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紅軍之鷹
① 紅軍之獅,紅軍之鷹,分別是誰的美稱
紅軍之獅,紅軍之鷹,分別是彭德懷,林彪的美稱。
第二次反圍剿前,黃公略的哥哥黃漢湘受託蔣介石之託來紅軍當說客想說反老彭,他引用蔣方意思說彭人強馬壯是紅軍雄獅勁旅,馳騁湘鄂兩界什麼的。這就是源頭,以後紅軍之獅的美名就傳開了。這個事件本身也說明彭在蔣方心裡分量很重,早已如雷貫耳。在彭成立紅三軍團前,朱毛紅軍根本沒成氣候。朱毛編並了黃公略的部隊(是彭的紅五軍底子)才達到了彭部的水平,然後合成了紅一方面軍。紅一方面軍三萬多人,朱毛紅軍才佔了四千餘人,也就是說彭才是紅一方面軍的大當家。
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說:「他(指林彪)是紅軍中年輕的雄鷹。在紅軍這道星河中,沒有比林彪更為燦爛的明星了」。
② 十大元帥的故事
一、 朱*德:十大元帥排名第一,總司令,朱毛並稱,建國後長期擔任人大委員長,因年事已高且歷史上與毛有過爭權的事,基本被架空,黨內地位不斷下降。文*革中被誣陷為黑司令,在沒有暖氣的人民大會堂中孤零零無人問津,感染風寒,於七六年毛之前病逝!
二、彭*德*懷:十大元帥排名第二,綽號「石帥」「紅軍之獅」,副總司令,一野司令,志願軍司令,建國後任國防部長。性格倔犟,英勇善戰,自紅軍開始就與林*彪齊名;屢屢得罪毛,遭毛猜忌,積怨已久。59年廬山上為民請命,被毛羅織罪名打倒,免除職務,到京郊掛甲屯種地讀書,後到西南三線參加建設,文*革中被北航紅*衛*兵揪斗回北京,長期遭軟禁,身心俱受迫害,慘死!
三、林*彪:十大元帥排名第三,綽號「育帥」「紅軍之鷹」「雪地之狐」,年紀最小,資歷倒數第二。四野司令,毛愛將。建國後因身體原因,及對毛和黨內斗爭敏感,長期養兵,毛廬山為倒彭而啟用林*彪為國防部長,但其依然養病,66年文革爆發,毛委任林代掌軍權,對穩定軍隊起到一定作用。對神話毛也有不可推卸責任。文革中奉行毛點頭我簽字,特殊的逍遙派,地位不斷提升。對毛文*革不滿,九大上試圖"結束文*革,開始經濟建設"失敗,廬山上帶領軍隊老幹部討伐張*春*橋,惹怒毛*澤*東,失去信任。林子立果試圖刺毛救父,救國,失敗。逃往蘇*聯政*治*避*難,不幸飛機失事,葬身異域,至今未歸。林的死對毛身心打擊巨大,此後,毛再未掀起大的運動,打倒大的對手,文*革實際已經結束。文*革後,林案成了文*革中唯一未翻的鐵案,文*革的罪過必須有人負責,毛不行,江*清不夠資格,非林莫屬。
四、劉*伯*承:十大元帥排名第四,綽號「獨眼龍」「獨帥」,二野司令,曾留學蘇聯。中*共*黨內知名的軍事理論家,但不被毛信任,與彭*德*懷等將領關系也不甚好。十大元帥授銜時,只有排名第三的林和排名第四的劉稱病未到,建國後最早交出兵權的也是林和劉,劉交出兵權後立志辦軍事學院,培養高級將領,但仍難逃猜忌,58年批判教*條*主*義,劉*伯*承、粟*裕、肖*克等受批,劉拖著病體到北京做檢討,贏得滿場掌聲,是十大元帥中最早受批判的,從此推出政治舞台,但也因此在文*革中得到保全,晚年雙眼失明,喪失思維能力,得享高壽,死時極盡哀榮,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率全家親往,徐*向*前作詩「十萬軍帳哭劉公」
五、賀*龍,十大元帥排名第五,綽號「刀帥」「鬍子」南昌起義領導人,紅二方面軍領導人,解*放*戰爭中主要是掌管西北財政,建*國後主抓體育。彭*德*懷被批後地位一度上升,因林*彪稱病,賀*龍實際掌管國防部。文革初期,因捲入毛*劉之爭,被打倒,成為文*革中最早被打到的元帥,也是唯一因文*革被迫*害*致死的元帥。彭文*革落難起因於59年廬山會議,林的情況特殊。朱*德、陳*毅等雖然遭批判,但還不至於像賀這樣淪為階下囚,被整死。賀的被打倒是文革中迷霧之一,公開說法是賀與林有矛盾,林要倒賀,實際上是手握兵權的賀不贊成毛打倒國*家*主*席劉*少*奇,失去毛的信任。林死後,毛在陳*毅追悼會上把所有罪名都推給了林。
