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漢小說閱讀筆記
❶ 讀書筆記一篇,急急急!
①
歐·亨利的全部小說創作,一言以蔽之,它的體現了作家對健康人性與健康社會的強烈嚮往與追求,並有著鮮明而真實的時代印記。
它歌頌著小人物在生存中美好善良、相濡以沫的淳樸風格,盡管不無蒼涼的苦笑;它揭露著那些「社會寵兒」的驕奢淫逸、爾虞我詐、寡廉鮮恥的卑劣本質,雖然表面上輕松乃至調侃;它怒斥著社會的丑惡黑暗卻以「鬼臉」戲謔;它贊美著草原牧場上健美彪悍的生命體現,又暗中不無「逝者如斯」的調嘆。
亨利最出色的篇章,毋庸置疑,當屬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的作品。像眾所周知的《麥琪的禮物》、《愛的奉獻》、《最後的常青藤葉》、《警察與贊美詩》、《兩們感恩節的紳士》等,無一不讓讀者在凄然一笑後,反思深沉。
如在《麥琪的禮物》中,描述一對貧苦夫妻的愛情,聖誕節即到,為了讓深愛對方感到溫暖,表達自己美好的情意,妻子賣了一直引以為豪的漂亮的長發,為丈夫換來一條表鏈,以配丈夫多年的家傳金錶;而當她把表鏈送到丈夫面前時,卻發現丈夫為給她買盼望已久的一套玳瑁發梳,已經將金錶賣掉。結果,夫妻各持均已無用的禮物,暗然神傷……在善良崇高的人性與冷酷無奈的生活現實的強烈對比間,讀者能不感慨萬千!
再如《警察與贊美詩》中,寫一個流浪漢因無家可歸又飢寒交迫,想寄宿監獄中熬過嚴冬。於是他故意以身試法,到飯館吃飯不給錢,大喊大叫擾亂街市平靜,偷顧客的雨傘,乃至有意當頭警察的面調戲婦女……但均徒勞無功,根本不被「神聖」的法律所理睬,而當他站在教堂前,聆聽著贊美詩,想從此振作精神、積極生活的時候,警察的大手卻「庄嚴」地按住他的肩頭:判處三個月監禁!讀到此,能不使人啼笑皆非又沉思良久?
亨利描述小人物,有時也表現他們的缺憾,弱點乃至弊端,但又在具體展示過程中,更深層、更強烈地向讀者剖析他們本質善良與淳樸,更真切曲折地反映出人性的復雜面。並在這展示過程中,將這復雜人性的成因與背景自然形象地揭示出來。使讀者能在「社會與人」的范疇內思考,認識出更豐富的內涵。如《刎頸之交》,寫真誠純凈的友誼在兩個男子
共追一個姑娘的過程中可敬、可笑又可愛的表現,稍含調侃地歌頌了小人物的善良品質;如《從沒有完的故事》描寫一位每周只掙五塊錢的貧窮女工雖一時動搖,但終於拒絕了那個玩弄女性的闊佬兒的引誘。他復雜的內心世界真實感人地表現出來,但無損於主人公的美好形象,反而增加了讀者對他的敬重。
再如《兩位感恩節的紳士》更味如橄欖,兩位紳士,為了一個九年的默契和約定,上演了一出耐人尋味的人間悲喜劇。可愛么?委實可笑。但是在凄冷的人世間和殘酷的社會中,普通小人物間的這種推己及人、相濡以沫的人文精神,能不使人笑聲漸啞,終於感慨萬千么!
