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3小說閱讀答案
A. 論虐渣斗三戰斗值的重要性_by匿風而行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小說名稱:論虐渣斗三戰斗值的重要性
作者:匿風而行
類型:穿越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436463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虐渣斗三分分鍾戰斗值滿槽。看文必讀指南:狗血,天雷,各種極品橫行出沒,無三觀,非C,文風現實向。大家謹慎入坑,如果接受不了以上,還是勿入吧,么~標註:虐渣斗三,爽文女主:非善類男主:毒舌腹黑,但忠犬對。
B. 名著閱讀題
應該說米開朗琪羅是佛羅倫薩人性美的優秀代表,可他自身卻是北加孤獨。羅曼·羅蘭在為米開朗琪羅寫的傳記中,揭示了米開朗琪羅的人生秘密——孤獨,孤獨,永遠孤獨,不滿,不滿,永遠滿足。用米開朗琪羅己的詩來說,就是:「我快樂的生活就是悲哀。」可正是他獨有悲哀的個性,卻極力地表現了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給世人留下了一系列健美、成熟、幾近完美的雕塑作品。
C. 斗羅大陸III龍王傳說_by唐家三少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1JRevur4zLObAv-ANlljGQ
提取碼:o7in
小說名稱:斗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作者:唐家三少
類型:玄幻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4901040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伴隨著魂導科技的進步,斗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隨著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後的凈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復仇!
D.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答案】
【小題1】B、E
【小題2】①為研究制訂經典畫作而不顧個人安危;②愛惜畫作勝於自己的身體;③面對夢寐以求的創作素材而不能如願作畫的悲傷。
【小題3】①熱愛繪畫藝術,視藝術為生命。②一生都在不斷探索創新,從不滿足於已有的成就。③淡泊名利,不計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把畢生心血奉獻給社會。④工作有激情,始終保持著高漲的工作熱情和旺盛的鬥志。
【小題4】含義:真正的藝術來自於真正有感而發的藝術創作的樸素心靈,是通過內心對藝術的苦苦追求才得到的,(1分)這種樸素的思想和藝術的靈感不是用錢能買到的,(1分)這樣的藝術品是無價的,任何金錢都買不來,也不可能出賣的,(1分)藝術家不應該如其他一些職業那樣可以將自己的產品用金錢去衡量。(1分)
感想示例:現實中的許多人,表面看是對藝術的執著,標榜自己的才華,而真實的目的卻是藝術的附屬品――名和利。吳冠中稱之為「匠人」,而不是「大家」。如果藝術與利益相連,那麼藝術的價值就發生了改變,完全是為利益而創作的藝術不可能成為經典而永恆。真正的為藝術而生的人,心裡只有藝術,他的創作都是內心激情的表現,而不像許多人那樣是為了最大化的利益而苦思冥想。因此當今的社會需要有這樣思想的藝術家來引領藝術的發展,而不是被喧囂的世風所污。只有超然物外,心靈純凈,恬然淡泊的人,才能成為一代宗師,後世楷模。(4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
A中的「沒有繪畫,就不會有吳冠中這個人了」理解有誤,應為「沒有繪畫就不會有畫家吳冠中了」;C中的「囊括了他為藝術辛勤一生的所有作品」不對,是「囊括了他為藝術辛勤一生的所有重要作品」,范圍擴大了;D中的「他捐出的畫作不會帶來任何利益」不符合事實,為賑災助殘的捐贈要獲得相應的金錢來幫助他們。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2】
試題分析:「一是抗戰時期在昆明……讓他將自己反鎖在館內,臨摹古人畫冊。二是上世紀60年代,……慶幸作品們終於平安到家了。三是上世紀70年代,……怎麼努力也畫不成了,極度失望之下,吳冠中競哭了起來!
