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目標

發布時間: 2021-06-17 07:52:19

⑴ 初中語文新教材中怎樣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是一堂可亟待完成的任務,也可說是一堂課的上課目的。根據三個目標維度系統,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每項的目標中,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內容合起來加於制定,用上這樣的一些動詞:感受、理清、揣摩、了解、領 悟、培養、理解、體會、體味、學習、品味、積累、把握、引導、激發、認識、感悟、感知、熟讀、體驗、識記、表現等詞語。
這些詞語也可以作如下分類:
字詞方面:識記重點詞語、重點字詞、品位關鍵詞語、積累文言詞語。
句子方面: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揣摩體味相關語句、揣摩關鍵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品味作品清新朴實的語言、積累有關詩詞、品味揣摩抒情性語言、賞析文中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的精彩語言、品味文中平淡自然而又具韻味的語言特色、品味京味語言。
整篇的方面:1、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理清思路和線索、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復述課文內容、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領悟文章的思想內涵、感受並理解文章的觀點、理解文章內容。2、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崇高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體會愛心獻給他人的美好情感、理解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豐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美好理想和敢於同困難作斗爭、勇於拼搏的精神、培養樂觀精神、培養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思想、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理解文中深刻哲理、增強愛護自然的意識、感悟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感情、探尋並領略民族風情、熱愛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體味民族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關注、激發熱愛祖國博大文化的感情,促使他們自覺地注意周圍的藝術文化、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的啟迪、體會作者由觀賞自然景物而引發的內心感觸、了解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經歷,激勵學生發憤讀書,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學習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態度、體會詩歌的音樂美和意境美、感受中華詩詞文化的輝煌燦爛,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體會母親的寬容、善良、溫順、剛氣的品格、感悟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能力方面:1、聽。培養學生聽的能力、養成良好地傾聽習慣、並能聽出人家畫中有話的"言外之意"等;2、說。培養學生復述故事內容的能力、能根據老師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的能力、能口齒清楚普通話流利地說話等;3、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研讀、熟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反復誦讀、速讀課文、復述故事情節、深情地朗讀文章、配樂朗讀、默讀課文、熟練地背誦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全文、反復誦讀、比較閱讀、復述課文的大意、談談自己對事情的理解等;4、寫。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徵,表現人物高貴品質的寫作方法、學習細膩描述人物言行的寫法、學習細節描寫的手法、體會肖像描寫的作用、學習象徵手法、理解象徵、烘托、對比手法在課文中的運用、通過模仿寫作,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了解對比反問的作用、學習對比和運用數據的說明方法,體會他們的作用、比較說明文的寫作方法、體會學習作者有所側重的描寫方法、領悟作者高超的組織材料的寫作思路,能將內容較多的東西有序地組織、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了解傳記與自傳的基本特點、了解托物寓意的寫法、學習對自然景物入微地觀察、細致描摹的能力、能用白描手法藉助修辭手法來表現等;
以上就是體現新課標三個維度的體現,每一點均可以從屬於這三點的,可以套用之。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把握
一般來說主要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和主題,也就提綱挈領地把握了重點與難點了,一般是這樣的文章的內容、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寫作手法、語言特點等諸多領域。
具體有以下的這些目標確定為重、難點:1、小說部分(敘事性散文):(無非體現在內容,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和表現手法、個性化的小說語言等幾個領域)認識和分析小說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對表現人物和主題所起的重要作用;仔細品味小說的語言特色;分析小說的情節結構、細膩的心理描寫;探索小說的主題;分析人物的性格,學會賞析心理描寫及映襯手法;通過分析了解肖像描寫、動描寫和語言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揣摩小說獨特的語言魅力;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探究小說的思想意義,理解課文的主題,揣摩小說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細節描寫的作用;感受小說主人公頑強的求生意識和鋼鐵般的意志;體會小說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體會小說濃厚的象徵意味;通過概述內容和分析人物形象,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深入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思想感情,感悟舊社會勞動婦女身上所折射出的樸素的人性美;賞析課文,體會文章中精彩的人物描寫;領會文章中運用鋪墊烘托來凸現中心事件的寫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⑵ 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有哪些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識寫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並認識、理解這些字及其所組合的常見詞語所表示的人、事、景、物、理、情和思維,初步完善心智構造體系。
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4.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說、寫
1.鞏固記敘性篇級單位語文的說、寫,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真實、獨特感受、體驗和思考。
2.掌握說明性、議論性篇級單位語文與記敘性篇級單位語文的異同,根據形、神特性和需要實際,運用適宜的序、紋方式,說、寫不同文體的篇級單位語文,形成屬於自己的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的說、寫過程和習慣,提高獨立說、寫的能力。
3.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人、事、景、物的特徵,創造性地感知、感悟獨特情感和道理,豐富、完善人、事、景、物、理、情、思的系統。
4.根據需要,進行縮寫、擴寫、改寫,寫常見應用文,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並藉助體態語言增強感染力、說服力。
5.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6.了解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文學作品與一般篇級單位語文的區別與聯系,進行簡單的文學創作。
(三)聽、讀
1.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流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
3.在通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4.對所聽、讀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5.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和相應的閱讀方式方法。
6.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7.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資訊。閱讀科技作品,還應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8.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9.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0.能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自己需要的資訊和資料,幫助閱讀。
11.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背誦優秀詩文80篇(段)。
(四)綜合性學習
1.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畫。能從書刊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⑶ 初中語文教學目標要求

