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初中語文小說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小說課外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5-28 04:38:55

1.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書目有哪些

現代文課外閱讀:《西遊記》《水滸傳》《伊索寓言》《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繁星》、《春水》《芙蓉鎮》《二十世紀中國散文精選》《二十世紀中國詩歌精選》《魯濱孫飄流記》《格列佛游記》《名人傳》《愛的教育》《童年》高爾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十世紀外國散文精選》《初中生必背古詩文50篇》《文學名著導讀》(小學初中版)文言文課外閱讀:《課外文言文擴展閱讀》《聊齋志異》《史記》《論語》、《孟子》、《莊子》

2. 初中語文考試課外閱讀答題技巧

1、文體常識:1)、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人稱:第一,第二,第三

3)、角度:直接、間接

4)、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5)、對象:人物、環境、場面、細節描寫

6)、描寫方法:語言、神態、動作、心理、外貌

7)、線索:敘事、抒情

8)、剪裁:詳寫與略寫

2、閱讀方法與技巧:

表達方法:1)、敘述作用: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2)、說明作用:對個別事物(XXX)進行具體形象的說明,使記敘的內容(XXX)更詳盡,更充實。

3)、議論作用:對人物(XXX)的形象事件所含的(XX)意義進行哲理性的分析表述,深化文章(XX)主題。

4)、描寫作用:表現人物(XXX)的形象,渲染(XX)氣氛,襯托(XX)情感,推動(XXX)故事情節的發展。

5)、抒情作用:作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XXX)感悟體驗而表達出來的(XX)愛或憎的感情。

3、要素:

1)、人物:一般要把握主人翁(XXX)的形象特點及次要人物(XXX)襯托作用。

2)、事件的起因:用為什麼發生這件事。(按這個格式來回答。)

3)、事件的經過:發生了怎樣的事。(按這個格式來回答。)

4)、事件的結果:這件事最後怎樣。(按這個格式來回答。)

5)、人稱:「我」——用第一人稱敘述事件使文章的內容更真實,確鑿。

「你」——用第二人稱敘述使文章的情感更親近感人,距離更近。

「他」——以旁觀者角度敘述事件。

4、可在文中直接找答案的題型:

1)、時間、地點、人物 2)、照應的內容 3)、指代的內容

5、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形象):

從語言、動作、外貌、心理等方面去分析。

6、如何概括文章主題:

本人通過某人做某事反應了什麼意義,作者的(XXX)感情,人生的(XXX)哲理,自然的(XXX)規律,社會的(XXX)本質。

二、散文的閱讀要點與技巧

形散而神不散 表達方式 主題集中 寫作手法 意境鮮明

1、寫作對象:1)、人物——思想鮮明:

作者的感情:

2)、事件——生活的意義:

人生的哲理:

作者的感情:

3)、自然景觀——景物特點:

內在規律:

象徵意義:

作者感情:

2、表現手法及其作用:1)、象徵——通過(XXX)某一特點的具體形象表現某種人和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點。

2)、襯托——以(XX)事物從正面或反面來陪襯(XX)本體突出(XX)本體的主要特徵。

3)、對比——鮮明地突出(XX)主要事物或事物的(XX)主要方面(XXX)的特徵。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XXX)具體生動的(XXX)自然景象或(XXX)生活場景來表達作者(XXX)真摯的情感。

5)、借物喻人——描寫(XXX)事物突出它(XXX)的特點,並以此設喻,表現作者(XXX)的感情。

6)、用典——借用(XXX)故事或經典子集中(XXX)的記載,集中表現了作者(XXX)的感情。

7)、先抑後揚更能強調事物(XXX)的特徵。

3、散文的語言特點:

質朴、自然、形象、深刻、具體、詳盡

三、小說閱讀方法與技巧

1、人物:描寫方法、角度、思想性格

2、情節:各部分基本內容,分析情節方法。

1)、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2)、發展:刻畫人物,反應性格。

3)、高潮:表現突出,揭示主題。

4)、結局:深化主題,給讀者留下思考的餘地。

3、環境:1)、(XXX)自然環境特點突出(XXX)自然景觀的特點——渲染(XXX)氣氛,襯托(XXX)感情,推動情節的發展。

《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描寫烈日和暴雨,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表現了祥子牛馬不如的悲慘命運,更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冷漠無情。

