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加答案
① 《劉牙醫》高二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1)在柏楊鎮,牙醫劉正硅算得上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在他的牙醫生涯中,最輝煌的記錄就是給縣長拔過牙。
(2)縣長姓伍。那時候,縣長還不是縣長,是鎮里的一個普通幹部。伍幹部被一顆爛牙折磨了好久,最後找劉牙醫看。劉牙醫掰開伍幹部的嘴,對伍幹部說,這顆牙已經爛得差不多了,要根治,最好是拔了。伍幹部有滿嘴的牙,也不在乎那一顆,就說,那就拔了吧。
(3)劉牙醫就幫伍幹部拔了,可能為了根治徹底,還帶下了一塊肉。
(4)劉牙醫的診所算得上是一個小小的牙齒博物館,經他手拔下的牙他都收留著,其中當官的當老闆的當學生的補皮鞋的賣豆腐的,都有。當然也有伍幹部的。劉牙醫像集郵一樣將它們裝幀起來,並美其名曰「牙冊」,每顆牙下面都標註上主人的名字。劉牙醫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牙齒也不例外,收藏這些牙是對主人的一種尊重,同時也讓他平添一種成就感。慢慢地,這成了他的一種特殊的癖好。劉牙醫的牙冊集有厚厚的幾本,沒事的時候,他把牙冊拿出來,和別人一起欣賞,他說,看,這是二根的牙,他是大老闆啊,在深圳開桑拿館,賺了大錢。這是阿前的牙。阿前,知道嗎?那個開什麼投資公司的名騙。這是李向前的牙,對了,就是那個賣老鼠葯又會寫詩的李向前。這是柳汪汪,研究尿素的博士。
(5)當然,劉牙醫說得最多的是伍縣長的牙。伍縣長的牙排在牙冊最醒目的位置,下面幾個小字:伍××。括弧,拔於×年×月。
(6)診所生意不錯,看牙的,閑聊的,啥人都有。常有人向劉牙醫打聽伍縣長拔牙的細節,說得多了,就漸漸有了典故。劉牙醫說,那時候,他就看出來,伍幹部不是一般的人。因為他的那個牙根發了幾個叉,特別難拔,貌似一顆虎牙。拔牙時恰好沒有麻葯了,伍幹部鎮定自若,手裡拿著一張《參考消息》,手一擺說,拔。
(7)你想想,不打麻葯,讓你拔一顆試試?伍幹部呢,眉頭都沒皺一下。
(8)劉牙醫因拔過伍縣長的牙而名噪柏楊鎮。
(9)柏楊鎮除了鎮長,劉牙醫威信最高,有什麼擺不平的'事,找到劉牙醫,事情常常迎刃而解。劉牙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縣長的牙我都敢拔,你算老幾?
(10)這話有幾分戲謔的成分,但也嚇唬了不少人。
(11)鎮里搞拆遷,遇到了釘子戶,鎮長就來請劉牙醫,要他從中斡旋。斡旋了幾次,成效不錯,就給他掛了個拆遷辦主任的頭銜。後來,劉牙醫乾脆就把診所交給了衛校畢業的兒子,人稱小劉牙醫。小劉牙醫自小就十分叛逆,又算是科班出身,瞧不起他老子。小劉牙醫一般不拔牙,他說,牙是不可再生組織,人生來只有30幾顆牙,拔一顆就少一顆。一般的牙病,大都能治好。
(12)小劉牙醫指著他老子牙冊里那堆標本說,這些牙,起碼有一半是好牙,可惜了。
(13)人問,伍縣長那顆牙呢?
