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的小說免費閱讀
㈠ 重生之官路浮沉的作品目錄
第一部 混在鄉里的日子
第一章 夢醒時分
第二章 玉米地
第三章 傳說中的恐龍
第四章 沒准備
第五章 兩個人
第六章匿名信
第七章 沈月涵
第八章 新官上任頭把火
第九章 當上了車夫
第十章 飆倒四個小流氓
第十一章 領導
第十二章 廁所沒打掃吃不下飯
第十三章 兩人
第十四章 交際
第十五章 交易
第十六章鍋爐房
第十七章 李會計的材料
第十八章 馬大山的老婆
第十九章 蘇靚靚
第二十章 准備便宜
第二十一章 前塵往事
第二十二章 舊愛重頭來
第二十三章 我什麼都知道
第二十四章 蘇姐姐
第二十五章 苗老闆
第二十六章 三十二歲
第二十七章 半夜三點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水泥廠的熱鬧
第三十章 整人的材料
第三十一章 用了愛立信 開車更有勁
第三十二章 地頭蛇
第三十三章 凌副主任有威望
第三十四章 慎密無漏
第三十五章 項雪梅
第三十六章 沈姐姐告黑狀
第三十七章 曲解領導的指示
第三十八章 親戚
第三十九章 妹妹有個好兒子
第四十章 推測隱秘
第四十一章 秘密約見
第四十二章 靚靚
第四十三章 潤潤嗓子再訓我
第四十四章 敲了富鄉400萬
第四十五章 你表現過頭了吧
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之夜
第四十七章 那終生難忘的一幕
第四十八章 感動
第四十九章 離婚申請
第五十章 整得你感恩戴德
第五十一章 疑是大英雄
第五十二章 來招釜底抽薪
第五十三章 大鬧凌家
第五十四章 凌鄉長嚇傻了
第五十五章 不融洽的家族內部
第五十六章 前一世的妻子
第五十七章 人不親血親
第五十八章 縣常委會
第五十九章 審計局這邊的最後安排
第六十章 再會
第六十一章 午餐
第六十二章 上任龍田鄉
第六十三章 辦公室
第六十四章 開A6出現的美女
第六十五章 最會
第六十六章 喪
第六十七章 尷尬
第六十八章 兩個新來的副鄉長
第六十九章 被置疑的工作計劃
第七十章 會議開出鼻涕來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開A6的好惹嗎
第七十三章 飆女
第七十四章 奧迪怎麼回事
第七十五章 和苗老闆有個約會
第七十六章 工作起步
第七十七章 突發事件
第七十八章 震驚縣委的電話
第七十九章 永久不能勃起
第八十章 原來苗老闆很壞
第八十一章 省城之行
第八十二章高乾子弟
第八十三章 這事很簡單
第八十四章 科技女強人
第八十五章 瓜是好瓜,絕對不能耷拉
第八十六章 色香味俱全的一出戲
第八十七章 逼我跳窗戶嗎
第八十八章 這算?
第八十九章 挨打的副鄉長
第九十章 沈書記
第九十一章 臃腫的機構
第九十二章 老媽也吃香了
第九十三章 兩個女人的小權力
第九十四章 頭疼的項縣長
第九十五章 芸馨大酒店
第九十六章 凌寒的想法
第九十七章 新形勢1
第九十八章 新形勢2
第九十九章 新形勢3
第1部終章 新形勢4
第二部 踏進官場的新貴
第101章 以退為進
第102章 黨和槍的故事
第103章 掛帥辦案
第104章 小叔
第105章 冰山一角的隱秘身世
第106章
第107章 翻供
第108章 苗姐姐被綁架了
第109章 看誰更拽
第110章 無恥的抵押品
第111章 這輪不到你撒野
第112章蔣芸
第113章玉皇樓父子倆
第114章 黨校斗毆事件
第115章 楊進喜
第116章 跑款,二丈母娘
第117章 匿名信來襲
第118章 無不認帳
第119章 水庫的隱患
第120章 領導的宴
第121章
第122章 專案組
第123章 市局、省廳廳長
第124章 爭執
第125章 新雅動力
第126章 三種解釋
第127章 辦公室
第128章家事
第129章 請沈書記吃飯
第130章 回家
第131章南山資源工作組
第132章 情敵
第133章 安秀蓉的尷尬
第134章後門不好走
第135章 凌寒請客
第136章 天價的招租門檻
第137章 蔣苗合
第138章 南山招租會
第139章 調職、午宴