1.落實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布魯姆說:目標是描述要學生達到的行為。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改變過去語文教學忽視學生的個性、情感,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任由老師灌輸的做法,制定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時,必須還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著眼於學生人格與價值觀的完善。

2.培養、發展學生正確、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語文教學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由此可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新課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必須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3.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不僅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還包括方法習慣、思想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內容。語文學科教學目標屬於「素養目標」,素養目標的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響,語文素養的提高有賴於各要素的全面提高,我們所制定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必須為達成全面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這一終極目標服務。

4.以學為核心,注重學習方法和過程

新課標提倡以學來組織課堂教學,強調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學生語感的形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語文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學習方法和過程。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必須包含體現方法和過程目標。

⑷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確立教學目標

我們要根據語文課程標准規定的年段目標,文本特點,本班學生實際水平,制定恰當,全面的教學目標,用清晰明白的語言呈現教學目標,可操作,可檢測,目標要少,不貪多,真的是「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展。」

⑸ 小說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1、教學目標:「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

2、小說教學內容的確定

小說教學,其教學內容的確定要強調四個「關注」:關注編者、關注文本、關注學生、關注教者。

  • 從關注編者的角度看,小說一旦成為教材,就一定具有了編者所認可的有價值的教學內容。

  • 從關注學生的角度看,小說教學內容的確定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現實起點(「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和可能起點(「學生可能知道什麼」),也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差異,准確斷定學生應達到的目標和將要達到的更高目標,即「學生需要什麼」和「學生將需要什麼」。

  • 從關注文本的角度看,語文教材是以文本形式構成的教學內容的載體,語文教材文本資源無疑是確定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

  • 從關注教者的角度看,小說教學內容是蘊涵於小說教材內容之中的,需要語文教師對小說文本作出合理而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化處理。