六、陳*毅:文革十大元帥排名第六。綽號「胖帥」三野司令。歷史上曾和朱*德反對過毛,軍事能力平平,自己曾當眾說過「我是黨內有名的常敗將軍」,後來得到粟*裕輔佐。三野名聲大噪。評軍銜時由於周*恩*來力挺,陳*毅才得以為帥,如果葉*挺尚在,或粟*裕資歷再高一點,陳*毅必然不會成為元帥,比陳更有資格的鄧*小*平因當時已經是文職,就被取消資格,已經脫下軍服的外交部長陳*毅本來沒有理由評帥。陳*毅為人比較有趣,會寫幾句詩,和知識分子關系較好,所以名*聲反較一些能打仗的元*帥大。文革中陳*毅屢屢放炮,和中*央*文*革小組矛盾很深,二*月*逆*流被定性就是因為陳*毅提到延*安*整*風激怒毛*澤*東,文*革後期病死,毛因林*彪事件打擊,試圖緩和與老幹部之間關系,穿睡衣參加陳*毅追悼會,使得陳*毅成為十大元帥中唯一得此殊榮的人,但此舉顯然政治目的更明顯一些,陳*毅家人並不太領情。陳的一個兒子作詩曰「三年忍聽萬夫唾,一死何惜萬歲哭
七、羅帥本身和毛的關系最好,不過去逝最早,可連去世也得到了毛親筆賦詩的待遇
八、徐帥可算有坎坷,但文革期間也是堅持住了,為國家保存力量恢復發展做了卓越貢獻,80年代也身掛名居高位要職
九、聶帥更自是不必細說了,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副總理,老好人一個,所以即使有磨難也不是很大,而且合理的躲避了林彪政治地位最紅時期對人的批鬥,避免個人之間的尷尬導致出問題
十、葉帥自是元帥中在文革中,文革後,改革開放建國過程中發揮最大作用和和有最大貢獻的人了.葉帥一生為人處事做人處理人際關系穩定和諧,幾十年都是距離中央距離首腦最近的人,屹立不倒正常不過,要感謝葉帥為祖國建設所做的一切呀
這是別人提供的答案,你看看合不合適。
③ 《長征》的四個經典實例
應該沒有過草地。
過五嶺 過烏蒙山 巧度金沙江 飛奪瀘定橋 過岷山
【譯詩】
紅軍不怕長征中上的艱難險阻,
萬水千山只當作平平常常的小事情。
山勢綿延,蜿蜒曲折的五嶺就像小河裡翻滾的細小波浪,
廣大無邊的烏蒙山如同腳下滾動的小泥球。
金沙江的滔滔江水拍打著兩岸高聳入雲的山崖,(「暖」的理解只能通過詩句和有關資料,感悟到它寫出紅軍渡江的熱烈情景和旺盛熱情,不能作明確的解釋。)
大渡河上的鐵索橋橫跨兩岸。(「寒」的意義與暖類似,在於烘托瀘定橋自然環境的險惡和奪橋戰斗的激烈,不能作確切的解釋。)
最令人欣喜的是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個方面軍從這些地方經過以後全都笑逐顏開。
[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一路上,紅軍戰士擊潰了敵軍無數次圍追堵截,他們跋山涉水,翻過連綿起伏的五嶺,突破了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山,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最後翻過岷山,歷經十一個省,於1935年10月,第一方面軍到達陝北,總行程二萬五千餘里。
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編輯本段]【賞析】
長征如此偉大復雜的題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濃縮了它的景觀,其中包括了多少驚險,多少曲折,多少悲壯,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詩人就長征的題材寫過《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這些詩都是寫一景一地,並以此來表達心情,著重在於側寫。而這首《長征》,從題目就可看出,是寫整個長征的經過與感受,詩人從正面挺身而出,運酣暢之筆朝四面八方抒寫,景緻轉換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擔當了二萬五千里,擔當了一個龐大的包羅萬象的主題。
如今「長征」這個詞語已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頻頻使用的一個詞語(含有豐富的引伸意義),它是毛主席畢身提倡的一個主題——繼續革命的主題。那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不停步,要前進,前進,更前進。即便在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的草創時期,就曾提出出自「長征」的一個口號: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全國青年爭當「新長征的突擊手」,它的意義是重大的。