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小說閱讀理解
Ⅰ 初二閱讀理解題,別瞎選謝謝
4 .C 根據第五段To fall down the rabbit hole can mean to enter a confusing(令人困惑的)situation.愛麗絲掉進兔子洞是陷入了令人困惑的境況,通常用於我們對感興趣的東西入迷了,這和吉姆在網上找書,面對許多超級明星的介紹很入迷的情況類似,選C.
5. D 根據第六段But to be mad as a March Hare means that someone is completely mad,or crazyThe expression mad as a Hatter also means to be completely crazy.Of the two,mad as a Hatter is more common.mad as a Hatter 和mad as a March Hare 意思是一樣的,選D.
6. C 根據第一段第一句Many expressions that we use in American English come from novels可知這是文章的主題句,本文就是解釋為什麼說許多我們常用的表達來自美國小說,選C.
Ⅱ 如何提高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和作文
多看書當然有幫助,但不要看些閑書,多看一些名著和名作,因為初中的語文教材大多數是從名家的著作中節選下來的,建議讀一些中外的閱讀經典。
比如說......咳,給你介紹幾本我認為能夠提高寫作水平的書:
《論語譯注》金良年編
上海出版社
2001年版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趙少侯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年版
《普希金詩選》盧永選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版
《傅雷家書》傅雷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花季雨季》郁秀
海天出版社
1996年版
ps:以上書目我只看過一點點,我也讀初二,這是咱語文老師推薦的啦·
加分加分~~
Ⅲ 【高分】【緊急】尋找30篇適合初二的短文閱讀題(帶答案)
前不久,筆者乘車赴邕,因直快列車乘客甚滿,上車後只能龜縮
在過道一隅作立正姿勢。不期半日下來,竟立得頭暈腦脹,腿酸腳麻,
不由四處張望,企盼能覓一座位。正張望間,見不遠處一小青年自語
道:「唉,坐了一天,坐得我兩腿發麻,腰酸背痛,得去走一下才行。」
不料此君剛要立起,一龍鍾老漢即擠身去搶座位,小青年大怒:「你要
干什麼?想打搶還是怎麼的?」老漢板尷尬地說:「我站了大半天了,
實在難以支持,你也坐累了,需要活動活動,給我稍坐一下又何妨?」
這小青年不聽則已,一聽頓時橫眉豎眼,一屁股坐下將老漢擠出,訓
斥道:「老人家,人各有命,你註定要站,我註定要坐,命中有時終須
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你這一大把年紀還不懂?」果然,車過了黎塘
站,小青年已是坐得東歪西倒,又伸腿又躬腰,就是不肯起來活動一
下,這位老人也只能癱坐在地板上,作昏昏欲睡狀,就是守在旁邊。
筆者吧道;「坐也累人,站也累人,人生何處不累人?!」
1.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主要講了哪兩個人的故事?
2.坐(站)了半天的車,小青年和老漢各自有什麼體會?畫出有
關語句。
3.結尾一句話,用了一個「?」,又用了一個「!」,問的是什麼?
嘆的又是什麼呢?請試著分析一下。
4.給短文加上個題目。
答案
1、講的是列車上兩個乘客為了座位的故事,主要講了小青年和老漢的故事
2、兩個人都很累,小青年是坐著累,老漢是站著累
3、問的是怎麼樣才能不累呢?嘆的是何不「與人方便也是與己方便」呢!
4、人生何處不累人
Ⅳ 初二上名著閱讀題
1、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駱駝祥子》中的一個人物形象。這部作品描寫來自農村的淳樸健壯的祥子,到北平謀生創業,三次買車又_三次失去,並終於墮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祥子與車,是這部小說的基本線索,與祥子有著密切關系的女主人公是_虎妞_ 。
2、《駱駝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鍾愛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 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
3、《駱駝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祥子來自農村,他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祥子最大的夢想不過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慘敗告終。到小說結尾,祥子已經變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的人 。
4、《駱駝樣子》通過描寫正直好強的青年車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掙扎到絕望,最終墮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慘遭遇,揭露了 黑暗的舊社會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和剝削 ,表達了對勞動者的 深切同情,批判自私狹隘的個人主義了。
5、人物性格特徵:祥子:(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虎妞:(管理車廠工人,大膽追求祥子大膽潑辣而又有點變態。)劉四:(殘忍霸道。)
1.主要內容(20字以內)_____________________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
2.精彩情節推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包月時,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攢的錢也被搶去,第二次希望破滅
