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妖魅小說閱讀
『壹』 求聊齋類的小說 500章以上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古典長篇白話小說,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西遊記》是最優秀的神話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作和文人創作相結合的作品。《儒林外傳》是我國清代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金瓶梅》《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從此 ,文人創作成為小說創作的主流。《 金瓶梅》之前的長篇小說,莫不取材於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金瓶梅》擺脫了這一傳統,以現實社會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為題材,使中國小說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日臻成熟,為其後《紅樓夢》的出現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備。《聊齋志異》它是中國文學一部著名短篇小說集。全書共491篇,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仙、鬼、妖,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系,反映了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同鄉好友王士禎則為《聊齋志異》題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時)。」士禎對《聊齋志異》甚為喜愛,給予極高評價,並為其作評點,甚至欲以五百兩黃金欲購《聊齋志異》之手稿而不可得。 但此書也有不合常理之處如〈醫術〉中載:「有病傷寒者,言症求方。張適醉,誤以瘧劑予之。醒而悟,不敢以告人。三日後有盛儀造門而謝者,問之,則傷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根據現代醫學,傷寒最忌腹瀉。
『貳』 誰知道完整的《聊齋志異》裡面的全部故事目錄
卷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 瞳人語 ,畫壁 ,山魈 , 咬鬼, 捉狐,蕎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丐仙,僧孽,鬼哭,蛇癖,廟鬼,義鼠,地震,豬婆龍,陝右某公, 好快刀 ,江中鬼 ,戲術,蟄龍 ,小髻 ,金永年,夏雪,美人首,車夫,楊疤眼,鼠戲。
卷二:
嶗山道士,長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王公筠蒼···),狐嫁女,嬌娜,妖術,野狗, 三生(劉孝廉···), 狐入瓶,真定女,焦螟,葉生,四十千,成仙,新郎,靈官,王蘭,王成,夢別,李公,鄱陽神,罵鴨,柳氏子。
卷三:
青鳳,畫皮,賈兒,董生,齕石,陸判,嬰寧,聶小倩,海公子,丁前溪, 張老相公,水莽草 ,造畜,頭滾,侯靜山,錢流,龍肉,魁星,潞令,山神。
卷四:
鳳陽士人,耿十八,珠兒,小官人,胡四姐,祝翁,俠女,酒友,蓮香, 阿寶,九山王 ,遵化署狐,張誠,跳神,鐵布衫法,吳門畫工,豢蛇,化男。
卷五:
汾州狐,巧娘,吳令,口技,狐聯,濰水狐,紅玉,林四娘,魯公女,道士,胡氏,丐僧,伏狐 蘇仙,李伯言,黃九郎 ,金陵女子,湯公,閻羅(萊蕪秀才···),厙將軍,雷公,戲縊 ,死僧 , 赤字 ,梓潼令,鬼津,祿數,鬼令,禽俠,負屍。
卷六:
連瑣, 單道士,白於玉,夜叉國,西僧,老饕,連城,霍生,汪士秀,商三官,於江,小二,庚娘,宮夢弼,泥鬼。
