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花罪與死小說全文閱讀答案

花罪與死小說全文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5-29 06:56:14

❶ 求托爾斯泰的小說《三死》全文內容

伊凡.伊里奇的復活
――關於托爾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

1877年,托爾斯泰結束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寫作。人們都希望他能繼續寫出類似的巨著來。可是這位喜怒無常、神秘莫測的藝術家卻陷入了巨大的苦惱之中,以致於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在一種從容的、統一的、平衡的感覺中寫個不休了。

事實上,托爾斯泰的苦惱並不在文學創作本身,而是在思想上、信仰上遇到了困惑。問題是致命的。同時,這種困惑又同日常生活攪在一起,更加深了他的痛苦。先看看他在1884年3月末4月初(4月末開始寫《伊凡.伊里奇之死》)的日記:(3月29日)「重要的是,如果我真是(在某種程度上)按照上帝的意志活著,那麼一個瘋狂的、病態的世界就不會贊許我這樣做。假定他們贊許我,那麼我就不再按上帝的意志活著了,而是按世界的意志生活了……」;(4月4日)「家裡的氣氛太讓我難受了。……三年來我不只是痛苦。而簡直是沒法活。……只要我參與了他們的生活,我就棄絕了真理……」

他開始狂熱地研究宗教,研究《福音書》、《道德經》,思考生與死的問題,追問生命的意義,幾乎達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這是他在信仰、思想、對生活的根本態度上發生重大轉折的時刻。他著手研究東正教教義,並發現它與《福音書》的真諦南轅北轍,於是決定脫離教會,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6月18日,他突然產生了離家出走的念頭,終因妻子有孕在身和對孩子的愛而放棄(26年後,正是這位在孕育中的小女兒薩莎,即亞"列"托爾斯泰婭幫助他圓了離家出走的夢)。

這期間,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寫政論、時評、宗教哲學論文。如《懺悔錄》、《教條神學研究》、《那麼我們到底怎麼辦?》等等,想集中解決那些迫使他幾乎中斷創作的重大難題:活著為什麼?生活的意義何在?真正的信仰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女兒亞.列.托爾斯泰婭說:「托爾斯泰在加緊寫作《那麼我們到底怎麼辦》,但是怎麼也無法結束,這使他感到疲勞了。他想回到文學創作上來。」在1884年4月27的日記中,托爾斯泰寫道:「我想開始和完成一篇新東西。或者是《法官之死》,或者是《瘋人日記》。」這部新小說就是指中篇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

從可見的材料看,我們無從得知托爾斯泰構思這篇新作時是如何尋求對以前創作的突破的,但它無疑是他經歷了巨大的精神困惑之後的產物。把一切都融進連續的歷史長河的水流中去平靜地流淌,這樣一種創作的風格突然發生了改變,死亡,作為中心的主題第一次占據了如此顯赫的地位。這對一貫以統一、明確的創作思想為寫作前提的托爾斯泰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事件。

「死亡」這個主題在他從前的創作中也屢屢被涉及。但在《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三死》等作品中,「死」的主題從來都是被當作人的自然生命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來表現的。《戰爭與和平》有一個著名的章節:安德烈受傷後躺在戰場上,面對著鮮血、殺戮和死亡進行思考。但是,即使在此刻,「死亡」也沒有讓他震驚,以致使他懷疑他的貴族生活的意義。令安德烈震驚的倒是大自然的魅力。他望著遠方--藍色的天空,遠山上白色的教堂泛著白光,象徵著人類歷史和生活的長河緩緩地、平靜地流淌著......在這作為人類生命力的真正源泉的大自然面前,個體生命超越了「自我」,完全與生生不息的自然進程交融在一起,這是對生命本身最高的,從而也是最基本的崇拜。這就是托爾斯泰式的「浪漫主義」。必須指出的是,在《戰爭與和平》這部史詩中,作家將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形式化為一種所謂的「開放型結構」,人類無窮無盡的生活就像長河一般向前流去,個體經驗(痛苦、憂傷、恐懼、焦慮等),造成傷害的偶然事件(失敗、死亡、戰爭、各種來自外部的打擊等),作為生活的材料納入了一個冷酷無情的線性時間結構之中,融化了、消失了。曾經是那麼豐富、微妙的細節,終究被驅趕到了歷史的深處,被掩埋起來了。「死亡」,作為一種偶然事件,在歷史理性中就這樣作為合理、必然的事情被敷衍過去了。

表面上看,在《三死》中「死亡」正式作為一個主題出現了,並且似乎變得重要起來了,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關於這一點,只要看看作者自己是如何說的就知道了。托爾斯泰在寫作《三死》這篇小說的前夕(1858年5月1日),給亞?安?托爾斯泰婭伯爵小姐的信中這樣寫道:

關於《三死》)「我的想法是:三個生物,即女地主、農民和樹都死了。女地主既可憐又可惡,因為她一生都在撒謊,就在臨終時還在撒謊。基督教,正如她對這一宗教所理解的那樣,對她來說,是無法解決生死問題的。……那個農民在臨終的時候是很平靜的,這正是因為他不是基督教徒的緣故,……他所信的宗教是跟他在一起的大自然。……至於那棵樹,在臨終時是很平靜、很誠實的,甚至是很美麗的。說它美麗,那是因為它不撒謊,不做作,毫無懼色,毫無遺憾。

可見在《三死》中,「死亡」與其說是一個主題,倒不如說是一種工具、一個素材,一種印證某種宗教理想的工具,一個為了表達作者隱藏的道德動機的素材。而《伊凡"伊里奇之死》則與以前的作品不同。首先,「死亡」作為一個真正的中心主題出現了;並且關鍵在於它被置於作品的核心結構要素的地位。而「生存」則像一個罪大惡極的被告被押到了公堂,來接受「死亡」的判決。

在「死亡」主題的威懾下,其他的一切:人際關系、家庭、日常生活、公務、對往事的回憶等等,都成了表現這個主題的材料,都成了聽候審判的案宗,也就是說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疑問。審判--最後的、真正殘酷的審判--在哪裡進行呢?在垂死者的靈魂中。在這里我們可以發現托爾斯泰的「心靈辯證法」的流程,突然在某一瞬間停滯了,作為過程的生命在死亡面前遭到了質疑。伊凡.伊里奇面對死亡時刻的心理狀態與他對往事的回憶、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與過去的和正在進行的生活交織在一起,構成對他眼前的現實、對自己庸碌的一生的嚴酷批判。也正是如此,在一位平庸乏味的法官的僵硬外殼下面,人的靈魂就像冬眠的蛇一樣緩慢地蘇醒了。

中篇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敘述的故事非常簡單。一位身世普通、一生過著太平安樂日子、事業上幾乎是平步青雲的中級官吏伊凡. 伊里奇,經過疾病尤其是可怕的心靈折磨之後,死了。小說共12章。第1章寫伊凡.伊里奇死亡的消息傳開後同事、朋友的反應以及喪事儀式上的情況。作者在這里突然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伊凡.伊里奇的身世極其普通,極其簡單,而又極其可怕」,然後轉入對主人公的一生經歷(出身--法學院生活--就職--調職--婚姻--家庭生活--事業失意--重新安排生活)的直線敘述,共兩章。從第4章一直到第12章結束,即從伊凡"伊里奇初病到病情惡化再到雙腿一蹬死去,占據了整篇小說的四分之三。在前3章中,作者用全知全能的敘事視角冷靜、客觀、歷史地講述。幸好從第4章開始,伊凡"伊里奇就病了。於是,作者和他的主人公一起變得瘋狂起來了。

