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閱讀 » 高中小說類文本閱讀免費課件

高中小說類文本閱讀免費課件

發布時間: 2023-12-26 19:50:54

『壹』 高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都選自哪,特別喜歡裡面的小小說

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都是必答題,不可偏廢。可買一本單元復習資料或在"網路″上搜素試試。

『貳』 高考文學文本類閱讀知識梳理


一、認識小說文體特徵


小說是文學的一大類別,是一種與詩歌、散文、戲劇並列的敘事性文學體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綜合運用語言藝術的各種表現手法,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廣泛地、形象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


1. 小說三要素


無論什麼樣的小說,都必須具備的三個要素,就是人物、情節和環境。小說都是重在寫人物的,「文學即人學」,小說創作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離不開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一定的生活環境,所以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節,描寫典型環境也就成了傳統小說的基本藝術特徵。


(1)小說中的人物


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他不同於真人真事,「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說的故事情節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說的環境


小說的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在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環境描寫對表達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具有重要作用。


2. 小說的分類


(1)按篇幅分:長篇小說(深刻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中篇小說(展示人生長河中的一個片段)、短篇小說(截取一個生活片段,以小見大)和小小說(也叫微型小說,聚集生活的一個小「鏡頭」,見微知著)。


(2)按題材分:歷史小說、現代小說科幻小說、推理小說、神魔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武俠小說等。


(3)按體制分: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


(4)按表現手法分: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革命現實主義小說。


(5)按語言形式分:文言小說、白話小說。


高考選小說文本,主要以長篇節選和小小說(微型小說)為主。


二、快速閱讀,整體把握點撥


(一)讀懂,才能做題


文學作品閱讀需要兩大能力,一是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題能力。解題其實並無神秘之處,關鍵在於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夠,任何解題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要提高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不能單靠多做練習題。編者認為,認真閱讀、仔細揣摩幾篇小說,要用細讀的方法,真正把它逐句讀懂、讀透了,做題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二)考場閱讀要求:快速閱讀,整體把握


考場閱讀是一種快速的精閱讀,與平時的瀏覽或慢品有區別。 它要求能用10分鍾左右的時間把一篇千字文讀兩遍。它是考生必須練就的本領,只有平時有意識地訓練快速閱讀,方能在考場上方寸不亂,成竹在胸。


快速閱讀要善於抓標題、開頭、結尾及意蘊深段旅刻處,同時圈點勾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段落和語句。


快速閱讀的目的是在做題前整體把握握氏凳文章。 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讀一篇文章如果沒有著眼於全篇的目光,沒有整體把握的意識,其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體把握了全文,將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徹、明白,才能把命題人的命題指向、意圖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確地答題。


所謂整體閱讀,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說情節,初步認識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說主題。


1. 初步把握小說情節


小說本質上也是一種記敘文,可以按照記敘文閱讀先核旦明確記敘的對象、事件及其前因後果,把握事件「發生—經過—結果」的完整過程;也可以按小說情節的基本結構——開端、發展、*、結局——來把握。無論哪種方式,都必須劃分層次、概括層意。


2. 初步認識人物形象


通過情節的發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寫,初步判斷人物的身份、地位、職業、生活的具體環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與其他人有著怎樣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初步把握他的性格特點。


3. 初步概括小說主題


小說好讀不好懂,這「不好懂」主要體現在對小說主題的把握上。且不說小說主題本身具有多義性、復雜性、模糊性,單就文本本身的表現,它不像散文主題,作者可以在文中以直接議論、抒情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在小說中,作者不能直接告訴讀者寫作意圖,至多可以借側面告訴,其主題只能靠讀者自己藉助情節、人物等感悟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說,概括小說主題的具體方法有:


(1)從題材內容看主題


小說的作者選取怎樣的題材來反映怎樣的生活,來傳達怎樣的感情,來表現怎樣的思想,是在小說創作之前就擬定好的。所以從小說的題材著眼,可以把握其主題方向。具體需「二抓」:


①抓標題。 有的小說的標題除了表面意思外,還有比喻象徵義或雙關義,隱含著小說的主題,如《祝福》。


②抓主要事件。 小說敘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環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確定了小說的主題方向。如《麵包》一文中「偷吃麵包」「多分麵包」等事件就表現了主題。


(2)從人物塑造看主題


在小說中,由於作者濃墨重彩皆潑灑在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題性人物」。在故事小說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際遇遭逢、命運歸宿常常聯系著社會生活的本質,顯示著作品的主題。在性格小說中,主要人物是某種典型性格的代表與化身。這種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發展的歷史,是作品主題所要展現的內容。如林沖的性格轉變就暗示了主題。


①尋找小說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要素。 這些要素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主要人物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的本質關聯著。


②尋找作者對人物的介紹評價。 作者對人物的介紹評價很明顯地帶有作者主觀情感的傾向性,蘊涵著作品主題的重要信息。如《第9車廂》中「負責摘車廂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這一句評價已經蘊涵了作品的主題。


③辨析小說中的人物關系。 小說中的人物關系如何,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人物,這都和表現主題有關聯。如《麵包》一文中對二人是夫妻關系的交代,就暗示了「理解、寬容」的主題。


(3)從情節發展看主題


小說的某些典型情節,常常有揭示主題的作用。情節的發展變化是矛盾沖突發展的體現,分析小說的情節時必須抓住主要的矛盾沖突,通過分析典型情節的階段性意義、所涉及的人物關系、人物的心理狀況等等,可以領悟情節的主題內涵。