祥子的衣服早已濕透,全身沒有一點干松地方;隔著草帽,他的頭發已經全濕。地上的水過了腳面,已經很難邁步;上面的雨直砸著他的頭與背,橫掃著他的臉,裹著他的襠。他不能抬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不能邁步。他象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曉得前後左右都有什麼,只覺得透骨涼的水往身上各處澆。他什麼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點熱氣,耳旁有一片雨聲。他要把車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裡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麼半死半活的,低著頭一步一步的往前曳。(坐車的彷彿死在了車上,一聲不出的任著車夫在水裡掙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氣:「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這兒算怎回事?」坐車的跺著腳喊。)
祥子真想硬把車放下,去找個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身上,已經全往下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會哆嗦成一團。他咬上了牙,郯著水不管高低深淺的跑起來。
(拉到了,坐車的連一個銅板也沒多給。祥子沒說什麼,他已顧不過命來。)
雨住一會兒,又下一陣兒,比以前小了許多。祥子一氣跑回了家。抱著火,烤了一陣,他哆嗦得象風雨中的樹葉。
1.從文段看,祥子的痛苦來自哪裡?請概括出兩點。
2.文中「()」的句子表現了「坐車的」____________的性格特點;他的心理活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後一段將祥子比作「風雨中的樹葉」,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答案
1是現實人吃人的 萬惡的舊社會對窮人造成的傷害
2是上流社會人對窮人的盤剝和欺壓。
做車人,冷漠無情。
3 風雨中的樹葉是單薄的無助的,而黑暗社會中的祥子也是單薄的無助的,他根本沒有力量和這個社會抗爭,正如風雨中的樹葉沒有力量與風雨抗衡一樣。
---------------------------感受------------------------
閱讀感受:①通過祥子的變化,無情地批判了這個黑暗的社會;②小說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怵目驚心的、具有濃郁的老北京風情的人物畫與世態圖;③善於調動各種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④創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的口語,使通俗樸素的語言文字變得生動新鮮、活潑有力,充滿了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駱駝祥子 的語言獨具特色。作者運用經過加工和提煉的北京口語方言,傳神地刻畫出北平下層社會人民的言談舉止。作者還用朴實自然的筆觸描寫了北平的自然風貌和京腔京韻的古都風情,使作品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市井氣息。 另一特點是對人物心理的細膩深入的刻畫
1《駱駝祥子》中祥子的出身是(A)。
A農民 B工人 C醫生 D教師
2《駱駝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後流落到哪裡拉車?(A)
A北平城 B上海 C南京 D天津
3《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馬亂中被搶走車子,卻冒險地牽回了幾匹駱駝?(B)
A二匹 B三匹 C四匹 D五匹
4《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輛車被搶走以後,千辛萬苦聚積的准備第二次買車的錢被誰給洗劫了?(A)
A孫偵探B王偵探C張偵探D虎妞
5《駱駝祥子》中誰的引誘也是造成祥子悲劇的原因(A)
A夏太太B李太太C王太太D張太太
6《駱駝祥子》中誰勸祥子把錢存入銀行或放債,祥子沒有接受建議。(A)
A高媽B李太太C王太太D張太太
7《駱駝祥子》中誰讓祥子買車「吃車份」、做小買賣的生意,他不屑一顧。(C)
A夏太太B李太太C虎妞D張太太
8《駱駝祥子》中祥子的精神世界是(A)。
A滯後而蒼白的B充實的C豐富的D健康的
9《駱駝祥子》中祥子臉上的疤是怎樣來的?(A)
A小時被驢咬的B虎妞咬的C偵探打的D磕破的
10《駱駝祥子》中祥子用了幾年才湊足了100塊錢買了第一輛洋車?(A)
A三年B四年C兩年D五年
11《駱駝祥子》中祥子偷來三匹駱駝買了多少個大洋?( A)
A三十五個B三十個C二十個D十五個
12《駱駝祥子》中的「駱駝祥子」的外號在什麼時候起的?( A)
A祥子賣了駱駝之後B偷駱駝之前C進城拉洋車之後D買了第一輛車之後
13《駱駝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劉四爺的車卻能住在人和廠的原因是什麼?(B)
A想招祥子為女婿B祥子很勤勞,常幫劉四爺幹活
C虎妞愛上了祥子D祥子死皮賴臉硬要住
14《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在楊先生家拉了多長時間的包月,就憤憤而去?(A)
A四天B一年C兩年D一個月
15《駱駝祥子》中的曹先生和曹太太對祥子怎樣?(A)
A很和氣B很粗魯C常罵祥子D常打祥子
16《駱駝祥子》中的曹先生家的女僕是誰?(A)
A高媽B張媽C李媽D王媽
17《駱駝祥子》中的祥子不小心碰壞了車子,摔了曹先生後,出現了什麼後果?(C)
A扣了一個月的工錢B扣了半個月的工錢C沒有扣錢D扣了點錢
18《駱駝祥子》中的高媽對祥子怎樣? (A)
A很關心B不好C時常罵祥子D厭惡祥子
19《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對高媽怎樣?(A)
A很佩服B很厭惡C不喜歡D時常罵高媽
20《駱駝祥子》中的曹家的小男孩叫什麼?(B)
A小方B小文C小春D小霸王
21《駱駝祥子》中的曹先生因為什麼原因被告發?(A)
A曹先生給學生阮明一個不及格的分數,阮明因此告發B祥子告發C高媽告發D張媽告發
22《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怎樣看待虎妞與祥子的結合?(B)
A很支持B堅決反對C沒意見D不管不問
23《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是誰的女兒?(A)
A二強子B曹先生C楊先生D劉四爺
24《駱駝祥子》中的二強嫂是怎樣死的?(D)
A難產死的B氣死的C餓死的D被強子揣死的
25《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二輛車子是怎麼買的?(B)
