何物,可到最後,並沒有體現這一點,或者說,並沒有深刻留下這個問題,我們的目光只在女兒國國王和唐僧之間類似朦朧初戀一樣的感情上。應該說,除了「女兒國」三個字,就沒有什麼靠邊的了。我不否認你說你要有一個大膽的創新,說你加進去的忘川河神和國師之間的愛情只是為了說明我們需要的是「以情化情」,是「解鈴還須系鈴人」。這里有童話的感覺,是一個少女愛上了一條河的童話故事,本來對這條線有很大興趣的,可是後面變成了什麼,少女說,你去找大海吧。這是三角戀還是什麼,你怎麼不說你去找東海龍王吧。後來河神還在苦苦掙扎,你說,我永遠不會離開國王的。好的,就是因為這句話,河神差點把女兒國給毀了?可能這也是前車之鑒,國師與河神的愛情之間,是國師為了責任拋棄了河神,才有後來的故事,可後來的唐僧也是單方面拒絕了國王,難道你不怕國王報復嗎。

第二,兒戲。趙麗穎是誰,當今的流量小花,她剛出場的時候,我以為我看錯了,這是國王嗎?這分明是個公主!作為一個國王,青春靚麗,處處是小女孩的嬌憨,小女孩的心思,是什麼決定都不能自己做主,反而要求助國師的孩子,這能是一個明君嗎?這簡直是兒戲!你當做國王是過家家嗎?女兒國的劇情中本應唐僧和女兒國國王才是主線,後來竟然變成了國師和河神的主線,這倒也沒關系,可以說你大膽創新嘛,問題是,之前也沒說國師和河神這么多故事,河神那麼痴情,河神等了國師不是兩年而是二十年。而之前沒有任何交代甚至沒有任何交代。編劇你是不是鬧著玩?

第三,故事沒有推動力。尤其是河神那一段,終極大反派居然是之前默默無聞的河神,因為影片的限制,或者是之前的立意不足以推動故事的發展,沒法讓影片看起來很痛快,所以要用特效來拉動進度條,也因為如此,才在裡面插入了關於河神和國師的故事。且在女兒國裡面,也沒有可以撐起最後的特效的終極大反派,沒辦法在最後一幕大結局的時候產生能讓劇情和特效完全發揮出來,所以硬拉來的河神也是真的無辜。而為了交代這個,又必須河神和國師對立起來,所以一個明明可以好好解決的事情,作為一個國王做個決定都要求助的國師怎麼可能不知道,卻偏偏要用守護國王,離不開國王的扯淡借口差點毀了女兒國。然後又很尷尬地連孫悟空他們三個聯手都打不過,但是金手指佛祖一來,冠冕堂皇的話一說,手一抬,河神就只剩一枚內丹,唐僧也得出了愛芸芸眾生和愛一個人是一樣的結論。

第四,無厘頭的幽默。電影中的落胎泉的管理者是誰?這個人是如意真仙,他是牛魔王的兄弟,因為紅孩兒遷怒了孫悟空,而不是電影里這樣貌似如花的喜劇演員。若是好好利用這一點,電影票房根本不會撲街,或許,也是為之後去火焰山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第五,與原著沒什麼相同點。原著中的女兒國中的女兒們對男人的態度可不是視男人為毒物而是將男人視為人種。恨不得都圍上去。而不是對其恐懼。原著中的唐僧其實沒有那麼悲憫天下,他可以隨意的舍棄一個尚在腹中的孩子,唐僧對女兒國國王或許沒有愛,但是這部電影里的唐僧對國王的愛顯而易見。

第六,女兒國國王和唐僧的感情戲。從電影中看,似乎有的是初戀般的怦然心動,可是這個女兒國不是其他的,它裡面沒有男人,所以或許女兒國國王看到唐僧的時候,對唐僧產生的是好奇而不是愛情。可是相比原著來說,這里卻又是他的一個進步,畢竟在原著中唐僧似乎沒有對國王動情,可是在電影和86版的西遊記中,唐僧是富有人性的,而且在這次的電影中,和其他的不同的是,唐僧說要生下孩子。這里似乎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而不是和之前一樣,唐僧突然知道了,其實他腹中的孩子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他不捨得,可是悟空不一樣,他的使命,只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電影中他們之間有愛情,無論是插曲中的「既生苦難我西興,何生紅顏你傾城」還是台詞中的「我舍我的王權富貴,你守你的戒律清規」,「你跟過來」。

