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排行 » 女性心理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女性心理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時間: 2022-05-31 09:33:19

A. 推薦幾本好書

隨機看到這個問題,我不太懂你的閱讀口味。這是我曾經給一個朋友寫的推薦,你看看吧。

看書其實每一個人體會都不同,但是我就說個人體會,我的個人傾向性,我看的書,推薦看經典書籍,經典,就是值得看很多遍,長讀長新的書,蘇軾也有一段對書很經典的評論,這里不展開說了,用那句經典的對聯收尾:「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作為人類智慧的最高學科--哲學,我從這里開始說,

黑格爾說世界精神在絕對精神中得到反饋,絕對精神在,哲學,宗教,藝術中體現,也就是我們的書籍精神世界到這里是終結,就像大河終歸流向大海。

哲學類,最好從哲學史開始,對於書籍,我始終強調思考,強調多次重復看經典,要抄寫,總結,要悟。
書籍: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羅素 《西方哲學史》
哲學-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宗教類,推薦看《了凡四訓》《聖經》其實佛教我是從季羨林《季羨林隨想錄三談佛》開始看的。

中國傳統哲學類,《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周易》這四本我最喜歡,看額度次數也多,另外像《莊子》,《十三經》我也在慢慢看,這些書都是得看一輩子的。

小說類,我看的真不多,我個人喜歡余華的書《活著》,《兄弟》

詩歌,散文類,推薦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書籍可以是《東坡志林》,《東坡集》,《古文觀止》,韓愈,歐陽修的散文都推薦。詩歌還推薦看納蘭性德。

歷史類,肯定推薦司馬遷《史記》,太多估計你是女性不一定很喜歡看,這里不多推薦。

政治類,估計也不會喜歡吧,這有點像男性專屬領域了,可以看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

心理學類,這里你喜歡可以摸摸,我尤其喜歡佛洛依德,書籍可以看看《釋夢》,《精神分析引論》,《性學三論》。

愛情類,這類作品不是很推薦,我看的不多,還是推薦一下吧廖一梅的《悲觀主義的花朵》,這書我還沒看,但是看了更改很喜歡廖一梅這人,這人也是一個女性知己推薦的,確實不錯。
另外作為一個愛情和心理學的交叉,我推薦心理學家弗洛姆的《愛的藝術》,此書作為重點推薦給你看看,書9萬字很短,但是夠深刻。

傳記類,這類作品其實看個人愛好了,我比較喜歡的是很多政治家的這里就簡單推薦一個知識分子都可以看的,蠻震撼的書,《拆下肋骨當火把-顧准全傳》

哦,作為女性還有特別推薦給你,帶一些女權主義色彩的作品,西蒙波娃的《第二性》。

嗯,作為收尾,其實這上邊個別書籍我還沒沒看,但是大部分都看了,基本都熟悉,有一些時候我看書,是看人,看書看到後來,既不是看知識也不是看理論,其實就是感受作者的一種精神魅力,大多數,我喜歡的精神魅力的人都是已經亡故的人了。
我們現代人生活的太物質,這是一個書籍和知識爆炸的時代,但是純粹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是如此至少。真是悖論,讀書,最低層次的目的是改造自己,修身養性。修心。
正如老子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還有一點,其實生活就是一本書,我們都是書中的角色,孔子說:「不知其人,觀其友。」注意在生活中身邊有可以學習,可以幫助自己安定混亂內心,幫助自己穩定自己一直保持積極向上人生觀的人很重要。
正如孔子說的:「毋友不如己者。」這話不全對,但是有一部分是對的。

B. 推薦幾本好看的心靈養生的書籍吧,能使人安靜的書籍。

給你推薦幾本我看過感覺很好的書:

詩詞類: 不如不遇傾城色,人生若只如初見,思無邪.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些都是一系列的,就是講詩詞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感想的,詩詞中美妙的語句可以給你另一種感覺.凈化心靈

小說類: 十年的你, 情書, 很平淡的感覺,卻意猶未盡.

勵志類: 秘密, 人性的優點. 覺得心理方面的書可以使自己煩躁的心平靜下來, 並且充滿勇氣.

個人的見解: 其實, 心不靜可能是因為有使自己焦慮,困惑的事情,我覺得,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它解決掉,因為這樣的事情不會因為你的忽略而消失.不如正視他,解決他,心自然平靜下來.