2)、社會環境描寫:描寫社會(XXX)的狀況,交代故事(XXX)的背景,揭示故事(XXX)的本質,鋪墊下文的內容。

四、說明文的閱讀要點與技巧:

1、分類:1)、對象——事物、事理

2)、語言——平實說明文、生動說明文(科學小品)

2、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1)、邏輯順序分為:

主——次 原因——結果 現象——本質 一般——個別

概括——具體 整體——局部

2)、答題技巧: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本文使用了XX(時、空、邏)的說明順序,對XX(事理或科學原理)加以說明,是說明更有條理性。

3、說明方法及作用:

1)、舉例子:通過具體(XXX)的事例對事物(XXX)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分類別:對事物(XXX)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3)、作比較:把XX和XX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XXX)事物的特徵(事理)。

4)、做詮釋:對(XXX)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5)、打比方:將XX比作XX從而生動形象地說明了(XXX)事物的特徵或事理。

6)、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XXX)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XXX)事物的特徵事理。

7)、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XXX)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8)、引用:增加說明文的趣味性,文學性,從而吸引讀者。(如在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

4、說明文語言賞析:

兩個角度:准確與形象生動(簡明平實):簡要賞析本文語言的特點。

1)、答題技巧: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准確(形象生動),簡明平實的特點,如XXXX這句話就准確的(生動形象的,或簡明平實的)。如事物的XX特徵(事理)。

2)、字詞賞析:A、加點詞作用要結合(XXX)說明語言的准確性或生動性來答題。

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答題中要比較二者的區別。

C、加點詞能否刪去:刪去後不符合人們認識的(XXX)客觀規律或與(XXX)的客觀事實不符合,所以不能刪去。

5、寫法分析:

1)、結合說明方法談:(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XXX的說明方法,說明了XX的特徵或XX的事理,使說明XXXXX。

2)、結合修辭來談:這是一篇生動的說明文,大量使用了(XXX和XXX)的修辭手法,說明了XXX的特徵(事理),使文章說明的形象生動。

3)、結合表達方式來談:文章綜合運用了(XXX和XXX)的表達方式,(因為是說明文,所以要除了說明的表達外),舉例說明所運用的表達方式,如(……)。就是XX表達方式的運用,因此,使XXX的說明更加具體形象。

6、語言准確性:

加點詞能否刪去,為什麼?

答題方式:不能刪,先解釋說明原句意思XX,(如在狀態,或者性質,或者范圍等方面)加以限制(強調後說明)刪掉後意思變成XXXX,表達的意思不符合願意,不準確。

1)、表估計的詞:大約。主要、上下等。

2)、表范圍的詞:主要、之一、唯一等。

3)、表猜測的詞:也許、可能、估計等。

五、議論文閱讀要點與技巧:

1、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2、論證方法:道理論證、事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3、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4、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1)、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A、舉例論證:通過舉XXX的事例證明了XXX的觀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B、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法論證了XXX觀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C、比喻論證:通過比喻將XXX比作XXX,證明了XXX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的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D、引用論證:(引用了XXX的名人名言,或者引用了XXX人的格言錦句,或者引用了XXX的數據)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

(引用XXX的名人趣事)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2)、補充論據:A、看清楚補的是道理論據還是事實論據。

B、注意字數要求。

C、對常見主題的名人名言要進行積累。

3)、找論點: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找——

A、標題。

B、開頭。

C、結尾。

D、文段中承上啟下的句子。

4)、分析文章論證的思路:

在段落的基礎上加上首先、然後、接著,最後等一類的詞語,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5)、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點:A、語言方面—— 一般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方面分析,並要找具體的句子舉例說明。

