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風吹了小說閱讀理解答案

風吹了小說閱讀理解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6-09 01:11:44

❶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❷ 2011衡水中學一模,是模擬的卷,不是調研的

2011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統一模擬考試

語文試題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祓除(fú) 全天侯(hóu) 正經八百(jǐnɡ) 予以重創(chuānɡ)

B.繾綣(quǎn) 潛規則(qiǎn) 數見不鮮(xiān) 循規蹈矩(jǔ)

C.鍾馗(kuí) 麻風病(fēnɡ) 皇親國戚(qī) 獨當一面(dānɡ)

D.干癟(biě) 盥洗室(ɡuàn) 胼手胝足(dǐ) 兵慌馬亂(huānɡ)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2010年9月,《新周刊》聯手新浪網推出《微語錄》一書,草根與精英肩並肩「登堂入室」,他們在微博上留下的吉光片羽,令人感念懷想。

B. 《少兒學魔術》一書,包括 「紙兔變活兔」「橙汁變清水」等神奇有趣的魔術形式及讓人大徹大悟的魔術「揭秘」,內容豐富多彩,配圖色彩繽紛。

C.目前,國內通俗歌曲的「金曲榜」名目繁多,每種獎項頒獎盛典的前期宣傳都不惜重金,與此相比,高雅音樂卻顯得門庭冷落,戶限為穿。

D.「人無信不立」,誠信是一個商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人沒有誠信,就像是海市蜃樓,最後就會坍塌,所以,誠信是一個企業家的「不二法門」。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中國古代的科學家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剋的整體思維,考察自然現象的性能及其變化過程,從而在天文學、氣象學、醫學和化學等領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B.在傅琰東亮相湖南衛視的元宵晚會上,不但沒有澄清自己之前在央視春晚表演《年年有魚》所引發的質疑,反而因為「變死」了一條金魚而招來新的質疑。

C.醫療服務體系、保障體系和葯品生產保障體系不完善,長期存在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以及管理的不足和曾經的失誤,是群眾看病就醫的主要原因。

D.「火星-500」試驗是由俄羅斯組織、多國參與的國際大型試驗項目,被科學界譽為「把人類對於人類自身乃至對於火星的探索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杜甫是我國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藝術手法和藝術風格上與李白不同, , ; ,

; , 。

①杜是寫實 ②李是奔放飄逸

③李是想像瑰奇 ④杜是反復詠嘆

⑤杜是沉鬱頓挫 ⑥李是感情噴涌而出

A.③④⑥①②⑤ B.⑥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⑥⑤② D.④⑥①③⑤②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最近文化圈裡流行一個熱詞,叫做「有態度」。文化當然是應該「有態度」的。不過,不論是哪一種文化人,如果只是刻意地標榜自己「有態度」,以顯示其孤高與特立獨行的個性,其實未必是最值得激賞的。畢竟,真正富含價值的有態度,並不是一個人擺拍的表情與姿態,而應該是一種群體性的記憶喚醒與價值認同。文化的最大價值,應該是由孤立的個體情感轉向整個社會的情感共鳴。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在那時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春天裡……」農民工版《春天裡》能夠帶來群體感動,因為它傳遞的情感與價值,完全是來自於一種自覺的意識,是完全尊重社會現實自發的本真表達,徹底擺脫了一切約定俗成的文化框架與藝術慣習。這種完全自發與自然的態度,不但不會讓人嫌棄他們的粗陋,反而產生了超越原唱者的力量感,引起了普遍的藝術共鳴。

眾所周知,搖滾樂多是以反叛的姿態進行文化對抗,人們也總是用「反抗」與「憤怒」這樣的語詞來詮釋它的藝術價值。然而搖滾並不只是屬於白領精英與小資群體,披頭士的搖滾大師約翰•列儂,把搖滾樂視為表達信仰與挑戰主流的方式,他被視為工人階級的英雄,從他的音樂中不難發現搖滾樂與英國工人階級之間的深刻關系。這些年,我們從羅大佑、崔健、周雲蓬以及汪峰的很多音樂作品中,深切感受到一種反抗與憤怒,他們的作品很多都屬於底層聲音,只是有些人不知道那就是搖滾。

