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遼河小說閱讀第一百集
Ⅰ 求分享《陳皮皮的故事》,《榆樹灣情事》,《楊家窪情事》、《童年》+續集《靜靜的遼河》1050692273@謝謝
這種東西請到陳皮皮的斗爭吧去@落冰1990 ,所有的書籍Ta都有,並且在帖子裡面通過郵箱發送!
Ⅱ 靜靜的遼河故事簡介 講的是什麼
遼河的故事雖然與頓河的故事「沒有一點相同」,但焦點卻是共同的——土地,所以,便套用《靜靜的頓河》的書名,寫寫遼河。
頓河忠誠的兒子,哥薩克的驕傲——葛利高里,為了本民族的利益,為了頓河哥薩克的土地,英勇戰斗,甚至連女人也可以不要,當然,為了保住頓河哥薩克的土地,葛利高利什麼手段都用過,頻繁地往來與紅、白軍兩股力量之間,而其目的只有一個:保護本民族的「土地」。
但是,葛利高里失敗了,哥薩克人沒有保護住頓河的土地,寫文的作者,充滿了矛盾,從字里行間,看得出來,肖洛霍夫,對哥薩克滿含深情。礙於當時的氣氛,有些話,作者不便、也不敢直說,但細心的讀者,卻能品味出來。
昨天晚上,一邊喝酒,一邊重放電影《靜靜的頓河》最後一集,當看到葛利高里孤身一人,絕望地回到歸鄉,抱著小兒子,淚水漣漣,我的心頭又是一抖:哥薩克人的下場好悲慘啊。
頓河的悲劇,使我聯想起故鄉的今天,那如詩如畫的景色早已成為過去,成為回憶。
Ⅲ 內蒙風光全文
一九六一年夏天,我們——作家、畫家、音樂家、舞蹈家、歌唱家等共二十來人,應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夫同志的邀請,由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務委員會和中國文聯進行組織,到內蒙古東部和西部參觀訪問了八個星期。陪同我們的是內蒙古文化局的布赫同志。他給我們安排了很好的參觀程序,使們在不甚長的時間內看到林區、牧區、農區、漁場、風景區和工業基地;也看到了一些古跡、學校和展覽館;並且參加了各處的文藝活動,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到處,我們都受到領導同志們和各族人民的歡迎與幫助,十分感激!
以上作為小引。下面我願分段介紹一些內蒙風光。
林 海
這說的是大興安嶺。自幼就在地理課本上見到過這個山名,並且記住了它,或者是因為「大興安嶺」四個字的聲音既響亮,又含有興國安邦的意思吧。是的,這個悅耳的名字使我感到親切、舒服。可是,那個「嶺」字出了點岔子:我總以為它是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的。這回,有機會看到它,並且進到原始森林裡邊去,腳落在千年萬年積累的幾尺厚的松針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真的證實了那種親切與舒服並非空想。
對了,這個「嶺」字,可跟秦嶺的「嶺」字不大一樣。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著的,順著的,可是沒有一條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鍾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的確是林海。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綠得無以名之。我雖謅了兩句:「高嶺蒼茫低嶺翠,幼林明媚母林幽」,但總覺得離眼前實景還相差很遠。恐怕只有畫家才能夠寫下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吧?
興安嶺上千般寶,第一應誇落葉松。是的,這是落葉松的海洋。看,「海」邊上不是還有些白的浪花嗎?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干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兩山之間往往流動著清可見底的溪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愛花的人,到這里我卻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兒來。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綉花鞋呀。連樹與樹之間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開著各種的小花,招來各色的小蝴蝶——它們很親熱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叢里還隱藏著像珊瑚珠似的小紅豆,興安嶺中酒廠所造的紅豆酒就是用這些小野果釀成的,味道很好。
就憑上述的一些風光,或者已經足以使我們感到興安嶺的親切可愛了。還不盡然:誰進入嶺中,看到那數不盡的青松白樺,能夠不馬上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分用過這里的木材呀!大至礦井、鐵路,小至桌椅、椽柱,有幾個省市的建設與興安嶺完全沒有關系呢?這么一想,「親切」與「舒服」這種字樣用來就大有根據了。所以,興安嶺越看越可愛!是的,我們在圖畫中或地面上看到奇山怪嶺,也會發生一種美感,可是,這種美感似乎是起於驚異與好奇。興安嶺的可愛,就在於它美得並不空洞。它的千山一碧,萬古常青,又恰好與廣廈、良材聯系起來,於是,它的美麗就與建設結為一體,不僅使我們拍掌稱奇,而且叫心中感到溫暖,因而親切、舒服。
哎呀,是不是誤投誤撞跑到美學問題上來了呢?假若是那樣,我想:把美與實用價值聯系起來,也未必不好。我愛興安嶺,也更愛興安嶺與我們生活上的親切關系。它的美麗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我們的建設分不開的。它使不遠千里而來的客人感到應當愛護它,感謝它。
及至看到林場,這種親切之感便更加深了。我們伐木取材,也造林護樹,左手砍,右手栽。我們不僅取寶,也作科學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夠萬古常青,而且百計千方,綜合利用。山林中已有了不少的市鎮,給興安嶺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勞動歌聲。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怎能夠使我們不感到親切、舒服呢?我不曉得當初為什麼管它叫做興安嶺,由今天看來,它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了。
草 原
自幼就見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類的詞句。這曾經發生過不太好的影響,使人怕到北邊去。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裡的天比別外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沒骨畫那樣,只用綠色渲染,沒有用筆鉤勒,於是,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與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紫塞,紫塞,誰說的?這是個翡翠的世界。連江南也未必有這樣的景色啊!
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的牧業公社。汽車走了一百五十華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至為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迂迥的,明如玻璃的一條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車、馬飛過了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我們約請了海拉爾的一位女舞蹈員給我們作翻譯。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陳旗的人,鄂溫克族。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我們用不著水晶花同志給作翻譯了。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都是民族團結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麼親熱,一點不拘束。不大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正是:
祝福頻頻難盡意,舉杯切切莫相忘!