②
莫泊桑短片小說的題材極為豐富,社會各階層的人物——貴族、官僚、資本家、公務員、工人、農民、乞丐、娼妓、——在他的筆下都得到了入木三分的刻畫。他經常揭露和譴責統治階級的腐朽沒落;同情和贊揚下層社會的勞動人民。
《項鏈》這是故事中的主角瑪蒂爾德,便是一個為貪慕虛榮而招禍的典型。假如她不去借項鏈,假如沒弄丟,假如……她仍會迷人,但造化弄人,一次誤會讓她花十年把青春都提前消耗掉了。
一個人只要有追求榮譽的慾望,就不可能沒有虛榮心。我們若是深自反省一下,就會發現,自己平素恐怕都或多或少因受虛榮心的驅使而說過一些可笑的話,做過一些可笑的事。只是有的言行無傷大雅,有的言行令人生厭,有的言行不僅未能博得虛榮反而招辱、惹禍罷了。托爾斯泰說:「沒有虛榮心的人生幾乎是不可能的。」此言確為至理,因為人人都有追求榮譽的慾望。
盡管人們都懂得,虛榮是表面的榮譽、虛假的榮名,但很少有人能夠不為虛榮所動。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羨慕的眼神會使我們神舒心悅,一句大而無當的恭維會使我們眉開眼笑,一句言過其實的贊譽會使我們沾沾自喜,一個毫無實質意義的頭銜會使我們引以為榮……許多虛榮心強的人在得不到虛榮的甘霖滋潤時,便會想方設法謀取虛榮:有的人每有客來便要出示他與名人的合影;有的人常常津津樂道他曾與某顯要共進晚餐;有的人總愛不厭其煩地向別人介紹他的富親貴戚……總之,那些人若是靠自己的品質和業績無法贏得榮譽,便要借那些碰巧和自己有過點頭之交、擦肩之緣的名流顯貴,以及拐了八道彎的瓜葛之親來為自己增光添彩。但是,毛姆曾雲:「靠著能向朋友談起你認識的名人而獲得的榮耀,只能證明你自己是無足輕重的。」看來,借他人之光雖然可以贏得一點虛榮,卻並不能因此增加自己的分量。
《項鏈》這篇小說告戒了很多整日生活在幻想里而沒有付出實際勞動,只想借他人之光贏得一點虛榮的人們:要麼努力奮斗,開辟美好的未來;要麼安貧樂道;想入非非,不切實際只能付出慘重的代價。
只有那麼多了
希望能幫到你
❷ 流浪漢與時光老人讀書筆記
伏爾泰曾經給世人留下了意義深刻的趣謎:「世界上有一種無形的東西,它是最長又是最短的,它是最快又是最慢的,它是最能分割的又是最不受人重視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沒它什麼事都做不成了。聰明者計劃它,愚蠢者等待它,勤奮者珍惜它,懶惰者荒廢它,有志者贏得它,無為者消磨它,戒驕者緊握它,自滿者放棄它。」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猜出來了嗎?猜對了,就是時間。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叫作《時光老人和流浪漢》。這篇文章講述了時光老人遇見了流浪漢,流浪漢哭得很可憐,說他的家產都敗光了,如今他一無所有。時光老人就把他變成了從前的模樣,可是流浪漢還是按照老樣子生活,少年時代玩玻璃球,青年時代玩紙牌,中年時代玩麻將。到了老年,他又遇見了時光老人,他再一次哀求時光老人再給他一個青春。時光老人非常生氣,從此,他給每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
當我讀到「我少年時代玩玻璃球,青年時代紙牌,中年時代玩麻將,如今,家產都敗光了」的時候,我真另那位流浪漢感到惋惜,你為什麼不把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學習上呢?反而都花在了沒有用的玻璃球、紙牌和麻將上。如果我是時光老人,我堅決不會再給任何人一個青春。如果我給每一個失敗者一個青春,那我就是大錯特錯了,這會使每一個人產生依賴性,即使自己不成功也沒有關系,時光老人是會幫自己完成的。我們要銘記古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只要珍惜生活每一分每一秒,就向成功的大門跨出了一大步。
由時間我又想起了有一些同學們浪費時間的事例。他們整天沉迷於網路游戲,不肯好好學習,總是想著玩。到了最後,對學習像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我們可萬萬不能像這些同學一樣哦!
讓我們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創造屬於自己美好未來!