猶如詩人毛澤東在奪取江山後也說過類似的話,萬里長征只邁開了第一步,同志們任重而道遠。打了江山還要建設江山,這些都真正形同長征。而且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長征也比喻一個人應一生奮斗,自強不息,沖鋒不止,直到生命的盡頭。再推而廣之於全人類,任何一個人的一生不正好就是各自的一場長征嗎?由此可以想見這個詞語的輻射面,及博大豐富的意義了。在我們中國更是如此,不僅有「新長征的突擊手」,還有任何新的領導人出來都要提出新時期及新時期的任務,而新時期就意味著新長征,新長征就是指新奮斗。
我在此僅舉一真實的例子,說明「長征」在我們生活中所形成的一個新的文化語境的魅力。那是1988年初春,我同重慶的一個好朋友李光來往密切,據他說,他的父親是楊尚昆過世的夫人李伯釗的哥哥。因此楊尚昆來重慶時(當時他任國家主席),李光作為親威拜見了長輩。當他對我談起此事時,他說(形象是堅定傲氣的):「他們(指楊尚昆及老一輩革命家)是老紅軍,經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征。而我們(指他自己)都正在經歷新長征,靠自己在新時期闖出一條路來。」的確李光當時正轟轟烈烈地開辦公司,同時也是一個抒情的吉它手和藝術歌曲的熱愛者,他對美有一種感受和嚮往,當他想把這種感受與嚮往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不禁脫口說出了「我是新長征的突擊手」。
讓我們再慢一點進入《七律•長征》這首詩具體的美境吧,讓我們重溫一遍詩人自己對長征之美的解釋:「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眾怎麼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引自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
這首詩首聯是全詩的統領,一開場就道出紅軍不怕艱難,視萬水千山的漫漫征途為小事一樁。在此不僅寫了紅軍不懼自然界的困難,也明顯地暗示了圍追堵截的敵軍更不值一提,對於紅軍來說,他們只是等閑之輩,不堪一擊。
接著頷聯、頸聯四句從首聯所營造的浩大的外在與內在的空間中脫穎而至,進入具象的細部勾勒,詩人從容地告訴我們到底什麼是「萬水千山」。詩人開始習慣自然地運用他精湛的典型毛氏詩藝的劍法,優美而具神奇效果的地理名稱以及動詞。連繼出現「五嶺」、「烏蒙」、「金沙」、「大渡橋」這一連串的地理名詞遞進(毛詩特點,前面論及,此不贅述)不僅是交待了故事的遞進,也交待了心理感受所引起的層層情緒遞進。藝術造型上也顯得極為工整,從山再到水。是什麼山呢?「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嶺,但在詩人的眼裡卻如小小細浪以及小小的泥丸,不足掛齒也,其實質是藝術地再現了紅軍不屑於萬般艱難險阻,視之為小事。這個再現的藝術過程中通過行雲流水般的對比及誇張來達成的,得來並不費功夫,全仗經年歷月的生活觀察及藝術修養。那麼又是什麼水呢?金沙江水拍打溫暖的懸崖,意境美妙絕倫,風景本身就如詩如畫,作者在此沒有正面描寫巧渡金沙江的戰斗,因當時情況亦是緊急的。1935年5月3日,中央紅軍幹部團在後有強大敵軍的追擊下在雲南祿功絞車渡,僅用七隻小船,經過九天九夜偷渡過了金沙江,全殲對岸守敵,甩掉了追兵,突破了重圍。對於這次如此驚險的勝利,詩人運用象徵主義的通感藝術手法把嚴酷的戰斗隱了下去,卻把寒冷的江水寫得溫暖如春,它正懷以從容不迫的欣喜之氣緩緩拍打著夾江的懸崖,詩人得以在江畔流露出勝利的宛若春水般的歡悅。緊接著是冰冷的鐵索橋橫跨在大渡河上。紅軍搶奪瀘定橋是長征中最英勇、最不可思議的激戰,雖不是大規模的人海戰,卻是顯現單獨個人的天才精兵之戰,鐵血亡命之戰,旋風般的理想之戰,真正堪稱紅軍之鷹飛過了瀘定橋。那時,紅軍剛過了金沙江,「跳出了數十萬敵人圍追堵擊的圈子,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劉伯承《回顧長征》)。隨即而至的強渡大渡河談何容易。連太平天國時的一代名將石達開也身敗於大渡河,竟是英雄末路,可悲可嘆。但紅軍在大詩人毛澤東的率領下,一舉沖橋成功,那就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十八勇士全身武裝,攀踏著懸空的寒冷鐵索,拿了敵人的橋頭堡。後繼部隊才得以跟進踏橋過了大渡河。對於這一次驚天動地的惡戰,詩人僅用「鐵索寒」三字便已使場面栩栩如生、英勇激烈了。這二句中的一「暖」一「寒」二字,含有不盡之意味,張弛奔競,起落生姿,不露拔工而又有天然之光輝。
