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排行 » 豆瓣偵探小說排行

豆瓣偵探小說排行

發布時間: 2022-06-05 13:04:36

⑴ 懸疑推理小說排行

答:縱觀現今中國懸疑小說市場,越來越多的作者走進這個圈子來。懸疑小說正用它神秘、驚悚、解謎等特殊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造者,在這些創造者中,出現了很多文筆優秀、作品深刻、讀者百萬的優秀作家。正是他們用自己的故事和方式,引導著懸疑小說一步步走向成熟,相信他們一定也是你喜歡的作家。

蔡駿
以獨特的心理懸疑獨占懸疑市場十一年,其作品銷量穩居同類作品第一,多部作品被拍成影視劇,堪稱中國懸疑第一人。

南派三叔
盜墓小說代表作家,其作品《盜墓筆記》包含大量歷史、地理、風水學、占星學、考古學等知識,開創了另類懸疑小說的新市場,讀者呼聲直逼郭敬明,韓寒。

⑵ 豆瓣圖書榜單出爐!2019年最受關注的10本書,你看過幾本呢

今年的年度榜單分為年度高分、最受關注、文學、社科、影視、繪本、再版好書、冷門好書等20個類別,共有177種圖書上榜。下面為大家送上豆瓣2019年度最受關注圖書榜單,願這些好書能燃起你的讀書慾望。


82年生的金智英

作者: [韓]趙南柱

豆瓣評分:7.9

1940年5月10日,納粹德國入侵比利時,8月31日,列日-奧斯坦德的夜車發車。在火車上,一位攜帶中世紀油畫的乘客遇到了一位歷史學家,兩人的交談逐漸脫離現實時間,打開一個個遙遠的故事:遠征新大陸的堂·迪亞戈,命名為"紅"的修道院,一顆無處安放的心,《信經》形成時期的愛情,分不清夢境與現實的佛蘭德畫家……

故事在對話中展開,在對話中層層鑲套,猶如無窮鏡像,映現歷史的深淵與愛的核心。"友誼不僅誕生在熟悉的人之間,人們完全可以憑借對遙遠之人的仰慕,建立堅實的激情;不必區分友情與愛情,因為友誼是從愛這個詞派生而來……"