C. 推薦一本能觸動心靈的書。

《莎拉的鑰匙》 小說講述的是一九四二年的巴黎,十歲的小姑娘莎拉同家人一起遭到法西斯控制下的巴黎警察的逮捕。在被抓走之前,莎拉把弟弟邁克鎖進自家公寓的一個壁櫥里,把鑰匙藏在自己的身上,她以為她馬上可以回來了,可是誰都無法想到的是她和她的父母駛向了通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途中,而她的弟弟卻在壁櫥里永遠永遠。故事就這樣展開,塔季雅娜通過小女孩的命運波折反應德國法西斯佔領巴黎期間的法國猶太人的生活命運,以及當時法國警察的冷漠不作為,通過那段塵封歷史的追尋來拷問當時歷史中的人們,拷問那段如同《勇敢的心》中被湮沒在歷史中卻刺痛人心的往事。
在閱讀任何一本小說的過程中,讀者都在為小說做些標簽,比如「情節(敘事邏輯)」、「語言(文字技巧)」、「感人」等方面來考察小說的語言風格,可以說《莎拉的鑰匙》沒有推理小說、武俠小說那樣的情節,沒有後現代主義小說的那些華麗的語言和流動的思緒,但是它就是那麼地感人,甚至可以說,比小說還要真實,比電影還要感人,就是這樣一部在感人方面得滿分的小說,讓我們突然覺得其實情節和語言不再那麼重要了,我們所需要的卻是能照亮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的那一縷溫暖的陽光。即使一個無比冷漠的人讀完這本小說都會無比揪心的難過,閉上眼睛我們看到的是心靈的黑暗,我們在深深內疚和自責中不禁要去拷問靈魂,當時的我們都做了些什麼?為什麼當時會犯下如此巨大的錯?塔季雅娜小說的感人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言情小說,她還在小說中融入了她對創作的探索,最明顯之處就是小說是通過二條時空線索的分開描述直至最後的融合,通過絲毫沒有錯亂的書頁的自然分隔來表現這種時空的反復跳躍,這里不得不表示下對塔季雅娜的喜愛,因為如果你讀過了科塔薩爾的《一切火都是火》再來看看《莎拉的鑰匙》你會覺得思維一下子從角斗場回到了法國的農村而此刻靈魂屬於自己,並不是作者。
二條線索分別是從第三人稱敘述的1942年的莎拉以及她的父母、弟弟的故事和內視角的2002年《塞納風情》的美國記者茱莉婭�6�1嘉蒙德探尋60年前的故事開始的。小說最有特點的是「間隔」地敘述了二個時空的故事,從一開始的毫無相關的莎拉被捕以及茱莉婭�6�1嘉蒙德接受采訪報道六十年前賽車場事件的采訪任務開始,二個時空開始慢慢的聯系起來並且在一開始的敘述時間上接近同步,讀者在讀到這就會興奮的去想作者是如何把二個時空融合在一起的,不久就在並不復雜的人物關系中驚奇的發現居然在巴黎的美國記者茱莉婭�6�1嘉蒙德的丈夫竟然是一所房子的第二任主人而第一任主人竟然就是莎拉一家,就此二個完全不搭界的家庭就此產生了微妙的聯系,莎拉竟然在回去找她弟弟邁克的時候見過茱莉婭�6�1嘉蒙德的丈夫,而這卻造成了茱莉婭�6�1嘉蒙德的丈夫伯特蘭以及他的父親心中永遠的傷痕。這樣的傷痕中醞釀著中年危機,一個本來美滿的家庭,因為茱莉婭�6�1嘉蒙德堅持去尋找六十年前倖存者新聞稿的采訪演變成了自發的對歷史真相的還原、對人性拷問的行為,但就是這割裂了她與丈夫的感情,因為她丈夫所躲避的就是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面對莎拉認為是他們一家的不作為害死了她可愛的弟弟那充滿仇恨火焰的眼睛的灼痛,所躲避的恰恰就是他不想面對而他的妻子極力所想探究的事情;加上茱莉婭想要孩子而她的丈夫的反對,就這樣在風雨飄渺中,一個家庭走向了破裂。而故事的另一端,1942年莎拉的命運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下形成了三段「懸念」,與其說是「懸念」還不如說是三段「尋找」,就好比如在公園內和親人失散了,我們急於去尋找,自然尋找中會有很多波折和故事、很多未知的事情發生一樣,這種尋找就該發生並且就該進行下去一樣,自然而然六十年前的故事被分成了三段「命運」:莎拉弟弟邁克在壁櫥中的命運;莎拉在逃出集中營後的命運以及莎拉的兒子威廉在莎拉死後的命運。而「我」也就是茱莉婭�6�1嘉蒙德對於這三段命運中的人物的尋找將二個時空的故事由巧合變成了有意識的訪查。可以說塔季雅娜的這次嘗試不同於魯迅的「返鄉模式」也不同於品欽的「追尋模式」,但是她就是如此恰到好處地把人物融入在了時空的穿梭之中。
回頭看看這個和《悲慘世界》一樣悲慘的故事的主角,也就是這個直到141頁才出現真實名字的莎拉�6�1斯達任斯基,你從斯達任斯基中依稀讀到的是蘇聯人常見的那種名字,而塔季雅娜恰恰就是有著俄羅斯的血統。再看看茱莉婭�6�1嘉蒙德,一位在巴黎報社供職的美國記者,與出生於巴黎,在年幼的時候隨父親去波士頓的作者塔季雅娜又有著何其相似的地方。塔季雅娜在小說中構思了一個她不怎麼熟悉的納粹、集中營、屠殺的故事,但是又融入了她作為女性所特有的婚姻、中年危機、墮胎、離異等她所熟悉的故事。細細讀來塔季雅娜那動人的筆觸和至情至性的人性拷問彷彿那位美國記者就是她的化身,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作者的影子,小說才沒有了《英國病人》、《辛德勒的名單》、《海上鋼琴師》、《肖申克的救贖》的那種雷同感。
對於主人公莎拉有的只能是種嘆息,她倔強的性格讓讀者淚眼朦朧,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孩子為什麼就會遭受到命運的不公,失去雙親失去弟弟失去一切,就如同小說中所問的:猶太人究竟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關押起來?不屈服很倔強是許多讀者對莎拉的印象。她在集中營裡面沒有害怕,時時刻刻想著還被關在壁櫥里的弟弟,所以不顧一切的要逃出來返回巴黎,這是她的倔強;她在奧爾良的一個農民杜弗爾的家裡,即使面對不那麼危險的相對安逸的環境,她還是堅持要回到不知道在哪個方向的巴黎,就是為了去救出她壁櫥里的弟弟,這又是倔強。可是當她發現一切都化為泡影,她看到那張可愛的小臉蛋已經發黑,認不出來,她的弟弟的頭已經發綠的時候,你怎麼能想像一個女孩子該如何面對她自己親手殺害了弟弟,她本來以為把弟弟關在壁櫥里可以躲過法西斯的追緝是救了他,誰知道又會是這樣的結果呢?當讀到「她再次跪倒,聲嘶力竭地哭喊著,喊媽媽,喊爸爸,喊邁克。」的時候,我們的靈魂都被電擊了一般,可是命運啊就是如此的多舛,倔強的人終究沒能倔強過歷史的悲情。當莎拉1952年一個人孤獨地離開奧爾良,離開了這個讓她傷心欲絕的法國到了紐約的時候,身單影只的她已然不屬於法國,也不屬於這個陌生的美利堅,或者這個時候她的世界已經死了。當她和一個陌生的美國男人有了一個孩子並且長大的時候,她覺得她應該是時候到她弟弟的那個天堂去了,正如同莎拉她自己所說的「我以為會有所改變,我以為可以把一切拋諸腦後,但是,我做不到。我,一無所有。我以為還有,但是我錯了。孩子和丈夫,不夠。他們一無所知,不知道我是誰,永遠也不會知道。」,她選了了開車撞向了大樹。事情本該就如此結束了,而美國記者的「我」卻有意要喚起那段被塵封的記憶,「我」為什麼要這么做?是的,不該忘記的就永遠不能忘記,所以我去長島、去義大利,去找莎拉的兒子威廉告訴他關於他母親的一切真相。當小說結尾的時候,對著咖啡,「我」茱莉婭�6�1嘉蒙德,一個因為調查事情真相而離異的記者和因為記憶被喚醒而想追尋母親悲慘童年真實情況的莎拉的兒子威廉�6�1蘭斯福德面對面的時候,沒有促膝而談的歡樂,只有無言的凝望著玻璃窗外的雨灑落在人間。如果莎拉不那麼執著對弟弟的懺悔或許「我」還能見到她,可是人生有太多的無奈,所以我們的世界總充滿著遺憾。如果我們不那麼堅持,或許生活會更美好,但是我們無法面對的是心靈的黑暗,無法閉上眼睛對很多事情視而不見,無法撫平的是許多受害者心裡的傷疤。
小說通過茱莉婭�6�1嘉蒙德完成了一次自發性的救贖,但是塔季雅娜卻沒有在小說結尾落入大段的感慨和啟示性的自我救贖語錄之類的老套的模式之中,相反她通過《莎拉的鑰匙》讓我們所有讀者完成了一場靈魂的救贖。

