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我的大乃女友小依小說在線閱讀

我的大乃女友小依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6-16 03:27:25

⑴ 《我的大小姐老婆》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鏈接:

提取碼:txe2小說名稱:我的大小姐老婆

作者:銀劍書生

類型:言情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2690000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曾經隸屬於太陽花組織龍皇殺手組織,龍皇殺手,世界頂尖殺手。風花雪月,哭笑歌舞為龍皇殺手五大殺手代表詞,師兄弟相愛相殺。

⑵ 我的前女友是大明星_by可樂_txt全文免費閱讀

鏈接:

提取碼:4lxv

該小說講述了隔壁鄰居跟我們家是百年死對頭,但我卻跟他們家的大明星女兒秘密交往了七年。

⑶ 我女朋友她力大無窮_by秋白話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2wnz

小說名稱:我女朋友她力大無窮
作者:秋白話
類型:言情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307615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據後來關星河自述,他在三中同學眼中不可招惹生人勿進的人設,崩於高二那年的初秋。那年三中轉來一個山區學生,瘦瘦小小,笑容很甜,第一天就撞上了聲名在外的關同學。就在吃瓜群眾對這套路校園文開頭喜聞樂見時,轉學生一人干倒了十幾個混混,隨手將不銹鋼保溫杯捏到變形,笑眯眯問道:「哦,有事嗎?」

⑷ 我想找個女朋友,可是為什麼我老是喜歡比我大的女孩呢

你也許是喜歡成熟和懂事的女孩,跟我一樣,一般比較大的女孩才有更多的經歷,更能懂得生活

⑸ 我要《我的女友小茵》之類的小說,越多越好,分兒我准備全散了,謝各位兄弟

類似《我的女友小茵》之類的小說:《校花的貼身高手》、《近身保鏢》。
《校花的貼身高手》
小說作者: 魚人二代
內容簡介:

一個大山裡走出來的絕世高手,一塊能預知未來的神秘玉佩……
林逸是一名普通學生,不過,他還身負另外一個重任,那就是追校花!而且還是奉校花老爸之命!
雖然林逸很不想跟這位難伺候的大小姐打交道,但是長輩之命難違抗,他不得不千里迢迢的轉學到了松山市,給大小姐鞍前馬後的當跟班……於是,史上最牛的跟班出現了——大小姐的貼身高手!
《近身保鏢》
小說作者: 柳下揮
內容簡介:
山村少年葉秋來到繁華都市,在一個猥瑣老頭的介紹下成了富家千金地貼身保鏢,並住進了傳說中的美女公寓----藍色公寓。 沒有裝逼泡妞必備技能的葉秋時時受到美女的鄙夷和刁難,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且看流氓保鏢如何和女主人大鬥法! 卑鄙是成功者的通行證,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一個並不善良的小保鏢發家致富並最終抱得美人歸的故事!

⑹ 找乃子大的女朋友好 還是找乃子小的好

小的可以摸大,大的不能摸小,所以要找小的。

⑺ 我的極品女友們_by超級大坦克科比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mRSqLTK5tpgOxisPfjvmNw

提取碼: 8ev3
小說名稱:我的極品女友們
作者:超級大坦克科比
類型:都市校園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1509161字
簡介:《我的極品女友們》是作者超級大坦克科比。主要講述了那些要錢要房要車的極品前女友們的極品史。

⑻ 我的女朋友是人還是鬼,精神崩潰了! 誰知到這個小說原創在哪啊! 或者告訴我結尾到底是什麼 沒太看懂!

古代文人勤學故事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奮讀書。
蘇廷吹火讀書。「少不得父意,常與僕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常林帶經耕鋤。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管寧割席分坐。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 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後終於事業有成!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車胤囊螢夜讀。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陳平忍辱苦讀書。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范仲淹斷齏劃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玄奘苦學佛法。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練成神箭手。李晟的父親是一員威武的大將,李晟希望長大成為父親一樣的人。可是,父親卻總是說他年紀小,不能習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學習射箭,終於練成了百發百中的神箭手,讓父親刮目相看。