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這時候鄂溫克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兒,既大方,又稍有點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飯後,小夥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們也舞的舞,唱的唱,並且要騎一騎蒙古馬。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烏蘭巴干同志在《草原新史》短篇小說集里描寫了不少近幾年來牧民生活的變化,文筆好,內容豐富,值得一讀。我就不想再多說什麼。可是,我又沒法不再說幾句,因為草原和牧民弟兄實在可愛!好,就拿蒙古包說吧,從前每被呼為氈廬,今天卻變了樣,是用木條與草桿作成的,為是夏天住著涼爽,到冬天再改裝。人的生活變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隨著變。看那馬群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馬,也有高大的新種三河馬。這種大馬真體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龍馬精神」這類的話兒,並且想騎上它,馳騁萬里。牛也改了種,有的重達千斤,乳房像小缸。牛肥香草乳如泉啊,並非浮誇。羊群里既有原來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種的短尾細毛羊,前者肉美,後者毛好。是的,人畜兩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氣像之一。
漁 場
這些漁場既不在東海,也不在太湖,而是在祖國的最北邊,離滿洲里不遠。我說的是達賚湖。若是有人不信在邊疆的最北邊還能夠打魚,就請他自己去看看。到了那裡,他就會認識到祖國有多麼偉大,而內蒙古也並不僅有風沙和駱駝,像前人所說的那樣。內蒙古不是什麼塞外,而是資源豐富的寶地,建設祖國必不可缺少的寶地!
據說:這里的水有多麼深,魚有多麼厚。我們吃到湖中的魚,非常肥美。水好,所以魚肥。有三條河流入湖中,而三條河都經過草原,所以湖中一碧千頃——草原青未了,又到綠波前。湖上飛翔著許多白鷗。在碧岸、翠湖、青天、白鷗之間游盪著漁船,何等迷人的美景!
我們去游湖。開船的是一位廣東青年,長得十分英俊,肩闊腰圓,一身都是力氣。他熱愛這座湖,不怕冬天的嚴寒,不管什麼天南地北,興高采烈地在這里工作。他喜愛文學,讀過不少文學名著。他不因喜愛文學而藏在溫暖的圖書館里,他要碰碰北國冬季的堅冰,打出魚來,支援各地。是的,內蒙古盡管有無窮的寶藏,若是沒有人肯動手採取,便連魚也會死在水裡。可惜,我忘了這位好青年的姓名。我相信他會原諒我,他不會是因求名求利而來到這里的。
農 產
「天蒼蒼,野茫茫」確不是完全正確的形容。內蒙古有一些荒沙地帶,可是也有極為肥沃的土地,生產大量的糧食。說不定,我們今天端起飯碗,里邊的米或面恰好是來自內蒙古。我們應當感謝內蒙古的農村兄弟姐妹。
我們訪問了內蒙古的「烏克蘭」——哲里木盟。這里生產高粱、玉米、穀子、大豆。我沒有看見過這么多樣兒的穀子,長穗的,短穗的,帶芒兒的,不帶芒兒的,還有一個穗上長出許多小犄角的。我們看見了,那長穗的有一尺多長!我們看見了,原來這里的農業研究所已經搜集了很多種穀子,一一詳作研究試驗,看哪一種穀子最適於生長 在哪一種土壤上,爭取豐產。這是件最可喜的事:我們不但有了人民公社這一面大紅旗,而且科學研究正在這面紅旗下發揮威力。
在從前,哲盟有三大害:風沙、遼河與鼠疫。現在,這三害已基本上被消滅。造林,使風沙不再肆虐。築壩開渠,使遼河轉害為利。捕鼠,講衛生,控制了鼠疫。真是:十載除三害,全盟爭上游。我們去參觀水庫。那裡,只有荒沙,無石無木。怎麼辦?好,就移沙築壩,並且開了許多渠道。水庫中養起來自江南的魚兒,沙壩下已遍生蒲葦,水庫外的小塘已種上了蓮花。水庫的管理員,為歡迎遠客,折蓮插瓶,四座生輝。看到塞上的紅蓮,我們都感動得幾乎要落淚。移沙築壩是多麼艱苦而光榮的工作啊!
我們也訪問了離這有蓮花的地方不遠的一個人民公社。那裡,原來只養牲口,而今卻也種地,農牧結合。社裡,有蒙古族,也有漢人,蒙漢協作,親如一家。這種農牧結合,蒙漢協作的實例還有很多,這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
提起蓮花,也就想起蘋果。這可就要談到昭烏達盟了。我們訪問了赤峰市郊區的兩個人民公社。在第一個公社,我們看見了蘋果林,長著鮮紅的蘋果。在這一帶,蘋果是新來的客人。公社裡有個農業中學,學生們在一片毫無用處的沙地上設法種上各種果樹,並在沙丘上用碎石拼成大字:「青年花果山」。果然天下無難事,花果山前蘋果紅!
不僅蘋果,那裡也有各種的葡萄、各種的瓜,還有北京的小白梨呢!校旁,有一座養蜂場。有了蜜啊,足證沙丘沙地已變得甜美了!人民公社萬歲!
第二個公社原來是最窮最苦的地方,一片荒沙,連野草都不高興在這兒生長,更不用說樹木了。種上莊稼,便被沙土埋上,還得再種。幸而成活了一些,一畝地也只能收那麼五六十斤糧。風沙一起,天昏地暗,白日須點起燈來。這樣,人民的最後一計不能不是拿起破碗,拉著孩子,去逃荒。可是,今天那裡不但種上穀子,而且大片的長起向來種不活的玉米與高粱。今天,村裡村外,處處渠水輕流,楊柳成蔭。渠畔田邊都是綠樹。林木戰勝了風沙,增多了雨量。我們這才真明白了林木的作用——起死回生,能使不毛之地變作良田,沙漠化為綠洲!人民公社萬歲,萬萬歲!
積極造林的並不止這一個公社,到處如是。在赤峰的紅山公園里,我寫了一首小詩,末兩句是:「臨風莫問秋消息,雁不思歸花落遲。」是的,我想林木越來越多,氣候越來越暖,有朝一日可能大雁便定居在北方,無須辛苦地南來北往了。這也許有點浪漫主義氣息,可是並非全無現實的基礎。
在昭盟,我們還看見許多令人興奮的事物,因不盡與農產相關,就不在這一段里多說。
風 景 區
扎蘭屯真無愧是塞上的一顆珍珠。多麼幽美呀!它不像蘇杭那麼明媚,也沒有天山萬古積雪的氣勢,可是它獨具風格,幽美得迷人。這幾乎沒有什麼人工的雕飾,只是純任自然的那麼一些山川草木。誰也指不出哪裡是一「景」,可是誰也不能否認它處處美麗。它沒有什麼石碑,刻著什麼什麼煙樹,或什麼什麼奇觀。它只是那麼純朴的,大方的,靜靜的,等待著遊人。沒有遊人呢,也沒大關系。它並不有意地裝飾起來,向遊人索要詩詞,它自己便充滿了最純朴的詩情詞韻。
四面都有小山,既無奇峰,也沒有古寺,只是那麼靜靜地在青天下綉成一個翠環。環中間有一條河,河岸上這里多些,那裡少些,隨便地長著綠柳白楊。幾頭黃牛,一小群白羊,在有陽光的地方低著頭吃草,並看不見牧童。也許有,恐怕是藏在柳蔭下釣魚呢。河岸是綠的。高坡也是綠的。綠色一直接上了遠遠的青山。這種綠色使人在夢里也忘不了,好像細致地染在心靈里。綠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還有許多說不上名的,都那麼毫不矜持地開著各色的花,吐著各種香味,招來無數的鳳蝶,閑散而又忙碌地飛來飛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墩,就隨便坐在綠地上吧。風兒多麼清涼,日光可又那麼和暖,使人在涼暖之間,想閉上眼睡去。所謂「陶醉」,也許就是這樣吧?