A祥子自己拿錢買的B虎妞拿錢買的C偷的D搶的
26《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為養活兩個小弟弟怎麼辦了?(A)
A當妓女B給別人家當僕人C出苦力D擺地攤
27《駱駝祥子》中的虎妞死後,祥子接著到誰家去拉包月?(A)
A夏先生B王先生C楊先生D劉四爺
28《駱駝祥子》中的夏先生家的女僕是誰?(D)
A張媽B李媽C王媽D楊媽
29下列屬於老舍作品的是(A)
A《斷魂槍》B《春水》C《死水》D《我的大學》
30《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最後的結局怎樣?(A)
A給死人送殯B給曹先生拉洋車C擺地攤D要飯
31《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的外號叫什麼?(A)
A小嫩肉B小文C小白糖D白布袋
32《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最尊敬下列哪一位先生?(A)
A曹先生B楊先生C夏先生D劉四爺
33《駱駝祥子》中的小嫩肉是誰的外號?(A)
A小福子B虎妞C夏太太D楊太太
34《駱駝祥子》中的二強對待二強嫂怎樣?(B)
A很好B很殘暴C很關心D很體貼
35《駱駝祥子》中下列哪位先生最關心祥子?(A)
A曹先生B楊先生C夏先生D劉四爺
36《駱駝祥子》中的下列哪位女人的命運最悲慘?(A)
A小福子B夏太太C楊媽D張媽
37《駱駝祥子》中的虎妞因什麼而死?(A)
A難產B車禍C弔死D餓死
38《駱駝祥子》中的下列男人哪個最可恥?(A)
A二強B祥子C曹先生D楊先生
39《駱駝祥子》中的高媽是誰家的女僕?(C)
A王先生B劉四爺 C曹先生D楊先生
40《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是怎麼死的?(A)
A弔死B餓死C毒死D打死
41下列哪一位不是《駱駝祥子》中的人物》?(D)
A小福子B虎妞C曹先生D多甫
42下列哪一位不是《駱駝祥子》中的人物》?(D)
A楊先生B夏先生C曹先生D福海
43下列哪一位不是《駱駝祥子》中的人物》?(D)
A夏太太B高媽C楊媽D牛牧師
44下列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D)
A吳祥子B崔久峰C劉麻子D孫偵探
45下列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B)
A常四爺B劉四爺C劉麻子D李三
46《駱駝祥子》中虎妞的父親是誰?(B)
A常四爺B劉四爺C劉麻子D李三
47《駱駝祥子》中人和廠的老闆是誰?(B)
A常四爺B劉四爺C劉麻子D李三
48下列不屬於老舍作品的有(C)
A《茶館》B《龍須溝》C《北京人》D《四世同堂》
49下列不屬於老舍作品的有(C)
A《斷魂槍》B《正紅旗下》C《童年》D《四世同堂》
50下列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D)
A四鳳B成眾C吳太太D劉四爺
二、多選題
1《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精神世界是(AB)
A滯後B蒼白的C充實的D豐富的
2《駱駝祥子》中的虎妞身上彌漫著剝削者的
(ABCD)
A貪婪B狠毒C好逸惡勞D欺軟怕硬
3《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在與「駱駝」這個外號發生關系以前,他的地位如何?(AC)
A較有自由的洋車夫B自己沒有車C高等車夫D低等車夫
4《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在曹太太家的生活怎樣?
(ABCD)
A吃得飽B有間寬綽的屋子C飯食不苦D主人對他很客氣
5《駱駝祥子》中的曹先生是個怎樣的人?(ABCD)
A有知識B講道理C服裝淡雅D活潑大方
6《駱駝祥子》中的哪些人住在大雜院里?(ABD)
A小福子B二強子C劉四爺D二強嫂
7下列屬於老舍作品的有(ABCD)
A《斷魂槍》B《正紅旗下》C《駱駝祥子》D《四世同堂》
8《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是一個怎樣的人?(ABCD)
A好夢想B要強的C利已的D健壯的
9《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曾經為下列哪幾位先生拉過包月洋車?(ABC)
A曹先生B楊先生C夏先生D張先生
10下列不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ABC)
A多甫B牛二爺C福海D 二強
11下列不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ABC)
A小童兒B宋恩子C唐鐵嘴D曹先生
12下列不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
(ABCD)
A假洋鬼子B常四爺C老陳D王淑芬
13下列不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
(ABCD)
A老林B康順子C王利發D李三
14下列不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ABC)
A報童B康大力C松二爺D高媽
15下列不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ABC)
A吳祥子B崔久峰C劉麻子D孫偵探
16下列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BD)
A吳祥子B二強C劉麻子D孫偵探
17下列屬於老舍作品的有(AB)
A《茶館》B《龍須溝》C《北京人》D《林家鋪子》
18下列不屬於老舍作品的有(ABC)
A《三塊錢國幣》B《羅密歐與朱麗葉》C《雷雨》
D《龍須溝》
19下列不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ABC)
A李嫂B周朴園C二德子D阮明
20下列屬於《駱駝祥子》中的人物的是?(ABC)
A阮明B二強C小文D二德子
21下列不屬於老舍作品的有(ABCD)
A《雷雨》B《竇娥冤》C《長亭送別》D《祝福》
22《駱駝祥子》的評價正確的是?(ABD)
A《駱駝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說。
B《駱駝祥子》的語言俗白、親切。
C《駱駝祥子》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優秀的長篇小說。
D《駱駝祥子》的語言是從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語中提煉出來的文學語言。
23《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評價正確的是哪幾項?