最後二行(即尾聯),詩人終於發出出自肺腑的贏得長征勝利後的喜悅之情,二萬五千里轉戰的目的地已經到達,三軍大會師近在眼前,全軍上下都在喜笑顏開。按毛主席1958年12月21日的批註:「三軍: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不是海陸空三軍,也不是晉國所說的上軍、中軍、下軍的三軍。」
「更喜」二字用得好,有婉轉回腸之意,喜上加喜之概;「三軍」用得妙,這個詞語本來就是自然帶有古漢語之美,加上按前面毛主席自己的說法是指當時的紅一、二、四方面軍,這古意盎然的「三軍」又平添了當代漢語之美,豈不是難能可貴,羚羊掛角獲了一個雙美!
更多資料請參考http://ke..com/view/247622.htm
④ 紅軍長征時代的生活是十分艱苦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1935年10月
【譯詩】
紅軍豈畏懼遠征的艱辛,
千山萬水化區區小事不足道來。
五座大山蜿蜒盪起細小的波浪,
高峻的烏蒙山也如腳下流動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著溫暖的懸崖,
大渡河上橫跨了寒冷的鐵索橋。
最是歡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軍將士過了此處都笑逐顏開。
【賞析】
長征如此偉大復雜的題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濃縮了它的景觀,其中包括了多少驚險,多少曲折,多少悲壯,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詩人就長征的題材寫過《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這些詩都是寫一景一地,並以此來表達心情,著重在於側寫。而這首《長征》,從題目就可看出,是寫整個長征的經過與感受,詩人從正面挺身而出,運酣暢之筆朝四面八方抒寫,景緻轉換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擔當了二萬五千里,擔當了一個龐大的包羅萬象的主題。
如今「長征」這個詞語已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頻頻使用的一個詞語(含有豐富的引伸意義),它是毛主席畢身提倡的一個主題——繼續革命的主題。那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不停步,要前進,前進,更前進。即便在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的草創時期,就曾提出出自「長征」的一個口號: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全國青年爭當「新長征的突擊手」,它的意義是重大的。猶如詩人毛澤東在奪取江山後也說過類似的話,萬里長征只邁開了第一步,同志們任重而道遠。打了江山還要建設江山,這些都真正形同長征。而且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長征也比喻一個人應一生奮斗,自強不息,沖鋒不止,直到生命的盡頭。再推而廣之於全人類,任何一個人的一生不正好就是各自的一場長征嗎?由此可以想見這個詞語的幅射面,及博大豐富的意義了。在我們中國更是如此,不僅有「新長征的突擊手」,還有任何新的領導人出來都要提出新時期及新時期的任務,而新時期就意味著新長征,新長征就是指新奮斗。
