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高考十年最奇葩小說閱讀

高考十年最奇葩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6-15 14:48:41

㈠ 你見過最奇葩的高考題是什麼

17年全國一。一發答題卡,本來想看看物理大題有沒有圖,不經意間撇到生物29題,完了,10分沒了,發下卷先看這個題,果然,10分沒了。我的生物也算是強項,化學是弱項,物理水平一般。生物涼了10分,仔細做了做其他題,爭取75+。物理全是坑啊,算數全是小數點啊啊,大題和預測的考點不一樣啊,刷了三個月物理大題,白做了啊!學校發的押題卷沒有用啊!化學,雖然我化學不行,但我能看出來,這個化學題挺簡單,只不過是只有我不會罷了。一首涼涼送給理綜。回去問宿舍小胖子,他生物特別厲害,平時不出意外的話一直滿分,問他29怎麼做「那題挺有意思的,我做過差不多類型的,不出意外生物滿分。」

㈡ 穿進無限文科高考_by女神踩過的地板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ht8s

小說名稱:穿進無限文科高考
作者:女神踩過的地板
類型:穿越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867006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二戰情報官陳以南穿到了未來,成了個星際高考·文科生。陳.理科滿分.語文20分.以南:…….眼前一黑。這里的高考很奇怪。

㈢ 《十年高考》這本書怎麼樣求介紹下

很不錯,都是歷年真題研究,是最能讓高三學生快速高效提分的輔導書

㈣ 高考語文奇葩神題和答案

爭議 這個「接地氣」作文貼近中學生生活?

縱觀全卷,不少業內人士均指出,出題最大的特點就是新穎靈活且「接地氣」,「表面上似『奇葩』,本質依然是語文」。執信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雷永東老師分析,這次廣州一模的語文作文題,屬於新材料作文。從審題來看比較明確,是關於校服的塗畫,貼近學生的生活。

雷永東認為,學生可以圍繞校服的塗畫給出自己的看法。「不管學生的看法是支持還是否定,只要論據充分與合理,都是可以的。」他認為,題干給出的材料是中性的,沒有引導學生要贊成或反對的傾向。

而廣州一中語文科老師賴潤華則分析,該材料作文不同以往,給出三個情景,但沒有一個明確主題引導,由此不少學生覺得沒有了立足點,暴露了審題的薄弱點。「很多考生不知道,校服只是一個切入點,真正讓你議論的不是說這個校服最終怎麼樣。」賴潤華認為,學生應該從校服上面的內容,引出個人對中學生生活實際的一些看法,這樣會有加分。

由此,老師們指出,一模語文的命題方向恰恰給學生們「提了個醒」:備戰高考不僅僅是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成績,更重要的是留心生活,關心時事。

觀點 語文教學需與時俱進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語文考卷的「個性」題目不僅頻現在自主招生等選拔考試中,更有向傳統考試延伸的趨勢。各種網路熱詞入題,讓學生們又愛又恨,連圍觀的網友都直呼「神題」又現。

「這類題目看似刁鑽,其實不難拿分,它給了學生更大的思考創造的空間,以考查能力替代記憶力。」一位不願具名的語文教研專家分析,與以往的語文考題不同,如今語文考試在命題上會更注重貼近性,將網路熱詞、時事熱點引入試題,而非死板地照搬課本。「這應該說是擺脫應試教育的進步,也更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

該專家認為,網路熱詞的出現是語言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越是流行,越是不能忽視,在語文教學中越要正確引導,理性研究。」另一方面,教學具有時代性,無論從語文教學到考核都應該更貼近「90後」甚至「00後」學生的思維和語言習慣,「只有調動他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不過,他同時強調,出題者還是要更多地從學生的知識架構和考察目的出發,不能為了凸顯試卷「新穎個性」,而出現讓人費解的題目,誤導學生。