家裡的人個個身體健康,只有伊凡"伊里奇突然覺察到了自己有病,從此,他的生活完全變了樣。在一以貫之的平靜、有規則的生活秩序里,出現了疾病這樣一個不和諧的因素。更可怕的是,疾病的漫無止境的折磨之後,在苦難盡頭,還站著「死亡」。死神的身影擋住了生存的最後一絲光亮。在從疾病走向死亡的這場空前絕後的境遇中,個體生命無可挽回地日漸喪失了同他過去所賴以生存的一切的聯系。世界像煙霧一樣從伊凡"伊里奇的病榻前飄離,任他怎麼叫喚也召不回來。他想追上前去,重新恢復同這個世界的聯系,但日漸加劇的病痛又剝奪了他殘存的力量。「他不能欺騙自己:他身上出現了一種空前嚴重的情況。這一點只有他自己明白,周圍的人誰也不知道,或者不想知道。他們總以為天下太平,一切如舊。」這不只是伊凡的自言自語,而是托爾斯泰對自己、對人們的警示。伊凡落入了一個生與死之間的邊緣境遇:一方面同原來那個世界的萬無一失的聯系被摧毀了;另一方面他無法知道等待著他的死亡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在這樣的生死邊緣上,他只能獨自默默地忍受,沒有一個人了解他,沒有一個人可憐他。」對於一切人,甚至最親近的人,他都成了沉重的、令人厭惡的、使人生氣的、叫人憤恨的累贅。誰都不願相信在伊凡"伊里奇身上會發生如此可怕的、空前嚴重的情況。大家都深深地誠懇地確信:伊凡"伊里奇正在以自己的任性不合法地、簡直像犯罪一樣地破壞著規定的、公認的生活秩序。

事實上,在伊凡"伊里奇身上所發生的事情,對於他個人而言是不尋常的、令人恐懼的;而在其他所有的人眼裡,這是經常發生的、很正常的、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因此不應當使任何人驚訝,也不應當提出問題或引起恐慌。所有的人都在對這件似乎與己無關的事件,以理性的名義,以全部真理掌握者的名義,要求伊凡"伊里奇本人別把這件事看得過於嚴重。因為不可能同時存在著兩個真理;一個是所有人的,一個是某一具體人(伊凡)的。何況您,伊凡"伊里奇先生,在從前的生活里不也是所有人的真理的堅決擁護者嗎?您現在卻糊塗了甚至發瘋了,這就更不應該、更不成體統了。

疾病復活了伊凡"伊里奇,使他拉開了與日常生活、與周圍人的距離,將他從熟門熟路的生活軌道上拋離出來。他恨那將他拋棄後自己卻依然在正常運轉的生活秩序。在這隱秘的記恨中,他一反過去的樂觀、厚道、隨和,變得比誰都乖戾、苛刻、挑剔。他乖戾到聽見妻子綢衣的簌簌聲都嫌惡。可怕的不是病,而是病態。這「病態」將枯燥乏味的法官伊凡"伊里奇,變成了一個敏感的、神經質的人。於是,在他身上奇跡般地萌生了思想者所具有的一些素質。他常常用古怪的眼神打量周圍的一切。他發現了什麼呢?

同事說話的神態使他「想起十年前他自己的模樣,因而格外生氣」;同事輸牌時「臉色十分痛苦」,卻硬要裝出一副其若無事的樣子,「這一點想想也可怕」;他自己在贏牌時突然嗅出了疾病的味道,頓時覺得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因得大滿貫而高興,未免太荒唐了」 在他苛刻目光審視下現出原形的是「生活」,是他從前一直認為正常的、合理的、充實的、快樂的生活。這是怎麼回事呢?到底哪一種才是真正合理而又正常的呢?是自己以前的(所有人都還在過著的)全部生活,還是如今的新發現呢?真理只有一個。如果以前的全部生活是合理的,那麼,現在的伊凡"伊里奇就一定是瘋了(他居然站到對抗現有生活秩序的立場上);反過來,如果現在的伊凡"伊里奇意識到的是真理,那麼就是以前的全部生活瘋了。將這兩者中的任何一方定罪,對於瀕臨死亡的伊凡"伊里奇來說,都不啻是毀滅性的打擊。然而,這是面臨死亡的最後審判的時刻,伊凡"伊里奇既然無法逃避,就只能忍受這審判的煎熬。

伊凡"伊里奇的一生中從未出現過如此嚴重的時刻。他畢生的生活目的就是要努力使生活保持平靜,但求永遠置身於理性法則的庇護之下。這種「理性法則」貌似要拯救人類於日常的僵死、無知狀態,事實上卻是在肯定和維護這種狀態。理性法則似乎在告訴人們:生命是一種物質狀態,新陳代謝是必然現象,故而死是生命的歸宿,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它在為生命的虛無和無意義找到了絕對可靠的證據。既然這種「法則」設計得如此周密、如此牢不可破,那麼,面臨死亡的人為何還要這般焦慮、恐懼呢?為什麼理性法則不為他們提供一套反焦慮、反恐懼的策略呢?伊凡"伊里奇這樣一個畢生忠實於理性法則的人到最後終於挺不住了,他由衷地感到恐懼。恐懼什麼?與其說恐懼即將面臨的「死」,不如說恐懼曾經經歷的「生」。他一生中所有「正常的」生命活動,彷彿只是為了迎接這場死亡。

其實,也不能說伊凡"伊里奇的一生中從未產生過沖決「理性法則」的沖動(比如有一次,他想謀求的職位被別人捷足先登,他十分生氣,不但提出責問,同周圍的人吵架,還冒犯頂頭上司,以致造成了受冷遇的後果)又如,他同妻子吵架,「氣得雙手抱住腦袋,恨恨地說出離婚之類的話來。」只不過這種本來可望造成多種可能性的沖動,總是在短時間內被理性法則和「正常秩序」及時地閹割了。沒有類似死亡這樣的邊緣境遇,一切都在這個井然有序的世界裡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和解決,於是,生存就儼然變得毫無疑問起來了。

我們看到,在伊凡"伊里奇從前的生命歷程中,無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根本就沒有震驚事件、危險境遇。所有的本該在生命過程本身不斷進行的審視,被無限推遲到了死亡這個最後的時刻。這已經夠可怕的了。然而,還有比這更可怕的。從小說的第一章中我們已經看到伊凡"伊里奇在經受極度痛苦之後死去,死訊一傳開,這個「死亡」事件就被同事、朋友們當作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普通事件來談論,被納入了功利關系(對某某升級有好處)中,被虛偽的喪事儀式而程式化。死亡這樣一種本該對日常生活造成巨大沖擊力的震驚事件被日常生活巧妙地、無情地消解了。如果說死亡多少會給與死者有關的人的生活罩上一層陰影,那麼喪事後當天晚上的一場牌局就足以將這陰影沖得乾乾凈凈。如果這次死的不是伊凡"伊里奇,那麼他不也是這牌局中的一員嗎?

在死亡這樣一種境況中,人的生存的全部真理面臨著最嚴峻的考驗。就伊凡"伊里奇而言,這場考驗不僅轟毀了他過去全部生活「真理」;同時,他對生活的慾望和熱愛也被激發出來了。對生活的慾望和熱愛,對生命本身,對生命意義的肯定,是如何在垂死者的心靈中實現的呢?讓我們注意一下伊凡.伊里奇的男僕蓋拉西姆。作品以比重不小的篇幅寫了生病垂危的主人與這位「純朴善良、青春洋溢」的僕人之間的動人關系。在伊凡"伊里奇與周圍一切人(甚至包括他的妻兒在內)的對立關系中,他與蓋拉西姆之間卻出奇地默契、和諧、溫馨。這是一種真實的、真正健康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伊凡"伊里奇臨終之前的黑暗裡,蓋拉西姆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光亮,使得整篇小說不致成為一首催死曲,而成為對生命的真正意義的輓歌。臨死的伊凡"伊里奇終於能夠關注、凝視兒子的眼淚,在被疾病、死亡和心靈搏鬥折磨得氣息奄奄的心中,終於產生了真正的愛與痛苦。伊凡"伊里奇終於還是趕在死亡對生命進行殘酷否定之前,實現了對生命、對生存的意義的肯定。

難道雙腿一蹬、斷氣兒了就算是死了嗎?嚴格地說來,作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生與死是沒有真正的界限的。人的生命只是一個不斷接近死亡的過程,生理機能的死亡不過是一個量變積累的過程。假如是一株樹,一隻狗,那麼它的生命過程的確是如此。但是一個有靈魂的人,該如何去面對死亡呢?他們要超越死亡。正如伊凡"伊里奇最後所說的:沒有死,只有光!