⑶ 有沒有人推薦幾部推理小說

早期歐美推理小說
1.《摩格街謀殺案》——愛倫·坡——偵探小說的鼻祖
2.《福爾摩斯探案集》——阿瑟·柯南道爾——最有名的四篇《血字的研究》(福爾摩斯登場)《四簽名》《巴斯克韋爾的獵犬》《恐怖故》(莫里亞蒂教授登場)
3.《波西米亞丑聞》——阿瑟·柯南道爾——艾琳·艾德勒登場
4.《斑點帶子案》——阿瑟·柯南道爾
5.《跳舞小人》——阿瑟·柯南道爾
6.《最後一案》——阿瑟·柯南道爾
7.《布朗神父探案集》——吉爾伯特·基斯·切斯特頓
黃金時代歐美推理小說
7.《斯泰爾斯庄園奇案》——阿加莎·克里斯蒂——波洛登場,波洛系列比起福爾摩斯系列其實只高不低只可惜主角太老太矮,影視化之後缺乏吸引力。
8.《羅傑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敘述性詭計的鼻祖
9.《東方快車謀殺案》——阿加莎·克里斯蒂——故意放走兇手的鼻祖
10.《尼羅河上的慘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11.《ABC謀殺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12.《無人生還》——阿加莎·克里斯蒂——童謠殺人模式鼻祖,孤島殺人模式鼻祖。
13.《幕後兇手》\《帷幕》——阿加莎·克里斯蒂——波洛去世。
14.《主教殺人事件》——范·達因——如果作者能再寫出一部這樣水準的作品,歐美推理小說黃金時代就不是三巨頭而是四巨頭了。
15.《X的悲劇》——埃勒里·奎因——其實案情並不復雜,兇手也不難猜,但偏偏就是把那麼明顯的線索漏掉了。
16.《Y的悲劇》——埃勒里·奎因——巔峰之作,後來的《Z的》悲劇完全是仰仗該作之威名才能流傳至今。
17.《哲瑞·雷恩的最後一案》——埃勒里·奎因——偵探小說人物塑造的典範。
18.《希臘棺材之謎》——埃勒里·奎因——國名系列最強之作
19.《三口棺材》——約翰·迪克森·卡爾——密室之王,無足跡殺人之王
20.《猶大之窗》——約翰·迪克森·卡爾
21.《燃燒的法庭》——約翰·迪克森·卡爾
二戰後歐美推理小說
22.《第七種解答》——保羅·霍爾特
23.《詩人》——邁克爾·康奈利
24.《龍紋身的女孩》——斯蒂格·拉森
25.《直搗蜂窩的女孩》——斯蒂格·拉森
26.《玩火的女孩》——斯蒂格·拉森
27.《S.》——J·J·亞伯拉罕——請注意,這本書好貴,台版書通常要100左右,這本書要249。
28.《人骨拼圖》——傑弗里·迪弗——迪弗的書質量都不錯,最好的是這本。
29.《藍色駭客》——傑弗里·迪弗
30.《棺材舞者》——傑弗里·迪弗
31.《空椅子》——傑弗里·迪弗
32.《本店招牌菜》——斯坦利·艾林
32.《黑暗,帶我走》——丹尼斯·勒翰
33.《漫長的告別》——雷蒙德·錢德勒——大量美式俚語翻譯成中文以後特別奇怪的趕腳。
34.《奇風歲月》——羅伯特·麥卡蒙——黃金時代之後最值得收藏的就是這一本。
35.《不可能犯罪診斷書》——愛德華·霍克
36.《真相》——若埃爾·迪克——還能順便學學寫作技巧
37.《最後的孩子》——約翰·哈特
38.《毒巧克力命案》——安東尼·伯克萊
39.《大陸偵探社》——達希爾·哈米特
40.《玻璃鑰匙》——達希爾·哈米特
41.《深夜小狗神秘事件》——馬可·哈登
42.《死亡的精確度》——尤·奈斯博
43.《玫瑰的名字》——翁倍托·埃科——超級不好懂。
44.《時間的女兒》——約瑟芬·鐵伊——鐵伊系列完全是靠這一本撐場面。
45.《行過死蔭之地》——勞倫斯·布洛克——注意,此人作品數量很多。
46.《致命舞台》——德里克·史密斯
47.《催眠師》——拉什·卡普拉
48.《狄仁傑斷案全集》——高羅佩——注意,作者是荷蘭人。
49.《6號特工》——湯姆·羅伯·史密斯
50.《下一個就是你》——格雷格·赫爾維茨
天朝推理小說
51.《設局》——紫金陳——閱讀紫金陳的話,推薦從這本書開始。
52.《死神代言人》——紫金陳
53.《化工女王的逆襲》——紫金陳
54.《無證之罪》——紫金陳——看了這本書我一下子對天朝推理小說的未來有了信心。
55.《壞小孩》——紫金陳——應該賣到歐美日本,讓他們看看我們天朝有人。
56.《真相推理師 嬗變》----呼延雲
57.《心理罪·畫像》——雷米
58.《心理罪·教化場》——雷米——心理罪系列我只推薦這兩本。
59.《死亡通知單·暗黑者》——周浩暉——其實死亡通知單系列我個人覺得一般,只是呼聲太高,不列出來怕挨罵。
60.《死亡通知單·宿命》——周浩暉
61.《死亡通知單·離別曲》——周浩暉
日本本格派推理小說
62.《D坡殺人事件》——江戶川亂步——明智小五郎登場。
63.《陰獸》——江戶川亂步——亂步僅有的中篇小說集。
64.《人間椅子》——江戶川亂步——亂步最優秀的短篇小說集。
65.《刺青殺人事件》——高木彬光——他拿得出手的作品其實也就這么一部。
66.《能面殺人事件》——高木彬光——之所以說這部作品拿不出手只是因為結局泄了很多經典推理小說的底,不道德。
67.《占星術殺人魔法》——島田莊司——這部作品有再造本格之功,打響了反抗社會派推理的第一槍。
68.《斜屋犯罪》——島田莊司——這是第一部反映「有錢就是這么任性」的推理小說。
69.《奇想,天動》——島田莊司——吉敷竹史系列是島田莊司向社會派暫時妥協的產物,卻也能迸發出這樣的不朽之作。
70.《雙曲線殺人事件》——西村京太郎——這本書很難買了。
71.《全部成為F》——森博嗣——理科推理創始人的傑作,推薦理工科讀者閱讀。
日本變格派推理小說
72.《獄門島》——橫溝正史——金田一耕助系列最好的作品。
73.《腦髓地獄》——夢野久作——變格至此,再無可變。
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
74.《零的焦點》——松本清張
75.《點與線》——松本清張
76.《砂器》——松本清張——每次推薦松本清張都是迫於壓力,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他。
77.《人性的證明》——森村誠一
78.《青春的證明》——森村誠一——森村誠一因為反戰反法西斯所以得到了天朝的好感,這才使他那些重口味的情節也就沒有被抹掉,雖然他始終站在松本清張巨大的陰影之下,但我覺得他比清張強多了。
79.《野性的證明》——森村誠一
80.《模仿犯》——宮部美雪 ——一開始超沒勁,堅持住。
81.《火車》——宮布美雪——對社會派的好感源自這本書,拍成特別劇時選了日本第一美女佐佐木希做女主角。
82.《白夜行》——東野圭吾——參見拙作《不讀東野圭吾是本世紀最大的遺憾》
83.《惡意》——東野圭吾
84.《64: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橫山秀夫——目前只有台版
85.《超越極限》——橫山秀夫
86.《第三時效》——橫山秀夫
87.《異常》——桐野夏生——細膩到驚人的文筆
日本新本格派推理小說
88.《鍾表館事件》—— 綾辻行人 ——「館系列」最強神作,轟華絢爛。
89.《黑貓館事件》 —— 綾辻行人 ——「館系列」最令人念念不忘的一本。
90.《暗黑館事件》 —— 綾辻行人 ——好厚呢,喜歡厚的。
91.《魍魎之匣》——京極夏彥——處女作《姑獲鳥之夏》寫的那叫什麼啊,要不是為了《魍魎之匣》我絕不會去看《姑獲鳥之夏》。
92.《洛新婦之理》——京極夏彥——京極堂系列最棒的一部。
93.《鐵鼠之檻》——京極夏彥
94.《剪刀男》——孰能將之——這次是兇手來推理了……
95.《殺戮之病》——我孫子吾丸——超重口味推理小說。
96.《有翼之暗》——麻耶雄嵩
97.《獨眼少女》——麻耶雄嵩——麻耶雄嵩的作品沒有特別差的,但是好些都是一般,只有這兩部傑作。
98.《吸血之家》——二階堂黎人——不可復制的無足跡殺人,此時二階堂蘭子還沒有變成破鞋。目前只有台版。
99.《惡靈公館》——二階堂黎人——目前只有台版。
日本難以界定派別的推理小說
100.《金色夢鄉》——伊坂幸太郎。
101.《死神的精確度》——伊坂幸太郎
102.《告白》——湊佳苗——其實我等了很久了,但湊佳苗還是只有這么一本好書,後來的書都不行。
103.《GOTH斷掌事件》——乙一——是乙一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天縱英才。
104.《只有你聽到》——乙一
105.《暗黑童話》——乙一
106.《解體諸因》——西則保彥——輕松幽默風格的推理小說。
107.《倒錯的死角》——折原一——敘述性詭計的一代大師折原一。
108.《一朵桔梗花》——連城三紀彥——令人心疼的花兒啊。
109.《首無·作祟之物》——三津田信三
110.《山魔·嗤笑之吻》——三津田信三
111.《名偵探的守則》——東野圭吾——沒有一定的本格推理小說閱讀量請不要閱讀本書。
112.《嫌疑人X的獻身》——東野圭吾——絕品。
113.《推理請在晚餐後》——東川篤哉——傲嬌蘿莉大小姐警察+毒舌官家偵探
114.《盤上之敵》——北村薰——大愛,很大很大的愛。
115.《城市之光》——北村薰
116.《玻璃天》——北村薰
117.《雪與鷺》——北村薰
118.《玻璃之錘》——貴志佑介——高科技密室殺人。
119.《永遠是孩子》——天童荒太——只有這本書我因為實在搞不到,買了復印版。
120.《不夜城》——馳星周——主角是中日混血。