㈤ 《十年高考真題基礎練》怎麼樣

很好
十年高考,這本書是志宏優化首發,帶今年最新高考真題的圖書,並且將真題進行了精準的知識分類劃分。其實一本高考的書好與不好關鍵在於它對於高考題的貼近程度

㈥ 各地高考作文題大匯總,哪省題目最」奇葩「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卷1作文題。漫畫作文。餐桌,許多貓吃魚,就一隻貓捉老鼠,別的貓說:「有魚吃還捉老鼠?查看圖片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卷2作文題閱讀下邊的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讀書日這天網上了關於淺閱讀的行動。甲:什麼是淺閱讀乙:就是追求簡單輕松,實用有趣的閱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北京卷作文題。以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不限文體。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上海卷作文題。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的魚。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天津卷作文題。話題作文《我生活的世界》,不少於800字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重慶卷作文題。以「難題」為題目,寫一篇文章。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江蘇卷作文題。綠色,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綠色,與生命、生態緊密相連。今天,綠色成為嶄新的理念,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以「倡導綠色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廣東卷作文題。命題作文《與你為鄰》:你我為鄰,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鄰,無法迴避,卻可有所選擇。請你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以《與你為鄰》為標題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浙江卷作文題。命題作文:「角色轉換之間」傳說有的雛鳥長大後,會銜食喂養衰老的母鳥。人們把此現象稱為「反哺」。人類社會也存在類似現象。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文化影響被稱之為「文化反哺」。千百年來,在以父輩對子輩施教為主流的正統傳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猶如潛流引而不現,但在迅疾變化的當今社會,年輕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們在科學知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年長一代,施教者與受教者之間,角色常常發生轉換。以「角色轉換之間」為題,可以講述故事,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文體除詩歌外不限,字數在800字以上。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山東卷作文題。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都有魅力,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要求根據以上的材料來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字。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題:幻想與現實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孫悟空的筋斗雲,哪吒的風火輪,都是神奇想像的產物,寄寓了人類渴求飛速先進的美好願望。誰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說《新中國》預言百餘年後在上海陸家嘴一帶舉萬國博覽會,法國科幻小說家凡爾的夢想」從地球到月球「,在今天會成為現實?幻想源自人類的求知本能,展現了人類非凡的想像力。幻想推動現實,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樂的源泉……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選准角度,寫一篇作文。要求:自選文體,自擬標題(請把標題寫在答題卡上),不少於800字。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寧夏卷作文題。材料為:三個男同學去打籃球,路上遇到一個乞討的小女孩,女孩在地上用粉筆寫著「我因為出來旅遊錢包被偷,請資助我」。其中一名男孩給了女孩10元錢。另兩名男孩說這個男孩上當了,因為出來旅遊不會帶著粉筆。另一則材料是:某一煤礦發生透水事故,幾天後,救護隊員找到了遇難者的屍體,在一個叫聶文清的礦工身旁,他們發現了一頂用粉筆寫有遺言的安全帽,上面寫著:「骨肉親情難分舍,欠我娘200元,欠鄧曙華100……」。自擬題目自選角度,以誠信和善良為題寫一篇作文。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江西卷作文題為什麼要找回童年?因為現在社會太功利了,小朋友們壓力過大,童年早已離開。現在的社會需要純真,需要找回童年。重點關注「找回」這個動詞。記敘議論都可以,文體要明確。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遼寧卷作文題遼寧作文:「幸福是」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幸福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真實地填充著我們的生活。材料12009年11月19日《中國青年報》做的關於「幸福和屋子的關系」的在線調查顯示,八成中國被調查者以為「幸福和屋子有關系」,不過對此結果,日本網友的意見大相徑庭,約九成以上日本網友以為幸福和屋子沒有關系。材料2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裡,被救上岸後,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呼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活著就是幸福,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為了「所謂的幸福」葬送了自己。材料3有人認為:人生的幸福最淺層的是慾望、物質帶來的,慾望和物質的人生是永不能滿足的。材料4有人認為: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你不能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坑害了別人,甚至坑害了國家。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以「幸福是」為題(空線處填上你選的詞語或短語);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福建卷作文題:材料題: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兩兄弟的假設,他們只是為了證明民間童話和歷史是否有聯系,最後卻求證不了,然後把筆記本束之高閣,後來是他的朋友發現並且出版了這個再印幾萬次,發行幾億本,被四十幾個國家翻譯成五十多種語言的《格林童話》。自己選個角度寫,題目自擬,立意自定。可是又不得超出材料內容和含意。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四川卷作文題。一個點可以構成一條線,可以構成一個平面,最後構成立體。人生就像不規則的幾個點,這些點又可以連成無數條線,這些線又可以組成不同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組成不同的幾何體。請從人生的角度寫作。據此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徽卷作文題。「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由此哲理詩引發的思考和聯想寫一文,詩歌體除外。2010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新課標全國作文題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種熱帶觀賞魚,把它放在魚缸里,不管養多長時間,也只能長到兩三寸長。但是把它在大水池中,兩三個月就能長到一尺多長。狼是一種對周邊環境充滿興趣的動物,正是因為它不斷探索、不斷體驗,使它能夠躲避風險,覓得食物,得以生存下來。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隨意抽取了18名學生,並把名單交給了班任,並說,他們是很有潛力的學生。由於班任對這18名學生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不久以後,他們的成績都有提高。這些材料啟發我們,人的成才是有規律的。要求:自選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湖南卷作文題請以「早」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60分)2010陝西高考作文題:人才的成長與環境的關系題目自擬1:把一條熱帶魚放在一個小魚缸里,它只能長到3寸大小;把它放進大魚池裡,它才有可能長的很大;2、狼之所以勇猛矯健,是因為它長期生活在野外環境里;3、一位心理學家挑選了10個人,並告知他們都是有天賦的人,後來這10個人都獲得了成功,但心理學家最後坦言,他們當初其實只是普通人。題目要求考生結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題,撰寫800字作文