伊凡.伊里奇從前全部的生命活動似乎就是為了准備這場死亡。他的生命過程與自然死亡的過程是吻合的。但是,就在面臨生命過程的終點時刻,他突然發現了生與死的意義。在這一時刻,他斷然否定了以前的無意義的、真正像死亡一樣的生命。就在對無意義的生命的否定和對真正痛苦的沉思之中,他穿透了死亡。

作為藝術家的托爾斯泰,在他這部藝術大於思想的作品中,與其說寫了「伊凡.伊里奇之死」,不如說寫了伊凡.伊里奇的復活。
(1993年,上海)

❷ 關於高中語文閱讀題,謝謝!!!!!!!!

先問下,表達技巧有那些?字詞的好處有那些?你都能說上來么?

就是啊,你連表達技巧有哪些,字詞好處有那些都不知道,怎麼可能知道文章用了哪些技巧,字詞用的怎麼好呢,所以我覺得你現在缺乏的還是基礎知識。至於他們貼的那些思路,方法什麼,是你有較好的基礎才能用的上的。

有效的方法是問老師要總結的資料以及自己多做同樣類型的題目,總結答案。題目做多了,你就會發現答案換來換去就是那麼幾個。等你知道題目做到一定的程度,你就會發現,原來這么簡單。
雖然學生們都很痛恨題海戰術,但為什麼學校和老師都喜歡用?是因為確實有效。
其實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英語或者別的,多練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特別在考試的時候,見過平時做過的類似的題目,你會發現很舒服。

❸ 山東省出版社出的八年級暑假生活指導答案

山東出版社出版 八年級暑假生活英語部分答案
第38頁 英語諺語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3耳朵發燒有人念叨 4殺雞取卵
第2題 改為條件狀語從句
得寸進尺:if you give him inch ,he will take a mile
早睡早起,精神百倍:if a man goes to bed early and wise early ,he will be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自助者天自助:if you help yourselfs ,god will help you
自己不動,叫天何用:if a man who doesn't act heaven will never help him
不勞無獲:if there are no pain ,there will be no gain
第3題 積累諺語
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
惡其始者必惡其終
18頁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寫了那幾種鳥的鳴叫聲,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2分)
答案:綠背黃紋的鳥,重復纏綿;山雀,短促嘹亮;鷓鴣,忽斷忽續。

1.文章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繪鳥的鳴叫聲,摘抄出一句,分析其表達作用。(2分)
答案示例:「山雀們短促而嘹亮的鳴聲,讓人來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陣輕快的音樂雨,散亂地、急驟地、漫天撒來,直把你全身淋透。」本句把山雀的鳴叫聲比喻為「輕快的音樂雨」,這是用人的視覺、觸覺來描寫聽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山雀的鳴叫聲給人的美好感受。

2.仔細閱讀文章第④段,概括寫出作者感到「悒鬱」和「悵然」的原因。(2分)
答案:少年的好時光,總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人不能永遠像山雀那樣歡樂,因為人製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是自然中可悲的族類

3.你怎樣理解第⑤段中作者的「夢境」?(2分)
答案:這是作者因聽到鷓鴣的鳴叫聲而勾起的對故鄉的回憶,表現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4.文章開頭說「到山上來,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聽鳥叫」,結尾說「我想做一隻鳥,在山中」,試聯系全文說明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憧憬自然,贊美生命,謳歌自由 37頁雪碧:Obey your thirst
百事可樂:THE choise of a new generation
雀巢冰淇淋:TAKE time to indge
耐克運動鞋:JUST to do
其他英語廣告詞:雀巢咖啡:THE taste is great
百事流行鞋:ASK for more
C:勿折花木:DON't harm the flowers
來賓登記:VISITORS please reaister
請勿踐踏草坪:DON't trample on the lawn
請隨手關門: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
勿亂扔廢棄物:NO littering
P19【1】
第2段作者把書比作『『最好的朋友』』,好處是什麼
【2】
第4段『『有高尚思想作伴的人永不孤獨』』的含義,第六段,作者為什麼說『『寺廟會倒塌,神像會朽爛,而書卻經久長存。』』

2010-7-17 11:57 回復

初一小鑫
7位粉絲
129樓

1、更貼近人們的生活,體現書的重要性。
2、只有思想充實、高尚,才不會感到孤獨。
萬物都會變化,惟有書是亘古的。
20頁

1.醫術高 為人正直 性子急 有正義感 有責任感
2.從結構上講為下文的小故事埋伏筆做鋪墊; 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讀者的興趣。
3.例如 小說開頭這樣寫道 「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賽假牙一樣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賽真牙一樣得用」 點評 這樣寫 雖然有誇張的感覺,但卻能生動直接地讓人感受到或體會到 華大夫的高明醫術。
4. 首先從構思來講,文章先總而後分,開宗明義給讀者介紹主人公的特點概況,而後有用具體事例來刻畫描寫人物 讓讀者 自己來判斷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後再用旁觀者角度進行綜述和結尾 引人入勝。 從 情節來講,小說的實例 可謂 環環相扣 ,不僅刻畫人物到位,而且也能夠 將讀者吸引到具體情節中。
P21三.駱駝媽媽找來幾根吸管 ,給小駱駝一人一根,他們就喝光了半月池裡的水.
四,蘆葦航小鳥洗完澡,等著風把他們吹乾,就小鳥不聽話,硬王風力鑽,行了把,感冒了吧,活該- -
P27 .1:眾數. 3:乙. 4:1695. 5: 31,46.5 6:X=2. 7:X=-1 8: (M-N) (a-b) (3xy+3y方} 9.M=3 , M≠3 10:1 11:___ ___ 逆命題
二,DD( ) ( )BD
P49.2(1)科技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3(1)只追求眼前現實切身利益,卻從未顧及他人及集體、社會的利益
4.(1)現實眼前的,社會對他的肯定及長久的利益.(2)值得。張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遵守並繼承下去.(3)我們要誠心,守信做一個合格的文明中學生,
價值判斷:
1.√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在主觀上都是一致的,2×盲目從眾的一時是不對的,但並不代表民眾的觀點是正確的 3√,只要人人都奉獻一點愛,這個世界將邊成美麗的春天 4√ 人類的破壞與發展導致了世界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5√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已隨著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 6√國家制度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保證人民生活得以安定 7√這是一種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及做法. 8:√ 現在國家講求素質教育各科全面發展.
心靈對話.
1. 我: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宣傳有關環境的保護知識.
我:我們要提高環保意識.
我: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不使用塑料帶,改用布袋.
我;要擔負起保護環境的偉大重任,正所謂『任重而道遠』
2.我;好好學習科技知識,
我;做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綜合能力強,對社會游泳的復合型人才.
我;要發展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
我;要努力學習,培養實踐能力迎接未來世界的挑戰 .
P52 (1)憲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3)高度發揚法治精神,踐實科學,努力學習,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2(1)愛迪生 電燈 貝爾 電話
3(1)更深思考.展望未來 . 了 解現在,展望未來
(2)促進社會的科技進步.
P54 太多了,不想寫打上來.
P76 (1)對控制,預防治療各種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因為有些人的體內含有抗體,易抵抗抗生素.

