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排行 » 犯罪大案小說排行榜

犯罪大案小說排行榜

發布時間: 2022-07-17 05:44:49

Ⅰ 有沒有關於犯罪心理的小說推薦

犯罪心理類小說如下:
《沉默的羔羊》《十宗罪》《盜夢空間》《第七個讀者》《心理罪》等。

1、《沉默的羔羊》的精華在於萊克特和史達琳的交鋒,一方是邪惡的諸葛亮,另一方是初出茅廬的劉備,他們的反差非常大,滲透到性別、年齡、個性、為人處世各個層面,這為他倆的互相利用創造了絕妙的條件。萊克特需要從被囚的外在環境上升到控制者的心理高地,他的武器是挖掘並解析史達琳的幼年心靈創傷;而史達琳需要從一個實習生的卑微地位,通過破獲一樁棘手案件,使自己上升到受人器重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她的手段是借用萊克特的大腦。他們彷佛是一對難舍難分的冤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

2、十宗罪是作家蜘蛛寫的一部懸疑小說,本書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為化名本介紹十個恐怖兇殺案,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都是曾被媒體嚴密封鎖,當局諱莫如深的奇案大案。例如,肢體雪人、雨夜幽靈、地窖囚奴、人皮草人、變態色魔……以及轟動網路駭人聽聞的刁愛青碎屍案。四個超級警察,各懷絕技,從全國警察隊伍中挑選而出,組成中國特案組,負責對全國各地發生的特大兇殺案進行偵破,案情恐怖離奇,此文中十起特大案件都是首次公布內幕。

3、盜夢空間:
多姆·柯布(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是一位經驗老道的竊賊,他在這一行中算得上是最厲害的,因為他能夠潛入人們精神最為脆弱的夢境中,竊取潛意識中有價值的秘密。柯布這一罕見的技能使他成為危險的企業間諜活動中最令人垂涎的對象,但這也讓他成為了一名國際逃犯,失去自己的所愛。

4、《第七個讀者》由推理作家,警察學院教師雷米創作,是《心理罪》系列小說的前傳,自2006年7月至9月連載於《今古傳奇》。2006年度最佳長篇驚險懸疑故事。

5、心理罪:在一系列讓警方感到撲朔迷離的案件中,沉默寡言的大學生方木突然被警方扯入其中,而他又憑什麼隨口就說出了逍遙法外的兇手的真正面目?

Ⅱ 燒腦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白夜行》

《白夜行》是東野圭吾迄今最具野心、口碑最好的長篇傑作,具備經典名著的一切要素:一宗離奇命案牽出跨度近20年步步驚心的故事:悲涼的愛情、吊詭的命運、令人發指的犯罪、復雜人性的對決與救贖……這部小說獲得周刊文春「推理小說年度BEST10」第1名,燒腦程度可見一斑!
《達·芬奇密碼》

這部小說被譽為迄今為止最好看的知識懸疑小說。《達·芬奇密碼》中讓人絞盡腦汁的密碼,就隱藏在列昂納多·達·芬奇的藝術作品當中;令人絕望的角逐,就在遍布歐洲的大教堂和城堡里展開;令人震驚的事實真相,在掩蓋了數百年之後,終於被撩起了神秘的面紗。《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尼爾森德米勒評論本書:「《達芬奇密碼》令其他以智慧見稱的恐怖小說黯然失色。這真是天才之作。」
《福爾摩斯探案集》

本書作者柯南·道爾被譽為「英國偵探小說之父」,迄今為止仍是世界最暢銷偵探小說作家之一。自從1886年柯南·道爾完成《血字的研究》,翌年與其他作品發表於《比頓聖誕年刊》,福爾摩斯這個文學人物就誕生在了世界上。《福爾摩斯探案》的主人公福爾摩斯,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偵探形象。他面對的案件總是疑雲重重、撲朔迷離,但他在合乎邏輯的推理下,最終總是能撥開迷霧,使得案件真相大白。作者在講故事時,巧設懸念,文筆簡練,使得故事讀起來高潮迭起,引人入勝。
《布穀鳥的呼喚》

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羅琳化名羅伯特·加爾布雷思,推出推理小說處女作,所有人都在談論的一本書!小說講述斯特萊克是個身心曾遭重創的退伍軍人,生活一團混亂。這個案子化解了他的財務危機,但他也付出了巨大代價:他深入女模復雜的世界,黑暗的真相一一浮出水面,而他離致命危險也越來越近……這是部引人入勝而優雅的推理小說,彌漫著濃郁的英倫氣息:梅菲爾區高尚靜謐的街景,東區的後街酒吧,喧嚷的蘇荷區。
《無人生還》

偵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作品,被譯為四十種語言,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廣播劇、電子游戲等。這部小說講述十個相互陌生、身份各異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邊一座孤島上的豪宅。客人到齊後,主人卻沒有出現。當晚,一個神秘的聲音發出指控,分別說出每個人心中罪惡的秘密。接著,一位客人離奇死亡。暴風雨讓小島與世隔絕,《十個小士兵》——這首古老的童謠成了死亡咒語。如同歌謠中所預言的,客人一個接一個死去……殺人游戲結束後,竟無一人生還!
《D坂殺人事件》