第140章 熱鬧的新藝園
第141章 籌備聯歡會
第142章 常務
第143章 賓士600
第144章 聯歡會上的凌寒
第145章 聯歡會上的凌寒2
第146章 聯歡會上的凌寒
第147章 緣份之後奔600
第148章 集中供熱的宴談
第149章 又認一姐姐
第150章 感動、笨女人
第151章 跳舞惹得禍
第152章 雲端失足
第153章 被水庫淹沒的幹部
第154章 水庫危機1
第155章 水庫危機2
第156章千鈞一發、除夕決擇
第157章 正月
第158章正印主任
第159章 公路三亂
第160章 蔣姐老媽的陰謀
第161章 如此交警
第162章 三亂第一擊
第163章 表妹
第164章 毒品案、孫姐苗妹
第165章 再會孫二娘
第166章 生日玫瑰花
第167章柏明事件
第168章 項書記開會
第169章 常委、凌主任要走了
第170章 酒不能瞎喝
第171章 黯然
第172章 中條的水很深
第173章 鄒書記的雌威
第174章 中條牛太子
第175章 被圍困的區公安局
第176章 問題很重大
第177章 金副區長
第178章窮途末路的那個人
第179章 小吃鋪的剌殺
第180章 危急時刻
第181章 大案終
第182章 靚靚回來了
第183章 鄒氏再飆
第184章 問題
第185章一醉方休
第186章 改制
第187章芸江園
第188章凌家姐妹
第189章 婚宴巧遇
第190章 兩大集團
第191章 受冷落的女人
第192章 過年
第193章片片殘菊染霓霞
第194章踐行、凌青天
第195章入省
第196章正處級的副處長
第197章處里會議、大宴領導
第198章權力、心機、女人
第199章卓雅姿的邀請
第200章寒哥
第201章許靖蕭菲被劫持
第202章水果刀高手
第203章膚淺的婚姻關系
第204章下階段工作重點
第205章這是哥給你的禮物
第206章惡性車禍
第207章錦峰市的小問題
第208章再會周新明
第209章市長謝天豪
第210章臨潼酒宴
第211章 這次你帶隊
第212章孫麗麗的事
第213章 凸點的表姐妹
第214章調令
第215章陳家的取向
第216章惡戰總是連場的
第217章欺負項姐姐的代價
第218章醫院軼事
第219章得得失失難如意
第220章杜南江的決斷
第221章打針
第222章誰耍耍?
第223章新江行
第224章太子
第225章工作組的行動
第226章北京
第227章敢在八寶山唾痰?
第228章昔日同學
第229章我也是紀委的
第230章少爺們
第231章 從頭再來
第232章 備婚
第233章 孫二娘的淚
第234章 香蘭入京
第235章 事件
第236章 官司
第237章 南下、年輕的副市長
第238章 微服小記
第239章 幹事的魄力
第240章 惠平班子
第241章 雷霆而動
第242章 小碰撞
第243章 雞飛狗跳
第244章 太子與遼東大老闆
第245章 計劃書、駐京辦
第246章 小手段
第247章 侃爺飯館
第248章 柏明發展銀行
第249章 常委會上的炮筒子
第250章 暫時的妥協
第251章 市長辦公會
第252章 惠平新戰略
第253章 臨時代班長
第254章 請客
第255章 再會風秀雅
第256章 我陪你們一起走
第257章狡猾的小狐狸
第258章 潤水事件1
第259章 潤水事件2
第260章 潤水事件3
第261章 潤水事件4
第262章 項雪梅和堂叔
第263章 惠平班子大地震
第264章 新的領導
第265章 常委會上的第三勢力
第266章 蘇檢的態度
第267章 懷疑
第268章 如此謠言
第269章蘇檢的愛人是市長?
第270章 第二次常委會
第271章 策略取向
第272章 顧興國
第273章 熟悉
第274章 顧家宴
第275章 酒店小鬧劇
第27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277章 污染事件
第278章 鄭書記的壓力
第279章 驚聞噩耗
第280章 北京看病
第281章 車
第282章 菜市場事件
第283章 妥協
第284章 表妹
第285章 請客、沈母
第286章 鄭書記的哥哥
第287章 蔣芸的安樂窩
第288章 冒充
第289章 泥坑裡的安姐姐
第290章 席末又出事件
第291章 你敢毆打政府官員?