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

劉勰佛殿借讀。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閻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據學家閻若璩小時候是個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負,在母親和老師的鼓勵下,閻若璩憑著勤能補拙的精神,刻苦讀書,付出別人幾倍的努力,趕上了正常的同學,此後,閻若璩仍舊憑著這股好學肯吃苦的精神,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顧炎武讀破萬卷書。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點奪走了他的生命。雖然他體弱多病,但是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顧炎武勤奮苦讀,以過人的毅力手抄《資治通鑒》,終於成為一代大學者。

歐陽修借閱典籍。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無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鄭氏為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荻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寫字。歐陽修勤奮刻苦,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而這種刻苦精神也影響了他的小夥伴李堯輔,將李堯輔帶上好學之路。
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巨著《聊齋志異》。
賈逵隔籬偷學。賈逵,字景伯,出生於公元30年,東漢人,是有名的經學家、天文學家。他是西漢名家賈誼的九世孫。父親賈徽也是一個大學問家。賈逵深受家庭的影響,從小聰慧過人。為了能夠讀書,賈逵小時候隔著竹籬笆,偷聽老師講課的故事。
孟柯改過勤學。孟子是戰國時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但是,孟子並非是一個天生就有學問的人,他幼年的時候非常貪玩,不喜歡讀書。後來,孟母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還剪斷布匹開導他。終於,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須努力勤奮的道理。

宋濂冒雪訪師。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陶弘景菜園求學。古代的時候,對自然界產生很多誤區,人們相信螺贏是將螟蛉變成自己的兒子這個荒唐的傳說,還把領來的兒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對此表示懷疑。他在村邊的菜園子里找到一窩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會神地整天觀察。陶弘景發覺它們有雄也有雌,經過許多天細致的觀察,陶弘景終於揭穿了蜾蠃銜螟蛉的秘密:原來蜾蠃也有自己的後代,螟蛉是被銜到窩里給幼蟲當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義子」這回事!從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親自觀察,絕不能人雲亦雲。
李白軼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綿州人。他的詩歌題材廣闊,內容豐富,感情強烈奔放,想像奇偉豐富,語言清新流暢。風格雄健,可稱為屈原以後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賦李花

據說李白周歲抓周時,抓了一本詩經。他父親很高興,認為兒子長大後可能成為有名的詩人,就想為李白取一個好名字.以免後人笑自己沒有學問。由於他對兒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來。直到兒子七歲,還沒想好合適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親對妻兒說:「我想寫一首春日絕句,只寫兩句,你母子一人給我添一句,湊合湊合。一句是『春風送暖百花開』,一句是『迎春綻金它先來』。」 母親想了好一陣子,說:「火燒杏林紅霞落。」

李白等母親說罷,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開的李樹一指,脫口說道:「李花怒放一樹白。」 父親一聽,拍手叫好,果然兒子有詩才。他越念心裡越喜歡,念著念著,忽然心想這句詩的開頭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嗎?這最後一個白字用得真好,正說出一樹李花聖潔如雪。於是,他就給兒子起名叫李白。

天上謫仙人

李白初到長安,遇到秘書監賀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難》一篇呈上,賀知章邊讀邊點頭,一遍未完,已稱嘆數次,最後,他翹起大姆指向李白說:「先生,您真是天上謫仙人啊!」立刻解下身上佩帶的金龜,呼喚店家換來美酒,與李白傾杯盡醉。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賀知章的贊語具體化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賀知章是文壇元老,《蜀道難》得到他如此推許,所以,不久之後,這首詩連同「謫仙」的名號就傳遍天下。

唐人李綽《尚書故實》記載貞元年間有一個叫陸暢的詩人,為了報答西川節度使韋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一首相贈,首句日:「蜀道易,易於履平地。」韋皋大喜,贈羅八百匹。但事實上此句以「易於履平地」喻「蜀道易」,較之太白「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原句,相差甚遠!更遑論實際上蜀道著實不易行走。因為其平淡無奇,《蜀道易》全詩未能流傳下來,這一句還是靠李綽的記載才得以倖存。