(CD)
A劉四爺是一位慈祥的老闆
B虎妞是一個溫柔漂亮的女人
C小福子的命運很悲慘
D曹先生對祥子很關心,但最終也沒能夠拯救祥子
24《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評價正確的是哪幾項?
(AB)
A高媽在曹先生家做僕人,對祥子很關心.
B曹太太是一位很溫和的太太
C夏太太很端莊
D夏先生是一個很正直善良的人
25《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評價不正確的是哪幾項?
(ABC)
A二強子很關心妻子
B二強子對小福子很關心
C二強子是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D 小福子很關心她的兩個小弟弟
三、判斷題
1「駱駝祥子」是對祥子性格和命運的一種概括。(√)
2《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出身是農民(√)
3《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失去土地後流落到南京城裡拉車。(╳)
4《駱駝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馬亂中被搶走車子,卻冒險地牽回了五匹駱駝。(╳)
5「痛苦的活著,委屈的死去」是祥子命運的寫照。(√)
6《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輛車被搶走以後,千辛萬苦聚積的准備第二次買車的錢被張偵探給洗劫了。(╳)
7《駱駝祥子》中的夏太太的引誘也是造成祥子悲劇的原因(√)
10祥子身上除了具有勞動者的勤勞外,還有小生產者的自私各狹隘。(√)
11《駱駝祥子》中的軍閥的混戰是造成祥子悲劇的原因(√)
12《駱駝祥子》中的國民黨特務的敲詐是造成祥子悲劇的原因(√)
13《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都和資本主義工業社會處處相符(╳)
14劉麻子是《駱駝祥子》中的人物。(╳ )
15常四爺是《駱駝祥子》中的人物。(╳)
16王利發是《駱駝祥子》中的人物。(╳)
17宋恩子是《駱駝祥子》中的人物。(╳)
18《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墮落與他無力抵禦花花綠綠的物質引誘有關。(√)
19《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精神世界是滯後而蒼白的。(√)
20《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輛車子是虎妞花96塊大洋買來的。(╳)
22《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拉包月的楊先生家人都很講究衛生,屋子裡整的很乾凈。(╳)
23《駱駝祥子》中的楊先生的家人對祥子很好。(╳)
24《駱駝祥子》中的張媽是楊先生家的僕人。(╳)
25《駱駝祥子》中的張媽很溫柔,所以楊先生家人很喜歡她。(╳)
一、填空:
1、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個人物形象。這部作品描寫來自農村的淳樸健壯的祥子,到北平謀生創業,_____次買車又______次失去,並終於墮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_________,是這部小說的基本線索,與祥子有著密切關系的女主人公是 。(《駱駝祥子》、三、三、祥子與車、虎妞)
2、《駱駝祥子》是作者 最鍾愛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 的辛酸故事。(老舍(人力車夫)舊北京人力車夫)
3、《駱駝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祥子來自農村,他 ,祥子最大的夢想不過是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慘敗告終。到小說結尾,祥子已經變成了 。(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等;擁有一輛自己的車;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
4、《駱駝祥子》還寫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殘忍霸道的車主 ,大膽潑辣而有點變態的 ,一步步走向毀滅的 以及大學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劉四 虎妞小福子)
5、《駱駝樣子》通過描寫正直好強的青年車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掙扎到絕望,最終 的悲慘遭遇,揭露了 ,表達了 深切同情,批判了 。(墮落成城市垃圾 黑暗的舊社會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和剝削 對勞動者的 自私狹隘的個人主義。)
6、《駱駝祥子》以祥子 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結構簡單而縝密,情節安排得錯落有致、絲絲人扣。(買車又賣車的三起三落)
7、祥子原本是個 的人,他一心一意地 ,人生的最大願望就是 ,往遠處想就是 ,娶個清白的好姑娘,過上好日子。這個願望並不高,可是處在那樣黑暗的社會中,一個卑微的車夫「買車」的希望也成了奢望。他一次又一次為希望而奮斗,一次又一次陷入失望,最終連生活的希望也破滅了。(正直、善良、勤勞;靠勞動掙錢;買車;開車廠)
8、中國現代文壇自五四以來就倡導平民的文學,但直到《駱駝祥子》出世,勞動人民才真正成為主人公,得到小說藝術的表現和描寫,老舍因為《駱駝祥子》而確立了 的地位。(都市平民文學第一家的地位)
二感知人物性格特徵:
祥子:(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
虎妞:(管理車廠工人,大膽追求祥子大膽潑辣而又有點變態。)
劉四:(殘忍霸道。)
鋼鐵是怎樣煉成:
一、說說書中哪些情節讓你難忘
二、對比閱讀:速讀《築路》、《生命的意義》,思考問題。
1、《築路》這精彩片段中,勾畫出築路者面臨哪些困難?
2、他們面對這些困難怎樣做的,在文中勾畫出來?表現了什麼精神?
3、《生命的意義》中,保爾是在什麼情況下思考生命價值的?