第292章 開發
第293章 新組合
第294章 卓工與陳部長
第295章 常委擴大會議
第296章 爭斗新開始
第297章 鄭書記的小題大作
第298章 惹了禍的雷記者
第299章 又被欺負了
第300章急先鋒的失誤【第二部終章】
第三卷 江南風雲凌大少
第301章 才女雷記者
第302章下馬威
第303章倒霉事
第304章蒼蠅水惹的禍
第305章這次算低調
第306章美容
第307章特困戶
第308章撤職
第309章計劃
第310章 譚書記
第311章 譚家二小姐
第312章 蔣芸很厲害
第313章 市長
第314章 04年第一次交鋒
第315章 工作調整
第316章 雞毛事件
第317章 為處分乾杯
第318章 反擊、三姐妹
第319章省委視察組
第320章事故不斷
第321章大書記、小演員
第322章明星與主任的碰撞
第323章哥只是個傳說
第324章唉,那真是一塌糊塗
第325章又失臂助
第326章給譚寧小鞋穿
第327章局面很復雜
第328章 各懷心機
第329章 省城開會
第330章 陳市長的驚喜
第331章 鐵兵開槍了
第332章 S級秘令執行者
第333章 污染事件
第334章 欲纏
第335章 處分、下北江
第336章 我要留下點什麼
第337章 北部大戰略
第338章 事故、碰頭會
第339章 局黨委會、杜贊林
第340章 驚人消息
第341章 產房危機
第342章 戒嚴醫院
第343章 靚靚變了、匿名信
第344章 你們要當叛徒
第345章 新雅戰略、羅氏父子
第346章 秀水河的威脅
第347章 驚人傷亡
第348章今生無緣,來世吧
第349章情書、煙從今天開始戒掉
第350章回京
第351章青菊、蕭中將
第352章 二十幾年前的故事
第353章 天在吼、地在抖、有個女人淚在流
第354章 上任望海
第355章 舅舅是市委書記
第356章 上代人
第357章 海軍中將、魯市長
第358章人大主任、下馬威
第359章 望海、摒息以待雷霆
第360章 開局、大員突然死亡
第361章 威甚、碰撞才剛開始
第362章 主任、市長、博弈、布局
第363章 會議、唇槍舌劍
第364章 蘇檢豈是好惹的
第365章 邊向南的郁悶
第366章 臨海事件,引你入轂
第367章 血淚、外海的故事
第368章 含血淚、蓄勢以待
第369章 祭亡魂、劍嘯南天
第370章 貪腐的落幕
第371章 新部署
第372章 迎來2006年
第373章 華經學院
第374章 第一次戰略會議、陳家治喪
第375章 後宮二中全會
第376章 報道
第377章 司里工作、夜破雷笑
第378章 風波初起
第379章 職責調整會議
第380章 吹牛不上稅
第381章 鄭介之、各人驚喜
第382章 離別在即
第383章 鄭主任相邀
第384章 鄭的私約
第385章 譚哥譚妹
第386章 二叔談話、姥姥病危
第387章 凌老四探母
第388章 親戚
第389章 冒充歹徒
第390章 繼續的醞釀
第391章 深入調查
第392章 殷天萬自問:我這是得罪誰了?
第393章 西南
第394章 談勢、車禍
第395章 第一次針對
第396章 微妙的局勢
第397章 董小剛長大了
第398章 責任誰來擔
第399章 爸爸,救我媽媽
第400章雪梅部長
第401章 紀委盧劍平
第402章 事件有了進展
第403章 第一輪勝出
第404章 出了點小狀況
第405章 董少充大尾巴狼
第406章 出事了,凌市長
第407章 這是要戳塌天啊
第408章 這就是政治
第409章 布局伊始
第410章 求穩戰略
第411章 親情、人情
第412章 來客
第413章 又前進了一小步
第414章 返璞歸真的卓總工
第415章 事件升級了
第416章 懷林案
第417章真相大白
第418章 兩個女科學家
第419章 卓總工說想嘔吐
第420章 會館軼事
第421章 試探
第422章 運籌
第423 調戲卓雅姿
第424章 新形勢前夕
第425章 新局面
第426章 省委會議
第427章 失蹤了三年的人
第428章視察要借口
第429章宜芝
第430章 心底無私天地自寬
第431章 雪梅有表現
第432章 孩子們
第433章 正勛
第434章 給鄭家拜年
第435章 南江部長拍桌子
第436章 讓鄭介之郁悶的會議
第437章 當選人大主任
第438章 憶不起的08大事
第439章 新的事件
第440章 救援庫方案
第441章 鄭介之的郁悶
第442章 再看一眼美麗的川縣
第443章 那一刻
第444章 凌書記倒下了
第445章 輪椅書記
第446章 譚處長
第447章 有內幕的案子
第448章 會議較量、渝市之行
第449章陳琰和卓雅姿
第450章 赴鄭宜芝的宴
第451章 醉酒、案情
第452章 夜宴座談
第453章 凌書記的說法
第454章 回蓉
第455章 鄭介之逆襲
第456章 孟的關系
第457章 倒霉
第458章 凌系
第459章 後宮事件
第460章 人事會議
第461章 秀蓉
第462章 宜芝上任
第463章 凌寒的缺點
第464章 跳舞、入京
第465章 家族閑話會
第466章 驚心的事
第467章 宜芝
第468章 年前的火災事件
第469章 凌書記在現場
第470章 過年
第471章一箭雙雕
第472章 回京、履新
第473章 鄭副局長
第474章 局內事件
第475章 後院起火
第476章 再赴遼東
第477章 蕭老虎的傳奇故事
第478章二蕭
第479章 走過千山萬水才知何去何從
第480章 優秀幹部
第481章 新的開始
第482章 秘書
第483章 靚靚的能力
第484章 升級的突發事件
第485章 荒野殺機
第486章 省委會
第487章剌蘇後的影響
第488章 譚處長
第489章 微妙變化
第490章 書記威信掃地
第491章 預變
第492章 匯報
第493章雪城威虎堂
第494章唐家唐林
第495章先開罵仗
第496章屁事也涉及政治
第497章人家要銬人
第498章他算個球
第499章唐代元
第500章共識
第501章全面主持工作
第502章今夜不醉不散
第503章群眾事件
第504章囂張的曹老闆
第505章梅花溝事件
第506章破譚
第507章未來人事安排
第508章送行淚、除夕淚、殯葬淚!