⑷ 最好的偵探小說有哪些

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吧~


桐原亮司為了不讓警察追查到雪穗身上,最後為了保護雪穗甘願自殺,而雪穗卻沒有絲毫的感動或悔悟。
就這樣一個人走了。
故事中的情節敘述細致緊湊,人物情感的表達到位,不會覺得過滿也不會覺得太欠。
欺騙,背叛,利用充斥著整個文章,一絲絲的剝絲抽繭使真相露出來,這種感覺就像有東西在瘙自己摸心一樣,既癢又期待。
你的大腦和眼睛根本停不下來要跟著故事走,等回過神了,學校里晚飯的吃飯鈴都已經開始響了。
我覺得這是一本很值得你去細讀的一本書。

⑸ 推薦一些好看的偵探推理小說

林斯諺《冰鏡庄殺人事件》《雨夜庄殺人事件》《魔法妄想症》等
林斯諺短篇也是好看的,其早期作品更為優異。

御手洗熊貓《御手洗濁的流浪》
以前雜志《歲月推理》好像有連載,國人的致敬之作。

時晨《黑曜館事件》
豆瓣口碑相當高,也是個人比較喜歡的國推作者之一,但同樣以致敬而言,其誠意顯然不如熊貓。如果看過東野圭吾的《神探伽利略》系列,又正好數學不錯,倒不如來看看這篇《黑曜館事件》找找茬也是樂事。

言桄《七宗罪》系列
好像還是《歲推》看到的,印象中很好看但是人氣不高。其作品系列居多,除去《七宗罪》還有《世說新語》《吳桑探案》等。

君天《踏雪者》系列、《最推理》雜志
相比較純推理的國內推理雜志:《歲推》《推理世界》,追的時間更長的是已經夭折的《最推理》,當然雜志並不純粹,包羅萬象:武俠、奇幻、科幻、懸疑等。雜志因為公司決策錯誤而破產倒閉,但是其雜志的精緻程度並不低於前二。

周浩暉《死亡通知單》《刑警羅飛》系列
嚴格來說這個算不上推理,算得上懸疑。然而其實大多數從寫作到讀作對於「推理」的劃分是並不太明白的,更別提什麼是「本格」什麼是「變格」什麼是「新本格」了,所以這些劃分的東西也沒多大必要說。

蜘蛛《十宗罪》
並不太嚴謹,甚至說懸疑都算不上,只是恐怖。很會寫氛圍,這是唯一的亮點。

雷米《心理罪》
犯罪小說不為過,但是小說本身的意義是很大。

秦明《屍語者》系列
法醫秦明,比起《嗜血法醫》多了份正直。

而國外來說:

日本的島田莊司、西澤保彥、東野圭吾、橫溝正史、宮部美幸、江戶川亂步、松本清張、夏樹靜子、鯰川哲也等比較知名的不必多提。

美國比較知名,柯南道爾、愛倫坡、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也是諸多。

具體不多說,有問題追加

⑹ 豆瓣有沒有評分在9分以上的推理小說

白夜行

[日] 東野圭吾 / 劉姿君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8-9 / 29.80元
9.1 (170465人評價)

東方快車謀殺案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 陳堯光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6-5 / 18.00元
9.0 (32045人評價)

金色夢鄉
[日] 伊坂幸太郎 / 李彥樺 / 譯林出版社 / 2010-9 / 35.00元
9.0 (8730人評價)

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推理「波洛」系列(全32冊)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9-11 / 680.00元
9.2 (765人評價)

大唐狄公案
[荷蘭] 高羅佩 / 陳來元、胡明 [等] / 海南出版社 / 2008-6 / 98.00元
9.0 (1597人評價)

絡新婦之理(下)
[日] 京極夏彥 / 王華懋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9年11月 / 29.00元
9.0 (3965人評價)

密室蒐集家 : ミステリー・リーグ
大山誠一郎 / 原書房 / 2012-10-22 / JPY 1728
9.0 (227人評價)

⑺ 有沒有好看的刑偵類小說

阿加莎的很多書都很棒,推薦《東方快車謀殺案》,《羅傑疑案》,《死亡約會》。
節奏很慢,有點溫吞(其實那個年代女作家幾乎都這樣,阿婆的書節奏算是女作家裡最快的了)
要看快節奏的話,可以試試傑弗里·迪弗的書,節奏快,翻盤逆轉相當刺激一氣呵成,大片感相當強,而推理也很足量。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英國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偵探小說,屬於偵探赫爾克里·波洛系列,1934年1月首次出版。 該小說講述了波洛在殺機四伏的列車上撥開重重迷霧,最終在十二個嫌疑人中鎖定真凶的故事。小說探討了法治不健全之下的私刑尋仇,人情正義與法理爭議之間的重重矛盾。

中文名
東方快車謀殺案

出版社
柯林斯犯罪俱樂部

又名
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加萊車廂謀殺案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原版名稱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類別
偵探、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24:死亡約會
肥胖、邪惡的博因頓老夫人是家族的暴君。她就像一隻盤踞在網中的蜘蛛,把幾位兒女死死地困在身邊,不讓他們和外界接觸,並以此為樂。每個人都對她厭憎無比,卻又無力擺脫。 古怪的博因頓一家來到約旦。炎熱的一天,在佩特拉迷人的玫瑰色峭壁上,博因頓老夫人像尊怪異的佛像一般端坐不動——她死了。只是,她的手腕上留有一個微小的針孔,那是她被注射過致命一針的唯一跡象。這一次,留給波洛解謎的時間,只有二十四小時。

書名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24:死亡約會

外文名
Appointment with Death

作者
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

譯者
朱琳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⑻ 豆瓣評論前十名的好看的小說

1、 詹姆斯.M.凱恩《郵差總按兩遍鈴》 詹姆斯.M.凱恩的《郵差總按兩遍鈴》以及《雙重賠償》都是經典的黑色小說,而前者更加出色,可以算是最具文學性的類型小說之一,同時極具宗教感,飽含憐憫。想改變自己命運的情侶,幾乎帶著一種天真,笨拙的殺了人。而當人犯下罪行之後,上帝便遠離了他們,愛與信任皆被摧毀。結局讓人難過:愛是如此無力,脆弱的人通不過考驗。

