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主題閱讀課
① 把握小說的主題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小說的主題是作品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是小說的題旨和思想內容的集中體現。換言之小說的主題就是對社會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實質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節的構思、環境的設置最終都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歸納、挖掘小說的主題是閱讀的意義之所在,也是培養我們閱讀分析、總結能力所必需的。 那麼,應當怎樣去理解和概括小說的主題呢? 1、從創作意圖理解小說主題 由於讀者個人的生活環境、人生閱歷、文化修養和個性氣質的不同對同一部作品的評價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也就成為理解小說主題的重要途徑。要善於指導學生認真地通讀作品,仔細地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觀念。比如沈從文《邊城》,作者自己總結創作意圖說:「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這就給了我們一把解讀的鑰匙,讓我們能很好地把握這篇小說的主題含義。 2、從題材中去挖掘主題 題材中蘊含著主題,是主題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據。魯迅的小說《葯》,寫了茶館主人華老栓買人血饅頭為兒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統治階級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無知,革命者為了解放民眾而獻出生命,民眾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血。這樣,題材的意義就不僅揭示民眾的麻木不仁,而且說明資產階級革命者的悲哀。假如小說中被殺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強盜,那麼主題就會是另一種了。 3、從寫作背景尋主題 要正確理解一部作品,有必要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思維方式,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背景。小說是社會生活在作家頭腦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現。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題,總是與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環境分不開的。因此,我們在理解小說主題時,必須「知人論世」,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熟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魯迅先生指出,《水滸傳》與《施公案》《彭公案》《三俠五義》的思想內容之所以不同,是和時代有關的。「《水滸》中人物在反抗政府;而這一類書中的人物,則幫助政府,這是作者思想的大不同處,大概也因為社會背景不同之故罷」。假如不理解時代背景對作者的影響,從而造成對題材處理上的這一不同,也就不可能理解《水滸》的深刻主題。 4、抓中心句來分析主題 有些小說的主題直接體現在文中的某個句子或某段話中,閱讀時我們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表現主題的句子。中心句一般是抒情議論性語句,往往位於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幾個片斷之間的過渡性語。如魯迅小說《故鄉》,其主題就是結尾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通過人物形象分析主題 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於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這里的「社會矛盾」與「現實生活」就是小說反映的主題思想。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說表現主題的重要手法。因此,每一個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時假如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這個形象的目的揭示出來,就能順利達到分析主題思想的目的。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的形象,就體現著作家對生活的熟悉和情感態度: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中! 小說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也有一些線索人物、陪襯人物等次要人物。在分析作品主題時,要充分考慮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如《孔乙己》作者通過酒店小伙計的觀察,寫出了酒店老闆、短衣幫、官員對孔乙己的不同態度,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文人的毒害和世態炎涼,麻木不仁的群眾。 6、從細節描寫探究主題 典型的細節描寫是作品的血肉,有了它,人物形象就會豐滿感人;丟了它,就會干癟乏味。要感受人物形象,對細節描寫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林沖在山神廟的細節「入得廟門里,再把門掩上,旁邊只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為下文陸謙等人「用手推門,卻被石頭靠住了」埋下了伏筆,因此陸謙等人只好站在廟門外邊看火邊說話,林沖在廟內聽得一清二楚,這就「逼」林沖奮起反抗。 7、從情節發展看主題 小說情節的中心必須以某些矛盾為內容,矛盾怎樣發展、怎樣解決,無不體現作者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從這些看法中理解主題同樣也是小說鑒賞中被經常運用的方法。例如一篇寫人們的想像力是如何丟失的小說《智力測驗》,給我們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分別看「O」這個圖形,問:「這是什麼?」結果大多數中學生說是「零」或英文字母「O」;小學生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這么回答,另一部分小學生則回答是個「麵包圈」「眼睛片」;而所有的大學生對這個問題都不屑一顧,甚至一起起鬨。再到某政府機構去采訪,結果小官員看著大官員,大官員又向秘書求救。而同樣的問題幼兒園的小朋友卻說了許多成人、中學生、小學生根本沒有想到的東西——「是眼淚」「是肚臍眼」「是圍棋」「是表」等等。通過情節發展的一系列展示了想像力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流失的,發人深省! 8、從典型環境分析主題 環境描寫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終是為表現作品主題服務的。所以,我們應指導學生從作品的環境描寫中揣摩作品的主旨。小說《祝福》中祥林嫂人生悲劇與社會環境(人文環境)有直接的關系:祥林嫂再嫁、兒子被狼吃了、祥林嫂的死,魯鎮的一般民眾都表現得冷漠、麻木、無情。特別是魯四老爺這個封建思想的捍衛者,對祥林嫂的不幸遭遇表現到了殘忍的地步:他對祥林嫂的再嫁是不能容忍的,害怕祥林嫂玷污了他的祖先而不讓她參加祭祀活動。正因為他對祥林嫂的這種歧視,才徹底毀滅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最後祥林嫂被掃地出門,在新年的祝福聲中窮困而死。對於祥林嫂的死魯四老爺還要罵一聲「謬種」。可見,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思想對國民的毒害是多麼深! 9、從語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題 小說的主題,雖然作者極力使它不顯露出來,但作者在行文中總是要對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現出一定的褒貶傾向或情感色彩。