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傻瓜小說閱讀答案
1. 一道閱讀題答案
矮油,我看過一篇和你這一片很像很像,你看看題像不像...
父親的肩頭一片雪白
鬍子宏
①15歲那年,我在全縣數學競賽中獲得第一名後,被推薦到縣城最好的實驗初中讀書。為此,父親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覺,千囑咐萬叮嚀,希望我爭一口氣以後考上大學中專什麼的。學校實行走讀制,每天我都要騎著家裡那輛老掉牙的自行車去上學,風雨無阻。
②條件的艱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學校的同學幾乎都是縣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個班,有好幾個縣長、局長的孩子。當我穿著農家孩子的粗衣布鞋邁進教室時,頓時傳來一陣鬨笑聲。隨後就有孩子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號。在花花綠綠、性格活潑的同學中,我特別敏感、孤獨,對新環境充滿了恐懼。許多次我推著破舊的自行車來到學校,就看到縣長、局長家的孩子們從吉普車里下來,趾高氣揚地斜視我一眼,我頓時感受到了一種難以忍受的歧視。
③好在我是一個特別勤奮的學生,基礎又扎實,在學習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後,期末考試,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級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說: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學校召開全體師生大會,每個學生要有一位家長參加大會,屆時要對優秀學生頒發獎狀和獎金。我興奮不已,作為一個農村孩子,我並不比別人差。這時,我聽到鄰座的幾位局長的孩子在嘀咕:那個「趿拉鞋」,也會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離開學校。考了第一,僅給了我片刻的興奮,隨即自卑又湧上心頭。
④回到家裡,我把成績通知單遞給父親,父親樂得合不攏嘴。當我告訴父親明天要開全體師生家長大會時,父親立刻張羅開來,叮囑母親翻箱倒櫃找出春節時他才捨得穿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說:「爹,你別去了,人家的父親都是城裡的幹部……」(A)父親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轉過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來,心想:父親,你為什麼不也是幹部,你怎麼偏偏當一輩子農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颳起了呼呼的北風,窗戶的塑料紙被吹得啪啪作響,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著穿上衣服收拾書包。父親說:「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說:「你就別去了,不就開個會嗎?再說,別人的家長是幹部,你又不會發言……」打開屋門,一股風雪涌進屋來,好大的雪,(B)我往書包里塞進兩個窩頭和一塊老鹹菜,咬咬牙,沖進風雪之中。涼涼的天,涼涼的心:父親,對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讓您分享我的光榮的,可是,班上就我一個鄉下孩子,那麼多家長,就你一個人種地的……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學校響起預備鈴時,我邁進學校的大門。雪仍紛紛揚揚地下著,幾輛吉普車和轎車很顯眼地停在操場上。
⑥鈴聲響過後,校長登台講話,校長的講話不時激起同學們和家長們的一陣陣掌聲和笑聲,而此時的我身上冷得厲害,肚子餓得厲害,心裡孤單得厲害。我無心聽校長的講話,隨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風雪,就這么一剎那,我驚呆了……
⑦父親,父親來了!他正透過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細聆聽著校長的講話。我揚揚手臂,父親看著我,向我使勁擺擺手。風正吹,雪正舞,父親的肩頭一片雪白……
⑧一陣掌聲響起來,有同學使勁扯扯我的衣服,校長正叫我的名字,同時手裡展開一張鮮紅的獎狀:我下意識地走向講台,校長很慈祥地凝視著我。一剎那,我的淚水湧出眼簾,我手指窗外……禮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親。校長一個箭步下了講台,打開門。風雪呼嘯著湧入禮堂,父親跨進來,抖落身上的一層雪花。
⑨我說:這是我的——父親!熱烈的掌聲響起……
⑩放學時,我和父親步出禮堂,父親說:你其實沒必要自卑,別人的歧視都是暫時的。男子漢,只要勤奮,別人有的,咱們自己也會有……
文章來自:91閱讀答案網 http://www.91post.com/ent/yue
13.通讀全文,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短語,概括出「我」的心理變化過程。(2分
孤獨恐懼——_ __——自卑於盾——
14.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4分)
(A)父親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答:
(B)我往書包里塞進兩個窩頭和一塊老鹹菜,咬咬牙,沖進風雪之中。
答:
15.小說多次描寫風雪,其作用是什麼?(3分)
答:
16.聰系全文,簡要分析小說中父親這一人物形象。(3分)
答:
17.這篇小說意蘊豐富,引人深思,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獲得了哪些啟示。(4分)
答:
13.答案:興奮不已,驚喜激動