(4)從環境看對主題的暗示


環境描寫最終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在多數情況下,環境描寫可能主要是為展示人物行動和命運及刻畫人物性格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生動的襯景,但同時也是以間接的形式表現主題,有時可能帶有象徵或隱喻性質,可以從中揣摩主題。具體需要「一分一抓」:


①分析環境的特點。 小說中的環境為小說的人物提供了活動的背景,怎樣的環境生成怎樣的性格,怎樣的性格決定人物怎樣的命運,而小說人物的命運蘊涵作品的主題。分析環境的特點可以窺見人物的性格,進而能揭示主題。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命運。


②抓背景介紹。 小說中故事的發生離不開它的社會土壤,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去理解,才能准確把握作品的主題。抓背景時要關注文章後的注釋和寫作時間等。如《麵包》一文後面的注釋中說本文寫的是「二戰後人們在飢荒處境中的生活」。


(5)從文中重要語句挖掘主題


小說主題雖然不能像散文那樣靠議論、抒情句直接表現出來,但藉助文中重要語句還是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來。如一些感情強烈的句子、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子等。


三、快速閱讀,整體把握訓練


1.小說中的人物


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之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他不同於真人真事,「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說的故事情節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說的環境


小說的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在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環境描寫對表達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具有重要作用。


四、考場上如何快速讀懂小說


考場閱讀與復習課、練習課閱讀一樣,是一種快速的精閱讀,要求同學們能夠在10分鍾以內把一篇千字左右的小說讀兩三遍,如果缺乏平時的快速閱讀和整體閱讀訓練,是很難讀懂讀透的。


快速閱讀的目標是在答題前整體把握文本,對小說的內容、結構和突出的表達技巧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


小說作品閱讀需要兩大能力,一是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題能力。解題其實並無神秘之處,關鍵在於對文本的認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夠,任何解題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認知理解能力在高考中的直接體現就是快速讀懂小說,如何快速讀懂小說呢?需要掌握「五步閱讀法」。


小說具有藝術作品間接、隱晦、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共性,考場上要快速、准確獲取小說文本的信息,必須有「入」和「出」的過程,完成這一「入」「出」過程的有效、直接有力的方式就是抓文體特徵。分五步進行:


第一步:劃分層次,理清情節


相對於把握小說的典型人物、作品主題這些內在的、隱含的要素,情節是外顯的,因而,理清作品的脈絡層次,由外而內是從易到難閱讀小說的突破口。


小說的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結局四個部分,先概括自然段段意,將概括的內容按開端、發展、*、結局切分,這樣,小說的構架就出來了,為閱讀的下一步作好了鋪墊。


第二步:依據情節,把握形象(意義)


塑造人物是在小說的敘述和環境描寫中來完成的。把握人物形象要依據小說情節(小說中發生的一件件事)來概括分析。


第三步:分析環境,明確作用


在作品中,環境對表現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有著特殊意義。分析環境,就是要理解環境描寫與塑造人物的關系,與表現主題的關系,明確它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四步:提煉整合,概括主題


把握住小說的主題是讀懂小說的主要標志,但小說的主題表達不像論述類文本那樣直白,也不似散文用抒情議論表達,它往往通過象徵、暗示、比擬等手法,讓讀者藉助情節、環境等感悟出來。這就是閱讀小說「入」和「出」的過程,是「悟」的過程,要下綜合歸納的功夫,除要聯系小說的三要素看主題外,還可聯系小說的標題、題材、有意蘊的段落和語句,這樣多方聯系綜合,才能准確概括出小說主題。


第五步:把握技巧,鑒賞藝術特色


小說中對人物的描寫手法有肖像、心理、動作(細節)、語言描寫。小說中刻畫人物時表現手法是靈活多變的,如: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實寫和虛寫,人物間的對比、映襯等。


鑒賞藝術特色時,要將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結合起來賞析,才能獲得綜合審美效果。

『叄』 2020年高考語文人教版一輪復習高頻考點刷題課件:專題十四實用類文本閱讀小說 14-2-2

高考資源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高考資源合集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肆』 小說分類PPT