江戶川亂步日本推理文學開山鼻祖和精神領袖,通曉推理小說是一種從邏輯上解開謎團的文字,是日本推理小說界當之無愧的開拓者。《D坂殺人事件》收錄了江戶川亂步筆下唯一名探明智小五郎系列短篇八篇。這部小說講述某天下午,「我」坐在白梅軒咖啡廳里悠閑地喝著咖啡,並與剛結識不久的明智小五郎一同觀察稍微有些異樣的舊書店。只是,原本每晚都獨自看店的性感老闆娘今晚遲遲不現身,加上最近傳聞老闆娘身上傷痕累累……一思及此,我與明智小五郎立刻奔赴書店,卻意外看到遭人勒死的老闆娘。到底誰殺了老闆娘,她身上的傷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死亡通知單》

中國最高智商的社會犯罪小說。讓所有自認為高智商的讀者拍案叫絕的佳作。凡收到「死亡通知單」的人,都將按預告日期,被神秘殺手殘忍殺害。即使受害人報警,警方以最大警力布下天羅地網,並對受害人進行貼身保護,神秘殺手照樣能在重重埋伏之下,不費吹灰之力將對方手刃。
小說講述所有的殺戮都在警方的眼皮底下發生,警方的每一次抓捕行動都以失敗告終。而神秘殺手的真實身份卻無人知曉,警方的每一次布局都在他的算計之內,這是一場智商的終極較量。看似完美無缺的作案手法,是否存在破解的蛛絲馬跡?一場精彩的比賽,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對手。你要殺我,我也要殺你——這就是警察和殺手的故事。
《盜墓筆記》

一部五十年前流傳下來的千年古卷!最好看的盜墓小說。夠膽就看《盜墓筆記》,神秘莫測的上古神墓、海底船墓、天宮雪墓,傳說中的血屍、粽子、海猴子現身千年古墓,盜墓世家傳人與摸金校尉詭異奇駭的大鬥法,南北各派盜墓術語秘技大揭密,首度展現深入海底神秘船葬古墓的盜墓小說,當前盜墓小說狂潮的始作俑者之一。
《蠶》

這部小說是繼《布穀鳥的呼喚》之後,「斯特萊克推理系列」的第二部。這部被評價為「能一口氣讀完的好小說」。《蠶》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倫敦出版界,偵探斯特萊克尋找失蹤小說家歐文·奎因,不久發現奎因被殘忍殺害,留下了一部攻擊了他認識的所有人的手稿……這部小說節奏很快,情節百轉千回,非常引人入勝……這部燒腦新作將在5月4日與中國讀者見面。

Ⅲ 十大公認最好看的刑偵小說

十大公認最好看的刑偵小說:

1、《餘罪》

基層小警的破案故事,一個從警校畢業的大學生,接到秘密任務,投身到與犯罪對抗的生死決斗之中,其中有過迷茫,但是依然堅定地走在了對抗黑暗的道路上,哪怕自己就是餘罪。每一卷的案件設計都非常獨到別出心裁,刑偵內容平實但卻透露出專業氣質,更不獵奇不靠重口內容博眼球。更重要的是其三觀正,思想正,案件種類包羅萬象,算是相當豐富人生閱歷的一本書,刑偵類神書。

2、《死亡通知單》

小說講述所有的殺戮都在警方的眼皮底下發生,警方的每一次抓捕行動都以失敗告終。而神秘殺手的真實身份卻無人知曉,警方的每一次布局都在他的算計之內,這是一場智商的終極較量。文內伏線鋪設到位,劇情緊張,反轉設計精彩合理,節奏緊湊,細節描寫到位,一步一環,環環相扣,詭計極其精妙,看得人根本停不下來。

3、《十宗罪》

十個恐怖兇殺案,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都是曾被媒體嚴密封鎖,是當局諱莫如深的奇案大案……文筆細膩,很能打動人心…一口氣讀下來,不忍釋卷…每一個案件都離奇詭秘,讓人慾罷不能,其獨特的設定讓每一個出場的人物,都有成為被懷疑對象的可能,直到真相揭開那一刻才使得讀者恍然大悟。

4、《高智商犯罪》

《高智商犯罪》被讀者評為可媲美東野圭吾推理系列的佳作。壞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這本懸疑推理小說中壞人的智商特別高。作者專注於細節,邏輯嚴密,情節新穎,詭計也是比較讓人眼前一亮的,尤其是結局的反轉更是出人意料。

5、《賊警》

高智商的不法之徒被重案組招安了,成為打擊高智商犯罪的骨幹力量……文筆功底深厚,智商分析邏輯性很強,作者腦洞很大,文筆細膩,人物豐滿,高智商較量,各種爽點套路層出不窮,值得一追。

6、《法醫秦明》

展現在讀者眼前的就不是一篇靠查資料、靠憑空歪歪的小白文了,它專業且嚴謹,是真實發生,真實存在的犯罪案件,這也可能是這部作品大受歡迎的一個原因所在。其中的案件或匪夷所思或因為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引起的殺人動機,讓人感到毛骨悚然,脊背發涼。

7、《心理罪》

作者用細膩和專業的筆觸講述了一個撲朔迷離的犯罪故事:主人公方木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但他熟知犯罪心理畫像這門刑偵學的前沿學科,在他和變態殺人狂驚心動魄鬥智斗勇的過程中,人性的丑惡被深刻地揭示,同時也彰顯了正義的力量。