卷七:
鴝鵒,劉海石,諭鬼,犬燈,番僧,狐妾,雷曹,賭符,阿霞,李司鑒,毛狐,翩翩,黑獸,余德,青梅,羅剎海市,紫花和尚,鞠樂如,盜戶,某乙。
卷八:
田七郎,保住,公孫九娘,促織,柳秀才,水災,諸城某甲,庫官,酆都御史,狐諧,雨錢,妾杖擊賊,秀才驅怪,姊妹易嫁,續黃粱,小獵犬,棋鬼,辛十四娘,男生子。
卷九:
白蓮教(白蓮教某···),雙燈,蹇償債,鬼作筵,胡相公,念秧,泥書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 酒狂,陽武侯,趙城虎,武技,小人,秦生,鴉頭,封三娘,狐夢。
卷十:
布客,農人驅狐,章阿端,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孝子,閻王(閻羅王),土偶,長治女子,義犬(潞安某甲···),伍秋月,蓮花公主,綠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採薇翁,鹿銜草, 小棺,李生,蔣太史,澄俗。
(2)聊齋妖魅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
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
《聊齋志異》,清朝蒲松齡編著的短篇文言小說集,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歷時30多年完成的著作。「聊齋」是他的書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指在聊齋中記述奇異的故事。
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在文學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說集。
全書共491篇,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仙、鬼妖、人獸,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系,反映了17世紀的中國的社會面貌。青年作家賈飛曾評價,現當代所有奇幻、玄幻、鬼故事所用的套路和手法,都是蒲松齡用剩下來的,其《聊齋志異》堪稱這些小說類作者的鼻祖。
《促織》寫明朝宣德皇帝好玩促織(蟋蟀),責令地方上每年給他進貢,致使促織也成了可居的奇貨,「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華陽縣有位叫成名的人,因為交不出應征的促織,被打得「兩股間濃血流離」。
受女巫的指引,成名好不容易捉到一隻促織,卻又被小兒子不慎弄死了,小兒子因為害怕父親責怪,竟投井自殺。後來,兒子的靈魂化成一隻促織,能征善戰,,成名因此受到了賞賜,成了秀才,還發了大財。
一隻蟋蟀,竟然決定了人的生死!這是血淚的控訴,也是絕妙的諷刺。
這種反映社會黑暗,抨擊封建統治階級壓迫、殘害人民的作品,還有《紅玉》《夢狼》《竇氏》等。
《青娥》寫霍桓對青娥一見鍾情,卻無法與之相會,後從一個道士那裡得到了一把斫石如泥的小鏟,挖開牆壁,與青娥相見,並贏得了青娥的愛情。但這種愛情又受到女方家庭的阻撓,幾經周折,才在縣令的幫助下成了親。
幾年之後,青娥又被父親招到深山。霍桓找到山裡,用那把小鏟奮力「鑿石攻進,且攻且罵」,終於把青娥接到家裡。
這個故事歌頌了這些青年男女之間純真的愛情,譴責了阻撓、破壞這種愛情的封建勢力,表現了自己美好的理想。
《聊齋志異》中,這種描寫理想愛情的故事很多,如《嬰寧》《青鳳》《阿綉》《連城》《鴉頭》等。
《司文郎》寫了一個有特異功能的瞎眼和尚,只要在他面前把一篇八股文燒掉,他用鼻子嗅一嗅,就能立刻說出文章的好壞。書生王平子虛心好學,受過高人指點;餘杭生則慣好吹牛,對寫文章一竅不通。倆人一起來向瞎眼和尚請教。
和尚嗅過王平子的文章後說:「君初法大家,雖未逼真,亦近似矣。」又嗅餘杭生的文章,嗅一篇便「咳逆數聲」,連呼「勿再投矣」!
可是應試的結果卻是王平子落第,餘杭生高中。和尚感嘆地說:「仆雖盲於目,而不盲於鼻,簾中人並鼻盲矣。」這是多麼辛辣的諷刺!
