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新歷史主義小說
Ⅰ 名詞解釋: 1.《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2.《倪煥之》; 3.「十七年」文學; 4.
1,《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毛澤東於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楊家嶺召開的文藝座談會上發表的兩個講話(即「引言」和結論報告),系統地總結了「五四」以來革命文藝運動的經驗,回答了中國革命文藝運動中長期爭論的一系列帶根本性的問題,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和黨的文藝路線,指明了革命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根本方向。2,《倪煥之》是2010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聖陶。該書是作者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在小學教員倪煥之身上,較典型地寫出了一部分知識分子從辛亥革命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時期的追求和幻滅。3,十七年文學是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年)開始,這一階段的中國文學歷程,屬於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時期。4,新歷史小說是一種產生於90年代,以新歷史主義為其主要歷史觀的文學形式。傳統的歷史主義在承認客觀歷史事實存在的前提下,認為歷史學家可以通過認真的研究考察,最終完成對於歷史真相的真實還原,即我們所閱讀的歷史是完全真實可信的。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雖然新歷史主義的理論也承認有客觀歷史的存在,但這些理論家們卻認為所有的歷史書寫都不可能真正地達到還原歷史真相的目的。Ⅱ 新歷史主義分析文言文
1. 歷史主義和新歷史主義的區別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的出現,標志著當代西方學術思想的一次重要轉向。
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是「互文性」理論。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等後現代主義特徵,強調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改寫。
新歷史主義的出現是對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它突破了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具有既消解又補充歷史唯物主義的雙重性。
[關鍵詞]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對比分析新歷史主義的問世,是伴隨著當代西方學術界的「文化轉向」而出現的「歷史轉向」。新歷史主義作為一種帶有後現代主義特徵的社會文化思潮,對傳統的歷史觀和歷史題材的創作理念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因此,有必要對這種復雜的社會文化思潮進行宏觀辯證的綜合分析。一、一次重要的學術思想轉向 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特徵顯示出對所謂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
新歷史主義到現在還是一個沒有共同理論綱領的學術流派,是一個還沒有得到公認的尚不確定的概念。正因為這樣,對新歷史主義的解釋很不相同。
從國別來說,美國學派與英國學派存在著差異。英國學派宣揚的「文化唯物論」雖然處於邊緣,但表現出比較強烈的政治文化色彩。
美國學派注重對社會文化領域的重建,新歷史主義作為後現代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式微之後的新理論和新批評,表現出強勁的勢頭。由於不同學者所持歷史觀念的多樣,對新歷史主義的解讀更是人言人殊。
有人認為,「歷史」表現為占統治地位的權力關系和權力斗爭的敘述。有人主張「歷史」是由各種聲音講述的包括處於邊緣的勢力和人物的權力故事。
有人把歷史理解為文學文本與社會存在的內部和外部的復雜關系。還有人對新歷史主義表示非議和反感,譏諷那些傾心「文化批評垃圾」的「追新族」們妄圖通過顛覆偉大的文學經典,藉助文學來改造社會,只能是一種「文明的野蠻人」的幻想。
新歷史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1982年,他在《文類》雜志的一期專刊的前言中,打出「新歷史主義」的旗號。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學術夥伴,還有路易斯•蒙特洛斯、喬納森•多利莫爾、海登•懷特及查理•勒翰與卡瑞•利伯特等人,他們的理論既有自身的獨特性,又具有共同性。海登•懷特通過賦予歷史一種想像的詩性結構,從而把歷史事實和對歷史事實的語言表述混為一談。
他的著作《元歷史》、《話語轉喻學》、《形式之內容》都越來越明顯地把歷史詩學化,認為歷史是一種語詞建構起來的文本,是一種「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是一種具有文學性的歷史文本,是一種「敘事」的「話語」文本,從而把「史學」變成了「詩學」。後現代主義的歷史觀認為歷史學本質上是一種歷史詩學,是一種「語言的虛構」,從根本上否定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性、規律性和科學性。
隨著20世紀80年代「解構批評」向各種解釋學的轉移,各種解釋學的闡釋模式,特別是對文學與歷史的接受反應理論和闡釋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融進新歷史主義的文化思潮之中。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轉折。
西方文論的主流不再把文學限定在文本自律的狹小圈子裡,而是一反過去對政治的厭惡,向歷史、政治、種族、性別和意識形態傾斜。形式主義掩蓋了理論的社會功能與政治功能,忽略了民族權力和婦女權力問題,遮蓋了各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新歷史主義文學研究的興趣開始從對文學的「內部」研究轉向對文學的「外部」研究,恢復和重新確立文學的歷史和社會背景。較之於形式主義而言,新歷史主義表現出很強的學理優勢。
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開始被突破,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原先那種只局限於封閉的文本研究的文學觀念開始向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倫理學、人類學、民族學、精神分析學開放,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
文學理論的各種跨學科聯系互滲、互融、互釋、互動,形成闡釋的通約性和連貫性。文學自身的審美特性和特殊規律的研究受到冷落,甚至表現出用文化研究排斥文學研究的傾向。
