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言中能看的小說在線閱讀
『壹』 求好看的現代父子文!!!最好完結!!-結局要團圓的,不要悲劇
1.《衛溪》
這文是我才看的(好郁悶,那麼好的文現在才看到)本人力頂此文。
衛溪愛上的他教的學生的家長譚允文,越陷越深,現開始人家對他不感興趣,還警告他不要和他女兒有師生,朋友以外的關系。看得我那叫一個郁悶,後來譚允文發現衛溪是他兒子就對他很好,但是衛溪不知道,以為是他喜歡他。然後……自己看吧。(此文有較長的番外,很好看)
2.《辛辰》
本人很喜歡此文,沒有多少虐的,很溫馨,很好看
3.《逼仄的天空》
也是超好看的文。內容自己看,總之是超好看!!!(此文的H不多,但是有點激烈)
以上是我最喜歡的3部,想要的話,我有
『貳』 《爺兒寵娃》最新txt全集下載
鏈接:
《爺兒寵娃》是一部網路小說,作者是舞夜。
『叄』 《小窗幽記》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小窗幽記》(陳繼儒)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G9uNmy69xERhXZ4HB8tGVw
書名:小窗幽記
作者:陳繼儒
豆瓣評分:9.6
出版年份:1970-1
頁數:424
內容簡介:
《小窗幽記(插圖本)》原稿《小窗幽記》分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計一千五百多則,是一部融處世哲學、生活藝術、審美情趣於一體的纂輯式清言小品集。《小窗幽記(插圖本)》由陳繼儒編著。
『肆』 清言txt全集下載
清言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讀書頻道網友意見反饋
生長原自白雲鄉,抱得明月入盛唐。
焚透青焰葉懷碧,濯盡清波水夢長。
深心欲慰浮沉客,氳氤誰解徹骨香?
靈秀豈是一盞得,空懷雲月委骯臟。
念遠
玉樓千尺對秋江,樓上何人夢深長。
一岸蘆楓翩翩落,半樹梧桐忽忽黃。
夜墜千山花似雪,風寫一庭月如霜。
天涯一望煙雲起,俯首淚落素雲裳。
談藝錄讀書筆記1
貌似這是唯一一本我買過而沒有讀過的書。。。以後會逐步更新,讀了就更。
現在我剛讀完了第一頁,又翻翻大致內容——
第一感覺——繁體字真陌生,不過還能堅持下去。。。
接著——文言文真古雅,別有風味,只是好久不見生疏了許多。。。
But。。。繁體+文言+詩詞評論+中外生僻典故+英文+法語+原文+補訂+凌亂中外詩詞著作+哲學思想+錢鍾書的記憶能力+中外人名書名+沒有注釋=本人頭痛欲裂。。。
沒事,我會咬牙看下去。。。 誰讓我喜歡他呢。。。這就是喜歡的代價。。。看了就來更新。。。……
確認後請採納
『伍』 清言小說怎麼可以找到破解版
可以不一定非要用這個軟體,可以下載一些免費軟體,然後再看
『陸』 請問哪裡可以下載到清言小說求個免費版
清言小說是一款精彩絕倫的小說閱讀平台。小說一直以來都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能讓讀者在閱讀後,就能深深地陷入劇情之中,跟著主角一起,在文字的世界中無法自拔。小說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現實生活中很難達到的,它給了普通的我們無限的想像力,那種閱讀的爽感讓人痴迷。所以無論在哪,我們都可以看到用手機看小說的朋友。但是小說都存在版權的問題,要想看到最新最全的小說內容,還是要來清言小說免費版,海量書庫,超便捷的線上看書平台。
地址:清言小說免費版
希望能夠幫到您,望採納。
『柒』 《公主志(第8輯)》最新txt全集下載
公主志(第8輯)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1節:半夏(1)
半夏
走過冗長的黑夜,觸摸到白天的邊緣。如果少年廖清言在這個時候醒來,就會透過窗簾的縫隙看到一角露出的天空。清晨的天空,像碧藍深遠的海。掠過天際的飛鳥是遠航的帆影,雲朵在天邊堆砌成連綿的堤岸。時鍾懸掛在暗處,秒針快速前進,一刻不停地發出滴答聲響。空氣染著體溫在四周蔓延,熏得人微醉。光與影交錯重疊,匯作柔緩的河流,在少年的睡臉上輕輕浮動。
夏天就是這樣。來的悄無聲息,卻又轟轟烈烈。
"清言--"安靜的世界起了波瀾,像靜靜沉積的小塵埃,在某段帶過的氣流里被再度激盪起來。
清言朦朧中有些清醒,決計不去理她。那聲音的主人卻堅持不懈地催促著,清言有些著惱,眉毛緊緊地皺著,口氣里盡是不滿。
"我說,干嗎一早就來擾人清夢!"