判定作者的這種情感色彩,是理解作品主題時所不可缺少的一環。余秋雨的《信客》,寫了兩代信客的命運,著重刻畫一個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但這種情感作者始終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故事的敘述來暗示,贊美了他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善良寬容的優秀品質,說明無私奉獻的人總能贏得別人的敬重和愛戴。在這里,作者的贊美之情溢於言表,我們是不難看出的。 10、從整體傾向看主題 在小說的主題鑒賞這個問題上,有一個最為根本的原則我們必須永遠記住:整個作品,包括作品中的每一個標點和作品裡總的氣氛在內,都是主題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可以把整個作品看作是表現主題的具體的象徵物。我們應當懂得,小說的主題,它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而是與小說諸要素緊密相關的整體體現。 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中阿長自己沒有讀過書,見孩子念念不忘《山海經》,就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一直掛在心上,並想方設法買來了《山海經》,這部書成了魯迅「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魯迅是一輩子跟書打交道的大文學家,而第一部寶書是阿長給買的,阿長為孩子傾注的這一片心血,深深地打動了魯迅,因而阿長值得魯迅紀念是理所當然的。在這篇回憶性散文里,魯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集中記敘長媽媽給他留下的兒時印象,把長媽媽這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這是生活中真實的阿長,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事實。盡管阿長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作者寫得卻十分親切自然,讀者從她身上看到了那種難能可貴的純朴和直率。 理解小說主題的方式方法也不僅僅限於以上談到的幾個方面,而應當是多側面的、多角度的,小說的方方面面無不閃耀著主題的光彩。一部優秀的小說,其含義——即主題總是全面滲透在整個作品中的。
② 初中小說教學注意什麼
小說的閱讀教學也應循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到治學經驗的三種境界的路徑。
第一境界:「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高屋建瓴,明確目標。
教師根據小說的特點,學生的認知情況,制定全面、科學、靈活、有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引領小說教學的第一步。《語文課程標准》特別強調教學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筆者認為,小說的教學目標可以從以下四個層次定位。
1.知識層次。結合文本的教學進行有關小說基礎知識的教學,豐富學生的積累。如小說中的重要字詞,小說的作者及相關文學文化知識,小說的類型、題材、流派風格,小說的「描寫」、「線索」、「鋪墊」、「伏筆」、「照應」、「懸念」、「誤會」等有關知識,積累小說中的優美語言材料。
2.能力層次。從小說閱讀出發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如內容層次、結構特點、情節發展、小說的要素在文中的體現、刻畫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課文中人物性格特徵、人物語言的品析及課文中詞句的理解、主題的把握。
3.審美層次。培養具體分析作品情節結構,敘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現方法,語言特色,創作風格等方面的文學審美能力。如欣賞人物形象,注意情節、環境與人物的關系,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樣性與復雜性;欣賞小說的語言,注意語言運用的技巧,以及在塑造人物表現主題,渲染環境等方面的作用;欣賞小說刻畫人物的手法,精彩細節以及小說的結構手法與特點等等。
4.內化層次。在欣賞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研讀小說的能力。如深入的理解作品產生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意圖,探究作品的情感與思想的蘊涵及其社會價值;從創新性、獨特性、社會影響與文化史的地位對作品進行不同角度的評價,多元的理解作品的主題或人物,最終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以上四個目標層次,能點燃學生對小說的閱讀期待。如果達成了四個目標層次,學生就會收獲知識,提高語文閱讀能力,體驗到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真可謂,高瞻遠矚,目標明確,望盡小說路。
第二境界:「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閱讀推敲,注重過程。
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有著自身獨特的因素。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小說能「走進去,走出來」,與人物產生共鳴,與文本實現對話,與生活發生聯系,就要組織學生反復閱讀推敲文本。《語文課程准標》指出,閱讀教學要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筆者摸索出小說閱讀教學的「四字」策略。
1.導——激發興趣。課堂導入是小說教學喚醒學生閱讀期待的重要手段。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人物的命運導入,背景導入,作者簡介導入,影視曲等媒體導入等等。如《智取生辰綱》,我們可以講述楊志的身世遭遇導入,為學習小說的故事情節打好基礎;我們可以介紹《水滸傳》導入,揭示小說的主題思想;我們也可以利用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導入,勾起對英雄形象的回憶。這些導入,自然把學生帶進了作品世界,激起閱讀興趣而移情入文,與作品進行對話。
2.讀——獲取信息。小說閱讀教學,讀是最基本的保障,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放手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形式。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提煉概括小說的重要信息,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對人物有全面的感知。學生自已在閱讀中發現問題並回答問題,獲得了閱讀的愉悅,促進了對人物感情的體驗,並與之產生共鳴。教師在學生讀之前要進行必要的提示,以便學生有方向地進行閱讀。「你向我問路,我指向我們的前方。」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有這種指路的意識,既指出方向,又不說明方向。這樣才能啟發學生打開小說的未知世界。讀是小說閱讀教學的基礎,只有讀透,學生才能真正走進小說。
3.析——分析理解。理解是學生通過對事件的認知與情感的體驗,用自已獨特的思維,對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主題、語言等再現的過程。分析理解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速讀能力,整體把握課文能力,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語境揣摩小說語句的含義,體會語言表達效果,引導學生對小說進行闡發、整合、評價、質疑;設計閱讀問題,引導學生對小說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如筆者在教學《變色龍》時,設計了如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小說。
——小說著力刻畫了誰?