(14)小劉牙醫看了看,說,齲齒,補補就好了。
(15)劉牙醫聽了,嗤了一聲說,小娃娃懂個屁。
(16)劉牙醫從此不再染指診所,一門心思當他的拆遷辦主任。鎮上有座古祠,許多人聯名呼籲保護,但也被拆了,那塊地給了一個房地產商。鎮長很信任劉牙醫。鎮長說,雖然拔牙和拆遷是不同行當,但也有相通之處,比如,要用拔牙的精神來指導拆遷。
(17)小劉牙醫聽了這話,也嗤了一聲說,江湖游醫,什麼牙都拔,早晚要出事。
(1)下列選項中,對文意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A.從「那就拔了吧」、「手裡拿著一張《參考消息》,手一擺說,拔」等言行表現可以看出伍縣長是一個有氣魄的人。
B.小劉牙醫自小叛逆,又有專業特長,他很看不上老劉的一套,這表現了他紙上談兵且輕視父輩經驗的做派。
C.老劉牙醫認為牙齒與「身體發膚」一樣「受之父母」的思想和他的什麼牙都拔的行為形成對比,說明他表裡不一。
D.「縣長的牙我都敢拔,你算老幾?」這暗示我們柏楊鎮解決不了的事,在老劉牙醫這兒常常迎刃而解,其實主要是靠嚇唬別人才解決的。
E.小說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小說主題時,多處運用了諷刺的手法,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2)小說的主人公劉牙醫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做簡要分析。
(3)小說的末尾一段運用了什麼手法?有何深意?請簡要分析。
(4)小說寫劉牙醫當拆遷辦主任這一情節,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7.(1)DE
(2)答案:①缺乏專業知識;②膽大妄為;③自我吹噓,自我感覺良好;④對權力阿諛奉承;⑤老於世故,善於鑽營。
(3)答案:①雙關。②對劉牙醫無專業知識卻膽大妄為的批判;③對鎮長之流的官員不科學施政而胡亂作為的批判。
(4)①劉牙醫只因為給縣長拔過牙就有很高的威信,這表現了柏楊鎮百姓對權力的畏懼;②劉牙醫被鎮長任命為拆遷辦主任並拆除大家聯名保護的古祠,這表現鎮長對權力的濫用和權力運行中的失序與任性;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引出後文小劉牙醫對父親的不屑,增強了批判性;④豐富了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了劉牙醫依附權力,膽大妄為的形象;⑤使作品更具時代感、現實感,也更具有荒誕感,增強了文章的諷刺性,升華了主題。
② 圍城現代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是現代文閱讀中考試的一段材料。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圍城》現代文閱讀原文,一起來看看吧。
《圍城》現代文閱讀原文
①《圍城》最讓我欣賞的還是它的微妙精神,寫小說的能把讓人覺察到了卻不能找到適當言辭表達的微妙情緒、微妙情感、微妙關系……一切微妙之處寫出來,這是很需要功夫的。小說家的感應能力和深刻性達不到一定份上,是絕對寫不出這一切的。而一旦寫出了就意味著這位小說家已經進入很高的小說境界了。一個藝術家的本領不在於他對生活的強信號的接收,而在於他能接收到生活的微弱信號。中國當代小說家的薄弱之處,就正在於他們感覺的粗糙,而缺乏細微的感覺。他們忙於對大事件、大波動的描述,而注意不到那些似乎平常的生活狀態和生存狀態,注意不到那些似乎沒有聲響沒有運動的事物和人情。而事實上,往往正是這些細微之處藏著大主題、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以及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②錢鍾書寫微妙的意識很執著。《圍城》選擇的不是什麼重大題材,也無濃重的歷史感。它選擇的是最生活化的人與事。在寫這些人與事時,錢鍾書寫微妙的意識一刻不肯鬆弛,緊緊盯住那些最容易在一般小說家眼中滑脫掉的微妙之處。他要的就是這些——“這些”之中有魂兒。蘇文紈不叫“方先生”而改叫“鴻漸”這一變化,他捕捉住了。褚慎明潑了牛奶,深為在女士面前的粗手笨腳而懊惱自己時,方鴻漸開始嘔吐,於是褚心上高興起來,因為他潑牛奶這件事被方鴻漸的嘔吐沖掉了。方鴻漸得知韓學愈也有假博士文憑時,覺得自己的欺騙減輕罪名……所有這一切,都被錢鍾書捕捉住了。而這些地方,確實是最有神的地方。
③《圍城》有數百個比喻句,這些比喻句精彩絕倫。張先生附庸風雅,喜歡在中國話里夾無謂的英文字,錢鍾書說這“還比不得嘴裡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里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形容天黑的程度,錢鍾書說像在“墨水瓶里趕路”……誇大地說一句,《圍城》的一半生命系於這幾百個比喻句上,若將這幾百個比喻句一撤精光,《圍城》便會在頃刻間黯然失色。對於《圍城》的這一種修辭,不少人已注意到,也對其做過分析,指出了它的特色以及它所產生的諷刺性等效果。而我以為,錢鍾書對這一修辭手段的選擇,是他在敘述過程中,竭力要寫出那些微妙感覺時的一種自然選擇。這些比喻句最根本性的功能也在於使我們忽然一下子把那些微妙的感覺找到了。
④當我們面對微妙時,我們深感人類創造的語言的無能。我們常常不能直接用言辭去進行最充分、最貼切、最淋漓盡致的表述,為此,我們常在焦躁不寧之中。一種語言的痛苦會襲往我們,比喻便在此時產生了。但不是所有比喻都可以療治這種痛苦的,只有那些高明的比喻才有這樣的能力。錢鍾書的比喻,都是些令人叫絕的比喻。讀《圍城》時覺得痛快,就正在於它讓那些恍惚如夢的微妙感覺肯定和明確起來了,並讓我們從欲說無辭的壓抑中一躍而出,為終於能夠恰如其分地去表述那些微妙的感覺而感到輕松。
(摘自《面對微妙》,有刪減)
《圍城》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為表現微妙的感覺,錢鍾書在他的敘述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圍城》若沒有這幾百個比喻句,將黯然失色。
B.小說是否具有微妙精神取決於小說能否用適當的言辭將生活中覺察到的微妙情緒、微妙情感、微妙關系等表達出來。
C.《圍城》的成功完全得益於錢鍾書創作時的微妙意識,他抓住了一般小說家眼中最容易滑脫掉的微妙之處,展露了生活之魂。
D.人類因為常常難以直接用言辭來對微妙進行最充分、最貼切、最淋漓盡致的表述,而深感語言的無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小說家的感應能力和深刻性達到一定的高度,能接收生活的微弱信號,才能創作出高境界的小說。
B.《圍城》中錢鍾書抓住“方鴻漸得知韓學愈也有假博士文憑時,覺得自己的欺騙減輕罪名”這一細微之處,無情地揭露了方鴻漸因有相同欺騙經歷的同伴而倍感安慰的陰暗心理。
C.錢鍾書小說中比喻的絕妙之處在於,它總能使人從恍惚如夢的微妙感覺中清醒過來,從欲說無辭的壓抑中解脫出來。