評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14.答案:(A)運用了神態描寫,逼真地寫出了父親笑容一下子停滯的神情,表現了父親的心情由興奮到難過失落無奈的急遽變化的過程。
(B)運用了細節描寫(動作描寫),形象地寫出我急於離家的情形,從而表現出「我」決定不讓父親參加家長會的痛苦愧疚矛盾的心理。
評分:描寫方法1分,作用分析1分,每小題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5.答案:①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②襯托「我」自卑而苦澀的心情。③烘託人物形象。④渲染蒼涼凝重的氛圍。
評分:每點1分,答出三點得3分,共3分。
16.答案:通過寫父親不顧兒子阻攔,冒雪參加家長會的故事,塑造了一個憨厚朴實,疼愛理解孩子、貧窮卻不自卑的父親形象。
評分:概括內容1分,分析形象2分,共3分。
17.答案:①其實我們沒必要自卑,別人的歧視都是暫時。只要勤奮,別人有的,我們自己
也會有。
②無論是鄉下人還是城市人,奮斗的權利都是相同的,任何的成功都需要付出汗水。
③富貴者不必瞧不起人,貧窮者也不必妄自菲薄,人格面前,沒有富貴貧窮之分。
評分:寫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得4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2.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中考是一項高風險的選拔性考試,具有重大的影響。小說閱讀是中考語文的重要內容之一。任何一項考試,試題是關鍵。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及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原文丟失的硬幣
吉鳳山
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聽見一個小女孩跟我說:“叔叔,幫我拿一下好嗎?”一瞄,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條巷子。小女孩說著,將手中的東西遞到我面前,是一瓶純凈水和一枚一元的硬幣。她說:“我系一下鞋帶。”接過兩件東西,我一邊饒有興致地看著小女孩系鞋帶,一邊將那枚硬幣在手中拋著玩。我問小女孩:“怎麼只帶一元錢啊?”女孩說:“老師讓我們每人交一元錢。”
這個時候,我一不小心,硬幣從手中滑落,蹦蹦跳跳落入了下水道。
我想從衣袋裡掏一元錢的硬幣還小女孩,可身上沒有硬幣。當小女孩系好鞋帶抬起頭來,我只得將一張10元的票子遞給她。
小女孩伸手剛要接,卻又縮了回去:“我剛才讓你拿的是一元錢的硬幣啊。”我說:“你剛才那枚硬幣,叔叔不小心掉入下水道了。”小女孩說:“怪不得我剛才聽見丁丁當當的聲音呢。”小女孩猶猶豫豫地接過錢:“那我先帶上你的錢,放學回來再把9元錢還給你。”
晚上,響起敲門聲,打開門一看,門外站著小女孩和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小女孩指著男子說:“叔叔,他是我爸爸,我們是來還你錢的。”
我趕緊將他們讓進屋說:“你們真是太認真了。”
“哪能欠帳不還呢?”小女孩的爸爸掏出幾張紙幣遞向我,手伸在半道上卻停住了,直盯著我的身後看。“這都是你的東西?”他問。我順著他的目光轉過身去,原來他看到的是櫃子上放著的那些陶瓷製品。我點點頭:“對,我喜歡 收藏 一些小古董。”
聽我這么一說,小女孩的爸爸將手縮了回去:“這錢我不給你了。”我一愣,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但還是說:“我本來就沒要你給嘛。”
他又說:“這9元錢不但不給你,你還得給我錢。”我以為他是開玩笑,便也笑著問他:“為什麼?”他從衣袋裡掏出一張報紙,指著上面的一個小“豆腐塊”說:“我今天看到這張報紙,上面有個 廣告 ,你自己看看吧。”我接過報紙一看,這是一則“收藏硬幣發發發”的小廣告,上面寫著:一枚特殊年份出廠的硬幣,收藏價可達千元。
“可這跟我有什麼關系?”
“你就別裝糊塗了。”他走到我身後,拿起一件青花瓷器,在手中把玩,“不是我上門看到這些東西,還不知道你是干這行的。我女兒的那枚硬幣,根本沒掉進下水道,而是被你私吞了,一轉身,你就能賺大錢吧。”
我想跟他解釋,他一擺手:“你不用再說了,給錢吧。”我有點生氣地問他要多少錢。他堅定地說:“給我500元。”
這時,小女孩拉著她爸爸的衣襟說:“爸爸,叔叔沒有騙我們,我當時還聽見硬幣掉進下水道的聲音,叔叔沒有騙我們。”
那男人勃然大怒道:“大人的事情,你不懂,少摻和。”
小女孩恐懼地低下頭,不說話了。
又是一番口舌,我感覺到再爭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便拿出500元錢,遞給男人。他迫不及待地揣著錢,領女兒走出大門。我聽見男人教訓小女孩:“傻丫頭,看到爸爸沒有誣陷好人吧。他要是心裡沒有鬼,能那麼痛快地給咱們500元錢?”小女孩委屈地說:“爸,你就是冤枉叔叔了,我聽見了那硬幣掉進下水道的聲音。”又是一聲怒喝,父女倆的爭辯聲漸漸遠去。
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一個消息讓我吃一驚:昨天晚上,一個小女孩偷偷地從家裡跑出來,用鐵撬撬開窨井蓋,鑽到下水道中。由於下水道年久失修,沼氣的濃度很大,小女孩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新聞的最後還提醒家長,要看管好自家的孩子,不能讓他們出入危險的場地。
新聞還配了小女孩死亡時的照片——她正是早上我遇到的那個女孩,她的小手裡捂著一枚一元錢的硬幣。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女孩失去最寶貴的生命,是那枚硬幣,還是成年人卑劣的心理?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目(1)填寫出本文的 故事 情節。接硬幣→_____→_____→_____→嘆硬幣
(2)除掉開頭部分的“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條巷子”和結尾部分的“新聞還配了小女孩死亡時的照片”這些文字行不行?為什麼?
(3)你認為是什麼讓女孩失去了最寶貴的生命?作者寫這篇 文章 意在呼籲什麼?