夕陽在山,該回去了。路上到處還是那麼綠,還有那麼多的草木,可是總看不厭。這里有一片蕎麥,開著密密的白花;那裡有一片高粱,在微風里搖動著紅穗。也必須立定看一看,平常的東西放在這里彷彿就與眾不同。正是因為有些蕎麥與高粱,我們才越覺得全部風景的自自然然,幽美而親切,看,那間小屋上的金黃的大瓜喲!也得看好大半天,彷彿向來也沒有看見過!
是不是因為扎蘭屯在內蒙古,所以才把五分美說成十分呢?一點也不是!我們不便拿它和蘇杭或桂林山水作比較,但是假若非比一比不可的話,最公平的說法便是各有千秋。「天蒼蒼,野茫茫」在這里就越發顯得不恰當了。我並非在這里單純地宣傳美景,我是要指出,並希望矯正以往對內蒙古的那種不正確的看法。知道了一點實際情況,像扎蘭屯的美麗,或者就不至於再一聽到「口外」、「關外」等名詞;便想起八月飛雪,萬里流沙,望而生畏了。
呼 和 浩 特
由東到西,我們最後訪問了呼和浩特與包頭。
久想到呼和浩特去,老沒有機會。這回可如願以償了,非常高興。這里有舊城,新城,還有「新新城」。新城是滿城,現在還住著不少滿族人民。「新新城」是我給起的名兒,就是指解放後所建築的那些新樓大廈而言。它們並不集中在一處,自成一城。可是我願意這么叫它,不應厚古薄今哪。
是應當這么叫它。看,那些新建築多麼美,又多麼有意義啊。圖書館,博物館,大學,工廠,劇院……這表現著積極生產與文化繁榮啊。
在東部,我們看見了林、牧、農、漁,一部分工業和文化建設。看什麼都令人興奮:一來是內蒙古的十多個民族,都親如兄弟,攜手向社會主義齊步前進。人人感謝黨與毛主席的民族政策!不論是清代的帝王,還是國民黨政權,總是用分而治之的手段,分裂各民族。民族不團結便沒有反抗壓迫的力量,也沒有移山倒海的建設的力量。今天,各民族一齊翻了身,一致擁護黨、愛戴毛主席。這就有力量建設起來一座東西長二千四百多公里,南北五百到一千公里的北方樂園。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將來呢,各民族必定會永遠同心同德,永遠誰也離不開誰。是呀,我們看見了各族人民在同一工廠、同一塊田地上親密地愉快地勞動,也看見了各族的兒童在一塊兒讀書,在一塊兒玩耍。我們看見了文工團里的各族演員,同台歡快地表演歌舞。我們看見了京劇團表演的以蒙古族故事為內容的大戲。我們看見了各族的基層的與各級的幹部,學校教師與教授。每一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幹部與人材,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二來是,我們的興奮不僅是被那些第一次看見的景物引起來的。我們是在每一新建設與新事物中都看到三面紅旗的光輝!是,內蒙古的輝煌成就便是遵循總路線的必然結果。是,只要一問:這項建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十之八九,回答是:從大躍進!小至水庫旁的蓮花、沙丘上的蘋果,大至從無到有的包頭鋼都,全表現了這躍進精神。至於人民公社,我們在前面已略提到了一些,就不再說。
到了呼和浩特,聽到自治區領導人的報告,我們就更明白了民族政策與三面紅旗的正確與偉大。回首東望,記憶中的內蒙古東部風光重新呈現在眼前,可是在一切成就中所貫串著的紅線——民族政策與三面紅旗卻更鮮明、更光彩了。這也就是我們此行最大的收獲。我們不但得到了不少新知識,而且受了社會主義的教育。我們不僅看到了內蒙風光,並且與內蒙古人民齊呼三面紅旗萬歲!
在呼和浩特,我遇見不少老朋友,彼此都歡喜得要跳起來。詩人納·賽音朝克圖剛由鄉間回來,拿著他的詩集,塞到手中,不多說什麼,而眼中露出深摯的友情。小說家烏蘭巴干更健壯了,總是笑容滿面地陪伴著我們。名歌手琶傑老夫子還是那麼硬朗,見著我們就編了一段熱情的歡迎曲,自拉自唱。老友哈扎布的民歌唱得還是那麼迷人,給我們唱了好幾次。京劇團的青年演員大多數是中國戲曲學校的畢業生,在這里歡快地服務、鑽研、成長。還見到許多位文藝界的、教育界的朋友,恕不一一提名道姓了。
在這里,正如在東部各地,遇見的文藝界朋友總是謙遜地說:我們的水平不高。其實,我們一路所看到的戲曲、歌舞等等,水平都並不很低。以言戲曲,不管是河北梆子,還是京劇、評劇、晉劇,不論團體大小,都表演的非常認真。這是一種可喜的新風氣。由這個風氣可以預見明天的發展。內蒙古人民所喜愛的二人台果然是可愛。它的老底子厚,有豐富的唱腔與活潑的舞蹈,所以幾年來已經有了很好的新發展,編出不少值得保留的節目。以言歌舞,都多少保存著民族風格與地方色彩。內蒙古歌舞、音樂有深厚的傳統,若能更進一步地深入挖掘,精心鑽研,當更出色。更值得提到的是內蒙古已有了一些位自己的作曲家與舞蹈的編導者。也順便說兩句:據京劇界朋友們說,他們急需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來傳授本領,劇團里也需要充實角色,才能成龍配套,編演更多的新戲。
我們參觀了內蒙古大學。在東部各地,我們每天早晨看到各民族的男女兒童說著唱著去上學。有什麼比這個更美麗呢!在呼和浩特,我們又看到各民族的男女青年在一處受高等教育!我不願多說什麼,我只請大家想一想:歷來的統治者對於人民,特別是對少數民族的人民,不總是採取愚民政策,以鞏固自己的政權嗎?內蒙古人民身受其害者久矣。只有在今天,這里才能夠有大學!在新城,我遇到一位滿族老太太,她的兒子就在大學里讀書。她說:憑我這個苦老婆子,作夢也夢不到兒子會上大學呀!我想,這句話可謂道盡各民族的父母心。那麼,就叫我們一齊感謝黨的民族政策,也就無須詳細地形容內蒙古大學的美麗了吧。
工 業 基 地
我們戀戀不舍地向呼和浩特告別,同時又極興奮地西去包頭。
北枕青山,南面黃河,這是包頭的氣勢!