⑹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如何確定

讀鄭逸農《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標准》有感
江蘇東海縣教育局教研室張法庄
培養語文人而非其他人,一語中的,道出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本質區別。回觀我們現實的課堂,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存有三化傾向,即目標泛化、目標狹隘化、目標隨意化。這些傾向不但沒有得到有力的扭轉,相反還得到了不該有的鼓勵。三化與培養語文人的目標相去甚遠。
語文人的核心特徵應該是具有良好的語文素養。
《課標》初中段要求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點等內容。即語文素養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兩大方面,亦即語言素養和精神素養。我們的培養目標就非常明確了:語言素養主要指對語言的積累、感悟、理解、運用的能力、方法和習慣,精神素養主要指感性的人文精神(如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和理性的科學精神(如求真、質疑、探究、創新的品質等)。
再看看現實的目標三化:
目標泛化:語文地位被拔高,成了無所不包的文化課,天文、地理、歷史、社會、民俗、宗教什麼都進來了。如教學《母狼的智慧》、《明天不封陽台》、《都市精靈》等,花大力氣拓展人與自然地和諧問題,從教學的有效性來看這樣的語文課,只是關注了語文素養中非功用性的一面,還不是全部,卻忽視了功用性的一面,腳踏實地不足。
目標狹隘化:與泛化相反,只是關注功用性,僅僅指向考試,考什麼教什麼,怎麼考怎麼教。培養的是語文考試人,所以常常看到是語文閱讀教學練習化。短期來看效率極高,但對孩子的終身發展極其有害,智商高了而情商沒了。學生不喜歡語文的語言即在此:漢語言的優雅與美麗、文章蘊含的豐富的精神滋養不見了。魚和熊掌能不能兼得呢?一個語文素養良好的人,能不會考語文?語文素養本身就包含了應試的素養和技能,特別是近幾年的中考、高考試題越來越接近於考查學生真實的語文素養了。
目標隨意化:在同課異構活動中,這種表現最為明顯,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師執教,教學目標相差甚遠,缺少客觀的統一標准。非常隨意,簡言之:語文就是隨意。其實想想我們的俗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就可明白:可以各顯神通,但終究是過海,而不是登山、飛天。就如從東海去北京,可以選擇汽車、火車、飛機,但最終的目的地是北京,而不是南京或東京。坐飛機耗時最短到了東京那也是無效的。
回到原點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原點即《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各類閱讀文本的教學目標都在《標准》中,並有具體要求: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因此,教師拿到一篇課文,首先要確定是哪一類型的文本,然後看看課程標准對這類文本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
如:《背影》是文學類文本。
《送你一束轉基因花》是科技作品類文本。
《論美》是議論類文本。
《登高》是古代詩詞類文本。
《捕蛇者說》是文言文類文本,又是議論類文本。
如果老師們都能認認真真地按照課程標准去做,就不會千篇一律,而是各有所需,各有所長,各有側重了。相信只有這樣我們的閱讀教學才真正算是有效,培養語文人的終極目標才會越來越近。

⑺ 如何設置科學有效的初中閱讀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都是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際上與傳統的德、識、能沒有什麼區別,也就是陳述你在本節課中學生應掌握哪些知識,達到什麼能力水平,進行哪些思想教育,或使學生受到什麼樣的思想教育。
我們要根據語文課程標准規定的年段目標,文本特點,本班學生實際水平,制定恰當,全面的教學目標,用清晰明白的語言呈現教學目標,可操作,可檢測,目標要少,不貪多,真的是「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展。」