《中國現代小說史》 夏志清 著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夏志清先生是西方漢學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行者和權威。他1961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作者以其融貫中西的學識,寬廣深邃的批評視野,探討中國新文學小說創作的發展路向,尤其致力於「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發掘並論證了張愛玲、張天翼、錢鍾書、沈從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學史地位,使此書成為西方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經典之作,影響深遠。
《中國現代小說史》也是內地80年代「重寫文學史」運動的最重要的動力,而其坐標則是這部文學史對張愛玲、沈從文和錢鍾書等人的發現和推崇。尤其張愛玲一直被認為是通俗小說家,在批評家眼裡她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但夏志清在小說史中給予張愛玲的篇幅比魯迅的還要多上一倍,將她的小說與曼斯菲爾德、凱·安·波特、韋爾蒂和麥克勒斯相提並論。這對當時的港台文學界乃至之後的內地文學界都震動很大。
《中國現代小說史》英文版兩度再版,而由劉紹銘、夏濟安、李歐梵、水晶等眾多港台一流學者翻譯的中譯繁體字本於1979年和1985年分別在香港和台灣出版,2001年又在香港出版了中譯繁體字增刪本。由復旦大學推出的中文簡體字版是這部著名的文學史著作問世四十多年後,首次與中國大陸讀者見面。 當以「類後現代敘事」這個具有中西合璧色彩的詞語,去指涉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中國當代小說中一種極為獨特的小說敘事文本時,它所擁有的內涵大致包括如下兩個方面:首先,作為誕生於一種獨特語境下的文本敘事風格以及闡釋代碼,「類後現代敘事」不但在對西方話語借鑒與移植的過程中,具有西方後現代小說的種種敘事特徵,同時,其作者身份,文化傳統以及理論研究現狀等又決定了其必然會具有本土性和中國性,因而,所謂的「類後現代敘事」就是一種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之後而出現的中西合璧、身份多重的小說文本;其次,盡管,以先鋒小說、新歷史小說等為典型代表的諸多實驗小說都具有鮮明的後現代性敘事特徵,但這種敘事卻存有明顯的悖論傾向:即一方面它是我們的新潮小說家以一種超前預支,突擊補課的方式對西方後現代進行了模仿與拼接;另一方面則是我們現有社會條件在總體上尚未達到西方後工業社會發達程度的前提下,以迅速縮短由於種種時代原因而造成的中國當代小說與世界小說藝術潮流之間距離與界限的一種行為策略,因而,其存有復雜而特別的傾向,如其中往往含有諸多「非後現代因子」也就不可避免。基於這種前提,我們將這種敘事風格難以單純劃一,但在總體上又類似西方後現代文本的小說敘事稱之為「類後現代敘事」。
然而,在我們具體論述「類後現代敘事」在文本上所呈現的種種藝術特徵的時候,我們必須還要指出的是:盡管誕生於新時期文學語境下的諸多小說創作常常被看作中國後現代小說的真正代表。不過,像歷史上任何一種創作風格一樣,中國的「類後現代敘事」無論從自身的興起原因、歷史演進,還是從具體的類別歸屬上看均具有自己的特點,因而,從這些特點進行切入,進而研討「類後現代敘事」的知識譜系乃至藝術特徵就成為了本文的邏輯起點。
一、「類後現代敘事」的興起與歷史演進
「類後現代敘事」在中國興起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的。首先,從其誕生的歷史語境來看,自80年代中後期以降的中國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文化氛圍無疑為後現代主義小說浮出歷史的地表提供了最低限度的前提條件。80年代中後期以降的中國正逐步經歷著一個具有明顯文化過渡傾向的「轉型時期」,而轉型時期文學的一個最顯著特徵就是意識形態整合性功能的弱化,個人獲得了相對自由的存在空間,往日文學的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權力話語己逐漸退失,任何寫作樣式都取得了自己的合法身份與獨立地位。同時,在可以眾語喧囂的「轉型時期」,商業化浪潮對文學特別是純文學的沖擊是巨大的,文學日益商品化、世俗化,不但造成具有啟蒙傾向和烏托邦傾向的精英文學的悄然遠遁和高雅的純文學逐漸淪為邊緣,還深刻地影響到了人們的文化價值取向,精英文化與大眾通俗文化的鴻溝正被不斷填平,而這些都無疑為以解構宏大敘事為目的的,不斷消弭雅俗文學界限的後現代敘事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從外部影響來看,80年代中後期,隨著對西方文藝理論及文學創作的「引進」的不斷深入,類似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女性主義、新歷史主義、後殖民主義等可以納入到後現代視野的諸多理論被迅速地介紹到中國;同時,類似博爾赫斯式的創作、法國新小說以及黑色幽默、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等後現代文學作品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盡管,對於當時的中國文壇而言,許多人並不知道它們究竟應歸屬於什麼派別並常常與現代派的概念混合為一體,但它們在文本上所表現出的新鮮而獨特藝術特徵以及與以往小說創作的顯著差異,都為想在文壇上標新立異的青年小說家所矚目。與此同時,西方著名的後現代主義批評家與學者如哈桑,詹明信,佛克瑪等應邀來華講學也無疑為後現代理論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此推動下,本土研究者迅速做出回應,先鋒作家們的迅速借鑒模仿都使得中國後現代文本得以迅速出現。