文學理論發展的整體趨勢走向廣義的文化研究和新歷史主義文化詩學。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
文學理論轉向和側重文化研究,更加關注意識形態、權力斗爭、民族問題、文化特性,從政治視角對被視為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及其政治思想體系和原則進行批判。新歷史主義的文化批判運動帶有正負兩面性,既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誕和異化現象,同時又抹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的歷史作用,只強調被壓抑形成的「單面人」的痛苦,不承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雙重性。
新歷史主義具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形態性。新歷史主義通過批評運動激發、調動和利用文學和文化研究的消解性和顛覆性,向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抗爭和挑戰,從語言層面達到重寫歷史、文化史和文學史的目的。
但這種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往往不尊重歷史的客觀實在性。
2. 新歷史主義與革命歷史主義的比較
看待歷史的方法不同: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等後現代主義特徵,強調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改寫。革命歷史主義強調客觀現實,認為歷史是革命的歷史。
新歷史主義社會文化思潮的出現,標志著當代西方學術思想的一次重要轉向。新歷史主義的基本理論是「互文性」理論。新歷史主義實質上是一種與歷史發生虛構、想像或隱喻聯系的語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歷史主義,帶有明顯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顛覆性等後現代主義特徵,強調主體對歷史的干預和改寫。新歷史主義的出現是對傳統的歷史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雙重反撥,它突破了文學學科的森嚴壁壘,拓展出多維的研究空間,走向開闊的跨學科研究。新歷史主義與文化研究相結合,表現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性,具有既消解又補充歷史唯物主義的雙重性。
革命歷史主義認為歷史是由革命創造的,歷史是革命的歷史,革命推動社會進程。
3. 有關歷史反思、論過的文言文五則
1.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2.論貴粟疏 晁錯
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3.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4.察今 《呂氏春秋》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時不與法俱在,法雖今而在,猶若不可法。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
5.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休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6.教戰守策 蘇軾
及至後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天下既定,則卷甲而藏之。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不戰而走。開元、天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於太平之樂,豢於游戲酒食之間;其剛心勇氣,銷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是以區區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獸奔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4. 急
丞相王綰等進言說:「諸侯剛剛被打敗,燕國、齊國、楚國地處偏遠,不給它們設王,就無法鎮撫那裡。請封立各位皇子為王,希望皇上恩准。」始皇把這個建議下交給群臣商議,群臣都認為這樣做有利。廷尉李斯發表意見說:「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親屬很多,可是他們的後代逐漸疏遠了,互相攻擊,就像仇人一樣,諸侯之間彼此征戰,周天子也無法阻止。現在天下靠您的神靈之威獲得統一,都劃分成了郡縣,對於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賦稅重重賞賜,這樣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讓天下人沒有邪異之心,這才是使天下安寧的好辦法啊。設置諸侯沒有好處。」始皇說:「以前,天下人都苦於連年戰爭無止無休,就是因為有那些諸侯王。現在我依仗祖宗的神靈,天下剛剛安定如果又設立諸侯國,這等於是又挑起戰爭想要求得安寧太平,豈不困難嗎?廷尉說得對。」
5. 關於歷史和文言文
1自強不息
2福所依 禍所依
3老 幼
4終不悔 消得
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6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動筆寫作(《史記》)。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共五個部分,約五十二萬六千多宇,共一百三十篇。記載了(3000 )年的歷史
7作者:北宋畫家張擇端
這幅畫描繪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
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
8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全長1700餘公里.2500多年的歷史
1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1.宗法文化 2.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
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系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里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幾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因此我認為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儒家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無邪!