舊城與新區相距四十里,一條敞平的筆直的大路把它們接連起來,又是何等氣勢!
據說,當初只有行道樹六十三棵;今天,不但四十里的大路兩旁綠木成蔭,而且往哪邊看,哪邊都有新的樹林。難怪電線上落著那麼多的燕子,房子多了,樹木多了啊。新區原來是什麼也沒有的一片荒地!
比樹林更好看的是煙突林。舊包頭原來不過是貨物聚散的碼頭,提不到工業。遠遠望見了煙突,心中就跳得快一些,我們有了工業,這原來只有八九萬人口的地方,居然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一個新的鋼都。為鋼都創造條件,所以連舊城外也有了不少煙突。反轉過來,有了鋼鐵,又帶動別項工業的發展。煙突如林是新時代最美的美景!
我們誰也不懂鋼鐵工業,可是在還沒到包鋼參觀去,就都屢屢向那邊望,看看那邊冒著的濃煙,心中就萬分興奮。我們是這樣,就可以想見包頭人民與內蒙古人民該是怎樣自豪,怎樣為包鋼而拿出一切力量了。
我們去參觀,看到了出焦,登上了高爐……。我們的心裡真是百感交集,既想歌唱包鋼與內蒙古,也想贊頌偉大的祖國。是呀,在黨與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祖國各地區都漸次有了自己的工業體系,連這原是一片荒沙的地方,都有了這樣現代化的鋼鐵企業。不管我們十幾個人對重工業建設怎樣外行,我們也會看見祖國前途的無限光明!
我們越看不懂,才越覺得那些位專家與工人同志們的可敬可愛!他們是多麼不平凡啊,以他們的智慧、熱情與辛苦的勞動,建設起這么大的企業來!真是:
躍進邊城起壯圖,從無到有建鋼都,光芒天外三千丈,霞蔚雲蒸七寶爐!
我看見了、介紹了一些內蒙風光。千真萬確,這是一片大好風光!我看見的不很多,介紹的更欠詳盡,但是多少總可以使人看到內蒙風光絕對不盡是「天蒼蒼,野茫茫」,而是青山白水,開擴胸襟,工農林牧俱興,文教衛生齊進。更重要的是:三面紅旗光萬丈,長城南北一條心!
1961年10月
Ⅳ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部電子書《靜靜的遼河》書中所反映的主題很好,不過市面上怎麼買不到呢
網上書店好像也沒有,只有《靜靜的頓河》,你可以查一下書的作者或出版社,或許可以購買。
Ⅳ 童年 靜靜的遼河
大學生活又要即將結束,時間卻一天天的一去不復返。復雜的我卻在這浪費著每一天的時光,每天卻只想著無聊·煩,卻不為自己的明天做作打算。時光匆匆,我卻有著每天復雜的心,誰也猜不透,似乎永遠都把自己關在一個黑匣子中,不願給任何人敞開,不願意去給任何人訴說。
Ⅵ 沈陽導游詞作文介紹
沈陽十景:福陵疊翠、御苑松濤、渾河晚渡、塔灣夕照、柳塘春雨、道院秋風、神碑幻影、陡山霽雪、鳳樓觀塔、萬泉垂釣。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沈陽 導游詞 作文 ,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沈陽導游詞作文1
沈陽是歷史 文化 名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特大城市。因地處古瀋水(今渾河)之北而得名(南面有渾河,山南水北為陽)。沈陽地區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3萬年前,沈陽地區已有人類活動。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上古人類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春秋戰國時期燕國設立方城(侯城前身)起,沈陽的建城史已2600餘年。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0__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滿清國。1644年清世祖福臨,率滿清軍隊攻入關內定都北京後,以盛京為陪都。清初皇宮所在地——沈陽故宮,是中國現今僅存最完整的兩座皇宮建築群之一。
沈陽作為老牌的中心城市,共和國的總裝備部,東北的核心。雖經歷過國有體制改革的痛,但二十一世紀上升勢頭尤其強勁,經仲量聯行的預測,沈陽和成都未來將佔到中國城市辦公樓增長總量的一半以上,同時沈陽已崛起為首屈一指的零售物業市場。環境方面也一改傳統重工業城市的弊病,其最大的進步就是在20__年6月11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沈陽市列為聯合國生態示範城,這也是中國惟一入選該項目的城市。
沈陽是建國初期國家重點建設起來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全國重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沈陽的工業門類已達到142個,到20__年為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00多家,地區生產總值7000多億元。
沈陽導游詞作文2
各位朋友,你們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大家到福陵參觀游覽,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後葉赫那拉氏的寢陵,因其位於沈陽城的東郊,故又稱東陵,它與新賓的永陵,沈陽昭陵被合稱為清初的關外三陵。
福陵,建在天柱山上,天柱山是長白山的余脈,原名石咀頭山,東牟山,福陵的修建歷史大體經過了三個階段:即天聰時期的草創,順治時期的修繕,康熙時期的改建。
各位朋友,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座落於翠綠的群山之中,氣勢雄偉的古建築群就是福陵。福陵佔地面積19。48萬平方米,依山傍水,整個陵園由低向高巧妙的依山勢而建,寶城、寶頂俱建在山巒之顛。
福陵按其自然布局可分為三部分,即大紅門外區、神道區、方城、寶城區三部分,從下馬碑到正紅門為第一部分。
福陵的下馬碑有6座,四座在陵前,兩座在東、西紅門附近,正紅門前兩側的下馬碑上用滿、漢、蒙三種文寫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過了下馬碑,陵園前東西兩側各聳立著石獅一對,華表一對,石牌樓一對。石碑樓也叫下馬牌樓,為諸色仿木石材建成,四柱三樓,橫坊上有斗拱,二龍戲珠等紋飾。正中心刻有文及各種瑞祥圖案,文朝外,用滿漢蒙三種文刻著「往來人等至此下馬,如違定依法處治」整個牌坊的雕工古樸、典雅、精美。