(4)有讀者指出,本文在情節上存有一處破綻:既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條巷子,對於小女孩死亡這件事應該在家就能早聽說,為什麼非要寫“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才知道呢?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2017年中考小說 閱讀答案(1)丟硬幣→賠硬幣→買硬幣
(2)不行。這些文字起照應作用。開頭部分的文字照應了我為什麼會給小女孩拿東西和小女孩為什麼晚上能很快來我家還錢;結尾部分照應了我為什麼能確定死去的就是那個小女孩。
(3)爸爸卑劣的心理和做法 誠信,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4)提示:問題,有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不同意。雖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條巷子,但“我”沒在家、小女孩家封閉消息或者 其它 原因都會造成“我”沒早聽說這個事實。
示例二:同意有破綻。前一天晚上小女孩和她爸爸到“我家”還錢,“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可看出小女孩發生事期間“我”一直在家,應該能聽說。即使在家不知道這件事合理,文章中應該有所交待與照應,要知道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是十分注意鋪墊和照應的。
猜你喜歡:
1. 2017年語文中考題答案
2.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3. 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4. 2017年中考語文測試卷及答案
5. 2017年中考語文訓練試題及答案
3. 語文閱讀答案
語文的閱讀理解題是考試里的必考內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一) 宗盛搞小說,出身書香門第。其祖父為清末最後一茬翰林,只是做了三兩年,大清便倒台了,這位遺老偏又隨了張勛的“辮子軍”光復朝廷,直至無望,才遷回小城。祖父便日日拖了花白辮子,去大戶人家縱論詩文,寫寫對子,也不過是為了換得一碗米酒。 好在遺老留下一堆古籍,宗盛受益匪淺。宗盛熟讀經史子集,一部《資治通鑒》,口若懸河,講到現在,回回有新花招,從不重樣。 宗盛的小說,便也來得厚重。 宗盛的妻子教書,人極好,講一口好聽的嘉興話。宗盛寫小說時,埋頭不出,妻子便餐餐裹了粽子。粽子里有核桃、烏棗、臘肉、蛋黃。小巧好看,且又耐吃。 宗盛好論時事,又是政協。每次開會,總是借古鑒今,就如何發展本縣經濟,發表宏觀大論,常常一矢中的。但提案上去,往往只是被簽上“此提案極有價值,請某某部門研處”,便沒了下文。宗盛卻不氣餒,照提不誤。 眼下文人的日子多過得艱難,宗盛也不例外。兩個兒子均已大了,一家四口,仍擠在一間斗室。妻子常說自己裹得一手正宗的嘉興粽子,應該到街上擺個攤兒試試。宗盛倒不清高,他說:“為商不恥,只要不奸。”卻反對妻子賣粽子歷早。宗盛一腔雄才大略,做生意也是如此。 果然有文學圈裡的人來找宗盛,商議合夥做生意的事,這生意往往大得令空茄人瞠目結舌,且往往唾手可得。宗盛便很激動,時常與來人商議至深夜,卻從沒有做成的時節。 肢虧雀時間久了,妻子不見有錢進來,且往往要打掃滿地煙蒂,不免有了些怨言。 機會終於來了。 鄉下某山發現銀銅礦,省地質部門來測定,品位極高,只是蘊藏量不大,不值得大工程隊開采。有文學青年興沖沖地找來,手持著省里的測定文書,說已與村裡講定,承包此山,每噸礦石只需交給村裡十八元,運到外地卻可賣出高價。 宗盛立時激動不已,翻開縣志,果有記載,說民國十六年,有南洋巨商准備投資采礦,奈何運輸機械的船隻在海上遭海盜劫掠,只得作罷。宗盛再細讀測定文書,記載的數據與來人所說無二。有史可查,又有現代科學鑒定結果為據,還能有假?宗盛便七拼八湊借來三萬元,與來人合股開礦。 沒料想,幾個月過去,第一車礦石出來,運到礦廠,一測,卻品位極低,以十八元一噸賣給礦廠,人家也不願收。連運幾個礦廠,皆是如此。 宗盛忽然覺得自己像這礦石。 背了三萬元債,宗盛無心再寫小說。 妻子卻仍是極好,也不多言。 這時,縣城的小吃興起粽子熱,一色兒掛著黃色小旗,上書“正宗嘉興五芳齋粽子”。一元錢一隻,生意極是紅火。 妻子對宗盛說:“我們去賣粽子,好哦?”言語極輕.猶猶豫豫地望著宗盛。 宗盛卻極爽快,說:“行!” 又說:“古時有賣葯老人,賣的葯貨真價實,幾十年‘言無二價’,生意卻始終紅火。《鏡花緣》里又有一君子國,君子國里,賣的人總是嫌自己的東西不好,賣的價錢又高,請買方擔待:買的人總是說賣的東西太好,賣的價錢又低,實在無法承受。我們雖不是君子國,但一要貨真,二要言無二價。” 妻子也極看重品行,說:“這個自然。” 