其次,農耕文化、家族文化、還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逐漸的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採的內涵。
2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歷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歷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歷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歷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現在的農歷既不是陰歷也不是陽歷,而是陰歷與陽歷結合的一種陰陽歷。農歷存在閏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臘月除夕算作一年,則農歷每一年的天數相差比很大(閏年13個月)。為了規范年的天數,農歷紀年(天乾地支)每年的第一天並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即農歷的一年是從當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例如2008年是農歷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從公歷2008年2月7日(農歷正月初一),而是公歷2008年2月4日。
當然有存在價值,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
3標志是飛天,特點是將各個人物、動物、植物的形象變化的各種手法塑造
4我同意。
因為,最早的長城是秦滅六國後,將六國的防禦城牆連接起來,用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的防禦工事。現在的長城是明代重修的產物,它的象徵意義更大一些。
而都江堰則是戰國時期,李冰父子和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用自己超凡的智慧建造的用來灌溉,防洪,排沙的一個極其成功的水利工程,它讓周邊的人民受益達2000多年。用現在系統學的觀點看仍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是系統學一個非常經典的範例。
6. 文言文翻譯歷史
【原句】東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佔旅、大,遼東半島藩籬盡撤離。
【譯文】東北三省的海上防衛,奉天省(遼寧省)尤其重要。自從日本人佔領了旅順港、大連港,整個遼東半島的屏障全都被拆除了。
【注釋】
1、奉天:沈陽市的舊稱,根據上下文意,這里是指奉天省即遼寧省。
2、藩籬:原指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柵欄。《國語·吳語》:「孤用親聽命於藩籬之外。」韋昭註:「藩籬,壁落。」漢賈誼《過秦論下》:「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難。」清唐孫華《治圃》詩之一:「折柳作藩籬,狂夫倘知避。」許傑《大白紙》:「她正如一隻奪破藩籬的飛鳥。」後比喻邊界;屏障。漢賈誼《過秦論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江南是兩浙之藩籬。」清昭連《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木邦在耿馬外,為耿馬、孟定、鎮康、孟連之藩籬。」
3、撤離:原指撤退離開。這里指拆除、撤除。
7. 論述新歷史主義小說的創作特點
1、新歷史小說概念:由先鋒小說作家轉向新歷史主義小說,作家,蘇童,余華等
由非先鋒小說作家轉向新歷史主義小說,作家,英吉,阿朱等主要致力於以民間視角還原歷史真相,用迥異的歷史觀來發掘和表現主導歷史流向的提心因素(權利、人性惡、 *** 望等)
2、特徵:1)形式上,心裡是小說實在歷史領域中結構了宏大的歷史
敘事模式,還原了歷史生活的原生態
2)情感上,新歷史主義小說表現出熱烈和充沛的情感,依
據歷史隔膜的掩護
3)主題性上,作家解釋歷史的慾望非常明顯
3、80 年代末出現的文學思潮;莫言的《紅高粱》被認為是新歷史主義的「開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變》、劉震雲的《故鄉天下黃花》等;新歷史主義在真實觀、歷史觀和藝術觀上都帶有明顯的反傳統色彩,追求對題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題材、人物、事件僅僅當作一種背景,主要表現主觀體驗和人物心靈,
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新歷史主義小說
Ⅲ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有哪些文學思潮與流派最好具體點。
「鴛鴦蝴蝶」派
所謂「鴛鴦蝴蝶」小說的產生和廣受歡迎,同當時上海女學生群體的形成壯大有著密切的聯系。愛情的題材,總是更容易吸引女性讀者。於是,言情小說在女學生成倍增長的上海應運而生。當時,許多專登言情小說的報刊雜志,在上海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啼笑姻緣》被認為是「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壓軸之作。1911年徐枕亞發表《玉梨魂》。