從正紅門到碑樓為陵園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神道區,正紅門是陵園的正門,兩側是五彩蟠龍袖壁,四周是矩形紅包繚牆將整個陵園圈為一體,正紅門為三楹單桅歇山式仿木架結構,上頂鋪滿琉璃瓦、大脊、重脊、大吻、重善一抹金黃。拱門三道,彩油為飾,上有染金門釘及獸面「鋪首」、三道拱門,正中一間叫「神門」,是供所謂墓主「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間平日不開,只是在大祭時供抬祝版,制帛以及 其它 祭品的官員出入,其它人不得行走。東為:「君門」是皇帝祭陵出入之外,西為「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過了。正紅門一條與神門相逢300米長的「神道」直至石拱橋、神道和神門一樣有極嚴格的使用規定,除抬祭品的官員可以通行以外,其它人一律嚴行禁走,違者受法律懲處。對神道的設置,清代陵墓有一項特殊的規定,郎神道與隆恩門之間必須修建一座建築做隔斷、名曰「一眼望不斷」,寓意大清江山萬事一系。為此。有的清陵在神道上修龍風門,沈陽昭陵修建神功聖德碑,福陵不僅建有神功聖德碑,而且根據地理條件還修有一百零八蹬。起到雙層隔斷作用,這是福陵區別於其它清陵之處。
神道兩側成中軸對稱,整齊的排列著一對石望柱和四對石象生。石望柱上各坐犼一隻,相傳犼是龍的九子之一,因其好望,故讓其守陵。石象生依次為獅、虎、馬、駱駝。據說,石馬是仿當年努爾哈赤的坐騎龍馬——一種典型的蒙古馬 雕刻 的。神道盡頭便是與兩座「神橋」相連接的,巧妙依山勢而建的「福陵天蹬」;俗稱「一百零八蹬」,「欲知福陵絕佳處,石階送爾上天登」;福陵天蹬是明清皇陵中獨一無二的建築形式,那麼石階為什麼要修一百零八級呢?一種說法與星宿有關,相傳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就是就是這些星宿「下凡」,「一百單八蹬」寓意將天罡地煞星踩於腳下,以保福陵平安無事。也以此顯示至高無上的皇權。
另一種說法與佛教有關,佛家認為人生有108種煩惱,為去掉這些煩惱,念佛要108遍。曉鍾要叩108下,佛珠要用108顆,所以佛教建築多與此數有關。據專家考證一百單八蹬的建築形式在全國僅有兩處,另一處在山西五台山上的菩薩頂。
走過神橋,便會看到碑樓,碑樓建於公元1688元,重檐歇山式建築。正中立著康熙皇帝親筆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碑文是用滿漢兩種文雕刻的,上面詳細的定述了努爾哈赤的生平,創業的艱辛以及豐功偉績,福陵的神功聖德碑有一種奇特的現象,每當陰雨天氣,碑身的背面會顯現寬袍大袖,飄飄然如踏雲而來觀音側身像,所以又稱觀音石。碑樓內地伏四角各雕一凹型海水漩渦,每個漩渦內各雕一魚、鱉、蝦、蟹,每到陰雨天,漩渦內會蓄滿水,其實這就是古稱「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現象。
碑樓東為茶膳房、果房。面為滌器房、宰牲亭等,這都是祭祀時用來工作的建築物。
過了碑樓,是一座城堡式建築叫方城,這是陵園的主體建築,也是最具滿族特色的建築,這是我們要參觀的第三部分,方城高1丈5尺7寸,周長113丈8尺4寸,正中為隆恩門,上有三滴水歇山式門樓,周圍邊廊,尚北明間避門,黃琉璃瓦頂,原來隆恩門兩側有八顆松樹,象徵皇帝生前文武大臣垂手恭立於門前,故稱為「站班松」、隆恩門的兩側有磚砌石階,拾級而上便到了方城之上。相傳,秦始皇陵的內埠和外郭,就是按秦都咸陽的規制建造的,如此看來,皇陵中的方城是都城的象徵,以體現「事死如事生」。方城的四角有四座角樓,均為兩層沖檐歇山式建築,上懸風鈴,風吹鈴動,一是可以驅趕鳥雀,使其不在這里築巢,二是可以渲染庄嚴、肅穆的氣氛(方城角樓的'獨特建築是沈陽這兩座陵寢區別於其他明清皇陵之處)。方城正殿叫隆恩殿,建在五尺高的大須彌座上,這里是祭祀的重要場所,隆恩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築,周圍邊廊。上蓋黃色琉璃瓦,架梁全部為和璽 彩繪 ,隆恩殿三間四門八窗,明三間以隔扇門為裝飾。殿內有大暖閣,大暖閣內供小暖閣,供有陵牌殿後有二柱門、石祭台、洞門,洞門之上便是大明樓。樓中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此碑就是福陵的「聖號碑」。由於「聖號碑」具有特殊地位,此碑和其他碑制不同。其中一點便是它被塗成許多色彩,碑面用硃砂染成紅色,碑文填金,其它各部用紅、黃、白、蘭、綠五色彩絲、金光閃閃、鮮艷奪目。清末以後由於失修色彩脫落,特別是1962年5月7日大明樓著火被毀,此碑受到一定損失,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明樓是後來修復的,方城後是月牙城,古人認為「天有陰晴,月有盈虧」,滿月象徵團圓,而月牙則代表離散。人死謂之虧,所以把這修成月牙形,以示悲哀。城內空曠、沉寂,只有北牆正中的琉璃照壁,為這座空城牆添了一些生氣,據說這照壁地宮的人口。
月牙城以北便是寶城,這是一座半圓形的「城」,高了丈七尺一寸,周圍五十九丈五尺,相傳修寶城要用「童子夯」,就是修夯打襯上時,用十歲左右的男童踩踏,不用木夯或石夯,因為在古代人心中,童男童女是聖潔、吉祥的象徵,寶城中間高大的土丘就是「寶頂」,「寶頂」之下就是福陵的「心臟」部位——地宮。努爾哈赤及皇後就長眠在這里。寶頂之上有棵榆樹是附會新賓永陵的神榆。
福陵建築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保護,雖幾經戰火仍保存完好,現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陵區附近又開發了一批景區、景點,今天的福陵已成為一座具有歷史文物,園林風光,旅遊度假等多功能的觀光旅遊中心,正以其獨特的睦力吸引著八方遊客。朋友們,當你在閑暇之餘,不妨來看看這一代開國皇帝的長眠之地,聆聽松濤陣陣,靜靜的的體味一下那古老的 傳說 ,感受一下春觀杏林春曉;夏看隆樓煙雨;秋望芳草雲天;冬賞西山晴雪的樂趣,福陵,著昔日的帝王陵寢,正以一種古老而嶄新的面貌迎接著您,若老汗王泉下有知,也一定會感慨萬千吧!
