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做語文小說閱讀的方法有哪些

做語文小說閱讀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6-04 18:38:32

1. 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有哪些

語文閱讀問題,一般考生可以從原文中找到答案,難一點的也就是分析,一般讀明白了都能答明白的,大幅度提升的話,就需要不斷的做練習,和閱讀了,多讀一些材料,文章會對考生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2. 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初中

初中現代文閱讀常見的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一、答題要點

1、 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

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

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2、 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 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5、 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

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

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

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有什麼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襯託了記述對象的品質,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

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

6、 文中某句話有什麼含義?或告訴我們什麼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

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這需要我們的同學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多看並記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准確地表達出來。

7、 比較閱讀理解。

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於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

以上是有關記敘文的常規問題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8、 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於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

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

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列數據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於讀者理解相關內容。

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回答有關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准確性,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中考閱讀常見的就是記敘文和說明文,議論文較少,限於篇幅,不再贅述。希望對你在學習和考試時有所幫助.

語文閱讀題方法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

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3. 做語文閱讀題的方法與技巧

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網路網盤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aXTSbiPNTe37DygiUDK4A

提取碼:ay3j

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4.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步驟、方法和技巧,你覺得有哪些

引言:如果你要選擇小學語文的話,一定要學好專業的知識。

5. 小說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和方法

語文小說閱讀的答題技巧如下:環境描寫的題型及答題要點。答出環境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3、渲染氣氛。4、刻畫人物形象,襯託人物的性格、情緒。5、使故事情節更為生動、真實。6、使主題更為突出、深刻。7要表現一定的新鮮感受或微妙情緒,做到情景交融,能夠給人以感染、啟發和美的享受。關於評價、體驗、感悟、啟示的問題。這類題往往是考查學生們對文學作品內涵的把握。需要結合自身經歷談體驗、感悟等。人物形象分析的題型及答題要點。1、答出描寫人物。2、答出這些方法的具體內容。3、針對具體內容分析人物特點,注意從外在的肖像特點到內在的心裡想法,再到精神品質。要分析全面,具體,不可泛泛而談。

6. 如何做好高考語文小說閱讀

一、鑒賞小說的環境描寫

(1)概括景物的特點

首先要看描寫了哪些景物,其次看這些景物有什麼共同特徵,要特別注意能揭示景物特點的動詞或形容詞,然後再歸納概括。

(2)分析景物描寫的特點(技巧)

①抓住特徵,進行形、聲、色等方面的描寫。

②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進行描繪。

③寫景有層次,講究觀察角度。

④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側結合,細節描寫。

(3)分析景物描寫的作用

①聯系段落位置:環境描寫所處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會有所區別。在開頭:交代時間、地點、背景,渲染氣氛,明確基調等。在中間:承上啟下,推動情節發展等。在結尾:照應開頭,營造余韻,升華主題等。

②聯系詞語選用:用能突顯主觀情感的詞語來描繪環境,可營造故事的特定氛圍,增強故事的真實性,表現出獨特的環境效果。 (高中語文學習助手)

③聯系描寫對象:恰當的環境描寫有助於表現人物豐富的心境、復雜的性格,有助於主題的表達。

④聯系情節發展:特定的自然環境描寫,可展示世態風情、暗示人物命運和推動情節發展。

⑤聯系作品主題:環境影響人物性格的形成,並決定人物的行為舉止,它會體現出一定歷史時代、社會現實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環境描寫的作用

①環境本身(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暗示社會環境;營造氛圍,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②人物(烘托心情,表現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命運)

③情節(暗示或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後面情節的發展作鋪墊或製造懸念,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

④主題(表達、寄託、暗示、揭示主題,豐富、深化主旨)。

二、鑒賞小說的情節

(1)內容作用 ①對環境:突出/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使環境更具典型性等。

②對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現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畫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等。

③對主題:揭示/表達/寄託/暗示了……的主題,深化主題,突出主題,豐富主題等。

④對讀者感受: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注意力,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

(2)結構作用 照應前文;承上啟下;線索,貫穿全文;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為後面情節作鋪墊,推動情節發展,使情節曲折生動等