4、保爾為什麼想得那樣深刻?
5、比較兩段文字對於表現保爾這一形象的作用。
1和2、《築路》是全書的一個精彩片段。1921年深秋,為了解決省城冬季的取暖問題,省委決定在入冬以前修築一條通到森森的輕便鐵路,用來把森森里的木材運到城裡。保爾參加了築路工程。築路者面臨著惡劣的勞動環境和生活條件:秋雨,泥濘,寒冷,飢餓……物資匱乏:沒有枕木、運輸工具,小火車頭需要大修……尖銳的階級斗爭:匪徒,肅反,開小差……面對這些困難,築路者,特別是極級分子,以驚人的毅力和無比頑強的意志同困難進行斗爭,表現了不畏艱難困苦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3、保爾是在他身體迎來殘疾後開始恩考生命的價值的,因為他不想因為身體的衰弱而放棄對生活的追求,為了擺脫命運的束縛,他對生命的價值思考的極其深刻,因而造就了他堅強的意志。4、在他生命旦夕決定用死亡來結束自己的痛苦時才思考自己是否度過一個精彩生命 2.當他面對死亡用槍口對准自己時他感到自己的行為是多麼愚蠢放下槍認真的思考後決定鼓起勇氣與病魔抗爭面對現實好好度過以後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教材推薦給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名著之一。這部小說是原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歷時三年寫成的。出版後對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們相信你一定讀過這部小說,喜歡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請你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②主人公是在_________ 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熔爐中,他從一個工人子弟鍛煉成為無產階級戰士。
③在他身上凝聚著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__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 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貴品質。
④這部小說回答了作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____ ___?
示例:①保爾•柯察金②朱赫來③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④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
1.在__________ 的啟發和教育下,保爾懂得了許多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道理。
2.保爾救出了朱赫來後,被貴族的兒子________出賣,被白匪關押起來。
3.紅軍攻下了小城謝佩托夫卡,保爾的好朋友________參軍了,當了團區委書記。
4.保爾最愛讀英國小說________,敬佩主人公的斗爭精神。
5.「這些人是無價之寶,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是________到修鐵路的工地視察視察時說的。6.「難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個比挖土強一點的差事嗎?我還以為你當上了委員或委 員一類的首長呢」這是________對保爾說的。
7.「可現在呢,你渾身都是樟腦味兒」是保爾對________說的。
8.在鐵路就要修完時,無情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終奪去了保爾的戰鬥力。
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實的________,保爾是 ________的「良師益友」,他的________對廣大讀者有極深的教育意義。
10.保爾在發電廠工作時結識了紅軍撤退時留下的老水手________,正是在這位老水手 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1.保爾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戀情人________,在鐵路總工廠任共青 團書記時認識的__________,以及他的妻子__________ 。
12.保爾因__________ 而被校長開除。
13.保爾最後的著作是__________ 。
14.保爾在黑海療養所企圖自殺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標,他要靠________回到隊伍 中去,他把寫的小說寄往柯托夫斯基師徵求意見,但________,他不氣餒,重新開 始創作,小說最終獲得了成功。
1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通過保爾的成長經歷,描繪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經________
國內戰爭到經濟恢復時期廣闊的社會畫面,被譽為「生活教科書」。
16.人們提出「在新時代,要做保爾還是比爾」的新命題。與比爾·蓋茨相提並論的保 爾,就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 他受 等人影響很大,經過艱苦的鍛煉,成為共產主義戰士。
17.保爾以自己的畢生精力,實踐了自己的生活原則: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 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________,________, ;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 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________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保爾戰斗一生的 真實寫照,也是他革命樂觀主義的深刻概括。
18.你知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題目的含義嗎?
19.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年代,可以從保爾身上汲取到什麼精神?
20.奧斯特洛夫斯基一生中寫了幾部文學作品?其主題的共同點是什麼?
2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出來的?
2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自傳嗎?