㈦ 有一部小說中間部分是講一個人被邀請去出高考題。他就出了很多奇葩題目。是什麼小說

《我真是大明星》第695章中有這個情節

㈧ 求百度文庫中 最全高考小說閱讀真題匯編+小說類閱讀技巧,超漂亮

附件已上傳 請下載 滿意請採納回答

㈨ 高考小說

【考綱解讀】

考綱內容

考綱闡釋

考點分布

1.分析綜合C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D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F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2)探討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分析文章的結構就是弄清文章的段落層次、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問題,把握行文思路。概括作品主題考查的是對具體內容的概括能力。
小說的三要素,散文的形散神聚,戲劇的矛盾沖突,詩歌的凝練、抒情性、形象性,文體特徵是閱讀解題必須思考的因素。
《考綱》所說的表現手法是指還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在內的藝術手法,主要考查其表達效果。
「重要語句」通常指:①結構比較復雜,對理解文章有影響的語句;②即人們常說的「文眼」、中心句、總結句、過渡句等;③內涵較為豐富的語句。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就是分析這一類語句的修辭作用。
欣賞形象通常指通過什麼手法刻畫了什麼形象,通過什麼形象抒發了什麼情感。作品的內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現出來的觀點、思想感情傾向。
文學經典往往是時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的體現,甚至通向全人類的普遍文化心理。文學形象具有包孕性,這就使得文學作品呈現出多層次的豐富意蘊,讀者視角在歷史、哲學和審美三個層面的轉換,往往可以發現新意蘊。個性化閱讀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探究文學作品的豐富意蘊。