三、鑒賞小說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作用

①與其他人物的關系:對比、襯托,突出其他人物形象特點。

②與故事情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線索,推動情節發展。

③與文章主題的關系:揭示、突出主題。

四、鑒賞小說的藝術手法

(1)表達方式角度:看各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是否運用自如,靈活多變;敘述人稱的選擇,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的好處;敘述順序的安排,倒敘、插敘、補敘手法的運用及作用;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等的作用。

(2)表現手法角度:看是否運用了象徵、對比、襯托、先抑後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虛實相生等手法。

(3)修辭手法角度:看是否運用了什麼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通感等)。結合小說原文中的具體語句來分析語言運用的准確、簡練、生動,揭示表達的情感態度和藝術效果。

(4)結構安排角度:看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開頭結尾各有特色(首尾照應);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等等。

答題基本格式表達技巧+具體內容+表達效果。

五、鑒賞小說的語言

(1)鑒賞小說作者的語言特點

語言風格角度:如平實、樸素、華麗、冷峻、熱烈、簡潔、明快、曉暢、典雅、清麗、幽默、辛辣、含蓄。②遣詞造句角度:如煉字、長短句、整散句等。

(2)鑒賞小說中人物的語言特點

語言表達的豐富內涵角度:賞析語言在簡潔傳神、細膩逼真、生動形象地描摹人物動作、神態與內心世界時,表現出獨特的個性特徵這一方面的藝術魅力。

六、鑒賞小說的標題

標題的作用 ①以時間、地點、環境為題,可能具有「點明時間地點,創設故事背景,渲染環境氛圍,隱含比喻、象徵意義」的作用。

②以物件(物象)為題,可能具有「作為結構線索貫穿全文,概括故事情節,寄託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題,隱含比喻、象徵意義」的作用。

③以形象特徵為題,可能具有「鋪開情節,呼應細節;對比諷刺,強化效果」的作用。

④以問題為題,可能具有「設置懸念,激發閱讀興趣,引人思考」的作用。

7. 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答題模板分別是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技巧及公式:

一、第一段作用:

兩方面。

①內容:從本身和主題兩方面說。

②形式:結構和手法。

答題方法。

1、交代故事發生背景,人物所處環境。

2、引出下文故事情節,為下文做鋪墊。

3、設置懸念引起讀者興趣,引人入勝。

二、分析人物形象:

①小說中人物身份、地位。

②通過外貌、語言、行動揣摩人物心理。

③注意小說活動的歷史背景。

④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通過以上四方面來分析人物形象。另外,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分析。

答題方法:——是——的——。

例如:某某是一個敢愛敢恨、勇敢執著、愛憎分明……的農民形象。

三、環境描寫作用:

答題方法:交代人物活動的社會背景、時令、地點等;渲染——的氣氛;表現烘託人物——的形象;推動情節發展。

四、情節的作用:

情節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設置懸念,引起讀者興趣為後面情節發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照應前文提供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

答題方法:……情節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現了……。

常用答題模式:

按「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文中沒有涉及的除外,但『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個場面可以概括為一件事。

題型二:對某一情節的特點和作用分析。

小說對故事情節的敘述,有順敘、倒敘、插敘等方法。

順敘,也稱正敘。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先發生的先說,後發生的後說,很講究「先來後到」的原則。用這種方法進行敘述,好處是事件由頭到尾,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文章顯得條理清楚。

倒敘,把故事的結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為作品的開始,作品的主體部分還是順序故事情節。

《祝福》是採用倒敘方法的一個範例:在序幕之後,首先交代了已淪為乞丐的祥林嫂在新舊交替的年關寂然死去的消息,這是本文主人公的悲慘結局,接著引起「我」對祥林嫂「半生事跡的片斷」的追憶,展開對悲劇主體部分的描述。

8. 做語文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LI8b5DtbsoSTuKSxYuUg8w