妻子裹粽子時,宗盛便在一旁督工,核桃、烏棗、臘肉、蛋黃一樣不少,工藝也只只講究,裹得嚴嚴實實,不松不垮。 宗盛便放心了。每到夜晚,便在街上擺一竹椅,置一煤爐,爐上安一鋼精鍋,一鍋粽子熱氣騰騰。粽子九毛一隻,一晚上能賣幾百隻,生意極為紅火。 一星期下來,宗盛和妻子一結賬,卻發覺每隻粽子要虧一毛錢。 妻子說:“要加價,一隻一塊一,好貨不怕貴。”宗盛卻說:“言無二價,我不賣!”妻子又說:“價不變,那料要減幾成。”宗盛更是不肯:“這樣豈不欺了後買的客?我不賣!” 妻子惱了,說:“你以為君子國里做得成買賣?”宗盛堅持不賣。 後來,倒是合夥開礦山的文學青年和宗盛妻子一道,將粽子生意又做了起來。他們租了個店面,料不但減了,價格也不再是言無二價,一年裡都有了四個價,都是往高里漲,生意卻依然紅火。 初始,宗盛也時時去店裡走走,忍不住要看看原料,說說言無二價和君子國的買賣,妻子和文學青年自是不理。一年下來,非但將債還了,還略有結余。 宗盛不再去店裡了,又寫起了小說。寫作時,妻子仍然餐餐另做了粽子給他端來,核桃、烏棗、臘肉、蛋黃,依舊一樣不少,宗盛吃起來,卻總覺得少了些許風味。 不知怎的,宗盛的小說竟難發起來。寫時,眼前總拂不去那位翰林先祖,拖了辮子縱論詩文,以換一碗米酒。 (選自2015年第1期《短篇小說》,有刪改) 19.請簡要概括葉宗盛的形象特點。(4分) 20.文中畫線的句子,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 (l)宗盛忽然覺得自己像這礦石。(2分) (2)妻子對宗盛說:“我們去賣粽子,好哦?”言語極輕,猶猶豫豫地望著宗盛。(2分) 21.小說倒數第二段,葉宗盛吃著妻子做的與先前完全一樣的粽子,為什麼會“總覺得少了些許風味”?(4分) 22.小說結尾意味深長,含義豐富,可以引發讀者的多種理解。請結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9.(4分)深受傳統文化熏陶,文學功底深厚;頗具古君子遺風,恪守傳統道德;崇尚清談議論,常脫離實際;迂腐教條,不知靈活變通。(答出一條給1分) 20.(4分)⑴(2分)葉宗盛開礦失敗,感到自己同這些礦石一樣無用,表現了他消沉低落、失意自責的心理。⑵(2分)妻子以試探和商量的口吻提出賣粽子的事,小心翼翼,表現了她體貼關懷丈夫,想為丈夫分憂,但又擔心他不同意的矛盾心理。 21.(4分)妻子出售的粽子料減價漲,有違自己遵奉的“言無二價”“貨真”的古風,(2分)葉宗盛覺得眼前的粽子也似乎沾染了庸俗之氣,失去了以往純正的風味。(2分) 22.(6分)可以有如下理解:⑴葉宗盛恪守的古君子之風在現實中落敗,他倍感失落,只能從自己的翰林先祖那裡尋找慰藉。這樣更能突出其迂腐固執的性格缺陷,增添了人物的悲劇色彩,突出了小說的諷刺意味。⑵妻子事業的成功讓葉宗盛反躬自省,覺察到自己與迂腐守舊的翰林先祖別無二致。這樣使主人公具有了理性反思的品質,形象更加豐滿,小說主題也更為豐富。⑶市場經濟觀念與傳統的價值觀念之間的矛盾和碰撞,使得葉宗盛內心困惑、糾結,對是否繼承翰林先祖的遺風感到疑惑。可以引發讀者對新形勢下如何傳承傳統道德深入思考,使小說更富時代意義。(每點3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得滿分;如有其它理解,符合文意、合乎情理即可。)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二) 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人常下水,會受風寒,年紀大,腿腳胳膊會酸痛。有病就要治,汴河橋頭的許三樓就能醫。許三樓治病,很少開葯,他常告誡人說,是葯三分毒,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有人就醫,問清病因,許三樓便拿來細銀針,找准穴位,扎進去。一般扎針七天,准好。 許三樓每天太陽偏西准時關門。如來晚了,不管是平民乞丐,還是達官貴人,對不起,明天再醫。也有破例時候,一次,錢家當鋪少爺上樹掏鳥窩摔下後昏迷不醒,錢家人急抱孩子找許三樓。聽見哭聲,許三樓快步出屋,錢家人一見,撲通跪下,求他救人。許三樓猛一轉身說,拿針來。說著話,接過銀針,一二三四,銀針瞬間紮下,不一會兒,孩子嘴角開始抖動,許三樓臉上露出笑意,緊接著,五六七,又飛快紮下三根銀針,孩子睜開眼睛。 錢家送來白銀百兩,可許三樓只收十文錢。 還有一次破例。新來知府白一品腿酸疼不能站立。師爺上門請許三樓。許三樓認真對師爺說,家中病人多,實不敢離開半步,還請知府上門才好。師爺回去告訴知府,白一品沒有生氣,坐轎去見許三樓。 白一品親自登門,許三樓握針出門迎接,並示意知府不要下轎,就坐在裡面扎針。 一二三四……十二根銀針紮上腿,白一品頓感覺疼痛減輕許多。半個時辰過後,許三樓將白一品腿上銀針起了,告訴他明天還來,要接連針七天,才好。 針腿時,透過轎窗,白一品看到前來找許三樓看病的人排著長隊。 第二天中午,白一品到許三樓家門外和百姓一起排隊。 看見等候在外的白一品,許三樓心想,都說新知府清正廉明,關心百姓,看來是真的。自己昨天破例針腿沒錯,知府離開腿哪行喲?許三樓走到知府面前,要為他扎針。白一品搖頭說,等吧。白一品堅持排隊。