第509章上任魯東
第510章事件背後
第511章省委的重視
第512章安副主任
第513章宴
第514章2013年
第515章新情況
第516章形勢轉變
第517章安主任
第518章舊部
第519章深厚背景
第520章周秘書長
第521章刀戳屁股事件
第522章麻煩
第523章譚寧
第524章夜遇的車禍
第525章訛
第526章思想教育會
第527章下鄉
第528章怎麼處理?
第529章這樣的人
第530章政治弱智
第531章國慶前夕
第532章泰山賓館
第533章回京
第534章失蹤人口
第535章秘密
第536章失蹤的男人
第537章辱
第539章日照危機
第539章 危機2(上章應該是538章,寫錯了)
第540章 接頭
第541章 引蛇出動
第542章 視察
第543章 棄子
第544章 軍界牛人
第545章矛盾
第546章落幕之前
第547章絕死
第548章 培訓
第549章 故舊
第550章 孫曉桐
第551章 鄭市長
第552章 奶奶走了
第553章 離京前夕
第554章 政治平衡點
第555章 當年混社會的人
第556章 新情況
第557章 人大主任
第558章 鄭貴之與孫曉桐
第559章 連串的夜訪
第560章 失控的常委擴大會議
第561章 夜
第562章 雪梅的安排
第563章 海老大
第564章 蘇檢的煩惱
第565章 凌省長
第566章 案終
第567章 派出所
第568章 有人出頭
第569章 十八屆三中全會
第570章 形勢突變
第571章盧氏的政治取向
第572章 狂妄的囂張
第573章 動
第574章 嘴賤惹的禍
第575章 京館座談會
第576章 記住乾爸的話
第577章政法幹部
第578章 執法女警
第579章 逆轉
第580章 風秀雅的矛頭
第581章家事
第582章 敲海
第583章 這步走的輸
第584章黎妍
第585章 卓工
第586章 復職
第587章夜宴
第588章 我沒胡說
第589章 拒
第590章 四菜一湯
第591章 車禍和笑話
第592章發小飆
第593章 銬錯人了吧
第594章 安秀蓉
第595章 接連的郁悶
第596章 過年、終南會
第597章 月涵的心傷
第598章 霉運當頭
第599章 命運也可逆轉
第600章孫小姨
第601章請來了凌省長
第602章海副書記與張副省長
第603章 蕭正勛
第604章 姻親
第605章綿薄之力新解
第606章午夜長街的歌
第607章他說:謝謝政府
第608章京
第609章碧海雲天
第610章又上八寶山
第611章噩耗
第612章2017
第613章醞釀
第614章十九大
第615章 登泰山(大結局)
㈡ 《江州探案筆記》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江州探案筆記》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WjpOKfsi8f4P2vA04Ik2Vw
簡介:
沈暮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被江家大少爺追得屁滾尿流。「沈隊,不讓我進組我就要回去繼承家產了。」江行死死抱住了沈暮的大腿。沈暮一腳踹開了江行:「抱大腿就抱大腿,手別往上亂摸!」一句話介紹: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㈢ 聽說他們都愛我_by李松儒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小說名稱:聽說他們都愛我
作者:李松儒
類型:愛情
連載狀態:已完結
字數:259011字
簡介:該小說講述了死前回憶短暫的一生:兄長想殺他,情人想殺他,死黨也想殺他,還真是沒人喜歡他。閉眼又睜眼,江行哲莫名其妙變成了另一個人。
㈣ 主角江行小說
《最後一位風水師》小說介紹
主角叫江行趙曉倩的小說叫做《最後一位風水師》,它的作者是屁屁豬寫的一本懸疑靈異類型的小說,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推薦。主要講的是:把煙放回口袋裡,聽到我的話,趙老爺子也是一笑:「我也沒見過這么邪門的啊,前段日子我李家老太太走之後,他兒子叫我過來的,說是老太詐屍了……」...