提取碼: 8av1

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

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

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

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9. 做語文閱讀理解的方法

閱讀實際就是要考查對選文內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要求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4、根據生活、學習經驗,判斷優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5、聯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設想;6、調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聯系(如理解選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學典型、名句等);7、發揮聯想、想像補寫有關內容;8、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
常見題型及答法:
說明文閱讀:
1、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
2、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3、
A、「××」詞好在哪裡?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准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准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4、
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望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5、說明文中的主觀題及其解答:
著重要表現創新意識、科學精神。
主要題型:
1、對文中的內容進行簡明、准確的改寫。如:根據提示給事物下定義、文字圖表式處
理、圖表文字化、簡要概述所舉例子等。
2、對文中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寫。如:加標題、結合語境補寫句子、對文章說明的對象按要求進行補充說明。
3、聯系實際舉例說明。(要符合文段的說明中心的要求)
4、對文章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與設想。(要有科學性,切忌胡編亂造)
5、對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行評說。(結合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文語言特色來考慮)
6、
【說明方法】
1、舉例子 :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3、列數據:具體而准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4、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5、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6、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7、下定義: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說明對象的本質和內涵,使說明更嚴密。
此外,還有摹狀貌,引用等說明方法。
【說明順序】1、空間順序 2、時間順序 3、邏輯順序
【說明文的結構】1、總分 2、總分總 3、分總
【說明文語言的特點】1、准確。(准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第一特徵。) 2、平實或生動。
記敘文閱讀:
1、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2、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
3、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4、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①點明題旨的句子;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總結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轉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⑤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度及思想傾向等。同時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點。
5、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題。
6、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
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7、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採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於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於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於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於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8、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斷
原則:必須依據本文的主題。
例如:《七根火柴》——無名戰士;《一件小事》——「我」。

散文(包括雜文、通訊、一般記敘文)中的「我」等於作者本人;而小說中的「我」不等於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虛構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
9、評價作家作品:
1、應以對作家、作品的進步性作肯定性評價為主;
2、對作家、作品的局限性應點到為止,重點在於歷史局限性。
10、給文段擬題:
1、看開頭、看結尾、看中心句、看過渡句、看反復出現的句子。、
2、語言要求簡練,一般在6個字左右。
11、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根據短文提出的觀點補充舉例:
1、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並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准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2、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於誇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議論文閱讀:
識別或提煉中心論點、分論點:
1、論點出現的形式和位置
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標題、②★開頭、③★篇末、④論述過程中(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當碰到文中沒有現成的表達論點的句子時,盡管有一定難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確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據論題和論據,參考作者要解決的問題,准確判斷和提煉作者的觀點,然後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達中心論點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較,找出最簡潔、最明確的句子。
4、
分析論據與論點的關系:
答題方式:本文(段)的論點是 ,這里所列舉的……屬(事實或道理)論據,是為了從(反面或正面)證明這個論點,……
5、辨識論證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這類問題,首先需要明確常見的幾種論證方法的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差別,然後結合語境,具體內容具體分析。
2、答題方式:這一段(一句)運用了 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顯得……(好處)。
6、仿照原文中表述論點(分論點)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個觀點:
1、回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再根據閱讀文章的啟示獲取獨特體驗,最後用規定的句式表述出來,並構成一個論點(分論點)。
2、這種題目既考查聯想能力,又考查語言表達能力,還考查把握分論點與中心論點關系的能力。
7、評價文段的觀點(需闡述理由):
回答這樣的問題,需要弄清楚原文的結構、材料、觀點之間的關系。回答時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

其實閱讀考的東西都是萬變不離其中,你只要掌握了答題的格式和技巧(從什麼角度來答題)基本上能拿到滿分(最多扣2分)。
語文閱讀題方法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重點!!!絕對的重點!!!)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熱點內容
一個男的帶著兄弟骨灰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06 10:52:51 瀏覽:345
古代好看的虐文的小說 發布:2025-02-06 10:50:31 瀏覽:150
冰霜與烈焰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6 10:49:14 瀏覽:126
在古代當先生的小說 發布:2025-02-06 10:28:19 瀏覽:293
網路小說寫大綱視頻 發布:2025-02-06 10:20:29 瀏覽:673
神級龍衛免費小說txt下載 發布:2025-02-06 10:14:03 瀏覽:650
帶yy肉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6 10:13:01 瀏覽:471
艾薩克阿西莫夫寫的科幻小說作品 發布:2025-02-06 10:07:59 瀏覽:431
星際女或末世女穿越古代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6 10:07:23 瀏覽:290
倫理小說快在線閱讀 發布:2025-02-06 09:42:09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