8、《詭案組》

為追求真相,慕申羽跟其他詭案組成員不惜屢次以身犯險,解開一個又一個疑團,但真相竟比表象更不可思議,駭人聽聞的靈異事件背後,往往隱藏著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小說故事核心是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扭曲的人性和無法看透的人心,一切最後揭秘不過都是兇手的故弄玄虛罷了。

9、《白夜追凶》

講述的是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因為有黑暗恐懼症所以只在白天查案,晚上就由弟弟扮成哥哥的樣子繼續尋找線索,哥倆周旋於周巡隊長等人之間,然後一邊幫忙查案,一邊合力尋找線索以排除弟弟被栽臟嫁禍的殺人嫌疑的故事。整本小說筆調冷硬乾脆,邏輯縝密精妙,懸念迭起、邏輯、文筆流暢、通俗易懂,是一本絕對能讓人一口氣讀完的超懸疑小說。

10、《夜行實錄》

一個故事都是獨立的案件,以追查失蹤的女友為主線,主要關注女性、兒童、老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的安全問題。書中的故事每一個在作者獨特的的講述中,都顯得那麼真實,讓人聽後不寒而凜,每一個故事的情節思路都非常清晰,細膩的筆觸把細節描寫得淋漓盡致,看到犯罪分子殘忍的作案手法,令人發指,充滿了憤怒,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岌岌可危。

Ⅳ 求推薦懸疑 刑偵推理類有聲小說

你好,推薦你聽一聽李野默播講的《午夜文庫》系列有聲小說,這個是與新星出版社的《午夜文庫》系列推理小說合作的,播講的全都是著名的推理小說,而且李野默的聲音也非常好聽,後期製作也很好,推薦其中的《占星術殺人事件》《灰之迷宮》《斜屋犯罪》《雙面獸事件》這幾部日系推理。

Ⅳ 有沒有好看的刑偵類小說

阿加莎的很多書都很棒,推薦《東方快車謀殺案》,《羅傑疑案》,《死亡約會》。
節奏很慢,有點溫吞(其實那個年代女作家幾乎都這樣,阿婆的書節奏算是女作家裡最快的了)
要看快節奏的話,可以試試傑弗里·迪弗的書,節奏快,翻盤逆轉相當刺激一氣呵成,大片感相當強,而推理也很足量。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英國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偵探小說,屬於偵探赫爾克里·波洛系列,1934年1月首次出版。 該小說講述了波洛在殺機四伏的列車上撥開重重迷霧,最終在十二個嫌疑人中鎖定真凶的故事。小說探討了法治不健全之下的私刑尋仇,人情正義與法理爭議之間的重重矛盾。

中文名
東方快車謀殺案

出版社
柯林斯犯罪俱樂部

又名
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加萊車廂謀殺案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原版名稱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類別
偵探、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24:死亡約會
肥胖、邪惡的博因頓老夫人是家族的暴君。她就像一隻盤踞在網中的蜘蛛,把幾位兒女死死地困在身邊,不讓他們和外界接觸,並以此為樂。每個人都對她厭憎無比,卻又無力擺脫。 古怪的博因頓一家來到約旦。炎熱的一天,在佩特拉迷人的玫瑰色峭壁上,博因頓老夫人像尊怪異的佛像一般端坐不動——她死了。只是,她的手腕上留有一個微小的針孔,那是她被注射過致命一針的唯一跡象。這一次,留給波洛解謎的時間,只有二十四小時。

書名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24:死亡約會

外文名
Appointment with Death

作者
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

譯者
朱琳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Ⅵ 推薦幾個最火的破案類的小說吧,現代刑事警察破案類的。

最近豆瓣閱讀里很火的一部純技術派刑偵小說《兇案密碼》之《保險櫃里的骷髏》,人物和故事都是亮點,大案套小案,高潮迭起,像看電視劇一樣,很過癮。

Ⅶ 世界十大推理小說是哪十部啊,謝謝的

查看文章
世界十大推理小說及其簡介評析
1.Y的悲劇 The Tragedy of Y
2.童謠兇殺案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3.桶子 The Cask
4.羅傑挨克洛德命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5.人頭 La Tete d』um Homme
6.格林家命案 The Greene Murder Case
7.稻草的女人 La Femme de Paile
8.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10.X的悲劇 The Tragedy of X

世界推理經典評析

一、Y的悲劇(艾勒里.奎因)

對於一個「正統本格偵探小說作家」,對於自己的作品,他該負什麼樣的「責
任」?這個問題的提出可能顯得有些怪異,我想表達的是,推理小說的作家既被「
定義」(或稱「歸類」),而作家本身也以此「類型」為傲,顯然他必須在作品裡
「做一些什麼事」來使他夠資格成為「足以為傲的類型」。
對於正統的(或稱「古典的」)推理小說迷來說,閱讀一種構成於公平、合乎
邏輯的解謎推理游戲,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這種推理迷所企盼的,自然是趨近
於此一條件的登峰作品(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推理十誡」這種規則的產生)-風氣
的驅動導致作家的寫作習慣-Y的悲劇即是這種風潮之下的產物。