這種揭露科舉制度的腐敗和弊端,控訴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毒害的作品,還有《葉生》《於去惡》《考弊司》《賈奉雉》《王子安》等。
《席方平》中,席方平在冥司告狀的過程中受到嚴刑拷打,城隍、郡司又許以千金,他均不為所動。到了冥王那裡,又受笞刑,他喊道:「受笞允當,誰叫我無錢耶!」冥王又把他放在火床上,「骨肉焦黑,苦不得死」。
冥王問他:「敢再訟乎?」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必訟!」冥王又命令把他鋸成兩半。雖是「痛不可禁」,他卻「忍而不號」。
他的這種精神使得行刑的小鬼也不由地發出「壯哉此漢」的贊嘆。冥王沒有辦法,只好又來軟的,叫他回到陽間,答應讓他發財,給他增壽,並當場把這些寫在生死簿上。但他毫不動心,終於在二郎神那裡告了一狀,取得了最後勝利。
這種歌頌被壓迫人民對惡勢力的抗爭的作品,還有《商三官》《向杲》等。
《勞山道士》寫一個慕道的王生往勞山拜師學道,卻又受不了山中艱苦的勞動生活,終於半途而廢。
臨行前,他請老師教給他穿牆之術,老師答應了他的請求,並告訴他,法術不能亂用,否則就不靈了。他回到家裡,卻馬上向妻子吹噓自己的本領。妻子不信,他便當場試驗,結果一頭撞在牆上,額頭上鼓起一個大包。作者在篇末說:
「聞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為王生者,正復不少。」
顯然,作者寫這篇小說的目的,就是要諷刺王生這一類喜高名、好賣弄,卻又不願付出艱苦的勞動去學一點真本事的人。
這類故事總結了生活中的經驗教訓,教育人要誠實、樂於助人、吃苦耐勞、知過能改等等,帶有道德訓誡意義。還有《種梨》《畫皮》《瞳人語》《狼》等。
蒲先生真是個會講故事的人。他講的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勝,讓人讀之,欲罷不能。
比如《西湖主》講書生陳弼教一個偶然的機會救了一個豬婆龍,後在洞庭湖遇風翻船,流落到個小島上。原來被他救的豬婆龍正是洞庭湖君的妃子,恰巧住在這里。相遇之後,,妃子把女兒嫁給他,他因此得以發財成仙。
這個故事並不復雜,可是到了作者筆下,卻寫得起伏跌宕,一波三折。陳弼教誤入園亭的一段尤其精采。
陳弼教在島上誤入王妃園亭,偷看了打鞦韆的公主,一見鍾情。後在鞦韆架下拾到公主的紅巾,遂題詩一首。一會兒,一個侍女來尋紅巾,見紅巾已被玷染,大吃一驚,告訴他:竊窺宮儀,又玷染紅巾,其罪當死。
看到這里,讀者不能不為陳弼教的安危擔心。
過了許久,侍女又來告訴他:公主並不生氣,看來求生有望。讀者也隨之鬆了一口氣。後來,公主又派人接連給他送來飲食,讀者又鬆了一口氣。
不想,就在問題趨於解決的時候,又掀起一重大波瀾: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王妃,王妃十分生氣,「大罵狂傖」。氣氛一下子又緊張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有幾個人拿著繩索來捉他。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就在這時,事情卻發生了戲劇性變化:當年跟隨王妃的婢女認出了陳弼教,報告了王妃,於是他一下子由階下囚變成了座上客,還真的與公主結了婚!
沒有好的語言,再好的故事也食之無味。《聊齋志異》用文言寫成,一方面繼承了文言文精煉、含蓄的優點,一方面又大量吸收民間口語,兼有生活化的長處,語言准確精練而又生動傳神。
如《紅玉》寫馮相如與狐女紅玉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見東鄰女自牆上來窺。視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來亦不去。固請之,乃梯而過。」
短短的幾句話便把整個過程交待得清清楚楚。「視之」「近之」「招以手」「固請之」幾句寫馮相如,「美」「微笑」「不來亦不去」寫紅玉,文字簡練到無法再簡練的程度,內容卻十分豐富,不僅寫出了兩個人的動作、神態,而且准確地傳達出雙方微妙的心理變化。