無疑,農民工版《春天裡》展現了社會底層淪陷的無奈掙扎,體現了一種為突破階層固化的反抗。它像社會感測器一樣,讓人在心靈深處清晰碰觸到社會苦痛與不安的敏感神經,然後產生一種靜水流深的憤怒。音樂是一種文化載體,很多時候都自然承載著推動社會進步的功能。當然,很多反映底層價值訴求的搖滾音樂,在現實中要麼無法得到充足的傳播空間,要麼被一些所謂的主流觀點異解扭曲。

農民工版《春天裡》不僅唱哭了千萬網友,還打動了湖南省委書記周強,讓他也聽得熱淚盈眶。由此,很多人期待能有更多權力去關注社會底層人們的生存權利。文藝介入政治的姿態,或者是批評,或者是建設,這二者有時在目的性方面,又會有其統一性。現在看來,農民工版《春天裡》就是真正「有態度」的文化,如果能夠在倒逼權力賦還底層權利,或者喚醒權力關注社會公平方面,起到哪怕是極其微薄的作用,當然就是這首搖滾的最大價值。

在這個過度崇拜文化英雄、迷信文化權威的年代,農民工版《春天裡》能夠帶來強烈情感共鳴,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說明那種刻意強調「態度」的文化表達,容易脫離公共基礎而顯得太過虛弱與偽飾。這實際就要求,當前必須提供更多的公共平台,讓那些真正反映人們普遍與真實的文化聲音得到充分傳播。

5.下列關於「有態度」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態度」並不需要刻意地強調,以顯示自己孤高與獨立的個性,因為那樣容易脫離公共基礎更顯得太過虛弱與偽飾。

B.「有態度」並不是一個人擺拍的表情與姿態,而是一種群體性的記憶喚醒與價值認同,它與個人態度沒有關系。

C.「有態度」能夠體現出文藝介入政治的姿態,或者是批評,或者是建設,兩者在目的性上,有時又是統一的。

D.「有態度」是真正反映人們普遍與真實的感情的文化聲音,能夠帶來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

6.不屬於「農民工版《春天裡》打動人心」的原因的一項是

A.它完全來自於自覺的意識,尊重社會現實自發的本真表達,徹底擺脫了一切約定俗成的文藝框架與藝術慣習。

B.它展現了社會底層淪陷的無奈掙扎,讓人在心靈深處清晰碰撞到社會苦痛與不安的敏感神經,產生靜水流深的憤怒。

C.如果能夠在倒逼權力賦還底層權利,或者喚醒權力關注社會公平方面起到某種作用,當然就是這首搖滾的最大價值。

D.在這個過度崇拜文化英雄,迷信文化權威的年代,它反映了民眾普遍而真實的情感需求,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情感沖擊。

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化如能由孤立的個體情感轉向整個社會的情感共鳴,能夠得到群體性的記憶喚醒與價值認同,就可能實現其最大價值。

B.搖滾樂多是以反叛的姿態出現,人們總用「反抗」與「憤怒」來詮釋其藝術價值,但在現實中卻無法得到充足的傳播空間,或者被一些所謂的主流觀點異解扭曲。

C.搖滾大師約翰•列儂把搖滾樂視為表達信仰與挑戰主流的方式,羅大佑、崔健等人的很多讓人深切感受到了反抗和憤怒的作品,同樣屬於搖滾音樂。

D.農民工版《春天裡》帶來了群體性感動,承載著推動社會進步的功能,因此應提供更多的公共平台,使這樣的文化聲音得到充分傳播。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魯仲連者,齊人也。好奇偉倜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趙孝成王時,秦兵東圍邯鄲。趙王恐,諸侯之救兵莫敢擊秦軍。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為急圍趙者,前與齊閔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今齊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復求為帝。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此時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前亡四十萬之眾於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魯仲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平原君曰:「勝請為紹介而見之於先生。」