D.為了使小說產生強烈的諷刺效果,錢鍾書特意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批判張先生附庸風雅的做法。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當我們處在焦躁不寧之中,一種語言的痛苦就會襲往我們,於是便產生了比喻。比喻有高下之分,只有高明的比喻可以才可以治癒這種語言的痛苦。
B.錢鍾書對微妙意識的執著值得中國當代小說家學習,倘若在寫人、事時一刻不肯鬆弛,就有可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C.作者認為中國當代小說家往往捨本逐末,忽略從沒有聲響、沒有運動的事物和人情中去挖掘大主題、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
D.文本以《圍城》為例,抓住小說的內容和小說的比喻修辭,闡釋了微妙精神對小說的重大意義。
《圍城》現代文 閱讀答案
1.【答案】C(3分)
2.D(D項歪曲文意,原文中指出“錢鍾書對這一修辭手段的選擇,是他在敘述過程中,竭力要寫出那些微妙感覺時的一種自然選擇”,而不是特意的)
3.【答案】C(3分)【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要求考生選出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答案應該是C。C項無中生有,原文並沒有說“對大事件、大波動的描述”是“末”,而“平常的生活狀態、生存狀態”和“沒有聲響沒有運動的事物、人情”就是“本”。另外,這些小說家,不是“忽略”了去挖掘,而是本身就沒有這種能力。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③ 好望角閱讀及閱讀答案
《好望角》是連俊超寫的一篇現代小說,現代文中的文學作品閱讀理解題,一般考查表達技巧、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語言的鑒賞、思想內容賞析以及知識運用和探究能力。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好望角閱讀及 閱讀答案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①老人劃著船向岸邊駛來。我踏上船板,船身晃盪了幾下,盪出去一層層細密的波紋。我回頭朝岸邊望去,老人問:岸邊像什麼?我盯著那個凸出的尖端,想給老人一個精當的比喻。他樂呵呵地說: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臉上流露出一絲詭秘的笑:跟好望角長得一模一樣!
②我不解地問:您到過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個我倒是沒去過,但我現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嗎?他將目光送到了遠處的河岸。河水嘩嘩地響。河上無風。蘆葦叢簇挺立。
③我小的時候,在一本地圖冊上看到了這個地名。當時我就想,長大後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裡到底是個啥樣子!可我連小學都沒讀完,日本鬼子就扛著槍進村了。人們四處逃難,我和爹娘跑散了。後來,我就參軍打鬼子、打老蔣,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圖冊一直揣在懷里,行軍或休息時總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說著,掏出一本面黃肌瘦的小冊子中間破了個圓圓的洞。有一頁折起一角,翻到那頁,好望角的浪潮就從灰黃粗糙的紙頁上拍打了出來,我似乎聞到了咸腥的海浪氣息。
④這怎麼破了一個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皺紋親密地擠到一起,說:鬼子槍子打的,還在我肚子上打了一個洞。老人微笑著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後我買了很多書,我想,只要把書念成了,遲早會被國家派到國外學習。可書沒讀多少,又是革命什麼的。乾脆不念了,這輩子就沒有念書的命。那年我託人說了個媳婦成了家。我想,這好望角啊,它就在這張書頁里,世上壓根兒就沒有!老人向遠處望了一眼:可後來我兒子非說,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兒子?這時,一隻白色水鳥從蘆葦叢中飛來,落在了我們小船上。老人伸手撫摸著,呵呵地笑了起來:是啊,後來有了個兒子。不光我兒子說有,連這傢伙也呱呱叫著,一個勁地說有呢。水鳥果真朝他吆喝了起來。老人從口袋裡抓出一把米粒,丟在船板上。水鳥啄了一陣,在老人頭頂飛旋了兩圈,飛回了蘆葦叢。那裡傳來了很多鳥嬉戲的鳴叫聲。
⑦老人激動地說:兒子很爭氣,考上了大學,後來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點就把我接過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顫動了一下,然後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呼了出來。
⑧河上起了一陣風,吹得蘆葦沙沙地響。老人輕輕地搖了搖頭:他在非洲被當地人給綁了。老婆子一聽就暈了過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種辦法騙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誰也攔不住。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老人的講述純凈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覺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條肥褲子一樣老是那種鬆鬆垮垮的感覺。有時候又覺得院子太小了,壓得我胸悶。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邊一直坐到傍晚。日頭把整條河照得黃燦燦的,我跳進河裡,遊了很遠。回頭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圖冊上畫的一模一樣。這不就是好望角嗎?我盼了一輩子好望角,竟在家門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來,讓老鼻涕眼淚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來,笑聲隨著波紋微微盪漾。
⑩現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劃劃槳、喂喂鳥,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臉龐像天空一樣明凈而深遠
夕陽正紅,映得老人滿身古銅色。
問題一:
13.閱讀全文後,圍繞好望角,在方框中補全對 故事 內容的概括。(4分)
14.理解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4分)
(1)老人臉上流露出一絲詭秘的笑:跟好望角長得一模一樣!