23.用一句話評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
24.《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給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個?用簡短的語言概括 出來。
2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給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誰?他們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答案
1.朱赫來
2.維克托
3.謝廖沙
4.《牛虻》
5.朱赫來
6.冬妮婭
7.冬妮婭
8.傷寒;大葉性肺炎
9.生活教科書;鼓舞人們戰勝困難、不斷革命;崇高形象和革命品質
10.朱赫來
ll.冬妮婭;麗達;達雅
l2.在神父家補課時,把一撮煙末撒在神父家的做復活節糕用的面團上
13.《暴風雨所誕生的》
l4.文學創作;書稿在途中丟失
15.十月革命
16.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柯察金;朱赫來
l7.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18.「鋼鐵」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徵,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並學會了在生活中不灰心喪氣。」
19.保爾身上體現出他敢於p-]命運挑戰,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保爾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獻身精神、堅強的斗爭意志、樂觀的生活態度及明確的人生目標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0.《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暴風雨所誕生的》等;這些作品的主題都是以國內戰爭為背景,歌頌在無產階級事業中成長起來的英雄人物。
21.在作者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創作出來的。
22.這本書是以作家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真情實感為基礎進行藝術創造的,因此帶有明顯的自傳性質。但是並不能因此就把這部小說看成作家的自傳,因為:作家的創作意圖不在為自己作傳,而在於塑造一個共青團員的典型形象;作家並不拘泥於生活事實,對人物和情節做了大量典型化處理。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我的小說,首先是藝術作品,其中我利用了假想的權利。『我堅決反對把我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和這本書的人物之一保爾.柯察金等同起來。…『這是小說,而不是傳記。」
2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蘇聯十月革命後第一代蘇維埃青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為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同國內外敵人及各種困難進行頑強斗爭的優秀小說。
24.在修築鐵路中,保爾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隊「拚命走在前頭」,以「瘋狂的速度」進行工作;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非常苦惱,不能自拔。他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他以堅強的毅力克服悲劇命運的打擊,開始了為爭取歸隊而進行的斗爭等故事。
25.保爾;謝廖沙——保爾童年時的朋友,紅軍戰士,共青團區委書記;瓦莉亞——謝廖沙的姐姐。共青團員;麗達——紅軍師政治部工作人員,共青團省委常委;伊萬·扎爾基——紅軍戰士,共青團區委書記;伊格納特·潘克拉托夫——碼頭工人,貨運碼頭共青團書記;奧庫涅夫——機車庫共青團書記,共青團區委書記;朱赫來——水兵,黨的地下工作者,省肅反委員會主席,軍區特勤部副部長。
Ⅳ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
鏈接:
首先,我認為,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必須樹立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愛默生曾經說過:「自信是成功第一」;劉秀同志也講過:「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把這話作為引導學生的行動指南。
Ⅵ 八年級語文 課外閱讀(記敘文、小說、散文、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1.多閱讀,多積累,不能速成;
2依照文體分析
3.問題從文中來,故答案必在文章中;
4.多做閱讀,必要的習題量是不可缺的;
5.初中段的閱讀並不難,只要用心和用功,絕對沒問題;
6.不必急於找捷徑,那些法則與定式,就如學游泳時的方法,即便背的再熟,到水裡也不見得有多大用——只有先學會不沉底才能再談其它.
Ⅶ 初二的閱讀理解技巧
抓住文章的題目,每篇文章起碼讀三遍,篩選文中的重點詞語和中心觀點,認真審題,完善簡潔地回答問題等是現代文課外閱讀答題技巧。
技巧一、抓住題目把握中心思想
任何體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在做課外閱讀時,如果抓住了文章的題目,就能抓住文章的靈魂,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整體。
記敘文可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類型,記敘文的題目一般也分為這幾種類型。簡析題目可以幫助推測記敘文內容,推測文章主題,如《月是故鄉明》一文,從題目入手分析,可推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應是借描寫明月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說明文的題目往往能揭示說明的對象或對象的特徵,如《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戲曲》一文,從題目可推測出文章說明的對象應該是中國戲曲,說明的中心是中國戲曲的特點。如何把握說明的中心內容?考生可沿著題目的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一定要注意總說性的語段、過渡性的語段,通常在這樣的語段中能找出體現說明對象特徵的詞語或句子。
議論文的題目往往能揭示文章論述的話題或文章的中心論點。如《談寬容》、《說天才》,這些題目是作者要議論的問題,即論題。《寬容是一種美德》、《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勁》,這些題目是作者對「寬容」和「天才」的看法,即論點。由此可見,論題包含著論點,以論題為線索去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論點。抓住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就抓住了文章的靈魂。
技巧二、由略到精最少讀三遍
①文章讀三遍:閱讀質量的高低往往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中考語文的現代文閱讀共有三個課外語段,對於任何一篇課外閱讀,考生都要至少讀三遍。
第一遍略讀,整體把握。第二遍精讀,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第三遍更換角度,檢查試卷。如果考生只草草地把文章讀一遍,就下結論寫答案,那麼很容易中途受挫,或扭曲自己的思考方向,而且也容易忘記自己想表達什麼。
②畫重點詞句:考生在閱讀語段時,可以在重點地方(說明文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首括句、尾結句,文中的設問句、過渡句;記敘文開頭和結尾句、議論抒情的句子、景物描寫的句子、人物描寫的句子、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議論文中標志中心論點的詞語,如「我認為」、「所以」、「總之」、「可見」、「綜上所述」等)用鉛筆畫線,以利於了解、分析問題,同時也節省了再次整體閱讀的時間,提高答題效率。第三遍閱讀可根據畫線部分快速瀏覽,檢查回答是否准確。
③換角度審題:很多考生對答案檢查了很多遍,也沒有發現錯誤,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有些考生只檢查答案,而沒有再看看問題。二是一直用同樣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同一個角度,當然只能得出同樣的結果。防止這種錯誤出現就要更換角度,重新審題思考,避免答題的片面性,使錯誤能及時得以糾正。
技巧三、還原詞句就近找論點
在記敘文閱讀和議論文閱讀中,經常設置如對某個詞語的理解、對某個語句含義的把握等問題。考生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一定要牢記「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
首先,找到這個詞語或句子的出處。把詞語或句子還原到文中,然後再思考問題。只有結合具體語境,才能准確推斷詞語的含義,准確了解語句在文中所佔的位置。考生萬不可一見到題就草率作答,這樣極易斷章取義,偏離文章中心。
其次,不要隨意聯系現實。有些考生在回答問題時,總喜歡聯系現實,當現實與文章內容不一致時,總認為文章的作者是錯誤的,然後就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已有認知答題,完全不顧文章,這是大錯特錯的。
再次,遵循就近原則。議論文中經常設置這樣的問題:某某文字直接證明的道理是什麼?某種論證方法的作用是什麼?考生在回答時,首先應關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後面是否有說理性文字,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答案。如果沒有,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如果有中心句,那就是答案。如果沒有,那麼再找文章的中心論點。