D. 心理懸疑類的小說給推薦本~

死亡筆記其實一般般啦!
心理懸疑,國內也是有大師的。
一看就放不下的,推薦文澤爾的五個長篇:
第1彈:《冷鋼》[連載完結]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584922.shtml

第2彈:《千歲蘭》[連載完結]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590821.shtml

第3彈:《特奎拉日升》[同步連載]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04504.shtml

第4彈:《白矮星》[同步連載]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04505.shtml

第5彈:《黑暗的女兒》〔同步連載〕
http://cache.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606032.shtml

新華書店五本都有賣的,閱讀快感絕對保證

作者介紹:

文澤爾,旅居德國的偵探小說作家,現居斯圖加特,以文澤爾為主要人物著有文澤爾系列偵探小說。文澤爾系其筆名,真名不詳。

目錄
1 筆名由來
1.1 筆名的秘密
1.2 其它關於筆名來源的疑惑
2 作品列表
2.1 文澤爾系列偵探小說
2.2 其它貢獻
3 出場人物介紹
3.1 系列主要角色
3.2 系列其他角色
4 關於系列
4.1 系列特色
4.1.1 整體風格
4.1.2 自由意志市
4.1.3 墓誌銘式結尾
4.2 系列各篇相關介紹
4.2.1 讓最後一縷光芒消散
4.2.2 無弦小提琴
4.2.3 白矮星
4.2.4 黑暗的女兒(又名Erinyes)
4.2.5 冷鋼
4.2.6 千歲蘭
4.2.7 特奎拉日升
5 參考資料及注釋
6 外部鏈接

筆名由來
筆名的秘密
「文澤爾」的筆名本身包含多重含義:
德語Unser Detektiv中Unser的音譯。Unser是德語的物主代詞,意為「我們的」。「我們的偵探」——此處暗自文中主角文澤爾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原創偵探角色。
文言文「以文澤爾[1]」的一部分,意為「以文章(系列小說)使爾等(你們,讀者們:此處無貶義)受到恩澤(獲得收獲)」。
作者所在城市的足球隊VfB斯圖加特隊有一位為此隊效力十多年的、名叫Timo Wenzel的後衛,而德文姓氏Wenzel的一種譯法即為「文澤爾[2]」。
作者自稱,「此筆名之下尚隱藏著一個關於我本人的謎題,只有真正了解我的人才能破解。」[來源請求] 。
其它關於筆名來源的疑惑
Wenzel是一個典型的德語國家姓氏,但依照該偵探系列的背景設定,此名字應是作為主角的名[3]出現。
另外,系列中的主要人物(即文澤爾,塔芙妮,漢迪克,莫斯曼四人)均不說明姓氏——系列文章中,每到需要說明姓氏的時候,作者都使用敘述性詭計來迴避。詳見系列主要角色。

