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15部小說閱讀
1. 金庸寫過哪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 南宋
4、《神鵰俠侶》- 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 元末
6、《笑傲江湖》- 明中
7、《俠客行》- 明中
8、《碧血劍》- 明末
9、《鹿鼎記》- 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 清乾隆
11、《飛狐外傳》- 清乾隆
12、《雪山飛狐》- 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 清
14、《鴛鴦刀》- 清
15、《連城訣》- 清
(1)金庸的15部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
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網路——金庸
2. 金庸小說正確閱讀順序是什麼
金庸小說共計,十五部,順序如下:
一、《飛狐外傳》(1960年)
二、《雪山飛狐》(1959年)
三、《連城訣》(1963年)
四、《天龍八部》(1963年)
五、《射鵰英雄傳》(1957年)
六、《白馬嘯西風》(1961年)
七、《鹿鼎記》(1969年)
八、《笑傲江湖》(1967年)
九、《書劍恩仇錄》(1955年)
十、《神鵰俠侶》(1959年)
十一、《俠客行》(1965年)
十二、《倚天屠龍記》(1961年)
十三、《碧血劍》(1956年)
十四、《鴛鴦刀》(1961年)
十五、《越女劍》(1970年)
(2)金庸的15部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金庸先生的小說,經歷了兩度修訂,總共有三個版本。
自一九五五年於香港《新晚報》連載《書劍恩仇錄》開始,至一九七二年於《明報》刊載完《鹿鼎記》為止,不論是報上的連載,或是結集成冊的初版本金庸小說,在讀者群中統稱為「舊版」,這才是最原始的版本。
其後,金庸以十年的時間,細細修訂舊版小說,後來在遠景與遠流出版公司的版本,都是修訂後的「新版」(即包括金庸讀者口中的「遠景白皮版」、「遠流黃皮版」、「遠流花皮版」),有些讀者在提到金庸舊版小說時,都以為是遠景的版本,事實上,遠景的版本與遠流的版本是同一版,只是封面及裝幀有所不同而已。
3. 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金庸一生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1
《書劍恩仇錄》 1955年
《碧血劍》 1956年
《射鵰英雄傳》 1957年—1959年
《雪山飛狐》 1959年
《神鵰俠游橘侶》 1959年—1961年
《飛狐外傳》 1960年—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倚天屠龍記》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連城訣》 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龍八部》 1963年—1966年
《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記》 1969年—1972年
《越女劍》 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凡有華人處,皆能讀金庸」,如此描述並不誇張。「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將金庸代表作的名字概括的這句話,也早就膾炙人口,被人銘記。在今天,能有如此高知名度和榮譽的文化人物,已經非常罕見。金庸先生的成就並不只在文學上,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這些稱號都證明了他在當代崇高的文化地位。
金庸小說的讀者群體之廣、對現實生活影響之大,恐怕很難再被後人超越。因為,金庸的一生,也是中國現代文化史上波瀾壯闊的一個世紀,他的離去,會讓人產生「大師遠去,再無大師」的感慨,也會讓人對過去中國武俠小說以及通俗文學的發展,有一個蓋棺論定式的評價。
金庸先生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他連接了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不同時期,他的作品超越了時代,已經成為華人圈內外的`文學經典。在外國並不了解中國現代文化狀況的時候,金庸的作品是一張很好的名片,直至今日,金庸的作品在海外仍有很大的影響力。能超越國家、民族的界限,恰恰說明金庸的獨到之處,也是其作品的永恆與經典之處。
陳平原先生在研究武俠小說的專著《千古文人俠客夢》中提到,金庸的武俠小說是超越雅俗的。而且,武俠的精髓在於「俠是靈魂,武是軀殼」,金庸的作品之所以打動人心,產生持久的精神震撼,正在於他通過武俠書寫人性、展現歷史,這和那些人類歷史上的文學經典一樣,守護著那些恆久不變的價值觀,這也是其成為經典的精神所系。
金庸先生去世,對武俠小說和通俗文學界而言,是一個時代結束的標志。但是,對更多關注中國文學、文化的民眾而言,金庸先生的作品會成為永恆的經典,其價值和影響力在未來會得到更大的彰顯。