傷痕文學
經歷了十年浩劫,人們的身體和心靈大多備受創痛,《班主任》拉開了回顧歷史傷痕的序幕,並使作家劉心武一舉成名。至於這種對文革苦難的揭露真正成為一種潮流,則是以1978年8月盧新華的短篇小說《傷痕》發表在《文匯報》上為標志的。當這種憤懣大量地以文學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便形成了新時期第一個文學思潮:"傷痕文學"思潮。"傷痕文學"代表作的作品,雖然並無拓荒價值,但藝術上卻顯然更為成熟,如張潔的《從森林裡來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夢》、陳世旭的《小鎮上的將軍》、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鄭義的《楓》等。
"傷痕文學思潮"的創作最初大多是短篇小說,因為表現同一題材,長篇一般需要有較多的時間准備。一般認為,最早問世並產生了較大影響的長篇小說是莫應豐出版於1979年的《將軍吟》。另外周克芹描寫農村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發表於1979年)、古華描寫小鎮歲月的《芙蓉鎮》(1981年發表)、葉辛展現知青命運的三部曲《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風凜冽》、《蹉跎歲月》也都是此類主題的代表作。這些作品都先後被搬上銀幕或改編成電視劇,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反響。
尋根小說流派
「尋根小說」的實驗,對中國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革新與推進,具有不尋常的實踐意義。這一點,或早或遲都會得到印證。「尋根小說」的創作實驗,並不僅僅局限於那幾位寫過類似「尋根宣言」的作家一一譬如寫過《文學的「根」》的韓少功,寫過《文化制約人類》的阿城,寫過《理一理我們的「根」》與《文化的尷尬》的李杭育,寫過《我的根》的鄭萬隆等等。當然,這些作家在小說主張方面的鮮明態度,足以使他們成為「尋根小說」思潮的代表人物(或一家之言),但在與「尋根」、與文化意識相牽連的小說創作的現象方面,譬如說,一些並沒有公開主張「尋根」的作家,如王蒙、陸文夫、林斤瀾、馮驥才、張賢亮、高曉聲等,他們分別以自己的新作品顯示了審美思索與社會文化意識及批判精神的聯系。王蒙的《活動變人形》、《高原的風》,陸文夫的《井》,林斤瀾的《矮凳橋傳奇》,馮驥才的《三寸金蓮》,張賢亮的《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高曉聲的《覓》……這些作品都以新的角度與新的姿態同「尋根小說」的藝術主張產生著某種呼應的效果。
不言而喻,那些「尋根」意識比較鮮明的作家,也在他們的具體主張提出之後或之前,創造了一批很有代表意義的作品,如韓少功的《爸爸爸》與他的小說集《誘惑》,阿城的《棋王》、《樹王》,李杭育的小說集《最後一個漁佬兒》,鄭萬隆的《異鄉異聞錄》系列……當然,還有相當數量的中青年作家也寫出了一大批富有明顯的「尋根」意識或涉及到傳統文化中的人的過程的作品,如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紅蝗》、《築路》、《枯河》、《鞦韆架》,李銳的《厚土》、《呂梁山風情》,王安億的《小鮑庄》,鐵凝的《麥秸垛》,賈平凹的《浮躁》,張偉的《古船》,朱曉平的《桑樹坪紀事》,烏熱爾圖的《七叉犄角的公鹿》,艾克拜爾?米吉提的《瘸腿野馬》,江浩的《鹽柱》,等等。
先鋒派
當代的「先鋒派」雖然不是一個有組織的流派,但最低限度的意義是指馬原以後出現的那些具有明確創新意識,並且初步形成自己的敘事風格的年輕作者。他們主要有:馬原、洪峰、殘雪、扎西達娃、蘇童、余華、格非、葉兆言、孫甘露、北村、葉曙明等人,此外還有一些正在嶄露頭角且頗有潛力的新秀。
九葉派
1948年在詩壇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葉派"的正式亮相。由於曹辛之與臧克家組成"星群"社在藝術觀點上的分歧,他與辛笛、陳敬容、唐祈、唐?等人創辦了《中國新詩》月刊,並與已經從昆明的西南聯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運燮、鄭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聯系,形成 了一個新的詩歌派流派"中國新詩派"(後因1981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葉派》稱為"九葉詩派")。
「七月」派
「七月」派詩人曾卓、牛漢、綠原等人這一時期的創作,則強化了生命意識,在其名詩《懸崖邊的樹》、《半棵樹》、《重讀聖經》等作品中,他們超越了自己40年代的作品中 的強烈的社會功利意識,而思考在重壓之下的生命、死亡與背叛等主題。曾卓的《懸崖邊的樹》與牛漢的《半棵樹》顯示出處於逆境中 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
白洋淀詩派
「白洋淀詩派」自覺地探索了現代主義詩歌的寫作,他們與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學沙龍的成員,形成了當時潛在寫作中較有規模的現代主義詩歌運動。其主要成員有姜世偉(筆名芒克)、岳重(筆名根子)、栗世征(筆名多多)等人,他們的詩歌相對來說具有更純粹的現代主義特徵,直接預示和影響了「文革」後詩歌領域的現代主義探索。