㈤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的作品賞析
此詞可分三層。
上片為第一層,由江行沿途所見山川引起懷昔游,痛惜年華之意。長江中下游地區山川秀美,辛棄疾南歸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遊吳楚,行蹤遍及大江南北,對這一帶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後出任地方官,調動頻繁,告別山水長達十年。此時復見眼中川「都似舊時相識」了。「溪山」曰「過眼」,看山卻似走來迎,這是江行的感覺。「怪」是不能認定的驚疑感,是久違重逢的最初的感觸。往事雖「還記得,卻模糊、記不真切,真象一場舊夢。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夢中」雲者不僅有烘托虛實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實寫照,這種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來雄心壯志未得實現。業已倦於宦遊的結果。反復玩味以上數句,實已暗伏「塵勞」、覺非之意。官場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舊曾相識虛如幻夢不如遠離,同時也就成了一種強有力的召喚,來自大自然的召喚。所以,緊接二句寫道:「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要探山川之勝,就得登攀,「攜杖」、著「屐」(一種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說新語·雅量》載阮孚好屐,嘗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兩)屐?」意謂人生短暫無常,話卻說得豁達幽默。此處用來稍變其意,謂山川佳處常在險遠,不免多穿幾雙鞋,可這又算得了什麼呢!所以結尾幾句就對照說來,「笑塵勞、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時衛國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話(語出《淮南子·原道訓》),作者當時四十歲,故這樣說。表面看,這是因虛度年華而自嘲,其實,命運又豈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長為客」三字深懷憂憤,語意曠達中包含沉鬱。實為作者於四十年年來之感慨,年已四旬,南歸亦久,但昔日的志願,卻無一件得以實現,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勞碌,原來「長為客」無絲毫是自己左右的。
這片六句另起一意為第二層,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對古代英雄事跡的追懷。揚州上游的豫章之地,歷來被稱作吳頭楚尾。「吳楚地,東南坼」化用杜詩(《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表現江行所見東南一帶景象之壯闊。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國英雄,尤其是立足東南北拒強敵的孫權,最令他欽佩景仰。曹操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三國志·先主傳》)而孫權堪與二者鼎立。此處四句寫地靈人傑,聲情激昂,其中隱含作者滿腔豪情。「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二句有慨嘆,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於九泉而從之的意味,亦隱然句中。
結尾數句為第三層,是將以上兩層意思匯合起來,發為更憤激的感慨。「樓觀才成人已去」承上懷古,用蘇軾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鄭戶曹》)意,這里是說吳國基業始成而孫權就匆匆離開人間。「旌旗未卷頭先白」承前感傷,由人及己,「旌旗」指戰旗,意言北伐事業未成,自己的頭發卻先花白了。
綜此二者,於是詞人得出一個無可奈何的結論:人間哀樂從來循環不可琢磨(「轉相尋」),「今猶昔」。這結論頗帶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對命運無法解釋的解釋。更是作者對命運不如已願,人事多乖的感嘆。
詞中一方面表示倦於宦遊——「笑塵勞、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懷古代英雄業績,深以「旌旗未卷頭先白」為憾,反映出作者當時矛盾的心情。雖是因江行興感,詞中卻沒有著重寫景,始終直抒胸臆;雖然語多含蓄,卻不用比興手法,純屬直賦。這種手法與詞重婉約、比興的傳統是完全不同的。但由於作者是現實政治感慨與懷古之情結合起來,指點江山,縱橫議論,抒胸中郁悶,驅使古人詩文於筆端,頗覺筆力健峭,感情彌滿。所謂「滿心而發,肆口而成」,自具興發感人力量。
㈥ 神的愛人江行的真實身份
獵手。
《神的愛人》是小毛子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晉江文學網。江行是一個天生的獵手,外表俊美和煦,背地裡追求極端的刺激和快樂。專挑能殺他的人拉穩仇恨。
㈦ 將行小說花溪宋青恆是哪本小說
《將行》作者:楚笙歌。
內容標簽:宮廷侯爵,虐戀情深。引言:江州城有一畫師,常在那街頭作畫。他白衣如雪,面色平靜,執筆描繪一場盛世清歡,卻只作那一幅《美人折柳》。
㈧ 青山遮不住,下一句
此乃稼軒詞人《菩薩蠻》中句,其全詞: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而青山兩句,我非常喜歡,不為別的,就因為他道破了一個客觀真理,也說破了一層天機。辛棄疾身處腐宋之世,有心殺敵,但無力回天,正是這樣殘酷的經歷,使他對世事洞察徹底。歷史大潮可謂浩浩盪盪,洶涌東去,勢不可擋,既使幾座青山使它拐幾個彎,但直泄東海的大勢是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可以說是一種胸懷,是對人生的一種清醒認識。人就是要正確看待自己,正確確定位置,順應人生規律,走好人生的旅途。不要不知輕重,不知進退,不知好歹,不知死活。所以說,這是一層天機。執迷不悟的人是參不透的,被權、錢、色迷住心竅的人更加參不透的。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贛江北流,此言東流,詞人寫胸懷,正不必拘泥。無數青山雖可遮住長安,但終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東流。