/

【考點透析】
根據《考綱》規定,文學類文本閱讀從三個不同的能力層級考查學生,考點分三大類,共八個考點。小說的三個特點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描寫具體的環境,高考命題人設題問題離不開小說「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環境、情節常常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為了表達主題的。
一、情節結構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小說的基本特徵「三要素」之一的「情節」,並「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C。
作品的主題思想需要在情節的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有的小說甚至有多條線索多種矛盾相互交錯,要准確地理解作品的主題,必須理清作品的線索和情節。分析情節,要善於把握故事發生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四個環節,並能概括各部分的要義,為提煉主題思想做准備。同時,我們還須從情節的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為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人物靈魂深處的東西來,離開了情節,就不知道人物怎樣做事,也就無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徵。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須透過情節中發生的事情這種外在現象,去剖析現象背後的本質。如《想討一本書》就是通過「討書」「買書」這兩個事件反映出方先生不讀書又強裝斯文儒雅的性格特徵的,物質的富有與精神的貧乏這個矛盾也是在「討書→買書→碰壁」這個情節中得以展現的。要分析情節,先要抓線索,情節的發展離不開線索的貫穿。《想討一本書》這篇文章就是以「書」為線索貫穿全文,推動情節發展的。有時,故事情節比較復雜的文章還會有兩條線索,如魯迅的《葯》就設置了兩條情節線索。文章可以以事物為線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動為線索。如巴金的《燈》開頭是「窒悶」,中間有「心漸漸安定」「呼吸也暢快了許多」,結尾有「對著山那邊微笑了」,抓住了這些,文章的情節和思路就得到了整體把握。其次抓時空變化(或情節發展脈絡)。例如閱讀魯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幾次來魯鎮的不同時空及其肖像言行的變化,就可以較准確地把握全文的情節和思路,進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禮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題。當然,與分析情節有關的還要看選材、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結構是否完整,過渡照應是否自然恰切等。
分析小說結構注意從概括段意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整體把握,把握文章的主旨。開頭和結尾是小說結構的重要部分,這兩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總領或總結的作用,明確了它們與前後文的關系,就能把握其基本思路。也注意文中的過渡和照應。過渡,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銜接轉換;照應,是指前後文的關照呼應。一旦把握了小說的過渡與照應,文章的整體思路也就容易把握了。
二、人物性格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小說的基本特徵「三要素」之一的「人物」,能力層級C ;並「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D。
人物指的是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所以,要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認真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等,從而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而發掘出各色人物善惡美醜的精神世界;通過對小說的整體閱讀,能對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准確把握作品的內涵。小說中的人物並非就是現實中的「真人」,而是拼湊起來的角色,是作家經過典型化處理的「人」。所謂「典型化」,就是作家以概括現實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現象進行分析選擇集中概括,剔除其中非本質的東西,突出其中本質的主要方面,並加以充分的想像和合理的虛構,以此創造出具有鮮明獨特個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會本質的人物形象,達到反映生活、表達作者主觀情感的目的。所以,小說的世界,是作者經過藝術加工的世界,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在閱讀中鑽牛角尖。評價人物,只有從事件本身來評價人物才是客觀公正的,切忌帶先入為主的主觀色彩,也要避免貼標簽式地將人物臉譜化的泛泛而談。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需要通過各種描寫方法來刻畫。心理描寫有助於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氣氛、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等。如高爾基的《母親》一文中心理描寫的方法很多,有側面敘述人物內心活動或感覺的,有運用人物內心獨白直接剖析心理活動的,有通過動作表情描寫反映心理活動的。莫泊桑的《項鏈》在心理描寫方面也有獨到之處,例如寫瑪蒂爾德看到舞會請帖時,既急切盼望出席舞會,又沒有合適的服飾,那種焦急、懊惱、悔恨的復雜心理,就刻畫得惟妙惟肖。細節描寫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一個重要手段,它通常包括人物言談舉止細節、生活情景細節、自然景物細節等。細節的最大特點就是「細」,這「細」包括兩層意思:其一,它是生活中的細小事物;其二,對它的描寫必須是細致入微的。另外,細節應當是典型的,能以一當十地反映生活及表現人物性格。如《變色龍》里寫奧楚蔑洛夫為擺脫尷尬,要葉爾德林不斷地幫他脫下大衣、穿上大衣的細節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見風使舵的變色龍性格。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獨白和人物對白的描寫。人物語言描寫要求個性化和本質化,即在用詞、語氣、表達方式上顯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文化水平、思想修養、職業身份、內心世界等。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在描寫人物的獨白、對話時,常適當加入一些關於人物的心態、聲調和口吻的提示。如孔乙己的語言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多乎哉?不多也」「竊書不能算偷」打上了封建讀書人的鮮明烙印;而咸亨酒店掌櫃重復的「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也打上了一個惟利是圖的商人的鮮明烙印。多種描寫手段集中而精彩表現出來的作品還要數《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王熙鳳出場的那段場面描寫。對王熙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語言描寫,「三角眼」「吊梢眉」的肖像描寫,林黛玉的心理描寫,周圍人物的肅整和王熙鳳的放誕無禮的對比描寫,先哭後笑、轉悲為喜、又是打量又是抹淚等綜合運用的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法,把王熙鳳察言觀色、機變逢迎的性格特徵刻畫得入木三分。從以上舉例可以看出,分析評價人物形象必須分析多種多樣的描寫方法。