(2)老人說著,掏出一本面黃肌瘦的小冊子中間破了個圓圓的洞。
15.請在文中劃橫線的A、B兩處中選擇一處,根據句後的提示進行賞析。(4分)
A.老人的手微微顫動了一下,然後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呼了出來。(動作描寫)
B.老婆子一走我就覺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條肥褲子一樣老是那種鬆鬆垮垮的感覺。有時候又覺得院子太小了,壓得我胸悶。(心理描寫)
16.結合全文,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徵。(4分)
17.每個人在追逐好望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4分)
好望角 閱讀答案:
13.夢想被現實逐漸磨碎;在家門口找到好望角。
14.詭秘原指(行動態度等)隱秘不易捉摸。這里指老人的笑中含有深意,隱藏著他的人生的秘密,讓人不解而好奇。
15.A. 談起兒子,驕傲的背後是深深的痛,內心深處的疼痛化成外在的微微顫動深深的吸和緩緩的呼都是內心極度痛苦的一種掩飾行為,表面的平靜折射的是人物內心的不平靜。(能結合3個關鍵詞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B.比喻句院子太大了,像穿了一條肥褲子一樣老是那種鬆鬆垮垮非常形象生動,這樣的比喻既符合老人的身份特點,又寫出了老人內心那種空盪盪的失落孤獨的感覺。(言之成理即可)
16.這是一個懷揣夢想多年卻至老也終未實現,歷盡人生滄桑的老人。小時,小學沒讀完,鬼子來了,四處逃難,和爹娘跑散了;解放後,只想把書念成,可書沒讀多少,又遇上了-老年時,兒子在非洲被當地人給綁了,老婆子攔都攔不住離世了,一個人孤苦伶仃了卻殘生。但苦難沒有把老人打倒。他沒有因為夢想的無法實現和生活中的種.種變故而終日消沉低迷下去,老人靠對夢想好望角的堅守和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走出了人生的苦難。
17.(言之成理即可)人生不如意十之-,每個生命的歷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每個人應該首先意識到這一點。在不如意中能夠活出如意, 方法 之一就是至始至終保持並去追尋自己的夢想,用夢想來引導自己的行動,用堅守夢想來沖抵苦難的煎熬。
問題二:
1.去看「好望角」,是老船夫一生的追求。請概括他人生各階段有關這一追求的具體內容。(4分)
答:.(1)小時候在地圖上初識「好望角」,想去看看;(2)解放後努力學習,希望 出國 ;(3)後來,兒子到非洲工作,想接他出去;(4)最後他發現家門口的河岸像「好望角」。(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
2.文中畫線語句表現了老船夫內心復雜的情感,請簡要分析。(4分)
答:.(1)終於看到河岸很像好望角的狂喜;(2)為了自己的夢想而痛失親人的悲傷;(3)在歷經磨難之後人生徹悟的狂喜。(答對一點得1分,兩點2分,三點4分)
3.小說中穿插的景物描寫有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1)為人物提供了環境和背景。文中茂密的蘆葦、飛翔的水鳥、清澈盪漾的河水、明凈的天空、燦爛的夕陽為傳奇老人提供了環境。(2)映襯出人物的心情。如「河水嘩嘩地響。河上無風。蘆葦叢簇挺立。」靜穆的景物渲染出老人內心的蒼涼。(3)突顯人物形象。「夕陽正紅,映得老人滿身古銅色。」烘托出老人歷經磨難後的堅強。(4)暗示時間的推移。起初「河上無風」,「蘆葦挺立」,後來起風了,蘆葦沙沙地響,暗示時間的推移和故事的發展。(答出三點即可,每點2分。「作用」1分,「舉例分析」1分)
4.對文學作品的主題可以有多種理解。 說說 你對這篇小說主題的一種理解,並結合本文闡述理由。(6分)
答:小說主題有:(1)歌頌人的堅強、韌性之美。(2)贊頌夢想各給人抗爭命運的力量。(3)有些夢想太遙遠,要以豁達的心境走出人生的困境.(4)幸福就在身邊,要珍惜已經擁有的事物。(主題3分,理由3分。理由可以結合作品內容、人物命運、人物言行等闡述)
好望角閱讀及閱讀答案相關 文章 :
★ 閱讀理解題目大全及答案
★ 小學1-6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考題練習(有答案)
★ 語文閱讀專項訓練及答案解析
★ 六年級語文閱讀理解題附答案
★ 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 耳光現代文閱讀題原文附答案解析
★ 英語六級閱讀理解模擬練習附參考答案
★ 祁茂順閱讀練習及答案
★ 《故園春》柯靈閱讀答案
★ 五年級語文期末閱讀題練習附答案
④ 語文閱讀《葯》附答案
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必須認真進行閱讀,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水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閱讀《葯》附答案,歡迎閱讀參考!