沈陽導游詞作文3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沈陽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沈陽棋盤山風景區。它距離沈陽市區有17公里,是一個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現代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著名省級風景名勝區。
說到棋盤山,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提起長白山,大家可能就熟悉了。沈陽的棋盤山就是位於吉林省的長白山向南延伸的余脈。早在五、六百年前的明代初期,《明一統志》就將棋盤山作為遼東地區的名山大川載入史冊。按照風水先生的說法,這里也是難得的風水寶地。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福陵所背靠的天柱山南臨蒲河,背山面水,風水極佳。從前,整個棋盤山伯努爾哈赤所轄的「正黃旗」所有,皇太極時期被分給努爾哈赤的外孫蘇克薩哈,康熙年間,蘇克薩哈獲罪而死,其家產悉被抄沒,他在棋盤山的房產、田地劃歸盛京內務府所管轄。直到民國初年,這里才轉歸鄉民耕種。
由於這些原因,這一地區的森林資源、人文古跡等一直沒有遭到破壞。但1931年沈陽淪陷以後,日偽政權在這里橫征暴斂,許多古跡被破壞,林木被砍伐,棋盤山呈一派頹廢景象。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為保護這里的森林資源,在這里設立了棋盤山林場,採取了封山造林、義務植樹等有效 措施 ,不僅保護了原有的林木,而且繼續營造出一片新的林帶。1983年,有關專家、學者對開發棋盤山風景區的規劃方案進行了論證和評議,並把景區分為風景林、經濟林和用材林三個功能區,為棋盤山風景區奠定了基礎。除了山以外,這里還有許多大、小河流,其中的蒲河為沈陽第四大河。為了充分利用這里的水利資源,1974年,有關單位在這里修建了棋盤山水庫,從而基本形成了棋盤山風景區「三山一水」的格局。我們現在所說的棋盤山風景區是以「三山一水」為主體加上周圍其它一些景點所構成的。它總面積約142平方公里,所謂的「三山」,指的是這里的輝山、棋盤山和大洋山,「一水」指的是秀湖,也就是修建輝山和棋盤山之間的攔河大壩而形成的人工湖。
好了,現在我們已走出了市區,這條路的沿途有許多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一福陵,不遠處還有新建的沈陽植物園。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就是棋盤山風景區的東門了。(棋盤山風景區東門及「碧塘風荷」)
現在,我們已進入棋盤山風景區。沿途大家可以看到許多新建的賓館、山莊等,這都是配合景區開發而修建的旅遊休閑設施。這條路的左側就是著名的棋盤山,路的右側就是秀湖。秀湖諸多景緻中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池荷塘,稱為「碧塘風荷」。現在所說的蓮花池是新近修建的水塘,約數萬平方米,裡面廣種荷花,投入魚苗。每年夏天,荷葉、蓮花、蓮子、魚躍荷香,碧水盪漾,格外清新涼爽。
(秀湖沿岸)
秀湖即棋盤山水庫。是攔截蒲河水所修的人工湖。
蒲河,發源於鐵嶺東南部的想見山,在遼中縣南匯人渾河入海、全長410華里,是沈陽第四大河流。1974年10月,當地政府決定在輝山與棋盤山之間修建攔河大壩,1977年7月20日竣工。從而形成東西長363公里,南北寬1.5公里,面積為5.04平方公里的湖面,正常蓄水量達8020立方米,正常水位為海拔94.5米。因整個水庫的形狀如同 草書 「秀」字,一所以命名為「秀湖」。
秀湖湖面寬闊,水質清澈,岸線曲折,群巒環抱。風光獨特,令人留連。特別是每年的六月至八月之間,每當細雨零零,湖面雲流飛渡,煙波浩渺,群巒在乳白色的霧氣之中忽隱忽現,朦朦朧朧,遠山近水變幻莫測形態萬千,形成「秀湖煙雨」的美妙景觀。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贊美西子湖時寫過這樣一個名句:「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喬湖煙雨也稱得上是北國一奇。
沿秀湖往前走便可見秀湖碼頭。
(秀湖碼頭)
秀湖碼頭位於秀湖南岸輝山腳下,與輝山索道、滑道,輝山鳥林,木屋村、望湖閣游樂園等構成一組完整的景觀區。同時,秀湖碼頭又是湖面測覽、橫渡秀湖的交通樞紐。
碼頭是一座仿古樓台游廊式建築,金瓦紅柱銀白色欄桿,上下兩層十分精美,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秀湖有仿古畫航船、遊船。快艇、手劃船可同時接待遊客500人游湖。仿古畫舫船每次可載客近百人,船體平衡、舒適,是集體旅遊者觀潮,游湖的極好方式。遊人也可以自己租用遊船、遊艇在寬廣湖面上又由乘風破浪。秀湖還是水上大型訓練比賽場地,每年都要在此舉行水上比賽活動。1996年的「亞洲鐵人三項賽」曾在這里舉行。秀湖碼頭是棋盤山風景區的腹地,是水上旅遊的中心。
(景區一景:輝山睛雪)
看完了水,我們再來看看山。、這就是著名的輝山。輝山海拔265。9米,名列沈陽市區請山之冠,「輝山睛雪」是沈陽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沈陽八景之一。
輝山因山高氣寒,冬日積雪皚皚耀日,十數里外就可以看到。清代名士繆潤紱定其名為「輝山睛雪」,並把它與福陵、渾河。塔灣、萬柳塘、蓮花泊、萬泉園和黃寺一起列為沈陽八景傳世;輝山之頂有白色山岩裸露,岩石在陽光照射下如同白雪耀眼奪目。所以,又有人將「晴雪」歸結於山頂岩石。說明「輝山晴雪」是冬季和夏天常年可見的景觀。如今,輝山頂部已被大片林木所覆蓋,「輝山晴雪』已成昔日黃花。
近年,在輝山頂部建起「晴雪樓」、「險亭」以及索道和滑道等設施。險亭是一座園形四柱無脊亭,建在一座懸崖之上,並向懸崖外探伸出一座懸空露台,登上露台如身懸空谷,令人不敢俯視;「晴雪樓」,顧名思義取自輝山晴雪。樓為上下兩層,上層為四角單檐亭,四面出廊,其旁有白色樓梯上下,下層為敞廳。總面積174平方米。登臨其上,周圍十數里水色山光盡收眼底,是遊人鳥瞰,小憩之處。在晴雪樓之旁建成具有現代水平的登山索道和下山滑道。輝山山勢險峻,多懸崖峭壁,只有東北面坡度較小,修有登山柏油路,但也只能抵達半山腰,再往上仍需走登山石階。索道和滑道的增設使「天塹變通途」。
沈陽導游詞作文4