——隨著小狗的主人變化,他對小狗和赫留金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他的性格特徵是怎樣的?你是怎樣發現的?
——小說的主題是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教師問題引導並留足思考的空間,學生自主解讀小說。這樣,自然把學生當作了學習的主人,便於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
4.賞——賞析評價。初中小說鑒賞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對文學形象的概括性與生動性,作者用於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與藝術技巧,語言表達的文學性,小說的現實主題作出自已的理解與簡要的賞析。賞析的方法很多,合作討論交流法比較易操作。教師要設計問題,指導學生去賞析,成為學生賞析的建構者、聆聽者、參與者、評價者。小說閱讀賞析一般可設計如下問題:
——你喜歡小說中的哪個人物形象?為什麼?
——小說用了什麼方法來塑造人物?有什麼作用?你最想學哪種方法?
——你喜歡小說中的哪些詞、句、段?為什麼?
——讀了這篇小說,你想對作者說點什麼?
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作者通過文體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以及初步感知作品的藝術成就。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第三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品味收獲,探究延伸。
學生在「讀」、「析」、「賞」後,對小說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主題思想、語言特色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說,學生從文本閱讀中有所收獲。這時,教師要因勢誘導,調動學生的閱讀味口。這就需要教師組織學生對小說進行探究延伸。探究在於挖掘小說深領域的意蘊。結合小說的背景、環境,深挖小說的主題,以及它的現實意義,激起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關注與體驗。延伸在於拓展小說的閱讀范圍。小說閱讀教學,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快樂,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閱讀同類型、同主題的作品,觀看相關的戲劇、影視作品等,擴大學生的視野。小說閱讀教學的探究延伸,要達到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效果。
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小說閱讀教學的三個境界之外,可能還有更高的境界。讓我們繼續乘著課程改革的東風去探求更高境界的小說閱讀教學吧!
③ 分析小說主題方法總結 (7點)
閱讀小說,宜從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進而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如何讀小說(文體知識三)
作者:馬麗亞 小說這種文學體裁,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一篇小說必須具備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其中,人物的刻畫是中心。按照篇幅的長短,小說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小小說。
閱讀小說,宜從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進而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一)小說中的人物描寫主要有: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要抓住作品中的這些描寫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進而理解其反映的社會生活。
如《故鄉》中寫閏土的肖、像變化:「我」與閏土第一次見面時,他是「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當「我」20年後回到故鄉又見到閏土時,他「先前的紫紅的圓臉已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閏土外貌的變化充分說明了舊中國農村經濟破產,農民生活日益窮困的現狀。通過分析閏土的外貌變化,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性格的變化,進一步理解小說的主題。
分析人物的語言,要抓住最能表現其性格的語言。如《孔乙已》一文寫孔乙已給孩子們吃茴香豆時說的話:「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這種只有孔乙已才有的個性化語言,深刻地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迂腐而善良的性格特徵。再如《變色龍》中「我要拿點顏色出來給那些放出狗來到街上亂跑的人看看」, 「這小狗還不壞……怪伶俐的………一口咬破了這傢伙的手指頭」等等。聞其言,見其人,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沙皇走狗形象便暴露無遺了。
心裡描寫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質及理想的重要手段。如《最後一課》小弗郎士在聽說了這最後一課時的內心獨白: 「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以及下文韓麥爾先生讓他背書的心理活動,展示了小弗郎十對自己以前幼稚、貪玩、不愛學習的懊悔和自責,展示了他對國語「失去了才覺得珍惜」的心靈境界,以及他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歷程,使得他這個人物形象逐漸地豐滿起來。
(二)小說的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的作品前邊還有序幕,後邊有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取決於作者的藝術構思,有的有著完整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結尾,總之,這四個部分並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論故事情節如何安排,情節的發展總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把握這一點,然後通過對作品情節的分析,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各種表現,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抓住小說情節,小說的層次結構就清清晰晰,作家構思布局的巧處也容易把握。