奎因到底「做了什麼」,才使得這本書成為古典推理迷心目中的第一名?我認
為是他「大膽」的寫法。怎麼說呢,常讀推理小說的同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我
們很認真地在思考某部作品的謎團關鍵時,總是絞盡腦汁不得其解,看到最後才明
白原來作者很討厭地隱藏了這個謎團的某個小地方-在很多時
候,作者為了維持作品劇情的懸疑性,不讓太多讀者容易地猜出謎底,難免會隱藏
某些小關鍵,使讀者無法獲得充實足夠的破案資訊-當然,在考慮作品結局的意外
性時,這種作法是不得不然的結果,否則讀者可能會矛盾地覺得這本小說不夠精彩
,對於作者來說,兩者的平衡點真是難以取捨。

然而,奎因卻願意提供足夠的破案線索,甚至可以說是過多,並且以反覆辯證
的邏輯推衍來強調這些破案的關鍵,加深讀者們對案情重心的掌握與了解----這種
「願意」是很少有作家做得到的。二來則由於這個案子的獨創性夠強烈,奎因更能
夠自信滿滿地表現出「即使告訴你們所有的線索,你們也不見得猜得出來」的態度
,不得不使所有的讀者甘拜下風。

當然,有些天才的讀者果真能從所有的線索之中整合出那個「唯一的解答」,
這也應證了鯰川哲也曾說過的:好的古典解謎推理,其謎題要讓大多數讀者猜不到
,但也不能所有讀者都猜不到。做不到前者是作者設計的謎團太簡單,做不到後者
是作者沒有提供足夠的線索。

小說的價值是需要經過千錘百煉的,眾讀者的百般苛求使這部作品證明,它的
確有資格獲得這個殊榮。

二、童謠兇殺案(阿嘉莎.克莉絲蒂)

以一首「別有深意」的歌謠來作為貫串全書的主題,並不是由這本第二名首創
。范.達因的「主教謀殺案」之中的「鵝媽媽童謠」才是其濫觴(這本書也排名十
四大之中,以後再作介紹)。但是克莉絲蒂之所以被尊稱為推理女王,並不僅僅因
為其大部份的作品皆有水準之上的表現,也不只是她巧妙的謎團布局,更重要的是
她能想出前所未見的獨創詭計。

而即使其詭計並非首創,她也能改變表現的形式,產生與眾不同的閱讀樂趣。
這本「童謠兇殺案」就是最佳典例。一群人受邀到某孤島度假,然後是接二連三的
殺人事件,被害者一個一個身亡,到最後全死光了,島上一個人都不剩......

高木彬光在其處女作「紋身殺人事件」中利用書里的一角對推理小說(應屬本
格解謎)下了一個定義:包含了非常奇怪的要素和非常理性的要素。的確,讀者們
想看的並不是報紙的社會新聞,推理小說絕對要具備「奇怪」與「理性」的吸引魅
力。「童謠兇殺案」想表現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就邏輯上而言,把孤島設為密室,島上如果發生殺人事件,若事先島上無人躲
藏,則兇手必為島上這群人的其中之一。克莉絲蒂想表達的「奇怪要素」是:若島
上所有人全被殺害,則兇手為何?再加上「印地安兒歌」、「印地安木偶的消失」
,「奇怪的要素」相互羅織糾纏,故事裡是否存在破案的偵探已不重要,因為這種
魅力很自然而然地驅使讀者去扮演聰明的旁觀者,透過自身的想像力與思考邏輯去
解釋謎底----當然了,答案是沒那麼容易就能看得出來的....

三、桶子(F.W.克勞夫茲)

剛剛提到的冠軍跟亞軍,各位可以發現兩者的寫作取向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這也可以說明:推理小說並沒有既定的創作法則。

縱然不是古典、不是本格,沒有提供公平解謎線索....也不見得無法擄掠讀者
的心,大家看了「桶子」之後,我相信這種感覺一定會更深(這個類似結論的感想
希望能給有意創作的
同好一點幫助)。除了以上兩種推理小說的寫法之外,還能便出什麼花樣?

「桶子」並不想讓讀者參與推理,也不想告訴讀者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他想
告訴讀者的是一件曲折離奇的兇殺案 有人可能會問了:曲折離奇的兇殺案,能給
予推理小說迷什麼樣的閱讀樂趣?前兩名推理小說,都有一個讓人震驚的答案,出
乎意料的結局....但是「桶子」沒有。

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此,但並不表示它不好看,它自有其魅力。從杜邦、福爾
摩斯、亞森羅蘋等超人型名探以來,許多讀者對於「小說的前大部份充滿著一大堆
繁瑣、支離破碎、沉悶的龐雜線索,最後再由名偵探一針見血地指出破案關鍵,真
凶於是落網」這類公式化劇情已感疲乏,原因是名偵探固然令人崇拜,其智力與一
般讀者畢竟相差太過遙遠,難免有神化的感覺,太不真實。

反觀在現實世界中,刑警們不屈不撓、抽絲剝繭的辦案精神,卻可以給讀者真
切的感覺。由一個疑裝有 體的木桶之遺失開始,克勞夫茲鉅細靡遺地詳述了偵探
們追查真相的經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兇案逐漸披露內情。這本書比較特殊的地方
是一共有三位偵探出場!