語文閱讀《葯》附答案
葯
魯迅
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裡,便彌滿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個老女人的聲音。里邊的小屋裡,也發出一陣咳嗽。
「唔。」老栓一面聽,一面應,一面扣上衣服;伸手過去說,「你給我罷。」
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①,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便點上燈籠,吹熄燈盞,走向裡屋子去了。那屋子裡面,正在窸窸窣窣的響,接著便是一通咳嗽。
老栓聽得兒子不再說話,便出了門,走到街上。沒有多久,又見幾個兵,在那邊走動;一陣腳步聲響,一眨眼,已經擁過了一大簇人。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進;將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個半圓。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麼?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裡哼著說,「這老東西……」
白天店裡坐著許多人,老栓也忙了,提著大銅壺,一趟一趟的給客人沖茶;兩個眼眶,都圍著一圈黑線。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剛進門,便對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
老栓一手提了茶壺,一手恭恭敬敬的垂著;笑嘻嘻的聽。滿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聽。華大媽也黑著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葉來,加上一個橄欖,老栓便去沖了水。
「這是包好!這是與眾不同的。你想,趁熱的拿來,趁熱的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麼癆病都包好!」橫肉的人只是嚷。
「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這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花白鬍子一面說,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聲下氣的問道,「康大叔——聽說今天結果的一個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究竟是什麼事?」
「誰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兒子么?夏瑜②那個小傢伙!」康大叔見眾人都聳起耳朵聽他,便格外高興,橫肉塊塊飽綻,越發大聲說,「這小東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有得到好處;連剝下來的衣服,都給管牢的紅眼睛阿義拿去了。」
小栓慢慢的從小屋子裡走出,兩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飯,泡上熱水,坐下便吃。華大媽跟著他走,輕輕的問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舊只是肚餓?……」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過臉,對眾人說,「夏三爺真是乖角兒,要是他不先告官,連他滿門抄斬。現在怎樣?得了銀子!——這小東西也真不成東西!關在牢里,還要勸牢頭造反。」
「阿呀,那還了得。」坐在後排的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很現出氣憤模樣。
「你要曉得紅眼睛阿義是去盤盤底細的,他卻和他攀談了。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么?紅眼睛原知道他家裡只有一個老娘,可沒有料到他竟會這么窮,榨不出一點油水,已經氣破肚皮了。他還要老虎頭上搔癢,便給他兩個嘴巴!」
「義哥是一手好拳棒,這兩下,一定夠他受用了。」壁角的駝背忽然高興起來。
「他這賤骨頭打不怕,還要說可憐可憐哩。」
花白鬍子的人說,「打了這種東西,有什麼可憐呢?」
康大叔顯出看他不上的樣子,冷笑著說,「你沒有聽清我的話;看他神氣,是說阿義可憐哩!」
聽著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滯;話也停頓了。小栓已經吃完飯,吃得滿頭流汗,頭上都冒出蒸氣來。
「阿義可憐——瘋話,簡直是發了瘋了。」花白鬍子恍然大悟似的說。
「發了瘋了。」二十多歲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說。
店裡的坐客,便又現出活氣,談笑起來。小栓也趁著熱鬧,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說:「包好!小栓——你不要這么咳。包好!」
「瘋了。」駝背五少爺點著頭說。
(節選自魯迅的《葯》,有刪改)
【注】
①洋錢:指銀元。銀元最初是從外國流入我國的,所以俗稱洋錢;我國自清代後期開始自鑄銀元,但民間仍沿用這個舊稱。
②夏瑜:隱喻清末女革命黨人秋瑾。秋瑾在徐錫麟被害後不久,也於一九○七年七月十五日遭清政府殺害。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在開篇描繪的是極其安靜的秋夜北京,是為後文老栓買葯做鋪墊,畢竟賣人血饅頭不是多麼光明正大的事情。
B.小說在第四自然段通過「掏了半天」「抖抖地裝」「按了兩下」等動作描寫,形象地刻畫出華老栓夫婦二人的小心謹慎和對生病的兒子關心。
C.小說的情節可以概括為:老栓買葯——小栓需葯——茶客談葯,可見「葯」是小說的線索,還由此引出小說另一個重要人物——夏瑜這個革命者的形象。
D.作者寫到華老栓想用人血饅頭來治好小栓的病,讀者既可以看到華老栓一家的愚昧、殘忍與自私,還可以看到作者急切地希望中國醫療水平的提高。
8.文中劃線處的「黑的人」是什麼人?作者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的?(4分)
9.如何理解茶館中的茶客聽到夏瑜和牢頭阿義的故事後表現出來的情緒?請結合文章加以分析。(6分)
參考答案:
7.A、D
8.是一個劊子手。(1分。或「賣人血饅頭的人」)通過動作描寫來塑造這一形象的。(1分)通過「搶」「扯」「裹」「塞」「抓」等一系列動作表現出他的狠毒與蠻橫,「捏一捏」處可見他對這一買賣是非常的熟練,可見他的卑鄙與貪婪。(2分)
9.(6分)(1)茶客們有年輕人,也有老年人,他們對革命者夏瑜沒有絲毫的同情,有的是氣憤,對牢頭打了夏瑜而感到高興,說明這是一群愚昧、麻木的看客形象(中國人)。作者對他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3分)
(2)夏瑜這樣的革命者為了拯救國人,而國人卻並不理解,反而為統治者叫好,說明這場革命(辛亥革命)並沒有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可見也不是中國的救世良葯。(3分)
拓展閱讀: 魯迅的葯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的雙線結構,了解標題的含義及主題,葯教案。