夢筆生花

據天寶遺事記載,李白年少之時,曾夢見自己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來果然天才橫溢,名聞天下。又記載李白嗜酒,不拘小節,但沉酣中所撰寫之文章,未曾錯誤;與人議事,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論,所以時人稱之為醉聖。除了高力士脫靴,楊國忠磨墨的有名傳說外,天寶遺事亦有記載李白曾於便殿為明皇撰詔誥,時十月大寒,筆凍莫能書寫,明皇命妃嬪數十人侍立在旁,各執筆呵之,李白再取筆書寫,可見他頗受皇帝寵信。

海上釣鰲客

據說李白曾在開元年間謁當時宰相,署名海上釣鰲客李白。宰相問他:[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鉤線?]李白回答:[以風浪逸其情,乾坤縱其志,以虹霓為絲,明月為鉤。]宰相再問:[以何物為餌?]李白回答:[以天下無義丈夫為餌。]果然氣勢不凡。

李白與杜甫

李白與杜甫二人詩風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樣,但是卻結為知心好友。杜甫贈送給李白的詩總計有十四首之多,可見他們二人交情之深厚。李白才氣高,作起詩來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杜甫卻屬於苦吟一派,總要斟酌再三,才能定稿。所以傳說李白曾寫詩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詩辛苦。詩作如下:

沉香亭醉賦《清平調》

天寶初年,正閑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徵召文書。原來,由於玉真公主、賀知章等的推薦,連當今皇上李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詩名!李白喜出望外,覺得自己大展宏圖的時機到了,他高吟著「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匆匆安頓好一雙兒女,便束裝進京了。

玄宗在金鑾殿召見了他。李白「論當世務,草答蕃書,辯若懸河,筆不停輟」,玄宗大為嘆賞,特命以七寶床賜食,並且親手為他調羹,對他說:「卿是布衣,名為朕知,非素道義,何以得此!」其寵遇之厚,世所稀見。從此,李白就待詔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筆為朝廷潤色鴻業,點綴太平,偶爾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宮中侍宴時吟詩作賦,佐酒助興。

李白漸漸地對這種文學侍從的生活感到厭倦,於是經常沉飲酒肆,後來乾脆興賀知章、汝陽王李?#92;、李適之、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等結為「八仙」之游,縱酒狂飲,喝醉了就卧於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內侍們四處尋找。杜甫曾寫過一首《飲中八仙歌》,描述八人不同的醉態,其對李白的描寫是:

這一日,李白又醉卧市上,忽覺冷水沃面,睜眼一看,宮中樂師李龜年正手持金花箋站在面前。原來,當時正值牡丹盛開,宮中興慶池東沉香亭前,玄宗親命移植的紅、紫、淺紅、通白四色牡丹也次第開放了。玄宗與楊妃前往賞花,李龜年照例率領著梨園弟子上前歌唱助興,誰知玄宗卻說:「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於是便命李龜年持金箋宣賜李白,要他立進《清平調》詞三章。李白欣然承旨,盡管醉意未消,還是援筆立就:

三詩皆既詠牡丹,又贊楊妃,卻沒想到也因這三首詩而得罪了楊貴妃。據說玄宗好幾次想給李白封官,還曾經答應給他做中書舍人,皆因楊貴妃的阻撓而作罷。

原來,李白用「可憐飛燕倚新妝」來襯托、贊美楊貴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為李白脫靴為恥的高力士卻故意在楊貴妃面前歪曲說:「以飛燕指妃子,是賤之甚矣!」因為趙飛燕是個出身微賤,得勢後又驕縱放盪,最後被廢自殺的女人,雖然貴為漢成帝的皇後,名聲實在太差,因此,當楊貴妃知道李白竟把自己比做這樣的女子後,十分生氣,也就多方阻撓李白的做官機會。不過,對於這段故事,後人多持懷疑的態度。

天寶三載(七四四),李白被賜金放歸,結束他的文學侍從生涯。但是那三章《清平調》以及圍繞著這三首詩的傳奇故事,卻一直流傳到今天。

捶碎黃鶴樓

歷代文人歌詠黃鶴樓的詩篇,最著名的當數唐朝崔顥那首七律《黃鶴樓》。因為有了這首詩,詩仙李白也不得不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所以,在《李太白全集》中,我們是找不到登臨黃鶴樓的詩篇的。李白倒寫過「捶碎黃鶴樓」的詩句,為此還引起了一場風波。