作品列表
文澤爾系列偵探小說

《冷鋼》(北方文藝出版社)第一版封面。封面題辭「天堂總禁錮在我們的苦難中 地獄卻丟失在我們的樂園里」為《冷鋼》的收尾詩:這也是該系列的特色之一。截至2008年1月的代表著作有
2003年-《讓最後一縷光芒消散》(中篇),《無弦小提琴》(中篇)
2004年-《白矮星》(短篇),《Erinyes》(中篇)
2005年-《冷鋼》(長篇)
2006年-《千歲蘭》(長篇),《特奎拉日升》(長篇)
2007年-《白矮星》(長篇[4]),《黑暗的女兒》(長篇[5])

其它貢獻
文澤爾本人亦為新興的網路電子雜志《推理恐怖研究》(簡稱tky)的創始人及現任主編,為雜志撰寫過諸多專稿,計有
《天使離地獄如此之近》(2006年2月號)
《從懼屍心理到戀屍癖》(2006年4月號)
《充分寫實的浪漫主義——文澤爾談偵探小說寫作》(2006年7月號)
《論集體歇斯底里》(2006年9月號)
《來自科塞爾的不死之愛》 (2006年11月號)
《透過指紋撫摩你》(2007年1月號)
《彌賽亞的前世今生vol.1》(2007年3月號)
以及一些和推理恐怖主題相關的影評

出場人物介紹
系列主要角色
文澤爾(Wenzel,姓氏目前不詳) 整個系列的主角,以冷靜推理聞名於自由意志市的私家偵探。曾任自由意志市第11警察分局探員,因不滿在該市警界普遍存在的官僚作風和完全依賴於輿論的權力監督模式[6],於1992年3月辭職[7]。並且因為一筆意外得來的賞金,得以實現自己成立獨立偵探社的願望。文澤爾只吸萬寶路煙(在小說中通常使用原文Marlboro),煙癮較大。在中學時期選修的第二外語為拉丁語[8],會說漢語[9]。關心時事,平時看《自由意志報》,但會讓助手預先挑出文藝及時尚類版面[10],以節約時間。對葡萄酒和歐洲歷史略有研究。最喜歡喝的雞尾酒是摩吉托(Mojito),但自己不會調酒[11]。

塔芙妮(Taphne,姓氏目前不詳) 父母因空難而死亡(或許並不準確)[12],自小由默特爾姑姑撫養長大。畢業於自由意志大學商學院,卻因為不明的原因而選擇成為一名偵探助手。她是尤莉雅(文澤爾前往南非之前的助手)的繼任,但卻並不能成為如尤莉雅那般令人信賴的幫手——實際上,塔芙妮的日常工作多為問詢記錄,整理檔案,負責聯絡,結案總結這類瑣事。但她顯然對這個現狀不滿,並經常嘗試去獨立調查案件:即使結果多半令人沮喪,甚至經常因此而陷入到困難的境地之中,文澤爾也總是以符合冷硬派主角的行為方式,給予最大限度的幫助。此二人之間的關系,自2003年偵探社爆炸事件[13]之後開始逐漸升溫。愛好是逛街購物,和艾米一道喝下午茶,以及觀看自由意志市出品的連續劇(通常是由FW5台播出的)。

漢迪克(Handick,姓氏目前不詳) 文澤爾的好友,是他在第11警察分局任職時的同事。漢迪克是一個力圖表現得處事圓滑的老實人,在警局的各項公務中但求自保,時刻擔心惹麻煩上身(這也是自由意志市老資格探員的一般特徵,但也有例外)。但對於好友文澤爾因為探案需要而提出的各種請求,卻總是無法乾脆拒絕。總局高層時常利用漢迪克和文澤爾之間的朋友關系,將麻煩的案子暗中推到11分局漢迪克所轄的部門,漢迪克也樂意將這些案子委託給文澤爾辦理:這些案子多半都能順利解決(至少是以令總局高層滿意的方式),漢迪克也因此受到分局的器重,並屢次晉升。目前任十一分局刑事科科長,離異,喜歡收藏名貴葡萄酒。

莫斯曼(Mossman,姓氏目前不詳) 文澤爾的好友,在小說中作為偵探社的固定咨詢人,負責調查和所涉案件相關的各類資料信息。在大學期間就已經表現出黑客方面的天才,曾服過兵役,擅長編寫木馬和蠕蟲程序。無業,獨居,不修邊幅,是一個典型的大齡宅男形象。身為沃蒂阿姨最小的孩子,時常為母親的熱心拜訪感到煩惱(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而母親顯然還當他是小孩子)。和一般的宅男表現類似,莫斯曼極少出門。雖然沒有過分的社交恐懼症,但在和女性的交往上仍然存在些許問題:不過,對於熟識的朋友,他的表現相當正常,甚至願意外出參加在文澤爾家舉行的好友聚會。喜歡甜食。