⑻ 如何制定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內容

如何制定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內容
在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怎樣確定初中現代文學作品閱讀的教學內容,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三條:
1、要把握住文學作品的特點。
文學性現代文的基本特點是什麼?它與非文學性現代文有什麼區別?我認為文學作品最基本的特點是「形象思維」,用形象來說話。而且它的形象,是運用語言文字這個工具來承載的,不管是小說也好,散文也好,詩歌、劇本等也概莫能外。它與非文學性現代文的最大的區別有兩點,一是它的「形象性」,二是它的「情感性」。因此,通過語言文字的解讀,學生能夠把握作品所描繪形象,認識形象所反映出來的普遍意義,以及感悟作者通過作品形象所抒發出來的感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因文悟道」,不僅是個途徑方法問題,更應作為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基本目標。
例如,在章艷老師執教的《安塞腰鼓》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自己7分多鍾的朗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文章多次出現『好一個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些方面?」這實際上是一個多通道的閱讀過程,再給學生以5分鍾左右的時間閱讀思考,然後將學生感受到的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最後讓學生對對聯、加橫批。(插進教學片斷:「好在哪裡」到「寫橫批」,約6分鍾)這里,對對聯只是形式,其實質是指向教學目標的。
2、充分挖掘作品所蘊含的價值。
文學性現代文種類繁多,不同的作品所蘊含的價值也有所不同。那麼,什麼是文學性現代文蘊含的價值?怎樣挖掘文學性現代文蘊涵的價值?雖然這個問題不是一時半時能說清的,但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我們也可以化繁為簡,我們可以確定一個原則,即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原則。也就是說,學生通過某篇作品的學習,從中可學到哪些具體的知識、得到哪些具體的收獲、或受到哪些具體的啟迪,從而有利於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方面的具體的發展。抓住了這一點,也就抓住了作品所蘊含的價值,也就能正確確定作品的教學目標。
例如,《安塞腰鼓》一文,其最大特點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那種大氣磅礴、豪情萬丈、氣吞山河的陽剛美。這種氣勢和情懷,主要是通過運用大量的排比、反復等整句形式表現出來的。學生學習這篇文章,能夠受到這種陽剛之氣的感染和熏陶,這就是這篇文章所蘊含的價值。也是學習這篇文章要達到的一個目標。而要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通過反復地誦讀讓學生去體味和感悟。章艷老師執教的這節課,較准確地把握住了這一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可以說是竭盡了全力。(插進教學片斷:「嘿、嘿、嘿……」朗讀指導,約4分鍾。)盡管剛才朱所長認為這樣做有「偽聖化」的傾向,但就准確把握教學目標這一點上,還是值得肯定的。
3、要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正確陳述教學目標。
明確了文學性現代文閱讀教學在教學內容上的基本要求,是否就等於確定了正確的教學目標?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說,直到現在,有些問題還困擾著我們的語文教學。
首先是「三維目標」與認知目標的關系問題。
我想引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工作組成員、華東師范大學課程研究所副所長崔允漷教授幾段話加以說明,「在新課程的實施中,大家逐漸學會了『三維目標』的表達方式,甚至相同的套話。然而,『三維目標』究竟在教學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三維目標』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又該如何去整合,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
「課程標准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陳述,教學目標是課程標準的下位目標,但是教師不能機械的、一一對應地照搬上位目標的格式,每堂課都按三個維度來陳述。」
舉個在某著名語文刊物發表的《竹影》教學目標的例子:
一、知識與能力:
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這是把「三維目標」進行機械割裂的典型例子,除了作為教案的「擺設」外,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即便是認知領域里的目標,也很難付諸實施。試問:什麼叫「體味」和「體會」?達到什麼程度叫「體味」,什麼程度叫「體會」?怎樣知道學生「體味」或「體會」了沒有?
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總是伴隨著認知活動發生發展的,同時反作用於認知。因此它不是可以預設的,也不是教師所能「鼓勵」的,而必須通過創設情境、製造氛圍,通過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生成和發展。
其次是「預設目標」與「生成目標」的關系。
仍先引用崔博士的話加以說明,「真正的教學結果一定是預設的目標加上生成的目標。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考慮最多的是預期的結果,而不是生成性目標;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利用生成性課程資源,實現非預期的教學目標。預期的目標是教學設計時關注的重點,是課堂教學過程的決定因素,也是教學效益中可評價的那一部分。如果這一底線都堅守不住,過於重視生成性目標,教學就有可能走向『無目的』的誤區。」