金庸的15部小說2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射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金庸一生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歷年來其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也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贊。
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的作品以小說為主,兼有政論、散文等。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共創作了十五部。
最早期金庸熱是從港澳開始,接著延燒到台灣,其後是在中國大陸造成影響,可說金庸熱潮燃燒至整個華語圈。近年來金庸作品也被翻譯成日文等其他文字。
金庸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後來又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金庸也是已故知名詩人徐志摩之表弟。
除了文學界,金庸也涉足傳媒界多年,1947年大學畢業後先受聘於上海《大公報》,任國際新聞編輯。1948年《大公報》香港版復刊,急需翻譯人員,查良鏞被報館調派來港,其後調任指改《新晚報》副刊編輯。金庸1959年創辦《明報》,直至1993年退出報業管理層。他也多年為明報撰寫社評,「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為美談。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能夠體現其歌頌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側面批判非正義性的神逗團戰爭,痛斥以強欺弱的民族霸 權主義,昭示民族平等的重要性。如果你讀過金庸先生的作品,一定能夠了解到他對少數民族的英雄極為偏愛,塑造的各種人物形象體現博大的胸襟,展現其肝膽之俠義風范,而跌宕起伏的劇情又能夠凸顯出金庸先生關於民族平等的思想。
在作品中,金庸先生從外在裝飾與內在滲透,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完善的表現出來。他不僅寫傳統武林世界,還寫俠士之義氣,這些屬於民族傳統特質,字里行間流露出傳統文化色彩。他描寫英雄除暴安良,出於公義之心;描寫有所不為,出於羞惡之心;描寫挺身赴難,出於是非之心,濃厚的傳統道德觀體現得淋漓盡致。
另外,金庸的作品中體現著濃厚的現代精神,他將俠義精神從單純的哥們義氣提升到「為國民俠之大」的高度,突破舊武俠小說觀念和局限性。今天是金庸先生三周年忌辰,從他十部作品中精挑細選出10句格言,體會文字背後濃重的祖國文化之精髓。
4. 金庸的15部小說順序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對聯順口溜
金庸的15部小說順序,金庸武俠小說順序對聯順口溜:共有15部出版小說。武俠小說盛行的那段時間,有不少借金庸的名字的盜版小說,金老為了讓讀者記住那些小說是自己寫的,想了個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越女劍》是一部短篇小說,不包含在對聯中,對聯對應十四部小說,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挑選先讀哪本,再讀哪本。
第一,按金庸小說的成書時間。
按照成書時間來閱讀,有一個好處就是能看到小說質量的逐步提升,能看到作者在寫作技藝、人物刻畫、敘事風格等方面一步一步是怎麼越來越好的。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
第二,按小說中故事發生的時間。
按照故事的發生時間來閱讀的話,可以把故事串聯成一個系列。金庸封筆後,又花了十年時間來修訂他的作品,修訂後的作品,從時間上連續性更強。比如在《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中都有丐幫的存在,從故事發生的時間來看,喬峰的故事是發生在北宋年間,而郭靖的故事是發生在南宋時期,是晚於喬峰的。但《射鵰》卻比《天龍》成書早了6年。修訂後,故事就能連起來了,《射鵰》一書中,也多次提及到喬峰在丐幫做幫主的事情,比如書中提到喬峰和虛竹發揚光大了降龍廿八掌”,刪繁就簡到十八式,變為降龍十八掌”。
而射鵰三部曲本身就是連起來的三本書,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有比較強的連續性。
按照故事發生時間先後順序的列表如下。
《越女劍》——春秋
《天龍八部》——北宋
《射鵰英雄傳》——南宋
《神鵰俠侶》——南宋
《倚天屠龍記》——元末
《碧血劍》——明末
《鹿鼎記》——清康熙年間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年間
《飛狐外傳》——清乾隆年間
《雪山飛狐》——清乾隆年間
《鴛鴦刀》——大約為清乾隆年間
《笑傲江湖》、《俠客行》、《連城訣》、《白馬嘯西風》沒有明確的年代背景,如果要用金庸的話來說,那就是沒有時代背景的故事恰恰證明該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年代”。
第三,按小說的版本來讀。
金庸小說有新舊版,舊本”,則包括了早期刊載於報章的刊本”、坊間刊印的舊本”及台灣盜印的盜本”。所謂新版”,指金庸自1973年始,十年修訂後的修訂本”。修訂版中還有三聯版、新修版,不過區別已不大。簡單的說區別最大的是舊版和新版(統稱區別於舊版的版本)。
金庸修訂本”主要有三方面的易動,一是文辭(包涵回目)的修飾,二是情節的刪易,三是歷史意識的增強。