」以上信息很明確地指出了三件事。
考點: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3】
試題分析:
由「他和繪畫的關系,可說是生命里的基因,前生投緣的關系——繪畫不是他的專業、職業、事業,而是他的呼吸、他的身家性命、他的存世意義」可得出第一點。由「吳冠中一輩子不停地追求創新,這是他血液中固有的基因」可得出第二點。由「吳冠中把他一輩子的耕耘成果,悉數奉獻給了社會」可得出第三點。由「他當了一輩子美術教師,從第一天做助教開始,直到耄耋之年的最後一次登台,其特色始終沒有變,這就是,一上講台就激動,越講越興奮,就像陷在戀愛中,不能自拔」可得出第四點。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4】
試題分析:
「藝術發自心靈與靈感,心靈與靈感無處買賣,藝術家本無職業。」這句話要分三個層次來理解,「藝術發自心靈與靈感」一句應結合「畫廊濟濟,展覽密集,與其說這是文化繁榮,實質是為爭飯碗而標新立異,嘩眾唬人,與有感而發的藝術創作之樸素心靈不可同日而語」來理解,「有感而發的藝術創作」是出自於「樸素的心靈」。「心靈與靈感無處買賣」實際是指出自心靈和靈感的作品是無處買賣的。既然作品無處買賣,那麼藝術家也就無所謂職業了,他不同於以畫謀生的畫匠。感想還是要結合本段理解,以畫謀生與以畫為生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考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E. 智斗新編閱讀答案 小說的開頭描寫了《沙家浜》的「智斗情節」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結構上:與標題呼應,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吸引讀者往下看,引出下文老程父子之間的智斗。內容上:將劇作中的精彩智斗與現實中老程父子的智斗相映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F. 關於高中語文閱讀題,謝謝!!!!!!!!
先問下,表達技巧有那些?字詞的好處有那些?你都能說上來么?
就是啊,你連表達技巧有哪些,字詞好處有那些都不知道,怎麼可能知道文章用了哪些技巧,字詞用的怎麼好呢,所以我覺得你現在缺乏的還是基礎知識。至於他們貼的那些思路,方法什麼,是你有較好的基礎才能用的上的。
有效的方法是問老師要總結的資料以及自己多做同樣類型的題目,總結答案。題目做多了,你就會發現答案換來換去就是那麼幾個。等你知道題目做到一定的程度,你就會發現,原來這么簡單。
雖然學生們都很痛恨題海戰術,但為什麼學校和老師都喜歡用?是因為確實有效。
其實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英語或者別的,多練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特別在考試的時候,見過平時做過的類似的題目,你會發現很舒服。
G.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H. 第二,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請用波浪線畫出來,這段話分別成什麼、樣子和氣勢這三個方面來
#中考#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姓名、准考證號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並檢查條形碼粘貼是否正確。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 下列語段中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溫暖濡養著我們的心靈。它是懈怠浮躁時父母和風細雨的叮嚀,是惆悵迷茫時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是孤獨寂寥時朋友真摯誠懇的傾聽,是膽怯惶恐時陌生人無私熱情的援助。溫暖蘊含著無窮的能量。它像一盞明燈,為身處陰霾的人悄然提供光明和希望,為踟躕不前的人默默給予勇氣和力量。
A. 濡養(rú) 懈怠(xiè) 浮躁(zào) 叮嚀(línɡ)
B. 惆悵(cànɡ) 孜孜(zī) 教誨(huì) 寂寥(liáo)
C. 真摯(zhì) 誠懇(kěn) 傾聽(qīnɡ) 膽怯(què)
D. 惶恐(huánɡ) 蘊含(yùn) 陰霾(mái) 悄然(qiǎo)
【答案】D
2. 下列句子書寫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 壺口瀑布挾而不服,勇往直前的氣慨,不禁令我們感概母親河的偉大、堅強。
B. 登臨陳子昂讀書台,仰望湛湛空明天,俯瞰清清涪江水,我忍不住吟誦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千古名句。
C. 浩翰的渤海上,頂著凜洌的寒風,身著不同顏色馬甲的甲板工作人員在艦艇戰斗部位就位。
D. 在風雲變換的季節里,氣勢磅礴的密雲來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難得在雲遮霧嶂中一現尊容。
【答案】B
3.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最恰當的一組詞語是( )
①花是好看的,花粉也令空氣中著癢酥酥的香味。
②為了改善校園周邊環境,城管大隊最近了學校周邊違規擺放的小攤點。