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遼寧省中部,以平原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南部,遼河、渾河、秀水河等途經境內。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公路、航空交通樞紐中心,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國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全國最高等級的「一環五射」高速公路網。
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有「東方魯爾」「共和國第一長子」的美譽。沈陽是正在建設中的沈陽經濟區(沈陽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工業門類齊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以沈陽為中心,半徑150公里的范圍內,集中了以基礎工業和加工工業為主的8大城市,構成了資源豐富、結構互補性強、技術關聯度高的遼寧中部城市群。沈陽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國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全國最高等級的「一環五射」高速公路網。溝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連港、正在開發建設的營口新港和錦州港,距沈陽均不超過400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作為東北中心城市的沈陽,對周邊乃至全國都具有較強的吸納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沈陽森林面積為14.7萬公頃,草場面積為8.2萬公頃。水資源總量為32.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面積11.4億立方米,地下水21.2億立方米。已發現各類礦產 36 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種13種,煤20億噸,天然氣儲量107億立方米。沈陽地處遼寧中部城市群中心,150公里為半徑的范圍內,分布著鋼鐵基地鞍山,煤炭基地撫順,化纖基地遼陽,煤鐵基地本溪,石油基地盤錦,煤糧基地鐵嶺,電力基地阜新等7座大型工商業城市, 構成了經濟聯系特別緊密,市場容量巨大,發展前途十分廣闊的遼寧中部城市群體。不僅可為工業企業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產資源,而且還是一個購買力極強的產品銷售市。
沈陽導游詞作文5
沈陽是東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東北地區第一大城市。印象最深的是棋盤山滑雪,歷史積淀深厚,是一座風景優美現代化的大都市,世博園也很美。
沈陽是遼寧省的省會,被譽為「共和國長子」,是東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東北地區第一大城市、中國第四大城市、我國最重要重工業基地,素有「東方魯爾」的美譽。沈陽市政治、軍事、金融、外交機構林立,駐有沈陽軍區、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東北電監會、沈陽鐵l路局、東北電網有限公司、審計署駐沈陽特派員辦事處、國土資源沈陽局、沈陽陸地搜救中心等中央直屬機構,以及美國、俄羅斯、朝鮮、日本、韓國、法國等六國駐沈陽總領事館和澳大利亞駐沈陽簽證辦事處。
沈陽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設立候城,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620__年,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將沈陽改名為盛京。20__年後,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軍入關後,定都北京,而盛京則成為陪都。因此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並遺留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如清沈陽故宮和清福陵、清昭陵等。
沈陽導游詞作文相關 文章 :
★ 5篇有關遼寧沈陽的導游詞範文
★ 介紹沈陽導游詞範文大全
★ 沈陽導游詞範文3篇
★ 關於遼寧沈陽故宮的導游詞5篇
★ 沈陽植物園導游詞範文3篇
★ 遼寧沈陽故宮的導游詞範文5篇
★ 沈陽導游詞景點介紹3篇
★ 沈陽故宮導游詞作文3篇
★ 沈陽概況導游詞3篇
★ 5篇有關遼寧沈陽故宮的導游詞範文
Ⅶ 張謀的資料
張茂,筆名張謀,80年代生於陝西關中,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2006年起開始文學創作,以散文見長。作品散見於《散文世界》《遼河》《家園文學》等文學期刊,並有作品入選《中國散文大聯展》《當代優秀散文精品集》《80後印記》叢書等選本。 曾獲第二屆我和深圳網路原創文學拉力賽(青工精短類)優秀獎。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滿城遺愛》(簽約起點),《青春淺殤》散文集《心上的鞦韆》,《我曾這樣卑微的愛過你》。 出生日期:1981年12月29日(陰歷) 現居地:廣東佛山 血型:B型 愛好:碼字 星座:摩竭座
編輯本段作品介紹
一:《我曾這樣卑微的愛過你》
為什麼我們眼裡飽含熱淚?是因為我們愛的深沉。把你的名字寫在煙上,吸進肺里,放在離心臟最近的地方,我用自己的方式懷念你,懷念一段已經逝去的愛情…… 愛情永遠有兩個答案,一個在童話里,叫「永遠」,一個在現實里,叫「背叛」。我於此地劃為牢,從此困住心,圈牢所有對你的愛戀引。 第一季:心碎了無痕 我聽不到自己的心碎的聲音,但看得到那條囚禁在玻璃缸里的金魚,它的眼睛永遠蒙著一層水霧,我聽不到它祈求些什麼,但看得到自己的心碎成了一片一片,像魚鱗般的透明和僵硬…… 第二季:網路很近,愛情很遠 這是一季關於網戀的文字。每天,我們在網上都會和很多人擦肩而過,而我們對她們永遠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我們當中的一個會說,我愛上這個人了。那我現在就告訴你,你產生幻覺了。因為網上的人是無聊的人,無聊的人希望網路給她的是不無聊,而不是愛。其實愛情不上網,愛情和網路正在斷開連接。 第三季:遺失的美好 那些記憶,那麼清晰的根植於我的腦海深處,讓我的心一陣陣的刺痛.我無力反抗,縱然我是罪不可恕的,但也不要這樣的折磨我,因為我背負著的是不僅僅是愛情,還有那深深的自責和內疚。為什麼握在手中的幸福會流失? 遺失的美好。 第四季:我想我是魔 情天恨海,我逃不出,我想我是魔。 第五季:只有十天的愛情 一個關於網戀的真實故事。這篇文字同時也是我個人寫作的分水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的處女作,我在一個陌生城市的網吧一夜之間寫下了這近萬字。現在,我下面文字中所提到的那個聊天室在不久前已經關閉了,但那個ID一直在我的記憶里沒有磨滅:存在的真實。也許一切都不存在,無所謂真實。