人教版語文教材選了《狼》這個故事,你還記得對那隻狡猾的狼的描寫嗎?「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多麼生動傳神!
郭沫若評價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評價說:「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法國漢學家克羅德·羅阿說:「《聊齋志異》是世界上最美的寓言。」
這都是對《聊齋志異》的高度贊頌。當然,受時代所限,《聊齋志異》在進步的思想內容中也夾雜著一些落後的成分,如封建倫理道德觀念,鬼神迷信和因果報應思想,追求功名利祿的庸俗傾向等,對某些低級趣味的故事也津津樂道等等,這是我們閱讀時應注意分析批判的。
『叄』 《聊齋志異(古文版)》txt全集下載
《聊齋志異》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cbMzX1UWm-cow6OfVGt7g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流傳。
『肆』 聊齋志異
黃九郎
何師參,字子蕭,結草廬住在苕溪之東,草廬對面就是曠野。一天傍晚,日落西山的時候,出門看風景,看到一個婦人騎驢走過,一個少年跟在後面。婦人大約五十歲左右的樣子,相貌很清雅,不象俗人;再看少年,大概十五六歲上下,豐采神秀,比女子還美麗。何子蕭素有愛男之癖,看到這個男孩子,便神為之奪不能自己,踮著腳一直望著他們走遠看不見為止。
第二天一清早便出門遠眺,希望能再看到那個少年。直到日落西山後,才看見少年從此而過。何生連忙上前搭話,問少年去哪裡,少年回答:「去外祖家」。何生請他到草廬中休息片刻,少年推辭,何生強拽著他讓他進來,少年推辭不脫只好進來。剛坐下說了幾句話,少年便急著要走,何生挽留不下,只好拉著他的手送出去,告訴他再從這里路過時一定要進來坐坐,少年唯唯答應便走了。何生從此便日思夜想,每日出廬觀望,只盼能再見那少年一面。
一天下午,那少年翩然而至,何生大喜邀入,命小僮酌酒款待。問少年的名字,少年說:「我姓黃,排行第九,年紀小還沒有大名。」何生問他為什麼經常從此路過,九郎說「家母住在外祖家,體弱多病,所以經常來探望。」酒過三巡後,黃九郎想走了,何生拉著他的胳膊挽留,九郎只好紅著臉坐下。二人燈下聊天,只覺九郎溫柔安靜得象女孩子,何生漸漸言語無忌起來,九郎羞紅著臉扭過頭去不作聲。過了一會,何生便邀他同榻而眠,九郎只推說自己睡相不好,不同意,何生再三邀請,九郎才勉強答應,只脫了上衣躺在床上。何生大喜,吹滅燭火,與九郎共蓋一床被子睡下,到半夜時,伸手擁抱九郎,苦求九郎跟他親昵。九郎大怒:「以為你是個風雅之士才與你來往,怎能做出這等行徑?不是跟禽獸相處相愛一樣嗎」天還不亮的時候,九郎便走了。
何生擔心九郎不再來了,每日在家苦候,翹首盼望,目穿北斗。過了很多天九郎才又來,歡喜無限,極力邀九郎入室,兩人促坐談心,愉快暢美,心下竊喜九郎不念舊惡。天黑後,何生又抱著九郎求懇,九郎說:「你的一片親愛之情我已經明白了,兩人知已便好,又何必非要有肌膚之親呢?」何生又求他只要一親玉肌便好,九郎同意了。到得半夜,何生趁著九郎睡著了,便達成了多日夙願,九郎被驚醒,披衣而起,不顧夜黑便走了。何生心下悒悒,若有所失。從此廢寢忘食、日漸憔悴,每日只是讓小僮守在門外,看看九郎來了沒有。
一天九郎又從門前經過,小僮拉著他進到屋裡,看到了憔悴已極的何生,九郎大驚,上前慰問。何生便把愛戀之情合盤托出,說到心痛外,淚水涔涔而下。九郎很感動,在他耳邊說:「你的情意我早知道,只是這件事對我沒有好外,對你更是有害,所以我一直不同意。你既已經用情如此之深,我還有什麼可惜的呢?」何生大喜,病一下輕了幾分,九郎走後,沒幾天病便好了。病好後九郎果然前來相會,兩人纏綿繾綣。九郎對他說:「今天勉強尊從了你的意思,但是希望以後不要經常就好了。我有件事求你,能幫忙嗎?」何生問什麼事,九郎說:「家母患有心痛病,只有太醫齊野王的先天丹可以治,你與他關系很好,幫我去求一副吧。」何生答應了,九郎走時又囑咐一遍,怕他忘了。何生馬上進城找太醫要葯,天黑時交給了九郎,九郎很高興,不停道謝,何生便又要求與他親昵。九郎說:「請不要再糾纏我了,我為你做一個媒吧,那女子比我強得千萬倍呢。」何生問他是誰,九郎說:「我有一個表妹,美麗無倫,如果你願意的話我願做媒。」何生微笑不語,九郎便拿著葯走了。