第七,不由自主的跳戲。明明看的是《西遊記之女兒國》,可是當我看到開頭的時候,我以為我看的是《神奇女俠》,裡面關於女兒國的種種細節,都讓我跳戲。之後的國師形象讓我以為我看的是《愛麗絲夢遊仙境》,這高額頭,你真的不是按照紅桃皇後的模樣給國師畫的妝嗎。類似的還有唐僧說要把國王送到岸上,我以為我看了《少年派》。導演似乎很喜歡海外電影,有著許多赤裸裸的抄襲。怎麼說是抄襲呢,可能導演的小粉絲要來打我了。電影裡面出現的抄襲鏡頭,都是時不時給你來一下,而不是有前因後果的,沒有任何的聯系,只是生搬硬套。更別說最後的.「水漫金山」,你真的不是在拍《白蛇傳》嗎,你是不是走錯了片場。可這里,並不是白娘子為了救許仙,而是要對「負心漢」進行報復的故事。

第八,你怎麼知道有來生。等來生?來生不過是空無紙筆的謊話罷了。可你取得真經後立地成佛,不墜輪回,又哪來的來生娶我?

西遊記之女兒國片段讀後感篇2

小時候看電視劇《西遊記》,最喜歡看女兒國那一集了,不僅是因為女兒國國王美若天仙,還因為本集插曲「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百聽不厭。而更讓我們津津樂道的是,據說,女兒國國王的扮演者朱琳,真的愛慕唐僧的扮演者徐少華,但徐少華無意於她,最後這段情緣無疾而終。所以看這一集時,總會格外用心地捕捉朱琳眼神里的情愫,是真情還是假戲。

所有這些情感鋪墊,使得春節期間去電影院,自然把《西遊記女兒國》當成首選必看電影。昨天看完了這部電影,略有心得,為文一篇以記之。

如果讓我比較電影版與電視劇的區別,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吧。

從故事情節上看,電影刪去了蠍子精的內容,增添了梁詠琪扮演的國師和林志玲扮演的河神的愛情故事。電影版展示的是兩對情侶:國師和河神、趙麗穎扮演的女兒國國王和馮紹鋒扮演的唐僧對愛情的不同態度。

河神愛國師,愛得偏執病態,國師以國家為重離開了她,她一動怒就爆發出全部的力量,要毀滅整個世界,但最後自己也被毀滅。河神的愛是自私狹隘的愛,愛對方被拒絕,就選擇報復,害人害已。

女兒國國王和唐僧彼此相愛,女王說:「我舍我的王權富貴,你守你的戒律清規」表達她要跟唐僧西行的決心。唐僧喝了子母河的水懷孕,並決心要生下來孩子,透露出他動搖了西行的意志。但是,女王腳一踏出苦海盡頭的國門,整個女兒國就石化了。唐僧因動了凡心,始終系不上袈裟。他們都明白了不能為了自己的小愛,而辜負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所以,都選擇了放手。

這樣的情節改編,使得電影版表達的主題的傾向上和電視劇也有所不同,電影更傾向於突出愛情主題,表現趙麗穎扮演的女兒國國王和馮紹鋒扮演的唐僧對待愛情的矛盾、糾結、痛苦和選擇。而電視劇版則淡化了愛情,雖然,我們從女兒國國王密詔唐僧入室那一個片斷中,也似乎窺到唐僧有些許的動情,但是這種男女情愛的微妙,表現得還是不太明朗。電視劇更側重表現唐僧抗拒誘惑,並經受了考驗的堅定信念。比較而言,電影版在表現人性上更真實,更容易跟觀眾產生共鳴。

從人物語言上看,電視劇更像一篇白話文,通俗直白。而電影版則更體現時代特色。有的惡俗搞笑的,比如,師徒四人被執行死罪,別人都是被一箭射殺,唯有豬八戒被百箭射殺,他問自己犯了什麼罪被殺,劊子手說:「男人,死罪!長得丑,罪加一等!」有更多語言是耐人尋味,富有哲理的,比如:菩薩說:「但凡能放下的都是你未曾拾起的。」唐僧說:「愛一個人和愛眾生,沒有區別」……這樣的語言,把觀眾引入了深層次的思考,不再拘泥於故事情節,而升華到了愛情觀和人生觀的高度。從這一點說,電影版的表達深度更勝一籌!