換頭是寫眼前景,若言有寄託,則似難以指實。若言無寄託,則遮不住與畢竟二語,又明顯帶有感情色彩。周濟《宋四家詞選》雲:「借水怨山。」可謂具眼。此詞句句不離山水。試體味遮不住三字,將青山周匝圍堵之感一筆推去,畢竟二字更見深沉有力。返觀上闋,清江水既為行人淚之象喻,則東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當喻祖國一方。無數青山,詞人既嘆其遮住長安,更道出其遮不住東流,則其所喻當指敵人。在詞人潛伏意識中,當並指投降派。「東流去」三字尤可體味。《尚書·禹貢》雲:「江漢朝宗於海。」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江河行地與日月經天同為「天行健」之體現,故「君子以自強不息」(《息·系辭》)。杜老《長江二首》雲:「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深。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故必言寄託,則換頭托意,當以江水東流喻正義所向也。然而時局並不樂觀,詞人心情並不輕松。「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詞情詞境又作一大頓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蒼茫又具封閉式意味之境界,無異為詞人沉鬱苦悶之孤懷寫照,而暗應合上闋開頭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語本《楚辭·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楚騷哀怨要眇之色調,愈添意境沉鬱凄迷之氛圍。更哪堪聞亂山深處鷓鴣聲聲:「行不得也哥哥」。《禽經》張華註:「鷓鴣飛必南向,其志懷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鷓鴣》:「啼到曉,唯能愁北人,南人慣聞如不聞。」鷓鴣聲聲,其呼喚詞人莫忘南歸之懷抱耶?抑鉤起其志業未就之忠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實難作一指實。但結筆寫出一懷愁苦則可斷言。而此一懷愁苦,實朝廷一味妥協,中原久未光復有以致之,亦可斷言。一結悲涼無已。
南宋詞人辛棄疾所做的菩薩蠻,此時寫於作者南歸十餘年之後,用比興的手法描寫作者對祖國的感情。詞中」青山掩不住,畢竟東流去「是宋詞中的名句。
作品名稱: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稼軒長短句
文學體裁: 宋詞
作者: 辛棄疾
目錄
概況
原文
注釋
譯詩
詞牌
格律
作者
背景
賞析
名句概況
原文
注釋
譯詩
詞牌
格律
作者
背景
賞析名句展開編輯本段概況
【作品名稱】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1]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辛棄疾 【作品體裁】詞(豪放派)
編輯本段原文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編輯本段注釋
⑴造口:即皂口,鎮名。在今江西省萬安縣西南60里處。 ⑵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贛州市西南的賀蘭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而得名 ⑶清江:贛江與袁江合流處舊稱清江。 ⑷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為漢唐故都。此處代指京師。 ⑸可憐:可惜。 ⑹愁余:使我感到憂愁。 ⑺鷓鴣(zhè gū):鳥名,傳說它的叫聲像「行不得也哥哥」,啼聲凄苦。
編輯本段譯詩
郁孤台下這贛江的流水, 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 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 可惜只見到無數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 浩浩江水終於向東流去。 江邊日晚我正滿懷愁緒, 聽到深山傳來聲聲鷓鴣(zhè gū)。
編輯本段詞牌
【菩薩蠻】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花間意》、《重疊金》等。此調原出外來舞曲,唐蘇鶚《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入項,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於是《菩薩蠻》就成了詞牌名。小令,雙調四十四字,前後闋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遞轉,情調由緊促轉低沉。
編輯本段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郁孤台下清江水, ⊙○⊙●○○▲ (仄韻) 中間多少行人淚。 ○○●●○○▲ (協仄韻) 西北望長安, ●●●○△ (換平韻) 可憐無數山。 ●○○●△ (協平韻) 青山遮不住, ⊙○○●▲ (三換仄) 畢竟東流去。 ⊙●○○▲ (協三仄) 江晚正愁余, ⊙●●○△ (四換平) 山深聞鷓鴣。 ⊙○○●△ (協四平)
編輯本段作者
作者辛棄疾辛棄疾[6]
(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於江西上饒、鉛山一帶。韓侂胄當政時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並在自己的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創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於表達激盪多變的情緒的體裁。辛詞是以境界闊大、感情豪爽開朗著稱的,辛棄疾總是以熾熱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擁抱人生,更多地表現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因此,主觀情感的濃烈、主觀理念的執著,構成了辛詞的一大特色。
編輯本段背景