B、語體方面:邏輯嚴密(把論證思路寫下去)。

6)、寫作特點分析:A、修辭:如——運用「排比」修辭的方式能(增強文章的論證氣勢)。運用「引用」古詩文的方式能(使文章富有文采)。

B、論證方法

C、寫作手法:夾敘夾議。

六、概括內容模式:

1、概括:1)、格式——此文記敘了XXX,或者描寫了XXX,或者表現了XXX、或者贊美了XXX、或者揭示了XXX。

2、劃分層次的方法:1)、找時間短語。

2)、找地點詞語。

3)、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

3、擬標題:找文章的中心或線索(從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作者情感等方面入手)

4、諷刺手法的作用:運用了比喻,或者是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XXX人或XXX事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xxx表達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文章的語言辛辣而幽默。

5、設懸念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的情節曲折。

6、句子在結構中的作用:1)、承接上文。

2)、總領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啟下。

4)、為下文做鋪墊。

5)、照應前文。

7、記敘文中的議論作用:引發讀者的思考,點明xxx事件的意義,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8、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抒發作者XXX樣的真摯感情,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六、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1、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1)、描繪型:詞(句)換一個詞(句)行不行?

答:不行,因為該詞(句)生動具體(或形象准確)寫出了XXX對象的XXX效果,換了之後就變成了XXX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為該XXX詞比另一個XXX詞語的感情更強烈,更切合XXX對象的性格,或者特徵。)

2)、結構型:提問方式(幾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不行,因為A、與人們的認識XXX事物的規律不一樣;B、這樣XXX的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C、這些XXX詞表達的是遞進關系。

2、有關布局謀篇題型:

1)、XXX句或XXX段在文中的作用:A、在文章開頭的有開篇點題,總領全文的作用;B、在文章中的有渲染氣氛,埋下伏筆的作用。C、在文章中的也有設下懸念,為下文做鋪墊。

2)、XXX句在文中:有承上啟下,照應全文的作用。

3)、XXX句在結尾:在結尾有:A、深化主題,感情深化;B、照應開頭,使結構嚴謹。

3、有關表現手法的題型:

1)、藝術類:文章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內容,+效果)

2)、人稱類:提問方式(是用這種人稱的好處是什麼?)

答: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用於心理描寫;第二人稱:便於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起到擬人的作用;第三人稱:不受空間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4、鑒賞人物的題型:請簡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按總分或分總來回答。即先用一句話來概括XXX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點,然後再從幾個方面(事例)進行分析。