從角色扮演者看,電視劇女兒國國王扮演者已經深入人心,心理上本不能接受趙麗穎扮演此角,感覺她無論如何也不足於展示國王的威儀。但在電影中,趙麗穎又重塑了女兒國國王的形象,她以純真可愛的騎鹿少女形象出場,雖不驚艷,眼神中的好奇青澀也給人幾許好感。她對唐僧一見鍾情,愛得熾熱真摯,一無返顧,不惜跳入唐僧乘坐的小船,飄向回頭無岸的苦海。但當她夢到唐僧和她蓄起長發,和她慢慢變老,卻不快樂時,她又親手為唐僧繫上袈裟,目送他離去。

這是一個愛得純粹的女孩,她可以舍棄一切愛人,但發現自己的愛不能給對方帶來快樂時,她又勇於放手,並給愛人離開的勇氣。這是一個愛得決絕而又不失理智的女孩,這是一個會在愛中成長的女孩,這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有著博大胸懷的女王!所以,不選擇像朱琳那樣的熟女,而選擇趙麗穎這種甜美又不失堅強的女孩形象,是非常符合本片的角色定位的。

從細節上看,電影版因為有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長,所以細節有很多,增添了很多戲份和笑點。比如師徒四人被射殺,孫悟空去討墮胎葯等等。但有時,也給人一種冗長無聊的感覺。而電視劇版則內容直白單一,情節緊湊集中。

從畫面和觀影感受上來看,電影版則以絕對優勢碾壓電視劇版!電影版是高清,3D效果,畫面逼真立體。尤其是林志玲河神是水的化身,通體透明,身材曲線凹凸有致,發起怒來則水波洶涌,極富美感和震撼力。這當然都得益於現在高超的特技技術。看3D電影還是應該去電影院,不可言喻的觀影感受。

綜上比較,電影《西遊記女兒國》已擺脫了電視劇版的窠臼,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和亮點,而電影的插曲更是不得不贊的亮點。不僅旋律優美,而且歌詞也跟劇情酬和呼應,情意交融。

西遊記之女兒國片段讀後感篇3

今天,我讀了《西遊記》之《女兒國遇難》,覺得這個故事特別有意思。

《女兒國遇難》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經過了西涼女兒國。這個國家非常特殊,只有女人,沒有男人,原因是很多年前男人都外出打仗沒有回來,只剩下了女人。女兒國已經很久沒有男人的身影了,所以唐僧師徒一進城,就招來了很多好奇的目光。他們面見美貌的女國王,女國王立刻喜歡上了唐僧,就派人去試探求親。但是唐僧卻不領情,一心求取真經,別無他念。後來,唐僧被潛藏在女兒國的蠍子精抓了去,還被逼與她成親。孫悟空請來卯日星官,將蠍子精打回原形。最後,唐僧師徒在國王的不舍的目光中離去。

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據歷史考證,古代很可能真的存在女兒國這個國度,有的歷史學家已經有所發現,但尚未證實。我想,也許作者就是根據史前記載的資料編寫出來的故的吧。

我感動於女兒國國王對唐僧的一片痴情,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她的情只是用錯了人。唐僧是個出家人,早已斷了七情六慾。不過,在故事中,我們也能看到唐僧確實是有一瞬間對女兒國國王動了情的。不巧的是,這個瞬間被蠍子精發現。蠍子精被惹怒了,於是將唐僧擄走。所以我覺得人都是有感情的。有人總是批判唐僧的無情,但是從這里可以看出,不論是什麼人,凡夫俗子也好,得道高僧也罷,總有時候會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只不過後者對比前者來說,感情的表現淡得多罷了。

西遊記之女兒國片段讀後感篇4

《西遊記女兒國》上映,有人看到了愛情,有人看到了生命,也有人看到了合作,而我卻看到了責任。

這部戲評分不高,許多人罵它是部爛片,說它毀原著。我覺得這些人都沒有看到這部電影的靈魂。《西遊記女兒國》中的每個人都背負著責任,千難萬苦,也未曾放下。

先說悟空吧。帶著師父師弟經歷千難萬險,只願取得真經,別無他求。悟空為落掉師父腹中的胎兒用師徒情打動如意真君,「只要師父能去西天取得真經,刀山火海,天打雷劈,三個字:來!來!來!」這是他的責任啊!如意真君說「你取西經是為了普渡眾生,可那些被落掉的胎兒又何嘗不是眾生?」悟空沒有猶豫,幾條生命與芸芸眾生,他懂得分寸,完成了責任。

接著說國師。有許多人說國師與河神的故事多餘,可不看到最後,又怎知它的妙處。國師是負責的,她為了女兒國,放棄了個人的私慾,從未後悔,從未猶豫。她和悟空是一樣的,為了眾生舍棄一人,心中必然是痛苦的,因為他們也有血有肉的,但絕不會在這兩者間猶豫徘徊,因為他們分得清輕重。在最後河神發怒之時,國師更是毅然保護國王,與河神一刀兩斷。無疑,國師盡了自己沉重的責任。

女兒國國王是最大的看點。有人說趙麗穎沒有演出一國之王的氣勢,可若真是霸氣威嚴,又怎與唐僧的故事相符。國王是一個矛盾點,她為唐僧而拋下女兒國,上了苦海行舟。可她得知唐僧懷孕時卻也堅定地讓他生下,說「生下來吧,我養。」國王願意負一條生命的責任。國王明白唐僧的使命,也知道自己捨得了王權富貴,卻不能舍下女兒國,所以她還是回到了自己的王位,等唐僧的「若有來生」。女兒國國王最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盡了責任。