三天後九郎又來求葯,何生怪他來得太遲,說話很不樂意。九郎說:「我是不忍心給你帶來災禍,這才疏遠你,你不能理解,那以後就不要後悔了。」從此兩人每日相會,歡愛無度。因為九郎的母親每三天必要用一副葯,齊太醫覺得很奇怪,說:「吃這個葯的人從來沒有超過三副還不好的,為什麼這么久都沒有痊癒?」於是一次包了三副葯給何生。又注意看何生的氣色,說:「你的神色很不好,生病了嗎?」便伸手給他把了把脈,大驚說:「你這是鬼脈呀,病在少陰脈,如果再不留心保養是要喪命的!」
何生回來告訴了九郎,九郎嘆氣:「這是良醫呀,我其實是狐狸,與我來往時間長了對你的身體是沒有好處的。」何生不信,認為他在說謊。仍然每天把葯藏起來,一點點的給九郎,深怕葯沒了九郎就不來了。沒多久何生果然生病了,請齊太醫前來診治,太醫搖頭說:「果然如我所言,你的魂氣現在都已經散了,人力是不能治好的。」九郎前來探視,難過地說:「你不聽我的話,果然到了這個地步!」沒多久何生就病死了,九郎痛哭著離去了。
早先有個太史,少年時與何生一起讀過書,十七歲便考了翰林。當時一個姓秦的藩王很貪暴,賂賭通朝大臣,所以沒有一個人進言說他不好的。這個太史看不過,便上書彈劾他,痛陳其惡,秦藩找了個替死鬼頂罪便順利過關。現在秦藩升為該省中丞(即巡扶),每天尋找太史的把柄。太史少年時很英勇,曾經與叛王往來,於是秦藩買通他人得到了他們以前往來書信,以此來威脅太史。太史很害怕,自殺了,他的夫人也自縊而亡。切說這太史自殺的第二天忽然醒了,說:「我是何子蕭。」旁人細盤問他,他說的都是何家的事,家人這才想到原來何子蕭是借屍還魂。由於誰也留不住他,他徑自跑回到家中。巡撫懷疑是太史詐死,必要致之死地。派人來向他索要千兩黃金(贖買那些信件),何生只得違心地答應下來,心中憂悶欲死。
忽然有人通報說九郎來了,何生很高興地迎了進來,兩人相見悲喜交集,何生又故態重萌要求九郎與他親昵,九郎說:「你有三條命嗎?」何生說:「活著太艱難了,不如死了安逸。」於是訴說了心中的愁苦,九郎仔細思索了一番,便說:「咱們還能活著相聚,是很幸運的事。你現在仍然沒有妻室,前時我說的表妹美麗智慧,如果娶過來,肯定能為你分憂!」何生想先見見表妹,九郎說:「這不難,明天我要把老母接回家中,將與表妹路過此地,你假裝是我結拜義兄,請我們進來歇息,我會要求你給驢子飲水,你如果看中了,就說『驢子死了』,我就幫你做成此事。」兩人計議已定,九郎便走了。
第二天中午,九郎果然跟女郎從何生門外經過,何生出門打招呼,一邊與九郎談話,一邊偷著打量那女郎,只見她修眉秀目,體態曼麗,實在是仙人也比不上的美麗。九郎說渴了要茶喝,何生便請他二人進屋喝茶。九郎對表妹說:「三妹不要驚訝,這是我的結拜義兄,在他家稍微休息一下是不防的。」於是扶著她下驢進屋,又把驢子拴在門柱上。何生親自奉茶,看著九郎說:「你前番描訴得不詳盡,現在就是死我也願意。」女子好象悟出這話是在說自己,馬上站走來細聲說:「我要走了」。何生向外看了一眼說:「哎呀,驢子死了!」九郎火速沖了出去,何生便抱住女郎求歡,女郎羞得滿臉紫漲,想要逃走,無奈被何生抱住,便大聲喊九郎,九郎不回答。女子便說:「君自有妻,為什麼還要玷辱我的清白?」何生說並沒有妻室,她便說:「如果你能發誓不離棄我,我就可以惟命是從。」何生忙指天發誓,女郎便依從了他。兩個人事畢後,九郎笑著走了進來,女郎生氣地看著他,九郎說:「他是何子蕭,是個名士,現在是太史,跟我關系最好,是個可以依賴的人。把這件事告訴你的長輩,想來也不會責怪我的。」到得晚上,何生邀九郎留宿,九郎堅持要走,女郎恐怕姑母怪罪,便讓九郎先行去說明。過了幾天,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人帶著丫環來了,她的長相很象三娘,何生便叫三娘出來看一下,三娘一看,果然是母親來了。母親問她:「你怎麼在這里呢?」三娘慚愧得說不出話,何生對著母親叩拜,母親笑著說:「又是九郎胡鬧惹出的事!」三娘下廚做飯侍奉母親,她母親用完飯便走了。