(三)小說中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是為了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描寫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是為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達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等。要通過對環境描寫的分析,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進而深入地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心裡描寫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質及理想的重要手段。社會環境是人物活動的歷史背景、社會情態、階級關系等因素的總和,抓住這一點很益於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如《最後一課》中寫人們看布告牌,寫普魯士兵的操練,目的在於交代背景,便於讀者理解小說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題。又如《變色龍》開頭的環境描寫,著墨不多就刻畫出沙皇俄國警察統治下恐怖、死寂的氣氛,突出了主題思想。《在烈日和暴雨下》對烈日、暴雨、風塵的描寫,同樣渲染了人物活動的環境,表現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
④ 小說閱讀 探究主題 主題有哪些
考查角度五:標題、主題及問題探究
標題對於一篇小說,尤其是小小說,往往是「照亮讀者眼睛的燈籠」,往往會起到攝人心魄的作用。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小說探究題往往是要求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要求能對文本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審美閱讀和探究。它包括三個方面:(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1.常見的標題有以下類型: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清兵衛與葫蘆》。
②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如《在橋邊》《邊城》等。
③概括小說主要事件,如《范進中舉》《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
④設懸念,引起閱讀的興趣。如海明威的《喪鍾為誰而鳴》。
⑤貫穿全文起線索作用,如《牆上的斑點》《項鏈》《葯》等。
⑥具有象徵意義,揭示小說主題,畫龍點睛,如《洗澡》《子夜》《紅與黑》等。
⑦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如《變色龍》。
2.小說主題
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它是小說的靈魂。小說的主題寓於小說中的題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一般來講,可以通過環境、背景甚至小說的標題來了解小說的主題;也可以通過人物、情節了解小說的主題。
3.小說探究
所謂「探究」就是探討疑點、難點,有所發現和創新,是一種高層次的語文能力。據此可知,所謂探究題型就是探尋(或追究)式題型,屬於開放性試題。開放題型更為真實地反映了學生閱讀鑒賞中的思維品質,符合閱讀學「讀者參與文本效果的共建」的個體化閱讀基本原理,因而它又是科學地評測考生語文能力的良好途徑。因此,隨著新課標「三個維度」理念的進一步推廣,開放題將可能成為高考中極為重要的考點。
對於小說文本意圖的探究包括對小說表現出來的主題評價,對小說體現的價值觀的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評析,對小說傳承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討,對小說創作者的創作意圖的分析等。
探究文本意圖,可以從兩大方面入手:一是從小說本身的情節入手,發掘小說所表現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態度;二是從小說針對的社會現實入手,探討小說故事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對於小說的個性化解讀,包括對小說主題的個性化的理解與認識,對小說構思的個性化再創造,對小說創作者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是故事的結局)進行個性化的評析,對小說中人物言行和作者對其態度的個性化分析,對小說中處理情節、人物方法的評判,對小說給予人生或社會的某些啟示的理解等。
個性解讀文本,主要考慮四個方面:一是小說本身的主題,即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小說的各種藝術處理的效果,即作者的創作意圖;三是聯系小說細節,從細節中找到我們解讀的依據;四是聯系生活實際,從自身經歷和社會類似現象來談自己的看法。
因為「探究文本意圖,個性解讀文本」包含並可以涉及的考點相對較多,因此我們在答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立場要鮮明,觀點要清楚;②文本是基礎,情節是證據;③主題要明確,意圖要清晰;④生活和現實,聯系要緊密;⑤分析要有據,主張要有理;⑥條理要清楚,邏輯要嚴密。
⑤ 如何上好整本書閱讀課
就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普遍處於"放羊"的狀態,讀什麼書,怎麼讀,讀的效果如何,往往缺乏有效的指導和評價機制。事實上,小學生知識經驗積累少,認知理解能力偏低,如果任由他們自己進行課外閱讀而不做指導,效果肯定不盡人意,就算量勉強達到了,但是質卻跟不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精心組織和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開設"整本書閱讀"教學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整本書閱讀教學可分為三種課型:課前導讀課、閱讀推進課和讀後分享課。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礎是: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這本書,有想要去認真閱讀的強烈慾望。