這首詞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州、途經造口時所作。關於此詞之發端,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有幾句話非常重要,他說:「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祐太後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自此起興。」當時辛棄疾南歸十餘年,在江西任刑法獄頌方面的官吏,經常巡迴往復於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不舍晝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編輯本段賞析
辛棄疾此首《菩薩蠻》,用極高明之比興藝術,寫極深沉之愛國情思,無愧為詞中瑰寶。 詞題「書江西造口壁」,起寫郁孤台與清江。造口一名皂口 ,在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萬安縣志 》)。詞中的郁孤台在贛州城西北角(《嘉靖贛州府志圖 》),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得名。「唐李勉為虔州(即贛州)剌史時,登臨北望,慨然曰:『余雖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闕一也。』改郁孤為望闕。」(《方輿勝覽》)清江即贛江。章、貢二水抱贛州城而流 ,至郁孤台下匯為贛江北流,經造口、萬安、太和、吉州(治廬陵,今吉安)、隆興府(即洪州,今南昌市 ),入鄱陽湖注入長江。公元1175-1176年(淳熙二、三年)間,詞人提點江西刑獄,駐節贛州,書此詞於造口壁,當在此時。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辛幼安詞》條雲:「其題江西造口壁詞雲雲。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祐太後(哲宗孟後,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因此起興 。」此一記載對體會此詞意蘊,實有重要意義。《宋史》高宗紀及後妃傳載:建炎三年(1129)八月 ,「會防秋迫,命劉寧止制置江浙,衛太後往洪州 ,騰康、劉珏權知三省樞密院事從行。閏八月,高宗亦離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時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黃州(今湖北黃岡)渡江,直奔洪州追隆祐太後。「康、珏奉太後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後乘舟夜行。」《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載:「質明,至太和縣(去吉州八十里。《太和縣志》),又進至萬安縣(去太和一百里。《萬安縣志》),兵衛不滿百人,滕康、劉珏皆竄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縣,太後乃自萬安縣至皂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去萬安凡二百四十里。《贛州府志》)。」《宋史·後妃傳》:「太後及潘妃以農夫肩輿而行。」《宋史·胡銓傳 》:「銓募鄉兵助官軍捍禦金兵 ,太後得脫幸虔。」史書所記金兵追至太和,與羅氏所記追至造口稍有不合。但羅氏為南宋廬陵人,又曾任江西撫州軍事推官,其所記信實與否,尚不妨存疑。況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鋒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未始無此可能。無論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祐太後被追至造口時情勢危急,以致舍舟以農夫肩輿而行,此是鐵案,史無異辭。尤要者,應知隆祐其人並建炎年間形勢。當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入汴擄徽欽二宗北去,北宋滅亡之際,隆祐以廢後倖免,垂簾聽政,迎立康王,是為高宗。有人請立皇太子,隆祐拒之。《宋史·後妃傳》記其言曰:「今強敵在外,我以婦人抱三歲小兒聽政,將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詔曰:「雖舉族有北轅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獨在。」《鶴林玉露·建炎登極》條雲:「事詞的切,讀之感動,蓋中興之一助也 。」陳寅恪《論再生緣》亦謂:「維系人心,抵禦外侮」,「所以為當時及後世所傳誦。」故史稱隆祐:「國有事變,必此人當之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窮追隆祐,東路金兵則渡江陷建康、臨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誠南宋政權出存亡危急之秋。故當作者身臨造口,懷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興 」,題詞於壁,實情理之所必然。羅氏所記大體可信,詞題六字即為本證。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筆橫絕。由於漢字形、聲、義具體可感之特質,尤其郁(郁)有鬱勃、沉鬱之意,孤有巍巍獨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詞人調動此三字打頭陣,顯然有滿腔磅礴之激憤 ,勢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筆也。進而寫出台下之清江水。《萬安縣志》雲:「贛水入萬安境,初落平廣,奔激響溜 。」寫出此一江激流,詞境遂從百餘里外之郁孤台,順勢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詞境之核心也。故又縱筆寫出:「中間多少行人淚。」行人淚三字,直點造口當年事。詞人身臨隆祐太後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國脈如縷之危,憤金兵之猖狂,羞國恥之未雪,乃將滿懷之悲憤,化為此悲涼之句。在詞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為行人流不盡之傷心淚。行人淚意蘊深廣,不必專言隆祐。在建炎年間四海南奔之際,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無數傷心淚呵。由此想來,便覺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徵。無疑此一江行人淚中,也有詞人之悲淚呵。「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長安指汴京,西北望猶言直北望。