魯連見新垣衍而無言。新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於平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平原君者也,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魯仲連曰:「世以鮑焦為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眾人不知,則為一身。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所為見將軍者,欲以助趙也。」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

太史公曰:魯連其指意雖不合大義,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盪然肆志,不屈於諸侯,談說於當世,折卿相之權。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 間:抄小路

B.今又內圍邯鄲而不能去 去:使之退

C.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 多:贊美

D.折卿相之權 折:受挫折

9.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魯仲連好持高節的一組是

①好奇偉倜儻之畫策,不肯仕宦任職 ②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

③魯連見新垣衍而無言 ④今吾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平原君者也

⑤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⑥不屈於諸侯,談說於當世,折卿相之權

A.②③④ B. 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⑤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魯仲連是齊國人,具有高尚的氣節,不肯做官,即使是在為趙做了退秦這樣的大事之後,依然不改初衷。

B.在是否尊奉秦昭王為帝一事上,平原君與魏王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而與魯仲連的態度是一致的,都不同意尊其為帝。

C.魯仲連與新垣衍都不是趙國人,二者為了達到幫助趙國這一相同的目的都想將對方趕走,而結果是魯仲連取得了勝利。

D.文中司馬遷給予了魯仲連極高的評價,認為他雖地位低微,但盪然肆志,不屈於諸侯,談說於當世,折卿相之權,議論符合大義。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4分)

(2)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6分)

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輕煙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註:屈大均,字翁山,廣東番禺人,文學家、史學家。順治七年,清兵攻陷廣州,次年,他投身抗清斗爭。兩次北游,聯絡反清志士,力圖恢復,無結果。康熙十二年,三藩事起,又參加吳三桂反清行動,不久即失望辭歸,退隱不仕。

(1)頷聯運用了多種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2)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4分)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5分)

(1) , ,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聲聲慢》)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蘇軾《定風波》)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 。(司馬遷《屈原列傳》)

(2)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 。(李密《陳情表》)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柳宗元《小石潭記》)

,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想念麥客

周建

①收麥子的日子逐漸遠去,我很想念那些麥客。

②那些麥客是區別於傳統意義的現代麥客。他們不是歷史上憑著鐮刀收割麥子的麥客,而是開著大型收割機,呼呼啦啦地疾風一般來來去去的人。他們一般是三四個人駕駛一台大型收割機,三四台為一組,走南闖北,因為常年的風吹日曬,他們的皮膚黝黑、粗糙,嗓門大大的,做事、說話就像收割麥子一樣,風卷殘雲一般。

③因為老家的道路好些,也因為老家的麥子收割期總是晚上幾天,每年的麥子收割時節,來來去去的、帶著收割機的麥客很多,如果是麥收快結束的時候,每天在路上能見到上百台收割機。

④曾經留意他們的收割機,有新疆2號、福田2號、洋馬、久保田等,每台機子的價格少在六七萬,多在二十來萬不等。這些收割機,有的是他們用多年的積攢買來的,有的是他們湊股買來的,有的甚至是他們借了債買來的,總之,買了收割機,幾乎用盡了他們全部的精力。他們希望收割機能帶給他們更好的收益。有一個麥客告訴我,去年,他和合夥人攆著季節走,從海南的三亞一直收到黑龍江的黑河,用自己的辛勞換來沾滿辛勤汗水的鈔票。

⑤這些麥客,出來的時候,自己帶著被窩行李,有的還帶著鍋和煤氣灶,吃的、喝的、住的、用的都在流動的車上。走到哪裡,就在哪裡安營紮寨,支鍋開灶,行軍打仗一般。他們的衣服臟兮兮的,頭上灰濛蒙的,臉上黑乎乎的,渾身上下到處都是麥灰,只留下兩隻眼睛一閃一閃的。一說話,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甚至連日都沒法洗一次澡,只是夜深人靜的夜晚,用熱水擦擦,或用涼水沖沖身子。有的就在人家的屋檐下,在馬路邊,亦或樹陰下,收割機一停,鋪蓋一放,一倒下就打起了呼嚕,嘈雜聲、喧鬧聲絲毫不影響他們酣然入夢。