三、環境描寫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小說的基本特徵「三要素」之一的「環境」,能力層級C。
環境描寫,包括社會背景、自然環境和人物活動的場所。人物的性格通過環境得以凸顯,環境是為人物而設置的。小說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環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總要打上時代的烙印,留下環境的痕跡。小說追求相對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就要著力於人物所處的環境的描繪,人與人之間所釀成的氣氛和整體意境的形成,無不包含著某種真摯的思想情感。很多作品所浸含著的往往就是作者自己的情思和意緒。如《葯》中對愚昧麻木的民眾的描寫,正是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環境現狀的反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悲慘命運也是在祝福那種環境氣氛中顯現出來的,其中無不包含著作者對主人公的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不平,以喚起人們療救的注意。
四、把握主題
《考綱》要求考生「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C。
小說的主題實際就是作者通過各種形象所要表達的思想。文學作品的作用就是要感奮人、激勵人、愉悅人,使人從中得到教益,所以正確把握小說的主題是評價文學作品最重要的環節,是實現小說社會功能的關鍵所在。在小說中,由於作者濃墨重彩皆潑灑於主要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題性人物」。在故事小說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際遇遭逢、命運歸宿常常聯系著社會生活的某種本質,顯示著作品主題的價值。在性格小說中,主要人物是某種典型性格的代表和化身。這種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發展的歷史,是作品主題所要展示的內容。在心理印象小說中,主要人物是特定環境的主要感受者和由此產生的特定心理的主要反映者。主要人物的心理狀態,往往具有對特定社會環境客觀認識的普遍價值,是作品的主題所在。所以,把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分析透徹了,作品的主題也就不言自明了。
五、品味語言
《考綱》要求考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能力層級D。
閱讀小說要充分注意它的語言特點和表現力量。要分析它怎樣運用具體性的語言敘事描景,展開情節;更要分析它怎樣在故事情節發展當中,運用性格化的語言刻畫人物,通過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徵理解作品的主題。而且小說運用各種寫作方法結構篇章,也都是通過語言來體現的,分析寫作方法和篇章結構的表現力量,也都和分析語言的表現力量融合在一起,不能割裂。因而,把握小說中准確、鮮明、生動的語言,並且具體分析它的表現力量,是深刻理解小說思想內容的重要方法。小說中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對語言的運用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地說,敘述要簡明、流暢,描寫要生動、形象,抒情要真切、感人,議論要精確、深刻。品味語言要做到:①仔細揣摩作者描繪環境、敘述故事、說明事物、刻畫人物、發表議論、抒發感情等的敘述語言是如何構成一篇和諧完美的整體的;②充分體會作者敘述語言的客觀性、含蓄性、形象性、生動性;③認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以及個性化語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徵的;④學會正確審視作家的藝術語言,正確評價作家運用自己的藝術語言所形成的獨特鮮明的語言風格。
命題人在以下四個方面設置考點:能幫助考生准確理解整個作品主題思想或脈絡層次的「文眼」,文中的中心句、總結句、過渡句等,思想內涵豐富的語句,表現力強的一些動詞和形容詞。考生的體會品味要三結合:結合上下文、結合主題、結合時代背景。
六、表達技巧
《考綱》要求考生「分析小說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C。
高考命題不會孤立的考查小說常用的表現手法,而是常常和小說「三要素」聯系起來,考查表現手法對塑造人物、營造環境、推動情節的作用。
「技巧」指文學技巧。它是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方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技能;它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理、規律和方法來表現文章內容的。對表達技巧的評價鑒賞,就是分析文章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表達了什麼內容,達到了什麼藝術效果等。鑒賞的核心是審美,即挖掘作品中的美感因素,達到某種美感享受。對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分析:①從表達方式角度。看各種表達方式是否運用自如,靈活多變;敘述人稱的選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好處);敘述順序的安排(倒敘、插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描寫的特點(白描、細描、景物描寫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言事說理服務的;②從選材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關系、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③從表現手法角度。看是否運用了象徵法、對比法、襯托法、先抑後揚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們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④從結構安排角度。看是否開頭結尾各有特色;是否結構嚴謹,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⑤從語言運用角度。看語言是否准確、簡練、生動、形象;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委婉含蓄、尖銳直露、冷峻深沉、熱情澎湃等);給讀者哪些藝術審美情趣文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反語、誇張、排比等)創造出什麼樣的意境,表達效果如何等等。
七、探究發掘
《考綱》要求考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 從不同的角度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探討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層級F。
新課標要求高中生能進行個性化閱讀,此考點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體驗文本,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的探究創新能力。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從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發現作品的新意蘊。鑒賞小說戲劇可以從歷史的、現實的、哲學的、審美的等不同的角度對作品作深層次的探究。古今中外經典的小說戲劇,往往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蘊含了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也隱含著博大深沉人文精神。
解答探究題也一定要從文本出發,不可拋開文本隨意發揮。個性化解讀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仍然強調以文本為基礎,結合創作背景和創造意圖,對某些問題作個性化解讀。