2、 約翰.勒卡雷《柏林諜影》約翰.勒卡雷的小說《鍋匠、裁縫、士兵和間諜》以超級豪華陣容拍成電影之後,再次喚起了讀者對他的閱讀熱情。在《柏林諜影》中,著名的史邁利還只是一個幕後人物,主角僅僅是個無名小卒,一個落魄的間諜,他所獻身的東西那麼虛無和不可靠,而意料之外的愛情也成了陪葬品。冷酷,無情,卻有一種異樣的溫柔。

3、 安吉拉.卡特《明智的孩子》安吉拉.卡特是文字上的「朋克女巫」,語言和情節皆很奇詭,汪洋肆意。這本書算是最成熟最好讀的安吉拉.卡特作品了,瘋狂而快樂的兩姐妹的家族史,開頭就很棒:「大家早,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朵拉.欠思。歡迎來到錯誤的這一邊。」錯誤,毫不在意的各種錯誤,瘋狂又快樂。順帶提一下:這本書經常被稱作女性版的《百年孤獨》。

4、 保羅.奧斯特《隱者》還是應該讀一讀保羅.奧斯特的,他就跟村上春樹一樣,讓你知道所謂「講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是比「寫作能力」更需要天賦。他寫得不是那麼經典文學,但他大部分的書都非常好看。有些破綻,當然,但還是很好看。這本《隱者》算是寫得相當成熟的一本了。

5、 勞倫斯.布洛克《八百萬種死法》不能不提勞倫斯.布洛克,他塑造的酒鬼偵探馬修的形象,簡直像是行走在黑色紐約的一個潦倒詩人,又帶著輕微的血腥氣。《八百萬種死法》是他最經典的代表作,也最好看。同時,這也是寫給紐約的別致情書。

6、 杜魯門.卡波特《冷血》杜魯門.卡波特在《冷血》中展現了令人驚嘆的毅力,以對細節和情緒無可指摘的斤斤計較,寫出了這本恰似虛構小說的「非虛構作品」。他對兇手人物命運的情感投入,寫出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兇手形象,也成為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推薦一讀再讀。

7、 丹尼斯.約翰遜《耶穌之子》《耶穌之子》裡面的主角無一不是癮君子、底層人士、罪犯……那麼絕望但卻毫無自憐,極其冷靜。這本薄薄的小書讓威廉.巴勒斯的《癮君子》顯得不夠洗練不夠濃縮不夠帶勁。

8、 荒木經惟:《東京日和》奇怪的是,著名的攝影師們往往寫東西也不錯。森山大道、荒木經惟以及杉本博司都出過隨筆集,大概文字和圖像這兩種表達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當一致的部分。這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東京日和》,還曾經被拍成過電影,彌漫著感傷。他寫道:「妻走後,我只拍天空。」

9、 村上春樹:《遠方的鼓聲》村上春樹是超一流的游記作者,很少有人能把游記寫得如此私人又如此有趣、娓娓道來,栩栩如生,而且還很勵志。這本《遠方的鼓聲》我出門總會帶著,隨手都可以拿起來讀,讀了無數遍也不厭倦。

10、 羅貝托.波拉尼奧《地球上最後的夜晚》羅貝托.波拉尼奧是被載入文學史的偉大作家,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帶著南美的文學真正進入了現代,擺脫了馬爾克斯和略薩的窠臼。《2666》太厚,不妨從這本短篇小說集讀起,可以對短篇小說寫作有一個較為清晰的嶄新認識。

⑼ 有哪些值得收藏、經典的推理小說

首推的作品肯定是《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東方快車謀殺案》和《白夜行》。以及其他著名的作家系列集


一、亞瑟·柯南·道爾爵士的神作——《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他還有其他經典作品:

1.《巴斯克維爾的獵犬》

2.《血字的研究》

3.《四簽名》

4.《恐怖谷》


二、偵探推理界的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集:赫爾克里·波洛系列


1.《尼羅河上的慘案》

2.《陽光下的罪惡》

3.《東方快車謀殺案》


三、偵探推理界的雙生王者——埃勒里·奎因作品集:


1.《希臘棺材之謎》

2.《美國槍之謎》、《中國橘子之謎》、《羅馬帽子之謎》等

3.《生死之門》、《惡魔的報酬》、《紅桃4》

4.《X的悲劇》


四、密室大師——約翰·迪克森·卡爾偵探小說集:


1.《三口棺材》

2.《耳語之人》

3.《歪曲的樞紐》

4.《燃燒法庭》

5.《阿拉伯之夜謀殺案》


五、偵探的始祖——埃德加·愛·倫坡小說集:

1.《莫格街謀殺案》

2.《瑪麗·羅傑疑案》

3.《你就是兇手》

4.《金甲蟲》

5.《被竊之信》

6.《陷坑與鍾擺》


還有東野圭吾、阿加莎克里斯蒂、伊坂幸太郎等,這些大作家可以說是是推理小說界的標桿人物。

也可以去豆瓣書單看看,這是整理的幾條截圖:

作者:叮咚鐺啷鏘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1552488/answer/2256017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 日本

望採納,謝謝

⑽ 世界十大推理小說是哪十部啊,謝謝的

查看文章
世界十大推理小說及其簡介評析
1.Y的悲劇 The Tragedy of Y
2.童謠兇殺案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3.桶子 The Cask
4.羅傑挨克洛德命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5.人頭 La Tete d』um Homme
6.格林家命案 The Greene Murder Case
7.稻草的女人 La Femme de Paile
8.埃及十字架的秘密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9.死之吻 A kiss before Dying
10.X的悲劇 The Tragedy of X

世界推理經典評析

一、Y的悲劇(艾勒里.奎因)