❸ 梁遇春精品文集 談流浪漢 怎麼寫閱讀筆記
同行的遺址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就是傳
指就已開始翻印新的故事。
出生的那年,院子里長滿了香椿樹。
含了多少您的寬容和大度。長大後,我們就像
❹ 什麼是流浪漢小說
流浪漢小說
La novela picaresca
16世紀在西班牙開始流行的多以流浪漢為主人公,以他們的生活為題材的小說。16世紀中葉,隨著美洲殖民地的建立,西班牙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對外貿易十分興旺,致使大批本國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淪為無業遊民。加之社會上冒險之風日盛,流浪漢遂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階層。流浪漢小說便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1554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漢譯《小癩子 》)開了流浪漢小說的先河 。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由於家庭不幸,不得不給一個瞎子引路,從此開始流浪生涯。為了生存,小拉撒路先後換過不少主人,歷盡世態炎涼。此後陸續出版的流浪漢小說有M.阿萊曼的《古斯曼·德·阿爾發拉切》、烏維達的《流浪女胡斯蒂娜》、克維多的《騙子手》等。
上面的是嚴格意義上的流浪漢小說,但是說到在文學史上有影響力的反而是不是流浪漢小說卻繼承了它的結構的《唐吉柯德》和[英]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
十世紀末,西班牙又出現了另一部重要的流浪漢小說,這就是馬提歐?阿列曼撰寫的《阿爾法拉契人的古斯曼》,分上、下兩部。此外,在十七世紀初期,尚有烏維達的《流浪女胡斯蒂娜》,克維多的《騙子堂巴勃羅斯的生平》,塞萬提斯的《林高奈特與戈達迪略》,等等,這些小說,一般都採用第一人稱,以自傳體的形式,描寫流浪主人公的所見所聞。人物性格相當突出,或篤信天命,或玩世不恭,或忍辱求生。但是主人公的性格沒有發展,情節與情節之間還缺乏有機的聯系。這些特點,表明它已初步具備了近代小說的規模,對歐洲近代小說的發展,特別是對長篇小說的人物描寫和結構方法,產生過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流浪漢小說的特點:
流浪漢小說是十六世紀中葉出現在西班牙的一種小說形式,這種小說與中世紀的市民文學有相通之處,它往往以描寫城市中下層市民的生活為核心,通過這些人的眼睛,觀察、揭露社會的種種醜陋現象。作品幾乎無一例外地採用主人公四處流浪以及在流浪過程中的種種奇遇作為小說的故事情節,用簡潔、流暢的語言,幽默俏皮的筆調,結構出具有獨特韻味的小說風格。最早出現的流浪漢小說是《托美思河上的小拉撒路》,又名《小癩子》,其作者已湮不可考。其後還有《流浪女胡斯蒂娜》、《騙子堂巴勃羅斯的生平》等名篇。當然,這其中我們自然不能忘了最終為流浪漢小說劃上句號的、藝術成就最高、在世界文學寶庫中至今仍熠熠生輝的塞萬提斯的名著《堂吉訶德》。
作為流浪漢小說,它們往往具有以下的一些鮮明特點:
1、重視戶外空間。「空間是永恆的,是不會毀壞的,它為所有的創造物提供了場所,……存在必定處於某一位置並佔有一定的空間,既不在空中也不在地上的東西是不豐在的。」(1)流浪漢小說故事情節的發生、進展,總是離不開田野、鄉村、山川、河流及城市街道、喧嘩集市等自然環境與戶外空間。一句話,故事總是發生「在路上」。如《小癩子》中的「小癩子」,從給瞎子領路開始走向「戶外」起,直到他託庇於大神父之門下,過上「幸福生活」止,小說的絕大部分敘事背景,都是在自然中、在「戶外」。其實,也只有戶外空間,才能給流浪者提供寬廣的活動領域,流浪才能名符其實。
2、小說的情節模式都是由許多自成單元的故事串聯在一起,並由一個固定的主人公將其聯系在一起。從這一點上說,流浪漢小說甚至可以稱作「某某人的流浪故事集」。因為這種小說模式雖然是用一個主人公來鋪陳情節,但每個故事間常無緊密的邏輯聯系,小說中前後出現的人物、環境背景都不相同,而且多數前無鋪墊,後無照應。整個故事呈現一種鬆散的因子無序組合狀態,如用網袋裝起的一兜橘子,「這一個」與「那一個」間絕非全然不可割裂。如果把其中一個故事抽出來,略作修飾,就可以成為一篇不錯的短篇小說,而對小說的整體,也不會因少了「這一個」而減弱它原有的光彩。「傳統小說中的故事必須是統一的,也就是說它幾乎有一個共同的經典的模式,……這構成了傳統故事的超穩定的平衡結構。」(2)但流浪漢小說這種能任意增刪的單元式故事結構,卻與古典小說以一個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完整的線性形態有較大差別。