許三樓很感動。 第三天再針腿時,白一品發現自己是第一個,等腿針好,看病的人才陸續趕來。幾天都這樣。七天後,知府腿好了。白一品開心說,這下不用坐轎啦。說著話,他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伸手接下。 傍晚,許三樓收拾好銀針,正准備關門,忽然從汴河橋飛奔一匹馬來,跑到門前,從馬上跳下一個紅臉大漢。來者雙手抱起許三樓准備將他送上馬背。 何事?許三樓也不驚慌。隨俺上山治病。不帶針,去何用?紅臉大漢一聽,放開他。 許三樓進屋拿把銀針,順從地坐到他身後,雙手緊緊抱著紅臉大漢後腰。白馬急馳。半袋煙工夫,馬已跑到重崗山。進了山門,紅臉大漢下馬一看,傻了,身後坐的人不是許三樓,是個十歲男童。 男孩告訴他說,自己是許三樓的五公子,父親坐上馬後,准備親自前來,可想到明天還有許多病人來扎針,無奈臨時改變主意,讓其前來,還請諒解。你也會針?紅臉大漢滿臉疑問。男童點頭,一臉認真。紅臉大漢半信半疑將他領到母親身邊。問清病情,男童拿過銀針,一二三四……瞬間針已紮好。感覺如何?紅臉大漢抱著母雙肩,不放心地問。舒服。見母親閉上雙眼很享受,紅臉大漢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連針七天,母親腰不疼了。紅臉大漢拿出金銀珠寶,男童謝了,只取七十文錢,下山。 知府得知消息後,去找許三樓,讓他幫助勸說山匪孫飛虎,把劫去的救濟糧歸還給府衙。 許三樓點頭說,試試看吧。 重崗山寨。紅臉大漢熱情款待五公子。那可是救命糧。山上的弟兄也等米下鍋呀…… 五公子告辭。孫飛虎一直送到山下。臨別,孫飛虎左臉上停落一隻蒼蠅,他剛想伸手拍。只聽五公子說,去。話音剛落,孫飛虎就看到眼前立著根細銀針,針尖上的蒼蠅正掙扎拍打著翅膀。有的錢該拿,有的米不能吃呀。丟下這句話,五公子飛身上馬。 瞅著一路揚起的塵土,孫飛虎禁不住摸了摸左臉,感覺臉有點木。孫飛虎發現嘴歪時,滿山正飄著細雨。 汴河橋頭,一個蒙面人找到許三樓,求見五公子。五公子出遠門了。何時回來?你的臉不是受一般風寒,要馬上針。許三樓答非所問。半個時辰,取針。許三樓交代說,嘴歪最怕風寒,如你用心醫治,也不必前來扎針,每天此時只須面向陽光,雙手撫心,我便在家為你下針,十天,准好。 歪嘴人將信將疑騎馬回山。想到一路上遇到那麼多討飯災民,再摸下自己的歪臉,他叫人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後,這才安心下來。 中午十二時,孫飛虎面南朝泗州城許三樓家方向坐好,他剛把雙手放在心口,就覺得左臉上,彷彿真有銀針一根接著一根紮下,半個時辰後,孫飛虎感覺左臉上針又被一根根擰下。 隔水隔山又隔城的,許三樓真能在他臉上扎針?孫飛虎不信。不過,許三樓沒有騙他,十天後,他的歪嘴真的恢復了原形。 (選自《小說月刊》2013年第4期) 17.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兩項都對得4分,答對一項得2分,有錯項得0分) A 全篇以自然、生動的敘述,交代了許三樓和五公子治病救人的經歷,故事算不上復雜,但情節扣人心弦。 B 小說開頭關於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的環境描寫,具有交代事情發生的背景、渲染氣氛的重要作用。 C 五公子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五公子深受父親的影響,面對金銀珠寶時,也只取七十文錢。 D 文章通過白一品親自登門以及堅持排隊的細節描寫,刻畫了清正廉明、自尊心強、關心百姓的形象。 E 小說結尾處銀針顯露出神奇的功效,實則與前文“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相照應,使人覺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8.“五公子”這一形象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19.“許三樓”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20.小說以“神針”為題非常妙,請從標題含意、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小說主題的角度加以探究。(8分)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7.B D 18.(4分)①推動情節發展。以五公子醫治紅臉大漢母親的腰疼串起小說後半部分,讓我們了解孫飛虎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使故事情節的發展更趨自然。②映襯主要人物。通過對五公子的描寫映襯許三樓,許三樓有醫術精湛、淡泊名利、關心民眾疾苦的性格,使其形象更加鮮明、更加生動,從而使其在讀者的腦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③深化作品主題。