2、環境描寫和景物描寫的作用。
3、理解本文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雙線結構、環境。
教學難點: 標題及主題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教學時間: 四課時
預習要求:
1、閱讀課文,弄清主要情節和人物,各部分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給生字注音解釋詞義。
教學內容: 學習本文的雙線結構。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魯迅先生棄醫從文後,並沒有放棄醫生的本職工作,他揮起犀利的大筆,給中國人開了第一副良葯。這是一副什麼樣的葯呢?今天我們就學習魯迅先生的《葯》。
二、交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明暗交織的雙線結構。
三、學習課文
1、介紹時代背景:
本篇小說是以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家秋瑾被殺害的事件為背景寫成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中國的社會現實。對於辛亥革命,早已作出正確的評價,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另一方面,由於領導這次革命的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沒有發動群眾,所以這次革命最後失敗了,在這種情況下,魯迅創作了這篇小說。
秋瑾(1875——1907)子競雄,別號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辛亥革命時期中國婦女的傑出代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小說中夏瑜的名字就是根據秋瑾的名字仿造的。
夏——秋——季節
瑜——瑾——美玉
2、分析本文的雙線結構
①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各部分所寫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葯教案》。
②歸納各部分的內容,理出文章結構線索。(附:雙線結構圖)
情節華家(明線)時間地點夏家(暗線)
↓↓↓
開端:老栓買葯→秋天後半夜←→刑場←夏瑜就義
↓↓↓
發展:小栓吃葯→當天早上←→茶館←夏瑜血被吃
↓↓↓
高潮:茶客談葯→當天上午←→茶館←茶客談夏瑜
↓↓↓
結局:華母上墳→次年清明←→墳場←瑜母上墳
聯想
左手康右手
與人血饅頭大屠刀
文治叔武功
思考欺騙鎮壓
⑤ 一小時的故事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附答案
短短一小時內,馬拉德夫人經歷了從痛苦到歡愉,又從歡愉到死亡的過程,顯示出世事難料與人生無常。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一小時的故事》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一小時的故事》文學作品類閱讀原文
①大家都知道馬拉德夫人的心臟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訊告訴她時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賽芬告訴她的,話都沒說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著。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邊。
②要是別的婦女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是手足無措,無法接受現實,她可不是這樣。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懷里,放聲大哭起來。當暴風雨般的悲傷逐漸減弱時,她就獨自走向自己的房裡,不要人跟著她。
③正對著打開的窗戶,放著一把舒適、寬大的安樂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靈深處,她一屁股坐了下來。
④她能看到房前場地上洋溢著初春活力的輕輕搖曳著的樹梢。空氣里充滿了陣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個小販在吆喝著他的貨色。遠處傳來了什麼人的微弱歌聲;屋檐下,數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對著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雲之間露出了這兒一片、那兒一片的藍天。
⑤她坐在那裡,頭靠著軟墊,一動也不動,嗓子眼裡偶而啜泣一兩聲。她還年輕,美麗,沉著的面孔出現的線條,說明了一種相當的抑制能力。可是,這會兒她兩眼只是呆滯地凝視著遠方的一片藍天,從她的眼光看來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麼問題,卻又尚未做出決定。什麼東西正向她走來,她等待著,又有點害怕。那是什麼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難解了,可是能感覺得出來。這會兒,她的胸口激動地起伏著。她開始認出來那正向她逼近、就要佔有她的東西,她掙扎著決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纖弱的雙手一樣軟弱無力。當她放鬆自己時,從微弱的嘴唇間溜出了悄悄的聲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聲悄語:“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鋒利,她的脈搏加快了,循環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溫暖、鬆快。
⑥她知道,等她見到死者那張一向含情脈脈地望著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無生氣的臉龐時,她還是會哭的。不過她透過那痛苦的時刻看到,來日方長的歲月可就完全屬於她了。她張開雙臂歡迎這歲月的到來。在那即將到來的歲月里,沒有人會替她做主;她將獨立生活。再不會有強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從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執拗地相信,自己有權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別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這種行為的動機無論是出於善意還是出於惡意,這種行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當然,她是愛過他的——有時候是愛他的,但經常是不愛他的。那又有什麼關系!有了獨立的意志,愛情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麼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語。