一、導讀課
導讀課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二是傳授學生閱讀方法。根據這樣的目標,可以確定導讀課的內容與框架即基本模式:了解大概內容,形成初步印象;選讀精彩部分(或與猜想內容相結合),體驗閱讀樂趣;傳授閱讀方法,提出閱讀建議;介紹相關信息,激發閱讀興趣。
下面我分別從以上四方面介紹一下導讀課的基本模式:
1、了解大概內容,形成初步印象。
我們新拿到一本書,一般會有這些疑問。這本書的書名是什麼?作者是誰?封面什麼樣子?大概講什麼內容?導讀課就是要解決這些疑問,讓學生對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留下初步的印象,產生積極的閱讀期待。好奇心是孩子們的天性。首先從預讀開始,觀察書的封面,引導學生從封面上獲得一些信息,由此來猜一猜故事大概會寫什麼。課堂上,教師可以抓住書名的特點,藉助封面和內容簡介,設置疑問,吊足學生閱讀的胃口。這樣,學生的閱讀的慾望被激發,深入閱讀也就順理成章。在此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自我思考動機,而非被動讓作者牽著走,從而引導學生了解書的大體風格與內容概要,建立讀整本書的概念。我找了幾篇導讀課的教學設計, 1很值得我學習和借鑒。如《愛麗斯漫遊仙境》一課的導讀,教師是從作者開始介紹,重點讀了書本的序言,引導學生從序言中了解書本大致內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本書的地位和寫作特色等,並告訴學生,讀書可以先從序言讀起的方法。而《綠野仙蹤》一課,則是用好了書本的目錄,引導學生從書本的目錄推測書本的主要內容。《一百條裙子》一書的導讀中,教師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應該從封面、作者、目錄、主要人物、故事內涵的介紹入手,指導學生怎樣閱讀一本書,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如在指導學生看封面圖時讓學生了解小女孩住在簡陋的房子里,非常貧窮。此時,讓學生質疑:這樣貧窮的女孩為什麼會有一百條裙子呢? 不斷地產生疑問正是閱讀這本書的最好的興趣導向。
2、選讀精彩部分,體驗閱讀樂趣
面對整本書,如何在一節課的時間里,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書本信息,如何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產生閱讀興趣,讓他們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呢?教學材料的取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要根據這本書的特點,選擇典型的片段,讓學生一起閱讀,體驗閱讀樂趣。如在《特別的女生撒哈拉》導讀中,首先初識波迪小姐--閱讀外貌,然後再識波迪小姐--閱讀事件,最後三識波迪小姐--閱讀細節。在這些不同角度的材料中,教師抓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語言引導學生閱讀,感受作品散發的魅力,體驗閱讀的快樂。首先來看人物形象。文學作品是以鮮明的文學形象吸引讀者。以人物形象為入手點的導讀設計不僅引發學生的閱讀慾望,而且引導學生在閱讀作品時隨著人物命運變化的過程加深對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再看作品語言。不同作家的作品閃耀著截然不同的語言風格。教師在導讀時,從精彩語言、特色語言入手,"把孩子們投入到語言的海洋中去"。比如,老師抓住作品中描寫波迪小姐外貌極具作者的語言特色的段落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了解作者是通過豐富的表示顏色的詞語來刻畫人物的形象,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引導學生聲情並茂朗讀精彩片斷,帶著學生初步感知作品語言。然後看細節描寫。老師引導學生從局部細節入手,引發話題,特別是對德里的無禮野蠻行為,波迪小姐運用了自己的寬容與機智見招拆招。抓住這個細節與學生互動,師生分角色朗讀、表演人物對話,在朗讀中體會人物情感,揣摩細節描寫的魅力。通過討論,走進人物心靈,深化意蘊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持續的閱讀興趣。這樣從精彩部分入手回應全書,從而激發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3、傳授閱讀方法,提出閱讀建議
我們平時的閱讀教學主要是學習方法,課外閱讀則要運用這些方法。諸如朗讀和默讀的運用,精讀、略讀和瀏覽的不同要求,邊讀邊想畫面,邊讀邊思考,以及如何抓要點,如何梳理故事情節,如何體會人物形象,如何揣摩語言的精妙,如何做摘抄、作批註、寫體會等。可是,這些閱讀方法與技能並不是一經傳授,學生馬上就能熟練運用的。而且,不同的書籍,對閱讀技能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外閱讀導讀課上加以強調,加以點撥。如《草房子》這本書的導讀,教師在閱讀方法上作了如下指導:第一遍讀,仔細讀,不漏掉一個細節,從整體上理解小說內容。第二遍讀,帶著問題讀,跳躍地讀,選擇性地讀,把感興趣、有疑問的地方多讀幾遍,深入體會其中的奧妙。為此,教師設計了幾個問題:(1)你覺得桑桑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從文章中找出相關的語句、段落或相關事件來予以說明。劃記並大聲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2)如果桑桑、禿鶴、細馬、杜小康、紙月五個人都在我班,你最喜歡與誰做好朋友?為什麼?(找、劃、讀文中相關語句)(3)賞析"爬城牆"部分,體會人間真情。在這一片斷中,最令你感動的是哪部分?這是一堵什麼樣的城牆?此刻的桑桑是什麼樣? 柳柳是什麼樣?接下來的事情是怎樣的?不難看出,問題牽引式閱讀,目的性較強,有利於閱讀方法落實到位。而且,教師還進行了跳讀的指導。跳讀也叫選擇性讀書,就是根據問題的需要,選擇相關部分再次閱讀,當然是有目的地讀,重點地讀,深入地讀。如要回答桑桑是個怎樣的孩子,必須要對全文十分熟悉,最好把發生在桑桑身上的最主要幾件事標出來,另外寫在本子上,然後加以分析,從這些事件中看出桑桑是個怎樣的孩子。"怎樣的孩子",要用概括性的詞語說,一般是形容人的性格品質、思想感情的詞語,如熱情、自私、任性、善良、異想天開等。回答這個問題的步驟與分析過程剛好相反,應該先概述桑桑是個怎樣的孩子,再用小說中的具體事例一一加以說明,最好一個特點對應相應的事件。怎樣進入到小說中去呢?小說敘述的故事發生在鄉村,而學生生活在城市,這之間多少會有距離。於是教師說:"你想啊,農村生活如此神奇,如此美好,怎麼不令人嚮往呢?有了這樣的心情,讀起來一定會饒有興味的。關於農村的一些生活場景,你如果確實不太熟悉,可以向家人打聽,或與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交流,這也可以幫助你縮短閱讀審美的距離。"