再次,從文學自身形式的不斷發展及創作者的主體意識上來說,文學總是隨時代向前發展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在文化轉型時期,先鋒作家們為了能在「無名」狀態下發出自己特有的聲音,從而在文壇迅速佔有一席之地,所以,他們就不斷拓展新的形式,不斷對以往的文學傳統進行超越,並進而在迅速製造嶄新敘事話語的過程中,促使「文本實驗」的不斷涌現,而當這種實驗的視角轉向西方時,當時還不為中國讀者所熟識甚至是難以解讀的後現代敘事自然就成了實驗派作家們的首選。
由此可見,中國後現代小說的出現是具有多方面原因的,它不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內部變更,而是時代語境,他者理論話語的影響以及來自文學內部的叛逆力量等多方面影響構成的,它「說到底還是政治/經濟/文化多邊作用的結果——它是歷史之手多重誤置和強加的結果——它表徵著一種極為復雜的文明語境。」[1]
那麼,究竟哪些小說文本屬於中國「類後現代敘事」的范疇呢?這的確是一個會引起頻繁爭議的話題。盡管,如果只是單純地從文本敘事的角度上講,「類後現代敘事」無疑應當與西方的後現代小說一樣,包含著諸多創作形態乃至流派類型的,而「敘事」本身的理論訴求也決定了「類後現代敘事」應當與當代小說中的某些小說創作可以一一對應,不過,由於「類後現代敘事」是在缺乏現實基礎的前提下,通過借鑒與模仿的方式產生的,因而,對於這種在接受西方後現代的影響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一種「類後現代」文本,妄圖以整齊劃一的方式予以界定就容易成為一種理論上的偏頗與冒險。而事實上,在轉型期特別是西方後現代主義已為文壇熟知後,包括曾經早已為文壇「定位」的作家如史鐵生、莫言、殘雪等都曾在自己的某些小說中嘗試過後現代的手法,但如果因此就將凡運用此類手法的創作完全納入本文所談及到中國「類後現代敘事」這一視野中,無疑會造成「泛後現代情結」,引發新的論爭。所以,在具體研討中國「類後現代敘事」包含哪些文本的時候,其研討本身就在實質上轉化為對一種量度標準的確認和一種演進過程的描述。
首先,從量、度標准上講,由於本文所要談及的「類後現代敘事」或曰「中國後現代小說」是指寫作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影響較為深遠,基本上已為當下批評界所認可的小說創作,因此,一些相對單一零散的文本不在此之列,此為量;與此同時,從度上說,則主要是說「類後現代敘事」既應有獨特的藝術表徵,又應有獨特的藝術觀念。海外著名學者趙毅衡在《後現代派小說的判別標准》中闡述「元小說」,「迷宮小說」以及「散亂狀態,並不納入一個整體畫面」的「拼貼」等作為判定後現代派小說的幾個重要藝術標准。由於趙毅衡先生久居海外,能較為全面地接觸到西方經典後現代文本,所以他談的判別標准無疑是值得信任的。[2]但也應看到,中國後現代小說畢竟與西方的同類創作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盡管我們的先鋒作家是以借鑒移植的方式使後現代來到20世紀末中國的小說領域,但後現代像歷史上任何一種「舶來品」一樣,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中國傳統文學的兼容,這往往又造成在判別中國後現代小說時有一定程度上的模糊不清,因而,我們在肯定趙毅衡文章所指出的藝術標準的同時,又不得不考慮後現代來到中國後給中國小說傳統敘事觀念帶來的沖擊,而這一沖擊是通過比較得來的:如果說中國傳統小說是注重懲惡揚善的理想與英雄內容的敘事模式,中國現代小說注重的是強調深度的代自我立言的反英雄敘事模式的話,那麼,「類後現代敘事」則更多是注重平面化,淺表化的代「本我」立言的凡夫俗子之敘事模式。因而,類似「反權威中心」「反啟蒙主義」,「反主體性」,「反崇高」等也就成了「類後現代敘事」的敘事觀念。
其次,從演進過程的角度上說,中國「類後現代敘事」在歷經以劉索拉、徐星為代表的現代派創作和以莫言、殘雪為代表的強調「感覺世界」的創作鋪墊後,大致是以如下的方式展開自己的歷史進程:
先鋒文學是在80年代中期涌現出來的一個小說派別,以馬原的《虛構》、《岡底斯的誘惑》、《拉薩河女神》等小說以及洪峰的《奔喪》、《瀚海》、《極地之側》等代表「語言敘事轉向」的作品為標志,而後則是一批來自南方的青年作家,如余華、格非、孫甘露、蘇童、潘軍、北村、葉兆言等在創作上的極力推進。自馬原開始的先鋒文學最顯著的地方就是以元小說、仿擬、語言迷宮等為其敘事特徵,因而這一派小說也常常被後來的批評家視為中國後現代小說的真正代表。
新歷史小說很大程度上是先鋒小說家將創作目光轉回歷史後產生的一種結果,它的最早源頭可追溯到莫言的《紅高粱》,但最能顯示其創作實績的則是蘇童的《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和他的「楓楊樹」系列以及葉兆言的「秦淮系列」、劉震雲的「故鄉系列」,其影響一直波及到90年代晚生代作家的小說創作。新歷史小說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以後現代的敘事策略去重新解構和描述歷史,如從主題上強調正史到野史、以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終結了超個人的政治視角對歷史理解的壟斷;從敘事角度上單線歷史的復線化、大寫歷史的小寫化;強調歷史的虛構敘事,讓自我能從容的穿梭於歷史與現實,使客觀的歷史主觀化,必然的歷史變成隨意的偶然,而這些方法的結果就是使歷史時空結構被隨意打破,文學與歷史的鴻溝被削平了,歷史也許只是一場惡作劇。於是,當新歷史小說是從先鋒作家將目光轉向歷史的那一刻起,就自然而然地具有了相當程度後現代文化品格了。