⑧朱賽芬跪在關著的門外,苦苦哀求讓她進去。“露易絲,你干什麼哪?看在上帝的份兒上,開開門吧!”“去吧,我沒事。”她正透過那扇開著的窗子暢飲那真正的長生不老葯呢,在縱情地幻想未來的自由美好歲月,春天,還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種時光都將為她自己所有。她終於站了起來,在她姐姐的強求下,打開了門。她眼睛裡充滿了勝利的激情,摟著姐姐的腰,一齊下樓去了。
⑨有人在用彈簧鎖鑰匙開大門。進來的是布蘭特雷•馬拉德,略顯旅途勞頓,但泰然自若地提著他的大旅行包和傘。他不但沒有在發生事故的地方呆過,而且連出了什麼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兒,大為吃驚地聽見了朱賽芬刺耳的尖叫聲;看見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擋著他的快速動作。不過,理查德已經太晚了。
⑩醫生來後,他們說她是死於心臟病——說她是因為極度高興致死的。
《一小時的故事》文學作品類閱讀題目
【注】凱特•肖班(Kate Chopin,1851-1904)生活在19 世紀後半葉,曾被譽為“美國女權主義文學創作的先驅之一”。
1.劃線句“當暴風雨般的哀傷逐漸減弱時”中,用“暴風雨”來修飾“哀傷”有什麼好處?(4分)
答:
2.指出第四自然段中景物描寫採用的技巧,並簡析景物描寫的作用。(6分)
答:
3.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小時內,“門”和“窗”在小說中多次被提及,請結合文意指出這兩個意象的含義及作用。(7分)
答:
4.下列對這篇小說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A.馬拉德夫人在得知丈夫去世時,近似絕望地撲倒在姐姐的懷里嚎啕大哭,這一情節表明女主人公深愛著丈夫及對於婚姻生活的順從。
B.小說中女主人公“悲傷——解脫——喜悅——絕望”的心路歷程在一個小時內得以充分的展現。
C.對於丈夫去世,馬拉德夫人的不近人情的淡然說明她是一個對愛情、婚姻以及家庭的不忠的人。
D.布蘭特雷•馬拉德對妻子“一向含情脈脈”關心、愛護她,但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妻子,使其屈從,是專制、無視妻子人格的男人,他代表了男權社會的規范。
E.馬拉德夫人並不是極度高興致死的,而是由於極度失望和對未來生活的恐懼引發了心臟病的復發,使她最終走向了死亡。
《一小時的故事》文學作品類閱讀答案
1.(1)BD
A、“丈夫的死而復生又給她以極度的高興”錯。“極度的高興”是因為她可以獲得自由。 C、還包括一直以來在丈夫專制下的屈從生活。E、“緊緊摟著姐姐的腰”就是一種掩飾。(答D給3分,答B給2分,答C給1分;答AE不給分)
2、①烘托歡快愉悅的氣氛。②暗示人物獲得自由後的興奮舒適心情。③為下文人物的心情轉變作鋪墊。(每點2分)
3、①布蘭特雷 ·馬拉德是男權社會的代表。他表面對妻子關心愛護,實質上卻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妻子並使其屈從,是無視妻子人格的專制男人。(2分)②馬拉德夫人逆來順受,曾屈從於夫權而不能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個性得不到張揚,也沒有自己的愛恨,毫無自由可言。(2分)丈夫的“死”讓她失去了逆來順受的環境,喚醒了她的反叛意識,她開始呼喚自由,祈禱為自己而活並且要活得長久。(2分)
4、觀點一:我同意“輓歌”一說。
①在得到丈夫“死訊”前,馬拉德夫人也許曾有過追求個性解放的念頭,但從來沒有付諸行動,而是一直處於不自由狀態,沒有愛與安全感。②得到丈夫“死訊”後,馬拉德夫人呼喚的自由又因丈夫“死”而復生而失去,導致了馬拉德夫人“喜極”而亡。③小說主題也表現出人性解放道路的坎坷與漫長,甚至需要付出死亡的代價。
觀點二:我同意“人生無常的吁嘆”一說。
①短短一小時內,馬拉德夫人經歷了從痛苦到歡愉,又從歡愉到死亡的過程,顯示出世事難料與人生無常。②布蘭特雷· 馬拉德之死從故事本身來看已千真萬確,但在短短一小時內他居然又“死”而復生,顯示了人生的無常與變化。③在主題上也展示出人生變化的無常,一小時也能發生人生的重大變故。
⑥ 魯迅小說葯的閱讀題及答案
《葯》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中語文的重點課文,所以我們在考試之前一定要做好針對性的復習。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葯》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葯》閱讀原文
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裡,便彌滿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個老女人的聲音。里邊的小屋裡,也發出一陣咳嗽。
“唔。”老栓一面聽,一面應,一面扣上衣服;伸手過去說,“你給我罷。”
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①,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便點上燈籠,吹熄燈盞,走向裡屋子去了。那屋子裡面,正在窸窸窣窣的響,接著便是一通咳嗽。
老栓聽得兒子不再說話,便出了門,走到街上。沒有多久,又見幾個兵,在那邊走動;一陣腳步聲響,一眨眼,已經擁過了一大簇人。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進;將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個半圓。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麼?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裡哼著說,“這老東西……”
白天店裡坐著許多人,老栓也忙了,提著大銅壺,一趟一趟的給客人沖茶;兩個眼眶,都圍著一圈黑線。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剛進門,便對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
老栓一手提了茶壺,一手恭恭敬敬的垂著;笑嘻嘻的聽。滿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聽。華大媽也黑著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葉來,加上一個橄欖,老栓便去沖了水。
“這是包好!這是與眾不同的。你想,趁熱的拿來,趁熱的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麼癆病都包好!”橫肉的人只是嚷。
“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這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花白鬍子一面說,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聲下氣的問道,“康大叔——聽說今天結果的一個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究竟是什麼事?”