3.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

1.問文章體裁?
答:此文是一篇 。
備選答案有:詩歌、小說(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議論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強調三個部分:內容是什麼,文章怎麼樣,作者怎麼樣。
答:A、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即誰做了什麼—這可以作為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答案。
B、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諷刺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發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5.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6.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明線和暗線)———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7.為文章擬標題。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依據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題目可以從——A內容上B主題上C線索D設置懸念上等方面進行品味。示
例:(1)主題上結合主旨必答,如象徵性的散文題目,也可以這樣回答:擬題巧妙,一語雙關,本指…實指…,突出主題,耐人尋味。
(2)說明文: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說明了……,點明了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點明了本文說明對象。
9.了解人稱的作用。
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於心理描寫,便於刻畫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徵。
第二人稱:便於情感交流。
第三人稱:顯得客觀,不受時空限制,便於敘事和議論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詼諧幽默。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寫作手法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想像、聯想、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設置懸念、象徵、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卒章顯志、巧設懸念、首尾呼應、鋪墊映襯、一線串珠、明線暗線等。
常用具體如下:(1)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或描寫對象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寫。以次要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和先揚後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置懸念能引起讀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等。
(11)文章開篇的寫作手法有:A、可以用詩經里的賦比興手法。比如說,興,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類的
C、也可以先聲奪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氣勢強烈……
D、或是採用題記的方法。顯得雋永深刻,又有文采
E、開頭用景物描寫也不錯,渲染你所需要的氣氛和基調。
F、開門見山。
G、倒敘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3)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增強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語句整齊、意韻鏗鏘,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強調語氣,強化內容的作用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註: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文章用典的賞析:一是豐富文章主題,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16.句子或語段的作用?
答:
一、內容上:
首段和尾段:字面義和象徵義。點明主旨、升華主題,畫龍點睛、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語面的象徵義、喻指義,表現的人物思想性格,點明全文思想意義)。有時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補充說明。
二、在結構上:
在文章開頭:(1)總提、總領全文、開啟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間:(1)承接上文(2)開啟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啟下(過渡)(4)為後文作鋪墊;標志思路、為下文作鋪墊、埋下伏筆等作用
在文章結尾:總結上文、全文、照應開頭、獨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綿長,發人深思、卒章點題,意味深長等作用。
三、表達效果上:升華中心、渲染氣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從寫作手法上:常有開篇點題、為後文設伏筆、作鋪墊、深化中心、點明主旨、襯托、渲染、呼應、照應、對比、象徵、先抑後揚、預示性作用。
17.表達方式?
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8.分析寫景狀物記敘文景物描寫的方法——①時間推移法②空間變換法③穩步換景法④分門別類法
19.領會寫景的作用和寫物的目的。藉助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以「狀物」為主記敘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寫法。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了解描寫的幾種形式(1)從不同的感覺來描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3)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
(4)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
種類:一是人物描寫:A、正面描寫(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5)語言(對話)(6)描寫(7)心理描寫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作品主題。B、側面描寫作用是:襯託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徵。
二是環境描寫:分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重點了解幾種描寫的作用及答題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②語言(對話)描寫和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並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③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④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如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天氣、季節和景物場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渲
染××環境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表現人物某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b.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徵、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渲染××環境氣氛。襯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
21.分析人物形象: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通過分析典型事例來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過對人物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肖像描寫等)方法的分析來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
22.小說三要素?人物(主要要素)、環境、情節。其中情節包括(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23.運用正副標題相結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強表達效果。
24.續寫小說結尾。按照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規律續寫,要簡潔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5.問指示代詞「這、那」所指內容:多從代詞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26.問某詞能否去掉,或者調換另一詞題型解題模式:
答:A、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
B、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並結合句子分析為何要用該詞(強調突出了或限制說明了或修飾限制了+句子具體表達效果,哪個表達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某物某特點)
C、不用或調換後,語境有何變化(不用,不能體現語言的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或與事實不符或太絕對,用了,體現語言的准確、生動、形象或嚴密。)

4.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該讀哪些

課本里應該有名著介紹吧
我記得我們書里(蘇教的)有湯姆·索亞歷險記
三國演義(初一時的寒假作業我們就是這個,不過我還是沒看)
西遊記...
格列佛游記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很提不起興致的書...現在還記的什麼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
繁星春水(我個人很喜歡)
其實課外可以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是學校讓讀的拉
不是玄幻什麼的),比如現在的暢銷小說,以前的經典等
我比較推薦課文選自的書,或者是課文作者的其他作品,這樣看的時候比較有興趣

5.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

開展課外閱讀是新課程理念下開放式大語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切實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課外閱讀,學生還可以間接地向社會、向自然、向生活、向實踐學習,對他人的經驗教訓進行反復體味、咀嚼,從中不斷發現、豐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課外閱讀可以說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學生成長的「助推器」。那麼如何用新課程的理念來進行課外閱讀,提高閱讀的質量呢?

一、營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閱讀氛圍

每個身心發展正常的學生,都有與生俱來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喜歡課外閱讀並非難事,問題是絕大部分的初中學生只是把課外閱讀當作是一種消遣調劑,而有一部分的教師、家長把課外閱讀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種手段,這樣的閱讀就難以發揮書本應有的作用,體現出閱讀的力量。相反,有時還可能對學生「作為人的清醒的意識造成遮蔽」,「可能傷害學生的學習意願和健康成長」。這種閱讀就成了一種有害的閱讀。因此,必須注意為學生的課外閱讀營造一種自主、投入、清醒的氛圍。