作為許三樓幼子的五公子不但繼承了父親的精湛醫術,而且傳承了父親的高尚人品,既增添了小說的思想深度,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答兩點即可) 19.(4分)①醫術精湛:許三樓問清病因,找准穴位,用細銀針扎進去,一般七天准好。醫治錢家當鋪少爺和白一品均淋漓盡致地體現。②淡泊名利:醫治好錢家當鋪少爺,錢家送來白銀百兩,許三樓不為利益所誘惑,只收十文錢;七天後,知府腿好了。當白一品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許三樓沒有因為白一品知府的身份,去巴結和討好,而是伸手接下。③關心民眾疾苦。當知府找許三樓勸說孫飛虎歸還救濟糧,許三樓並沒有推辭,設法讓孫飛虎把救濟米歸還府衙。(回答兩點即可) 20.(8分)①標題含意:表層含義,許三樓、五公子的精湛醫術能救死扶傷;深層含義,能解孫飛虎等人的心結,關心民眾疾苦, 救民於水火之中。②人物形象:小說中所有人物之間的關系都是以神針為紐帶連結合起來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藉助神針來表現的),神針使許三樓、五公子等人物形象鮮活,躍然紙上。③情節結構:整個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都是圍繞神針進行的。以神針為線索,使故事情節發展一波三折。④小說主題:借“神針”來贊美許三樓、五公子妙手回春的醫術,也表達對他們關心民眾疾苦的高尚品德的褒揚。
4.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及其答案
語文的閱讀理解題是考試里的必考內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一)
宗盛搞小說,出身書香門第。其祖父為清末最後一茬翰林,只是做了三兩年,大清便倒台了,這位遺老偏又隨了張勛的“辮子軍”光復朝廷,直至無望,才遷回小城。祖父便日日拖了花白辮子,去大戶人家縱論詩文,寫寫對子,也不過是為了換得一碗米酒。
好在遺老留下一堆古籍,宗盛受益匪淺。宗盛熟讀經史子集,一部《資治通鑒》,口若懸河,講到現在,回回有新花招,從不重樣。
宗盛的小說,便也來得厚重。
宗盛的妻子教書,人極好,講一口好聽的嘉興話。宗盛寫小說時,埋頭不出,妻子便餐餐裹了粽子。粽子里有核桃、烏棗、臘肉、蛋黃。小巧好看,且又耐吃。
宗盛好論時事,又是政協。每次開會,總是借古鑒今,就如何發展本縣經濟,發表宏觀大論,常常一矢中的。但提案上去,往往只是被簽上“此提案極有價值,請某某部門研處”,便沒了下文。宗盛卻不氣餒,照提不誤。
眼下文人的日子多過得艱難,宗盛也不例外。兩個兒子均已大了,一家四口,仍擠在一間斗室。妻子常說自己裹得一手正宗的嘉興粽子,應該到街上擺個攤兒試試。宗盛倒不清高,他說:“為商不恥,只要不奸。”卻反對妻子賣粽子。宗盛一腔雄才大略,做生意也是如此。
果然有文學圈裡的人來找宗盛,商議合夥做生意的事,這生意往往大得令人瞠目結舌,且往往唾手可得。宗盛便很激動,時常與來人商議至深夜,卻從沒有做成的時節。
時間久了,妻子不見有錢進來,且往往要打掃滿地煙蒂,不免有了些怨言。
機會終於來了。
鄉下某山發現銀銅礦,省地質部門來測定,品位極高,只是蘊藏量不大,不值得大工程隊開采。有文學青年興沖沖地找來,手持著省里的測定文書,說已與村裡講定,承包此山,每噸礦石只需交給村裡十八元,運到外地卻可賣出高價。
宗盛立時激動不已,翻開縣志,果有記載,說民國十六年,有南洋巨商准備投資采礦,奈何運輸機械的船隻在海上遭海盜劫掠,只得作罷。宗盛再細讀測定文書,記載的數據與來人所說無二。有史可查,又有現代科學鑒定結果為據,還能有假?宗盛便七拼八湊借來三萬元,與來人合股開礦。
沒料想,幾個月過去,第一車礦石出來,運到礦廠,一測,卻品位極低,以十八元一噸賣給礦廠,人家也不願收。連運幾個礦廠,皆是如此。
宗盛忽然覺得自己像這礦石。
背了三萬元債,宗盛無心再寫小說。
妻子卻仍是極好,也不多言。
這時,縣城的小吃興起粽子熱,一色兒掛著黃色小旗,上書“正宗嘉興五芳齋粽子”。一元錢一隻,生意極是紅火。
妻子對宗盛說:“我們去賣粽子,好哦?”言語極輕.猶猶豫豫地望著宗盛。
宗盛卻極爽快,說:“行!”
又說:“古時有賣葯老人,賣的葯貨真價實,幾十年‘言無二價’,生意卻始終紅火。《鏡花緣》里又有一君子國,君子國里,賣的人總是嫌自己的東西不好,賣的價錢又高,請買方擔待:買的人總是說賣的東西太好,賣的價錢又低,實在無法承受。我們雖不是君子國,但一要貨真,二要言無二價。”
妻子也極看重品行,說:“這個自然。”
妻子裹粽子時,宗盛便在一旁督工,核桃、烏棗、臘肉、蛋黃一樣不少,工藝也只只講究,裹得嚴嚴實實,不松不垮。
宗盛便放心了。每到夜晚,便在街上擺一竹椅,置一煤爐,爐上安一鋼精鍋,一鍋粽子熱氣騰騰。粽子九毛一隻,一晚上能賣幾百隻,生意極為紅火。
一星期下來,宗盛和妻子一結賬,卻發覺每隻粽子要虧一毛錢。
妻子說:“要加價,一隻一塊一,好貨不怕貴。”宗盛卻說:“言無二價,我不賣!”妻子又說:“價不變,那料要減幾成。”宗盛更是不肯:“這樣豈不欺了後買的客?我不賣!”