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解決好在文學性現代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通過語言文字的解讀來「因文悟道」,來實現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問題。也就是說,正確的陳述目標能把 「體驗」「感悟」「領會」等這些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教學要求具體化,並轉化為課堂教學中學生可操作,教師可觀察、可評量的外顯行為。
鑒於情感目標和生成性目標都需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滲透和把握,因此,我個人認為,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把重心放在預設的認知目標上,其餘的,更多應在過程中予以考慮。
那麼,該怎樣陳述教學目標呢?崔博士作了如下闡述:「目標陳述必須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標指向是學生通過學習之後的預期結果,因此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第二,目標的陳述主要是為了便於後續的評價行為,因此行為動詞盡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詞,否則無法規定教學的正確方向;第三,有時單靠行為動詞無法將目標清晰地表達出來,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條件,如學習情景、工具、時間、空間等的規定;第四,目標指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個體學生,同時也是為了便於評價,因此,目標的表現程度總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說明目標所指向的這一群學生最起碼達到的標准,它不代表所有學生真正獲得的真實的教育結果,前者只是後者的一部分。」
這樣,《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學目標,大致可以歸納為兩條:1、能用精練的語言,簡要概括文章形象所體現的主要精神;2、能通過反復的誦讀,讀出文章的磅礴的氣勢。對照章艷老師教案中所列出的三條教學目標,(插進《安塞腰鼓》教案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是基本准確的。
二、文學性的現代文閱讀,如何突出體驗過程,怎樣恰當把握多元解讀?(略)
三、非文學性現代文閱讀,應如何找到文本解讀的最佳切入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剛才朱所長講到,自主、合作、探究,在學習過程中是三位一體相互融合的,我基本同意這個觀點。但這畢竟是三種不同的學習方式,它們的內涵和外延也各不相同。我想在操作層面上,主要就自主、合作這兩種學習方式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先說說自主學習。
理想中的「自主學習」,顧名思義,應該是學生能自己確定學習目標,自己選擇適宜的學習方法並在學習過程中能進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調控,最終能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自我評價進而確定後續的學習任務。從而達到一個良性的循環。
應該說,這種教學構想的前景是非常誘人的,也符合我們老一代語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書教到不要教,改作文改到不要改」的美好願景。但是,如果原封不動地把它照搬照抄過來,在中國這塊文化土壤上並不會結出碩果。
我認為,在現今的條件下,把「自主學習」定位在「教師有效指導下的學生的主動學習」似乎更加貼切,也更加符合教與學的實際。這里的「主動學習」,其首要特徵是學生學習時的主動性,其次是學生學習時的獨立性。主動性主要體現在學生「願學」、樂學;獨立性則體現在學生「會學」、能學,並「相信自己能學好」。教師的「有效指導」,就是要使學生從不願學習到願意學習,從不會學習到善於學習,從不相信自己能學好到相信自己能學好。從而凸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得到同步的和諧的發展,在教學這個層面上促進課程改革主要目標的有效達成。
使學生「願學」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樹立學生的學習責任感;使學生「會學」的抓手是對學生進行正確適宜的方法指導;使學生「相信自己能學好」的途徑是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插進《蟾蜍》教學片斷:為蟾蜍建一個小檔案,約13分鍾。)
朱所長剛才也提到了這個案例,認為這是值得的,因為這個問題的解決,使整篇文章的綱領清晰了。從引導、組織自主學習的角度看,也可以說是成功的。
1、由於採用的形式比較新穎活潑,學習的內容既有信息加工又有語言訓練,有較大的思維負荷量,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願學、樂學。
2、重視過程指導,使學生會學、能學。這主要表現在——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明確的學習任務作為啟動和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操作把手,使學生明確「學什麼」、「學到什麼水平」。
創設了一個以問題為核心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精加工、深加工。
在這個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供了「紅鶴」這個課外資源,給學生的學習進行了有效的示範。
3、在評價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修改,有利於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應該指出的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要注意評價的全面性,即不僅要重視學業結果的評價,同時必須重視學生學習品質的評價,以充分體現新課程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的理念。在這一點上,還是有所欠缺的。
再說說合作學習探究。先看《蟾蜍》案例(插進教學片斷:探討人類對蟾蜍的不同態度,約13分鍾。)坦率地說,這是一次不成功地合作探究,主要問題有二:1、問題簡單,無合作探究的價值。所提問題只達到指認水平,所學內容不是課文的重點。如果這樣改一下,「『歷史上的怪物』這一段並不涉及蟾蜍的特點,課文為什麼要插進這一段?」就有較大的合作探究的空間了。2、淺嘗輒止,流於形式。學生的表演和評價,只是過了一下場,意義不大。