4、介紹相關信息,激發閱讀興趣
在導讀課的最後環節,可以拓展介紹這本書的其它信息,如獲獎情況,名人和媒體的評價,以及這本書的特別之處等,使學生對本書的了解更加全面,從而產生更大的閱讀期待。比如《特別的女生撒哈拉》導讀課最後讓學生了解媒體對這本書的評價是"2004 年最棒、最佳、最好圖書獎。" --芝加哥圖書館對這本書的評價是"超級好看的書,真正給孩子看的書,一本講教育的書。這就讓學生回歸整體,產生閱讀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有強烈的願望去閱讀整本書。以上是課外閱讀整本書導讀課的基本模式。四項內容相對獨立,構成四個模塊。主體部分是第一、二項,第三項"傳授閱讀方法,提出閱讀建議"可以單獨作為一個環節,也可以滲透在前兩個環節,尤其是第二個環節之中。當然,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幾項內容之間的順序,以及內容的增補,應根據書本的特徵和學生的實際學情而定。
關於如何上好一節導讀課,我想提出以下建議:
1、重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的導讀課內容必須是學生沒有讀過的這本書,對這本書不知曉,不知情。那就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無知到有知,給學生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見裡面的一些東西,然後吸引他們走進來,這就是老師在導讀課上需要做的事情。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就要想一些辦法,如預測、猜想、設置懸念、驗證等。如王文麗在教學《時代廣場的蟋蟀》一課時,首先播放了紐約時代廣場的時尚短片,讓學生用詞語形容這個時代廣場。在學生形容後老師追問:想像一下,在這樣一個繁華、熱鬧、人來人往、看上去有氣勢的廣場上,蟋蟀是怎麼來到這里的?可能會發生一段什麼樣的童話故事呢?讓學生大膽猜測一下。
2、重在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比如在教學《時代廣場的蟋蟀》一課時,王老師讓學生關注封面,封面上的圖畫、文字;關注到邊邊角角給我們提供的每一個信息;關注到扉頁;關注到作者。這些都是在教學生閱讀方法,也就是怎樣去讀一本書。同時還包括:有的書上的內容梗概,有的書目錄當中就有名堂,有的封底的推薦語值得關注等。
3、教會學生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啟迪智慧。
在教學《時代廣場的蟋蟀》一文時就有突出體現,王老師讓學生思考深入起來。我們不是在讀一本書,不是在讀一隻蟋蟀,而是在讀我們自己的生活,讀我們自己。我們經常會在教學一篇課文時推薦與之相關的整本書,如同一作者、同一主題、同一內容、同一寫法。王文麗老師給我們找到了途徑,這也是我下一步需要做好的工作,今後需要努力創新的方向。其實,導讀課不會佔用我們很多時間和精力,每月我們就給學生上一節或兩節導讀課,也許學生閱讀的興趣就會加強,同時發展語言,鍛煉思維,提升境界。最後我借王文麗老師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你願意花心思,願意去想,願意去做,一切都會變得有可能,一切都會變得順理成章。讓我們勇於實踐,努力做我們能做的。
二、推進課
指導推進課的教學目標是梳理讀書方法,師生共讀的過程中運用方法,推進學生的進一步閱讀。
三、分享課
分享課應該是學生的自主交流過程中,對整本書更高層次更深入的認識。學生通過分享交流,不是對書本內容的機械重復,而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原有故事進行調整與反思,總結與提升,即在原本認知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邁進一步。教師要將書本內容、價值思想與學生當下的生活實際進行深入的聯系。事實上,無論閱讀的書目多麼優秀,如果沒有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效鏈接,不能和學生的內在思想進行有效碰撞,學生也就難以達到閱讀效果,更難以對學生的身心形成有效思考與體驗。
(結束語)我們還處在在閱讀整本書的教學實踐的摸索中。教師還要在教學實踐中努力調控學生閱讀的節奏,讓學生形成邊閱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對學生閱讀進度、閱讀方法、閱讀方向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控,在相互交流中教學相長,共同徜徉書海,吸取精神財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⑥ 高中語文教學中小說閱讀的教學該如何進行
首先要看小說的文體。看是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先鋒小說或者別的文體。應該根據不同的文體的特徵進行教學,才能抓住文本的要點。高中階段現實主義小說應該是比較重要的文體類型。比如魯迅的《祝福》。既然是現實主義小說,那麼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在這里典型環境:魯鎮,典型人物:祥林嫂,就應該成為分析的重點對象。分析其所代表的更加廣闊的意義。當然,長的現代文閱讀教學最難的問題是缺少抓手,不知道從哪裡切入。解決的辦法有很多,看教師個人的學養來決定。不過新課程中所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倒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以提一個關鍵性的,能夠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作為預習的任務。比如可以叫學生閱讀課文之後思考:是誰殺死了祥林嫂。到課堂上再來討論。至於小說的知識,最基本的就是人物、環境、情節(對於現實主義小說而言)。這些東西在高考中很少直接考。其實小說是反映社會問題的,引發人的思考,啟迪人的思想的。正如梁啟超所說,欲新一國之國民,必先新一國之小說。小說教學重在教會學生思考,學會了思考,他們的思想才會不斷地進步,語文素養就會逐步提升。比如,教《祝福》這篇文章,要讓學生思考一下,當代社會是否還有「祥林嫂」,當代的「祥林嫂」與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有何異同。魯迅的小說最重要的是講出它的當代意義。以上是我個人的思考,本人也是剛入行的高中語文老師,錯漏之處,請君斧正!