南粵高考直析
【粵題精講】
(2008年高考廣東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河的第三條岸
[巴西]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
父親是一個盡職、本分、坦白的人。他並不比誰更愉快或更煩惱,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親,而不是父親,在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姐姐、哥哥和我。
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父親竟自己去定購了一條船。
父親對船要求很嚴格,它要用含羞草特製,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個人使用。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漁夫嗎?父親什麼也沒有說。
離開我們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條大河流過,水流平靜,又寬又深,一眼望不到對岸。
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麼。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
父親沒有吭聲,他溫柔地看著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們一起向河邊走去。我強烈地感到無畏和興奮。「爸爸,你會帶我上船嗎?」
他只是看著我,為我祝福,然後做了一個手勢,要我回去。我假裝照他的意思做了,但當他轉過身去,我伏在灌木叢後面,偷偷地觀察他。父親上了船,劃遠了。
父親再沒有回來。其實他哪兒也沒去。他就在那條河裡劃來劃去,漂來漂去。每個人都嚇壞了。從未發生過,也不可能發生的事現在卻發生了。
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麼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靜。
河邊的行人和兩岸附近的居民說,無論白天黑夜都沒見父親踏上陸地一步。他像一條被遺棄的船,孤獨地、毫無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們一致認為,對於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
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後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從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從沒生過火,他沒有一絲光亮。他的身體怎樣?不停搖槳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濫時,他又怎麼能倖免於難?我常常這樣問自己。
姐姐生了一個男孩。她堅持要讓父親看看外孫。那天天氣好極了,我們全家來到河邊。姐姐穿著白色的新婚紗裙,高高地舉起嬰兒,姐夫為他們撐著傘。我們呼喊,等待。但父親始終沒有出現。姐姐哭了,我們都哭了,大家彼此攜扶著。
後來,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裡去了。母親最後也走了,和女兒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留了下來。我從未考慮過結婚。我留下來獨自面對一生中的困境。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盡管他從未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因這件事責怪父親。
我的頭發漸漸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麼不對?我到底有什麼罪過?漸漸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躊躇不前,同時愛講到疾病和死亡。他呢?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終有一天,他會精疲力竭,只好讓小船翻掉,或者聽任河水把小船沖走,直到船內積水過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
我等待著,等待著。終於,他在遠方出現了,那兒,就在那兒。我莊重地指天發誓,盡可能大聲地叫著: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來吧。你不是非這樣下去不可,回來吧。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
他聽見了,站了起來,揮動船槳向我劃過來。他接受了我的提議。我突然渾身戰栗起來。因為他舉起手臂向我揮舞,這么多年來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極了,發瘋似的逃掉了。因為他像是從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極度恐懼給我帶來一種冰冷的感覺,我病倒了。從此以後,沒有人再看見過他,聽說過他。
(選自余華《溫暖的旅程——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有刪改)