朦朧詩派
一九八○年開始,詩壇出現了一個新的詩派,被稱為「朦朧派」。以舒婷、顧城、北島等為先驅者的一群青年詩人,從一九七九年起,先後大量發表了一種新風格的詩。這種詩,有三四十年沒有出現在中國的文學報刊上了。最初,他們的詩還彷彿是在繼承現代派或後現代派的傳統,但很快地他們開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遠,自成一個王國。朦朧派詩人無疑是一群對光明世界有著強烈渴求的使者,他們善於通過一系列瑣碎的意象來含蓄地表達出對社會陰暗面的不滿與鄙棄,開拓了現代意象詩的新天地,新空間。「文革」後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島、舒婷、顧城、楊煉等人。
90年代的鄉村小說流派
在90年代「躲避崇高、消解神聖、拆解深度」的後現代景觀中,鄉村小說以其對世俗文化的疏離和80年代文學精神的高揚而獨樹一幟。從描寫對象上來說,它們至少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以關注現實為主,如劉醒龍的《分享艱難》,譚文峰的《走過鄉村》,何申的《年前年後》,關仁山的《九月還鄉》等一批被稱為「現實主義沖擊波」的作家作品,這類作品往往能深入到農民生活的深處,真實而藝術地反映出變革時代,尤其90年代中國農村社會的矛盾沖突和發展走向,以及各式各樣的農民在商品經濟浪潮沖擊下的困惑、不適和痛苦的轉變。另外,還有劉玉堂、趙德發、孫宇以及許多並不純粹寫鄉土的作家,如閻連科、遲子建、李貫通、鐵凝,他們也寫90年代鄉村的變化,但更多地是將目光投向許多仍處於封閉狀態下的農村,它們一般地處偏遠,現代文明之風還沒能影響到他們的生活狀態,傳統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仍牢固地主宰著人們的生活,另一類則以回顧和反思歷史為主,如陳忠實的《白鹿原》、劉震雲的《故鄉天下黃花》、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張煒的《九月寓言》、莫言的《豐乳肥臂》、余華的《活著》以及閻連科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大多是轟動一時的佳作。它們以中國鄉村和農民的「過去」為描寫對象,對我們民族,尤其農民在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變遷史、心靈史,進行了深入的描繪與反思。
Ⅳ 新歷史主義代表作有哪些
代表作有:陳忠實的《白鹿原》、李銳的《舊址》、蘇童的《米》、莫言的《紅高粱》、劉恆的《蒼河白日夢》
新歷史小說是一種產生於90年代,以新歷史主義為其主要歷史觀的文學形式。傳統的歷史主義在承認客觀歷史事實存在的前提下,認為歷史學家可以通過認真的研究考察,最終完成對於歷史真相的真實還原,
即所閱讀的歷史是完全真實可信的。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雖然新歷史主義的理論也承認有客觀歷史的存在,但這些理論家們卻認為所有的歷史書寫都不可能真正地達到還原歷史真相的目的。
(4)現代文學新歷史主義小說擴展閱讀;
新歷史小說可主要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文化化生命化的歷史。這主要表現在一些以文化為底色、追求文化意蘊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中。
二、寓言化心靈化的歷史。這主要表現在先鋒派作家的文學創作之中。營造歷史的迷宮;表現現代人的困惑與尷尬,是先鋒派新的歷史小說的嘗試內容。
三、生存化生態化的歷史。這主要表現在新寫實派作家的文學創作之中。
Ⅳ 新歷史小說的新歷史小說的歷史評價
新歷史小說吸收和繼承了前代和同代文學創新的積極成果,同時又注入先進的西方現代思潮,使新歷史小說自覺走出了歷史小說的時代局限,擯棄了一般現實主義文學的庸俗,秉承新歷史主義,注重對歷史的解構,對社會、意義的消解,昭示了一種新的歷史觀的形成。新歷史小說對中國近現代社會結構中的政治形態、經濟形態、社會文化和社會精神意識的存在形態在歷史轉折時期進行了全面的歷史反思,構成了色彩斑斕的民族生活和民族生存景觀。
通過解構和反思,歷史和民族的存在在新歷史小說作家那裡具有了深刻的歷史性和獨特的文化性。卡西爾說:「藝術和歷史學是我們探索人類本性的最有力的工具」。以探索人類本性和民族存在文化為目的的解構歷史和歷史反思,表現出了歷史小說的先進性。但是在新歷史小說的歷史演進過程中日益遠離了歷史客體,文化意蘊的設置也越來越薄弱,娛樂與游戲的傾向越來越重,超驗虛構的意味越來越濃。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新歷史主義在90年代末的衰落。
Ⅵ 中國當代文學中有沒有後現代主義作品
有很多,從八十年代末開始,由於改革開放帶來的思想解放,後現代主義色彩也在各種藝術包括小說中出現。後現代主義的基本特點是無深度、無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是游戲性的,多元主義的藝術,它無視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劃分,也模糊了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其對小說的影響是多種形態的。如先鋒小說,這批作家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場,雖不是文革的直接參與者,但深受其影響,表現最突出的是被遺棄的孤獨感,與傳統價值觀念有所遠離,與英雄人物有隔膜,對現實感到迷茫、困頓。對中國傳統文化也較矛盾,。代表作品有劉索拉的《混沌那個哩登愣》《你別無選擇》徐星《無主題變奏》陳染《世紀病》劉毅然《搖滾青年》等。馬原、格非、蘇童、余華、孫甘露等的作品受後現代主義影響很深,創作思想與評議風格一的後現代特色鮮明。