妻子惱了,說:“你以為君子國里做得成買賣?”宗盛堅持不賣。
後來,倒是合夥開礦山的文學青年和宗盛妻子一道,將粽子生意又做了起來。他們租了個店面,料不但減了,價格也不再是言無二價,一年裡都有了四個價,都是往高里漲,生意卻依然紅火。
初始,宗盛也時時去店裡走走,忍不住要看看原料,說說言無二價和君子國的買賣,妻子和文學青年自是不理。一年下來,非但將債還了,還略有結余。
宗盛不再去店裡了,又寫起了小說。寫作時,妻子仍然餐餐另做了粽子給他端來,核桃、烏棗、臘肉、蛋黃,依舊一樣不少,宗盛吃起來,卻總覺得少了些許風味。
不知怎的,宗盛的小說竟難發起來。寫時,眼前總拂不去那位翰林先祖,拖了辮子縱論詩文,以換一碗米酒。
(選自2015年第1期《短篇小說》,有刪改)
19.請簡要概括葉宗盛的形象特點。(4分)
20.文中畫線的句子,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
(l)宗盛忽然覺得自己像這礦石。(2分)
(2)妻子對宗盛說:“我們去賣粽子,好哦?”言語極輕,猶猶豫豫地望著宗盛。(2分)
21.小說倒數第二段,葉宗盛吃著妻子做的與先前完全一樣的粽子,為什麼會“總覺得少了些許風味”?(4分)
22.小說結尾意味深長,含義豐富,可以引發讀者的多種理解。請結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9.(4分)深受傳統文化熏陶,文學功底深厚;頗具古君子遺風,恪守傳統道德;崇尚清談議論,常脫離實際;迂腐教條,不知靈活變通。(答出一條給1分)
20.(4分)⑴(2分)葉宗盛開礦失敗,感到自己同這些礦石一樣無用,表現了他消沉低落、失意自責的心理。⑵(2分)妻子以試探和商量的口吻提出賣粽子的事,小心翼翼,表現了她體貼關懷丈夫,想為丈夫分憂,但又擔心他不同意的矛盾心理。
21.(4分)妻子出售的粽子料減價漲,有違自己遵奉的“言無二價”“貨真”的古風,(2分)葉宗盛覺得眼前的粽子也似乎沾染了庸俗之氣,失去了以往純正的風味。(2分)
22.(6分)可以有如下理解:⑴葉宗盛恪守的古君子之風在現實中落敗,他倍感失落,只能從自己的翰林先祖那裡尋找慰藉。這樣更能突出其迂腐固執的性格缺陷,增添了人物的悲劇色彩,突出了小說的諷刺意味。⑵妻子事業的成功讓葉宗盛反躬自省,覺察到自己與迂腐守舊的翰林先祖別無二致。這樣使主人公具有了理性反思的品質,形象更加豐滿,小說主題也更為豐富。⑶市場經濟觀念與傳統的價值觀念之間的矛盾和碰撞,使得葉宗盛內心困惑、糾結,對是否繼承翰林先祖的遺風感到疑惑。可以引發讀者對新形勢下如何傳承傳統道德深入思考,使小說更富時代意義。(每點3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得滿分;如有其它理解,符合文意、合乎情理即可。)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二)
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人常下水,會受風寒,年紀大,腿腳胳膊會酸痛。有病就要治,汴河橋頭的許三樓就能醫。許三樓治病,很少開葯,他常告誡人說,是葯三分毒,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有人就醫,問清病因,許三樓便拿來細銀針,找准穴位,扎進去。一般扎針七天,准好。
許三樓每天太陽偏西准時關門。如來晚了,不管是平民乞丐,還是達官貴人,對不起,明天再醫。也有破例時候,一次,錢家當鋪少爺上樹掏鳥窩摔下後昏迷不醒,錢家人急抱孩子找許三樓。聽見哭聲,許三樓快步出屋,錢家人一見,撲通跪下,求他救人。許三樓猛一轉身說,拿針來。說著話,接過銀針,一二三四,銀針瞬間紮下,不一會兒,孩子嘴角開始抖動,許三樓臉上露出笑意,緊接著,五六七,又飛快紮下三根銀針,孩子睜開眼睛。
錢家送來白銀百兩,可許三樓只收十文錢。
還有一次破例。新來知府白一品腿酸疼不能站立。師爺上門請許三樓。許三樓認真對師爺說,家中病人多,實不敢離開半步,還請知府上門才好。師爺回去告訴知府,白一品沒有生氣,坐轎去見許三樓。
白一品親自登門,許三樓握針出門迎接,並示意知府不要下轎,就坐在裡面扎針。
一二三四……十二根銀針紮上腿,白一品頓感覺疼痛減輕許多。半個時辰過後,許三樓將白一品腿上銀針起了,告訴他明天還來,要接連針七天,才好。
針腿時,透過轎窗,白一品看到前來找許三樓看病的人排著長隊。
第二天中午,白一品到許三樓家門外和百姓一起排隊。
看見等候在外的白一品,許三樓心想,都說新知府清正廉明,關心百姓,看來是真的。自己昨天破例針腿沒錯,知府離開腿哪行喲?許三樓走到知府面前,要為他扎針。白一品搖頭說,等吧。白一品堅持排隊。許三樓很感動。
第三天再針腿時,白一品發現自己是第一個,等腿針好,看病的人才陸續趕來。幾天都這樣。七天後,知府腿好了。白一品開心說,這下不用坐轎啦。說著話,他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伸手接下。
傍晚,許三樓收拾好銀針,正准備關門,忽然從汴河橋飛奔一匹馬來,跑到門前,從馬上跳下一個紅臉大漢。來者雙手抱起許三樓准備將他送上馬背。
何事?許三樓也不驚慌。隨俺上山治病。不帶針,去何用?紅臉大漢一聽,放開他。
許三樓進屋拿把銀針,順從地坐到他身後,雙手緊緊抱著紅臉大漢後腰。白馬急馳。半袋煙工夫,馬已跑到重崗山。進了山門,紅臉大漢下馬一看,傻了,身後坐的人不是許三樓,是個十歲男童。
男孩告訴他說,自己是許三樓的五公子,父親坐上馬後,准備親自前來,可想到明天還有許多病人來扎針,無奈臨時改變主意,讓其前來,還請諒解。你也會針?紅臉大漢滿臉疑問。男童點頭,一臉認真。紅臉大漢半信半疑將他領到母親身邊。問清病情,男童拿過銀針,一二三四……瞬間針已紮好。感覺如何?紅臉大漢抱著母雙肩,不放心地問。舒服。見母親閉上雙眼很享受,紅臉大漢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連針七天,母親腰不疼了。紅臉大漢拿出金銀珠寶,男童謝了,只取七十文錢,下山。