⑥到了麥田裡,麥客們就來了十足的精神,渾身都是勁兒,把收割機開得呼呼啦啦的,飯都顧不上好好吃一頓。有的就在田頭,吃著同伴送去的飯菜,那飯菜也談不上熱,更談不上香,但他們吃起來還是狼吞虎咽。

⑦一個烈日的中午,在一片樹陰下,我見到了兩個麥客在田頭吃飯的樣子:地上放著一盆豬肉燒豆莢,一包水煮花生米,一人站著,一人坐在地上,他們一手握著啤酒瓶,一手抓著雞爪,一邊大嚼著,一邊興高采烈地談論著什麼。那飯菜也不算上乘,吃相也實在不雅,但他們吃得滿口生津,有滋有味,滿面春風的樣子,勝過享受任何一頓美味佳餚。也有的麥客因為勞累過度,加上太陽暴曬,什麼都不想吃,就買些八寶粥放到收割機上,餓了就喝一罐,渴了也喝一罐,稍歇片刻就繼續幹活。

⑧麥客們已經走了幾天了。我常常想起他們,也想起我們自己,比較起來,就覺得汗顏,我們的知識也不一定比他們豐富,能力也不一定比他們強,經濟也不一定比他們富有,整天躲在陰涼底下,或是蹲在空調房裡,忙著所謂的無聊的工作,領著微薄的薪水,抱怨天氣的炎熱,敘說生活的不平,議論社會的不公,慨嘆人生的無奈。在輕松的日子裡,萎縮地工作著,煩惱地快樂著。理想、銳氣、信念被現實擊打得支離破碎,盪然無存,只留下機械般的木訥的軀體。

⑨想念麥客,想念他們走南闖北的勇氣,想念他們隨遇而安的思想,想念他們陽光一樣的心靈,以及那健康的膚色、爽朗的笑聲。

14.文章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麥客的,請分條概括。(6分)

15.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些麥客是區別於傳統意義的現代麥客。

(2)在輕松的日子裡,萎縮地工作著,煩惱地快樂著。

16.文章在表現麥客時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結合原文賞析。(6分)

17.作者對麥客的回憶和對自己生活、工作狀況的描寫,寄託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六、(15分)

18.請根據以下材料為史鐵生撰寫一副輓聯,不少於10個字。(4分)

史鐵生,著名小說家、散文家。1951年1月4日出生於北京,2010年12月3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0歲。多年來他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為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他生前留下遺囑,去世後將自己的肝臟和大腦捐給有需要的患者和醫療機構。

史鐵生主要作品有:《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老屋小記》、《奶奶的星星》、《來到人間》、《合歡樹》、《病隙碎筆》、《命若琴弦》、《鍾聲》等。

19.閱讀下列材料,用一個單句概括材料要點,不超過28字。(5分)

新華網聯合國2月18日電,在聯合國安理會18日舉行的譴責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繼續修建定居點的決議草案表決中,美國行使否決權,致使決議未能通過。

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巴西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奧蒂在投票結束後說:「由於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行使了否決權,本決議草案未能獲得通過。」

安理會當天就巴以問題舉行閉門磋商,隨後對該決議草案進行投票。除美國外,安理會其餘14個理事國都投了贊成票。

這一決議草案由120多個聯合國會員國共同提交。

20.根據語境,在橫線上補寫出恰當的語句。要求補寫內容與上下文句式協調一致,語意連貫。(6分)