"好消息!"
睜開眼,就看見自己的姐姐廖玉藻喜氣洋洋的臉,清言強忍下心頭怒火,問道:"什麼?"
"免費旅行!"
清言在腦海里拚命搜尋著最近家中購買的各項物品,好像沒有一件抽中過促銷活動中"免費旅行"之類的大獎的,終於恍然明白過來:"又是除靈的事情吧?!"
"答對了!"
清言頹喪地倒回床上去。拉過枕頭壓住臉,在枕頭下面發出模糊而沉悶的聲音:"……我一點也不覺得是個好消息……我不想去啊啊啊啊啊……"
在少年郁悶的抗議聲中,玉藻拉開窗簾,光線瀑布般傾落而下。樹木細碎葉片在暖風中……
『捌』 求小說華胥引全本,完整txt
華胥一引,亂世成殤。
琴弦震響於九州列國之上,無聲驚動。
這是一個發生在亂世的故事。
城破之日,衛國公主葉蓁以身殉國, 依靠鮫珠死而復生。當她彈起華胥調,便生死人肉白骨,探入夢境與回憶。幻術構成的曲譜里,盡是人世的辛酸與苦澀。
而她與亡她國家的陳國世子一次一次於幻境中相遇,身份兩重,緣也兩重。
清平華胥調,能不能讓每個人追回舊日的思念,不再悲傷?
——*——*——*——
在洞口照進的白月光中,他身姿高大挺拔,一枚銀色面具從鼻樑上方將半張臉齊額遮住,面具之下嘴唇涼薄,下頜弧線美好。有片刻的寂靜。
他擦拭掉唇上殘留的血痕,唇角微微上翹:「好厲害的丫頭,我救了你,你倒恩將仇報。」
——*——*——*——
我不能像一位公主那樣長大,卻像一位公主那樣死去。——葉蓁
我希望你活著,可以對我哭對我笑,對我生氣,我只有這樣一個願望而已。——蘇譽
內容標簽: 再世重生
主角:葉蓁,君拂,蘇譽,慕言 ┃ 配角:君瑋,小黃
【正文】
九州 華胥引
作者:唐七公子
『幻術構成的曲譜里,
盡是人世的辛酸與苦澀。
心之逆旅,
華胥為引。』
【楔子】
一、殉國的公主
茶樓里的說書先生們,但凡上了點年紀,大約都聽過六十七年前發生在衛國王都里的一樁舊事。
那樁事原本是個什麼模樣,如今已沒人說得清。但關於此事的每一段評書,不管過程幾何,填充故事的因果始終如一。
因果說,衛國國君早些年得罪了陳國,四年後被陳國逮著一個機會,由陳世子蘇譽掛帥親征,直殺到衛國王城,一舉大敗衛國。軟弱的衛王室選擇臣服,衛國最小的公主葉蓁卻抵死不從,盛裝立在王都城牆上上斥國主、下斥三軍,一番痛斥後對著王宮拜了三拜,飛身跳下百丈城牆以身殉國。
史官寫史,將之稱為一則傳奇,更有後世帝王在史書旁御筆親批,說衛公主葉蓁顯出了衛國最後一點骨氣,是烈女子。
六十七年,大胤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當年事隔得太遠,百姓們遙想它,已如遙想一段傳奇。而葉蓁公主的殉國之舉雖感人至深,褪去神聖和風華後,卻不如一段風月那樣長久令人沉迷。就像在陳衛之戰中,最能撩起世人興致的,始終是她與陳太子蘇譽的那段模糊糾葛,盡管誰也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