女性寫作在中國歷來是波瀾不興,不過,它在90年代卻得到了顯著的發展。當然,這里論及的女性寫作絕非一般意義上的女性寫作,它是指以西方女性主義原則立場進行創作的「私化寫作」或曰「軀體寫作」,而這種明顯帶有自傳色彩的寫作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女作家寫作個人生活,披露個人隱私,以構成對男性社會,道德話語的攻擊,取得驚世駭俗的效果。」[3]在90年代,私化寫作的代表作家是陳染、林白。其中,陳染的《私人生活》、林白《一個人的戰爭》等作品總體上就是按照法國著名女性主義批評家埃萊那•西蘇的「軀體寫作」原則進行創作的,在這些作品中,陳染、林白以近乎非理性的話語,破碎的結構,膨脹的語言在描繪女性慾望的同時極力解構、顛覆著男權中心主義,從而在文本上顯示出一種後現代性。
晚生代小說由於其作者眾多,身份各異,所以對於他們的寫作傾向很難整體概述,但有趣的是,越是被認為是晚生代代表的作家作品,就越具有後現代傾向。像朱文的《我愛美元》、《彎腰吃草》;李馮的《多米諾女孩》、《最後的愛》;邱華棟的《沙盤城市》、《手上的星光》等作品確實有類似後現代的創作傾向。而且,這些晚生代小說家還通過言論表達了自己對後現代的獨特理解,如邱華棟曾言:「我認為中國已經有了後現代小說,李馮就是最典型的後現代作家。」「在表面上,我的作品的後現代味道不是特別濃的,在結構語言上,我沒有做比較深入的探索;但我將當下的各種信息大批量地充塞進小說里,這一做法,我覺得的這就是我的後現代特徵。」[4]
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類後現代敘事」在世紀末中國文壇的流變過程:即包括先鋒小說,新歷史小說,女性私化寫作以及晚生代小說是屬於「類後現代敘事」的范疇之內的。但需要說明的是,中國「類後現代敘事」在總體流變上前後是具有明顯延續性與差異性的:一方面,某種後現代興起之後很快為新的後現代敘事所取代,但它們之間在內部又有一定的聯系;另一方面,它們之間的差異性也是十分明顯的,在80年代,以先鋒文學為代表的後現代小說更多情況下是在不知其名的前提下通過對西方後現代小說特別是對其敘事手法進行模仿中完成的,而當時批評界對此缺乏明確的解讀又使其成為隱性的後現代文本;進入90年代以後,特別是後現代文化語境真正來臨之後,中國的「類後現代敘事」不僅在形式上,而且還在思想上成為一種顯學,而這一點,則正是後現代在中國文學創作中逐步中國化的一種必然趨勢。
二、「類後現代敘事」的藝術運籌
第一,是自由視角的元小說。元小說又稱後設小說或自我意識小說,是後現代小說的主流敘事類型。盡管許多研究者在闡釋元小說時有不同的主張,但可以肯定的是,元小說是在接受當代哲學、語音學及文學理論的影響下產生的。它雖然不是後現代小說的唯一敘事形式,但卻是後現代小說的主流敘事類型。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變傳統小說的隱藏敘事行為為暴露敘事行為。在元小說創作中,小說家仍在講故事,但他們在講故事的同時又故意揭穿其虛構性的本質,即通過自我暴露,自我評述的方式來揭示其創作過程,從而使自己的小說變成了「關於小說的小說。」[5]
在中國當代小說創作中,馬原是較早嘗試元小說寫作的作家。他的許多小說如《上下都很平坦》、《岡底斯的誘惑》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運用了元小說的寫作手法。當然,最能集中體現元小說敘事手法的則是他的中篇《虛構》。在《虛構》中,馬原給讀者的第一段敘述就是:「我就是那個叫馬原的漢人,我寫小說。我喜歡天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聳人聽聞。我用漢語講故事;漢字據說是所有語言中最難接近語言本身的文字,我為我用漢字寫作而得意。全世界的作家都做不到這一點,只有我是個例外。」在這里,馬原首先明確地將敘述人「我」即文中的「馬原」與作者馬原劃上了等號,而這一舉措無疑使小說的似真性失去了基礎,並進而走向土崩瓦解。而後,身兼作家,敘事者,主人公於一身的「馬原」就開始了他時而煞有介事,時而天馬行空的描述。在此過程中,馬原總是不忘記時不時地出來強調自己作為作家的身份,「比如這一次為了杜撰這個故事,把腦袋掖在腰裡鑽了七天瑪曲村……」、「我就叫馬原,真名。我用過筆名,這篇東西不用……」而在這篇小說第十九部分,即小說臨近結尾的部分,馬原甚至直接跳出來與讀者對話:「讀者朋友,在講完這個悲慘故事之前,我得說下面的結尾是杜撰的。」作者在這里乾脆把自己為什麼要這么寫的「苦衷」暴露給讀者,從而使以上話語及主人公敘事成為虛構的「虛構」。自然地,這種「虛構」的本身也就成了典型的元小說。
使用元小說手法進行創作是馬原為先鋒文學乃至整個中國類後現代小說帶來的啟示,在所謂的「馬原敘述圈套」的影響下,一大批新潮小說家如洪峰、余華、格非、葉兆言等許多先鋒小說家都在自己篇章中多次嘗試過元小說的寫作手法;而像以林白、陳染為代表的女性「私人化」寫作進入元小說的創作層面,不但為元小說的創作增添了嶄新的「層面」,同時,也使得這種女性寫作能夠名副其實地進入到類後現代的視野。使用元小說的手法進行創作是文學中自我意識從萌芽發展到極致過程的結果。自然地,將它不斷地應用於創作中所產生的突出特徵就是自我意識的濃厚化以及由此產生的敘述視角的變更。可以說,在「類後現代敘事」中,元小說敘事文本中頻繁使用第一人稱敘事就是其外部表徵。以上所列舉的例子基本都是使用第一人稱敘事的。但這種第一人稱的使用是與傳統小說敘事中有著顯著的不同,元小說的第一人稱是一位典型的「不速之客」,「他」往往就是真正的作者,但他不再講述故事,而只評述故事,他是真正超然於傳統敘事者之上的一種敘事者,而這種敘事的本身就是要說明「我」講的故事是虛構的。