③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的,意境會更加鮮明。
④語文老師通知,「傳統文化進校園」徵文活動交稿於7月1日,請同學們踴躍參加。
A. 飽含 整治 感染 截至
B. 包涵 整頓 感染 截止
C. 飽含 整頓 渲染 截止
D. 包涵 整治 渲染 截至
【答案】C
4. 下列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歡高談闊論。
B. 他們倆在學校里關系密切,時常形影不離,摩肩接踵。
C. 小說《海底兩萬里》人物形象鮮活生動,故事情節抑揚頓挫。
D. 央視文化類節目《典籍里的中國》鮮為人知,在此節目中,沉浸式的舞台表演形式深受廣大觀眾朋友青睞。
【答案】A
5.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淺淺的水面托起無數錯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 春天到來,公園里遊客如織,聆聽著大自然的鳥語花香,感覺特別愜意。
C. 為了發揮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決定回國,參加中國的太空開發研究。
D. 通過參觀伍先華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灑熱血的英雄主義情懷。
6.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最恰當的一項是( )
《朱子家訓》中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①然而,這卻剝奪了孩子一個非常重要的全面「學以成人」的機會。
②可見,古人講究從細節培養生活自理的勞動習慣,從而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基本健康。
③現在有的家長卻不讓孩子做家務或參加其他勞動,習慣大包大攬,目的是讓孩子多點時間讀書學習。
④我們必須謹記:盡管人類文明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勞動仍然是我們「學以成人」的基礎性活動。
⑤家長這樣的做法,並不一定能幫助孩子提升學業成績,反而可能會讓孩子在人格發展上出現不足,難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責任意識。
A. ③⑤②①④ B. ②③①⑤④ C. ②④①③⑤ D. ④③⑤①②
7. 下列表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周末,媽媽讓我給弟弟講了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B. 小李把自己的作文交到老師手上說:「老師,請欣賞敝人的大作!」
C. 韓愈升職後,在去往潮州上任的路上,寫下了有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D. 端午將至,我班排演了郭沫若的獨幕劇《屈原》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8. 下列對課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 《秋天的懷念》的結尾,各色菊花,「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這象徵著母親的期望:無論遭遇怎樣的厄運,都要活得堅韌,活出尊嚴,活出自我生命的個性與美麗。
B. 《智取生辰綱》雙線並行展開故事情節,明線是楊志押運生辰綱,寫楊志一行的矛盾沖突;暗線是晁蓋吳用一行智取生辰綱,寫團結智取。
C. 《關雎》和《蒹葭》都屬於《詩經》中
「國風」,前者含蓄委婉地抒發了對「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情誼;後者則是一首熱情的戀歌,表現了對愛情和婚姻大膽執著的追求。
D.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魯迅先生指出:自誇「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於國聯是「他信」,求神拜佛是「自欺」,這些都不是「自信」。這樣通過駁論證的過程來駁倒對方的論點。
二、積累運用(26分)
9. 在撰寫題為《追夢赤子心》的演講稿時,玲玲想引用古詩文名句來豐富內容。
(1)請你根據積累,幫她補全古詩文。
(2)以下內容是玲玲演講稿的開頭,請用初中課本中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和蘇軾《定風波》中的詩句,幫她補全。
從古至今,人類為實現夢想,一步步從野蠻走向文明。這離不開歷代先賢「⑦______,⑧____」的無私奉獻。即使櫛風沐雨,也能閑庭信步,以「⑨______,⑩_____」的樂觀情懷,上下求索。如何從現在走向未來,就需要新時代的青年,手捧赤子心,追逐時代夢。
【答案】 (1). 非寧靜無以致遠 (2). 學而不思則罔 (3). 沉舟側畔千帆過 (4). 留取丹心照汗青 (5).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6). 長風破浪會有時 (7). 落紅不是無情物 (8). 化作春泥更護花 (9). 莫聽穿林打葉聲 (10). 何妨吟嘯且徐行
10. 「峽口花飛欲盡春」這一句在全詩中有哪些作用?