生活如酒,或馥郁或清洌, ;生活如風, ,它需要一雙敏感的雙手去感知; ,或輕快或低沉,它需要一對用心的耳朵去聆聽。酒有清洌, ,歌有低沉,一如生活,不會一路坦途,面對風雨和挫折的樂觀與曠達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七、(60分)

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1)1902年,23歲的魯迅到日本仙台學醫,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使他深受刺激,為了療救病態的社會和愚弱的國民,魯迅棄醫從文,用文藝喚醒麻木的群眾。他筆耕不輟,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為後人留下豐厚而寶貴的精神遺產。

(2)1931年錢偉長19歲時,以歷史、中文雙科兩個100分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習,入學第三天,「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轉入物理系,踏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最終成為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

讀了上面兩則材料,你有怎樣的認識?

要求選准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此次考試命題 瞎猜瞎講

一.基礎提醒

1.字音題,此次為混合字形題:與當下的社會熱點有關系的潛伏,與武強年畫有關系的門神鍾馗,高考考過的祓除、盥洗室, 源自課本的有繾綣 ,只需記住讀音的有重創、全天侯、正經八百、循規蹈矩、皇親國戚, 需要識音正義會解釋的有獨當一面、胼手胝足、兵荒馬亂。

2.成語題,需要背過的有吉光片羽;

依據課本可以推斷出的有——戶限為穿。「限」字出自高二語文課本《登泰山記》一課。「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一句(限:名詞作狀語,象門檻一樣)可見成語題還是要回到課本,溯源探義。

3.病句不難。提主幹,找標志就可。

4.運用先手法後風格,先李白後杜甫,細推敲即可。

二、小閱讀

此次選文為 2010年11月16日中國青年報的《農民工版春天裡是真正「有態度」的文化》,屬於社會科學類選文,感覺沒有難度,近兩年高考設題多從傳統文化,比如從漢字文化來考察。此題一般吧,強加因果時態倒置等這些常見設錯類型考生應該能夠一一識別,不再贅述。

三、古詩文閱讀

文言文選自《史記》,老套子,人物傳記。

第8題的「多」,贊美,應該看老師的平時點醒了,這個現在應該沒有問題了,折的「受挫折」反向推斷不對即可。「簡」字根據《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一句即可推斷其正確(附:間,小路。名詞做狀語,這里是「從小路」的意思。)

第10題的A選項有問題,「退秦」這事從原文哪裡看出?原文僅有「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推辭不肯受」。此題設題有問題。

第11題得翻譯難在第二題:上,崇尚;權與虜均為為名詞作狀語,這要考生的文言文的語法分析能力了。

詩歌選題為清詩,注釋很詳細,13題不難答出。而12題手法題需要細讀,整體觀照,先答出最明顯的。這里容易混淆的是「對偶」與「對比」這兩個概念,講解時要給學生講清二者的細微區別。

四、大閱讀

選自散文百家的《麥客》,這個我讀過,呵呵。不過跟2007江蘇高考卷雷抒雁的《麥天》還是有一些差別的。作為閱讀題設題夠用。

14題與16題其實為一道題,答題區間大致相同:描寫麥客的段落區間,一個側重於內容性考察,考分條概括;一個側重於手法類考察,給的答案還真是多呀,不過還可以。第三人稱,對比、反襯,細節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都有所涉及。

15題第一題答出麥克的現代特點即可,第二題答出其批判性即可。

17題的答案就在題干中,審清即可從正反兩個方面回答,得分相對低一點。

五、語言表達

18題對聯考了輓聯,要求有概括性,概括史鐵生一生的作品、人品。

19題是硬功夫,必須為單句,否則0分,注意此題的延伸性,提取關鍵詞,為此題的最高級考察形式,望予以關注。

20題審清後按要求寫即可。

❸ 尋找語文試卷

不告訴你!!!給分太少!!!