我在此僅舉一真實的例子,說明「長征」在我們生活中所形成的一個新的文化語境的魅力。那是1988年初春,我同重慶的一個好朋友李光來往密切,據他說,他的父親是楊尚昆過世的夫人李伯釗的哥哥。因此楊尚昆來重慶時(當時他任國家主席),李光作為親威拜見了長輩。當他對我談起此事時,他說(形象是堅定傲氣的):「他們(指楊尚昆及老一輩革命家)是老紅軍,經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征。而我們(指他自己)都正在經歷新長征,靠自己在新時期闖出一條路來。」的確李光當時正轟轟烈烈地開辦公司,同時也是一個抒情的吉它手和藝術歌曲的熱愛者,他對美有一種感受和嚮往,當他想把這種感受與嚮往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不禁脫口說出了「我是新長征的突擊手」。
讓我們再慢一點進入《七律·長征》這首詩具體的美境吧,讓我們重溫一遍詩人自己對長征之美的解釋:「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眾怎麼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引自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
這首詩首聯是全詩的統領,一開場就道出紅軍不怕艱難,視萬水千山的漫漫征途為小事一樁。在此不僅寫了紅軍不懼自然界的困難,也明顯地暗示了圍追堵截的敵軍更不值一提,對於紅軍來說,他們只是等閑之輩,不堪一擊。
接著頷聯、頸聯四句從首聯所營造的浩大的外在與內在的空間中脫穎而至,進入具象的細部勾勒,詩人從容地告訴我們到底什麼是「萬水千山」。詩人開始習慣自然地運用他精湛的典型毛氏詩藝的劍法,優美而具神奇效果的地理名稱以及動詞。連繼出現「五嶺」、「烏蒙」、「金沙」、「大渡橋」這一連串的地理名詞遞進(毛詩特點,前面論及,此不贅述)不僅是交待了故事的遞進,也交待了心理感受所引起的層層情緒遞進。藝術造型上也顯得極為工整,從山再到水。是什麼山呢?「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嶺,但在詩人的眼裡卻如小小細浪以及小小的泥丸,不足掛齒也,其實質是藝術地再現了紅軍不屑於萬般艱難險阻,視之為小事。這個再現的藝術過程中通過行雲流水般的對比及誇張來達成的,得來並不費功夫,全仗經年歷月的生活觀察及藝術修養。那麼又是什麼水呢?金沙江水拍打溫暖的懸崖,意境美妙絕倫,風景本身就如詩如畫,作者在此沒有正面描寫巧渡金沙江的戰斗,因當時情況亦是緊急的。1935年5月3日,中央紅軍幹部團在後有強大敵軍的追擊下在雲南祿功絞車渡,僅用七隻小船,經過九天九夜偷渡過了金沙江,全殲對岸守敵,甩掉了追兵,突破了重圍。對於這次如此驚險的勝利,詩人運用象徵主義的通感藝術手法把嚴酷的戰斗隱了下去,卻把寒冷的江水寫得溫暖如春,它正懷以從容不迫的欣喜之氣緩緩拍打著夾江的懸崖,詩人得以在江畔流露出勝利的宛若春水般的歡悅。緊接著是冰冷的鐵索橋橫跨在大渡河上。紅軍搶奪瀘定橋是長征中最英勇、最不可思議的激戰,雖不是大規模的人海戰,卻是顯現單獨個人的天才精兵之戰,鐵血亡命之戰,旋風般的理想之戰,真正堪稱紅軍之鷹飛過了瀘定橋。那時,紅軍剛過了金沙江,「跳出了數十萬敵人圍追堵擊的圈子,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劉伯承《回顧長征》)。隨即而至的強渡大渡河談何容易。連太平天國時的一代名將石達開也身敗於大渡河,竟是英雄末路,可悲可嘆。但紅軍在大詩人毛澤東的率領下,一舉沖橋成功,那就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十八勇士全身武裝,攀踏著懸空的寒冷鐵索,拿了敵人的橋頭堡。後繼部隊才得以跟進踏橋過了大渡河。對於這一次驚天動地的惡戰,詩人僅用「鐵索寒」三字便已使場面栩栩如生、英勇激烈了。這二句中的一「暖」一「寒」二字,含有不盡之意味,張弛奔競,起落生姿,不露拔工而又有天然之光輝。
最後二行(即尾聯),詩人終於發出出自肺腑的贏得長征勝利後的喜悅之情,二萬五千里轉戰的目的地已經到達,三軍大會師近在眼前,全軍上下都在喜笑顏開。按毛主席1958年12月21日的批註:「三軍: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不是海陸空三軍,也不是晉國所說的上軍、中軍、下軍的三軍。」
「更喜」二字用得好,有婉轉回腸之意,喜上加喜之概;「三軍」用得妙,這個詞語本來就是自然帶有古漢語之美,加上按前面毛主席自己的說法是指當時的紅一、二、四方面軍,這古意盎然的「三軍」又憑添了當代漢語之美,豈不是難能可貴,羚羊掛角獲了一個雙美!