刊載在報紙上的舊版,由於是按固定的周期連載的,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的作品,研究這些原版的小說,更能看到作者怎麼在連載的情況下完成的情節的構建,對於學習寫作有比較大的幫助。
第四,按文學成就。
金庸小說的文學成就,公認比較高的是《鹿鼎記》。在下面就沒有固定的排序了,一般來說,《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等文學成就也比較高。如果是初讀金庸的小說,一上來就讀《鹿鼎記》,可能無法完全get到作者要傳達的思想。
總結,當然我們在讀小說的時候,往往不會固定的遵循某個順序,也可以在某段時期按一種順序去讀,比如,在讀射鵰三部曲時,則按照故事發生時間讀,這三本書字數都在150萬字左右,讀完這三本大部頭,可以讀一下不是那麼長的《連城訣》,完了之後,讀一下《鹿鼎記》,細細的品一下《鹿鼎記》和其他的有什麼不一樣,回過頭還可以再去讀《笑傲江湖》。
另外,金庸的作品改編成的影視作品也比較多,我們不可避免的看過或聽過,如果說影視中放盪不羈的令狐沖”吸引到你了,你也可以直接去讀《笑傲江湖》。
5. 金庸小說最佳閱讀順序
金庸小說共有十五部,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聯概括,其中缺少《越女劍》這個短篇小說。但這是因為對仗而排列出來順利,並非金庸先生的寫作順序,經查資料,金庸先生的寫作順序如下:
1、《書劍恩仇錄》。寫於1955年,是金庸先生最早的作品,寫天地會群雄反清復明的故事,有濃重的傳統武俠小說的色彩,還未達到更富有現代武俠的境界。
2、《碧血劍》。寫於1956年,寫袁崇煥後代袁承志的故事,描寫明清時代交迭時的畫卷,也是傳統色彩更濃一些。
3、《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這一部是奠定金庸小說江湖地位的作品,其中的郭靖、黃蓉,以及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的形象深入人心,老頑童、梅超風之類,也是成為鮮明的藝術典型。是金庸作品的成名作。
4、《神鵰俠侶》:寫於1959年,《射鵰英雄傳》的續篇,寫有楊過、小龍女等鮮明形象,也是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
5、《雪山飛狐》:寫於1959年,篇幅較小,但也寫出了胡一刀、苗人鳳等鮮明人物,注意雖然《飛狐外傳》中的情節更靠前,但寫作時間卻靠後。
6、《飛狐外傳》:寫於1960年,是《雪山飛狐》的延續,其實雪山飛狐中胡斐的形象並沒有完全豐滿立體起來,而在《飛狐外傳》中,他的形象才逐漸飽滿,而且塑造了程靈素、袁紫衣等形象,並將此書和《書劍恩仇錄》中的情節相關聯,使之更加有趣。
7、《白馬嘯西風》:寫於1961年,是一部短篇,是金庸小說中唯一以女性為主角的小說,李文秀有一句名言:這都是很好很好的,只是我不喜歡。
8、《鴛鴦刀》:寫於1961年,很小的一個短篇。像是試筆之作。
9、《倚天屠龍記》:寫於1961年,是射鵰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也是金庸很重要的一部長篇小說,寫了張無忌、趙敏、武當七俠等鮮明人物,情節非常生動。
10、《連城訣》:寫於1963年。是一部中篇小說,寫出人性的殘忍陰暗一面,故事不錯,但人物給讀者的印象不深,狄雲和血刀老祖之類,遠不如郭靖、楊過等知名。
11、《天龍八部》:寫於1963年。這是一部金庸小說的重要作品,人物群體刻畫生動,情節也是激宕人心,文字雲蒸霞蔚。喬峰、段譽、虛竹等人物深入人心。
12、《俠客行》:寫於1965年,雖然不是太深入人心,但是金庸先生嘗試在武俠小說中隱喻道理的開始,其中俠客行的武功,不立文字,只傳意境,大有禪意。
13、《笑傲
6. 《金庸全集》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金庸全集》(金庸)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nmwYJ9nlxpUJW5tchTuggA
書名:金庸全集
豆瓣評分:9.5
作者:金庸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8
內容簡介
金庸全集是指金庸所創作的作品的合集。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一部《越女劍》,共15部。
作者簡介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1924年3月10日 Louis Cha Leung Yung浙江海寧人 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及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博士. 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報創辦人,並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14部武俠小說.博士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壇才子和讀者都提筆撰寫書評,形成「金學」研究的風潮。被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亦被喻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亦是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博士,香港新聞文藝界的傑出創業者及評論家,以及著名的社會活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