22頁
各位遊客,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趵突泉游園賞泉。
我們公園始建於一九五六年,因內有趵突泉而得名。現居市中心,位於濼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圍泉池眾多,形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卧牛泉、皇華泉、柳絮泉、老金線泉、洗缽泉、尚志泉、螺絲泉、滿井泉、無憂泉、白雲泉、望水泉、東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龍池泉、白龍灣等,構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為眾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獨特象徵。
我們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全園共規劃為十個景區,這就是趵突泉景區、三大殿景區、尚志堂景區、漱玉泉景區、東門入口區、楓溪景區、滄園景區、白雪樓區、南門入口區、萬竹園景區,總面積近百畝。
趵突泉景區在我們公園內西側,是全園構圖中心,由亭、堂、廊、榭組成了一個封閉空間,高低錯落的建築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突騰涌的趵突泉,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泉景,被譽為濼水之源,在史書上第一次出現是<<春秋>>上關於魯桓公和濟襄公談判兩國邊界一事的記載。魯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齊國和魯國因邊界爭執發生戰爭,次年春,魯桓公到齊國談判邊界問題,會齊侯(齊襄公)於濼。濼,濼水的源頭,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為人所知已經有二千五、六百年的歷史了。當然那時濼水之源,名字並不叫趵突泉,北魏時,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廟,谷稱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學家曾鞏始稱為趵突泉,並流傳至今。不過,宋朝.金代曾有人稱叫「溫泉」、「檻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這個名字精當傳神。
63-64頁問題:1.吐魯番盆地哪些地方適宜修建坎兒井?2.為什麼要在吐魯番盆地修建坎兒井?3.去西藏旅行應攜帶哪些物品?4.下面是同學們在西藏高原旅遊中的描述,你覺得可信嗎?請說明理由。(1)列車經過格爾木後,旅客們開始人工補充氧氣。(2)透過車窗,成群遷徒的藏羚羊、氂牛和遍地的油菜花,令人心曠神怡。(3)列車抵達唐古拉山口,紛紛揚揚的飛雪躍入我們的眼簾。(4)在西藏牧區,熱情好客的藏族小朋友給我們披上了潔白的哈達。5.你了解哪些西藏的獨特民族風俗? 最佳答案:一、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600多條,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庫車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魯番盆地最多最集中,達1200多條,總長超過5000公里。二、吐魯番為中國陸地最低點,四面環山,終年氣溫高,修建坎兒井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同時,與當地的環境氣候相符合,很適合當地的農業人民生活所需。三、所需物品: 1、太陽鏡 2、太陽帽 3、防曬霜 4、雨衣 5、防寒衣物(羽絨服、毛衣、毛褲、手套……) 6、換洗衣物(內衣、襪子、外套……) 7、手電筒或頭燈 8、瑞士軍刀 9、打火機或防水火柴10、蠟燭 11、相機、鏡頭 12、唇膏 (必須帶,如果你上過高原你就知道不帶這個的後果) 13、腰包 (一定要帶,很方便) 14、手錶 15、現金、信用卡,信用卡在很多地方不能刷卡(西藏只有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政綠卡) 16、身份證 17、筆記本 (寫日記用) 18、筆 (寫日記用) 19、通訊簿 (或記在手機中,有些電話是很管用的。萬一。。。) 20、指南針*21、書(路上解煩用) 22、鋁飯盒 .可以盛物、吃飯、做炊具……] 23、水壺 24、高能食物(巧克力、牛肉乾、壓縮餅干、紅牛飲料)25、尼龍繩10米.晾衣、捆綁……用途多多] 26、哨子27、備用眼鏡 .如果你戴眼鏡] 28、隨身聽.最好能錄音,可以口述日記、記錄下美妙的聲音] 29、地圖.西藏自治區地圖冊最佳] 30、洗漱用品 .不用多說了吧] 31、手機 32、備用電池 .盡量攜帶統一電池型號的用電器] 33、.盤或存貯硬碟 34、口香糖* .沒有條件刷牙時可就派上用場了,不過一定要注意環保啊] 35、濕紙巾* .軟包裝的比較好,隨著紙巾的減少佔用體積也減少] 36、大小可封口的塑料袋若干* .某些物品的防潮防塵用,也可用普通塑料袋.橡皮筋代替] 37、護照袋* .隨身(貼身)攜帶證件細軟等重要物品] 38、小鎖頭* .防君子不防小人] 39、小背包 .你不想閑逛時也背一個大包吧] 40、湯匙、筷子 .什麼,你習慣於吃手抓飯?那就算了] 41、衛生紙 .不只是方便時有用] 42、拖鞋 .洗澡、涉水,涼鞋更好] 43、睡袋* 不管你是否打算去露營都要帶上、可取暖用。 44、撲克牌* .便攜的娛樂工具] 45、望遠鏡* .有用,但攜帶不方便] 46、葯品 .詳見下面] 47、能夠裝得下這些物品的大包 備進藏葯品: 1. 抗感冒退熱類: VC銀翹、百服寧,速效傷風膠囊等; 2. 抗高原反應: 西藏華西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的諾迪膠囊,主要成份是紅景天25元一盒(20粒),口服一次1-2粒,一日三次,不錯,在此推薦。安茶鹼.安定的效果非常顯著. (進藏前三天前服用為佳) 3. 抗菌類: 先鋒、土黴素;撲爾敏,心得安,施爾康。 4. 頭痛葯:著重推介必理通,高原反應頭痛欲裂時,這東西非常有用! 5 創可貼 6. 沙布包紮傷口所需 7. 雲南白葯(止血用) 8. 防止拉肚子,消炎的葯 介紹一種有效的預防高原反應的方法:上車前將一粒阿斯匹林同一粒乘暈寧同服,效果及佳。另外,如果患感冒,千萬不要馬上進藏,一定要等身體痊癒後再出發。提前兩個月加強室外活動,體育鍛煉大有好處。或者用粉狀葡萄糖一路泡水喝,可防高反。四1、不對,應該是「是列車開始給車廂送氧氣了」。2、藏羚羊的遷徙以及油菜花的生長都是有很強的季節性,況且藏羚羊不可能天天都在鐵路旁邊悠閑。如果是夏季,油菜花倒是處處可見。3、唐古拉山上並非每天都是下雪的。4、藏族確實熱情好客,但並不可能對所有外來遊客敬獻哈達,除非你身份特殊。五、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也越隆重。對尊者、長輩,獻哈達的時候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把哈達捧到座前。對平輩,只要把哈達送到對方手裡或手腕上就行;對晚輩或下屬,就系在他們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單手送,都是不禮貌的。接受哈達的人最好做和獻哈達的人一樣的姿勢,並表示謝意。藏民在見面打招呼時,點頭吐舌表示親切問候,受禮者應微笑點頭為禮。有客人來拜訪,藏民們等候在帳外目迎貴客光臨。藏民們見到長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脫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見到平輩,頭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禮貌。男女分坐,並習慣男坐左女坐右。藏民對客人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客人到藏族家裡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會不會喝酒,都要用無名指蘸酒彈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彈,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讓添酒。連喝兩口酒後,由主人添滿杯,客人一飲而盡。這樣,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滿意。按照藏族習俗,主人敬獻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絕,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歡迎。敬酥油茶的禮儀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邊,女主人拿一隻鑲著銀邊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著提壺或熱水瓶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主客開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壺,客人就可以端起碗來,輕輕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後呷上一口,並說些稱贊茶打得好的話;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壺時,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備告辭,可以多喝幾口,但不能喝乾,碗底一定要留點漂著油酥花的茶底。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認為是觸犯禁規,對人畜不利。 其他答案1:1.盆地邊緣和綠洲2.缺水3.防曬霜,保暖衣