技巧四、依靠重點詞完善采分點
有的考生做閱讀題時,發現問題簡單,自己會做,就盲目樂觀,精神鬆懈,考生常因此丟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點。
譬如《揚州個園》中有這樣一段話,「揚州的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園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疊精巧而著名。」如果根據此段內容設置問題:此園名為「個園」的原因是什麼?考生會感到回答此題非常輕松,但是卻容易忽視一個最基本的采分點「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因此,考生越是認為試題容易,越應該慎重。
特別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說明文提煉信息准確度好把握,信息點回答不全面卻是個大問題。那麼,如何全面篩選信息呢?像上面介紹的例子,只要考生在閱讀時注意到「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前有一個「又」字,此題就不會輕易丟掉采分點了。所以在閱讀時,尤其是閱讀說明文時,考生一定要注意「又、還、也、此外、而且」等詞語。
技巧五、言簡意賅分條作答
做課外閱讀,需要書寫的文字較多,一些考生常懷有僥幸心理,答案寫得非常詳細,以便閱卷教師從中找到正確答案,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所以,考生回答問題時,應言簡意賅。比如在回答「請概括文章所使用的事實論據,或請為文章補充一個事實論據」一類的問題時,考生可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考慮問題:如果是正面的事實,可以概括為「某某按照論點的內容去做了,有怎樣的效果」;如果是反面的事實,可以概括為「某某沒按照論點的內容去做,有怎樣的後果」。這樣既節省筆墨,又抓住了采分點。
有些問題的采分點較多,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內容放在一起,混成一片,不利於閱卷教師批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丟分,考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條理的清晰。尤其是3分或4分的題,考生應在每一條答案前標明序號,以便閱卷教師一目瞭然地抓住答案中的幾個采分點。
技巧六、仔細審題避免丟分
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審慎對待,細心透視題乾的重點和考點。須知: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乾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乾的隱含義,明確考點、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
考生因不仔細審題而丟失的分數,往往多於沒有掌握知識點而丟失的分數。如題干讓你找錯誤的選項,而你找了正確的;題干讓你用原文語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話概括,這都是不注意審題所致。這類考生在答題時,往往是「想當然」,思維總停留在見過的題型上,總認為此題似曾相識,然後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答題,而很少去領悟此次考試出題者的意圖。成績發表後,才追悔莫及,為時已晚。所以,越是似曾相識的題,越要仔細審題,避免丟分
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 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准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朴、自然等。 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
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准確、簡明、規范。易混術語區分(一)「方式、手法」的區分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 :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 :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 (二)「情」、「景」關系區別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三)描寫的角度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1,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2.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3.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4.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5.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6.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7.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詩歌的語言精練,具有跳躍性,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怎樣才能讀懂呢?首先要大膽想像。想像是詩歌的重要特點。沒有想像就沒有詩歌,因此,閱讀詩歌時要展開想像的翅膀,與詩中的景物和形象融為一體,這樣才能理解詩歌。而要反復吟誦品味。詩歌語言節奏明顯,講求韻律,而詩歌音律節奏反映了作者情感的波動。再有,詩歌的形象、情感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讀透的,要反復吟誦,反復品味,才能體會詩歌的意境。理解詩歌中心意思要從兩方面著手: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時代背景。這首詩是誰寫的,當時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只有了解了這些背景,才能加深對詩歌內容和中心的理解。 2.要充分感受和理解形象的意蘊。詩歌總是依託一個事物來表明志向,抒發情感的,只有通過反復朗讀,才能讀出詩歌的意蘊、中心及情感。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提煉中心、主題:
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
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裡?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 事物的 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 ,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准確地說明了 ,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文章段落語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須從內容、結構兩個方面來進行做答)
1、結構上: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開頭)首尾呼應。
2、內容上:開篇點題、抒發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
3、寫法上:氣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為後文作鋪墊、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等。
象徵、托物言志作用:使表達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環境描寫的作用:交代時間地點,揭示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等等。
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
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別。
2、選好之後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
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
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於強調後者。
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徵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准確、生動)。
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提問人的追問 2010-07-04 12:53
可不可以再詳細地介紹一下最後4,5,6三點?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7-04 15:18
4.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就是解釋關鍵詞在這個句子的情境中的意思,對這個句子的表達有什麼影響,表現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5.說明文分析一句話,要寫出這句話表現了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的什麼特徵,體現了說明文准確、生動的語言特點(最後一句一般都要寫上,不要漏了)。
6.記敘文分析一句話,先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效果,內容上有什麼作用,再寫出這句話體現了什麼樣的氣氛,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突出了怎樣的人物特點。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Ⅷ 八年級 (初二)上冊 語文 閱讀題 帶答案的