❹ 閱讀題神馬的~

標題「愛花人怎能活不過花」是反問句,表達的意思是肯定的,即:
我們不要輸給花,要像花兒一樣頑強如鋼。
運用反問句做標題,含蓄地表達了文章的中心,引人深思。同時也吸引人。

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18分)風 吹 稻 浪徐曉佳 秋風終於吹彎了稻子的腰,—搖一擺,像盪鞦韆。


小題1:手法: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描摹形狀;(2分)
作用:渲染出沉甸甸的豐收給娘帶來的喜悅;為下文「割稻」情節的展開張本(或作鋪墊)。(2分)
小題2:「我」回到農村幫「娘」收割稻子;「我」提議機械化收割,娘堅持人工收割,令「我」無可奈何;母親妥協,請來「收割機」割稻。(1點1分,,2點2分,,3點4分)
小題3:母親:勤勞,隱忍;對農耕方式的堅守;對丈夫的深切懷念;對兒子的愛。(4分)
小題4:①母親不願請收割機,表現了她的勤勞朴實、對農耕方式的固守。
②母親和兒子關於割稻方式的矛盾,表明工業文明正以不可阻擋的威力沖擊著傳統的農業文明。
③小說字里行間,包蘊著作者對漸行漸遠的農村生活的復雜情感。(答出1點得3分,2點得6分,意思對即可。)

❻ 品味春風閱讀理解答案

有個詞適合於這個飄雨的冬日,這個詞就是「陰沉的」。它描繪了鉛灰色的天空正向我們壓來,它描述了爐膛里悶燒的火苗,似乎它在神秘地吮吸這慘淡陰濕的房間中的每一絲溫曖。 但總的說來它表達了我的心情,我渴望地盯著窗外那掛滿白霜的公主樹,還有那光禿禿的棕色花壇。不久前我還站在戶外的陽光里,呼吸著迷迭香和熏衣草的芳香,採摘著一束束銀蓮花。我的大腦里記得這件事,可我的心卻早已忘了。
現在風吹著雨滴敲打著窗戶,我凍得發抖。我根本不想出去,但一件事很明白:那就是我必須得出去倒掉垃圾。
我穿上雨衣和沉重的黑雨鞋,抓起牛奶箱走出房間。
雨點拍著我的面頰就如魚尾在抽打我。風吹得我只好貓腰俯身地前進,那邊,離我只有兩步之遙的地方有朵黃色的藏紅花,在它後邊是朵紫花。每個花莖上端都有個待放的花蕾。我抬眼看到一個身著綠衫的小鳥在松杉上尋覓。它躲在這棵大樹的樹干下,看見我好象並不像我看見它那麼驚訝。
我把垃圾扔在垃圾堆上。在返回小山上時,我嘗到了那生機勃勃的、溫潤晶瑩的甜蜜味道。纖細的綠色黃楊的葉子透過草地冒出來了,有些甚至冒出了黃芽。只有一朵矮小的蔚藍色的蝴蝶花在我印象里呈現出夏季天空的顏色。一個栗色和橘黃色相間蠑螈悄悄穿過我前行的小路——極像一隻小恐龍。
快樂從那高高的杉松枝間傳遍了全身。它似乎在問:「你看到了什麼?」
這就是我看到的,我無聲地告訴它。我從月亮的盈虧中看到了冬的影子。它慢慢地去迎接春光。我想有一天我會再次跪在我的花壇邊,陽光照耀在我肩膀上,玫瑰花的香味太強了,我聞到了。
我看到了嫩芽兒,爬行動物。但我看見最多的還是:即使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我也看到了春的壯麗
補充: 有個詞適合於這個飄雨的冬日,這個詞就是「陰沉的」。它描繪了鉛灰色的天空正向我們壓來,它描述了爐膛里悶燒的火苗,似乎它在神秘地吮吸這慘淡陰濕的房間中的每一絲溫曖。 但總的說來它表達了我的心情,我渴望地盯著窗外那掛滿白霜的公主樹,還有那光禿禿的棕色花壇。不久前我還站在戶外的陽光里,呼吸著迷迭香和熏衣草的芳香,採摘著一束束銀蓮花。我的大腦里記得這件事,可我的心卻早已忘了。
現在風吹著雨滴敲打著窗戶,我凍得發抖。我根本不想出去,但一件事很明白:那就是我必須得出去倒掉垃圾。
我穿上雨衣和沉重的黑雨鞋,抓起牛奶箱走出房間。
雨點拍著我的面頰就如魚尾在抽打我。風吹得我只好貓腰俯身地前進,那邊,離我只有兩步之遙的地方有朵黃色的藏紅花,在它後邊是朵紫花。每個花莖上端都有個待放的花蕾。我抬眼看到一個身著綠衫的小鳥在松杉上尋覓。它躲在這棵大樹的樹干下,看見我好象並不像我看見它那麼驚訝。
我把垃圾扔在垃圾堆上。在返回小山上時,我嘗到了那生機勃勃的、溫潤晶瑩的甜蜜味道。纖細的綠色黃楊的葉子透過草地冒出來了,有些甚至冒出了黃芽。只有一朵矮小的蔚藍色的蝴蝶花在我印象里呈現出夏季天空的顏色。一個栗色和橘黃色相間蠑螈悄悄穿過我前行的小路——極像一隻小恐龍。
快樂從那高高的杉松枝間傳遍了全身。它似乎在問:「你看到了什麼?」
這就是我看到的,我無聲地告訴它。我從月亮的盈虧中看到了冬的影子。它慢慢地去迎接春光。我想有一天我會再次跪在我的花壇邊,陽光照耀在我肩膀上,玫瑰花的香味太強了,我聞到了。
我看到了嫩芽兒,爬行動物。但我看見最多的還是:即使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我也看到了春的壯麗