對於一個「正統本格偵探小說作家」,對於自己的作品,他該負什麼樣的「責
任」?這個問題的提出可能顯得有些怪異,我想表達的是,推理小說的作家既被「
定義」(或稱「歸類」),而作家本身也以此「類型」為傲,顯然他必須在作品裡
「做一些什麼事」來使他夠資格成為「足以為傲的類型」。
對於正統的(或稱「古典的」)推理小說迷來說,閱讀一種構成於公平、合乎
邏輯的解謎推理游戲,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這種推理迷所企盼的,自然是趨近
於此一條件的登峰作品(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推理十誡」這種規則的產生)-風氣
的驅動導致作家的寫作習慣-Y的悲劇即是這種風潮之下的產物。

奎因到底「做了什麼」,才使得這本書成為古典推理迷心目中的第一名?我認
為是他「大膽」的寫法。怎麼說呢,常讀推理小說的同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我
們很認真地在思考某部作品的謎團關鍵時,總是絞盡腦汁不得其解,看到最後才明
白原來作者很討厭地隱藏了這個謎團的某個小地方-在很多時
候,作者為了維持作品劇情的懸疑性,不讓太多讀者容易地猜出謎底,難免會隱藏
某些小關鍵,使讀者無法獲得充實足夠的破案資訊-當然,在考慮作品結局的意外
性時,這種作法是不得不然的結果,否則讀者可能會矛盾地覺得這本小說不夠精彩
,對於作者來說,兩者的平衡點真是難以取捨。

然而,奎因卻願意提供足夠的破案線索,甚至可以說是過多,並且以反覆辯證
的邏輯推衍來強調這些破案的關鍵,加深讀者們對案情重心的掌握與了解----這種
「願意」是很少有作家做得到的。二來則由於這個案子的獨創性夠強烈,奎因更能
夠自信滿滿地表現出「即使告訴你們所有的線索,你們也不見得猜得出來」的態度
,不得不使所有的讀者甘拜下風。

當然,有些天才的讀者果真能從所有的線索之中整合出那個「唯一的解答」,
這也應證了鯰川哲也曾說過的:好的古典解謎推理,其謎題要讓大多數讀者猜不到
,但也不能所有讀者都猜不到。做不到前者是作者設計的謎團太簡單,做不到後者
是作者沒有提供足夠的線索。

小說的價值是需要經過千錘百煉的,眾讀者的百般苛求使這部作品證明,它的
確有資格獲得這個殊榮。

二、童謠兇殺案(阿嘉莎.克莉絲蒂)

以一首「別有深意」的歌謠來作為貫串全書的主題,並不是由這本第二名首創
。范.達因的「主教謀殺案」之中的「鵝媽媽童謠」才是其濫觴(這本書也排名十
四大之中,以後再作介紹)。但是克莉絲蒂之所以被尊稱為推理女王,並不僅僅因
為其大部份的作品皆有水準之上的表現,也不只是她巧妙的謎團布局,更重要的是
她能想出前所未見的獨創詭計。

而即使其詭計並非首創,她也能改變表現的形式,產生與眾不同的閱讀樂趣。
這本「童謠兇殺案」就是最佳典例。一群人受邀到某孤島度假,然後是接二連三的
殺人事件,被害者一個一個身亡,到最後全死光了,島上一個人都不剩......

高木彬光在其處女作「紋身殺人事件」中利用書里的一角對推理小說(應屬本
格解謎)下了一個定義:包含了非常奇怪的要素和非常理性的要素。的確,讀者們
想看的並不是報紙的社會新聞,推理小說絕對要具備「奇怪」與「理性」的吸引魅
力。「童謠兇殺案」想表現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就邏輯上而言,把孤島設為密室,島上如果發生殺人事件,若事先島上無人躲
藏,則兇手必為島上這群人的其中之一。克莉絲蒂想表達的「奇怪要素」是:若島
上所有人全被殺害,則兇手為何?再加上「印地安兒歌」、「印地安木偶的消失」
,「奇怪的要素」相互羅織糾纏,故事裡是否存在破案的偵探已不重要,因為這種
魅力很自然而然地驅使讀者去扮演聰明的旁觀者,透過自身的想像力與思考邏輯去
解釋謎底----當然了,答案是沒那麼容易就能看得出來的....

三、桶子(F.W.克勞夫茲)

剛剛提到的冠軍跟亞軍,各位可以發現兩者的寫作取向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這也可以說明:推理小說並沒有既定的創作法則。

縱然不是古典、不是本格,沒有提供公平解謎線索....也不見得無法擄掠讀者
的心,大家看了「桶子」之後,我相信這種感覺一定會更深(這個類似結論的感想
希望能給有意創作的
同好一點幫助)。除了以上兩種推理小說的寫法之外,還能便出什麼花樣?

「桶子」並不想讓讀者參與推理,也不想告訴讀者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他想
告訴讀者的是一件曲折離奇的兇殺案 有人可能會問了:曲折離奇的兇殺案,能給
予推理小說迷什麼樣的閱讀樂趣?前兩名推理小說,都有一個讓人震驚的答案,出
乎意料的結局....但是「桶子」沒有。

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此,但並不表示它不好看,它自有其魅力。從杜邦、福爾
摩斯、亞森羅蘋等超人型名探以來,許多讀者對於「小說的前大部份充滿著一大堆
繁瑣、支離破碎、沉悶的龐雜線索,最後再由名偵探一針見血地指出破案關鍵,真
凶於是落網」這類公式化劇情已感疲乏,原因是名偵探固然令人崇拜,其智力與一
般讀者畢竟相差太過遙遠,難免有神化的感覺,太不真實。

反觀在現實世界中,刑警們不屈不撓、抽絲剝繭的辦案精神,卻可以給讀者真
切的感覺。由一個疑裝有 體的木桶之遺失開始,克勞夫茲鉅細靡遺地詳述了偵探
們追查真相的經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兇案逐漸披露內情。這本書比較特殊的地方
是一共有三位偵探出場!