在實踐總,筆者發現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地點,讓學生初嘗自主閱讀的樂趣,感受閱讀的魅力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抓住學生對機械的抄寫、無聊的練習深惡痛絕這一心理,在經過必要的准備以後,嘗試在本該進行的語文訓練或考試中宣布到閱覽室去讀自己喜歡的書,請要求學生把感興趣的內容摘抄下來,想想自己為什麼要摘抄這些內容。事實上筆者的這一步已經讓所有的學生都喜出望外,他們十分珍惜這節不同尋常的課,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後,個個都像「餓漢」一樣撲在書上,邊看邊想,邊記邊抄。課後,我還組織學生把摘抄的內容在班級的黑板報上展覽出來,供同學在課余時間中互相欣賞,口頭點評。這樣,學生在自己閱讀時,評點他人的摘抄時,動口、動手,又動腦。在這樣的氛圍下,堅持一段時間以後,不僅要讀書的學生學有收獲,而且原來讀書興趣不濃的同學也受到了積極的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別人的見解,而是經過自己的思考,有了獨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評的意識。這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來說是一種可喜的變化。理性能夠使學生、辨別是非與真偽,獨立會讓他們的思想更自由。

二、加強新課程意識下的閱讀內容引導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也是人性的角斗場,開卷有益已經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但我們要說開卷並非都有益。對學生來說,他們的課外閱讀內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應該作必要的引導。當然,我們沒有必要一定要讓學生讀世界名著。但教師在選擇、推薦閱讀內容時,應摒棄傳統的教育性標准而選擇反映學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當代少年閱讀口味的書籍。實踐證明:一個人的興趣是與心理需求緊密聯系的。只有在學生潛在的閱讀興趣被激發起來後,他們在閱讀中才會投入更大的熱情和智慧,才會在閱讀過程中自覺地、自主地去嘗試、體驗、思考與實踐,主動與文本的思維碰撞,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這樣,課外閱讀的優勢才會漸漸凸顯出來,知識與思想的萌芽才會越加粗壯。為此,筆者注意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注意課外閱讀內容與課內內容的溝通,將課內教育教學的內容當作是點,把課外的相關閱讀當作是面,由點到面的拓展閱讀,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形成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外溢於課外的「漣漪效應」。二是注意課外閱讀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課外閱讀是學生與人類最富於智慧,最充滿個性的思想者的對話,要善於讓學生聯系自身實際,從他們的思想和經驗中吸取有益的營養,積累更多的社會生活經驗,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三是注意各學科內容的融合。新課程理念下,我們應該更清楚地認識到:學生不只需要學習語文,還要學習更多更新的東西。根據初中學生的閱讀水平和知識面,我們可以設計「套餐」方案。即為學生增加喜聞樂見的古典小說、具有時代氣息的科幻小說、科普書籍和適合學生閱讀的歷史、地理、天文書籍等。這樣,使學生的閱讀內容做到文學與自然科學共重,使文學作品滋養學生倫理情感,用自然與社會科學知識豐富其知識世界,為構建學生完善的知識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組成相容、互補的閱讀小組

資訊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知識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同伴。因此,組織好閱讀小組是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閱讀小組一般由學生自由組合而成,認輸可在4—6人之間。可考慮方便性、相似性、補償性等因素。這樣,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補等良好小群體的心理原則可落實:學生個體內在的「群體感」、「親和感」、「友誼感」等能在社會交往中得到較好體現;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群體支持力量」等方面的心理效應也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但是組成閱讀小組的這些優勢不是自然而然地體現的,還需要學生主動地、協同地進行閱讀,學會彼此傾聽、共同討論、相互借鑒、吸收,達到利用集體的教育力量實現小組成員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發展、提高。