最重要的還是唐僧。他曾對女兒國國王說「愛一個人,負如來;愛眾生,負卿」,不負如來不負卿是難以兩全的,唐僧選擇了愛眾生。他重披袈裟,毅然決然再次踏上取經的征程,責任戰勝了私慾,大愛戰勝了個人情愛,他從一個度厄者轉變為一個真正懂得愛的人,最終悟得西行意義,成為普渡眾生的佛。《西遊記女兒國》不同以往的西遊系列影片,它使唐僧變得有情有血有肉有靈魂起來,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佛。唐僧舍小我,成大我,勇往直前,完成了使命。

這不是一部簡單的愛情電影,因為它更多的是教我們熱愛眾生,擔當責任。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學習如何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愛不是佔有,是成全,是承擔責任。

西遊記之女兒國片段讀後感篇5

今天看了《西遊記女兒國》,非但沒有想像中的失望,反而覺得這是所有《西遊記》改編的影片中,最讓人欣慰的一部。

除了畫面美,特效炫之外,最重要的是,這次終於輪到唐僧做了一次真正的主角。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的吳承恩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藝術加工,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被菩薩度化,受命護送師傅唐僧西行取經,師徒4人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這裡面,只有「唐僧」這一人物是真實的。

真實的唐僧法號玄奘,出生在洛陽一家世顯赫的陳姓家族。玄奘的高祖和曾祖,做過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祖父因為品學兼優,出任國子博士,同樣是朝廷的高級官員。父親陳慧盡管只是隋帝國的一個縣令,但對儒家經典頗有研究。在這樣的名門世家,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儒學熏陶。

然而美好的童年轉瞬即逝,玄奘5歲那年,母親去世。沒幾年,辭官隱居的父親又撒手人寰,顯貴一時的陳家遭遇巨大的變故。或許,童年的不幸,使年幼的玄奘過早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父親去世後,無依無靠的玄奘跟隨兄長來到洛陽的一座佛寺,從此踏入佛門。

原本只是因為家庭的變故,不得不投靠佛門,沒想到早熟的玄奘很適應寺院的生活。公元612年,隋帝國選拔僧人,由皇帝親自組織,考試嚴格,只有稟賦超凡的人,才能被錄取。但13歲的玄奘,以非同一般的聰慧打動了主考官,破格剃度。

少年玄奘在濃厚的佛學氛圍中逐漸長大,由於良好的儒學根底,他的才華很快傳遍了整個洛陽。他不僅對佛教經典有驚人的記憶力,而且見解獨到。

公元618年,大規模戰爭爆發,隋帝國滅亡,大唐初建。當戰火燃燒到洛陽時,玄奘在戰亂中離開洛陽,開始了長達7年的游學。這期間他走遍大半個中國,遍訪高僧大德,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種佛教經典典籍,試圖徹底讀懂佛法。

然而,疑惑開始困擾玄奘,佛的本性是什麼?凡人最終能否成佛?

所有典籍中都沒有確切答案,也沒有一位高僧的答案,令玄奘信服。對於一個僧人而言,這是一種根植於靈魂深處的迷惘。

也許命中註定,玄奘將用一生的時間去解開心中的迷惘,尋求生命的意義。

玄奘年幼的時候,母親曾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中的玄奘身穿白衣,騎著一匹漂亮的白馬,向西而去。或許,這是冥冥之中的某種暗示。

一次偶然,玄奘在長安遇到一個來自異邦的高僧。玄奘在這位叫波頗的印度僧人身上,迅速體悟到印度佛學的智慧,感受到佛學發源地的魅力。

玄奘所處的年代,來自印度的佛經並不齊全,加上翻譯的曲解,對佛法的誤讀司空見慣。

波頗告訴玄奘,印度有一個叫那爛坨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學府,收藏著最全的佛教經典。

印度僧人的出現,像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照亮玄奘心中的迷惘,他決定前往印度,親自到佛教的發源地,尋求佛法的真諦。

玄奘迅速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聯名去上書請求西行,卻遭到了朝廷的拒絕,禁止出境。當時大唐立國不久,局勢不穩,為了准備與突厥人的戰爭,帝國實行禁邊政策,嚴禁大唐的百姓外出。

其他人都退縮了,只剩玄奘一個人,毅然上路,混在一批難民中出了城。到了瓜州,前面就是赫赫有名的玉門關,守備森嚴,沒有過關文書的玄奘,正在絕望之時,發現有一個胡人偷偷跟著他。