知府得知消息後,去找許三樓,讓他幫助勸說山匪孫飛虎,把劫去的救濟糧歸還給府衙。
許三樓點頭說,試試看吧。
重崗山寨。紅臉大漢熱情款待五公子。那可是救命糧。山上的弟兄也等米下鍋呀……
五公子告辭。孫飛虎一直送到山下。臨別,孫飛虎左臉上停落一隻蒼蠅,他剛想伸手拍。只聽五公子說,去。話音剛落,孫飛虎就看到眼前立著根細銀針,針尖上的蒼蠅正掙扎拍打著翅膀。有的錢該拿,有的米不能吃呀。丟下這句話,五公子飛身上馬。
瞅著一路揚起的塵土,孫飛虎禁不住摸了摸左臉,感覺臉有點木。孫飛虎發現嘴歪時,滿山正飄著細雨。
汴河橋頭,一個蒙面人找到許三樓,求見五公子。五公子出遠門了。何時回來?你的臉不是受一般風寒,要馬上針。許三樓答非所問。半個時辰,取針。許三樓交代說,嘴歪最怕風寒,如你用心醫治,也不必前來扎針,每天此時只須面向陽光,雙手撫心,我便在家為你下針,十天,准好。
歪嘴人將信將疑騎馬回山。想到一路上遇到那麼多討飯災民,再摸下自己的歪臉,他叫人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後,這才安心下來。
中午十二時,孫飛虎面南朝泗州城許三樓家方向坐好,他剛把雙手放在心口,就覺得左臉上,彷彿真有銀針一根接著一根紮下,半個時辰後,孫飛虎感覺左臉上針又被一根根擰下。
隔水隔山又隔城的,許三樓真能在他臉上扎針?孫飛虎不信。不過,許三樓沒有騙他,十天後,他的歪嘴真的恢復了原形。
(選自《小說月刊》2013年第4期)
17.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兩項都對得4分,答對一項得2分,有錯項得0分)
A 全篇以自然、生動的敘述,交代了許三樓和五公子治病救人的經歷,故事算不上復雜,但情節扣人心弦。
B 小說開頭關於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的環境描寫,具有交代事情發生的背景、渲染氣氛的重要作用。
C 五公子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五公子深受父親的影響,面對金銀珠寶時,也只取七十文錢。
D 文章通過白一品親自登門以及堅持排隊的細節描寫,刻畫了清正廉明、自尊心強、關心百姓的形象。
E 小說結尾處銀針顯露出神奇的功效,實則與前文“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相照應,使人覺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8.“五公子”這一形象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19.“許三樓”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20.小說以“神針”為題非常妙,請從標題含意、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小說主題的角度加以探究。(8分)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7.B D
18.(4分)①推動情節發展。以五公子醫治紅臉大漢母親的腰疼串起小說後半部分,讓我們了解孫飛虎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使故事情節的發展更趨自然。②映襯主要人物。通過對五公子的描寫映襯許三樓,許三樓有醫術精湛、淡泊名利、關心民眾疾苦的性格,使其形象更加鮮明、更加生動,從而使其在讀者的腦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③深化作品主題。作為許三樓幼子的五公子不但繼承了父親的精湛醫術,而且傳承了父親的高尚人品,既增添了小說的思想深度,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答兩點即可)
19.(4分)①醫術精湛:許三樓問清病因,找准穴位,用細銀針扎進去,一般七天准好。醫治錢家當鋪少爺和白一品均淋漓盡致地體現。②淡泊名利:醫治好錢家當鋪少爺,錢家送來白銀百兩,許三樓不為利益所誘惑,只收十文錢;七天後,知府腿好了。當白一品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許三樓沒有因為白一品知府的身份,去巴結和討好,而是伸手接下。③關心民眾疾苦。當知府找許三樓勸說孫飛虎歸還救濟糧,許三樓並沒有推辭,設法讓孫飛虎把救濟米歸還府衙。(回答兩點即可)
20.(8分)①標題含意:表層含義,許三樓、五公子的精湛醫術能救死扶傷;深層含義,能解孫飛虎等人的心結,關心民眾疾苦, 救民於水火之中。②人物形象:小說中所有人物之間的關系都是以神針為紐帶連結合起來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藉助神針來表現的),神針使許三樓、五公子等人物形象鮮活,躍然紙上。③情節結構:整個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都是圍繞神針進行的。以神針為線索,使故事情節發展一波三折。④小說主題:借“神針”來贊美許三樓、五公子妙手回春的醫術,也表達對他們關心民眾疾苦的高尚品德的褒揚。
5.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