⑦ 如何探究小說主題意蘊 高考語文復習教案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以及內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內容)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要求從時代背景、人物形象、環境氛圍、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切入研究。 (要求從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的各個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2)探討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目的)
(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從作者經歷、所處時代、創作動機及作品影響進行分析。
(要求從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環境氛圍、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探討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多方面)
(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體驗文本,獨立思考,發表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 專家強調: 回答問題包括探究題一定要從文本出發,不可拋開文本隨意生發、自我發揮。
二、探究小說主題的技法
(1)主題的表現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針砭時弊。
③通過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虛構生活經歷,反映人物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
(2)對主題的挖掘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從作者背景看、從人物特徵看、從情節發展看、從語言情感色彩看、從整體傾向看。
對主題的概括常用這樣一些基本術語:①歌頌、贊揚、弘揚什麼。②諷刺、批判、揭露、譴責什麼。③揭示什麼人生道理。④對什麼現象的反思。⑤表達了什麼情感。
三、解題方法
(1)常見設問模式:
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 ③把小說的題目××改成××,好不好,為什麼?
④小說××為題,有主題思想、結構藝術、象徵意蘊等多方面考慮,請選擇某一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
⑤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本文的主題是什麼?請結合全文分析。
(2)閱讀突破點
①整體閱讀,宏觀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內容,就等於抓住了探究的精髓。
②注意標題和體裁。標題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有時就是小說線索,必須關注。
③抓關鍵性語句。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語言、行動,以及作者的評述、詮釋的一些關鍵語句。抓住「文眼」就把握了探究的方向,所以小說中一些內涵豐富的語句,如意蘊豐富的哲理句、意味深長的雙關句、生動可感的修辭句、觀點鮮明的議論抒情句以及結構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語句。
1條追問追答
53
相關問題全部
如何探究小說主旨意蘊 高考語文復習教案
一、主題類探究題 1.題型特點和探究方法 (1)題型特點 主題類探究是一種基於文本內的探究,探究的內容多是小說所表現的豐富意蘊或深刻內涵,以及作者的創作意圖。它不是直接概括主題,而是挖掘主題的豐富性或深刻性。 (2)探究方法 ①多角度解讀文本內容,把握文本的豐富內容。尤其是情節、人物形象,這是探究的基礎。例如2010年江蘇卷第14題要求「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而這一探究是建立在「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基礎之上的。因此,必須首先理解這一故事包含了哪些內容: a.馱隊飛越大自然險峻的峽谷,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這一層內容。 b.馱隊如何渡峽谷?這裡面又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內容;既有馱隊之間的關系,又有馱隊與「我」的關系。 c.馱隊是以牛為運輸工具的,那麼,如何讓牛過去呢?這其中又有一層人與動物的關系內容。 如此分析,探究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②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層含意,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就事論事。 二、社會類拓展探究題 1.題型特點和探究方法 (1)題型特點 這種題與散文中的「社會類拓展題」沒有多大區別。它是立足於文本向課外拓展的題型,多是就小說中提供的社會現象或觀點,要求聯系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談自己受到的啟示。 (2)探究方法——內引和外聯相結合 「內引」,就是能夠把握語境,做到詞不離句
6 瀏覽10892017-09-10
精彩推薦
語文復習資料,為什麼別的孩子成績一直好?
值得一看的語文相關信息推薦
提煉高分考生學習方法_語文復習資料_結合試卷錯題,總結考點難點,下次考試成績就能提升!現在報名,搶四年級-高三200元免費試聽課!
m.zhangmen.com廣告
初中語文閱讀技巧_2020年語文快速提分的方法,限時9元,不學後悔
值得一看的語文閱讀技巧相關信息推薦
初中語文閱讀技巧_作文+閱讀+文言文+古詩詞,全面提升語文解題思維,會學,會練,會考,初中語文閱讀技巧專注應試,實用提分方法!
ke.you.com廣告
為什麼如來會說這個妖怪不是孫悟空能戰勝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孫悟空在西遊記中已經算是非常了得啦,神通廣大不說還有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但是在孫悟空保唐僧西
熱議176回答
這60個成語竟一直被我們誤用!第一個你可能就錯了
生活中,有一些我們常常見到的成語,在口語交流、寫作等使用過程中卻往往誤解了它的本義。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60個常被誤用的成語,自己平時用對了多少。
1.三人成虎
【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
1.4萬瀏覽213贊
飛機是靠什麼起飛的?
笑笑科普
哪些話是雞湯不會告訴你的真相?
現在生活中,雞湯到處流傳,好像在激勵大家,但是有的雞湯並不是想大家說的那樣,並不是真的雞湯,他的三觀
1萬瀏覽179回答
十二星座語文成績排名是什麼?