《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的天風船》《虛構》《青黃》《訪問夢境》《信使之函》《褪色鳥群》《雨季之瓮》《黑手高懸》等都是代表之作
此外,王朔的消費小說也體現了後現代反對理性、崇高,提倡世俗化慾望全面擴張的特點。《浮出海面》,《千萬別把我當人》等塑造了一批從社會學意義上講是真正獨立但從社會體制角度看是零餘人的一批形象,將傳統的人的歸屬感解構,對傳統價值體系的解構思想深處具有後現代的影子。
新寫實小說、新狀態和新體驗小說、新歷史主義小說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後現代主義對小說的深遠影響。
Ⅶ 張清華的科研成果:
1.《境遇與策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邏輯》,中國文學出版社1995年版。
2.《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修訂版。
3.《火焰或灰燼—— 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啟蒙主義》,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版。
4.《內心的迷津——當代詩歌與詩學求問錄》,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5.《境外談文——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及歷史意識》,花山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版。
6.《天堂的哀歌》,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7.《存在之鏡與智慧之燈——中國當代小說的敘事與美學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8.《文學的減法》,吉林出版集團2009年版。
9.《猜測上帝的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0.《穿越塵埃與冰雪——當代詩歌觀察筆記》,西北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2001——2012共十二卷。
2、《中國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匯編·女性文學卷》,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國當代文學編年史》,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
4、《中國當代作家海外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散文隨筆集:《海德堡筆記》(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隱秘的狂歡》(山東友誼出版社2006)。
詩集《我不知道春雷是站在哪一邊》(2010)。 1.《從啟蒙主義到存在主義: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6期。
轉載:*《新華文摘》1998年1期;
*《SOCIAL SINCES IN CHINA》(《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99年4期;
2.《認同或抗拒:關於後現代主義在中國的思考》,《文學評論》1995年2期。
轉載:*《復印資料·文藝理論》1995年5期。
* 收入陳曉明主編:《後現代主義論爭文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原載《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6期),轉載於《新華文摘》1998年1期
4.《大地上的喜劇:當代「新鄉村敘事」的文化闡釋》(原載《小說評論》1999年3期),轉載於《新華文摘》1999年10期。
5.《民間理念的流變與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三種民間美學形態》,《文藝研究》2002年2期。
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4期。
*《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3期轉載。
*《21世紀文學大系·2002理論卷》,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
6.《論石評梅的意義》,《文藝研究》2002年特刊(與張光芒合作)。
7.《時間的美學:論時間修辭與當代文學的美學演變》,《文藝研究》2006年7期。
8.《價值分裂與美學對峙:世紀之交以來詩歌流向的幾個問題》,《文藝研究》2007年9期。
中文核心期刊