四、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

這可以說是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的關鍵。我們知道,課外閱讀本身具有一種自我生成的內在機制。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學生、文本與與生活之間實現著多種視界的融通,並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克服,產生新的視界;隨著閱讀的深入,往往會產生出更加深邃的、新穎的、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思維火花。但是這種思維常常只是混亂、粗疏、零碎而飄忽的,還不能算是閱讀者自己的東西,必須經過自己的重新篩選、組織,「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過──那種知識、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則,一切書籍的閱覽、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為過眼雲煙。因此,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隨時記下「智慧的火花」,寫下課外閱讀內容的提要、體會、報告、編寫、擴寫、改寫、組寫等等,還要在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時在課外閱讀的內容、感想等方面與學生進行交流、切磋。這樣,學生的課外閱讀可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指點,並及時體驗發現的快樂、創造的快樂,充分感受到閱讀積累對於自身提高的作用,從而長久地保持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五、實施多元、動態的評價標准

因為漢字思維呢喊的多層次性,漢語言內容的豐富性和多解性,最能拓展學生的想像和聯想的空間,最能促使學生創新思維的多向性發展。同時,來自文本、他人的信息為不同的生命個體所吸收,並激活各自既有的知識、經驗,這樣就有可能產生獨特的個性化的理解,加工生成不同的經驗、發現、創造和感悟。因此,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標准必須實現多元化、開放性、動態性和綜合性等原則。我們可以採用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更重視形成性評價和定性評價。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別收獲,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使認真參加閱讀的學生普遍獲得成功的體驗,也要讓少數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我們要特別重視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發展情況,注重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並通過閱讀情況的縱向比較來評價其發展狀態。

總之,課外閱讀諸多方面應該更多地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使他們產生主動閱讀的內驅力,逐步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更多地激勵思考,喚起學生的尊嚴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導學生關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價值,並通過與文本、同學的相互交流、影響,汲取一切有利於自身發展的知識、信息,經過自我組織,不斷實現心靈的轉變和行為方式的變化,促進自我發展。

6. 人教版初中語文必讀名著書目有哪些

一、《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

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

7.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書目

1.《西遊記》:吳承恩(約1500-約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四十多歲中貢生,官僅至縣丞,不恥於折腰而罷歸,一生貧寒,對黑暗現實不滿。晚年著成我國第一部神話長篇小說《西遊記》,既寄託了他濟世匡時的願望,也是積極浪漫主義的傑作,其藝術性標志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2.《水滸傳》:施耐庵(約1269—約1370)原名耳,後名子安,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3.《朝花夕拾》: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一篇白話段篇小說《狂人日記》,隨後連續發表《孔乙己》《葯》《故鄉》等著名小說。1921年,發表代表作《阿Q正傳》,成功地塑造了阿Q這一典型形象,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說集《吶喊》,為革命現實主義的新小說奠定了基礎,其後又發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說和《藤野先生》《范愛農》《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殺後,定居上海,專門從事寫作,成為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先後主編刊物和寫作雜文《紀念劉和珍君》《「友邦驚詫」論》等,此外還翻譯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國作家的作品。他是現代世界文壇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4.《駱駝祥子》: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解放前創作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建國後創作的話劇《龍須溝》《春華秋實》《茶館》等。因話劇《龍須溝》的創作,在1950年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5.《繁星·春水》:冰心(1900—1999)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福建福州人。早在「五四」時期她就開始文學創作活動,加入「文學研究會」。小說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詩集有《繁星》《春水》;兒童作品有《寄小讀者》。解放後,她又寫了《再寄小讀者》和《歸國以後》《櫻花贊》《我們把春天吵醒了》等散文集。
6.《魯濱遜漂流記》: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1719年51歲時,發表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另有《辛格爾頓船長》《大疫年日記》《摩爾·弗蘭德斯》《傑克上校》《羅克薩斯》。
7.《格列佛游記》: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英國啟蒙主義者激進民主派最傑出的代表之一。伏爾泰、拜倫、高爾基、魯迅都非常推崇斯威夫特的諷刺藝術。作品有《書的戰爭》《木桶的故事》。1726年出版代表作《格列佛游記》,不僅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偉大的諷刺小說,也在世界文學史上開創了新的篇章。
8.《名人傳》: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著名作家,十九世紀末開始文學創作,有劇本《丹東》《愛與死的搏鬥》等。十月革命後,思想受到鼓舞,與高爾基並肩戰斗。代表作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二十世紀初世界文學創作中最偉大的收獲之一。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名人傳》寫於1903—1911年間,包含三個人物的傳記:音樂家貝多芬、美術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和文學家托爾斯泰。
9.《童年》: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列寧稱他為「世界無產階級藝術最傑出的代表」。著名的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是他的代表作。
10.《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尼古拉·阿力克謝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代表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出版後受到廣大青年的熱烈歡迎。1935年榮獲列寧勛章。另有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卷。