詞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陸沉,獨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猶杜老之獨立夔州仰望長安。抬望眼,遙望長安,境界頓時無限高遠。然而,可惜有無數青山重重遮攔,望不見也,境界遂一變而為具有封閉式之意味,頓挫極有力。歇拍雖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闕之故事,卻寫出自己之滿懷忠憤。卓人月《詞統》雲:「忠憤之氣,拂拂指端。」極是。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贛江北流,此言東流,詞人寫胸懷,正不必拘泥。無數青山雖可遮住長安,但終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東流。換頭是寫眼前景,若言有寄託,則似難以指實。若言無寄託,則遮不住與畢竟二語,又明顯帶有感情色彩。周濟《宋四家詞選》雲:「借水怨山。」可謂具眼。此詞句句不離山水。試體味遮不住三字,將青山周匝圍堵之感一筆推去,畢竟二字更見深沉有力。返觀上闋,清江水既為行人淚之象喻,則東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當喻祖國一方。無數青山,詞人既嘆其遮住長安,更道出其遮不住東流,則其所喻當指敵人。在詞人潛伏意識中,當並指投降派。「東流去」三字尤可體味。《尚書·禹貢》雲:「江漢朝宗於海。」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江河行地與日月經天同為「天行健」之體現,故「君子以自強不息」(《息·系辭》)。杜老《長江二首》雲:「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深。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故必言寄託,則換頭托意,當以江水東流喻正義所向也。然而時局並不樂觀,詞人心情並不輕松。「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詞情詞境又作一大頓挫。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蒼茫又具封閉式意味之境界,無異為詞人沉鬱苦悶之孤懷寫照,而暗應合上闋開頭之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語本《楚辭·九歌·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楚騷哀怨要眇之色調,愈添意境沉鬱凄迷之氛圍。更哪堪聞亂山深處鷓鴣聲聲:「行不得也哥哥」。《禽經》張華註:「鷓鴣飛必南向,其志懷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鷓鴣》:「啼到曉,唯能愁北人,南人慣聞如不聞。」鷓鴣聲聲,其呼喚詞人莫忘南歸之懷抱耶?抑鉤起其志業未就之忠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實難作一指實。但結筆寫出一懷愁苦則可斷言。而此一懷愁苦,實朝廷一味妥協,中原久未光復有以致之,亦可斷言。一結悲涼無已。 梁啟超雲:「《菩薩蠻 》如此大聲鏜鞳,未曾有也。」(《藝蘅館詞選》)此詞發抒對建炎年間國事艱危之沉痛追懷,對靖康以來失去國土之深情縈念,故此一慣用已久陶寫兒女柔情之小令,竟為南宋愛國精神深沉凝聚之絕唱。詞中運用比興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達到比興傳統意內言外之極高境界。其眼前景不過是清江水、無數山,心上事則包舉家國之悲今昔之感種種意念,而一並托諸眼前景寫出。顯有寄託,又難以一一指實。但其主要寓托則可體認,其一懷襟抱亦可領會。此種以全幅意境寓寫整個襟抱、運用比興寄託又未必一一指實之藝術造詣,實為中國美學理想之一體現。全詞一片神行又潛氣內轉,兼有神理高絕與沉鬱頓挫之美,在詞史上完全可與李太白同調詞相媲美。
編輯本段名句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的畢生志願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大宋江南的統一。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後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四十七年後,辛棄疾途經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盪盪的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後勝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歸後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咕咕」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回環宛曲之美;善於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
㈨ 《聽說他們都愛我》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聽說他們都愛我》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vxFnFe_C5B3zBjmqzkl47Q
簡介:
一場被設計的車禍,江行哲死在了20歲的生日那天。死前回憶短暫的一生:兄長想殺他,情人想殺他,死黨也想殺他,還真是沒人喜歡他。閉眼又睜眼,江行哲莫名其妙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少年。命運的不可捉摸讓他和過去糾纏不斷。
㈩ 江行日記二則的作品解釋
其一
晚上下起了大雪。(我)當時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擋。然而大雪敲擊竹子,發出錚錚的聲音,暗暗的窗子與紅紅的燭火,任意看幾卷書,也是很有趣的。
離時為自己嘆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總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這就是)魯直所說的「沒有一處不可以寄一夢」。
其二
天晴了。早上起來坐船,到沙市。中午時,黑雲滿布江上,下起了大雨。我推開烏蓬看向四周:好一幅天然的畫著煙雨江景的屏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