第二,是破碎的結構。對結構的關注是中國新時期小說運用後現代策略的一個突出的表徵。小說結構作為後現代敘事中最重要的形式話語,它對文本的表現形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敘事結構的苦心經營,一方面使中國類後現代小說具有了與西方後現代小說相似的文本結構,另一方面也著實為一些崇尚文本游戲的新時期小說家獲得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類後現代敘事」在結構上最突出的特徵就是經常使用一種近乎破碎的結構,使小說結構在總體上變得不完整。而這種破碎的結構具體說來是通過空缺結構的大量使用、多重的復指文本、自由與循環的時間三個主要方面來予以完成的。
空缺結構是指在「類後現代敘事」文本中事件的發展史往往由於人為作用造成某個鏈條的缺失,從而使整個事件的統一性被瓦解,歷史就這樣變得不可靠起來。格非的許多作品都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種特殊的空缺結構。以《迷舟》為例,在這部精心打造的短篇里,格非是以戰爭與愛情的雙線來營造其小說結構的,但無論我們從哪能一個角度去看,這個故事的結構總是不完整的。而究其原因就在於小說總是在最關鍵的地方給讀者留下了空缺。「蕭旅長去榆關」無論從戰爭線索還是愛情線索上都對整個故事的展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它被省略了。蕭去榆關是去看望「杏」還是去傳遞情報,警衛員並沒有考慮是哪種可能就武斷地以六發子彈打死了蕭作為對空缺的填充,正是他的這種行為使這個空缺永遠被懸置起來而無法彌合。在這里,對空缺的填充與解釋是無效的,無論是蕭的愛情填充方式,還是警衛員六發子彈的槍殺填充方式,都造成了整個故事的不完整。然而,結構上的空缺對讀者的誘惑又是巨大的,我們完全在閱讀時對此空缺進行再度隨意的填充。
多重的復指文本指小說具有多重結構,或是在文中以一種文本指涉另一種文本,從而造成兩個文本互相兼容破壞,使文章整個結構發生混亂。在「類後現代敘事」的發展過程中,馬原的《虛構》、《岡底斯的誘惑》是多重復指文本的始作俑者。而後,洪峰、孫甘露、葉兆言、余華、格非、魯羊等作家都在探索此類結構時成績顯著。孫甘露在《請女人猜謎》中曾寫到他在寫這部小說的同時又在寫另一部名叫《眺望時間消逝》的作品,這兩部小說既平行又互相雜糅,在這里,我們可以說寫《請女人猜謎》就是寫《眺望時間消逝》,兩者其實就是一個文本,但它們又都確實有各自獨立的角色和故事。而這樣的結果就使得《請女人猜謎》的寫作過程變成了對《眺望時間流逝》的敘述,《眺望時間流逝》一文成了《請女人猜謎》的謎底。這是一種類似元小說與巴赫金復調小說的結合體,它斷裂過、中止過、缺失過,也許它在各自文本內是完整的,但兩個文本主題的互相指涉卻造成了整個文本結構的碎裂。
自由與循環的時間也是造成中國「類後現代敘事」在結構上處於破碎狀態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這也表現了先鋒作家在文本敘事上時間意識的深層覺醒。自由式的敘事時間是指時間或歷史在後現代文本中像一個固定的書架一樣,敘述者可以從古至今亦可從現在到過去乃至將來任意穿行,而無論多麼久遠的時間在敘述者的手中不過是書架上的一本書,可以被隨意打開翻閱。以洪峰的《和平年代》、蘇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余華的《四月三日事件》為例,這三部小說都是以時間為題目乃至主題的。本來,題目的時間固定下來後,這個時間就被肯定了,被絕對化了。但作家們在將故事固定在時間上之後,觀看歷史的視點卻沒有被停止。相反,由於敘事者「我」的自由穿梭於歷史與現在,故事內的具體時間都自行消失了,所有的事件都在一個固定的時間符碼中自由漂流,直至發生空間上的轉折。
循環的敘事時間是自由式敘事時間的特例,但卻是最具革新實驗的敘事時間策略。所謂循環時間實際上是指一種無變化、無發展的循環重復的時間手法,它是文學進入後現代後常用的一種敘事時間手法,這種策略在新時期是以借用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的開頭語的面貌出現的,而獨特判斷語式「許多年以前,許多年以後」正是這種時間策略被使用時涌現出來的兩大母題。在新時期中國類後現代小說的發展過程中,這兩大判斷語式是經常被援引的,無論是先鋒文學,還是女性「私人化寫作」,一直到一些「晚生代」的創作中都明顯有這樣的例子,而這種敘事語式的頻繁使用就「確定了敘述時間與故事時間與故事時間的循環回返的圓圈軌跡。敘述的時間從久遠的過去跨進現在,又從現在回到過去。」[6]
第三,是仿擬與反諷。對歷史上許多經典文本或故事進行仿擬是中國「類後現代敘事」的一種較為獨特的敘事策略。這種敘事傾向出現的原因除了是要對以往小說的宏大歷史敘事進行無情的解構,從而探索敘事的多種可能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它還得益於外來的後現代寫作方式與本土固有的文化資源。
仿擬是後現代小說採用的一種互文方式的敘事方法,其寫作目的則是為了能從更深層次上體現出一種自省與語言游戲策略。在中國類後現代小說創作中,新歷史小說對仿擬手法的關注是最為強烈的,而以「故鄉系列」聞名於文壇的劉震雲恰恰為解讀這種後現代敘事手法提供了範本。《故鄉相處流傳》是劉震雲整個故鄉系列中最能體現仿擬手法的一個長篇。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其中第一部分「在曹丞相身旁」,顯然是對三國故事進行了仿擬。曹操與袁紹一同攻打劉表,但兩個人卻為爭奪一個沈姓小寡婦大打出手,延津縣的人民如孬舅、豬蛋等在曹操得勢時歸順曹操,聲討袁紹;在袁紹得勢時,聲討曹操。《三國演義》中那種「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被無情地仿擬成是由一個女人引起的利益之爭。在此書第二、三、四部分中,曹操、袁紹以及他們當年的追隨者也依次轉生,盡管歷史已過去許久了,但一切還是那樣,當年的一切仍在這些人身上發生……總之,在《故鄉相處流傳》中,劉震雲以總體仿擬《三國演義》的形式如章回體、人物等解構了進化的歷史觀:即「後一代人總是歷史前一代人的再生,後來的歷史總是前段歷史的翻版。」進而使小說進入一種歷史無意識的領域。