肅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李白在長流夜郎的途中遇赦返回,到江夏時遇到當時任南陵縣令的故人韋冰,兩人對飲敘舊。詩人有滿腹心事,於是即席寫下了著名的長篇政治抒情詩《江夏贈韋南陵冰》。詩中的「我且為君捶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二句,簡直令人匪夷所思,李白也因此被目為狂人,有些人還寫詩文來譏笑他。為此,李白又寫了《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予捶碎黃鶴樓》一詩:在這首詩中,李白用詼諧的筆調向丁十八「陪罪」:你怪我驚動你的「逸興」,作詩問罪,可是黃鶴樓已經被我捶碎,黃鶴仙人也無處棲止了。好在黃鶴可以上天向玉帝訴告,玉帝會放黃鶴歸來,黃鶴樓也會重建起來的。至於我,只有等酒醒了再來陪你同游。

雖有人不信此詩是李白所作,但李白「捶碎黃鶴樓」的故事卻已不脛而走。宋代有個和尚曾用此事戲作一偈曰:「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顯題詩在上頭。」另一個和尚覺得此偈還不足以寫出太白風韻,又把後兩句改為:「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明代解縉作《吊太白》詩也有「也曾捶碎黃鶴樓,也曾倒卻鸚鵡洲」之句,足見此詩影響之大。不過,這些人都只是將這看作李白的風流故事,卻很少想到詩人胸中的憤郁,真是李白的不幸!

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雖因服氣崔顥作品而擱筆,未寫出登黃鶴樓的詩,但他心中總覺若有所失。他眺望著江心的鸚鵡洲,心生一念:我何不效學崔顥,也作一首這種格調的詩呢?於是,題為《鸚鵡洲》的七律就這樣誕生了:

但這樣的詩,顯然還無法與《黃鶴樓》相比。直到他到了金陵,登上鳳凰台,面對滔滔東流的長江水,有感於六朝的興廢和國運的衰落,才觸發靈感,寫出那首氣象格律皆堪與《黃鶴樓》相匹敵的《登金陵鳳凰台》:

這首詩與《黃鶴樓》都稱得上是盛唐七律佳作,但因崔作在前,李白擬作在後,後人議論紛紛,崔顥和《黃鶴樓》的名氣也就被越抬越高。

其實,崔顥《黃鶴樓》的風格是模仿沈佺期的《龍池篇》。而且,崔顥先已仿效作過一首《雁門胡人歌》。但《龍池篇》和《雁門胡人歌》皆未著稱於世,《黃鶴樓》卻被後人推為唐人七律壓卷,這與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傳說不能說沒有關系。

李白是飼鳥高手

據史料記載,唐朝大詩人李白還是一位著手於訓養禽鳥的高手。

李白20歲左右時,曾一度隱居在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他在山中除讀書,練劍之外,就是精心馴養一大群禽鳥。他在他後來所作的《上安州裴長史書》一文中說:「養奇禽千計,呼皆就掌取食,了無驚猜,可見他飼養的禽鳥不僅數量驚人,而且他能令禽鳥聽從他的號令在他的掌中取食,說明他的馴養禽鳥的技術是相當高超的。當地刺史知道這件事後很感舉,曾到山上拜訪李白並以李白「身懷道術」為名向朝延舉薦了他。可是李白不願作唐明皇李隆基的御用「法師」,不屑以此為進身之階,終於沒有應召。

李白喜養禽鳥終生不倦。即使他在政治上失意,到處漂泊之時,也樂此不疲,黃山隱士胡公養有一對白鷳,是由家雞孵化,從小飼養長大的,十分馴服。李白在青城山時曾養過此鳥,但因此鳥野性較強而沒有馴養成功。所以他對胡公的白鷳掩飾不住鍾愛之情,表示了君子要奪人所好之意。胡公欣然答應奉送雙鷳,但要求「謫仙人」親筆題詩一首,李白欣喜若狂,馬上寫了帶有序文的《贈黃山胡公求白鷳》王言律詩一首,並在序文中透露了他熱衷此道的心情:「此鳥耿介,尤難畜之。予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輟贈於我,唯求一詩,聞之欣然。適合宿意,因援筆三叫,文不加點以贈之。「在詩中他以白鷳與白壁相提並論,以白錦喻白鷳毛色之美,表達出自己得到珍禽後的欣喜之情。