大胤史書對蘇葉二人的牽扯有著墨,但著墨不多,只記了件小事,說陳世子蘇譽在衛國朝堂上受降時,接過衛公呈上的傳世玉璽,曾提問衛公道:「聽聞貴國文昌公主乃當世第一的才女,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尤其畫得一副好山水,衛公曾拿這枚傳世玉璽與她做比,不知本宮今日有沒有這個榮幸,能請得文昌公主為本宮畫一副扇面?」文昌公主正是以身殉國的葉蓁的封號,取文德昌盛之意。
史書上記載寥寥,當年的悉情人在這六十七年的世情輾轉中早已化為飛灰,這樁悲壯而傳奇的舊事便也跟著塵光掩埋殆盡。民間雖有傳說,也不過撈個影子,且不知真假。而倘若果真要仔細打點一番這個故事,卻還得倒退回去,從六十七年前那個春天開始說起。
二、國破
六十七年前那個春天,江北大旱,連著半年,不曾蒙老天爺恩寵落上半滴雨。大胤諸侯國之一的衛國,雖建在端河之濱,也不過飽上百姓們一口水,地里靠天吃飯的莊稼們無水可飲,全被渴死。不過兩季,大衛國便山河瘡痍,餓殍遍地,光景慘淡至極。
衛國國君昏庸了大半輩子,被這趟天災一激,頭一回從脂粉堆里明白過來,趕緊下令各屬地大開糧倉,賑濟萬民。國君雖在一夕之間變做聖明公侯,可長年累下的積弊一時半會兒沒法根除,開倉放糧的令旨一道一道傳下去,官倉開了,糧食放了,萬石的糧食一層一層輾轉,到了百姓跟前只剩一口薄粥。百姓們眼巴巴望著官府賞賜的這口粥,不想這口粥果然只得一口,只夠到閻王殿時不至空著肚皮。
眼看活路斷了,百姓們只好就地取材,揭竿而起。出師必得有名,造反的百姓顧不得君民之道,只說,上天久不施雨,乃是因衛公無德,犯了天怒,要平息蒼天的怒火,必得將無德的衛公趕下王座。
謠言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路傳至王都深處,深宮里的國君被這番大逆不道的言論砸得惴惴然,立時於朝堂上令諸臣子共商平反之策。眾臣子深諳為官之道,三言兩語耍幾段花槍再道聲我主英明,便算盡了各自的本分,只有個新接替父輩衣缽的庶吉士做官做得不夠火候,老實道:「都說雁回山清言宗里的惠一先生有大智慧,若能將先生請出山門,或可有兵不血刃的良策。」清言宗是衛國的國宗,為衛國祈福,護佑衛國的國運,這一代的宗主正是惠一。
大約註定那一年衛國氣數將盡,衛公派使者前去國宗相請慧一的那一夜,八十二歲高齡的老宗主咽下了最後一口氣,謝世了。惠一辭世前留下個錦囊,錦囊中一張白紙,八個字囫圇了句大白話,說「歲在辛巳,大禍東來。」衛公捧著錦囊在書房悶了一宿。房外的侍者半夜打瞌睡,朦朧里聽到房中傳來嗚咽之聲。
惠一掐算得很准,剛過九月九,一衣帶水的陳國便挑了個名目大舉進犯衛國。名目里說年前諸侯會盟,衛公打獵時弓箭一彎,故意射中陳侯的半片衣角,公然藐視陳侯的君威,羞辱了整個陳國。陳國十萬大軍攜風雨之勢來,一路上幾乎沒遇到什麼阻礙,不到兩個月,已經列陣在衛國王城之外。
全天下看這場仗猶如看一場笑話,陳侯手下幾個不正經的幕僚甚至背地裡設了賭局,賭那昏庸的老衛公還能撐得住幾時。陳世子蘇譽正巧路過,押了枚白玉扇墜兒,搖著扇子道:「至多明日午時罷。」