3、流浪漢小說往往以人在旅途的冒險經歷為線索,隨著主人公的腳步的移動,不斷延續著故事情節的進程。主人公雙腳的移動是推動故事發展的天然動力。腳步不停,故事就可以無限期地進行下去。一旦主人公不再流浪,小說也就進入了尾聲。這一特點也可以說是流浪漢小說的最根本特點,許多近現代繼承了流浪漢小說傳統的作品,在敘事方式、情節設計、視角選擇、時間進程等小說敘事的各個角度都可能進行了全新的探索,但對這種「完美句號式」的結局方式卻無一例外地給以了保留。《老人與海》結束於桑提亞哥疲憊地歸來,《哈克貝里·芬》完畢在湯姆、芬和吉木歷險游戲的結束上,《魯賓遜漂浪記》也以魯賓遜的歷盡磨難後的歸來做為最大限度安慰讀者的大團圓結局來了解了這一故事。連《第二十二條軍規》這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也用主人公的出逃,給小說畫上了句號。看來,以流浪的終點做為流浪漢小說的終點,似乎是這種小說敘事模式中被普遍認可的結尾方式。
4、流浪漢小說通常還具有典型的喜劇色彩。雖然流浪漢小說描寫的是社會中、下層窮苦百姓被生活所迫而四處流浪,顛沛流離,這本來是社會的不公正給他們帶來的不幸,但在小說主人公身上卻總是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樂觀精神。他們或開朗、或幽默、或機智、或灑脫,絕不營營苟且,不被世俗道德規范所制約。在他們身上,叛逆性格與流氓無賴氣混為一體,隨機應變的聰睿與坑蒙拐騙的無恥集於一身。而歷盡千般磨難,最後苦盡甘來,從毫無安全感的流浪生活走向一片相對寧靜的凈土,又常常是這種小說的結尾套路。這種喜劇式的、共同的寫作風格,使流浪漢小說在被閱讀時淺顯易懂而便於接受,能給閱讀者帶來輕松愉快的審美感受,很受普通讀者的喜歡,經常擁有跨越時間、空間的大量的讀者群體。
流浪漢小說對後世的西方文學影響極大,從其後的《魯賓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及後現代主義的《第二十二條軍規》、《蠅王》,甚至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等無數作品身上都可找到流浪漢小說的影子。
❺ 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 的讀書筆記
居易·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十九世紀末葉的重要作家,一八五0年八月五日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出生證上註明他生在法國諾曼底地區濱海塞納省的米羅梅尼爾堡,據考證就是現在塞納濱海省的首府費康。他的父親是個游手好閑的花花公子,由於吃喝嫖賭而將家產揮霍一空,後來到巴黎的一家銀行工作。一八五九年全家遷居巴黎,但是父親的婚外情導致父母分居,母親又帶著莫泊桑兄弟倆回到家鄉埃特勒塔鎮去了。這里地處海濱,平原開闊,莫泊桑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長大,也熟悉了農村的人情世態。一八六三年,他被送到伊沃托的教會學校去讀書。他從小受到頗有文學修養的母親的熏陶,無法忍受學校里的陰郁氣氛,於是開始練習寫詩。一八六八年,他因為寫了一首愛情詩而被教會學校開除,就到勒阿弗爾公立中學去讀書,得到了帕爾納斯派詩人路易·布耶的指導。一八六九年中學畢業後,他到巴黎攻讀法律,第二年普法戰爭爆發,他應征入伍,擔任文書和通訊工作。一八七一年九月退伍後,他先後在海軍部和公共教育部擔任小職員。
莫泊桑在此期間參加過著名詩人馬拉美的「星期二聚會」,同時在母親童年時的朋友、文學大師福樓拜的精心指導下開始文學創作,並且通過福樓拜的介紹結識了左拉。左拉是法國自然主義文學流派的領袖,他於一八七九年同於斯芒斯、都德、龔古爾兄弟以及俄國的屠格涅夫等人組成了自然主義的文學團體,莫泊桑是其中的重要成員。一八八0年,由該莫泊桑團體成員合作的短篇小說集《梅塘之夜》問世,莫泊桑以其代表作《羊脂球》一舉成名,從此專門從事創作,成為法國文壇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莫泊桑終身未婚,在小職員空虛無聊的生活中,他繼承了父親的放盪習氣,早在一八七七年就身患梅毒,加上濫用麻醉葯,使健康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影響,以至發展到偏頭痛、視力受損。出現幻覺和精神錯亂而企圖自殺,最終在一八九三年七月六日過早去世,年僅四十三歲。然而他是一位極其勤奮和富有天才的作家,他的創作生涯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碩果累累,一共發表了《漂亮朋友》(1885)等六部長篇小說、三部游記和三百零六篇中短篇小說,其中以短篇小說的成就最為突出,它們精湛的藝術技巧使莫泊桑獲得了「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與契河夫和歐·亨利一樣被公認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大師。