一般說來,在推理小說里出現復數的偵探時,彼此總是互相競爭對立,而當中
有一位偵探算是真正的主角。這本書則不然,叄位偵探在辦案時並沒有明顯的交集
,各作各的事,但在「交接」的地方並無任何不順暢的感覺。這顯示作者說故事的
能力極強,而劇情的曲折、懸疑程度也讓人隨著偵探的情緒而起伏,這是非常成功
的一點。

這種寫法到現在已成為一個流派。像森村誠一、西村京太郎等名家都寫了相當
多量的這類作品(尤以十津川探案為著名)。所謂的「參與」也變得不像是過去的
「得知、收集線索」,更讓人感到別具風味的「體驗追緝真凶、尋求謎團出路」。

四、羅傑.艾克洛德命案(阿嘉莎.克莉絲蒂)

記得在介紹第二名「童謠兇殺案」的時候曾經提過,克莉絲蒂寫小說時十分致
力於獨樹一幟,對於舊有的詭計願意翻新手法去詮釋,更有嘗試突破前人窠臼的勇
氣,比方說像知名度相當高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而這本「艾克洛德命案」則是
意外性最強烈、代表性最高的例子。

其實說真的,要我源源本本地寫出對這本書的心得,而又完全不會 漏書中的
主要謎團,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在此就只好運用「旁徵博引」、「天馬行空」
的方式來說明了。沒看過這本書的同好可能會完全不知道我意指為何,只得多多包
涵了。

推理小說也是文學的一支,只不過其予人的刻板印象被認為非現實性過高,文
學價值過低,登不上大雅之堂,因此至少在台灣來說,推理小說是「弱勢團體」,
地位比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言情小說還不如。而其實就許多推理小說家來說,他們也
不需要寫一些純文學式的內容,畢竟兇殺案的內幕對他們而言更具魅力,因此,文
筆平實即可。

不過也有一些作家不願意甘於現狀,他們希望推理小說不只是推理謎題,還需
要具備文學性、人性。比方說像松本清張、森村誠一、連城叄紀彥等人。這當然是
一件好事了!譬如松本的努力使得推理小說造成全日本的風行與普及,自此成為日
本大眾文學的主流。

另外有些作家則迥異於這些「入世」的作家,將文筆拿來「故弄玄虛」,以「
文字」本身來製造謎團、更進一步地擴張「詭計」的定義。比方說像綾十行人的作
品、余心樂的「推理之旅」皆有這種傾向。這種寫法有點「後現代」,總之讀者看
完這些作品也的確有「驚艷」的感覺,也願意去肯定推理小說家作這方面的突破。

在古典推理小說中本來有許多神聖不可侵犯的戒律,由於這個緣故而紛紛土崩
瓦解,這顯示了不同時期之下,推理小說家與推理小說迷心態上的轉變。對於那些
戒律,小說家與讀者經常都會產生共同的疑惑:就直覺上來講,的確是「不要這樣
寫比較好」,但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寫」,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這種想法往
往陷入兩難的困境,尤其是小說家,動起筆來可真是縛手縛腳,舉步維艱。

但就是有這么「勇敢」的作家願意嘗試突破戒律!我想克莉絲蒂的作品直到如
今仍是世界推理迷的最愛,她的「勇氣」也不無貢獻吧!尤其在當時仍是古典解謎
風盛行之日,許多作家仍然「視戒律為聖經」,她在此刻創作出許多「獨一無二」
的名著,試別人之所不敢試,誠然足以給今日許多有心創造的朋友作為借鏡了。

毫無頭緒地寫了這么多,沒看過這部作品的人大概還是覺得莫名其妙,總之「
艾克洛德命案」確實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排行殿軍的名次也表示了這部作
品並不因它突破了傳統的寫作戒律而稍減顏色,反而更增其光芒。

五、人頭(西姆農)

說起來其實是一本很奇異的推理小說。讓人感到很古怪的一點是:作者(推理
雜志譯為席夢儂)在陳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血案之後,探長梅古雷完全不像其他名
偵探一樣明察秋毫地搜查現場百回,或是傳訊數十名關系人進行冗長的對談以幫助
讀者對於案情的掌握,反而無所事事地在酒館里晃逛,與一名似乎與案件風馬牛毫
不相乾的青年 混....

其實就一個像我一樣的「現代」讀者而言,這種寫法並不算十分特殊,只不過
我們在拜讀推理大師之作品時,往往會先入為主地考慮到作者的「年代」,而認為
他筆下的名偵探,自當偵辦的是「古典」的犯罪,而這種「古典」的犯罪自然又會
像范.達因所謂的「一切的一切皆出自於精準的籌畫」諸如此類雲雲(這種論點在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會加以詳述),於是乎,讀者們也就覺得梅古雷竟然沒有偵辦
這種案件而感到奇怪,感到特殊了....