16.小說中寫道「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請聯系全文,簡述「父親」為什麼需要「我」。(4分)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品味,能力層級D。「父親需要我」的表層含義比較容易把握,通過文中「我」偷食物給他,考生不難得出答案:「父親」需要「我」每天給他送食物。但是,父親對我的需要絕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父親需要我」的深層含義可以聯系下文來思考:「我知道他需要我,盡管他從未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因這件事責怪父親。」父親從未告訴我們為什麼,我不會責怪他,這在父親看來這是對他的理解,在「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的情況下,父親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再聯系全文思考:父親最初我送父親離家上船,此後我長年提供父親食物,後來家人全部離開,我獨自留下,雖然我並不理解他,這一切都在無形中對父親產生精神上的支持。最後,我發誓「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父親才終於出現,「這么多年來第一次」「舉起手臂向我揮舞」。從這里可以很清楚看出,父親需要我繼承他的追求。
【參考答案】①「父親」需要「我」每天給他送食物。②「父親」渴望「我」能夠理解並繼承他的追求。
17.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5分)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對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欣賞,能力層級D。首先,篩選小說中描寫母親的信息:第一段通過「我」的敘述介紹了「母親」「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第三段寫出了「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第九段「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麼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靜」,第十一段當「母親」知道「我」偷食物給「父親」後「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第十四段「母親最後也走了,和女兒一起生活去了」。然後,概括母親的形象特徵,題干要求「簡要分析」,能概括出人物形象特徵,已經是「簡要分析」了。其實,參考答案更簡單,許多地方只是摘錄原文,並沒有概括出人物形象。
【參考答案】「母親」是一個辛勤善良、情感深摯、忍辱負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她愛嘮叨,常責備孩子;掌管著全家人的生活,熱愛家庭。她對「父親」的行為深感不滿,甚至覺得羞辱,但又一直牽掛和思念著他,直至年邁,她才放棄對「父親」 的等候。
18.有人說,「河的第三條岸」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它象徵著「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這樣,那麼「我」對「父親」的這種追求持何種態度?請聯系全文,談談你的看法。(6分)
【名師剖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F。為了降低探究的難度,題干主動告訴考生父親這一人物形象的象徵意義。提示語「請聯系全文」是告訴考生,探究不能憑空胡說,要從文中尋找答案。從全文看來,我對父親的態度是變化的,從同情、支持到最後的逃避。考生只要按照題乾的要求「聯系全文」,就能很容易看出我對父親態度的變化:對父親的出走上船興奮、好奇,偷送食物,掛念父親安危……直到最後逃離父親,看到了這種變化也就很容易概括出我對父親的矛盾態度。下一步就要從我對父親的這些行為中概括出我對他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探究」!
【參考答案】「我」對「父親」的人生追求並不理解,因此對「父親」堅定執著的非世俗行為持復雜的矛盾態度。最初,「我」對「父親」的行為感到「無畏和興奮」;隨著時間的推移,又對他變為關心和同情。當全家人都走後,「我」在漫長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親」,又深感惘然和恐懼。

熱點內容
一對一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424
主角修煉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8:09:01 瀏覽:228
找一本校園小說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發布:2025-02-02 08:07:28 瀏覽:867
腹黑會長是頭狼全文免費小說 發布:2025-02-02 07:50:10 瀏覽:351
有沒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7:17:05 瀏覽:540
俞靜雅葉北城小說的名字 發布:2025-02-02 07:08:23 瀏覽:854
科幻小說起什麼名字大全 發布:2025-02-02 06:43:40 瀏覽:48
2017完結網游類小說排行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586
鳳棲梧桐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2 05:54:54 瀏覽:549
校園男主混混成長小說 發布:2025-02-02 04:55:53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