『伍』 高中小說閱讀方法總結

小說是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它的特點是以刻畫典型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著的環境的描寫,來反映復雜的社會生活。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中小說閱讀方法總結,歡迎閱讀。

小說從大的范疇上講屬於記敘文,只是比一般的記敘文復雜一點,可以從以下四方面組織閱讀。

1.理清事件發展的線索和過程,把握小說的結構。要搞清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經過和結果,記敘中具體的明線是什麼,暗線又是什麼,再具體分析結構。通過這些具體的分析,就可以整體把握小說的大致內容了。

2.分析小說的表現手法。小說的表現手法較多,應著重分析小說的情節、環境以及細節。小說一共有幾個情節,用了幾個細節,這幾個細節側重表現人物的哪些方面,處於怎樣的環境等。

3.鑒賞人物形象。閱讀小說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點,小說通過情節刻畫,表現了主人翁哪些具體的特點,這一形象又有怎樣具體的作用。

4.歸納作品的主題。通過事物和人物敘寫,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態度,進而去推測小說的主題。

秋天的懷念

①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拚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怕的腿,喊道:「我活著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

好好兒活……」

②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地步。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③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我們就去『仿膳』,你小時侯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⑤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⑥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

1.對第一段里劃線句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母親充分體諒兒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兒子發脾氣時,悄悄躲出去,讓兒子徹底發泄心中的

痛苦,但是又擔心兒子會做出「傻事」,所以偷偷聽著兒子的動靜。

b.母親非常疼愛兒子,看見兒子痛苦時的舉動就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傷心,但又怕兒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關注著兒子的動靜。

c.母親了解兒子的倔強性格,可是面對兒子癱瘓的雙腿,卻又無可奈何,每當兒子折磨自己的時候,為了不傷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著兒子恢復平靜的心態。

d.母親理解兒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忍受不了兒子「暴怒無常」的脾氣,就悄悄躲出去,

等著兒子恢復平靜的心態。

2.簡要分析文中兩處景物描寫的作用:

(1)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不超過20個字)

(2)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不超過60個字)

3.閱讀第三段,從母親的言談舉止,分析母親的心理變化過程。

4.這篇小說的主旨是什麼?

5.對本文寫作特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無常襯托母親的堅韌、頑強。

b.本文以日常瑣事為題材,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母親的崇高形象。

c.本文採用了語言、細節、動作、心理等多種描寫手段刻畫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節的曲折巧妙取勝,而是以從「平淡」中提煉出的高度濃縮的情感震撼人。

1、a(b「受不了」,c「無可奈何」,d「受不了兒子……脾氣」均不符合母親的思想活動。)

2、(1)以動襯靜,突出「我」孤獨、痛苦、無望的心情;(2)寫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壯、深沉的氛圍,突出了「我」的心理從痛苦、無望轉向明朗、堅強的變化。

3、希望、焦急――驚喜――興奮――回到痛苦的現實中。

簡析:母親最盼望的就是兒子能夠堅強起來,心中鼓起生活的勇氣。但自己來日無多,面對不知這種情況的兒子,她露出「央求」的神情。兒子的同意,使她「喜出望外」,兒子的決定更讓她興奮不已。但是,卻又因觸動了敏感的字眼,由從興奮回到眼前痛苦的現實中。

4、本文塑造了一個忍著肝病的巨大痛苦,幫助雙腿癱瘓的兒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氣的母親形象,歌頌了母愛的崇高和偉大。

5、b(本文沒有運用對比手法。)

閱讀下文,完成1-4題

戲如人生

一位台灣老人游東京,攜介紹函到新宿公寓來找我。我看見他鶴發童顏,氣宇不凡,不免對他肅然起敬。

他說明來意,要我介紹一家東京歌劇院,由他購票入場,惟特准許他在散場後到後台參觀一下。

霎時間,他的形象在我的眼裡縮小了。原來他是個老不修,初到東京,什麼正經的不看,但圖親近日本女戲子。但我受人之託,不得不掛個電話給那家劇院,替他訂了當晚票位,並拜託票房經理指定一位服務員,在散場時引帶這位老者進入後台參觀。

第二天早上,這老人特來致謝辭行。他很得意地說,此次游日,過境簽證只限兩天,他只能重點考察三個目標,雖很細微,卻能由微而窺大;尤其最後一項,得我之助,混入後台,所見所聞,極有心得。

這時,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也扭正了一些。我問道:「是哪三項?」

「我是個缺德鬼,素來察人觀耳後;穿堂過戶,樂看人家廚房的抹布;考察一個國家也是如此。這次我來東京,千街萬廈,不在眼裡。但看,一、菜籃,二、公廁,三、後台。我首先站在東京舊式菜市場門口,看一個個日本主婦提著菜籃出來,籃中食物相當豐富,尤其種類分配均勻,這是日本最足以自傲的一點;其次,我到新宿高架電車道下面,觀察日本人隨地大小便的集密區,這是日本最丟臉的一面;最後,承你安排到劇院後台參觀,使我非常感動,藉此了解日本民族的特質。」