寫到這里,或許大家還不太清楚我所想表的意思,在此舉出一喻:梅古雷偵辦
「人頭」這件案子,就好像哲瑞.雷恩偵辦「幽靈列車」的感覺一樣....有人還是
莫名其妙吧?既然梅古雷辦的不是古典犯罪,那他偵辦的案件又該是屬於什麼類型


在此先試著對「古典犯罪」下個定義好了:兇手具有極高的智慧、精湛的演技
、超人的執著,他可以殘酷無情地連續殺害五條十條人命,也可以隱姓埋名地藏匿
數十年只為了殺一個人,更可以馬不停蹄地製造一大堆不動如山的不在場證明-這
又需要過人的體力耐力....

就小說的領域來說,這種人當然能被創造,但讀者更清楚現實生活中絕不可能
。在「古典犯罪」中,兇手已經不被當成「人」了。而在當時的推理小說中仍有尚
未被觸及的領域,心理學。它賦予了小說里的兇手「人」的意義。「人頭」的重點
不是在突破人為詭計的障壁,而是將「人的心理」當作是「詭計」來加以探討...
.

當然了,現在這類作品已經相當多,推理小說多樣化風格的結果,不過在那時
就西姆農就已經嘗試著這種寫法,也可說是一項創舉了。然而就當時眾作家仍以「
視連續殺人為芝麻小事」的推理文風來說,能否被接受就見仁見智了。

之前提到古典推理不把兇手當人看,儼然一副「批判舊文化」的眼光,其實對
於推理小說迷而言(至少就我個人而言),古典、正統推理的時代已然是「人去樓
空」,絕不可能有過去百家爭鳴的黃金輝煌之勢,驚人獨創的詭計謎團也不復重現
(或只是曇花一現),身為讀者只能夠「心嚮往之」了。

六、格林家命案(范.達因)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倒是可以讓所謂的古典本格迷滿足閱讀慾望,因為正
如范.達因自己所制訂的「推理小說二十則」所述,就是有人非純粹的正統推理不
愛,他所寫的推理小說幾乎完全合乎這些嚴苛的規定,而由我這么一個讀過許多種
類型的推理迷看來,此書真可說是正統中的正統、純粹中的純粹了。

在這本書里頭,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叫做「死者死得越乾脆越好」,「犯罪責任
歸屬全由一人兇手承擔」,「完全沒有描寫戀愛故事」,「完全沒有文學性的藻飾
」....所有推理作品希望達成的理想境界,都出現在這部作品裡頭。

我想提出的問題是:這部作品的確可稱得上臻於完美,但讀者是不是一定都會
喜歡所謂的完美?首先來看看為什麼會有「推理小說二十則」。

推理小說萌芽之因,其實源自於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發展到輝煌時期
,則被視為「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讀者與書中的偵探競爭,看看誰先猜出兇手
是誰。不過由於推理小說家的角色乃「球員兼裁判」,所以被要求不可偏袒書中偵
探,以免妨礙這種「君子之爭」。

如果說,讀者希望能與偵探進行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那所有的推理小說
家的確是應該遵守所謂的「規定」,不然就稱不上是成功的作品。諾可斯在綜合了
當時讀者的需求之後,於1928年發表「推理十誡」,正式條列出推理作家的守則,
而身為美國推理小說大師的范.達因也不甘示弱,在同年更完整地規定出「推理小
說二十則」,極有自信的他更表示他的作品全都可以符合這些繁雜嚴苛的規定。

此為由來。如果說,讀者的確希望能跟書中的偵探進行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
」,那小說家的確是必須遵守這些規定。然而,如果不是呢?現在的讀者已不像過
去的讀者那麼愛「進行公平的智慧游戲」了,而正統的推理小說也發展到了「詭計
難以獨創、翻新」的瓶頸-在這里的「詭計」泛指「兇手在殺人時為掩人耳目、擺
脫嫌疑所擬定的犯罪計劃」,總之,日換星移,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這也就是
為什麼赤川次郎的無厘頭搞笑、夏樹靜子的愛恨交織、松本清張的社會意識會有那
么多死忠讀者的緣故。

對作為一個「現代」讀者的我來說,這種發展是令人欣喜的。推理小說不再只
偏重於詭局的設計,風格與類型多變,大家可以各讀所欲。從這這角度來看,推理
小說應該算是突破了瓶頸,尋出了新的方向。當然了,在潛意識下我還是會希望能
有一個現代的艾勒里.奎因,或是現代的克莉絲蒂,只不過面對洪流般的寫作文風
,如前所述,僅僅能夠「心嚮往之」了。

七、稻草的女人(卡薩琳.亞蕾)

第七名是卡薩琳.亞蕾的「稻草的女人」,新譯名為「女傀儡」,新譯名比較
容易讓讀者了解這本書的故事內容。沒錯,這本書的主角是個女人,一個被人操縱
的女人。

推理小說里有一種形式,從我介紹第一名以來一直都不曾提過,那就是「倒敘
推理」。初讀推理小說的朋友可能對這個名詞不太了解吧!以下先作一個簡單的說
明。

推理小說的原型是由美國的推理小說之父愛倫.坡所建構而成的。他才活了四
十歲就辭世了,一生只留下五篇推理小說,而這五篇推理小說,卻是日後所有推理
小說的原始雛形——後世所有的推理小說家皆模仿這五篇小說的形式,脫離不出來
,這可說是愛倫.坡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只是,這五篇小說並沒有包括所謂的「倒敘推理」。「倒敘推理」的定義大略
是這樣的:故事並不由命案發生之後、警方現場找尋線索開始,而是從兇手的觀點
開始描述,描述他自產生殺意、籌策犯罪計劃,到實行計劃動手殺人的過程——可
能有人會問啦!閱讀推理小說最大的樂趣即在於從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之中,抽絲
剝繭地抓出真凶,但既然從故事一開始作者就已讓讀者知道兇手是誰了,那還有什
麼樂趣可言?