有關合作學習易流於形式包括該怎樣正確操作的問題,在教育界已引起充分的重視,有關的論述也很多了,譬如合作的話題要有價值啊、分組要合理啊、合作前要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啊、要有及時的評價啊等等,這里不想再重復什麼了。只想補充一點很重要的但還沒引起大家足夠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合作學習的目標問題。
合作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而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目標。因此,我們在組織合作學習時,除了關註解決學業上的問題外,更要關注合作的意識養成、合作態度端正、合作方法的培養等非學業方面的問題。
四、非文學性現代文閱讀,如何做到既緊扣文本,又適度拓展?怎樣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
非文學性現代文閱讀,如何做到既緊扣文本,又適度拓展?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
首先要樹立一個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教教材」著眼於「讀懂」,這不可避免的會陷入以教材為中心,奉教材為聖經的泥潭;「用教材教」則著眼於「會學」,那就必須打破教材的桎梏,進行必要的拓展。
其次要確定一個原則——依據文本而不拘泥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脫離文本。這里的關鍵是把握好一個「度」,稍有不慎,即會走進把語文課異化為政治課或班團活動課的誤區,譬如,蘇教班八年級(上)有篇課文叫《都市精靈》,我聽了很多課,不少課上半節課把文本匆匆過了一下,下半節課就離開文本讓學生們圍繞保護野生動物獻計獻策。最終是把語文課上成了環保課,有人把這種現象戲稱為「種了別人的田,慌了自己的地」。
第三,要把握好閱讀的層次——理解性閱讀、創造性閱讀、評價性閱讀。這三個層次,我認為體現了非文學性現代文閱讀的一個相對完整的過程。
所謂理解性閱讀,就是能綜合理解閱讀材料。也就是《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能整體感知不同文體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大致思路,能正確把握文章的意思,准確概括文章的要點,對一些關鍵詞句,能把握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這一層次的閱讀,關鍵是要能捕捉到閱讀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記敘文,要緊扣住「事」或「人」;說明文,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徵是關鍵;議論文,核心是把握住作者的觀點。
所謂創造性閱讀,是在理解性閱讀的基礎上,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並發揮必要的想像和聯想,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閱讀材料進行補充、完善、深化、探究等創造性的閱讀活動。創造性的閱讀,理解是前提,帶有鮮明的個性是其主要特點。譬如,說明性的文章,你可以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能運用文章介紹的有關知識,去解釋或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議論性的文章,你可以叫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模擬課文的寫法,再補充一個論據等。
評價性閱讀,是一種完全個性化的閱讀行為,是閱讀者對文章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評價。進行評價性閱讀,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各抒己見。對文章的思想內容乃至表達形式,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贊同、或反對、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
有人把這三個層次的閱讀簡要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同化——衍化——異化。我認為是很恰當的,後兩個層次的閱讀,就是一種緊扣文本的拓展。
第四,要積極開發各種課程資源。資料的種類很多,這里暫時分為文本的和非文本的兩種。文本的資源可以是相關的文章、資料等,如《人類的醜陋朋友——蟾蜍》(插進《蟾蜍》課件「紅鶴」ppt),這張投影,既提供了新的知識,又為學生研讀文本,完成學習任務提供了幫助。非文本的有視頻、音頻、圖片等。(插進《落落的微笑》課件中的照片、《安塞腰鼓》課件開頭的打腰鼓的錄像)這些圖片和視頻,既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課程資源的來源,主要應來自生活;開發課程資源的途徑,也主要要從生活中去挖掘;而開發課程資源的主體,還應是學生,徐炘老師執教的《人類的醜陋朋友——蟾蜍》一課的課外作業,「仔細觀察一種動物,並收集有關資料,寫一篇生動的說明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一思想。

⑼ 初中語文各種文體教學目標怎麼寫

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

熱點內容
文藝小說名字大全 發布:2024-09-20 08:14:23 瀏覽:861
科幻小說改良基因 發布:2024-09-20 06:18:06 瀏覽:492
免費小說全本閱讀為你抹去一世塵埃 發布:2024-09-20 06:02:39 瀏覽:460
校園少男同志小說 發布:2024-09-20 04:49:44 瀏覽:585
好看校園青春小說高幹文 發布:2024-09-20 04:37:08 瀏覽:275
穿越玄幻當皇帝的小說 發布:2024-09-20 03:39:25 瀏覽:580
劉慈欣長篇科幻小說代表作 發布:2024-09-20 03:30:51 瀏覽:762
大唐龍牙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4-09-20 02:50:41 瀏覽:582
科幻小說青少年中國 發布:2024-09-20 02:30:22 瀏覽:189
近代寫武俠小說的大師 發布:2024-09-20 02:15:30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