次日正午,懶洋洋的日頭窩在雲層後,只露出一圈白光,衛國國都猶如一隻半懸在空中的蟋蟀罐子。午時三刻,白色的降旗果然自城頭緩緩升起,自大胤皇帝封賜以來,福澤綿延八十六載的衛國,終於在這一年壽終正寢。老國君親自將蘇譽迎入宮中,朝堂上大大小小的宗親臣屬跪了一屋子,都是些聖賢書讀得好的臣子,明白時移事易,良禽該當擇木而棲。
午後,日頭整個隱入雲層,一絲光也見不著,久旱的老天爺卻彷彿一下子開眼,突然灑了兩顆雨。陳世子蘇譽身著鶴氅裘,手中一枚十二骨紙扇,翩翩然立在朝堂的王座旁,對著呈上國璽的老國君討文昌公主扇面的一番話,正同史書上的記載殊無二致。
不過,蘇譽並未求得葉蓁的墨寶,他在衛國的朝堂上對衛公說出那句話時,葉蓁已踏上了王城的高牆。蘇譽和葉蓁有史可循的第一次相見,在衛國滅亡的那個下午,中間隔著百丈高牆,半截生死。他甚至來不及看清傳聞中的葉蓁長了如何的模樣。盡管他聽說她為時已久。聽說她落地百天時,衛公夜裡做夢夢到個瘋瘋癲癲的長門僧,長門僧斷言她雖身在公侯家,卻是個命薄的沒福之人,王宮里戾氣太重,若在此扶養,定然活不過十六歲。聽說衛公聽信了長門僧的話,將她自小托在衛國國宗撫養,為了保她平安,發誓十六歲前永不見她。還聽說兩年前衛公大壽,她做了副《山居圖》呈上給父親祝壽,列席賓客無不贊嘆,衛公大喜。
細雨蒙蒙,蘇譽站在城樓下搖起摺扇,驀然想起臨出征前王妹蘇儀的一番話:「傳聞衛國的文昌公主長得好,學識也好,是個妙人,哥哥此次出征,旗開得勝時何不將那文昌公主也一道迎回家中,做妹妹的嫂子?」城牆上葉蓁曳地的衣袖在風中搖擺,那纖弱的身影突然毫無預兆地踏入虛空,一路急速墜下,像一隻白色的大鳥,落地時,白的衣裳,紅的血。城樓下的衛國將士痛哭失聲。
蘇譽看著不遠處那灘血,良久,合上扇子淡淡道:「以公主之禮,厚葬了罷。」
【正文】
〖宋凝篇 浮生盡〗
『她吻一吻他的眼睛,撐著自己坐起來,捧著他的臉:「我會救你的,就算死,我也會救你的。」』
浮生盡之第一章(1)
【山居歲月】
四月,山中春光大好,消失六個月的君師父終於從山外歸來。這意味著,我的前肢和軀干不久就可以拆線了。
六個月來,我一直保持全身纏滿紗布的身姿,起初還有興致晚上飄出去驚嚇同門,但不久發現被驚嚇過一次的同門們普遍難以再被驚嚇第二次,而我很難判斷哪些同門是曾經已被驚嚇過的,哪些沒有,這直接導致了此項娛樂的命中率越來越低,漸漸便令我失去興致。
兩個月後,我已經有些受不了了。
很多同門以為我是受不了每天纏著紗布去葯桶里泡四個時辰,其實不然,泡澡有益身心,只是泡完之後還要裹著濕噠噠的紗布等待它自然晾乾,令人痛苦非常。這種痛苦隨著大氣溫度的降低而成反比例增長。
後來,我想,所有不世出的英雄們在成為英雄的過程中,總是受到他們師父別出心裁的錘煉,君師父必是藉此錘煉我的毅力和決心,想通此處,即使戶外結冰的寒冬臘月,我也咬牙堅持,且從不輕言放棄,哪怕因此傷寒。堅持了半年,經過反復感染傷寒,我的抗傷寒能力果然得到大幅提升,和君師父一說,他略一思索,回答:「啊……我忘了告訴你澡堂旁邊有個火爐可以把你身上的紗布烤烤幹了,哈哈哈……」