莫泊桑最擅長的題材是他親身參加過的普法戰爭、長達十年的小職員生涯和青少年時代在諾曼底故鄉的生活,這三種環境為他的短篇小說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題材。這些作品歌頌了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表現了農村的習俗和世態,真實地反映了小職員的單調刻板的生活。它們在藝術上各有特色、並不雷同,猶如寶石上的各個校面,共同折射出燦爛的光芒。
趙少侯先生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開始發表譯作,尤以五十年代的成果最為豐碩。他的譯作除了一些長篇小說和莫里哀的劇本之外,以莫泊桑、法朗士和都德等的中短篇小說居多,其中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選譯了二十二篇,它們基本上都是集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精品。
在關於普法戰爭的中短篇小說中,《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映了敵軍士兵為了活著寧可當俘虜的厭戰情緒;《俘虜》描寫的是法國婦女機智擒敵的故事。其中內容最豐富、意義最深刻的作品,則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小說的內容是一個妓女和一些有產者同乘一輛馬車離開德軍佔領區,大家對這個綽號羊脂球的妓女側目而視,但是在由於沿途耽擱而餓得發昏的時候,卻又厚著臉皮吃光了她的一大籃美味食品。馬車在路過一個小鎮時被攔住了,占據該鎮的普魯士軍官要求羊脂球陪他過夜,否則不予放行。車上的工業家、伯爵和商人等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生意,千方百計地勸說羊脂球為他們作出犧牲,但事後又鄙視她,任憑她陷於孤獨和挨餓的境地。
小說里沒有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沒有刀光劍影的搏鬥,然而它通過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敵人獻身的遭遇,刻畫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別是勾勒了有產者們為了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丑惡嘴臉。羊脂球自尊自強、不甘屈服,表現了愛國主義的凜然正氣,結果卻被那些偽善的同胞推人火坑。他們為了迫使羊脂球就範,個個巧舌如簧、軟硬兼施,就連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氣。莫泊桑以真實的細節、精練的語言和爐火純青的技巧,使這篇小說構成了一幅戰爭時期法國的社會圖景。作品中的善與惡時時形成不露痕跡的對照,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戰爭的憎恨、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所謂上等人的蔑視,因而不愧為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堪稱楷模的名篇。
莫泊桑描寫小職員生活的短篇小說很多,例如《騎馬》和《項鏈》寫他們為了出風頭而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表現了他們可憐兮兮的虛榮心;《我的叔叔於勒》和《傘》諷刺了這類家庭的寒酸相和勢利眼;《散步》中的小職員數十年如一日地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最後意識到這一點時不禁悲憤地上吊自盡。這些作品揭露了世態炎涼的社會現實和官僚機構里腐敗昏聵的作風,諷刺了小職員的自私虛榮和爾虞我詐,同時又對他們的刻板生涯寄予了人道主義的同情。