❼ 閱讀答案

這位老師不僅大愛無私而且還那麼英明,短時間內想到了這么個辦法!我為這位老師的奉獻和英明感到贊嘆!也為拿走錢的那位感到惋惜,當初那一時的舒服盡讓他十年甚至是更久都在自責中度過

❽ 閱讀理解答案

摘抄:
天是越來越冷了,祥子似乎沒覺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會覺得寒冷。地上初見冰凌,連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來,處處顯出乾燥,結實,黑土的顏色已微微發些黃,像已把潮氣散盡。特別是在一清早,被大車軋起的土棱上鑲著幾條霜邊,小風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極高極藍極爽快的天;祥子願意早早的拉車跑一趟,涼風颼進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時候起了狂風,把他打得出不來氣,可是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鑽,像一條浮著逆水的大魚;風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風決一死戰。猛的一股風頂得他透不出氣,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彷彿是在水裡扎了一個猛子。打出這個嗝,他繼續往前奔走,往前沖進,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住這個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沒有一處鬆懈,像被螞蟻圍攻的綠蟲,全身搖動著抵禦。這一身汗!等到放下車,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長氣,抹去嘴角的黃沙,他覺得他是無敵的;看著那裹著灰沙的風從他面前掃過去,他點點頭。風吹彎了路旁的樹木,撕碎了店戶的布幌,揭凈了牆上的報單,遮昏了太陽,唱著,叫著,吼著,回盪著!忽然直馳,像驚狂了的大精靈,扯天扯地的疾走;忽然慌亂,四面八方的亂卷,像不知怎好而決定亂撞的惡魔;忽然橫掃,乘其不備的襲擊著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樹枝,吹掀了屋瓦,撞斷了電線;可是,祥子在那裡看著;他剛從風里出來,風並沒能把他怎樣了!勝利是祥子的!及至遇上順風,他只須拿穩了車把,自己不用跑,風會替他推轉了車輪,像個很好的朋友。