在塔爾寺內,胡人走近玄奘跟前跪下,請求玄奘為他摸頂受戒。胡人是常年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商販,常有危險,希望能得到佛陀的庇佑。這個胡人叫石槃陀,就此成了玄奘的第一個弟子。

在瓜州城外的一處石窟中,保存著許多繪制於西夏時期的壁畫,這里有最早的唐僧取經圖。壁畫上旅行者模樣的唐僧正在頂禮膜拜,身後的徒弟手遮額頭,形貌酷似一隻猴子。所以,石槃陀的畫像激發了後人的想像,變成了一隻神通廣大的猴子。

正是這位弟子,幫助玄奘偷渡過了玉門關,不過石槃陀在走進戈壁後的第一天夜裡就動搖了,因為偷渡出境,在唐朝是死罪。於是,玄奘剛上路就被徒弟拋棄在荒無人煙的大漠,孤獨地開啟了西行的傳奇故事,沒有三徒弟,也沒有白龍馬。

但《西遊記》中的最後一章,剛取回的經書,在返程途中掉進河裡,又撈起來曬經的故事,在玄奘後來的傳記中,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至於女兒國,傳記中有提到一個「東女國」,是說玄奘聽說有這樣一個地方。

大概是作者覺得玄奘太苦了,一廂情願要為他安排一段浪漫的故事。又或許,他在17年的旅途中,真遇見過這樣一位動心的女子。明白了情為何物,放不下,才捨得下。

愛一個人,與愛眾生,有何分別。

回到這部片子本身,我是喜歡這個改編的。電影和小說一樣,都是藝術創作,創作者展現給觀眾的是他們的想像力,觀眾對這想像力的敏感度和感知度,就決定了影片的受歡迎程度。

《西遊記女兒國》目前受歡迎度不高,一是西遊系列被拍得太多,大家已經審美疲勞沒有太多期待,二是童話故事般的愛情,現在的成年人不愛看。

其實,成年人更需要童話,需要感受被喚醒的奇妙。

感受天真赤誠發自內心的情感,我們給予過彼此每一刻當下的專注和喜悅,我給你一切選擇的自由,我相信生與死只是我們之間一次短暫的相認。不管你在哪裡,你會成為誰,我對你靜謐和深切的祝福,不會中斷。

哪怕你只能許我一句:若有來生。

;

❽ 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感1

「清晨帶來了凄涼的和解,太陽也慘淡的在雲中躲閃。大家先回去發幾聲感慨,該恕的該怨的再聽審判。古往今來多少離合悲歡,誰曾見這樣的哀怨辛酸!」這莎士比亞的經典劇目《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人們發現這對相愛的戀人死在了凱普萊脫佳的墓地里,一名主持大局的親王發出的最後的感慨。合上書的我,一種莫名的悲傷和憤怒相互糾纏著從心底油然而生。我不禁想: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什麼樣的人心啊?

命運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讓一對註定相愛的戀人卻分別出生在一對仇人的家裡。長大以後的它們一見鍾情,可未滿14歲的朱麗葉在建到羅密歐後僅說出了這樣一段話:「恨灰中燃起了愛火融融,要是不該相識,何必相逢!昨天的仇敵,今日的情人,這場戀愛怕是要種下禍根。」這難道是一個年僅13歲的少女該說的話嗎?我想那不是,從小被家人不斷灌輸著「蒙太玖家的人是我們世代的仇敵」如此可怕的想法,就不難理解本應十分單純的少女心會變得如此憂郁和無奈。此時仇恨所帶來的極大的恐懼已經遠遠超過了她與羅密歐的愛情……仇恨?仇恨!對了,就是仇恨!是仇恨使他們悲慘凄涼的殞滅,是仇恨使得兩家原本善良的家僕們開始互相殘殺,這該死的仇恨,甚至連無辜的小城人民也不肯放過:在他們聖潔的雙手和心靈上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揮灑下了一個又一個無辜者的鮮血!這是一股強烈的邪惡力量,足以控制人的心智和理智。這該死的仇恨!