君師父是君禹教宗主。君禹教得名於君禹山,君禹山在陳國境內。據說開山立教的祖宗並不姓君,而是姓王,出身窮苦,父母起名王小二。後來王小二祖宗從高人習武,學成後在君禹山上立教,但總是招不到好徒弟,一打聽才知道,別人一聽說君禹教宗主叫王小二,紛紛以為這是個客棧伙計培訓班,招的徒弟學成以後將輸送往全國各地客棧從事服務行業。王小二祖宗迫於無奈,只好請了個附近的教書先生幫他改名,教書先生縱觀天下大勢,表示慕容、上官、南宮、北堂、東方、西門等大姓均已有教,東郭和南郭這兩個姓雖然還沒立教,但容易對品牌造成稀釋,效果就跟大白鵝麻糖怎麼也干不過大白兔麻糖一樣。倒不如就地取材,跟著君禹山,就姓君,也可以創造一個復姓,姓君禹,但考慮創建復姓要去官府備案,手續復雜,不予推薦,還是姓君最好,而且君這個姓一聽就很君子,很有氣質。王小二一聽,心花怒放,從此便改姓君,並聽從教書先生建議,將小二兩字照古言直譯了一下,少雙,全名君少雙。王小二化名君少雙後,果然招收到大批好弟子,從此將君禹教發揚光大。君師父正是開山祖師君少雙的第七代後人。
我從小就認識君師父,那時我還生活在衛國的國宗——清言宗里,我此生的第一任師父——慧一先生也還活得好好的,牙好胃口好,連炒胡豆都咬得動,並未謝世。君師父就帶著他兒子住在清言宗外,距雁回山山頂兩里處的一間茅草棚中,常來找我師父下棋。師父帶我去山頂看日出時,也會在他的茅棚叨擾一宿。他們家只有一張床,每次我和師父前去叨擾,總是我一個人睡床,他們仨全打地鋪。這讓我特別喜歡到他們家叨擾,因為此時,我是很不同的。後來,我將自己這個想法告訴了君瑋,君瑋就是君師父的兒子。君瑋說:「可見你骨子裡就該是一位公主,只有公主才喜歡與眾不同。」但我不能苟同他這個見解,公主不是喜歡與眾不同,而是習慣與眾不同,最主要的是沒有人敢和公主雷同。而習慣和喜歡之間,實在相差太遠,這一點在我多年後臨死之前,有很深刻的體會。
君瑋其實是一個博古通今的人,他精通歷朝歷代每一個皇帝的所有小老婆,甚至包括微服私訪時有了一夜情卻沒來得及娶回去的。君瑋的看法是,家事影響國事,國事就是天下事,而皇帝的家事,基本上都是小老婆們搞出來的事。其實只要皇帝不娶小老婆那就沒事,但這對一個皇帝來說實在太殘忍,皇帝覺得不能對自己這么殘忍,於是選擇了對天下人殘忍。君瑋的思路是,和諧了皇帝的小老婆們,就是和諧了全天下,此後,他一生都致力於如何和諧皇帝的小老婆。除了這件一生的事業,君瑋還有一個興趣,那就是寫小說。但這個興趣很讓君師父不齒,君師父希望他能成為一個享譽一方的劍客,只要他一寫小說,就會沒收他的稿紙並罰他抄寫劍譜,於是他只好把文學和武學結合在一起,在抄寫劍譜的過程中進行小說創作。你會發現經君瑋抄過的劍譜總是大為走形,比如他寫 「每日午時,她用一雙素手脫去一層一層繁復的衣衫,將凈瓷般的身體裸露在日光下。那是一處極寒的所在,她坐在一張泛著冷光的寒冰床上,冷,很冷,非常冷,她就那麼盤腿坐著,面北背南,將真氣運行到小周天。她不知道,十丈遠的重重冬薔薇後,正有一雙漆黑的眼睛,一寸一寸地撫摸她的肌膚。」 基本上沒人想得到這其實是九州真經的四句劍譜心法「極寒午時正,獨坐寒冰床,裸體面朝北,氣行小周天」。後來,君瑋成為了小說寫得最好的劍客和劍術最高強的小說家。