一般說來,在推理小說里出現復數的偵探時,彼此總是互相競爭對立,而當中
有一位偵探算是真正的主角。這本書則不然,叄位偵探在辦案時並沒有明顯的交集
,各作各的事,但在「交接」的地方並無任何不順暢的感覺。這顯示作者說故事的
能力極強,而劇情的曲折、懸疑程度也讓人隨著偵探的情緒而起伏,這是非常成功
的一點。

這種寫法到現在已成為一個流派。像森村誠一、西村京太郎等名家都寫了相當
多量的這類作品(尤以十津川探案為著名)。所謂的「參與」也變得不像是過去的
「得知、收集線索」,更讓人感到別具風味的「體驗追緝真凶、尋求謎團出路」。

四、羅傑.艾克洛德命案(阿嘉莎.克莉絲蒂)

記得在介紹第二名「童謠兇殺案」的時候曾經提過,克莉絲蒂寫小說時十分致
力於獨樹一幟,對於舊有的詭計願意翻新手法去詮釋,更有嘗試突破前人窠臼的勇
氣,比方說像知名度相當高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而這本「艾克洛德命案」則是
意外性最強烈、代表性最高的例子。

其實說真的,要我源源本本地寫出對這本書的心得,而又完全不會 漏書中的
主要謎團,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在此就只好運用「旁徵博引」、「天馬行空」
的方式來說明了。沒看過這本書的同好可能會完全不知道我意指為何,只得多多包
涵了。

推理小說也是文學的一支,只不過其予人的刻板印象被認為非現實性過高,文
學價值過低,登不上大雅之堂,因此至少在台灣來說,推理小說是「弱勢團體」,
地位比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言情小說還不如。而其實就許多推理小說家來說,他們也
不需要寫一些純文學式的內容,畢竟兇殺案的內幕對他們而言更具魅力,因此,文
筆平實即可。

不過也有一些作家不願意甘於現狀,他們希望推理小說不只是推理謎題,還需
要具備文學性、人性。比方說像松本清張、森村誠一、連城叄紀彥等人。這當然是
一件好事了!譬如松本的努力使得推理小說造成全日本的風行與普及,自此成為日
本大眾文學的主流。

另外有些作家則迥異於這些「入世」的作家,將文筆拿來「故弄玄虛」,以「
文字」本身來製造謎團、更進一步地擴張「詭計」的定義。比方說像綾十行人的作
品、余心樂的「推理之旅」皆有這種傾向。這種寫法有點「後現代」,總之讀者看
完這些作品也的確有「驚艷」的感覺,也願意去肯定推理小說家作這方面的突破。

在古典推理小說中本來有許多神聖不可侵犯的戒律,由於這個緣故而紛紛土崩
瓦解,這顯示了不同時期之下,推理小說家與推理小說迷心態上的轉變。對於那些
戒律,小說家與讀者經常都會產生共同的疑惑:就直覺上來講,的確是「不要這樣
寫比較好」,但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寫」,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這種想法往
往陷入兩難的困境,尤其是小說家,動起筆來可真是縛手縛腳,舉步維艱。

但就是有這么「勇敢」的作家願意嘗試突破戒律!我想克莉絲蒂的作品直到如
今仍是世界推理迷的最愛,她的「勇氣」也不無貢獻吧!尤其在當時仍是古典解謎
風盛行之日,許多作家仍然「視戒律為聖經」,她在此刻創作出許多「獨一無二」
的名著,試別人之所不敢試,誠然足以給今日許多有心創造的朋友作為借鏡了。

毫無頭緒地寫了這么多,沒看過這部作品的人大概還是覺得莫名其妙,總之「
艾克洛德命案」確實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排行殿軍的名次也表示了這部作
品並不因它突破了傳統的寫作戒律而稍減顏色,反而更增其光芒。

五、人頭(西姆農)

說起來其實是一本很奇異的推理小說。讓人感到很古怪的一點是:作者(推理
雜志譯為席夢儂)在陳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血案之後,探長梅古雷完全不像其他名
偵探一樣明察秋毫地搜查現場百回,或是傳訊數十名關系人進行冗長的對談以幫助
讀者對於案情的掌握,反而無所事事地在酒館里晃逛,與一名似乎與案件風馬牛毫
不相乾的青年 混....

其實就一個像我一樣的「現代」讀者而言,這種寫法並不算十分特殊,只不過
我們在拜讀推理大師之作品時,往往會先入為主地考慮到作者的「年代」,而認為
他筆下的名偵探,自當偵辦的是「古典」的犯罪,而這種「古典」的犯罪自然又會
像范.達因所謂的「一切的一切皆出自於精準的籌畫」諸如此類雲雲(這種論點在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會加以詳述),於是乎,讀者們也就覺得梅古雷竟然沒有偵辦
這種案件而感到奇怪,感到特殊了....

寫到這里,或許大家還不太清楚我所想表的意思,在此舉出一喻:梅古雷偵辦
「人頭」這件案子,就好像哲瑞.雷恩偵辦「幽靈列車」的感覺一樣....有人還是
莫名其妙吧?既然梅古雷辦的不是古典犯罪,那他偵辦的案件又該是屬於什麼類型


在此先試著對「古典犯罪」下個定義好了:兇手具有極高的智慧、精湛的演技
、超人的執著,他可以殘酷無情地連續殺害五條十條人命,也可以隱姓埋名地藏匿
數十年只為了殺一個人,更可以馬不停蹄地製造一大堆不動如山的不在場證明-這
又需要過人的體力耐力....

就小說的領域來說,這種人當然能被創造,但讀者更清楚現實生活中絕不可能
。在「古典犯罪」中,兇手已經不被當成「人」了。而在當時的推理小說中仍有尚
未被觸及的領域,心理學。它賦予了小說里的兇手「人」的意義。「人頭」的重點
不是在突破人為詭計的障壁,而是將「人的心理」當作是「詭計」來加以探討...
.