11. 本詩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
【答案】
10. 交代了送別的地點和季節(時間),渲染了凄涼憂傷的氛圍,烘託了詩人的惆悵之情。
11. 同:都抒發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異:《峽口送友人》情感顯得憂郁低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則顯得樂觀曠達。
閱讀下面幾則材料,完成後面的習題。
材料一: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系變化特徵,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三農」工作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
(摘自《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有整合)
某鄉村振興教育培訓基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總要求,找准返鄉農民工需求點,開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業新技術推廣等課程,旨在提升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能力。
(摘自網路)
材料二:
九年級學生小輝為了完成「最美鄉村行」的調查報告,對老家進行了一次調查。他發現:村裡的土坯房變成了小洋房,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修建了設施齊全的公共廁所,合理放置了潔凈美觀的垃圾箱。
開放了寬敞明亮的圖書室,村民活動中心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文化牆上「愛國、孝親、誠信、尊老、愛幼」等宣傳圖片生動形象。
舉辦了桃花節、芍葯花節、荷花節、菊花節、梅花節、釣魚比賽等活動,吸引了無數遊客,村民收入不斷增加。
養豬專業戶近年效益不錯,但養豬場排污不達標,給周邊河流造成污染;部分開網店的村民在網上賣假土雞蛋和假蜂蜜,以次充好。
材料三:
他沒有什麼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餘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特別亮的是顴骨與右耳之間一塊不小的疤——小時候在樹下睡覺,被驢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他愛自己的臉正如同他愛自己的身體,都那麼結實硬棒;他把臉彷彿算在四肢之內,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裡以後,他還能頭朝下,倒著立半天。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
(某小說片段)
12. 結合材料一、二,你認為小輝的家鄉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有哪些進步和不足。
13. 村長請小輝為村裡即將建成的遊客中心擬寫對聯。請你幫小輝補出上聯。
上聯:______
下聯:東西南北齊助鄉村興
14. 材料三中的主人公是誰?如果他回到農村參加新型農村人才招聘會,請你結合原著中人物性格、職業、經歷以及材料一,說說他更適合下列哪一種職業,並闡述理由。
A. 鄉村教師 B. 聯合收割機駕駛員 C. 鄉村經濟分析師
材料三中主人公
。我認為他更適合職業
,因為
。
12. 進步:村民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經濟收入不斷增加。不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破壞了鄉村生態環境;部分人缺失誠信。
13. 參考示例:花鳥蟲魚笑迎賓客到 春夏秋冬喜看百花艷
14. 祥子 B 原著中祥子是一個從農村到城市的人力車夫,他老實、善良、淳樸、木訥、勤快、吃苦耐勞,有美好的理想,他能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獲得聯合收割機的駕駛技能。
三、閱讀理解(40分)
(一)(11分)
閱讀《古人去哪裡找「熱搜」》,完成下面小題
古人去哪裡找「熱搜」
李方恩
①拜科技革命所賜,現代人可以運用各種方便的條件去查詢各類知識,了解熱點所在。那麼,古人沒有搜索引擎,如果有類似的需求,該怎麼辦呢?有辦法,他們可以查詢類書。
②中國古代的圖書大體上分成「經史子集」四類。其中,經是指儒家經典,史是指史書,子匯集了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和一些宗教典籍,集收錄的則是文學作品。這種分類方法是從隋朝開始的。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分類方法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了,因為很多知識無法裝到「經史子集」這個體系中。於是,類書就逐漸出現了。
③類書類似於我們經常用到的各種工具書,但是它有著自身的特點。首先,從內容來看,類書廣泛搜集了各種書籍,內容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各類知識,這和今天的網路全書有得一比。其次,類書只是把各種知識匯聚到一起,不添加任何評論和批註。最後,從編輯方式來看,類書分門別類地編排了搜集而來的資料,以便於使用者查詢。這三個特點是類書最突出的特點。
④那麼,第一部類書是哪一本呢?研究者普遍認為,編訂於曹魏年間的《皇覽》是我國第一部類書。《皇覽》是魏文帝曹丕召集大臣劉劭、王象等人編輯的,全書分成四十多部,一千多卷,八百多萬字。A曹丕雅好文章,熱愛文學創作,在創作過程中,他經常要查詢一些典章故事,在治理國家時,他也希望可以學習先賢明君的事跡。於是,公元220年,他召集了一些名臣儒士,想要編輯這樣一部書。這部書費時三年編成,是嚴格意義上的類書。
⑤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部價值極高的書,大部分都失傳了。B到了明朝,一部規模空前的類書《永樂大典》橫空出世。《不列顛網路全書》在「網路全書」條目中稱《永樂大典》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網路全書」。注意,此處沒有之一。
⑥《永樂大典》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名臣解縉和姚廣孝等人主持編纂。朱棣告訴他們:「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意思是說,從文字形成以來所有的著作,你們都要把它們分門別類地弄成一部書,不要嫌多。這部書從1403年開始編纂,直到1408年才最後完成。全書一共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圖書近8000種,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光輝成就的扛鼎之作,也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
⑦從古代各種各樣的類書,再到今天各種各樣的搜索引擎,變化的只是形式,不變的則是人類對各種舊聞新知的好奇心。
(摘自《知識窗》2020年第4期,有改動)
15. 結合第③段內容,請用一句話說說什麼是類書。
16. 下面這句話放在A、B兩處的哪一處更適合?為什麼?