gxcvbtgggghhdvbc
Ⅸ 初中小說閱讀答題技巧一般在哪裡。。。答題技巧方法
初中文章閱讀重點是記敘文,閱讀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把握其文體特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說等,都劃歸到記敘文教學中。
二、掌握記敘文的分類: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三、牢記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學會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三種——順敘、倒敘、插敘。
五、找准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
六、區別記敘的人稱:一般採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七、了解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准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八、辨別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說明文也是初中閱讀的重要方面,關鍵是掌握說明方法。
1.舉例子: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光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如(中國石拱橋)把古代的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對我國建設石拱橋歷史的悠久、成就的傑出作了說明。
2.分類別:要說明事物的特徵或事理,從單方面往往不容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方面的異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標准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如《向沙漠進軍》一文將沙漠進攻的方式分成「游擊戰」和「陣地戰」兩類。
3.列數據: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徵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又說服力的依據。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數字說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較:為了把事物或事理說得通俗易懂,有時可以從人們已有的感性知識出發,利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較,從而喚起讀者的想像,獲得一個深刻的印象。如《人類的語言》一文將鸚鵡、猩猩的「語言」與「人類的語言」作比較,得出「只有人類才有真正的語言」的結論。
5.下定義: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常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給事物下定義。這是說明事物特徵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質的一種方法。如《統籌方法》一文,開頭就給"統籌方法」下了定義:「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下作進程的數學方法」。這個定義既指明了"統籌方法"的本質--數學,也指明了"統籌方法"的應用特點--安排工作進程。這樣,就把統籌方法和其他的數學方法區別開來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在說明文中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們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如《中國石拱橋》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讓讀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橋的特點。
7.畫圖表:有些事物的關系抽象而復雜,僅用文字說明還不能使讀者明白,這就需要附上示意圖,或按比例精確繪制圖,如產品設計圖、軍事行動路線圖等。有時,被說明的事物項目較多,也可制定統計表,將有關數字分別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瞭然。如《統籌方法》一文,畫了三幅箭頭圖,配合文字說明.使統籌方法更加具體可信。
8.作詮釋:這是對事物進行解釋的一種說明方法。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是:定義要求完整,即定義的對象與所下定義的外延要相等,並且要從一個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內涵;而詮釋並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內涵就可以了,並且解釋的對象與做出的解釋外延也可以不相等。詞是能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這個定義,主語與賓語的內涵與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顛倒。即說"能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是詞"也行。而"鈾,是銀白色的金屬",則是詮釋,其內涵與外延都不相等,"鈾」的外延要小於"銀白色的金屬」的外延,因而主語與賓語不能倒過來說,即不能說"銀白色的金屬是鈾"。作詮釋不僅可以用來解釋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來解釋事物或事理的性質、特點、功用和原因等。作詮釋的語言雖不像下定義那樣要求嚴格,但也須簡明、准確、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詮釋的說明方法,這里的"死」指的是魚蝦草木的死,因為死誨鹹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長,所以叫"死海",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徵。
9.摹狀貌:就是通過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徵,有助於把被說明的對象說得更具體、生動。如《中國石拱橋》中"這些石刻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這樣的說明顯得十分生動、活潑。
議論文閱讀,首先要了解議論文的特點。議論文有論點、論據、論證三大要素。只有把握住議論的這些特點,在閱讀時才知道從何入手,怎樣去「讀」。
一 把握論點。
閱讀議論文,最關鍵的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大多數文章,標題只是提出了一個論題,中心論點隱含在文章的論述中。有的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那麼,作為論點的標題,一般是個表判斷、表肯定的句子或短語。也有的文章,在開頭提出中心論點。還有的文章,在行文當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論點。。
二 弄清論據。
閱讀議論文,在抓住論點之後,還要弄清楚文中是用哪些論據來證明論點的。論據一般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事實論據包括事例、史實、統計數字等。事實必須確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論據包括革命導師的正確論述和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正確反映自然規律和人類生活經驗的名人名言、諺語、格言等,也屬於道理論據。
三 搞清論證方法及論證方式。
搞清論證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中心論點。要搞清論證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論證方法。經常使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其次,還要明確議論文的兩種論證方式,即立論和駁論。立論就是針對事物或問題直接闡明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駁論就是通過反對錯誤或反動觀點,從而樹立起自己的正確觀點。在駁論文中,用到的論證方法還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歸謬法等。
四 理清議論文的結構。
閱讀議論文,必須理清議論文的結構。立論文的結構一般分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部分,也就是引論、本論和結論。議論文的常見結構形式有:並列式,段落層次間是平行並列的關系;層進式,各部分之間是層進關系,即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總分式,論證的層次間是總論和分論的關系,或先總後分,或先分後總,或總分總。駁論文的一般結構方式是:擺錯誤論點、分析錯誤論點的實質及危害、得出正確的觀點。
五 了解議論文的語言特點。
由於議論文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一種文體,因而它的語言往往有鮮明的個性,或針砭時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針見血,或諷刺社會不良風氣毫不留情。除了嚴密的邏輯性外,遣詞造句也是頗費心機的,我們在閱讀時要細心體會。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
Ⅹ 初二語文閱讀『散文』『小說』的答題方法。。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