賞析:
本段,已經告訴了讀者「天越來越冷」,我也可以從段中的「冰凌」、「土都凝固起來」看出天冷了,又寫黑土的顏色,表明了土因為天氣的緣故凝固的樣子,「尖溜溜」一詞表明了風的刺人和冷冽,也可以從「像洗冷水澡」看出風的涼颼颼,「低」、「咬」、「鑽」幾個動詞寫出了祥子的堅強和毅力,運用比喻的修辭寫出了祥子的堅韌的精神,「決一死戰」體現了風越大,祥子的力氣也越大,「透不出氣」把風大給體現出來了,「沒有一處鬆懈」表現了祥子使出了渾身解數,「吹彎」、「撕碎」、「揭凈」、「遮昏」、「唱」、「叫」、「 吼」、「回盪」 、「扭折」、「吹掀」、「撞斷」把風的狂暴體現得淋漓盡致,風就是一個惡魔,「只須」一詞作者故意表現祥子已經制服了狂風。

❾ 《風吹一生》閱讀答案!!急

1.不設統一答案。答題要點:內容上:①祖父在家鄉的風里生活了一輩子。②祖父的一生飽經風霜。③從「我」對爺爺的深厚感情看,「風吹一生」還可以理解為親情之風吹拂過祖父的一生。④作者的目的在寫祖孫情,風飽含了作者的深情。結構上:⑤風是貫穿文章始終的線索。
2.晃動的燈影和撞在城市建築物上的風聲讓我「看到」了風在「東躲西藏」。這些風是從我的家鄉來的,它們的認識里只有家鄉的一切,所以我知道它對城市「十分陌生」。風無形,人卻有情。表面上寫家鄉的風來找我,實際上飽含了我對家鄉和祖父的深切思念。
3.不矛盾,前者說的是多年的觀察和掛念,以祖孫情感積淀的漫長過程為基礎。後者是一瞬間的行為,應該說是「當時誰都沒有在意」,這也合情合理。
4.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騎車了
5.開放題,不設統一答案

❿ 風吹稻浪閱讀詳細答案

1.分析小說首段文字的手法和作用。(4分)
秋風終於吹彎了稻子的腰,—搖一擺,像盪鞦韆。
答:
2.簡要概括小說的情節。(6分)
答:
3.分析小說中母親和「我」的形象的特點。(8分)
答:
4.這篇小說意蘊深厚,請結合具體內容探究小說的主旨。(7分)
答:
答案:
【小題】(1)手法: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描摹形狀;
作用:渲染出沉甸甸的豐收給娘帶來的喜悅;為下文「割稻」情節的展開張本(或作鋪墊)。
【小題】「我」回到農村幫「娘」收割稻子;「我」提議機械化收割,娘堅持人工收割,令「我」無可奈何;母親妥協,請來「收割機」割稻。(每個要點2分)
【小題】母親:勤勞,隱忍;對農耕方式的堅守;對丈夫的深切懷念;對兒子的愛。「我」:不願吃苦;自覺的現代化意識;想過城裡的生活;孝順母親。
【小題】①母親不願請收割機,表現了她的勤勞朴實、對農耕方式的固守。
②母親和兒子關於割稻方式的矛盾,表明工業文明正以不可阻擋的威力沖擊著傳統的農業文明。
③小說字里行間,包蘊著作者對漸行漸遠的農村生活的復雜情感。
(每答出一點得3分,意思對即可。滿分7分)

熱點內容
艷武俠小說雕鵬記 發布:2025-02-05 00:30:16 瀏覽:728
網路小說作家張小花 發布:2025-02-04 23:51:55 瀏覽:124
玄幻武俠小說掌法 發布:2025-02-04 22:45:08 瀏覽:359
好看的修真小說完結推薦 發布:2025-02-04 21:13:07 瀏覽:665
煉丹師小說排行榜女頻逆世為凰 發布:2025-02-04 20:10:21 瀏覽:155
網游小說第一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19:50:27 瀏覽:997
台灣經典小說言情有 發布:2025-02-04 19:50:17 瀏覽:134
靈異女主強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19:30:19 瀏覽:658
高評分言情小說甜文 發布:2025-02-04 19:26:08 瀏覽:97
交換身體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04 19:09:27 瀏覽: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