好在這部書開了類書編纂的先河,此後各種類書層出不窮,名氣較大的有唐朝的《藝文類聚》、宋朝的《太平御覽》《冊府元龜》。
17. 第⑥段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18. 為了准備辯論賽,你需要到古籍圖書室去查閱下列語句的相關資料。為提高檢索效率,你應該到「經史子集」哪一類去查找?
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乙: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丙: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甲:______ 乙:______ 丙:______
【答案】15. 類書是廣泛搜集書籍中的各種知識,並分門別類地編排起來,以便於查詢的工具書。
16. 應放在B處。因為④⑤⑥段是按照時間順序,從曹魏時
《皇覽》到明朝的《永樂大典》來介紹類書。
17. 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准確、具體地說明了《永樂大典》具有廣泛搜集書籍中的各種知識這一特點,增強了科學性和准確性。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永樂大典》比作中國文化的名片,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永樂大典》的重要性,使說明對象具體可感。
18. (1). 甲:史 (2). 乙:經 (3). 丙:集
(二)(15分)
閱讀《竹筍印象》,完成下面小題。
竹筍印象
仇士鵬
①我對竹筍的印象,一直是勵志和積極的。
②在黑暗中積累了一季的力量,竹筍用根握緊了大地的脈動。正所謂厚積而薄發,當春雨灑落,它便猛地抬頭,捅破大地,一躍而上。或許從螞蟻的視角來看,那就如一座座巍峨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雲霄。
③高中時一位同學很喜歡竹筍,不僅在課桌、牆邊貼滿了竹筍的卡通照片,還寫下座右銘「像竹筍一樣,一鳴驚人」。他也是這么做的。
④在高一,他算是班裡的「拖油瓶」,時常掛在成績單的最後一名。那應當是他生命里的冬天。他學習基礎很薄弱,聽課時經常掉線,但他並沒有自甘墮落,和頑劣者沆瀣一氣,而是如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竹子一般,牢牢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無論我什麼時候看他,他都在低頭刷題。終於,在高二摸底考的時候,他沖入了班裡的前二十;在高三,更是直接邁入了年級前十。那時候,他已經從一根不起眼的竹筍,長成了翠色慾滴的青竹。
⑤他很喜歡吃竹筍,尤其喜歡吃竹筍炒肉,素雅和葷腥相遇,鮮味便在猛烈中有了更加悠久的余韻。《詩經》有言:「其蔬伊何,惟筍及蒲。」竹筍雖是幼年期的竹子,卻有極佳的口感。「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只有親口品嘗了竹筍的滋味,才能真正明白蘇東坡流連忘返的原因,才會理解陸游「味抵駝峰牛尾狸」的感嘆。竹筍炒肉和酸辣土豆絲作為當年我們食堂里的常客,也成了我們青春回憶里一枚盤子大小的印章。想來,竹筍確實很像那時候的我們,青澀而又灰頭土臉,未來的光芒都還在體內深藏,我們自以為的伶俐,在如今看來也是如此笨拙而又天真。
⑥「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筍著實其貌不揚。母親時常對我開玩笑說:「你以後要像竹筍一樣,做事有沖勁,但又不招搖。」她說,不能像花花草草那樣,個子長不高,心思全都放在花香上了。看看竹筍,不妖不艷,踏踏實實,長大後還十分虛心。當然,還要有足夠厚的臉皮。每次下雨後,竹筍就一個趕著一個地冒了出來——它們只會把謙遜留給大地和陽光,卻絕不會把生存的機會拱手讓人。早一點破土,多長高一點,就能吸收到更多雨露。
⑦母親說她以前因為害羞,錯失了某次上台的機會,單位領導因此便沒能發現她這匹「千里馬」。她經常對我念叨,不管心裡多麼不好意思,也要像竹筍那樣,該出手時就出手。不知道竹筍聽到母親的評價會是如何表情?或許在那滿是泥濘的外皮下,也有一張因害羞、緊張而紅撲撲的臉吧。
⑧我最喜歡的,卻是看父親挖竹筍。
⑨長時間生活在高樓上,我和竹林之間早已經沒有了默契,在竹林里走來走去也發現不了被泥土抱在懷里的竹筍。而父親不一樣,在鄉野中土生土長的他,目光一掃,便能找到筍的痕跡,鋤頭一刨,就把竹筍挖了出來。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無中生有的魔術。所以每次和父親上山,都像是一場邂逅驚喜的旅程。我雖然只是一個旁觀者,也能分到一點竹林的恩澤——當母親用山泉水把父親挖到的竹筍做成湯,我一口口地飲,似乎又和自然達成了默契。因為這時,春天好像也從我體內,破土而出了。
(選自《羊城晚報》,有刪改)
19. 選文圍繞竹筍寫了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補全。
20. 請根據括弧里的提示,賞析下面兩個句子。
(1)正所謂厚積而薄發,當春雨灑落,它便猛地抬頭,捅破大地,一躍而上。(從詞語運用的角度)