⑤ 求一本有關鷹的小說
《夢幻天翔》《鷹歌》《痞子之風雷傳說》都是
⑥ 七律.長征講了哪幾次戰役
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聯是寫山,也是寫紅軍對山的征服。五嶺、烏蒙本是客觀的存在物,但當它進入詩人的視野,也就成了審美的對象。從藝術手法上說,這是誇張和對比。寫山是明線,寫紅軍是暗線,動靜結合,明暗結合,反襯對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聯是寫水,也是寫紅軍對水的征服。紅軍渡過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長征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沙江寬闊而湍急,蔣介石夢想利用這一天險圍殲紅軍於川、滇、黔邊境。這兩句則是通過寫景來記事,通過記事來表現紅軍的英雄事跡。
(6)小說閱讀紅軍之鷹擴展閱讀:
如今「長征」這個詞語已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頻頻使用的一個詞語(含有豐富的引伸意義),它是毛主席畢身提倡的一個主題——繼續革命的主題。即便在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的草創時期,就曾提出出自「長征」的一個口號: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全國青年爭當「新長征的突擊手」,它的意義是重大的。
而且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長征也比喻一個人應一生奮斗,自強不息,沖鋒不止,直到生命的盡頭。再推而廣之於全人類,任何一個人的一生不正好就是各自的一場長征嗎?由此可以想見這個詞語的輻射面,及博大豐富的意義了。
⑦ 有沒有紅軍長征題材的小說
《放眼看長征》(紅旗出版社2006年8 月出版,作者葉心瑜)是一本紀實類的書,詳細介紹了長征的原因、經過,以細膩的筆調記錄了長征途中很多感人故事。該書有一章專門寫外國人怎樣看長征的,很有意思。隔著七十年的時空,現代人對長征的理解,難免不帶著現代眼光,看看外國人眼中的長征,也許對我們更好理解長征精神有特別意義。該書在一些網路書店已告罄。《長征日記》的名字普通,卻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作者以及出版社都不同。其一是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作者苑蓬。這是一本記錄重走長征路過程的書,作者、長征勇士苑蓬發揚長征精神,打著背包用雙腳丈量二萬五千里長征路,這一壯舉被記錄在他撰寫的《長征日記》里。其二是中國長安出版社出版,作者陳虎,這部《長征日記》的歷史資料來源廣泛,有親歷者親自寫的回憶錄,有當年每天國共雙方的文件、電報、報紙,真實地再現七十年前發生在長征路上每一天的故事。
這些紀實類書籍是這股紅色潮流的主旋律,其中在讀者中享有口碑的《長征回憶錄》(作者成仿吾)出版於二十年前,之後再版多次,今年為了紀念長征七十周年,人民出版社重新編輯隆重推出,可見受歡迎的程度。總之,長征史,口述長征,行走長征……種類很豐富。除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全史》這類大型文獻以外,還有《長征沿線旅遊指南》這樣的新穎讀物。
在書店,看到很多學生在選購一套名為《十五歲的長征》系列長篇小說(明天出版社出版,作者張品成),這是第一套描寫小紅軍長征的小說。作品的主人公皆為小紅軍,由三部相對獨立的長篇小說組成:《出征在即》、《臘月之城》和《指間的太陽》,講述對人性的尊重,對誠信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特別對中小學生有教育意義。該書一反長征題材的濃重和實錄,故事一波三折,驚險而富於童趣,很為學生喜愛。
⑧ 《七律長征》賞析600字
【賞析】
長征如此偉大復雜的題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濃縮了它的景觀,其中包括了多少驚險,多少曲折,多少悲壯,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詩人就長征的題材寫過《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這些詩都是寫一景一地,並以此來表達心情,著重在於側寫。而這首《長征》,從題目就可看出,是寫整個長征的經過與感受,詩人從正面挺身而出,運酣暢之筆朝四面八方抒寫,景緻轉換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擔當了二萬五千里,擔當了一個龐大的包羅萬象的主題。