莫泊桑有大量的短篇小說描繪諾曼底農村的生活,它們從各個方面反映了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例如《瞎子》、《繩子》、《窮鬼》等等,其中的主人公都因備受欺凌而死去。《皮埃羅》諷刺了地主婆的吝嗇,《流浪漢》譴責了把好人逼成盜賊的社會風氣。《真實的故事》中的地主玩弄女傭,造成了女主人公絕望地死去的悲劇。也有一些作品表現了農民的狹隘,例如《老人》中的夫婦為了不耽誤農活而希望垂危的老人快點去世,《圖瓦》中的女主人公竟讓因肥胖而中風的丈夫孵雞蛋等等。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題材之外,莫泊桑還從愛情和情慾的角度,描繪了人們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中《月光》是反對禁慾主義的名篇,寫一個神父在皎潔月光下理解了愛情;《橄欖園》譴責了不負責任的放盪行為,《巴蒂斯特太太》則批判了歧視受辱女子的不良風俗。值得指出的是,妓女的題材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里佔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櫥》等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慘生活。
在福樓拜的指導和幫助下,莫泊桑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寫作風格。他不追求離奇的效果,只描寫那些司空見慣的平凡小事,敘述的筆調幾乎到了白描的程度。不過他的敘述看似自然流暢、不著痕跡,其實都是經過了巧妙的構思,留下廠一處處為情節發展所需要的伏筆。莫泊桑的天才在於他既敘述生動又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就使環境的氣氛躍然紙上,幾句對話就使人物的形象活靈活現。他的描寫用詞准確、言簡意賅,稱之為字字珠璣並非過譽。他具有獨特的視角,能見他人之所不見,以平淡的情節塑造人物,以真實的細節凸現性格,從而使小說既有反映現實的思想內容,又是引人人勝的藝術精品,因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他雖然是自然主義文學流派的重要成員,但是從來沒有露骨庸俗的細節描繪,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莫泊桑是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
在趙少侯先生的譯著再版之際,我很高興能為之作序,因為這是對這位法國文學翻譯界前輩的最好的紀念。
❻ 讀書筆記一·個流浪漢為什麼能變成有工作的人有感
搜一下:讀書筆記一·個流浪漢為什麼能變成有工作的人有感
❼ 流浪漢小說主要說的些什麼內容
它的主人公多是出身貧苦的流浪漢,為了自保和活命,學會了欺騙、偷竊等手段。小說通過他們的經歷,從下層人物的角度觀察社會,批判現實,揭露了衰落中的貴族和教士的貪婪、偽善,諷刺惟利是圖的資產階級觀念,慨嘆世道不公和生活的艱難。
❽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流浪漢主要內容
一)流浪漢小說的內涵 在流浪漢小說的定義上,一般認為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廣義的流浪漢小說泛指一切以居無定所、到處漂泊的流浪者為描寫對象,以個人遭遇為主要內容的敘事性文學作品。而狹義的流浪漢小說的定義相對比較嚴謹,是以《小癲子》為鼻祖,指以沒有固定職業,四處漂泊,靠乞討謀生,飽受生活艱辛的主人公的流浪經歷為線索,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流浪漢的生活經歷和遭遇的敘述,對社會的丑惡或人性的卑劣進行揭露和批評的敘事性文學作品。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文學觀念更新,流浪漢小說在現代小說史上的含義己經遠遠超出了原有范疇,而具有了更加廣泛的現代含義。特別是二十世紀以來,這一文學術語被用來指「第一人稱敘述體視角、插曲式結構、開放式結尾的描寫流浪漢遭遇的敘事作品。」如此一來,在這個定義上許多二十世紀出現的現代小說都可以納入到流浪漢小說的范疇。 (二)流浪漢小說產生的背景與文化淵源 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西班牙封建制度開始瓦解,資本主義制度開始建立,國內資本主義工商業在王權鼓勵下一度繁榮。十六世紀中葉,由於封建教會的阻撓,資本主義關系沒有得 到充分的發展,西班牙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道德日益衰退,社會上出現了大批的破產者,他們最後淪為城市遊民。他們不得不以機智巧妙的辦法抵抗壓迫求得生存,這一人物群體的出現,為流浪漢小說流浪漢形象的產生提供了現實基礎。[1]同時,西班牙流浪漢小說的產生,還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在龐大的古希臘神話體
追問:
好像沒發完吧??
❾ 莫泊桑短篇小說《流浪漢》原文,
你在唔箜搜索上搜一下這個就有txt格式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