(2)每次下雨後,竹筍就一個趕著一個地冒了出來——它們只會把謙遜留給大地和陽光,卻絕不會把生存的機會拱手讓人。(從修辭的角度)
21. 第⑨段先說「我和竹林之間早已經沒有了默契」,後面又說「似乎又和自然達成了默契」。結合全文內容,說說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22. 當前,一些青少年衣食富足,未經風雨,也沒有了「竹筍印象」。請結合文本,簡要說說當代青年應如何重拾「竹筍」精神。
【答案】19. ①高中同學貼竹筍照片,寫座右銘激勵自己。②母親教育我要像竹筍一樣有沖勁,不招搖。③我看父親挖竹筍。
20. (1)「猛地」「捅破」「躍」等,形象、准確地寫出了竹筍破土而出的果敢與力量,表達了作者對竹筍的贊美之情。
(2)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趕著一個」「拱手」等賦予竹筍人的情態和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竹筍雨後生機勃勃的特點,贊揚了竹筍不甘人後的精神。
21. 說「沒有了默契」是因為我長時間生活在高樓上,不能發現土裡的竹筍;說「又和自然達成了默契」是因為我看到父親能很快找到竹筍,並在品嘗竹筍湯的時候,喚起了我一直以來對竹筍勵志和積極的印象,又重新和竹筍達成了默契。
22. 面對學習,要不斷積蓄,厚積薄發;面對困難,要堅忍不拔,頑強拼搏;面對目標,要堅定不移,不改初心;做人既要踏實、謙遜,又要抓住機會,敢為人先。
(三)(14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選自《出師表》)
【乙】
時上封事①者眾或不切事帝厭之。征②曰:「古者立謗木,欲聞己過。封事,謗木之遺也。陛下當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則為朝廷之益;非,亦無損於政。」帝悅,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貞觀以前,從我定天下,玄齡功也;貞觀之後,納忠諫,正朕違③,征而已。」親解佩刀,以賜二人。帝嘗問群臣:「征與諸葛亮孰賢?」岑文本曰:「亮才兼將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義,以弼朕躬,欲致之堯、舜,雖亮無以抗。」
(選自《新唐書》,有刪改)
【注釋】①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②征:魏徵,唐代諫臣。③違:過失、錯誤。
23. 用「/」給乙文劃波浪線句子斷句,劃兩處。
時 上 封 事 者 眾 或 不 切 事 帝 厭 之
24. 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天啟壬戌秋日
B. 使內外異法也 漁人甚異之
C. 征與諸葛亮孰賢 卿言多務,孰若孤
D. 帝悅,皆慰之 孔子雲:何陋之有
25.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2)言而是,則為朝廷之益;非,亦無損於政。
26. 結合甲、乙兩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諸葛亮和魏徵提出的共同建議是什麼。這對你的學習、生活有什麼啟發?
【答案】23. 時 上 封 事 者 眾/ 或 不 切 事 /帝 厭 之 24. C
25. (1)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漢朝前期興盛的原因。(2)說的是正確的,就對朝廷有好處;說的是錯誤的,也對政事沒有損害。
26. 共同建議:應廣泛地聽取意見。啟發:結合自身實際,從學習、生活方面來談均可
四、寫作實踐(60分,其中書寫佔3分)
請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
27. 題一:
2021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主席說:「在中華文化里,牛是勤勞、奉獻、奮進、力量的象徵。」
請以「牛」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總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襲;(3)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28. 題二:
歌德曾說:「書籍只有被理解時才算被發現。」初讀,我們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重讀,才能真正地發現它。對人、事、物,亦是如此。
請以「重讀這部書」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總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得抄襲;(3)書寫工整,卷面整潔;(4)需補全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