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說排行 » 90年代中國小說家排行榜

90年代中國小說家排行榜

發布時間: 2025-02-04 16:11:32

『壹』 跟席娟同期言情小說

席絹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出名的台灣女作家,同期比較出名的還有香港的張小嫻。

『貳』 有誰知道90年代的女性小說家有哪些急!!

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壇出現了另一些女作家。在開始,她們被稱為「新寫實」作
家(池莉、方方),「先鋒作家」(陳染、林白、海男、徐坤),「新都市」小說家(張欣)
,「新言情」小說家(須蘭)等。但她們在創作中表現出來的較為明確的性別態度,使她
們很快被納入「女性文學」范疇加以討論。
林白、陳染、徐小斌是在90年代引起較大爭議的女作家「個人化寫作」的代表。林
白(註:林白,1958年生於廣西。原名林白薇。中學畢業後做過「知青」。1978年考入武
漢大學圖書館系。曾做過圖書管理員、電影廠編輯和報社記者。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
一個人的戰爭》、《守望空心歲月》、《說吧,房間》,小說集《子彈穿過蘋果》、《
致命的飛翔》,散文集《德爾沃的月光》。另有《林白文集》。)出生於廣西一個小鎮,
父母離異,隨母親生活。熱帶小鎮的生活和童年經驗成為林白作品的主要內容(或背景)
。80年代中期開始發表小說,80年代末90後代初的《同心愛者不能分手》和《子彈穿過
蘋果》,確立了她此後的敘述風格和女性主題。她的小說以詩化和抒情化的筆調,通過
一個認同感極強的女性敘述人之口,描述孤立於於庸、雜亂的社會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這些完美的女性形象與男性中心的社會處境之間的對比和悲劇性沖突,營造出一種強烈
的情緒化風格。《一個人的戰爭》講述一個名叫多米的女孩的成長經歷,小說中關於女
性的性體驗和身體感受的描寫引起過很大爭議。

陳染(註:陳染,1962年生於北京。幼年學過音樂。1982年考入大學中文系,畢業後
做過大學教師、報社記者和出版社編輯。出版有小說集《紙片兒》、《嘴唇里的陽光》
、《潛性逸事》,散文集《斷簡殘篇》,長篇小說《私人生活》。另有《陳染文集》。)
的創作經歷了多次轉變。大學期間曾寫詩,自80年代中期開始寫小說。早期的小說主要
表現校園中現代青年的精神狀態,以1986年發表的《世紀病》為代表。其後,她以一個
名為「亂流鎮」的小鎮上人們怪異的生活為主要內容,寫了一系列帶有「魔幻」與象徵
色彩的小說。自1990年的《與往事乾杯》起,她的創作轉向現代都市的女性生活和女性
經驗,尤其擅長表現獨居的知識女性的生活歷程和情緒體驗。這類小說往往以女性第一
人稱形式,敘述一個在家庭、婚姻和社會處境中有著創傷體驗的知識女性在幽居生活中
的情緒感受。由於小說採取的敘述方式帶有自傳色彩,而表現的內容往往是女性個體成
長經歷中的涉及性別問題的部分,陳染的小說被稱為「私人寫作」。她的長篇《私人生
活》是她的女性成長主題、反諷性敘述和反叛性立場的一次集中體現。陳染對小說文體
頻為精心,注重「陌生化」的表達形式。

徐小斌(註:徐小斌,1951年生,北京人。1978年考入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畢業後曾
任教於中央電視大學。現為電視劇製作中心編劇。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海火》、《敦
煌遺夢》、《羽蛇》,小說集《迷幻花園》、《如影隨形》、《藍毗尼城》等。)80年代
初開始發表小說。1989年發表的短篇《對一個精神病患者的調查》,寫一個被視為精神
病患者的女孩獨特的精神感受和神秘的心理幻象,引起人們的注目。90年代主要的作品
是《迷幻花園》、《雙魚星座——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古老故事》、《羽蛇》等。她
的小說在人物的心理體驗和敘述內容上,都帶有神秘色彩,往往以一個可讀性的故事包
裹著作家關於命運、生命和文化的思考。她的小說取材上刻意的神秘化,是她創作的特
色,表現她對於某些不可知情景進行探索的強烈興趣。

海男(註:海男,原名蘇麗華,雲南人。1991年畢業於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從事雜
志編輯工作。主要作品有詩集《風琴與女人》、《虛構的玫瑰》,長篇小說《我的情人
們》,小說集《香氣》、《瘋狂的石榴樹》,散文隨筆集《屏風的聲音》。)1982年開始
文學創作,開始主要寫詩,後轉入小說創作。她的小說在主題意象、結構、語言等上都
有較強的詩的色彩。她往往從某種帶有原型色彩的關於死亡的記憶進入小說,一般沒有
完整的故事和對話,將小說組織起來的是死亡、詩意、生命等形而上的抽象主題。小說
中充滿著片斷性的情境和意象情緒的描繪,而構造了明顯的「零散化」的小說特徵。

