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諷刺小說的先河
A. 哪部作品的出現,開了中國諷刺,詼諧寓言的先河
魏晉南北朝
嘲諷寓言開了中國諷刺,詼諧寓言的先河。
所以我猜測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世說新語
》。
B.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是哪一部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章回體長篇小說。全書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回非吳敬梓所作),約四十萬字,描寫了近兩百個人物。小說假託明代,實際反映的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小說成為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也使作者吳敬梓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
C. 能不能推薦一些好的中國諷刺類的小說
談到古代的諷刺小說,要數《儒林外史》和「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海花》水平比較高,另外如《聊齋志異》里部分篇章也有諷刺的內容。
談到現代的諷刺小說,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作家——張天翼,這個人可以說是「諷刺小說聖手」,文筆極富風趣、幽默,諷刺味十足。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洋涇浜奇俠》、《鬼土日記》,中篇小說《清明時節》,短篇小說《包氏父子》、《華威先生》等,都是諷刺小說的上乘之作,被視為30年代進步文學的重要收獲。
此外,現代文學作家葉聖陶的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隱隱有著對知識分子軟弱矛盾性的諷刺;現代通俗文學作家老向(王向辰)的中長篇小說《庶務日記》有著對機構臃腫、人浮於事這一社會現象的諷刺;現代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的長篇小說《八十一夢》也用諷刺的手法刻畫了霧重慶光怪陸離的現狀。
這些作品盡管現代文學史教材里沒有將它們定為「諷刺小說」,但是它們筆法上的諷刺力度是被學界公認的。
至於建國初期,由於時局的影響,諷刺小說基本絕跡,也就很難談得上好的諷刺小說了。這一情況直到「浩劫」後的新時期文學才有所改觀,諷刺小說重獲新生。
新時期文學里,王蒙的《說客盈門》,張辛欣的《瘋狂的君子蘭》,何立偉的《白色鳥》,馬瑞芳的《天眼》,王小鷹的《丹青引》等都是比較有深度的諷刺小說,值得一讀。
D. 開創諷刺小說先河的小說是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E. 開創了中國現代小說的先河的著名作家是
應該是魯迅
F. 為什麼說《紅與黑》開創了現代意識流小說的先河
敢於批判社會現狀,不同於古代封建迷信,更貼切於現實。所以說《紅與黑》開創了現代意識流小說的先河望對你有幫助
G. 開啟抗戰時期諷刺文學先河的作品
張天翼是一個優秀的、現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諷刺幽默短篇小說家,長於漫畫式的、粗筆勾勒的誇張,批判尖銳、內涵深遠、筆調冷峭、節奏明快、語言勁捷、體制圓熟,短篇製作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華威先生》是他的代表作,發表於1938年武漢失守之前,它的問世,引起了長達數年的關於抗戰文學要不要排斥「暴露和諷刺」的爭論,為整個國統區的諷刺暴露文學開了先河。
H. 中國四大諷刺小說有哪些
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由於資產階級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導,晚清的小說創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小說,形成了晚清小說創作繁榮的局面。而「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出現,則是中國小說創作進入到又一個繁榮時期的重要標志。
《官場現形記》 李伯元(1867-1906)著,共五編60回。這是我國近代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並取得社會轟動效應的長篇章回小說,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小說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綴起來,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太後,下至佐雜小吏等一百多個大小官吏,並將這些形形色色的官僚們的各種惡行丑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們或侵吞公款,貪贓枉法;或賣官鬻爵,大發橫財;或名「剿匪」,實則害民;或冒名得官,寡廉鮮恥;或媚外懼洋,奴性十足。作品有如一幅封建社會末期官場的百丑圖長卷,觸 及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小說在寫作方法上仿效《儒林外史》又有所發展,充分運用了誇張、漫話式的諷刺手法,往往寥寥幾筆,就將人物的音容體態勾勒出來;又善於描寫細節,使筆下的人物生動傳神,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故其後效仿之作頗多,蔚為大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趼人(1866-1910)著,計108回。這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通過主人公九死一生從奔父喪開始,至其經商失敗為止所耳聞目睹的近200個小故事,勾畫出中法戰爭後至20世紀初的20多年間晚清社會出現的種種怪現狀,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范圍比《官場現形記》更為廣闊,除官場外,還涉及商場、洋場、科場,兼及醫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道德面貌、社會風尚以及世態人情都頗為深刻,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可以幫助讀者透視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行將滅亡、無可挽救的歷史命運。小說採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故事,結構全篇,使讀者感到親切可信,在中國小說史上開了先河。結構上亦非常巧妙:「九死一生」既是全書故事的敘述者,又是全書結構的主幹線,同時又運用了倒敘、插敘等方法,將它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全書繁簡適宜,渾然一體。
《老殘游記》 劉鶚(1857-1909)著,共20回。劉鶚本是一位企業家、學問家,並不是職業作家,但其文學家之名卻遠勝企業家和學問家。這部小說是他晚年所寫的帶有自傳性質的未竟作品。小說以一個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鐵英)為主人公,敘寫其在中國北方游歷期間的見聞和活動,對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官吏的殘暴昏庸,百姓的貧困交迫等等,都有所暴露,尤其著重地對那些名為「清官」,實為酷吏的虐民行為進行了有力抨擊,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國家危亡現實的強烈憂患意識。小說的藝術成就很高。首先是高超的描寫技巧,無論狀物、寫景,還是敘事,都能歷歷如繪,如千佛山、大明湖的景緻,明湖居說書,桃花山月下夜行等,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其次是它的心理描寫和心理分析,能用貼切的語言,出色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其三、精巧的結構藝術。小說以游記的形式,以游歷為線索,以老殘為中心人物,以散文的筆法敘事狀物,將沿途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做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小說獨特的結構特點。 《孽海花》 曾樸(1872-1935)著,35回。
《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譴責小說、又具有歷史小說,還具有政治小說特點的長篇小說。小說寫金汮(字雯青)中狀元後在蘇州納名妓傅彩雲為妾;後奉命出使俄、德、奧、荷等國,帶傅彩雲同往;歸國後,金雯青病死北京,傅彩雲離開金家,赴上海重操舊業,改名曹夢蘭;後又到天津為妓,稱賽金花。小說以金雯青和傅彩雲的故事為主線,生動地描寫了從同治至光緒30多年間的歷史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社會的變遷,暴露了統治者的腐朽沒落,批判了封建的科舉制度,諷刺了那些達官名士,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態;同時也熱情地歌頌了馮子材、劉永福等抗戰英雄和孫中山等民主革命黨人的革命活動,表達了作者反對封建專制,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愛國救亡的思想。小說中所寫之人物,無不有所影射。在具體寫作中,作者採用了近代較流行的塊狀小說結構與傳統的網狀小說結構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情節,波瀾起伏,曲折感人,井然有序,始終圍繞主線,時放時收,東西交錯,給人留下就像一朵珠花的感覺。作者又工於細節描寫,詞采華美,寥寥數筆,就能使人物的神態畢肖,故魯迅稱贊它「結構工巧,文采斐然」。
I. 開創了40年代國統區諷刺文學先河的作品是
張天翼在1938年發表了《華威先生》,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反動派庸俗文化官僚形象。
這部作品開創了40年代國統區諷刺文學的先河,也對後代具有現實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