男主人公羅密歐在書中可謂是「一大堆鵝卵石中閃著光的藍寶石」。羅密歐出身於封建大家庭,卻沒有繼承封建傳統和思想,而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脫離了封建家庭,成為一個堅定的人文主義者;他真誠、勇敢,有文化,有能力,有一顆博愛的心;他追求一種自由、自主、美好愛情生活,哪怕是「錯愛」了仇人的女兒也毫不退縮;他沒有門戶之見,愛上了朱麗葉,就把凱普萊脫的家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一心期望化解宿願;他對愛情忠貞不渝,為了愛情和愛人,他甘願被放逐他鄉,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注重友情,在朋友被殺,他的愛情面臨「風險」的時候,他奮不顧身的為朋友報仇,卻使自己的愛情遭遇了一場不小的劫難,顯示了他高尚的品格。正是在家庭矛盾、愛情磨難和朋友青衣等一系列故事情節中,他那人文主義者的精神和氣質才得以充分的展示。而女主人公朱麗葉只是一個未滿14歲的貴族小姐,可她勇敢、堅強、智慧,沖破了大家族的重重束搏,大膽地愛上了羅密歐,這種但是在當時庸俗的上層社會的小姐們中是十分難得的。

可就是這一切的一切,在那種封建保守的社會環境中是絕不容原諒的,才促使他們的生命一步步走向毀滅。可見封建的思想和傳統,不僅僅會控制人的內心,在某種時候它更會成為一把殺人的利器啊!

真是不知道該如何理解這個結局。如果它是個悲劇,可男女主角雖然死了,可他們的愛情卻成為了永恆,並且因為他們的死亡化解了凱普萊脫何蒙太玖兩家多年的恩怨;可如果這個完美的結局,但為了化解宿願而犧牲一對戀人的生命,這又是否值得?但無論它是有缺憾的還是完美的,它早在400多年前就成為了傳世的經典之作,人們在乎的不是它的結局如何,而是書中的男女主角追求理想、愛情、自由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讀者,這才是這部書的魅力所在!就讓這份魅力,這份美好,永遠地傳遞下去,永遠……

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感2

愛情是文學作品亘古不變的主題。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用炙熱的情感譜寫出一曲曲愛的贊歌。盡管我們都是發自內心的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然而,文學史上還是留下了許多魂銷腸斷的愛情故事。如果說有哪一個故事能讓我反復品讀咂摸,我想應該是《羅密歐與朱麗葉》。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期的作品,敘述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宣揚了年輕一代追求愛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精神。這本書已成為世界范圍內膾炙人口的文學著作。同一本書,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同樣,在不同的年齡段閱讀也會有不同的感悟。

回想起我第一次讀《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時候還是個中學生,正所謂"少年不知愁滋味",那時被其中波盪起伏而又不失天真浪漫的愛情打動,他們對愛情堅貞不屈,不惜一切,同封建思想的傳統禮教和壓迫封建的家長做著勇敢機智的斗爭。同時,也為書中最後的悲劇結局感到惋惜。如果莎翁筆下送信的神父能早一點通知羅密歐或者朱麗葉能早一點醒來,那將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結局。

後來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我對於他倆的愛情有了與往日不一樣的看法。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是一見鍾情式的。當他們在舞會第一次相遇的時候就互相被吸引。倆個天性浪漫的人一見鍾情,互相傾述,縱然說些甜蜜的話,但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經歷柴米油鹽的生活,何談廝守終身。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如果情感大於理智,選錯了對象,家庭也就無幸福可言,這才是更大的悲劇吧。

當再次捧起這本書時,從羅密歐追求自由的愛情生活,為了愛情寧願被流放,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在朋友被殺時,奮不顧身的為了朋友報仇,到朱麗葉驚鴻一瞥便決定生死相許。莎翁用他的超現實主義戲劇手法,讓我們看到了愛是一種信仰,從情不知所起到一往而深,再到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這是一種至真、至善、至美的愛情。在王權統一和家族仇恨延續的背景下,他們的愛情在兩個家族不可調和的矛盾和重重阻力下,彷彿註定以悲劇收場,但兩人的自我犧牲,促成了兩家世仇釋嫌修好,也暗示著美好的愛情沖破了封建思想牢籠,想必這也是莎翁最想帶給我們的一種價值導向。

對於生活,我們都有追求愛情、理想、自由的權利和執著,那份簡單的純粹和渴望,正是這份力量讓我們能勇敢的走下去,支撐我們走的更遠。愛情友情都一樣,久處不厭才是真情。

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感3

在書的天空里,我學會了自由翱翔,當我懷揣著激情穿越到另一個世界裡的時候,這是一個比彩票中了頭獎都值得慶祝的'事,在書的世界裡,我可以擺脫所有的束縛,做一隻悠閑的無憂無慮的希望的蟲子。

一次的不經意,讓我翻開了一本名為《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情感小說,從而走進了莎士比亞的傳世劇作里,打開了他的名劇世界,追尋情感的寄託。

愛情是嘆息吹起的一陣煙,戀人的眼中有它凈化了的火星,戀人的眼淚是它激起的波濤,它又是最智慧的瘋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翻開書的第一頁你便能看到羅密歐對愛情的感嘆。文中的主人公不正是這段話里的傳奇嗎?在百般磨難下,終於可以相見,但由於消息得不靈通,羅密歐以為朱麗葉已經死了,所以在情感的追逐下羅密歐服毒自殺,假死的朱麗葉醒來見羅密歐已經死了也用匕首殉情了。人們常說情大於天地,或許也正是因為兩人的感情融化了積有世仇的兩個大家庭,最終消除了長久的仇恨。小說以悲劇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結束卻不是悲劇,因為他們兩個人的不同凡響,轟轟烈烈,兩大家族的恩怨也解除了,也就是意味著後代的人們可以不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要隨時背著秘密法則了!