李白對馴養禽鳥的濃厚興趣,折射出他熱愛生命、崇尚自然的積極的人生觀。

李白軼事兩則

唐天寶末年,李白漫遊到南陵、宣城,曾在涇縣桃花潭受到隱士汪倫的盛情款待,對此李白還留下詩作,寫了兩首《過汪氏別業》五言古風(見《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詩里對主人別墅幽雅,美麗的自然景色,以及主客間酒酣耳熱之際的盡情歌舞,都作了生動的描繪和細致的刻畫。

汪倫款留數日,臨別贈以厚禮,並踏歌送行,李白感其意作《贈汪倫》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抒發情懷、膾炙人口的《贈汪倫》,被後人廣為傳誦,短短四句,充分表述了詩人和汪倫的深情厚意,成為友人相送的絕唱。

但您可知道,李白是被汪倫「騙」到桃花潭去的。

汪倫是什麼樣的人呢?據清嘉慶年間編纂的《涇縣志》記載,汪倫是住在桃花潭岸邊的隱士,是個不圖仕途的知識分子。

汪倫得知李白東游至宣城,因久慕李白詩名而修書「騙」他來作客,這個趣聞佳話不光是當地老少皆知,在清人袁枚的《隨園詩話》(卷六《補遺》第十一)中也曾有記載:

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雲:「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雲:「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數日,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一首。

這桃花潭絕句即指《贈汪倫》詩。

然李白那豪放的性格中,有時也未免懷有些許妒忌之心。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還,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逗留的日子裡,登上屹立於蛇山的黃鶴樓,面對滔滔江水,詩興大發,欲題詩於上,猛見崔顥的《黃鶴樓》詩赫然在目: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本想題詩的李白,觀此詩後不敢題了,遂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但太白對崔顥詩又服又不服,至南京乃作《登金陵鳳凰台》,欲與崔顥的《黃鶴樓》較勝負: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鳳凰台故址在今南京鳳台山。此事在《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有載:「李太白負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欲擬之較勝負,乃作《金陵登鳳凰台》詩。」在計有功的《唐詩記事·卷二十一》亦載:「世傳太白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遂作《鳳凰台》詩以較勝負。」

可是經李白與崔顥一決高下的舉動,卻愈增崔顥此詩的知名度,被人推崇。宋人嚴羽《滄浪詩話》雲:唐人七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後人的評價也隨之而起,生活在宋元之際的方回在《瀛奎律髓》雲李詩與崔詩相似,「格律氣勢未易甲乙。」但清人紀昀卻不同意方回之說,直抒己見雲:「氣魄遠遜崔詩,雲未易甲乙,誤也。」吳昌祺《唐詩解》評李白《登金陵鳳凰台》雲:「起句失利,豈能比肩《黃鶴》……」

看來李白大可不必與崔顥較勁,有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為人處事,何必時時處處爭第一呢。
望採納。

⑼ 我的大小姐老婆最新章節,小說全文免費閱讀,求txt下載

書名:我的大小姐老婆

作者:太白持手琴

狀態:連載中

最後更新時間:2022/5/23

最新章節: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再得生命之氣!

鏈接: https://pan..com/s/1A9EWy3M0m7Lb32m6X7TpPg?pwd=e67e

熱點內容
一對一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424
主角修煉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8:09:01 瀏覽:228
找一本校園小說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發布:2025-02-02 08:07:28 瀏覽:867
腹黑會長是頭狼全文免費小說 發布:2025-02-02 07:50:10 瀏覽:351
有沒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7:17:05 瀏覽:540
俞靜雅葉北城小說的名字 發布:2025-02-02 07:08:23 瀏覽:854
科幻小說起什麼名字大全 發布:2025-02-02 06:43:40 瀏覽:48
2017完結網游類小說排行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586
鳳棲梧桐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2 05:54:54 瀏覽:549
校園男主混混成長小說 發布:2025-02-02 04:55:53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