我因獨自長在清言宗,宗里的規定是男人不得留發,全宗兩千來號人,除了我以外全是男人,導致整個清言宗只有我一個人留長頭發。這讓我在初具性別意識時,很長時間內都以為女人和男人的最大區別在於女人有頭發而男人們全是禿頭。於是,理所當然,我認為君師父和君瑋都是女人,出於同性的惺惺相惜之感,和他們走得很近。很自然的是,後來我終於明白他們父子倆都是男人,但那種想法已根深蒂固,導致此生我再也無法用男女交往的心態面對君瑋,一直把他當作我的姐妹,故事本該是青梅竹馬,卻被我扭轉成了青梅青梅。
三歲時,我在偶然的機緣下得知自己是衛國公主,但對這件事反應平靜。主要是以我的智慧,當時根本不知道公主是什麼東西。君瑋比我大一歲,知道得多些,他說:「所謂公主,其實就是一種特權階層。」我問:「特權是什麼?」君瑋說:「就是你想做的事就可以做,不想做的事就可以不做。」聽了他的話,當天中午我沒有洗碗,晚上也沒有洗衣服,結果被師父罰在宗祠里跪到半夜。
從此以後,我徹底忘記了自己是公主這件事。也就是在同一年,師父看我心智已開,正式著手教我琴棋書畫。師父的意思是,人生在世,能有個東西寄託情懷總是很好。如果我能夠樣樣精通,自然最好,算是把我培養成了大家;如果只通其中一樣,那也不錯,至少是個專家;如果一竅不通,都知道一點,起碼是個雜家。我問師父:「萬一將來我不僅不通,還要懷疑學習這些東西的意義呢。」師父沉吟道:「哲學家,好歹也是個家……」
不知為什麼,君瑋明明沒有拜師父為師,卻能跟隨我一同學習。師父的官方解釋是,學術是沒有國界不分師門的,君瑋私下給我的解釋是,他爹送了師父十棵千年老人參。果然,學術是無國界的,國界是可以被收買的。和君瑋一起上課,寫字畫畫還能忍受,但彈琴時就很難受。初學琴時,我和君瑋一人一張琴,分坐琴室兩端對彈。直接後果是,在我還不懂得何為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年紀里,首先明白了何為魔音灌耳腐骨蝕魂。我們紛紛覺得對方彈得奇爛無比,令自己非常痛苦,並致力於製造出更加匪夷所思的聲音好讓對方加倍痛苦,以此報復。在我的印象中,琴是凶器,不是樂器。這也是為什麼我學會了用琴殺人,卻始終學不會用琴救人,完全是君瑋留給我的心理陰影。而在我學會殺人之後,想要依靠我的琴音得救的人,全部死去了。
我在十歲的時候撿到一隻剛睜眼的虎崽,這只老虎跟隨了我一生,最大限度地表現了一頭禽獸的忠誠。雖然回想當年,我和君瑋撿它的本意不過是為了把它吃掉。那時正遇上君瑋他爹被我師父說動,立志做一個動物保護主義者,並身體力行,搞得君瑋三月不知肉味,而我在國宗里鮮少吃肉,正是我們倆對肉最嚮往的時節。後來之所以沒吃成,完全是因為我們覺得還可以把它再養大一點,這樣就能既蒸又煮連燉帶炒,說不定還有剩。現在想來,能夠忍住慾望沒有當場宰掉小黃烤烤吃了,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啊。小黃正是這頭老虎的名字,後來經過鑒定,發現它是一頭華南虎,所屬虎種相當名貴。我和君瑋都很高興,覺得可以把它賣掉,這樣我們就發財了,但苦於找不到門路,只好不了了之。等到我們有門路的時候,都已成年,最主要的是紛紛變成了有錢人,不用再拿小黃換錢。這讓我們十分感嘆,人生大抵如此,發財的道路總是艱辛。