漢斯·穆斯卡林(Hans Muskarin) 在系列的第一作《冷鋼》中各個證人的證詞里反復提到的「漢斯探長」,於該文末尾向主角投遞了信息神秘的邀請函,正式在系列中登場。他經常在系列各篇的序章或末尾中出現——在序章中出現,說明該篇和秘密組織「反七(NEVES)」有關系;在末尾則偏好用酒吧閑聊的方式,解釋本應結束的案件中仍令偵探感到疑惑的地方,甚至一舉將之前的結論全部顛覆。漢斯的談話技巧相當高超,擅於捕捉對方的想法,並適時給出恰如其分的回應,亦懂得巧妙迴避敏感問題和選擇轉換話題的最佳時機。言談舉止上更趨向於一位和善的老者。文澤爾在每一次和漢斯的較量中均處於下風。

艾米(Amy,姓氏目前不詳) FW電視台知名的九點檔新聞主播(有時也出外景),塔芙妮的閨中密友。她們自大學時代起就是朋友,即使各自的工作十分繁忙,也依舊保有僅屬於她們自己的下午茶時間。除見面外,艾米還經常和塔芙妮以各種方式聊天(電話,手機,icq甚至直接通過新聞播報時的暗語)。艾米為人精明,善於交際和察言觀色,但對待朋友卻十分真誠,不抱任何私心。贊成塔芙妮和文澤爾交往。

卡爾·諾納(Karl Neuner) 總局的傑出黑人探長,喜歡在案子中和文澤爾較量,但可惜總是比文澤爾少一點細心。最近有被「反七」收買的跡象
積格勒·埃佩爾(Siegle,姓氏英譯目前不詳) 在老吉姆案之前曾和文澤爾有過短暫合作,蓄大鬍子,是個風趣踏實的老探長。
關於「反七(NEVES)」的宗教意義,請參閱七美德及七宗罪。

系列其他角色
哥本哈根公爵(英譯不詳) 綽號或封號,第一輯《黑暗的女兒》的篇尾出現,是一個身高兩米多的巨人,曾經是自由意志市美德隱修會的首腦。曾拉攏漢斯加入美德隱修會,原因不明。
普麗西拉(Priscilla,姓氏不詳) 「反七」的成員,據稱是「反七」目前最老資格的成員,第一輯《黑暗的女兒》中出現,特長似乎是考古學知識以及文物仿製。曾拉攏漢斯加入美德隱修會,原因不明。
海森貝格·安內洛雷(Heisenberg,姓氏英譯不詳) 化名,第一輯《白矮星》及《黑暗的女兒》中的活躍人物,霍得菲恩的法語和天文學老師。雖然在《白矮星》的末尾似乎已經死去,但文中卻有相當多其人尚在人世的暗示。
霍得菲恩(英譯不詳) 一個內向的13歲女孩,孤兒,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高橋由加利(英譯不詳) 芳汀夜總會的老闆,原籍日本大阪,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費米·莫林(英譯不詳) 自由意志市前工會副主席,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沙尼達·斯戴恩(英譯不詳) 投機商,候選議員,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格蕾絲·艾德蒙茲(英譯不詳) 芳汀夜總會的高層工作人員之一,高橋由加利的朋友。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雷斯兄弟(英譯不詳) 芳汀夜總會的保安,可能是西班牙人。第一輯《白矮星》中的角色。
格里芬·普勞斯教授(Griffin·Prowse) 神秘的高個子先生,知識淵博。在第一輯《白矮星》和《黑暗的女兒》中登場,設置為一個網路全書式人物,「反七」的成員之一。目前已知精通古代槍械和浮世繪知識。
捷爾特·內格爾博士(姓氏英譯不詳) 醫學博士,第一輯《千歲蘭》中的角色。
約翰·貝恩斯(姓氏英譯不詳) 知名調酒師,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西爾斯·多納多(英譯不詳) 調酒師,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奧古斯特·多納多(英譯不詳) 郵差,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埃瑪·赫塞爾(英譯不詳) 路修斯·赫塞爾的妻子,愛喝自由古巴,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路修斯·赫塞爾(英譯不詳) 調酒師,原名英戈(Ingo),可能是「反七」的成員之一,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海因納(英譯不詳) 酒界人士,和兩位朋友一道經營酒庄,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普雷斯曼(英譯不詳) 海因納的兩位經營酒庄的朋友之一,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克盧(英譯不詳) 海因納的兩位經營酒庄的朋友之一,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雅玟·布蘭琪(英譯不詳) 西爾斯·多納多的德國女友,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羅特(英譯不詳) 探長,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沃蒂阿姨(Waitty) 莫斯曼的母親——此名取男子名Walter的昵稱Watty及英語單詞witty合成:意為「機智詼諧的」
英斯(英譯不詳) 總局的筆跡鑒定專家,第一輯《特奎拉日升》中的角色。