如今「長征」這個詞語已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頻頻使用的一個詞語(含有豐富的引伸意義),它是毛主席畢身提倡的一個主題——繼續革命的主題。那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不停步,要前進,前進,更前進。即便在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的草創時期,就曾提出出自「長征」的一個口號: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全國青年爭當「新長征的突擊手」,它的意義是重大的。猶如詩人毛澤東在奪取江山後也說過類似的話,萬里長征只邁開了第一步,同志們任重而道遠。打了江山還要建設江山,這些都真正形同長征。而且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長征也比喻一個人應一生奮斗,自強不息,沖鋒不止,直到生命的盡頭。再推而廣之於全人類,任何一個人的一生不正好就是各自的一場長征嗎?由此可以想見這個詞語的幅射面,及博大豐富的意義了。在我們中國更是如此,不僅有「新長征的突擊手」,還有任何新的領導人出來都要提出新時期及新時期的任務,而新時期就意味著新長征,新長征就是指新奮斗。
我在此僅舉一真實的例子,說明「長征」在我們生活中所形成的一個新的文化語境的魅力。那是1988年初春,我同重慶的一個好朋友李光來往密切,據他說,他的父親是楊尚昆過世的夫人李伯釗的哥哥。因此楊尚昆來重慶時(當時他任國家主席),李光作為親威拜見了長輩。當他對我談起此事時,他說(形象是堅定傲氣的):「他們(指楊尚昆及老一輩革命家)是老紅軍,經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征。而我們(指他自己)都正在經歷新長征,靠自己在新時期闖出一條路來。」的確李光當時正轟轟烈烈地開辦公司,同時也是一個抒情的吉它手和藝術歌曲的熱愛者,他對美有一種感受和嚮往,當他想把這種感受與嚮往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不禁脫口說出了「我是新長征的突擊手」。
讓我們再慢一點進入《七律·長征》這首詩具體的美境吧,讓我們重溫一遍詩人自己對長征之美的解釋:「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眾怎麼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引自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
這首詩首聯是全詩的統領,一開場就道出紅軍不怕艱難,視萬水千山的漫漫征途為小事一樁。在此不僅寫了紅軍不懼自然界的困難,也明顯地暗示了圍追堵截的敵軍更不值一提,對於紅軍來說,他們只是等閑之輩,不堪一擊。
接著頷聯、頸聯四句從首聯所營造的浩大的外在與內在的空間中脫穎而至,進入具象的細部勾勒,詩人從容地告訴我們到底什麼是「萬水千山」。詩人開始習慣自然地運用他精湛的典型毛氏詩藝的劍法,優美而具神奇效果的地理名稱以及動詞。連繼出現「五嶺」、「烏蒙」、「金沙」、「大渡橋」這一連串的地理名詞遞進(毛詩特點,前面論及,此不贅述)不僅是交待了故事的遞進,也交待了心理感受所引起的層層情緒遞進。藝術造型上也顯得極為工整,從山再到水。是什麼山呢?「逶迤」、「磅礴」之崇山高嶺,但在詩人的眼裡卻如小小細浪以及小小的泥丸,不足掛齒也,其實質是藝術地再現了紅軍不屑於萬般艱難險阻,視之為小事。這個再現的藝術過程中通過行雲流水般的對比及誇張來達成的,得來並不費功夫,全仗經年歷月的生活觀察及藝術修養。那麼又是什麼水呢?金沙江水拍打溫暖的懸崖,意境美妙絕倫,風景本身就如詩如畫,作者在此沒有正面描寫巧渡金沙江的戰斗,因當時情況亦是緊急的。1935年5月3日,中央紅軍幹部團在後有強大敵軍的追擊下在雲南祿功絞車渡,僅用七隻小船,經過九天九夜偷渡過了金沙江,全殲對岸守敵,甩掉了追兵,突破了重圍。對於這次如此驚險的勝利,詩人運用象徵主義的通感藝術手法把嚴酷的戰斗隱了下去,卻把寒冷的江水寫得溫暖如春,它正懷以從容不迫的欣喜之氣緩緩拍打著夾江的懸崖,詩人得以在江畔流露出勝利的宛若春水般的歡悅。緊接著是冰冷的鐵索橋橫跨在大渡河上。紅軍搶奪瀘定橋是長征中最英勇、最不可思議的激戰,雖不是大規模的人海戰,卻是顯現單獨個人的天才精兵之戰,鐵血亡命之戰,旋風般的理想之戰,真正堪稱紅軍之鷹飛過了瀘定橋。那時,紅軍剛過了金沙江,「跳出了數十萬敵人圍追堵擊的圈子,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劉伯承《回顧長征》)。隨即而至的強渡大渡河談何容易。連太平天國時的一代名將石達開也身敗於大渡河,竟是英雄末路,可悲可嘆。但紅軍在大詩人毛澤東的率領下,一舉沖橋成功,那就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十八勇士全身武裝,攀踏著懸空的寒冷鐵索,拿了敵人的橋頭堡。後繼部隊才得以跟進踏橋過了大渡河。對於這一次驚天動地的惡戰,詩人僅用「鐵索寒」三字便已使場面栩栩如生、英勇激烈了。這二句中的一「暖」一「寒」二字,含有不盡之意味,張弛奔競,起落生姿,不露拔工而又有天然之光輝。