其實,「倒敘推理」的閱讀樂趣並不亞於尋出真凶的身份,其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於故事即將結束的時候,當身為主角的兇手正自認其犯罪計劃天衣無縫,卻半路
殺出一個程咬金(大多是一名平凡的小警員),對兇手說:「我們知道你是兇手!
因為....」注意喔,此時兇手之所以事跡敗露的理由就很重要了!而這個理由通常
都是當初兇手在犯罪時沒有注意到的盲點,有時甚至可能是兇手自以為計劃中最完
美的部份!

這類小說擴展了「推理小說」一個嶄新的視野。其特別的地方有二:

一是提供讀者更高、更公平的參與度。在故事的前半部,作者會鉅細靡遺、不
厭其煩地詳述兇手的犯罪手法、進行方式、實施細節,一步一步讓讀者親身去思考
此兇手犯罪計劃中可能出現的漏洞,讓讀者去扮演偵探,抓出兇手的狐狸尾巴。這
比起看偵探走遍大街小巷去明查暗訪,全書充斥著冗長繁瑣的對話,有著截然不同
的刺激感。

二是增加案件的現實性、人性。由於作者可以從兇手出現殺意開始描述,故能
夠在兇手心態的微妙改變上多加著墨,有時兇手的犯罪肇因於被害者的壓迫,這又
讓讀者們多窺知一些社會的黑暗面,作品的價值也因此更接近純文學,卻又包含通
俗文學的范疇。讀這類小說,心理經常會陷入一種矛盾:不由自主地同情兇手不得
不犯罪的坎坷遭遇,社會正義卻又必須將其繩之以法。而或許小說家只有深刻寫出
這樣的矛盾,才足以讓人對人性有更深沉的省思吧!

「稻草的女人」在這方面有卓越的表現。全書篇幅不太長,但於人性的描寫令
人動容,並為結局報以濃密的悲哀。

八、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艾勒里.奎因)

第八名是艾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奎因的顛峰之作自然是名探
哲瑞.雷恩的「悲劇系列」,而由名探艾勒里.奎因所偵察的「國名系列」,則是
他另一水準之上的集合。「國名系列」一共有十個長篇,本篇與「荷蘭白粉的秘密
」應是其中的最高傑作。

首先介紹一下名探艾勒里.奎因。奎因的本行是推理小說家,而扮演華生角色
的則是其父老奎因探長。這個系列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故事即將結束前的「
向讀者挑戰」,由於艾勒里.奎因號稱師承古典推理大師范.達因,同屬本格派,
故線索的公平、讀者的參與度特別重要。於是奎因就搞了這樣一個噱頭:在「向讀
者挑戰」中向大家宣告:關於案子的所有線索皆已詳列,身為讀者的你是否能推得
真相?這個特別的地方,後來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探案也有模仿。我個人認為這純
屬作家的作秀(show)行為,就是這樣而已。

本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牽涉到了一個古典推理小說中最重要的詭計之一
:無頭屍體。「無頭屍體」系指死者因死後的肢體殘缺,遭截斷藏匿或是嚴重破壞
,而造成此死者身份之難以判定的情形。而這個詭計又與「雙胞胎」詭計互有關連
。總之,這個重要的詭計幾乎所有的推理小說家都亟欲動筆嘗試,將此一概念推陳
翻新,創造出光芒萬丈的謎局。在此原想舉出幾本同類的傑作供讀者們作為選書參
考,但轉而一念,覺得這樣一來我可能有「破壞讀者樂趣」,所以只好作罷。

「無頭屍體」為什麼有這么大的魅力?我在這里試著作作一點個人的猜測。根
據島田莊司對古典本格偵探小說的說法,其要素應有下列四項:陰森的氣氛、恐怖
的情節、神秘的開端、離奇的謎團。而一具無頭屍體的出現,或是已遭肢解的屍塊
,皆足以營造出這四樣要素。小說最大的魅力是以文字的描述來提供讀者無限可能
的想像力,故命案場景倘若如同神秘宗教的祭壇一般,極端殘忍又極端慘不忍睹,
確是可以給予讀者極大的震撼,同時也造成了故事強烈的懸疑性。

「無頭屍體」詭計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要造成死者身份的混淆。最常見的例子是
兇手與被害者的身份顛倒,也就是讓警方誤認,而實際上殺人的真凶是警方誤以為
的被害者。最簡單的情形是如此,而怎麼樣才能夠讓讀者對這個老套的目的留下鮮
明的印象,可就要看作者的功力,如何由此一簡單的目的衍生出變化多端的花樣了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無頭屍體」這個詭計已然走入瓶頸。由血型、指紋
、齒型到DNA鑒定,警方能夠更准確地得知死者的確實身份,狡獪的真凶再也沒有
辦法順心如意地顛倒被害者的身份,進而達到完全犯罪了。於是乎,推理小說家只
好再加入巧合程度較高的「雙胞胎」詭計,兩種詭計混合運用。感覺起來這條路走
得越來越狹窄了、越來越艱辛了。