“誰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兒子么?夏瑜②那個小傢伙!”康大叔見眾人都聳起耳朵聽他,便格外高興,橫肉塊塊飽綻,越發大聲說,“這小東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有得到好處;連剝下來的衣服,都給管牢的紅眼睛阿義拿去了。”
小栓慢慢的從小屋子裡走出,兩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飯,泡上熱水,坐下便吃。華大媽跟著他走,輕輕的問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舊只是肚餓?……”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過臉,對眾人說,“夏三爺真是乖角兒,要是他不先告官,連他滿門抄斬。現在怎樣?得了銀子!——這小東西也真不成東西!關在牢里,還要勸牢頭造反。”
“阿呀,那還了得。”坐在後排的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很現出氣憤模樣。
“你要曉得紅眼睛阿義是去盤盤底細的,他卻和他攀談了。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么?紅眼睛原知道他家裡只有一個老娘,可沒有料到他竟會這么窮,榨不出一點油水,已經氣破肚皮了。他還要老虎頭上搔癢,便給他兩個嘴巴!”
“義哥是一手好拳棒,這兩下,一定夠他受用了。”壁角的駝背忽然高興起來。
“他這賤骨頭打不怕,還要說可憐可憐哩。”
花白鬍子的人說,“打了這種東西,有什麼可憐呢?”
康大叔顯出看他不上的樣子,冷笑著說,“你沒有聽清我的話;看他神氣,是說阿義可憐哩!”
聽著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滯;話也停頓了。小栓已經吃完飯,吃得滿頭流汗,頭上都冒出蒸氣來。
“阿義可憐——瘋話,簡直是發了瘋了。”花白鬍子恍然大悟似的說。
“發了瘋了。”二十多歲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說。
店裡的坐客,便又現出活氣,談笑起來。小栓也趁著熱鬧,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說:“包好!小栓——你不要這么咳。包好!”
“瘋了。”駝背五少爺點著頭說。
(節選自魯迅的《葯》,有刪改)
《葯》閱讀題目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在開篇描繪的是極其安靜的秋夜北京,是為後文老栓買葯做鋪墊,畢竟賣人血饅頭不是多麼光明正大的事情。
B.小說在第四自然段通過“掏了半天”“抖抖地裝”“按了兩下”等動作描寫,形象地刻畫出華老栓夫婦二人的小心謹慎和對生病的兒子關心。
C.小說的情節可以概括為:老栓買葯——小栓需葯——茶客談葯,可見“葯”是小說的線索,還由此引出小說另一個重要人物——夏瑜這個革命者的形象。
D.作者寫到華老栓想用人血饅頭來治好小栓的病,讀者既可以看到華老栓一家的愚昧、殘忍與自私,還可以看到作者急切地希望中國醫療水平的提高。
8.文中劃線處的“黑的人”是什麼人?作者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的?(4分)
9.如何理解茶館中的茶客聽到夏瑜和牢頭阿義的 故事 後表現出來的情緒?請結合 文章 加以分析。(6分)
《葯》 閱讀答案
7.A、D
8. 是一個劊子手。(1分。或“賣人血饅頭的人”)通過動作描寫來塑造這一形象的。(1分)通過“搶”“扯”“裹”“塞”“抓”等一系列動作表現出他的狠毒與蠻橫,“捏一捏”處可見他對這一買賣是非常的熟練,可見他的卑鄙與貪婪。(2分)
9.(6分)
(1)茶客們有年輕人,也有老年人,他們對革命者夏瑜沒有絲毫的同情,有的是氣憤,對牢頭打了夏瑜而感到高興,說明這是一群愚昧、麻木的看客形象(中國人)。作者對他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