當然了,現在這類作品已經相當多,推理小說多樣化風格的結果,不過在那時
就西姆農就已經嘗試著這種寫法,也可說是一項創舉了。然而就當時眾作家仍以「
視連續殺人為芝麻小事」的推理文風來說,能否被接受就見仁見智了。

之前提到古典推理不把兇手當人看,儼然一副「批判舊文化」的眼光,其實對
於推理小說迷而言(至少就我個人而言),古典、正統推理的時代已然是「人去樓
空」,絕不可能有過去百家爭鳴的黃金輝煌之勢,驚人獨創的詭計謎團也不復重現
(或只是曇花一現),身為讀者只能夠「心嚮往之」了。

六、格林家命案(范.達因)

第六名的「格林家命案」倒是可以讓所謂的古典本格迷滿足閱讀慾望,因為正
如范.達因自己所制訂的「推理小說二十則」所述,就是有人非純粹的正統推理不
愛,他所寫的推理小說幾乎完全合乎這些嚴苛的規定,而由我這么一個讀過許多種
類型的推理迷看來,此書真可說是正統中的正統、純粹中的純粹了。

在這本書里頭,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叫做「死者死得越乾脆越好」,「犯罪責任
歸屬全由一人兇手承擔」,「完全沒有描寫戀愛故事」,「完全沒有文學性的藻飾
」....所有推理作品希望達成的理想境界,都出現在這部作品裡頭。

我想提出的問題是:這部作品的確可稱得上臻於完美,但讀者是不是一定都會
喜歡所謂的完美?首先來看看為什麼會有「推理小說二十則」。

推理小說萌芽之因,其實源自於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發展到輝煌時期
,則被視為「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讀者與書中的偵探競爭,看看誰先猜出兇手
是誰。不過由於推理小說家的角色乃「球員兼裁判」,所以被要求不可偏袒書中偵
探,以免妨礙這種「君子之爭」。

如果說,讀者希望能與偵探進行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那所有的推理小說
家的確是應該遵守所謂的「規定」,不然就稱不上是成功的作品。諾可斯在綜合了
當時讀者的需求之後,於1928年發表「推理十誡」,正式條列出推理作家的守則,
而身為美國推理小說大師的范.達因也不甘示弱,在同年更完整地規定出「推理小
說二十則」,極有自信的他更表示他的作品全都可以符合這些繁雜嚴苛的規定。

此為由來。如果說,讀者的確希望能跟書中的偵探進行一場「公平的智慧游戲
」,那小說家的確是必須遵守這些規定。然而,如果不是呢?現在的讀者已不像過
去的讀者那麼愛「進行公平的智慧游戲」了,而正統的推理小說也發展到了「詭計
難以獨創、翻新」的瓶頸-在這里的「詭計」泛指「兇手在殺人時為掩人耳目、擺
脫嫌疑所擬定的犯罪計劃」,總之,日換星移,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這也就是
為什麼赤川次郎的無厘頭搞笑、夏樹靜子的愛恨交織、松本清張的社會意識會有那
么多死忠讀者的緣故。

對作為一個「現代」讀者的我來說,這種發展是令人欣喜的。推理小說不再只
偏重於詭局的設計,風格與類型多變,大家可以各讀所欲。從這這角度來看,推理
小說應該算是突破了瓶頸,尋出了新的方向。當然了,在潛意識下我還是會希望能
有一個現代的艾勒里.奎因,或是現代的克莉絲蒂,只不過面對洪流般的寫作文風
,如前所述,僅僅能夠「心嚮往之」了。

七、稻草的女人(卡薩琳.亞蕾)

第七名是卡薩琳.亞蕾的「稻草的女人」,新譯名為「女傀儡」,新譯名比較
容易讓讀者了解這本書的故事內容。沒錯,這本書的主角是個女人,一個被人操縱
的女人。

推理小說里有一種形式,從我介紹第一名以來一直都不曾提過,那就是「倒敘
推理」。初讀推理小說的朋友可能對這個名詞不太了解吧!以下先作一個簡單的說
明。

推理小說的原型是由美國的推理小說之父愛倫.坡所建構而成的。他才活了四
十歲就辭世了,一生只留下五篇推理小說,而這五篇推理小說,卻是日後所有推理
小說的原始雛形——後世所有的推理小說家皆模仿這五篇小說的形式,脫離不出來
,這可說是愛倫.坡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只是,這五篇小說並沒有包括所謂的「倒敘推理」。「倒敘推理」的定義大略
是這樣的:故事並不由命案發生之後、警方現場找尋線索開始,而是從兇手的觀點
開始描述,描述他自產生殺意、籌策犯罪計劃,到實行計劃動手殺人的過程——可
能有人會問啦!閱讀推理小說最大的樂趣即在於從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之中,抽絲
剝繭地抓出真凶,但既然從故事一開始作者就已讓讀者知道兇手是誰了,那還有什
麼樂趣可言?

其實,「倒敘推理」的閱讀樂趣並不亞於尋出真凶的身份,其最有魅力的地方
在於故事即將結束的時候,當身為主角的兇手正自認其犯罪計劃天衣無縫,卻半路
殺出一個程咬金(大多是一名平凡的小警員),對兇手說:「我們知道你是兇手!
因為....」注意喔,此時兇手之所以事跡敗露的理由就很重要了!而這個理由通常
都是當初兇手在犯罪時沒有注意到的盲點,有時甚至可能是兇手自以為計劃中最完
美的部份!

這類小說擴展了「推理小說」一個嶄新的視野。其特別的地方有二:

一是提供讀者更高、更公平的參與度。在故事的前半部,作者會鉅細靡遺、不
厭其煩地詳述兇手的犯罪手法、進行方式、實施細節,一步一步讓讀者親身去思考
此兇手犯罪計劃中可能出現的漏洞,讓讀者去扮演偵探,抓出兇手的狐狸尾巴。這
比起看偵探走遍大街小巷去明查暗訪,全書充斥著冗長繁瑣的對話,有著截然不同
的刺激感。

二是增加案件的現實性、人性。由於作者可以從兇手出現殺意開始描述,故能
夠在兇手心態的微妙改變上多加著墨,有時兇手的犯罪肇因於被害者的壓迫,這又
讓讀者們多窺知一些社會的黑暗面,作品的價值也因此更接近純文學,卻又包含通
俗文學的范疇。讀這類小說,心理經常會陷入一種矛盾:不由自主地同情兇手不得
不犯罪的坎坷遭遇,社會正義卻又必須將其繩之以法。而或許小說家只有深刻寫出
這樣的矛盾,才足以讓人對人性有更深沉的省思吧!