羅密歐喜歡朱麗葉的淳樸、善良,而朱麗葉呢?她也是喜歡著那最激動、最幸運的靈魂。

難道兩個人在一起長長久久就是幸福?不,幸福對於羅密歐與朱麗葉來說是消除了兩家族的世怨,是更多人的無阻撓的戀情,是偉大而神聖的名譽!造福後代的他們相信上帝會收下這兩個疲憊而激動的靈魂的,會讓他們在天堂上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第二幕的第二場里寫到在羅密歐的眼裡,朱麗葉猶如他生命里的陽光,在他的世界裡有了朱麗葉而使得鳥兒誤認為黑夜已經過去而在所謂的黎明裡唱歌。一場舞會造就了一對不該愛而愛的死心塌地的情侶,正是這樣後人因有他們而驕傲。

朱麗葉也悲望過,為什麼他偏偏是羅密歐呢?姓名本來是毫無意義的,但是由於家族的原因這樣的絕望,這般的痛苦,但是愛情是偉大的,是它讓這個悲望的女孩拋開了家族的歧視,像沙子一樣慢慢地沉到海底,最終依偎到羅密歐的懷里,永遠的沉寂,沉寂在熱戀里的了兩人連短暫的夜晚也看作是生死離別,在這對熱戀中的人們,連神父的勸告也當成是廢話,這可能就是愛情的力量沖擊了他們的大腦。

在第三幕的第五場,面對凱普萊特的威脅星期四嫁給媽媽的朋友,否則就不認她這個女兒,但這對於朱麗葉來說就好像是知道似的早就打好了預防針,而這不也正能襯托出朱麗葉對羅密歐的愛戀么,世界因愛而精彩,但為什麼朱麗葉與羅密歐的愛這么的痛苦,憔悴。

真愛是什麼?是一種超脫世俗的愛戀,是在世界末日的最後一分鍾,一起躺在草地上靜靜地等待著厄運的來臨

在戀人的眼裡時間猶如金梭,飛劍。在清晨的破曉時,還固執的以為那是半夜,還不肯面對現實。

在第五幕第三場里,我們不也看到了羅密歐對失去朱麗葉而傷心欲絕的情形么,沒有什麼能比失去最愛的人而難過了吧?在羅密歐親吻朱麗葉時,他多想把自己的靈魂取出而從嘴尖送給朱麗葉,但他不明白嗎?當她醒來知道自己害死了最親愛的人,那是怎樣的情感!

朱麗葉和羅密歐並沒有無辜的逝去他們留給這世界太多的思考了瞧你們的仇恨已經收到了多大的懲罰,上天藉手於愛情,奪去了你們心愛的人,我為了忽視你們的爭執,也已經喪失了一雙親戚,大家都受到了懲罰面對親王的斥責大家都面面相覷,無語

我認為這就是本文的高潮,就是本文的主腦,是最能表現羅密歐與朱麗葉那痴情的真諦。

隨著幸福的沉淪,兩人的幸福就會是希望,在天堂,神聖的天使會讓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我們會祝福他們的。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窗上,維洛那城的人們都出來禱告,因為他們知道那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寄託,是後人們聯姻的希望,在這之後再沒有了愁苦,而是無盡的陽光灑在這座小城上,那正是羅密歐和朱麗葉在笑

古往今來有多少的悲歡離合,而誰曾見過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的哀怨辛酸!

不被家人祝福,沒有華麗的殿堂,而這不正是人世間超脫凡情的愛戀嗎?其實人生就是一個大舞台,而你也可以主宰!

你會是另一個朱麗葉嗎?