關於系列
系列特色
整體風格
文澤爾偵探系列的主角,形式上遵循冷硬派元祖雷蒙·錢德勒對於私探的設定,實際則顛覆以往「正義使者」的偵探形象,更符合一個真實存在人物的特性:偵探不是萬能的,相反常常會被擊倒;即使邏輯嚴密,也會因為手頭線索和調查的局限,產生不可預料的錯誤:這些錯誤有些會被偵探及時改正,有些甚至到小說結尾也沒能被主角發現。因此,小說中的真正犯罪者們「逍遙法外」是十分常有的事——但因為他們亦非簡單作為「正義的對立面」而存在,因此就使得故事更趨於人性化。即使對於偵探和犯罪者們進行了如此的限定,考慮到過分舞台化的台詞和情節,該系列小說也不應歸入到社會派當中。
對於本格派所推崇的詭計方面,該系列在詭計設置上相當在意動機的重要性。即使作案的目的是出自強迫症等精神疾病,也會在行文中進行嚴謹的說明。該系列並不特別在意詭計的華麗程度,更多是在為可行性考慮。因此,某些詭計在細節上就演變得十分復雜。
文澤爾系列中的反派人物,常常得到比主角更多的筆墨描寫,以詮釋這些「社會人的真實斷面[14]」。對於小說中的死亡場景,作者偏好於使用細致且富於浪漫主義的筆觸,並經常將重點放在屍體所呈現出的表觀特徵(流動的血液,骨折,腐敗,破損的臟器,撕裂的皮膚及子彈彈孔)上,不加掩飾——這種浪漫主義與自然主義結合的方式,構成了文中描寫的主要基調。
對話方面,運用黃金時代流行的舞台劇風格台詞,不偏向白話文,對話精緻且富於條理[15]。常通過對話和場景變換來實現敘述性詭計,第一人稱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切換十分頻繁,倒敘和插敘經常在文章中出現,各篇的結構均相當緊密。
由於系列數篇中均涉及大量與歷史、宗教、玄學、哲學、藝術及西方文學史相關的內容,含明顯「炫學」的成分,或可將之與安伯托·艾柯的《玫瑰之名》或約瑟芬·鐵伊的《時間的女兒》歸作一類。鑒於其與目前各種推理小說分類之間的差別,某種程度上,稱該系列為「反推理小說系列」也未嘗不可。

自由意志市

自由意志市交通區劃圖,全圖。該區劃圖以斯圖加特市交通區劃圖為藍本,圖片左上角為自由意志市交通公司「fct」的標志。本圖的簡體版本以書首黑白拉頁的形式出現在《冷鋼》(北方文藝出版社)中。作為架空類型的偵探小說,文澤爾系列並未採用諸如科幻推理或者驚悚、靈異推理等新本格式的背景設定。雖然故事中人物所處的城市是虛構的,除了一些刻意設定以便和現實相區分的特點之外,自由意志市和任一個歐洲大城市之間並沒有太大區別。

墓誌銘式結尾
系列中每篇小說均以寥寥數行(2到3行,通常是2行)的寓言詩格式結尾。因為第一輯前三本的結尾均為篆刻在墓碑上的墓誌銘,故稱之為墓誌銘式結尾。系列結尾的寓言詩通常是對全文內容的概括總結,但也經常是對結局發表的感慨——因為系列的故事多帶有濃重的悲劇氣息,墓誌銘式結尾讀來也使人感到內心沉重,並能引發讀者對文章內蘊的反思。 以下羅列系列各篇的墓誌銘結尾:

注意:下文記有作品情節、結局或其他相關內容,可能降低欣賞原作時的興致。這是為了防止劇情透露的情況。
《冷鋼》(正文)
天堂總禁錮在我們的苦難中
地獄卻丟失在我們的樂園里

《冷鋼》(番外)
三個魔鬼本不該那樣死去
你看過我的標注,我的朋友
我們會再見的

《千歲蘭》
不朽踩在死亡的邊緣
凋零的生命紛紛哭泣

《特奎拉日升》
酒精最擅於迷惑人
死亡最富於戲劇性

《白矮星》
今晚你懂得仰望天空
明早星辰將知道你的存在

《黑暗的女兒》
仇恨棄絕了神的公義
黑暗卻將一切盡數忘卻

系列各篇相關介紹
讓最後一縷光芒消散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一部,完成於2003年12月,並於2006年夏季開始對其進行大幅的修改,計劃於2006年8月底修訂完畢。文中描寫一個和西班牙酒密切相關的古怪命案,是典型的「暴風雨山莊」式案子。警察雖然在中途介入,但所起作用不大。

無弦小提琴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二部,完成於2003年12月。作者於2006年夏季開始對其進行大幅的修改,並計劃於2006年8月底修訂完畢。在這個和名小提琴「瓜奈利」以及倫勃朗的名畫「讀書的米勒瓦」相關的案子中,自由意志市的偵探小說家夏哀·哈特巴爾先生初次登場。

白矮星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三部。初稿完成於2004年,全文僅兩萬余字。作者自2006年夏季開始對該篇進行大幅修改,並於2007年7月修改完畢。改寫後的《白矮星》全文達到二十萬字,僅沿用了初稿的構思,內容和初稿有較大的區別。《白矮星》主要講述了一起和自由意志市哥倫比亞黑幫及三合會勢力相關的連環謀殺案,並且塑造了一位名為海森貝格的、身兼黑幫成員和中學天文學/法語教師雙重身份的人物。雖然海森貝格在小說末尾被人在Evian酒吧射殺,但根據作者的後記和文中表明的態度,此人的生死依舊未明。而在隨後的姐妹篇《黑暗的女兒》中,也沒有對其生死進行明確的說明。 該作品中涉及大量與狙擊手及黑手黨文化相關的內容。