2010-7-24 11:33 回復
P59
兩航談判:海峽兩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接觸談判
金門談判 簽署金門協議
第一次汪辜談;海峽兩岸高層人士在長期隔絕之後的首度正式接觸
第二次汪辜會談:是兩岸兩會自1995年6月中斷商談以來的首次高層對話
連 戰:這是繼1945年8月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之後,兩黨最高領導人相隔60年的再次歷史性會晤。
胡蕭會;融冰之路
吳伯雄:兩岸經濟都不同程度出現一些積極變化,
第二次陳江會:海峽兩岸在隔絕60年後將真正全面實現直接「三通」。
第三·四次陳江會;進一步簽署多項補充協議

2010-7-24 15:24 回復

塻欗
5位粉絲
182樓

p63
4題.1月0攝氏度等溫線
南北方分界線
濕潤區於半濕潤區分界線
亞熱帶於暖溫帶分界線
p16

三.它習慣了和狗一起玩耍,卻不知狗是它的敵人
山東版 語文第16頁
以「蜀雞」的身份自敘經歷

一天,有一群孩子們在四周嘰嘰叫著。忽然晨風從我們上空飛過,我馬上用翅膀護住孩子們,晨風抓不到孩子,就離開了。後來有烏鴉過來,和孩子們一起啄食(草籽小蟲)。我看見了烏鴉,把它當成兄弟。和它戲耍,它很是溫順。忽然,烏鴉銜了一隻孩子飛走了。我懊惱地仰望著,非常後悔被它欺騙了。
使用一個成語或名言警句總結蜀雞成敗的經驗教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中射之士從哪些角度說服荊王而免於殺身之禍的?荊王不殺中射之士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臣問謁者,謁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謁者也。":「我問傳達人,他告訴我說是可以吃的,我才拿過葯來吃下去,這事我沒有罪,有罪的乃是傳遞人。或者答案是一 獻葯的人說可以吃,罪不在中射之士而在獻葯的人 二 如果殺了中射之士,不死葯就會變成死葯了三 殺了無罪的他,人們就知道大王被騙了 這兩種答案都行,第二種好點
如果以中射之士該不該殺為題展開辯論,你所持的觀點和理由是什麼?
不殺,他吃了不死葯看看效果,留著他為自己服務
用自己的話改寫這個故事,並簡要分析糜至死不悟的原因
臨江有個人,打獵時捉到一隻小鹿,把它帶回家飼養。剛一進門,一群狗流著口水,翹著尾巴全來了,那個人非常惱火,憤怒地喝斥、嚇唬那群狗。從此,那人每天都抱著小麋鹿接近狗,經常給狗看,讓狗不要亂動,後來又逐漸讓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時間長了,那些狗也都順從主人的意願了。小麋鹿逐漸長大了,忘記了自己是只麋鹿,認為狗的確是自己的朋友,時常和狗一起頂撞翻滾,更加親熱了。狗因為害怕主人,於是對小鹿十分友善,但不時地舔自己的舌頭,想要吃掉小鹿。
三年之後,鹿走出家門,看見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過去想跟它們玩耍。這群野狗見了鹿既高興它走近又憤怒它冒犯自己,一起把它殺了吃掉,屍體散落在路上。小鹿一直到死都沒有明白落得這個下場的原因。
至死不悟的原因就是悟性不夠!!!
第17頁
請分別以我看賈人也說漁者的見死不救為題,談談你對賈人和漁者的看法
人無信不立。既然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兌現承諾。言而無信,必失信於人。「濟陰之賈人」就是因為不信守承諾,當他再次遇到險情時,無論他怎樣對漁夫承諾,漁夫都不會再聽他的話去救他,最終把自己最為寶貴的生命丟掉了。看來,「承諾是金」這句話一點都不假。然而,漁夫也做得太絕,他不應該見死不救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做出決定。
第19頁 《書友》
第二段作者把書比作最好的朋友,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表達作者對書的喜愛之情,書是朋友從中獲得好的思想是諍友
第六段中,作者為什麼說寺廟會倒塌,神像會朽爛,而書卻經久長存
寺廟,神像,書籍都是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 意思就是寺廟和神像也許能夠影響人們一兩世 但終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物是人非 書籍就不同了,同樣作為一種精神智慧知識的載體卻可以永遠流傳下來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想一想春秋時的寺廟神像能流傳到現在的有多少,書籍呢 那就不同了
本文多處運用了比喻,找出一處,並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比喻句:好書如最精美的寶器,珍藏著人的一生思想的精華。
分析:作者把好書比作最精美的寶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好書的重要作用及價值,易引發讀者的思考。
圍繞第七段作者所提出的觀點,談談你讀某一作品時的感受
當我在讀我最喜歡的名著《三國演義》的時候,就如同在和一個知己交談一樣,使我陶醉在其中,常常被裡面的英雄人物所折服,激勵我向他們學習
第20頁
1.概括華大夫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
醫術高 為人正直 性子急 有正義感 有責任感
開頭說華大夫令人「費猜」,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從結構上講為下文的小故事埋伏筆做鋪墊;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讀者的興趣。
.本文多處運用細節描寫,任選一處加以點評
例如 小說開頭這樣寫道 「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賽假牙一樣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賽真牙一樣得用」
點評 這樣寫 雖然有誇張的感覺,但卻能生動直接地讓人感受到或體會到 華大夫的高明醫術。
就本文的構思和情節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
首先從構思來講,文章先總而後分,開宗明義給讀者介紹主人公的特點概況,而後有用具體事例來刻畫描寫人物 讓讀者 自己來判斷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後再用旁觀者角度進行綜述和結尾 引人入勝。
從 情節來講,小說的實例 可謂 環環相扣 ,不僅刻畫人物到位,而且也能夠 將讀者吸引到具體情節中。
表達與交流
仿照示例寫一首小詩
天是銀河的一部書,雲是目錄,太陽是題目,鳥 彩霞是天的文字
第21頁
以《逆風》為題寫一段文字
徐悲徐悲鴻選取在疾風勁草中表現頑強奮飛的麻雀,在精神境界上與供賞心悅目的普通花鳥畫拉開距離。作品中的勁草和小雀造型寫實,但又不失筆墨濃淡疏密變化的多樣性和寫意特點,在蒼勁的筆墨中自有一種不屈的精神操守洋溢在畫面。
民俗采風
二 以其中一個節日為題寫一段話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
知道的不多,勉強著看吧
補充:

這個是剩下的

27頁雙基導航:一、填空題 1題:眾數 2題:√S? 標准差 離散程度 3題:乙

4題:8844 5題:31 ;46.5 6題:2 7題:-1 8題:(1)m-n (2)a-b

(3) 3xy-3y? 9題:3;3 10題:1 11題:兩條直線平行;他們同位角的平分線互相平行

;真 二、選擇題 1~6 DDCBBD 三、可能產生增根的是D步

四、計算並簡化 (注意:/為分子與分母之間的分數線) 1題:原式=(15y-12x+6x)/12x?y?=(15y-6x)/12x?y? 2題:原式=(x+2)/(x+2)(x-2)—x/(x-2)

=(x+2-x)/(x-2)=2/(x-2) 五、解方程 解:3(x-1)/x(x-1)=(x+5)/x(x-1)