張欣(註:張欣,1954年生於北京。1969年入伍。1984年轉業,從事專業創作。主要
作品有《真純依舊》等。另有《張欣文集》。)從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她的創作分為前
後兩個階段。早期的作品缺乏獨特色彩;自1992年發表《絕非偶然》開始,她主要以言
情小說的形式講述南方都市的職業女性面對事業、婚姻、家庭、愛情的處境與選擇。她
的作品表現出對都市文化趣味和流行時尚的熟諳,能夠機敏地將南方都市流行語轉入小
說的敘述語言之中。小說的可讀性、浪漫色彩和對「姐妹情誼」的信任,合成了一種新
的言情小說形態,而擁有較多的讀者。但在情節和人物類型上常有雷同和重復。

遲子建(註:遲子建,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漠河。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樹下》、《
晨鍾響徹黃昏》,小說集《北極村童話》、《向著白夜的旅行》、《白雪的墓園》。)出
生於黑龍江省北部的漠河。小說主要取材於她生長的東北農村。與蕭紅的小說在表現內
容和敘述風格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她的《秧歌》、《東坊》等小說,藉助於一種兒童視
角,講述東北農村的風俗和人的生存狀態,常常傳達出一種人在漫長時間中的滄桑感。
女作家還有徐坤、須蘭等。徐坤(註:徐坤,1965年生於沈陽。1989年獲文學碩士學
位。從事文學研究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先鋒》、《女媧》、《遊行》、《行者嫵
媚》。)的《先鋒》、《白話》、《遊行》等小說較為引人注目。她的小說注重對既有的
小說材料的再處理,尤其重視以一種調侃的方式消解80年代形成的諸種中心話語。須蘭(
註:須蘭,1968年生,上海人。主要作品有小說集《須蘭小說選》、《思凡》。)的《仿
佛》、《紅檀板》、《紀念樂師良宵》等,則擅長於對特定歷史情境中的人物心態和命
運的再敘述,刻畫一種遭受深刻創痛的精神狀態。她將自己敘述的故事稱為「聽來的故
事」。

--

『叄』 90年代最具有影響力的10部文學作品排行榜 90年代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排行

1、《活著》余華:《活著》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說。余華通過一位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這部小說榮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1998年),台灣《中國時報》10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0年);並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
2、《許三觀賣血記》余華:法國《讀書》雜志在評論《許三觀賣血記》時說道:這是一部精妙絕倫的小說,是朴實簡潔和內涵意蘊深遠的完美結合。本書入選韓國《中央日報》評選的「100部必讀書」(2000年)、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3、《長恨歌》王安憶:《長恨歌》:一部堪稱近年來罕見的作品: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一切都是萬種風情的,而其中蔓延的水樣的時間因素,更是讓人有不勝低回之感,讓人感覺那種無奈的纏綿在時間中慢慢的逝去和輪回。
4、《白鹿原》陳忠實:《白鹿原》: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話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5、《馬橋詞典》韓少功:《馬橋詞典》是當代著名作家韓少功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以詞典的形式搜集了中國南方一個小村寨里流行的方言,集錄了湖南汨羅縣馬橋人日常用詞,計115個詞條。小說筆法獨特,以這些詞條為引子,從純詞典的形式迅速過渡為一個個故事,以敘事者下鄉當知青的年代為主體,講述了古往今來一個個豐富生動的故事,向上追溯到各個歷史時期的生活片段,向下也延伸到改革開放以後,著重講的是70年代馬橋鄉的各色人物與風俗情景,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6、《九月寓言》張煒:《九月寓言》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張煒的巔峰之作。作者以一個偏僻的村落和鄰近的礦區來寓言現代物質文明與原始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小說中的村落和礦區分別代表著原始自然的淳樸生活和高度發展的現代文明,最終讓村落淪陷,村裡的人失去家園再度遷徙。恰似他筆下的人們,不斷地詢問著: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7、《心靈史》:本收一共七門,勾勒哲合忍耶回民的一半故事。目的是呼喚,咱喚著四十萬哲合忍耶人民的子弟和年輕的一代。這里含有人、做人、人的境遇、人的心靈世界和包圍人的社會、人性和人道。這里有一片會使你感動的、人的光輝。
8、《文化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9、《我與地壇》史鐵生: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不能想,卻又不能忘……《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兩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與母親的後悔,對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
10、《務虛筆記》史鐵生:《務虎筆記》是由二十二個段落合成的長篇小說,敘述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社會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家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本書是史鐵生首部長篇小說,也是史鐵生半自傳式的作品。
特別說明:通過以上關於90年代最具有影響力的10部文學作品排行榜 90年代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排行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90年代最具有影響力的10部文學作品排行榜 90年代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排行有個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肆』 中國著名作家有哪些

中國著名作家有張愛玲、錢鍾書、冰心、巴金、林語堂等。

1、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

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

5、林語堂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熱點內容
開局一顆細胞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4 18:53:33 瀏覽:672
對不起許不了你一生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4 18:44:28 瀏覽:330
免費全本小說狼性總裁不做你的女人 發布:2025-02-04 18:41:23 瀏覽:575
最好看的現代獵奇小說 發布:2025-02-04 18:02:18 瀏覽:915
yy仙俠小說完結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2-04 17:28:45 瀏覽:191
看過小說沒記名字怎麼找 發布:2025-02-04 17:26:16 瀏覽:318
醉亦歡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2025-02-04 16:50:58 瀏覽:209
最大最火的聽書軟體 發布:2025-02-04 16:36:43 瀏覽:562
超牛txt小說閱讀器電腦版 發布:2025-02-04 16:31:07 瀏覽:5
90年代中國小說家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16:11:32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