不過無論如何,「無頭屍體」曾經獨領一時風騷,古典派推理小說家如今仍然
視其為一最具挑戰性的寫作方向,近年來有一部極具知名度的日本作品更是將此一
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耳目一新(這部作品我就不提名字了),顯示「無頭屍
體」或許依然大有可為。

九、死之吻(艾拉.烈文)

這篇小說並不太長,但是情節的鋪陳十分令人激賞,表現的形式也與一般的推
理小說大異其趣。這部作品曾經獲得1939年美國愛倫坡獎最佳長篇處女作獎項(如
果沒記錯的話)。

這篇作品除了風格十分特殊之外,里頭也有和前面所介紹的八部作品完全不同
的地方,就是所謂的「素人偵探」。「素人偵探」是日文直譯,翻成中文,則是「
外行人偵探」。

十、X的悲劇(艾勒里.奎因)

第十名又是美國作家艾勒里.奎因的作品「X的悲劇」,主角是聾偵探雷恩。

身為范.達因式古典解謎派的後繼名家,奎因的確在邏輯思辨上作了很大的努
力。在介紹「格林家命案」的時候就曾提過,古典式的純粹解謎推理並不一定合於
現代讀者的口味,畢竟文風的潮流是會隨時間改變的,十九世紀乃古典推理的黃金
時期,突梯神奇、匪夷所思的絕妙詭計在那時也被寫得差不多了,在這種情形之下
,既要標榜傳統的推理小說寫法,奎因大部分的作品僅僅能維持最後一道防線:公
平合理。

相較於「Y的悲劇」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這部「X的悲劇」在魅力上的
確是差了一截,因為它的確在以上的三項推理小說魅力要素上,有明顯的不足。它
沒有被亡魂詛咒的家族,也沒有邪惡的T形十字,頂多說那輛擠滿乘客的公車,是
個移動的密室——這也很「正常」吧!

但是,我這么分析並不代表它不好看。是的,它是缺乏魅力要素,但它有它的
實力要素加以補強充實。什麼是實力要素呢?就是公平的線索與滴水不漏的推理過
程!太過強調其魅力要素,容易滋生巧合與非人性,這樣讀者在看完最後一個字時
是不會有滿足感的,唯有縝密的邏輯思考與合理的線索連集才能讓讀者獲得豁然開
朗的喜悅!名偵探雷恩身具莎翁演員的傳奇性色彩,娓娓道出精闢入木的長篇議論
,讀者讀來嘆為觀止。奎因這道最後防線實在是守得精彩絕倫!

Ⅷ 大家給個十大小說偵探排行榜

答:1、奧古斯特·杜賓 作者:(美)埃德加·愛倫·坡
代表作:《莫格街謀殺案》 《失竊的信》
當選理由:埃德加·愛倫·坡所創作的杜賓士世界偵探文學史上第一個偵探形象,即是偵探小說的鼻祖。

2、理查德·卡夫 作者:(英)威廉·威爾基·柯林斯
代表作:《月亮寶石案》《白衣女人》
當選理由:和著名文學家狄更斯是好友,其《月亮寶石案》是偵探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首次樹立了以硬朗的警探為主人公以及創作了分頭敘述的結構。
3、歇洛克·福爾摩斯 作者:(英)阿瑟·柯南道爾
代表作:《血字的研究》 《四簽名》《巴斯克威爾庄園的獵犬》
當選理由:開創了第一個偵探小說輝煌的時代,被稱為「偵探小說之父」。福爾摩斯形象也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Ⅸ 誰能推薦些一些講國內犯罪的小說及案例 或者犯罪心理之類的小說

《犯罪心理與案例分析》 山東人民出版社
目前中國研究犯罪心理學最權威的人是羅大華,其出版有<<犯罪心理學>>.
另外由西南政法大學的梅傳強,彭斷紅,王敏撰寫<<犯罪心理學>>也不錯.
《歧路人生:犯罪心理專家評大案 》作者:胡傑
出 版 社: 群眾出版社 書 號: 7501435545
出版日期: 2006 年1月 版 次:1-1

Ⅹ 變態殺人案小說排行榜

秦明的第十一根手指
忘了作者
犯罪心理檔案
十宗罪
心理罪!!!都很好看,別被嚇到就行!!!據說十宗罪大部分是事實改篇!

熱點內容
免費閱讀都市小說精品推薦 發布:2025-02-02 01:48:31 瀏覽:144
大學校園小說有肉 發布:2025-02-02 01:11:45 瀏覽:937
武俠小說男主姓任 發布:2025-02-02 01:10:10 瀏覽:787
怎麼閱讀古典小說 發布:2025-02-02 00:59:31 瀏覽:961
玄幻言情女強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0:49:32 瀏覽:449
沒心的人小說閱讀理解答案 發布:2025-02-02 00:47:53 瀏覽:455
免費下載倪匡衛斯理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0:46:13 瀏覽:964
超級無敵系統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2-02 00:44:50 瀏覽:518
網游小說偵探小說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0:22:00 瀏覽:198
好看的推理加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1 23:53:27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