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p倫理小說在線閱讀
① 《倫理學》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倫理學》(斯賓諾莎)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WJw1QeR4x3LZkggRtW6MbA
書名:倫理學
作者:斯賓諾莎
譯者:賀麟
豆瓣評分:8.9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1998-01
頁數:270
內容簡介:
作者巴魯赫·德·斯賓諾莎(1632—1677),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並稱為近代西方哲學的三大理性主義者。
本書是斯賓諾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學思想基團廳本上都表述在這本書中。斯賓諾莎和笛卡爾一樣,認為只有像幾何學一樣,憑理性的能力從最初幾個由直觀獲得的定義和公理推論出來的知識才是最可靠的知識。因此本書採用幾何學的方式寫成,從本體論、認識論開始探塌攔隱討,最後將《倫理學》的最高概念設定為自由:自由是一種朝向「自我保存」的努力,「對神的理智的愛」是實現人的內在自由的途徑。
作者簡衡彎介:
斯賓諾莎(163—1677),十七世紀「典型資本主義國家」——荷蘭的偉大哲學家,唯物主義者和戰斗的無神論者,同時又是一位理性主義的先驅。斯賓諾莎的世界觀是在尼德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急劇發展的時期形成的,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學思想應該看作是對資產階級自由的論證。
②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倫理的現代困境》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德國] 漢娜·阿倫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m-HqX04yk7ztSX8fXHGtXQ
書名: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作者:[德國] 漢娜·阿倫特
譯者:孫傳釗
豆瓣評分:6.8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1-1
頁數:304
內容簡介:
漢娜·阿倫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關於邪惡之強制性報告》一書出版後,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本書就以此著及相關討論為窺鏡,希望作現代倫理中一些關乎基準(這些基準是人類良知得以生長的土壤)的思考。
作者簡介:
漢娜· 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出身於德國漢諾威一個猶太人家庭,在馬堡和弗萊堡大學讀哲學、神學和古希臘語;後轉至海德堡大學雅斯貝爾斯的門下,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國,1951年成為美國公民。同年,《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出版,為她奠定了作為一個政治理論家的國際聲望。
流亡之前,阿倫特以一個猶太人的身份協助猶太組織工作,為此曾被納粹政府關押過。去美國之後,她為流亡者雜志《建設》撰寫評論等;做過肯捨出版社的編輯;1952年擔任過「猶太文化重建委員會」的負責人。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隨著《人的狀況》、《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的矚目人物,近年來聲譽日隆。1975年12月阿倫特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③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倫理的現代困境》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倫理的現代困境》([德國] 漢娜·阿倫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U_OMaaWaVn6X3sC47odJeQ
書名:《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倫理的現代困境
作者:[德國] 漢娜·阿倫特
譯者:孫傳釗
豆瓣評分:7.5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1-1
頁數:328
內容簡介: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倫理的現代困境》由賀君照田主編,其中有譯有評,最近幾輯尤注意中西歷史交叉延入"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
作者簡介:
1963年出版。阿道夫·艾希曼1906年生,曾在屠殺猶太人中扮演重要角色,戰後化名逃往阿根廷,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獲,1961年在耶路撒冷對其舉行了刑事審判。阿倫特作為《紐約客》的特派記者前往報道該審判,最終形成了這本書。
從閱讀有關卷宗開始,到面對面冷眼觀察坐在被告席上的艾克曼,以及聽他滿嘴空話地為自己辯護,阿倫特斷定被人們描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惡魔」的這個人,實際上並不擁有深刻的個性,僅僅是一個平凡無趣、近乎乏味的人,他的「個人素質是極為膚淺的」。
因此,阿倫特提出的一個著名觀點是:「平庸無奇的惡。」他之所以簽發處死數萬猶太人命令的原因在於他根本不動腦子,他像機器一般順從、麻木和不負責任。她再次運用極權制度的意識形態性質來分析這樣一個平庸無奇的人為什麼捲入深淵般的惡而無法自拔,問題在於納粹通過使用新的「語言規則」來解說他們的反常行為:「滅絕」、「殺掉」、「消滅」都由「最終解決」、「疏散」、「特殊處理」來表達。對於追求觀念的人來說,「一切都是可能的。」
在這本書中,阿倫特對於猶太人在歷史上處於邊緣狀態的「無根基性」、「無政治性」,以及猶太組織的領導的消極做法提出了直言不諱的批評,導致了這本書的出版引起了軒然大波。盡管對審判的結果同樣表示滿意,但阿倫特對審判的性質和過程還是表達了疑問——「審判的目的是表現正義,而不是別的什麼」,不是「復仇」及展示「恥辱」。這種眼光超出了對於種族和地方的認同,她著眼的不是受害者,而是行為本身。在這個意義上,阿倫特認為艾克曼應為他的「反人類罪」而不是「反猶太人罪」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