他的形象再放大了,我急切問道:「您看到什麼?」

「昨夜演出《茶花女》悲劇散場時,我被帶到後台,這時,女主角正由一個老婦扶著走下台來,她仍不停地唏噓、嗚咽著,表情非常悲愴,似乎戲還在上演。那老婦一邊替她拭淚,一邊安慰道:『姑娘啊,戲已經落幕了,我們不在巴黎,在東京,你不是苦命的茶花女,而是日本最幸運的姑娘,你慢慢回過頭來吧!乖,好姑娘,回過來吧!……慢慢的……』後台這一幕,使人大開眼界,我活在中國社會,慣看『人生如戲』,昨夜得見『戲如人生』,非常過癮,也感慨萬千!」

這時,那老人大大膨脹起來,形同巨人。我再三請他留下長敘,卻留他不住,他才走到門口,又折回來道:「差一點忘了奉告主人,方才經過你的儲蓄室旁邊,偷看一下,發現有一條抹布不夠干凈,再見!」

他的形象終於消失在人影中。

1老人為什麼自稱是個「缺德鬼」?這表現了老人什麼性格?

2.老人說「昨夜得見『戲如人生』非常過癮,也感慨萬千!」他感到「非常過癮」的是什麼?他「感慨萬千」的又是什麼?

3.通觀全文,作者寫「他的形象在我的眼裡縮小了」作用是什麼?(不超過22個字)

4.下面對文章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三項是()()()

a.「人生如戲」表現了中國人樂觀開朗的一面。

b.本文表達了作者希望中華民族能不斷奮進,並得以振興的拳拳之心。

c.「隨地大小便的集密區」表現了日本民族的劣根性的一面。

d.本文精心剪裁,刻意取捨,產生了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藝術效果。

e.最後老人特意指出主人「一條抹布不夠干凈」,使文章富有幽默感。

f.本文多用對比手法,如中國與日本的對比,我與老人的.對比,我對老人前後感覺的對比等。

參考答案:

1、(1)老人自稱「缺德鬼」,是因為他不看錶面看內里,常常使人難堪。(2)這表現了老人實事求是,認真執著的性格特徵。

簡析:文中「素來察人觀耳後;穿堂過戶,樂看人家廚房的抹布……」句即是對這一自稱的具體解釋。

2、(1)了解了日本民族認真執著的民族素質。(2)看到了兩個民族的優劣長短。日本人不管做什麼都認真執著,所以進步快,發展快。中國人卻「人生如戲」,隨便敷衍,所以落後,發展慢。

簡析:「昨夜得見『戲如人生』」指的是日本女演員的表現,「感慨萬千」當指中日比較。

3、欲揚先抑,形成跌宕,為後面形象逐層放大作鋪墊。

簡析:後文有「他的形象稍微放大」、「他的形象再放大了」、「形同巨人」等句,由此可知前面是鋪墊。

4、b、d、e。

簡析:a不符合老人的意思,「人生如戲」是對中國人的批評;c過於誇大;f「我與老人」在文中沒有構成對比。

閱讀小說注意事項:

(一)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尤其要重點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分析人物,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外貌、動作、細節、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從多方面准確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徵;

(2)著重分析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的矛盾沖突;

(3)思考和發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義。

(二)熟悉並分析故事情節。熟悉情節可採用朗讀、編寫提綱、復述內容等方式;分析情節,要與分析人物性格結合起來,因為小說的任何一個情節都是為塑造人物和表現主題(中心思想)服務的。分析時既要掌握情節發展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從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全過程來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又不能對情節發展的各個階段平均用力,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節的發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義。如魯迅先生在《祝福》里多次描寫祝福的情景,並在寫景時總是緊扣人物的思想感情來著筆,把寫景和敘事揉和在一起,以揭示悲劇產生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對主題(中心思想)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分析環境描寫,不應當孤立地進行,而應當與人物形象的分析結合在一起,當然,有時為了弄清小說的寫作特點,也可以單獨抽出環境描寫來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內容以後再進行。以上各點,並不是在閱讀每篇小說時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據各篇小說的特點和讀者自己的具體情況(如閱讀目的、時間、水平等),可以有所側重。

[ 高中小說閱讀方法總結 ]相關文章:

1. 高中數學方法總結

2. 高中物理解題方法總結

3. 閱讀記敘文方法總結

4. 數列求和方法的總結

5. 高中自我鑒定總結

6. 高中生總結鑒定

7. WIFI破解方法總結

8. 級數求和方法總結

9. 數列求和方法總結

10. 軍訓總結800字高中

熱點內容
狐族帝姬青禾慕堯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4-11-24 18:29:12 瀏覽:345
復仇總裁虐戀小說現代小說 發布:2024-11-24 18:12:54 瀏覽:783
仙俠玄幻小說出版量 發布:2024-11-24 17:42:26 瀏覽:532
科幻小說裏手機 發布:2024-11-24 17:40:47 瀏覽:261
穿越小說男榜排行 發布:2024-11-24 16:22:00 瀏覽:908
英雄聯盟類有聲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11-24 15:55:22 瀏覽:925
火影忍者小說主角林羽免費 發布:2024-11-24 15:40:40 瀏覽:746
男主囚禁女主古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4-11-24 15:13:06 瀏覽:497
都市梟雄系統有沒有小說 發布:2024-11-24 14:52:14 瀏覽:789
有關穿越古代女子是大才女的小說 發布:2024-11-24 14:46:03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