最後二行(即尾聯),詩人終於發出出自肺腑的贏得長征勝利後的喜悅之情,二萬五千里轉戰的目的地已經到達,三軍大會師近在眼前,全軍上下都在喜笑顏開。按毛主席1958年12月21日的批註:「三軍: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不是海陸空三軍,也不是晉國所說的上軍、中軍、下軍的三軍。」
「更喜」二字用得好,有婉轉回腸之意,喜上加喜之概;「三軍」用得妙,這個詞語本來就是自然帶有古漢語之美,加上按前面毛主席自己的說法是指當時的紅一、二、四方面軍,這古意盎然的「三軍」又憑添了當代漢語之美,豈不是難能可貴,羚羊掛角獲了一個雙美!
⑨ 有關紅軍長征的書
1、《紅星照耀中國長征篇》
作者:埃德加·斯諾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一本記述20世紀30年代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面臨絕境,被迫轉移,歷經艱難險阻,終於脫離險境的紀實性文學作品。由美國作家、全美作家協會主席哈里森·埃文斯·索爾茲伯里於1986年寫成,三年後被譯成中文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
這本關於長征的書自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美國出版以來,在很短時間里就擁有為數眾多的讀者,該書還在歐洲和亞洲的主要國家及許多小國翻印出版。那些從未閱讀過紅軍壯麗史詩的人們,現在可以從這本書中開始了解那些為中國革命事業不惜犧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質。
他們將從這里開始知道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一場生存大博弈。他們僅僅從統計數值中就可以明白紅軍所作出的犧牲有多麼重大—一九三四年十月,八萬六千名男女從江西出發,到一九三五年十月,毛澤東率領的第一方面軍抵達陝北時,其麾下只剩下大約六千人。
3、《長征風雲》
作者:趙蔚
這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它將對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這一偉大壯舉進行正面的全景式的描寫,以展現長征的歷史風貌。
歷史背景為一九三四年夏秋之際,國民黨南京政權對中央蘇區發動空前規模的第五次「圍剿」,在左傾教條主義路線的統治下,紅軍失利,被迫放棄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作品以中共駐莫斯科代表團派信使歸國傳達國際指示為序幕,真實生動地反映出長征前國際國內的風雲變化和黨內軍內復雜激烈的斗爭。
4、《長征行》
作者:石仲泉
紅軍長征是中華民族史和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著名學者石仲泉的《長征行》告訴您:歷史,不能遺忘,也不容遺忘。70年前長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沒有隨著長征結束而熄滅,它一直在中國人民的心中熾烈地燃燒著,隨著歷史的發展將會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書記述了沿途的民風習俗、禮儀服飾、飲食特產等,匯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貴圖片。
5、《金沙江的記憶:紅軍長征過雲南紀實 》
作者:史石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為重溫長征歷史、弘揚長征精神,雲南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了《金沙江的記憶——紅軍長征過雲南紀實》一書。
以實錄筆法逼真地再現長征這段歷史是該書特色,作戰雙方將領的回憶文章、作戰指示及電文,外國記者的實地報道等,都能讓我們以親歷者的視角充分領略戰爭的全景和細節,感受戰爭的緊迫和真實。穿插全書的60多幅圖片,不僅有珍貴的史料價值,也讓讀者更形象地了解歷史。
以圖文並茂形式重現了紅軍長征過雲南這一史實,並由五個相關的附錄從不同側面豐富、補充了這一偉大行動的史料。
該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紅軍將領回憶長征過雲南的文章;第二部分為5個附錄,包括外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和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有關紅軍長征過雲南的報道,當年紅軍所過之地民眾對紅軍的回憶,當時在雲南圍堵紅軍的國民黨將領的記述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