何生娶得美貌妻子非常高興,但一想到秦藩的事便又憂愁起來,心下鬱郁,臉上便顯露了出來。三娘便問是怎麼回事,何生告訴了她。三娘笑道:「這事只要求九兄便可以解決,你煩惱什麼呢?」何生問為什麼,三娘說:「聽說巡撫溺於聲色犬馬,尤其喜愛男色,這些都是九兄的長項,你便投其所好,把九兄假送給他,巡撫對你的怨恨必可消除,而且九兄也會為你報仇。」何生怕九郎不願意去,三娘便說:「只要哀求他就可以。」
第二天九郎前來探望,何生伏在地上用肘走路迎接他,九郎大驚說:「我與兄台兩世之交,只要有可以效勞的地方,赴湯蹈火也不敢推辭,你為什麼行這么大的禮呢?」何生就以實相告,求九郎為他出面,九郎聽後很為難,三娘便說:「我失身給了何郎,是誰促成的?如果現在何郎因此而死,我以後要怎麼辦呢?」九郎不得以,只好同意了。
何生心下計謀好後,便修書給交情好的王太史,把九郎送到他那裡。王太史看了信,明白了何生的意思,大擺宴席款待巡撫。席中讓九郎扮成女子,跳天魔舞,美色傾城、風華絕代,簡直是比美女還要美艷,巡撫馬上被迷住了,於是極力向王太史說,想以重金買下九郎,王太史故意沉思了很久,裝做很為難的樣子,才說:「這其實是何生的人,要獻給巡撫大人,以求和解。」巡撫大喜,前隙頓消,馬上慨然應允前事不咎。自從得到了九郎,巡撫與他形影相隨,家中的十多個美貌姬妾全都拋之腦後,視如塵土。九郎每天的飲食起居豪華苑如候王,得到的賞金數以萬計。半年後,巡撫病倒,九郎知道他離死不遠了,便拿著得來的財物告假回家。沒過幾天,巡撫就死了,九郎用這些錢蓋房子置辦傢俱古玩,買僕婢,接來母親與何生夫婦一同生活。九郎出入,乘坐香車寶馬,跟隨大批的仆從,人們誰也不知道他原來是狐狸。:)
異史氏曰:上天造出男人與女人的分別,就是這樣安排。同性戀並不是正道,是件惡心的事情,而且有礙常理,希望後世的人不要學他們這樣,絕了這種風氣。
『伍』 聊齋全書目錄
自序
卷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瞳人語、畫壁、山魈、咬鬼、捉狐、蕎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丐仙、僧孽、鬼哭、蛇癖、廟鬼、義鼠、地震、豬婆龍、陝右某公、好快刀、江中鬼、戲術、蟄龍、小髻、金永年、夏雪、美人首、車夫、楊疤眼、鼠戲
卷二
勞山道士、長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狐嫁女、嬌娜、妖術、野狗、三生、狐入瓶、真定女、焦螟、葉生、四十千、成仙、新郎、靈官、王蘭、王成、夢別、李公、鄱陽神、罵鴨、柳氏子
卷三
青鳳、畫皮、賈兒、董生、齙石、陸判、嬰寧、聶小倩、海公子、丁前溪、張老相公、水莽草、造畜、頭滾、侯靜山、錢流、龍肉、魁星、潞令、山神
卷四
鳳陽士人、耿十八、珠兒、小官人、胡四姐、祝翁、俠女、酒友、蓮香、阿寶、九山王、遵化署狐、張誠、跳神、鐵布衫法、吳門畫工、豢蛇、化男
卷五
汾州狐、巧娘、吳令、口技、狐聯、濰水狐、紅玉、林四娘、魯公女、道士、胡氏、丐僧、伏狐、蘇仙、李伯言、黃九郎、金陵女子、湯公、閻羅、厙將軍、雷公、戲縊、死僧、赤字、梓潼令、鬼津、祿數、鬼令、禽俠、負屍
卷六
連瑣、單道士、白於玉
補遺
附錄
(5)聊齋妖魅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全本聊齋志異(超值白金版)》俗名《鬼狐傳》,是中國古代一部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為清朝初年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此書約完成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
在我國古典小說里。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像《聊齋志異》這樣,古今皆熱,雅俗共賞,老少都愛。三百多年來,諸多藝術門類都從《聊齋志異》中汲取營養,《聊齋志異》中的許多故事更成為戲曲、曲藝及影視等的表現熱點。