黑暗的女兒(又名Erinyes)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四部,完成於2004年。長篇,十四萬字左右。本案作為《白矮星》的姐妹篇,承接上一個案子的故事,主要講述了在三合會被警方剿滅後,哥倫比亞黑幫內部發生的一起神秘卡片連續殺人事件。

冷鋼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五部,完成於2005年,於2007年5月在中國大陸出版(北方文藝出版社)。長篇,十四萬字左右。文中主要描寫一個1985至1992年間發生的連續殺人案,文澤爾以十一分局探員的身份登場,對主要人物的關系由一些預先的交待,是一個前傳類型的案子。

千歲蘭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六部,完成於2006年,於2007年6月在中國大陸出版(北方文藝出版社)。長篇,十二萬字左右。本文別出心裁地採取二段式的劇情構建,前半段為平面推理,後半段轉型為現場推理。

特奎拉日升
本作品為文澤爾的偵探小說系列的第七部,完成於2006年,於2007年8月在中國大陸出版(北方文藝出版社)。長篇,十一萬字左右。也作《酒會謀殺案》,是作者第一個正式的暴風雨山莊式案件。
為了防止劇情透露的情況,記有情節或結局的內容在此處結束,下文與情節無關。

文澤爾是一個關於作家、詩人、文學家等人物的小作品。你可以通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E. 做成熟的女人應該看什麼書(成功學,心理學, 小說等)

推薦你看兩本古書,推薦你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的根就在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這兩本書是《太上感應篇》,和《了凡四訓》。古文看不懂,可以搜索現代翻譯文看。

古人的文化文明程度,可比現代的這些哲學高太多了,

古人老早就知道如何改善命運,並且幫助家人改善命運,

讓子孫後代也能夠從小就享受祖先的福氣,少受很多苦

書中介紹的方法也非常簡單,按照方法去做,可以在幾年之內就有成效,而且一輩子按照方法去做,好家風傳承下去,還會福蔭子孫後代。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說,娶一個好女人,三代人受益,娶一個壞女人毀三代,你看了書就明白這是什麼道理。

F. 求推薦描寫女性心理的偏傷感的小說,類似一朵桔梗花,白夜行那樣

飛躍滄桑. 這是我很喜歡的書,希望是你要的那一種。

G. 有什麼好看言情小說推薦

推薦《他站在夏花絢爛里》。

作者:太後歸來

一、簡介:

「他的名字里有個寒字,但他的掌心卻總是溫暖的。」

十八歲的何冉,每天晚上都會夢到那個有些落魄的男人。

他在她耳邊低喃,似親昵,似渴切。

那個聲音最終促使她瘋狂地站在了他家門前。

人生苦短,何不及時行樂。

誰知戀情初初萌芽,問題卻隨之而來,身份地位的懸殊、父母之命的阻撓、冤家對頭的挑釁、相隔千里的困擾……如果這是一段註定沒有結果的愛情,多年之後,又是夏花絢爛時,你會在哪裡?

H. 誰還有那種解析女生心理的小說,推薦一本噻

秀氣少爺,你不乖

作者: 抹茶

簡介:

那年,她進入他家。她幫他,打了他的哥哥們。她幫他娘親,奪回了在家中的地位。十六歲的時候,他被人抓去從軍---因為他家裡人都不喜歡他。甚至是厭惡。。。

I. 女人必讀的書有哪些

1.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被譽為"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甚至被尊為西方婦女的"聖經"。她以涵蓋哲學、歷史、文學、生物學、古代神話和風俗的文化內容為背景,縱論了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歷史演變中,婦女的處境、地位和權利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女性個體發展史所顯示的性別差異。《第二性》實可堪稱為一部俯瞰整個女性世界的網路全書,她揭開了婦女文化運動向久遠的性別歧視開戰的序幕,為世界婦女運動樹立了一塊豐碑。

2。飄《Gone with the Wind>

美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僅僅寫了一部作品就名揚天下,這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南北戰爭題材的小說,一經問世,便成了美國小說最暢銷作品.連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也成了經典之作.美麗勇敢的主人公郝思嘉身上表現出來的叛逆精神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風流執著的白瑞德,堅強寬容的韓媚蘭,儒雅懦弱的衛希禮,縈繞在幾代人腦海中,歷久彌堅.

3.聖經The Bible
西方文明奠基於<聖經>,她是西方一切經典的翹楚,林肯說過:聖經是神賜給人類最好的禮物.救世主一切的美善,都又此書傳給我們.對於氣質女人來說,閱讀一部經典,就是了解一個世界。多多閱讀有影響的書記,就像對<聖經>的閱讀一樣,將使氣質女人進一步融入世界,成為擁有世界文化思想的現代人.