9.《啟蒙神話的坍塌和殖民文化的反諷:論〈圍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
4 期。
10.《抗拒的神話和轉向的啟蒙:論沈從文的文化立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年
4期。
11.《整合·還原·沉潛·思變——關於現代文學研究的思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3年4期。
12.《莫言文體多重結構中傳統美學因素的再審視》,《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6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2期轉載。
13.《增值與誤讀:十餘年來諸多文學現象的再認識》,《當代作家評論》1995年5期。
14.《在幻象與流放中創造了偉大的詩歌——海子論》,《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5期。被收入崔衛平主編《不死的海子——海子逝世10周年紀念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10版。
15.《黑夜深處的火光:六七十年代非主流詩歌研究》,《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4期。入選白燁編選《2000中國年度文論選》,灕江出版社2001年版;入選陳思和等編:《無名時代的文學批評》,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版;被翻譯為日文發表於日本文學刊物《藍·BLUE》總第4、5期合並號。
16.《從精神分裂的方向看:論食指》,《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4期。收入《新詩界》創刊號,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版。收入林建法主編《尋找文學的靈魂: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4月版。
17.《好日子就要來了嗎——世紀初的詩歌觀察》,《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2期。
18.《在現實的「私處」》,《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2期。
19.《從「青春之歌」到「長恨歌」:當代小說敘事演變的一個例證》,《當代作家評論》2002
年2期。
20.《敘述的極限——論莫言》,《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2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5期轉載。被收入林建法主編《靈魂與靈魂的對話: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1.《這就叫天花亂墜:關於現在的文學批評》,《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4期。被收入林建法主編《靈魂與靈魂的對話: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2004年4月版。
22.《返觀與定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文化境遇》:《文藝爭鳴》1995年6期。
23.《俯望足下的裂隙——論當前文學的精神分化》,《文藝爭鳴》1997年4期。
24.《話語與權力:一個戲劇性的演變關系》,《文藝爭鳴》2000年4期。
25.《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啟蒙主義的兩個基本問題》,《文藝爭鳴》2001年4期。
26.《「演講」話語之於革命敘事》,《文藝爭鳴》2002年2期。
27.《新時期文學的文化語境與策略》,《文史哲》1995年2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7期轉載。
28.《論中國文學中的才子佳人模式》,《齊魯學刊》1990年2期。
29.《解構主義與中國當代文學》,《齊魯學刊》2003年2期。
30.《青春與英雄的畫卷》,《中國出版》1997年10期。
31.《評四部新歷史主義小說》(譯作),原著德國學者洪安瑞(Prof。Dr。Andrea M Riemenschnitter)張清華譯,《文藝爭鳴》2003年1期。
32.《仙女塵夫模式:一個幻美的主題原型》,《山東社會科學》1991年2期。
33.《由語言通向歷史:重論王朔的意義》,《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4期。收入《王朔小說集·跋》,江蘇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34.《底層生存寫作與我們時代的寫作倫理》,《文藝爭鳴》2005年3期。
35.《2004年詩歌的若干關鍵詞》,《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1期。
36.《野地神話和家園之夢:論張煒近作》,《小說評論》1994年3期。
37.《困境與契機:中國當代詩歌文化意向的變遷》,《當代文壇》1993年5期。