3x-3+6x=x+5 8x=8 x=1 檢驗:把x=1代人原方程中 出現了增根 ∴原方程無解

六、(1)從上至下:13.2;13.4 (2)小明第二次成績最好 ;小亮第四次成績最好

(3)他們的平均數都為13.3;小明的極差為0.2 小亮的極差為0.4:;小明的方差為0.004

小亮的方差為0.02 建議:小明的成績比較穩定 應該再突破;小亮的成績不穩定,應該多

鍛煉 尋找原因 七、(1) ①平行四邊形②(我實在沒找出來怎麼畫圖,非常抱歉)以CB

為對稱軸 畫△CBD′對稱於△CBD (2)找到AC的中點D 畫DE‖CB 並讓EB⊥CB

則畫出了矩形DCBE 八、(1)過N點做NH‖BC 交AE於G 則∠MHN=∠C=90°=∠B

∠NGO+∠ONG=90° ∠NAO+∠OGN=90° ∴∠NGO=∠NAO 又∵∠MHN=∠B NH=BC=AB

∴△ABE≌△MNH ∴AE=MN=10㎝ (2)解:∵∠A=40° AB=AC ∴∠ABC+∠C=140°

∠ABC=∠C=70° ∵AE=EB ∠AED=∠BED ED=ED ∴△AED≌△BED

∠EBD=∠A=40°∠DBC=70°—40°=30° ∠BDC=180°—70°—30°=80°

70°≠30°≠80° 既BC≠DC≠BD ∴△BCD不是等腰三角形
山東教育出版社的數學- -絕對是
P79生物探秘-生物與社會-2
(1)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2)3月12日 樹的根要帶著點土,坑不能挖的太淺,尤其是夏天,樹苗要新鮮的,完成後要多澆水 美化環境。植物界中許多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特別是園林植物。園林植物以其優美的形態、豐富的色彩增添了城市的景色。保護和改善環境。植物的葉片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是空氣清新;高大的植物樹冠可以有效的阻擋空氣中的粉塵,多毛的葉片表面可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如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有些植物還可分泌大量的殺菌素(如檜柏科植物)。有效的殺死空氣中的有害菌;有些植物還可以阻隔燥音。調節改善環境小氣候。高大植物有良好的遮蔭作用,植物葉片的蒸騰作用客人增加空氣中的濕度,並通過吸熱降低空氣溫度,有效的調節環境小氣候。
(3)「視覺污染」在城市、旅遊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後,由於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佔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污染」問題,而對於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4)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P65地理縱橫-兩岸一家
1.山東地域關闊,降雨量少,所以樹種大多抗旱性強,南方雨水充沛,所以多為灌木性樹種,台灣屬於南方,但又有別於南方,所以與山東的樹木不同 台灣蘇鐵.台灣杉.阿里山瑞香.阿里山青棉花.蘇鐵蕨等
2.山東:蘋果.梨.桃子.石榴
台灣:菠蘿.柑橘.香蕉.龍眼.荔枝
3.地形平坦,海灘平直,地勢緩斜,且冬半年乾燥少雨,常常兩三個月滴雨不下,日照充分,季風強勁,全年日照時間長,氣溫高,蒸發快,使海水出現相對的高濃度,因此是台灣唯一曬制海鹽理想岸段。

補充:樓主 採納啊 不踩說不過去啊 呵呵

相關問題:
09年七年級下冊暑假生活指導答案(山東教育版)
誰有山東版暑假生活指導八年級下冊答案
山東版七年級下冊暑假生活指導 答案 要全
誰有山東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下冊暑假生活指導英語答案??只要英語40--46頁
《暑假生活指導》的答案(山東教育出版社)

❹ 第三單元測試卷(A)閱讀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一、積累運用(16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3分)
真諦( ) 罪孽( ) 酷肖( ) 旋風( ) 睥睨( ) 饋贈( )
答案:dì niè kù xiào xuàn pì kuì
2.根據拼音寫漢字。(3分)
(shuò)___________方 (qǐ)___________首 荷(jǐ)___________
璀(càn)___________(xī)___________利(bènɡ)___________射
答案:朔 稽 戟 璨 犀 迸
3.下列各項有錯別字的一組是(3分)( )
A.蜿蜒 翡翠 長吁短嘆 B.礁石 饋贈 生機盎然
C.污穢 鞭撻 高風亮節 D.滄茫 退盡 千山萬壑
提示:D項,「退盡」應為「褪盡」。
答案:D
4.下列關於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
A.《海燕》是高爾基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結尾部分,原題為「春天的旋律」。
B.《組歌》選自《淚與笑》,作者是黎巴嫩詩人、畫家紀伯倫。
C.《雷電頌》是一篇悲壯、慷慨、激昂的抒情獨白。節選自歷史劇《屈原》。
D.《雪》以鮮明的形象,展現了兩幅各具特色的畫面,營造了兩種不同的情感氛圍。
提示:A項中應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原題為「海燕之歌」。
答案:A
5.請參考下列材料,按「直言警告」與「婉言勸說」的要求,各設計一條戒煙廣告語。(4分)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煙草生產和消費量的第一大國,分別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11億吸煙者,3.2億在中國。在中國,每年都有100萬人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8萬左右的青少年成為長期煙民。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喉癌發病率高6—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3倍,氣管炎發病率高2—8倍。
(1)直言警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婉言勸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吸煙有害健康。(或「拒絕戒煙,等於走近生命的盡頭」或「煙害猛於虎」。)
(2)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幸福,請不要吸煙。(或「拒絕煙草,擁抱健康」或「消除烏煙瘴氣,就能鳥語花香」。)
6.(2006重慶中考,5)下面語段中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在橫線上。(4分)
一天,有位父親帶著小兒子去鄉下旅行,(1)想讓他認識一下窮人是怎樣生活的。旅行結束後,父親問:(2)「你知道這回窮人是怎樣過日子了吧?」兒子回答:「我發現咱家僅有一個水池通向花壇和中央,可他們竟有一條望不到頭的小河;(3)我們的花園里僅有幾盞燈,可他們才有漫天的星星;我們的院子只有那麼一點兒,他們的院子卻有整個農場那大!」兒子說完,父親啞口無言。兒子接著說:(4)「感謝讓我明白了我們有多麼貧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動詞誤用。將「認識」改為「見識、了解」。
(2)語序不當。「這回」應放到句子的前面。
(3)關聯詞搭配不當。「才」改為「卻」。
(4)成分殘缺。在「感謝」後加上「父親」(加上「他」「他們」「生活」均可)。
二、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15分,每小題3分)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雲,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那些烏雲,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睏乏,它深信,烏雲是遮不住太陽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7.第1段中把海燕比做「黑色的閃電」,意在突出海燕的___________,第2段把海燕比喻成「精靈」,是為了突出海燕___________;「大笑」「號叫」意在強調___________。
8.「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睏乏」這句話說明海燕所象徵的無產階級革命者具有___________。
9.說說下列句中加點詞能否換成括弧里的詞語,為什麼?
(1)大海抓住(抱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
(2)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竄動),一晃就消失了。
10.「——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了!」這句話運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海燕___________。
7.提示:前兩空應抓住「黑色的閃電」和「精靈」兩個形象的特徵認真分析,因在這個形象中蘊涵著海燕的特徵。第三個空則是海燕的行動。
參考答案:敏捷、矯健 反抗、斗爭的本質特徵 海燕樂觀和大無畏的革命氣概
8.高度的預見性、敏銳的洞察力。
9.提示:把這兩組詞語放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比較優劣。
參考答案:(1)不能。「抓住」體現了大海的巨大力量,而「抱住」與「箭光」搭配不合適,也體現不出大海的巨人形象。(2)不能。「游動」與「火蛇」相呼應,而「竄動」與「火蛇」形象不符。
10.答案:反復 作為預言家的極度興奮與歡快之情
11.文章的結尾句是什麼句式?用它來結束全文有什麼作用?
答案:提示:句式好判斷。作用應該結合文章內容及這個句子本身的特點來體會。
參考答案:祈使句。使全詩的革命激情達到最高潮,有力地收束全詩,突出主題。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14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裡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2.北方的雪有哪些特點?請從選段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來說明。(3分)
13.作者描寫南方的雪時,把它作為一種美的象徵,對北方的雪的描繪,作者又把它作為什麼的象徵呢?南方的雪與北方的雪各有什麼含義?(4分)
14.作者稱北方的雪是什麼?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北方雪的態度是什麼?(3分)
15.「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中,「孤獨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麼意思?(4分)
12.提示:從文中可知北方的雪與南方的雪有較大的不同。這種特點是作者通過對北方的雪的描述來表現的。
參考答案:它「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在孤獨寂寞之中,北方的雪譜寫了一曲最為動人的樂章:「凜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儼然是一個鬥士。它「蓬勃地奮飛」,彌漫於太空中,「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像是一個奔放的挑戰者。
13.答案:「北方的雪」象徵勇者、強者、勝者,是不甘屈服於現實,決心以勇猛的戰斗來迎擊黑暗勢力的革命者的形象寫照。「南方的雪」,它是一種美的象徵,但這種美未經磨煉,不能長久地保持;而「朔方的雪」雖然孤獨,不被理解,但有一種戰斗的豪情,一種澎湃激昂的鬥志,使人聯想到那艱苦卓絕又令人神往的戰斗。
14.提示:第一問可以通過讀原文,從文中找出。第二問則要結合上下文來理解作者的感情。
參考答案:稱「北方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表達對北方的雪的喜愛。
15.提示:對這個句子的理解,還是應該結合文章的象徵意義,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來完成。
參考答案:北方的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在這里它還被表現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他成為了雨的精魂——你舉了所有堅強內核的靈魂。
(三)(2006安徽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題。(15分,每小題3分)