讀《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感4

壞消息,總是比好消息傳的快,朱麗葉的死亡噩耗就已經傳到了羅密歐的耳朵里。

在此之前,羅密歐還一直非常歡樂和輕松, 他曾夢到自己死了(一個奇怪的夢,死了人還能有想法),妻子來看他,發現他死了,就親吻他,把氣吹進他嘴裡,他竟然復活了,並且成了國王。

這時有人從維洛那城送信來,羅密歐認為肯定是好消息,會如夢里的徵兆,送來什麼好消息,但是消息和他們夢卻恰恰相反,真正死掉是自己的妻子,無論他怎樣親吻她,她也不會復活了,他立刻叫人備馬,因為他決定當晚就回維洛那城。去妻子的墳墓里去看她。

就在他剛要離開曼圖亞城時,勞倫斯神父派去的人遇到了羅密歐,他對羅密歐說,這是神父策劃的一場假葬禮,他的愛妻只是表面上詐死,暫時趟在墳墓里,等著他去陰森的墓室里,把她救出來。

這時,羅密歐心中的巨石才放了下來,不過當羅密歐想起朱麗葉還等著他去救,便騎上馬,朝維洛那城出發,准備去愛妻的墳墓里見她。

她在午夜十二時,抵達維洛那城。他在凱普萊特家祖墳的正中央,找到了愛妻的墳地,他拿出燭光,鏟子和鐵鍬,來撬墓門,他小心翼翼的撬著,因為他是個罪犯,根據維洛那城的法律,他只要在城裡被逮著,就是死罪,羅密歐打開墳墓,裡面躺著他的妻子,妻子依舊那麼美麗無比,看來死神一點也么有辦法,讓她的容貌或色膚變樣。

羅密歐親吻了一下,妻子的雙唇,朱麗葉從昏迷中慢慢地睜開了眼,看到了她心愛的羅密歐,高興極了。他要帶她去曼圖亞。

她同意了,正當他們要走時,年輕的帕里斯伯爵在半夜來朱麗葉墳上獻花哭泣,而她本應該是他的新娘了,可是他看她和他在一起,他高興朱麗葉活了,他憎惡她和他在一起。

朱麗葉對帕里斯數落,她真的愛的人是羅密歐,她和羅密歐在一起,無論生活多麼困苦,她都很幸福,因為她本來就不愛帕里斯。

帕里斯看見羅密歐,竟然生命危險來維洛那城,來救朱麗葉(帕里斯以為朱麗葉死了,是羅密歐用愛情的力量喚醒了她)知道羅密歐深愛著朱麗葉,而朱麗葉心甘情願和羅密歐去曼圖亞,朱麗也深愛著羅密歐,他便對他們說,我祝你們幸福。

羅密歐與朱麗葉謝過他後,迅速起程趕回了曼圖亞,

而傷心的帕里斯也知道,朱麗葉也根本不愛他,向凱普萊特和蒙太古說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愛的天荒地老,生死不離,表明自己願意讓步,退出與朱麗葉的關系,希望蒙太古和凱普萊特不再敵對。

凱普萊特和蒙太古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兩家在承認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婚姻上成了親家,他們開始策劃把羅密歐與朱麗葉接回來,他們向神父尋求幫助,而神父又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婚姻主持,神父自信的說,他能說動親王,赫勉羅密歐,而事實正是這樣。

羅密歐與朱麗葉回來後,他們立即找到帕里斯,並將他看作是他們的大哥,而帕里斯和他們結拜為金蘭。

此後凱普萊特和蒙太古之間的仇恨消除了,而羅密歐與朱麗葉成了幸福的鴛鴦。

❾ 經典愛情小說

紅樓夢 絕世愛情

其實【第一次親密接觸】滿經典的 真的

樓主有趣 你不是說要俗雅都可麻 我就各個類型都找一個唄

23 啊 年紀與我差不多 恩 看看張愛玲的愛情小說 俗中有雅 或者亦舒的
我尤其喜歡亦舒的【吃南瓜的人】 還有張小嫻的 海岩的【玉觀音】【五星大飯店】{這個我尤其喜歡}是書啊 別看電視

其實【此間的少年】也蠻好看的 比現在的什麼什麼青春愛情高出好多檔次

我給你推薦的都是我自己看過的 是經過個人驗證的 差不多應該符合你的要求 對了 看看金庸的【射鵰英雄傳】 裡面的黃蓉 超愛情的

熱點內容
穿越萬年前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1-19 16:43:52 瀏覽:390
種馬有肉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1-19 16:32:04 瀏覽:574
科幻小說標題關於愛 發布:2025-01-19 16:11:45 瀏覽:416
知名玄幻小說網盤下載 發布:2025-01-19 16:11:44 瀏覽:316
經典御姐現代gl小說 發布:2025-01-19 14:22:42 瀏覽:214
復仇小說言情 發布:2025-01-19 14:13:07 瀏覽:579
古代小說寫嚴嵩和嚴世蕃的 發布:2025-01-19 12:26:27 瀏覽:589
特工穿越玄幻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19 11:45:31 瀏覽:480
武俠小說封面圖片 發布:2025-01-19 11:43:36 瀏覽:806
最好看的現代小說文理雙修 發布:2025-01-19 11:34:36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