「稻草的女人」在這方面有卓越的表現。全書篇幅不太長,但於人性的描寫令
人動容,並為結局報以濃密的悲哀。

八、埃及十字架的秘密(艾勒里.奎因)

第八名是艾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的秘密」。奎因的顛峰之作自然是名探
哲瑞.雷恩的「悲劇系列」,而由名探艾勒里.奎因所偵察的「國名系列」,則是
他另一水準之上的集合。「國名系列」一共有十個長篇,本篇與「荷蘭白粉的秘密
」應是其中的最高傑作。

首先介紹一下名探艾勒里.奎因。奎因的本行是推理小說家,而扮演華生角色
的則是其父老奎因探長。這個系列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故事即將結束前的「
向讀者挑戰」,由於艾勒里.奎因號稱師承古典推理大師范.達因,同屬本格派,
故線索的公平、讀者的參與度特別重要。於是奎因就搞了這樣一個噱頭:在「向讀
者挑戰」中向大家宣告:關於案子的所有線索皆已詳列,身為讀者的你是否能推得
真相?這個特別的地方,後來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探案也有模仿。我個人認為這純
屬作家的作秀(show)行為,就是這樣而已。

本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牽涉到了一個古典推理小說中最重要的詭計之一
:無頭屍體。「無頭屍體」系指死者因死後的肢體殘缺,遭截斷藏匿或是嚴重破壞
,而造成此死者身份之難以判定的情形。而這個詭計又與「雙胞胎」詭計互有關連
。總之,這個重要的詭計幾乎所有的推理小說家都亟欲動筆嘗試,將此一概念推陳
翻新,創造出光芒萬丈的謎局。在此原想舉出幾本同類的傑作供讀者們作為選書參
考,但轉而一念,覺得這樣一來我可能有「破壞讀者樂趣」,所以只好作罷。

「無頭屍體」為什麼有這么大的魅力?我在這里試著作作一點個人的猜測。根
據島田莊司對古典本格偵探小說的說法,其要素應有下列四項:陰森的氣氛、恐怖
的情節、神秘的開端、離奇的謎團。而一具無頭屍體的出現,或是已遭肢解的屍塊
,皆足以營造出這四樣要素。小說最大的魅力是以文字的描述來提供讀者無限可能
的想像力,故命案場景倘若如同神秘宗教的祭壇一般,極端殘忍又極端慘不忍睹,
確是可以給予讀者極大的震撼,同時也造成了故事強烈的懸疑性。

「無頭屍體」詭計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要造成死者身份的混淆。最常見的例子是
兇手與被害者的身份顛倒,也就是讓警方誤認,而實際上殺人的真凶是警方誤以為
的被害者。最簡單的情形是如此,而怎麼樣才能夠讓讀者對這個老套的目的留下鮮
明的印象,可就要看作者的功力,如何由此一簡單的目的衍生出變化多端的花樣了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無頭屍體」這個詭計已然走入瓶頸。由血型、指紋
、齒型到DNA鑒定,警方能夠更准確地得知死者的確實身份,狡獪的真凶再也沒有
辦法順心如意地顛倒被害者的身份,進而達到完全犯罪了。於是乎,推理小說家只
好再加入巧合程度較高的「雙胞胎」詭計,兩種詭計混合運用。感覺起來這條路走
得越來越狹窄了、越來越艱辛了。

不過無論如何,「無頭屍體」曾經獨領一時風騷,古典派推理小說家如今仍然
視其為一最具挑戰性的寫作方向,近年來有一部極具知名度的日本作品更是將此一
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耳目一新(這部作品我就不提名字了),顯示「無頭屍
體」或許依然大有可為。

九、死之吻(艾拉.烈文)

這篇小說並不太長,但是情節的鋪陳十分令人激賞,表現的形式也與一般的推
理小說大異其趣。這部作品曾經獲得1939年美國愛倫坡獎最佳長篇處女作獎項(如
果沒記錯的話)。

這篇作品除了風格十分特殊之外,里頭也有和前面所介紹的八部作品完全不同
的地方,就是所謂的「素人偵探」。「素人偵探」是日文直譯,翻成中文,則是「
外行人偵探」。

十、X的悲劇(艾勒里.奎因)

第十名又是美國作家艾勒里.奎因的作品「X的悲劇」,主角是聾偵探雷恩。

身為范.達因式古典解謎派的後繼名家,奎因的確在邏輯思辨上作了很大的努
力。在介紹「格林家命案」的時候就曾提過,古典式的純粹解謎推理並不一定合於
現代讀者的口味,畢竟文風的潮流是會隨時間改變的,十九世紀乃古典推理的黃金
時期,突梯神奇、匪夷所思的絕妙詭計在那時也被寫得差不多了,在這種情形之下
,既要標榜傳統的推理小說寫法,奎因大部分的作品僅僅能維持最後一道防線:公
平合理。

相較於「Y的悲劇」與「埃及十字架的秘密」,這部「X的悲劇」在魅力上的
確是差了一截,因為它的確在以上的三項推理小說魅力要素上,有明顯的不足。它
沒有被亡魂詛咒的家族,也沒有邪惡的T形十字,頂多說那輛擠滿乘客的公車,是
個移動的密室——這也很「正常」吧!

但是,我這么分析並不代表它不好看。是的,它是缺乏魅力要素,但它有它的
實力要素加以補強充實。什麼是實力要素呢?就是公平的線索與滴水不漏的推理過
程!太過強調其魅力要素,容易滋生巧合與非人性,這樣讀者在看完最後一個字時
是不會有滿足感的,唯有縝密的邏輯思考與合理的線索連集才能讓讀者獲得豁然開
朗的喜悅!名偵探雷恩身具莎翁演員的傳奇性色彩,娓娓道出精闢入木的長篇議論
,讀者讀來嘆為觀止。奎因這道最後防線實在是守得精彩絕倫!

熱點內容
聽書在線手機版下載 發布:2025-02-08 13:22:14 瀏覽:878
求幾本都市無異能的小說 發布:2025-02-08 11:44:52 瀏覽:380
免費閱讀小說叔你的命中缺我 發布:2025-02-08 11:26:40 瀏覽:394
2019凈網網路小說 發布:2025-02-08 11:02:39 瀏覽:476
帝少言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8 09:40:24 瀏覽:115
人民日報時評聽書 發布:2025-02-08 09:27:16 瀏覽:674
求有深度的完結小說 發布:2025-02-08 08:03:30 瀏覽:527
古代小說背景描述 發布:2025-02-08 08:01:27 瀏覽:547
青春校園小說中陌開頭的名字 發布:2025-02-08 07:34:06 瀏覽:136
免費閱讀花豹突擊隊小說 發布:2025-02-08 07:23:21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