劉白羽
①淡淡的朝陽剛把樹梢照亮。順了石柱攀緣到三層樓上來的老藤樹比來時茂盛多了,有些柔韌的枝蔓伸展開來,帶著綠葉,向人輕拂,似在表達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瑩的樹葉叢中,一隻小蟑用稚啞的嗓門,輕輕嘶叫。愈來愈明亮的陽光卻顯示:將要來臨的又是十分炎熱的一天。但,不論回頭怎樣火熱,甚或會從燠(yù)熱之中來一陣風掣電閃,現在這早晨卻如此清新、寧靜。
②如若仔細地分析一下,這清晨之可愛究竟在何處呢?是這清涼,是這朝露,是這潮濕泥土的芬芳,是這雲霞爛漫的寧靜。是的,我想是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新的起點。在一個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經歷多少曲折復雜的道路——他焦灼,困難,輕松,歡樂。而千千萬萬早晨之中的每一個早晨,當它到來的時候,都使你感到像第一次和它接觸一樣新鮮。它永遠那樣清新澄碧,而又永遠那樣鼓舞人心。人們在日常談論中,常常用「朝氣」與「暮氣」這兩個極端相反的字眼,評判一人一事,來說明那是生氣勃勃的,還是氣息奄奄的。這個「朝氣」就是從永遠給人清新之感的早晨發展而來的。朝氣——使人想到:精力充沛,雙眸明亮,兩頰鮮紅,向新的未來邁開腳步。也許這未來之中充滿莫可測的事變,而那早晨總還是那樣令人欣喜,令人振奮,以無限情意督促人們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這樣可愛,我望著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幾片朝雲,給陽光照得像嫩紅的玫瑰花瓣一樣輕柔、綽約、縹緲、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覺到:愈是在困苦的時候,愈覺得清晨之可貴。因為我們送走了過去,而又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活。這一天的逝去與另一天的來臨,便標志著人生又邁出了新的一步。我現在浸沉於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著,這個清晨像什麼?很像早霞中升起來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個早晨都在我們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樣潔白,它是那樣漂亮,但它標志著永遠向前,而且標志著堅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時,不知不覺的,那一片片的雲由紅色變得發白發亮,像給強烈光線照得透明的、輕柔的羊毛卷一樣,它們朝著藍天遠處冉冉飛去,就如同白帆朝遠天航去一樣。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變得出奇的寧靜,蟬聲沒了,人聲沒了,那赫然閃耀的宇宙中充滿一種庄嚴肅穆之感。一個真正的早晨開始了。
16.填空。
第①段依次描寫___________、沾滿露珠的藤樹的綠葉、___________等景物,表現了早晨的清新、寧靜。
17.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點」「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麼含義?
18.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後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雲怎樣的變化?
19.文末為什麼說「一個真正的早晨開始了」?請結合上文,談談你的理解。
20.你認為這篇文章只是描寫清晨的景物嗎?請談談你的認識。
16.答案:淡淡的朝陽 輕輕嘶叫的小蟬
17.提示:這都是比喻性的說法。應結合上下文弄清其深層含義。當然要注意對形象本身的分析。
參考答案:(1)鼓舞人心,促人起步;(2)啟發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朝著堅定不移的方向前進。
18.提示:抓住文中關鍵詞來分析這種變化。
參考答案:描述了隨著陽光的逐漸增強,朝雲由嫩紅而漸漸變得發白發亮的過程。
19.提示:這一問題,應結合文章的主旨及作者在文中抒發的感情,由淺入深地思考。因為貌似簡單的話語蘊涵深意。
參考答案:(1)新一天的生活開始了;(2)人生新的奮斗開始了;(3)由對清晨景物的描寫聯想到新的生活的開始,表達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
20.提示:「一切景語皆情語。」其實,所有寫景的文字都會融入作者的感情,甚至包含對社會人生的思索。
參考答案:這篇文章不只是描寫清晨的景物,同時還融入了作者對人生和生活的思考與認識。(意思對即可。)
三、作文(40分)
21.紅燭、露珠、泥土、浪花……生活中,很多的「物」往往被拿來比喻某類人。請選定你熟悉的某「物」寫一篇喻人的文章,題目自擬。
提示:「寫物喻人」的文章構思的著眼點就是「由物及人」——在對某種事物進行描述之後,引出對某一類人的評贊。其寫法是先情感豐富地寫「物」,再通過聯想頌「人」。對「物」往往寫得多而細,而對「人」則點到為止。以「泥土」為例,你可以先深情地吟唱泥土,贊揚它的樸素、無私、博大,最後通過聯想,將泥土與「農民」進行勾連,從而明寫「泥土」而實歌「農民」,使文章有深的意味。
答案:略 七年級(下)語文期中測試題
(時間 120分鍾 總分150分)
題 號 一 二 三 總分 總分人
得 分

一.積累與運用(40分)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填寫相應的漢字。(4分)
腦髓( ) 哺( )育 熾( )熱 鮮( )為人知
gèn( )古 深suì( ) jiǒng( )乎不同 qiè( )而不舍
2 王維的《竹里館》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俄國詩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勸告人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3分)
4 《孫權勸學》中有兩個成語被後人常用,這兩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是( )(2分)
A.甜膩 嫻熟 盡態及妍
B.溝壑 抽畜 慷慨以赴
C.剽悍 妍麗 相得益彰
D.機杼 讕言 九屈連環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最恰當的一項詞語是( )(3分)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條長繩,人遠遠地( )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 ),就罩住了。
A.撐 放 捆 拿 扯
B.支 撒 系 牽 拉
C.支 放 套 牽 拉
D.撐 撒 系 拿 扯
7.下列句中橫線上的成語使用不當的是( )(4分)
A.這篇文章錯別字很多,用語無倫次來評價它是再恰當不過了。
B.壞事做盡的張朝富,雖然一字不識,但未到中年,他的頭頂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鄭重其事地跟我說,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這篇文章雖然寫得不好,但比起以前來還是有一點進步的,我這樣想,不是聊以自慰吧?
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沒有歧義的一項是( )(4分)
A.一個由外商投資的木材加工廠將在今年底建成投產。
B.「有償新聞」應當受到嚴肅批評,這是極其錯誤的。
C.我們20多個職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學或升高中。
D.魯迅十分重視少年兒童的文藝創作,他指出:兒童的命運便是將來的命運。
9.下列文學常識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福樓拜的星期天》 莫泊桑 小說巨匠 法國
B.《鄧稼先》 楊振寧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C.《傷仲永》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北宋
D.《丑小鴨》 都德 丹麥 童話作家
10.下列句子和原文不一致的是( )(2分)
A.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B.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壯士百戰死,將軍十年歸。 D.秋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1.選出和「樹林一直在唱著那首愉快的歌」修辭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 (4分)
A.這里的人們非常好客,火一般熱情。
B.一路上,稻田綠、菜花黃、江水銀,繪成了一幅幅田園巨畫。
C.生命是一條河流,有奔騰也有平緩。
D.天氣炎熱,那張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覺。
12.下面文段括弧里,依次應填入的句子是( )(4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有表示喜悅,(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贊頌,( );不是所有的順從都表示虔敬,( );不是所有的順利都表示成功,( )。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對都表示憎惡
(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淚都表示悲痛
(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
(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
A.(3)(2)(1)(4)
B.(1)(3)(2)(4)
C.(2)(3)(1)(4)
D.(4)(3)(1)(2)
13.請你仿照小欣給「業勤」的贈言,根據下面兩位同學名字的特點,各寫一句既得體又有意義的贈言。(4分)
業勤:業精於勤,荒於嬉。
方英:

志成:

二.閱讀(共60分)
(一)(26分)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住在心理,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習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14、此文段出自課文《 》作者是 國的 。(3分)
15、「今天聽講,我全都懂」的原因是( )(4分)
A、「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
B、韓麥爾先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講解過
C、今天講得容易
D、「我」心靈受到震動,思想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學習的動力
16、「這可憐的人」指的是( )(2分)
A、韓麥爾先生 B、韓麥爾先生和小弗郎士
C、我們 D、韓麥爾先生,我們
17、「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用了哪個動詞?作用是什麼?(4分)
答: 。
18、文中的「我」是指 。(1分)
19、文中的破折號起什麼作用?( )(2分)
A、表注釋 B、表補充說明
C、表轉折 D、錶停頓
20、韓麥爾先生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對這句話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4分)
A、記住了自己的語言,就記住了自己的祖國。
B、作者運用生動的比喻說明了只有記住自己的語言,人民才不會甘心做亡國奴,國家才有希望。
C、這句話表示了韓麥爾先生對祖國語言深摯的熱愛和對國土淪亡的痛苦心情。
D、這句話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本職工作的熱愛。
21、文中兩處出現了「好像」一詞,對此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兩處地方都是比喻句的標志,都是比喻詞
B、前者是比喻句的標志,後者不是
C、後者是比喻句的標志,前者不是
D、A、B、C三項都不對。
22、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找出全對的一項是( )(2分)
A、比喻 排比 比擬 B、比喻 比擬 反復
C、比喻 排比 反復 D、排比 反復 比擬
23、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2分)
答: 。

(二)閱讀下列短文,完成文後的題。(20分)
我的自白
丁肇中
我雖然獲得過諾貝爾物理獎,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歲前,我還沒上學呢?
念小學時,我們的學校是一所大學的附屬小學。小學的老師全是媽媽的學生,誰都不管我,爸爸、媽媽也不怎麼管我。當時我對上學沒什麼興趣。到學校看看,不喜歡我就走掉了。到池塘游泳,到河邊捉小蝦,四處游盪。那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與其它小朋友一樣,生活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學家。家裡進進出出的也都是科學家,再加上從小父母就把牛頓、愛因斯坦的故事講給我聽,耳濡目染地,我對科學產生了興趣,
童年,影響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顧我。她沒有一般「望子成龍」的心態。我父母也讓我自由發展,這和很多中國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從早上7時30分踏進實驗室,到晚上11時走出實驗室,沒有聖誕節,沒有星期天,這是出自我對科學的興趣。可以說,是興趣把我牽引到世界科學的「峰巔」。
興趣對一個人的事業很重要。這么長的時間,沒有興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勸那些想干一番事業的朋友,應該以興趣為出發點,不能勉為其難。
現在,我不勉強孩子讀書。其實,孩子在學校考第一並不代表什麼,至少,我認識的那些科學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學生。我便不曾考過第一名。我這位開明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帶進實驗室,從小如此。我的女兒3 歲時,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各種儀器了,而且她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問我希望女兒長大後干什麼,我當然想女兒學物理,長大去接我的「班」,不過女兒卻對生物有興趣。對這我不去干預。各有各的興趣嘛!我想她將來會在生物學上做出成績的。父母不該包辦孩子的興趣,因為「包辦 」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24.作者為什麼會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2分)
答:
25.作者認為,一個人要在事業上有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2分)
答:
26.作者受到的家庭教育和一般家庭有什麼不同?(2分)
答:
27.作者的工作態度怎樣?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工作態度?(2分)
答:
28.對工作和學習,興趣固然很重要,但完全憑興趣去工作學習成嗎?(4分)
答:

29.從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告訴我們哪些道理?(最少寫出兩點)(4分)
答:

30.簡要談談你對成才的看法。(4分)
答:

(三)閱讀下列兩段文言文完成文後的題。(14分)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註:[1]信:確實,的確。)

31聯系語境,解釋下列句中帶點的詞。(2分)
(1)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 )
(2)諸兒競走取之( )
32.在下列句中括弧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4分)
(1)見道旁李樹多子,( )折枝。
(2)人問之,( )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33.翻譯下列句子。(4分)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見道旁李樹多子。
譯文:
34.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搶李子,為什麼王戎不動?(4分)
答:

三、作文(50分)
35、作文要求:
①以《溫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②必須以第一人稱進行敘述,以敘述為主,適當運用抒情、議論表達方式。
③內容上寫人與人之間的優良精神面貌,感情要真摯、感人;文中不出現真實地名、校名、人名。
④作文字數不少於500字

❺ 看過《罪與惡》快來幫幫我,高分

罪與罰讀後感
我還是非常推薦這本書的。

開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點像論文,而不是小說。不過看完一半以後,故事情節就陸續出來了,開始顯得有些趣味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看完一半的話,不要因為枯燥,而把它停下。因為精彩的在後面。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殺了一個放高利貸的老太婆,行凶以後,被她的妹妹發現了,所以他連著她妹妹也殺了。之後,兇手陷於痛苦之中。但是他不斷地為自己辯護,認為他殺了那個老太婆是為了行俠仗義,是合理的,也是公義的。

他想辦法逃脫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卻無法得到平安。他寫了論文說明他是屬於那類改變世界的,不服從律法的人。但是,他仍然十分痛苦。他只有向一個身世可憐的女子索尼雅懺悔過。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告訴了她一切。

隨著案情的發展,他逐漸逃離了警方的調查。證據都顯得對他的逃脫有利。但是,他最後決定自首,去服苦役。因為他坦白承認,又因為他犯罪以前表現良好,才被判了7年。

不過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間,他開始並沒有悔改,還是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他所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不應該自首。索尼雅在這段時間裡面,常常去探望他。最後,他發現他愛上索尼雅了。從此以後,他開始了正確的反思,比起之後永遠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7年的苦役就沒什麼了。在監獄里,他開始閱讀索尼雅給他的那本福音書。

整本小說裡面還捲入了很多人和事。有愛他的母親和純潔善良的妹妹,也有陰險的彼得比特羅維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這本小說給了我一個信息,那就是,當人犯罪以後,不管你怎麼為自己辯護,你的良心並不會輕易放過你。所以,與其爭辯,不如謙卑下來,決心悔改。當人決志悔改之後,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會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認罪。
參考資料:http://www.51wish.org/user1/Jenny/archives/2006/371.html

熱點內容
現代愛國小說 發布:2025-02-08 16:47:54 瀏覽:400
好看的女強重生小說完本推薦 發布:2025-02-08 16:42:35 瀏覽:985
讓我接近你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8 16:30:37 瀏覽:278
男配是言情的小說 發布:2025-02-08 16:28:42 瀏覽:894
女主當上皇後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08 16:17:14 瀏覽:703
類似無上神王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8 15:40:34 瀏覽:618
免費完結甜寵短篇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8 15:40:33 瀏覽:473
在線閱讀村上春樹小說 發布:2025-02-08 15:37:31 瀏覽:829
男主角叫東方的穿越言情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8 15:26:28 瀏覽:756
2005年網路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8 15:17:03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