命運安排我每次遇上大事時總是孤身一人,並且必然受傷。師父說:「你聽過沒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傷筋動骨……」我能想像上天降到我身上最大的任莫過於等師父死後繼承他的衣缽,成為下一任宗主,但後來君瑋把宗規偷出來給我看,宗規里明文規定了女人及人妖均不得在國宗中擔任要職,從而破滅了我的一個夢想。很多人在夢想破滅之後迅速墮入歧途,山下就有個刺客因業績不好而退隱江湖,改行殺豬,還有個書生在科舉落第後改寫淫穢小說並兼職畫春宮圖。但我始終認為做夢和娶妻性質差不多,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並且新的往往比舊的更好,舊夢破碎是因為新夢想即將到來,而這是值得慶賀的事,斷然沒有理由消沉。我對君瑋表達這個看法,君瑋思索一陣,認為有理,下午便去山下安慰剛死了老婆的王木匠,道:「你老婆死了是因為即將有新老婆來嫁給你,新老婆肯定比你舊老婆好,這是件大喜事啊,你表現得高興點,別這么傷心。」被王木匠揮舞著掃把趕出了家門。君瑋不能理解,且有些受傷,我安慰他:「世人都習慣在真相面前表露出猙獰的一面,以掩藏內心的害羞。」
在宗主夢破滅的那個夜晚,我的做法是,日暮時晃出宗門,前去林中打座打鴿子,轉換心情,尋找靈感,建立新的夢想,重樹信心。由此也可以見出,我實在要算一個積極向上之人。除此之外,這種積極還表現在一些私生活上,比如我一直毫不懷疑,倘若日後自己有一個夫君,他又不幸死在前頭,我勢必會在他斷氣當夜就收拾行裝出門,前去大千世界尋找新的夫君。而截止那個夜晚,我受君師父感染,習慣性以為自己將來的夫君必然就是君瑋,常常看著活蹦亂跳的他無限憂慮,想著阿彌陀佛,我怎麼能在面前這個人剛剛斷氣時就馬上出門尋找第二春啊。
好在該想法只持續到我十四歲時、打算重塑夢想的這個仲夏夜。關於仲夏夜,有一切美好的詞彙可以形容,最實惠的卻往往很殘忍,說仲夏夜時毒蛇兇猛,宗里已有三名弟子因在此時節外出而死於蛇禍,望各位弟子引以為戒,各自珍重。我年紀幼小,總相信自己很特別,斷不會重蹈那三個倒霉蛋的覆轍,這趟外出便沒有攜帶雄黃,如今想來,當年死於蛇口的那三個師兄必然也以為自己很特別。人人都以為自己特別,看在他人眼中卻無甚特別,看在蛇的眼中就更不特別了。估計對於毒蛇們來說,只有帶了雄黃的人才特別。幼時我們總是追求和他人的不同之處,長大卻總是追求和他人的共同之處,如果能反過來一下,豈不正好,至少三位師兄的三條小命說不定能就此保住,哪怕成為植物人,起碼不會死得這樣蕭索。作為同樣不帶雄黃的人,顯然毒蛇對我是很一視同仁的。一尾嬌小的白唇竹葉青狠狠在我小腿上咬了一口,毒液通過血液循環往身體各處,我搖晃了一會兒,緩緩傾倒,在意識模糊之際,終於領悟了本段落前半部分陳述的道理。接著我還回憶了一下那副畫了兩天的山中古寺圖是否已裱好,回憶完之後覺得生無可戀,可以安息,遂安詳地閉上眼睛等死,並再也睜不開了。就在那時,鞋子傾軋過落葉枯枝的微響由遠及近,停在我的身邊,一雙手臂將我凌空抱起,鼻尖傳來清冷梅香,可想像星光璀璨,靜夜無聲,滿山盈谷的,那是二月嶺上梅花開。