8. 初中生課外必讀書目

《瓦嘉達的自行車》

適讀年齡:9歲以上

這部小說由同名電影《瓦嘉達》改編而成。電影《瓦嘉達》曾獲威尼斯電影節電影未來獎最佳影片、悉尼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亞太電影獎最佳兒童影片(提名)等,代表沙特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國際上備受贊譽!講述了沙特小女孩瓦嘉達夢想擁有一輛自行車,卻不被當地宗教所允許,遭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但最終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媽媽的理解和幫助下,實現夢想的故事。


9.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答題技巧

鏈接:

提取碼:iccs

學而思2021春季初二語文直播閱讀寫作目標班陸傑峰,完結版網路網盤5.98G高清視頻。

10. 中學語文必讀名著

初中必讀名著摘抄匯總如下

1) 她們其實並不知道,世上沒有什麼結局是糟糕的,她們和她一樣,也完全沒有能夠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美與孽》

2) 諸位由於青年的藝術,而擔心墮落。但是,請先安心吧!諸位是不會那麼容易墮落的。《侏儒的話》

3) 如果確實是這樣的話,他一定會感悟到他已經失去往昔的那個溫暖的世界,感悟到他長期以來只為一個夢想而活著,因此付出那麼高昂的代價。《不起的蓋茨比》

4) 離開一輩子後,他又回到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從小到大,他一直是那個地方的目擊者。《尤利西斯》

5) 當我說關注自己的事業時,我的意恩是建立自己強大的`資產。想想看,一旦美元落進你的資產項,它就成你的雇員。《富爸爸·窮爸爸》

6) 這些成功人士在到達引爆點之前,都已經在這個方向苦熬很長時間。《重來》

7) 流浪的時候,我脫掉偽裝,在街頭放聲歌唱;走得累,就把雙腳放在離地獄,把眼睛擱在天堂。《背包十年》

8) 旅行和電影,一直是我僅有的兩個愛好。旅行,讓我可以真切地感受世界;電影,告訴我世界有無限可能。《背包十年》

9) 把快感認為美感,把聯想認為美感,是一般人的誤解,此外還有一種誤解是學者們所持有的,就是把考證和批評認為是欣賞。《談美》

1) 凡是有甜美的鳥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德伯家的苔絲》

2) 站在痛苦之外規勸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3) 不管我活著,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牛虻,快樂地飛來飛去。——《牛虻》

4) 上天讓我們習慣各種事物,就是用它來代替幸福。——《葉甫蓋尼·奧涅金》

5) 往上爬吧,多撈錢吧,進入上層社會,那裡准備好一切。——《美國的悲劇》

熱點內容
短篇科幻小說摘抄 發布:2025-02-09 01:51:18 瀏覽:980
古代小說肥婆 發布:2025-02-09 01:49:44 瀏覽:489
簡單易讀的英語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9 01:24:21 瀏覽:944
科幻小說好的立意 發布:2025-02-09 01:23:02 瀏覽:628
夫君耳朵毛茸茸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9 01:09:15 瀏覽:172
經典的好看的仙俠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9 01:02:02 瀏覽:741
以環保為題材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9 00:43:27 瀏覽:524
小說玄幻加愛情一類的 發布:2025-02-09 00:16:24 瀏覽:29
科幻小說密室輻射 發布:2025-02-09 00:13:56 瀏覽:595
主角心態正常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9 00:04:21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