《聊齋志異》內容豐富,包羅萬象,故事新奇,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多數故事通過描寫妖狐神鬼來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少作品寓意深刻。對人們有啟發教育意義。《聊齋志異》描寫人物的手法多種多樣,能於奇譎之外。賦予狐仙鬼魅以人的面貌和性格,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大都栩栩如生。
《聊齋志異》的情節發展從來不是平鋪直敘的,總是曲折多變、懸念叢生,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於山窮水盡之處忽見柳暗花明。在語言風格上。《聊齋志異》使用的是較淺近的文言。也融會了當時的方言俗語,形成了典麗活潑的語言特色。
《聊齋志異》的各類版本很多,《全本聊齋志異(超值白金版)》內容源自二十四卷抄本,插圖出自廣百宋齋繪圖本,在諸多版本中。可謂別開生面。全書共分24卷,收目474篇,另有補遺卷27篇。
全書配有插圖近400幅,每幅插圖就篇中有代表性的細節、場景成圖,將主要人物及其一時的情態變為可視可感的具象加以展現,並於每圖的題款處題七絕一首,以凝練含蓄的詩句點明故事的題旨、意味。加上極具古典韻味的版式及裝幀設計,更使《全本聊齋志異(超值白金版)》顯得圖文並茂,古色古香,堪稱品味和欣賞這部不朽名著的理想讀本。
『陸』 《聊齋志異》全集txt(現代文)
已發送,不要忘記採納哦,還有懸賞分
『柒』 聊齋志異同人小說
聊齋覓仙路
紅塵道,妖魔道, 滄海笑,昆侖笑 江中劍斬龍蛟, 北邙山上千盅酒, 聊齋世界,妖狐橫行,神道設教。身為一個末法世界的修道者,穿越到這個道法顯聖的世界裡,如何才能開創出仙人一脈?
聊齋之龍女搶親
海上有風浪時,不宜憑欄吟詩……
囧,不早說,掉都掉下來了,我又不是秤砣,不用直沉到底吧?還好很快醒了,美手如玉,烏如雲,我穿越了?可那什麼撲撲楞楞的,天,天,天哪,居然是條尾巴……老天無眼啊,難得穿一次,不但不是美人,乾脆就不是人……
龍就龍,人就人,半龍半人算什麼?說我是海族的恥辱,老爹老娘從不露面,丫環白眼翻翻,連小小的井龍王也敢不鳥我這東海三公主,訂了親的北海太子爺居然想變卦娶我老妹……是可忍孰不可忍,催眠術可不是白學的,龍女涅槃,華麗變身,拍馬迎上,閃電搶親,人間海底,覆雨翻雲……
搶親容易成親難,一不小心居然搶到兩……三個新郎,這可怎麼辦,難道要……夜夜換洞房?
重生聊齋
穿越重生,成為了寧采臣,他驀然現: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聶小倩,還有很多狐狸精在等待著他……
『捌』 聊齋志異有哪些章節
聊齋志異有六卷
卷一
考城隍 耳中人 屍變 噴水 瞳人語 畫壁
山魈 咬鬼 捉狐 蕎中怪 搜索宅妖 王六郎
偷桃 種梨 勞山道士 長清僧 蛇人 斫蟒
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嬌娜 僧孽 妖術
野狗 三生 狐入瓶 鬼哭 真定女 焦螟
葉生 四十千 成仙 新郎 靈官 王蘭
鷹虎神 王成 青鳳 畫皮 賈兒 蛇癖
卷二
金世成 董生 齕石 廟鬼 陸判 嬰寧
聶小倩 義鼠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海大魚
張老相公 水莽草 造畜 鳳陽士人 耿十八 珠兒
小官人 胡四姐 祝翁 獵婆龍 某公 快刀
俠女 酒友 蓮香 阿寶 九山王 遵化署狐
張誠 汾州狐 巧娘 吳令 口技 狐聯
灘水狐 紅玉 龍 林四娘
卷三
江中 魯公女 道士 胡氏 戲術 丐僧
伏狐 蟄龍 蘇仙 李伯言 黃九郎 金陵女子
湯公 閻羅 連瑣 單道士 白於玉 夜叉國
小髻 西僧 老饕 連城 霍生 汪士秀
商三官 於江 小二 庚娘 宮夢弼 鴝鵒
劉海石 諭鬼 泥鬼 夢別 犬燈 番僧
狐妾 雷曹 賭符 阿霞 李司鑒 五羖大夫
毛狐 翩翩 黑獸
卷四
余德 楊千總 瓜異 青梅 羅剎海市 田七郎
產龍 保住 公孫九娘 促織 柳秀才 水災
諸城某甲 庫官 酆都御史 龍無目 狐諧 雨錢
妾杖擊賊 秀才驅怪 姊妹易嫁 續黃粱 龍取水 小獵犬
棋鬼 辛十四娘 白蓮教 雙燈 捉鬼射狐 蹇償債
頭滾 鬼作筵 胡四相公 念秧 蛙曲 鼠戲
泥書生 土地夫人 寒月芙蕖 酒狂
卷五