我醒來時感覺身體內部血液涌動,齊向下腹聚集,手撫上裹肚,陣陣溫痛。腳踝處被蛇咬的地方麻木不仁,卻貼著一個溫軟物體,而膝蓋彎曲,小腿被某樣東西凌空支起,像一根綳緊的皮繩。整體感覺如此古怪,我忍不住要睜開眼睛看看是怎麼回事。結果睜眼偏頭,卻看見很要命的場景。環境是山洞一個,石床一張,我躺在這張石床上,而白色月光下,右腳小腿正被一個男人緊緊握在手中。他手指修長瑩白,從姿勢及觸感辨別,腳踝處傷口緊貼的正是他的嘴。我的角度只能看到他的側面,且這側面還大部分被頭發擋住,令人很有一撩他頭發的沖動。他沒有發現我醒來,一身玄青衣衫,只靜靜坐在石床側沿,唇貼著我的腳踝,寬長的袖擺沿著他抬起的我的小腿一路滑下,低頭能瞥見衣袖上繁復的同色花紋,周圍物什全都失色,朦朧不可細看。他漆黑的發絲掃過我的腳背,可想如果不是這樣的場景,一位曼妙少女和一位翩翩公子的相遇,該是像蘭亭臨貼的草書一樣行雲流水。而很自然的是,我自以為被人輕薄,順勢便給了他一腳。這一腳踢得太用力,引起連鎖反應,身體某個難以言說的部位頓時血流如注。
我和他第一次相見,我踢了他一腳,結果踢出我月經初潮。
『玖』 愛情是一種宿命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愛情是一種宿命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本站提供的小說《愛情是一種宿命》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網路文學作品,愛情是一種宿命最新章節以及文字均由小說閱讀網網友上傳和維護
愛情是一種宿命的作者為:清言淺語,閱讀更多清言淺語的書籍,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愛情是一種宿命全文閱讀適用於在PC電腦中閱讀,愛情是一種宿命TXT版下載適用於在掌機、PDA、商務通、手機中閱讀。
大二那年國慶,歐陽宇說:「然然,我帶你去登山吧?」
於是,她興高采烈地跟著他,同他的幾個同學一起去登山。那時候,他們還不是情侶。
一路上,他寸步不離地牽著她,給她講笑話,時不時地提醒她腳下有石頭,邊上有刺藤……
看著他明媚的笑臉,溫柔的眼神,她覺得,頭頂上的那個太陽,完全是被他耀眼的光芒給羞到雲層里去的。
爬到山頂,歡呼雀躍了一陣以後,他們坐在大石岩上休息,野餐。
他滿面春風地看著狼吞虎咽地她說:「小的時候,我就有一個夢想,在大山裡做一幢小木屋,種一園青菜,每天聽鳥語,聞花香,悠遊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