4.紅樓夢

被譽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18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巨著之一.它描寫傳統中國貴族生活的腐敗與頹廢。全書中有很多關於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富含神話的色彩,並且反映著作當時的政治禮教、社會生活、經濟制度及文化發展,乃至服裝穿戴、飲食葯膳、建築亭閣、舟車行轎等等層面.毛澤東稱它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5.女人的資本
《女人的資本》(2007最新修訂版)一經出版,立刻吸引了廣大女性讀者的眼球,迅速登上各大城市的暢銷書排行榜,再次顯示了經典圖書的強大力。為了滿足廣大職業女性的需要,本書作者特別就「職業女性如何成功」這一主題刨作出了《女人的資本Ⅱ——職業女性的十一種生存智慧》。本書由原作者肖衛和著名女性培訓師一洋老師共同創作而成,是廠大職業女牲提高自我素質,開發職場優勢,成為職場贏家的經典讀本。
最經典的女性心理勵志讀物,每一位職業女性都應該閱讀的書! 職場並非男人的天下,女人同樣可以成為職場的主角。只要我們能夠認識自己的優勢,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方式,同樣可以成為職場明星。本書提供了11道職場成功的良方,只要你加以運用,就能成為人人羨慕的職場達人!

6.李清照詩詞

以詞著名,兼工詩文,長於文賦,精通音律,善於書畫,並著有詞論的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即便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才女,她的詩文感時詠史,與詞風迥異。她才詞對女孩內心世界的嚴肅而深刻的描繪,與委婉細膩中一洗以往詞的嫵媚不實的氣氛,給詞壇帶來清高的意趣,深淵的情懷,空靈的意境.氣質女人應該學習她情感的細膩,也要學習她胸懷的寬廣.

7.人與永恆

它是周國平的一本隨感錄。隨感錄的可貴在於真實,在於字字珠璣而又凝煉傳神,就這個意義而言,周國平的隨感少卻了濃重的雕琢氣,少卻了老於世故的圓滑,處處呈現出單純而練達、質朴而傳神的精巧之美。作者把自己十年來寫的一些生活隨筆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文章關於愛情、生活、孤獨、詩、生死等人生常遇到的問題,雖然作者是一位哲學博人,但是書中並沒有艱深的哲學術語,相反都是淺白的詞語,用生花之筆精雕細刻地寫下了對人生的理解和困惑,也許其中就有你所想的!

8.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

被譽為中國的海蒂性學報告,作者李銀河教授是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也是當今中國最著名的社會性學家之一,並於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五十位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作者採用半結構化的訪談方式,對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這個涉及個人生活史、隱私性很強的領域進行了社會學的研究。這項研究
涉及女性感情和性生活各個方面的基本事實,涵蓋了女性從初戀到結婚、感情、性、與婚姻關系..有氣質的女人應該是一個賢妻良母,不僅將智慧運用於職場社交中,更會靈活運用於生活中.

9.葉芝抒情詩全集

被稱之為'愛爾蘭的靈魂'、'20世紀最後一個浪漫主義詩人'的葉芝,1923年因他'始終富於靈感的詩歌,並因為他以高度的藝術形式表達了整個民族的精神'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授獎辭說:'他(葉芝)仍追隨著早先曾指引他的精神,來擔任愛爾蘭的詮釋者。長期以來,這個國家一直在等待著有人賦以它聲音。' 女人不妨讀點詩,對於女人來說,詩是永葆美麗的源頭活水,詩意是生命的高級覺悟,是靈性的自然清澈,是閑情的隨意散播,它生存在一塊絲帕、一隻發結、一個抬手、一個轉身、一個笑意和一瞥嫵媚的眼光里。詩意是在教養里獲得的,是以心慧為主題的。有詩意的女人,不很漂亮,卻常被人稱為'美女'。這是一種'腹中有詩氣自華'的質感,這是一種不加藻飾的別樣美麗。愛詩的女人,特別具有情趣並且善解人意,詩詞熏染她,陶冶她,升華了她。有詩意的女人,流露出一種'悠悠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意態。

10.懶女孩的健康指南

本書作者安妮塔.奈克是《新女性》、《大都會》、《魅力》、《今日》等雜志的自由撰稿人。這位健康、性和兩性關系方面的專家告訴我們身體、流汗、可怕的習慣、性、情緒布魯斯、解壓心法等方面的健康知識,看看,單從這些簡單的章節題目,就可以知道它所關注的內容包含了我們的健康的主要方面。這使我們能夠全面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不遺漏任何一個可能發生隱患的角落。 全書的氣氛也如同懶女一樣輕松詼諧與悠閑調皮,安妮塔?奈克既像姐姐又像媽媽,更像懶女孩的閨中密友,態度溫柔、散漫卻又無比堅定,或層層推進或拐彎抹角或連哄帶嚇地讓你乖乖就範,也有時也像「大話」里的唐僧刻意嘮叨得讓你不得不聽從。在獲得健康懶招的同時,你又會發現,健康也可以很時尚,健康也可以很小資,尤其是健康也可以很懶,是一本受益的私人健康書.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看的古風gl小說 發布:2025-04-16 16:23:53 瀏覽:121
高飛何瑾瑜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4-16 15:53:14 瀏覽:796
關於從古代穿到現代的男人小說 發布:2025-04-16 15:16:42 瀏覽:421
武俠小說男女主角在山東長大 發布:2025-04-16 15:16:40 瀏覽:655
中國古代小說的代表作品 發布:2025-04-16 15:12:11 瀏覽:645
女主穿越到古代用小說賺錢的小說 發布:2025-04-16 13:21:17 瀏覽:192
很肉很肉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4-16 13:10:30 瀏覽:919
玄幻美女全收小說完結 發布:2025-04-16 13:09:34 瀏覽:220
免費閱讀暗路升遷小說 發布:2025-04-16 12:55:51 瀏覽:544
山村村花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4-16 12:45:55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