二:《滿城遺愛》
長篇處女作都市言情小說《滿城遺愛》於2010年4月簽約起點。小說原名《深圳情色錄》,後因敏感更改為《深圳,愛情都已傾城》,最初於2008年10月在天涯舞文弄墨版塊開始連載,初稿完成於2009年2月,期間獲首頁推薦,點擊6萬人次,得到了部分讀者的認可,後在小說閱讀網連載,獲置頂推薦,同時被多家網站轉載。經過數次易稿,最終小說定名《滿城遺愛》,以VIP章節閱讀收益的方式簽約起點引。
三:謀新書:《心上的鞦韆》
謀新書:《心上的鞦韆》封面
總覺得心上的某一個位置懸著一架鞦韆,那鞦韆輕輕晃動著,像蒲公英的輕,飄忽不定,又像蝴蝶的夢,斑斑點點...... 這是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子,集中了近年來我所寫的一些文字,盡管這些文字在我回頭看時顯得是那麼的粗陋,甚至幼稚。但它卻是最真實的記錄,記錄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個人內心的一些彷徨和惆悵,疼痛和擔當,以及反省與精神世界。 我常常惶恐的感到自己日漸逼近蒼老,原本清晰明朗的事物在窗外深秋的籠罩下漸漸變得模糊,黯淡,似乎終究要消失的無影無蹤引。 有時,我很慶幸自己還有一支筆,還能夠書寫,並用這種方式給生命,記憶留下些痕跡。這樣,當我有一天真正老去的時候,還能夠回味。我想,這無疑是一種幸福。即便含著辛酸,伴著淚水與傷痛。 我走上了一條比記憶還長的路,陪伴我的是朝聖者那嚴密的孤獨,我臉上有微笑,內心悲苦。 1、心上的鞦韆(序)——馬召平 寫作如同日常生活一樣,在時間的洪流中,大都是重蹈覆轍的,這種重復既有文字上的,更多的則是情感上,這種宿命的重蹈覆轍也例證了千百年來人性總是相通的,例證了當下的寫作只不過更換了對應的人群,更換了個人的生存的經驗,更換了時代的標簽。所以,寫作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是靈魂的旅行,是回憶往事,是自身的一種需求和渴望。對於許多文學青年來說,寫作的意義不是比誰的文字好,思想深。重要的是在寫作中,個人心靈釋放了,情感滿足了,內心的悲喜有了寄託,這就達到了寫作的目的。而這樣的寫作在我看來才是真實的,有功效的。 張謀的文字就是這樣的。他的寫作沒有宏大的敘事場景和高深的文學主題。沒有絢麗先鋒的文學語言。他寫的是無數人無數遍書寫過的村莊,童年和不斷消失的親人,寫的是進入城市的惆悵和逃離城市的迷失。但他寫得長夜漫漫,酣暢淋漓。在記憶的路上藉助文字的力量走的凝重而又堅韌。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走上了一條比記憶還長的路,陪伴我的是朝聖者那嚴密的孤獨,我臉上有微笑,內心悲苦。 讀張謀的文章,除了情感上的一些共鳴外,張謀的文章里也有著許多我熟知的氣象。他寫的齊鎮,落星等地方我在少年時代多次去過,那裡的山水平凡但不缺趣味。他寫得麥黃狼形神兼備,活靈活現,如同我童年時聽過的眾多民間傳說一樣,讓我感到新奇,充滿幻想。他寫祖業十三畝地、村頭的生產橋、石頭河、五聖廟、蘋果園。一草一木總是情趣盎然,充滿了勞作的辛酸和快樂。這些交織的詞彙似乎也就旗幟鮮明的構成了張謀個人的村莊史。他書寫秦腔,細節處處可覓,故事細膩動人,他著力寫的懷念奶奶一組文章尤其感人。因為完全是真情流露,所以文字顯現出很強的感染力。張謀把這組文章叫做心上的一座墳。看得出,他是刻意地用文字的方式來祭奠和緬懷奶奶,讓飽經滄桑的老人在文字中復活,在文字中再次溫暖他憂傷的心。除此,張謀寫村莊里的樹:桑樹、柿子樹、杏樹、梨樹、櫻桃樹、棗樹、拐棗樹。寫第一次外出打工的經歷;寫初戀;寫大舅年輕時背著獵槍打獵的傳奇經歷。當記憶轉成文字,文字既有了心理的本質懷舊,也有了還原民風民俗的意義。所以我覺得,在當下喧囂的寫作中張謀的文字顯得純凈內省,最少讓我感受到了村莊里的許多人情世事,喚醒了我對故鄉和過去的許多念想。
所以,讀張謀的文字,我感覺到他沒有無病呻吟,張謀是認認真真地寫字作文,是率直認真,有感而發。他沒有超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經驗去寫不熟悉的事物。也沒有張牙舞爪地混淆於所謂的80後囈語化寫作潮流中肆意渲染炒作。而是安安靜靜,淡淡然然地回憶,追憶,憂傷和憤懣。讀張謀的文字,也不難發現,他的追憶和書寫是明亮的,沒有頹廢和埋怨。是一往情深的。 由此,我覺得,在文學前赴後繼的人流中,張謀有著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他熱愛文學傾注大量心血。他沒有作繭自縛,也沒有有好高騖遠。在泥沙俱下的潮流中,他把握了文字的本質,寫出生活的情趣,在文字中實現了自我情感的蛻變,療了傷,冷暖自知地生活著,感恩著一切銘記著一切。我想,這些就夠了。這樣的寫作就有了現實的意義。 我和張謀並不熟悉,至今沒有通過電話見過面。我們在網上認識,互相認了鄉黨,知道喝過同一流域的水,趕過同一盛大的廟會。因此,張謀就托咐我為他即將出版的文學集子寫點文字,我推辭了很久,張謀仍是堅持,我就內心愧疚起來,覺得好像辜負了什麼似地。所以匆忙寫下了以上的文字。其實,在和張謀斷斷續續的交流中,我知道他一直在南方打工,輾轉了幾個城市,生活並不怎麼如意。知道他經營文學已有很多年,至今還在堅持。知道他攢足了勁要出自己的第一本文學集子。這些交織起來的信息使我對張謀的寫作有了更多的尊敬。在祝福他寫作取得更大成就的同時,我也希望張謀在文字的書寫上有更多的節制,在思想的表達上有更多的銳度,希望他能有時間多讀書,多思考,在未來寫出更有厚度和深度的文章。 2、心上的鞦韆(目錄)
Ⅷ 《靜靜的遼河》寫到鐵蛋和小石頭死了後就結束了嗎有續集的話叫什麼在哪看
http://www.myt66.com/bbs/read-htm-tid-92889.html
全集
是的(結局)。
Ⅸ 你好,求《楊家窪情事》+《榆樹灣的故事》+《童年+靜靜的遼河》,謝謝!360711221 求求的
有很多的。。怎麼給你呢。。我這里有現成的。
Ⅹ 誰能給我兩本向靜靜地遼河那樣的小說啊
http://wenku..com/view/cf55b90216fc700abb68fc75.html
http://wenku..com/search?word=%BE%B2%BE%B2%B5%C4%B6%D9%BA%D3&lm=0&o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