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排行 » 小說名字是紅燭昏羅帳

小說名字是紅燭昏羅帳

發布時間: 2022-07-20 21:31:41

⑴ 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 是誰的詩,全文是什麼

出自蔣捷《虞美人·聽雨》,全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至暮年,兩鬢斑白,獨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想到人世的悲歡離合,似乎總是那樣的無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隨那窗外的雨,在階前點點滴滴直到天明。

(1)小說名字是紅燭昏羅帳擴展閱讀

注釋:

虞美人:著名詞牌之一。唐教坊曲。茲取兩格,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

昏:昏暗,羅帳:古代床上的紗幔。

斷雁:失群孤雁

僧廬:僧寺,僧舍。

星星:白發點點如星,形容白發很多。無情:無動於衷。

一任:聽憑。



⑵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1.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出自宋代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2. 全詩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3. 譯文為: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台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4. 全詩藝術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歷程。其中,既有個性烙印,又有時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風流、壯年飄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見一個歷史時代由興到衰、由衰到亡的嬗變軌跡,而這正是此詞的深刻、獨到之處。

  5. 少年時:不識愁滋味;中年時:顛沛流離的悲涼滄桑;老年時:歷盡離亂後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歡離合誰也說不清,聽那窗前的秋雨一無所動,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⑶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出自】《虞美人·聽雨》

【全詩】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意思】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台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賞析】

同是「聽雨」,作者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詞人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出發,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

詩歌藝術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歷程。其中,既有個性烙印,又有時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風流、壯年飄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見一個歷史時代由興到衰、由衰到亡的嬗變軌跡,而這正是此詞的深刻、獨到之處。

【作者】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咸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於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

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

作品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台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虞美人·聽雨》由宋蔣捷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小令,卻概括出少年、壯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謂言簡意賅.它以「聽雨」為媒介,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因受國亡之痛的影響,感情變得麻木,一任雨聲淋漓,消解了喜怒哀樂……而其深層則潛隱著亡國愁情.
原作中前兩個聽雨的場景是同一個人(作者)的一種回憶.紅燭昏羅帳,其中「昏」一詞很好地展現了一種迷離的感覺,一種隱約的氛圍,像是回憶之感.斷雁叫西風的感覺也是宏大的場景,有著濃郁的個人憂傷色彩.但是最後的僧廬聽雨中,完全是一種現實的描繪.「而今」一詞很好的說明了現狀——一種又回憶拉回現實的感受,增加了對歲月的感悟!
少年時:不識愁滋味;中年時:顛沛流離的悲涼滄桑;老年時:歷盡離亂後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歡離合誰也說不清,聽那窗前的秋雨一無所動,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⑸ 《金粉世家》裡面燕西為冷清秋讀的那首詩是什麼裡面有冷清秋的名字。全詩以及作者。

《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至暮年,兩鬢斑白,獨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想到人世的悲歡離合,似乎總是那樣的無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隨那窗外的雨,在階前點點滴滴直到天明。

(5)小說名字是紅燭昏羅帳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蔣捷生當宋、元易代之際,大約在公元1274年(宋度宗成淳十年)中進士,而幾年以後宋朝就亡了。他的一生是在戰亂年代中顛沛流離、飽經憂患的一生。這首詞正是他的憂患餘生的自述。

這首詞以「聽雨」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選取作者一生三個典型片斷,凸顯詞人晚年悲苦凄涼的境遇和心情。同是聽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際遇,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

方位名詞的巧妙運用,是這首詞的一大特點。「少年聽雨歌樓上」,追歡逐樂,無憂無慮,正是作者一生中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因而一個「上」字,正好暗合作者這樣一種生活情境。

「壯年聽雨客舟中」,這時期的作者,進士及第不久,南宋滅亡,他不肯仕元,開始了漂泊生涯。「軟語燈邊、笑渦紅透」的家庭生活既已失去,離亂生活,使他惟有感時傷懷,於客舟中聽瀟瀟冷雨,吹瑟瑟西風。

看遼闊的江面堆滿鉛灰色的雲,失群孤雁傳來凄厲的哀鳴,心境一何愁苦悲涼!但這時的處境與暮年相比,還未到達極端孤寂的境地,因而用一「中」字,倒也貼切。

⑹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這首詞是誰寫的出處

作者應為「蔣捷」。

蔣捷:虞美人①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
斷雁叫西風。②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③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作者】
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江蘇宜興)人,生卒年不詳。寧度宗咸淳十年(1274)進士。宋亡不仕,抱節以終。其詞多承蘇、辛一路而兼有眾長,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有《竹山詞》。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
《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②斷雁:失群的孤雁。 ③星星:形容鬢發斑白。
【品評】
此詞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表現了少年、壯年、晚年三個人生階段的不同境遇、不同況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
「少年聽雨」的畫面,由「歌樓」、「紅燭」、「羅帳」等綺艷意象交織而成,傳達出春風駘盪的歡樂情懷。盡管這屬於燈紅酒綠的逐笑生涯,畢竟與憂愁悲苦無緣,而作者著力渲染的正是「不識愁滋味」的青春風華。
「壯年聽雨」的畫面,以「客舟」為中心視點,而在四周點綴以「江闊」、「雲低」、「斷雁」、「西風」等衰颯意象,映現出在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坎坷遭際和悲涼心境。
「而今聽雨」的畫面,則刻意凸現出僧廬之冷寂與鬢發之斑白,藉以展示晚年歷盡離亂後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歡離合總無情」,是追撫一生經歷得出的結論,蘊有無限棖觸,不盡悲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瀾不起,但徹夜聽雨本身,卻表明他並沒有真正進入超脫沉靜的大徹大悟之境,只不過飽經憂患,已具有「欲說還休」的情感調節和心理控制能力。
三幅畫面前後銜接而又相互映照,藝術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歷程。其中,既有個性烙印,又有時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風流、壯年飄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見一個歷史時代由興到衰、由衰到亡的嬗變軌跡,而這正是此詞的深刻、獨到之處。

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這是蔣捷《虞美人》中的一句。全詞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短短一首詞,概括了自己歷經的一生:少年、壯年和老年。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是說年輕的時候,在歌樓廝混作樂,無聊地聽著雨聲,紅燭明滅搖曳,照得羅帳也顯得昏暗。

⑻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這句詩的整首詩是什麼

蔣捷:虞美人①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
斷雁叫西風。②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③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熱點內容
怎麼閱讀古典小說 發布:2025-02-02 00:59:31 瀏覽:961
玄幻言情女強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0:49:32 瀏覽:449
沒心的人小說閱讀理解答案 發布:2025-02-02 00:47:53 瀏覽:455
免費下載倪匡衛斯理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0:46:13 瀏覽:964
超級無敵系統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2-02 00:44:50 瀏覽:518
網游小說偵探小說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0:22:00 瀏覽:198
好看的推理加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1 23:53:27 瀏覽:844
好看的小說重生文娛小說 發布:2025-02-01 22:45:57 瀏覽:543
國際大獎小說哪個好看 發布:2025-02-01 22:40:39 瀏覽:388
女特工重生在現代軍隊的小說 發布:2025-02-01 22:32:29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