陽武侯 趙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鴉頭 酒蟲 木雕美人 封三娘 狐夢 布客
農人 章阿端 餺飥媼 金永年 花姑子 武孝廉
西湖主 孝子 獅子 閻王 土偶 長治女子
義犬 鄱陽神 伍秋月 蓮花公主 綠衣女 黎氏
荷花三娘子 罵鴨 柳氏子 上仙 侯靜山 錢流
郭生 金生色 彭海秋 堪輿 竇氏 梁彥
龍肉
卷六
潞令 馬介甫 魁星 厙將軍 絳妃 河間生
雲翠仙 跳神 鐵布衫法 大力將軍 白蓮教 顏氏
杜翁 小謝 縊鬼 吳門畫工 林氏 胡大姑
細侯 狼 美人首 劉亮采 蕙芳 山神
蕭七 亂離 豢蛇 雷公 菱角 餓鬼
考弊司 閻羅 大人 向杲 董公子 周三
鴿異 聶政 冷生 狐懲淫 山市 江城
孫生 八大王 戲縊 收起
『玖』 聊齋類小說
龍蛇聊齋
練氣在聊齋
鬼怪聊齋
奪舍寧采臣
『拾』 聊齋志異的有關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閑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有短篇小說431篇。其內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懷著對現實社會的憤懣情緒,揭露、嘲諷貪官污吏、惡霸豪紳貪婪狠毒的嘴臉,譬如《促織》、《席方平》、《商三官》、《向杲》。二、諷刺科舉,勾畫出考官們昏庸貪婪的面目與考場中營私舞弊,如《司文郎》、《考弊司》、《書痴》等篇。三、歌頌、描繪堅貞、純潔的愛情及底層婦女、窮書生,有《鴉頭》、《細侯》等。《聊齋志異》中相當多狐鬼精靈與人的戀愛故事,頗具浪漫情調,塑造了很多容貌美麗、心靈純潔的女狐形象,如紅玉、嬰寧、香玉、青鳳、嬌娜、蓮香等。四、有些短篇是闡釋倫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如《畫皮》、《勞山道士》等。
蒲松齡(公元1640年—1715年),字留仙,號柳泉,山東淄川人。蒲松齡從小有文才,可惜年長後在科舉場中很不得意,滿腹實學,屢不中舉,在家中教書為業,到了71歲,才考得了貢生。他牢騷滿腹,便在聊齋寫他的志異,自言「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同黃州,喜人談鬼,閑則命筆,因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76歲過世,所著有《文集》4卷,《詩集》6卷,《聊齋志異》8卷等。
《聊齋志異》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作品。它們一方面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現實事物組織到現實社會生活中來,他的花妖狐魅大多秉具人情,和靄可親;但又行動鶻突,擅長形變,並非常人。這種因素促使作品想像豐富奇特,故事變幻莫測,境界神異迷人。
《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上。以嬰寧為例,真個是她到那裡,笑聲就跟到那裡。作者在描寫花妖狐魅所幻化的人物時,常能掌握妖魅原型的特點,也有助於人物的個性化。如《綠衣女》中寫綠衣女是「綠衣長裙」,「腰細殆不盈掬」,其聲嬌細,活畫出一個綠蜂幻化的女子形象。
故事情節倏忽變化、離奇曲折,也是《聊齋志異》的突出成就。《聊齋志異》雖基本上是傳記體,但並不是平鋪直敘地講述人物的經歷,而是注意故事構造的曲折有味,以緊緊吸引讀者。
《聊齋志異》還善於描寫景色,不只畫面鮮明,而且常常造成一種氣氛、境界,更好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聊齋志異》語言精煉,詞彙豐富,句法更多變化。作者既創造性地運用古代文學語言,又適當吸收和提煉當代口語方言。在單行奇句中,間用駢詞儷語,典雅工麗而又生動活潑,極富於形象性和表現力。《聊齋志異》刻畫人物注意個性和細節的描述;安排情節注意故事的曲折有味,文章的波瀾起伏,語言的搖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