十二星座語文成績排名也是極度然人好奇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為大家准備的。語文成績的排名,第一名當
2542瀏覽37回答
語文教材都教錯了!說說庖丁解牛的那把刀為何能唱歌?
庖丁解牛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典故,出自《莊子》。作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一段梁惠王觀摩廚師宰牛的場面,以兩人對話的形式告訴我們認識事物客觀規律的重要性。因為《莊子》一書汪洋恣肆,又是道家經典,通常人們會認為這
9282瀏覽94贊
十二星座的守護神都是什麼?
星座都是西方引進中國的,所以許多關於星座的傳說神話都是西方的,這里說的星座守護神自然也是西方神話傳說
2.3萬瀏覽33回答
趙飛燕有多重
喜腦弓子
最強大的四個上升星座?
上升星座位於獅子座的人具天生的領導氣質;他們自信且對任何事具掌控慾望,有時卻又自大和傲慢。他們在金錢
4856瀏覽32回答
「卧龍鳳雛」得其一就可得天下,可為什麼劉備卻沒能得到天下?
《三國演義》中,卧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都是頂尖謀士,「得其一可得天下」,那麼為什麼劉備同時得到了他們兩
7956瀏覽250回答
十二星座的守護神都是什麼?
⑧ 高中語文閱讀小說答題技巧有哪些
小說閱讀是語文考試中常見的閱讀題,在分析小說情節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才能掌握小說的大概答案。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閱讀小說答題技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高中語文閱讀小說答題技巧
一、關於標題:
1、標題的含義。
表層義(即字面義)+深層義(比喻義或引申義或指代義)。
2、標題的作用。
①點明小說的中心。②高度概括小說的主要內容。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④交代主要人物。⑤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3、給小說擬標題。
a、看中心句。b、看開頭和結尾。c、看文中反復出現的 句子 。
二、指出關鍵性詞語的含義並賞析關鍵性詞語。
表層義(即字面義)+深層義(比喻義或引申義或指代義)。
詞語用得很好,它的原意是,在這里的意思是,表現了(結合小說主題)。
三、賞析關鍵性句。
a、從修辭的角度。
修辭 方法 +效果+語境作用+表達了感情(或主題)。
b、從哲理的角度。
表層義(即字面義)+蘊涵了哲理。
c、從用詞的角度。
詞用得很好+效果+語境作用+表達了感情(或主題)。
2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和方法
(一)、把握 故事 情節
1.分析情節的技法
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住場面;②尋找線索;③理清小說的結構。
分析小說故事情節時要注意兩點:
①情節的發展變化是矛盾沖突發展的體現,分析小說的情節時必須抓住主要的矛盾沖突。
②分析情節不是鑒賞小說的目的,而是手段,是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說主題服務的。所以,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
(1)情節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
②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③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④照應前文。
⑤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
⑥刻畫人物性格。
⑦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3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
一、概括小說的主旨。
通過____ ,表達了(揭露了、贊揚了) ____ 。
比如:這篇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親兄弟於勒的態度反復變化最終棄而不認的故
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八、賞析小說的寫作特色。
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②襯托。③對比。④象徵。⑤設置懸念。
⑥鋪墊。⑦照應等。
二、揣摩人物的情感。
一抓,抓住句子中直接表現人物情感的詞語。比如:「他高興地說」中的「高興」。
二析,即分析重點詞語。比如:《生日》一文中,「百感交集」一詞,是形容很多感情交織在一起的,那麼體會人物情感時,應該是很多種,而不是一種。
4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的技巧
一、關於環境:
a社會環境描寫:①交代時代背景。②交代社會習俗。③交代思想觀念。④交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⑤揭示小說的主旨。
公式:這是描寫,交代了,揭示了。
b景物描寫:①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②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③烘託人物的心理活動及感受。④渲染氣氛。
公式:這是描寫,渲染了氣氛,烘託了心情,
為下文作鋪墊。
二、關於情節:
1、概括故事情節。
人幹事。
人在時地幹事。
2、如何做填空題。
a、由已知推未知。故事情節,指的是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要看清楚題目要求填的是什麼。
b、讀懂所給的示例,格式、語氣要一致。
高中語文閱讀小說答題技巧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
★ 高中語文閱讀答題方法有哪些
★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和方法
★ 高中語文小閱讀的答題技巧有哪些
★ 高中語文小說類答題技巧
★ 高三語文閱讀答題技巧有哪些
★ 高中語文閱讀答題方法
★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有哪些
★ 高三語文閱讀答題技巧有哪些
★ 高中語文論述文答題技巧有哪些
⑨ 高中語文微型小說閱讀與鑒賞的校本課程該怎樣上
首先建議你做些准備,推薦你訂閱《微型小說選刊》。《微刊》是本不錯的雜志。裡面有很多當代的微型小說作品,還有點評。
我覺得首先可以介紹一下微型小說的定義、歷史、發展和現狀。然後油印一些作品讓同學們看。最好是短小而趣味性強的。再與同學們討論。現在很多高考的閱讀題就是微型小說,可以收集給同學看,還可以讓學生做些習題。很多高考優秀作文也是微型小說,也可以給學生欣賞。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小說要選好,要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