38.《歷史話語的崩潰與墮回地面的舞蹈——對當前小說現象的探源與思索》,《小說評論》1996年4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9期轉載。
39.《精神接力與敘事蛻變——新生代寫作的意義》,《小說評論》1998年4期。
40.《死亡之象與迷幻之境:先鋒小說的存在主題研究》,《小說評論》1999年1期。
41.《當代小說中的皇帝婚姻模式》,《小說評論》2000年3期。
42.《選擇與回歸——論莫言小說中的傳統藝術因素》,《山東師大學報》1991年2期。
43.《傳統與現代的成功嫁接——重論戴望舒對新詩發展的貢獻》,《山東師大學報》1992年4期。
44.《論〈九月寓言〉的農業文化傾向》,《山東師大學報》1994年2期。
45.《歷史邏輯與20世紀中國作家的文化策略》,《山東師大學報》1995年4期。
46.《歷史神話的悖論與話語革命的開端——重論尋根小說的意義》,《山東師大學報》1996年6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7年2期轉載。
47.《「前朦朧詩」論札》,《山東師大學報》1997年6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2期轉載。
48.《作為表象的生存寓言——重評新寫實小說兼及90年代現實主義的命運》,《山東師大學報》1998年6期。
49.《歷史·記憶·敘事·文本——論格非小說中的歷史哲學與歷史詩學》,《山東師大學報》2004年2期。
50.《悲壯的祭禮與從容的運作:新時期詩歌文體沿革回顧》,《山東師大學報》1993年4期。
51.《十年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的回顧》,《鍾山》1998年4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9期轉載。
52.《經典與我們時代的文學》,《鍾山》2000年5期。
53.《——蘇童論》,《鍾山》2001年1期。
54.《另一個陷阱或迷宮》,《詩刊》1998年10期。
55.《歷史的岩壁和它的回聲——讀〈家族〉》,《理論與創作》1996年3期。
56.《2002年詩歌一瞥》,《理論與創作》2003年2期。
57.《2003年詩歌讀札》,《理論與創作》2004年2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6期轉載。
58.《「誰來追趕這令人心碎的變化」——論翟永明》,《上海文學》2004年2期。
59.《語言的蝴蝶——談〈發現〉》,《上海文學》2004年7期。
60.《南方的精緻——關於〈北回歸線〉》,《上海文學》2004年8期。
61.《〈葵〉:穿越意識世界》,《上海文學》2004年9期。
62.《熱帶的熔點:關於〈詩歌與人〉》,《上海文學》2004年12期。
63.《朦朧詩·新詩潮》,《南方文壇》1998年3期,收入洪子誠、孟繁華主編《當代文學關鍵詞》,廣西師大出版社2002年版。
64.《性、政治、歷史恐懼症及其它》,《南方文壇》2002年3期。
65.《文學的減法——論余華》,《南方文壇》2002年4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2年11期轉載;收入林建法主編《靈魂與靈魂的對話: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66.《關於朱文穎的小說》,《南方文壇》2003年1期。
67.《如何不濫用批評的權利》,《南方文壇》2003年4期。
68.《從這個人開始——重論1985年的扎西達娃》,《南方文壇》2004年2期。
69.《走向文化與人性探險的深處:「新歷史小說」的一支》,《理論學刊》1995年5期,《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11期轉載。
70.《窄門以里與深淵以下:余華《兄弟》(上)的閱讀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1期3期。
71.《天馬的韁繩:論新世紀以來的莫言》,《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6期。
72.《持續狂歡·倫理震盪·中產趣味:對新世紀詩歌狀況的簡略考察》,《文藝爭鳴》2007年6期。
73.《關於文學性與本土經驗:從顧彬教授的談話說開去》,《文藝爭鳴》2007年10期。
74.《〈紅高粱家族〉與當代長篇小說的變革》,《南方文壇》2006年5期。
75.《殘酷青春之後是什麼——關於80後寫作的思考》,《南方文壇》2007年4期》。
Ⅷ 中國當代文學名詞解釋 1、今天派2、古典加民歌3、現代派小說4、新歷史小說
今天派:(格非先生的定義)直接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而產生的中國現代派小說。在新時期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偽現代派」時期(1979-1981)
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意識流、象徵主義)的影響,中國文學曾出現過以「新感覺派小說」和「現代派詩歌」為代表的、在文學形式和寫作技巧方面進行探索的實驗作品。
80年代前期的探索性作品,雖然在形式上開始打破傳統的敘事方式和結構方式,以主觀的心理意識流程來安排敘事時空,但是,從總體上看,它們並沒有觸及到中國作家深層的審美觀念、創作觀念和創作模式。所謂「現代主義」只是運用了象徵、變形、意識流等現代主義藝術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體上仍是充滿社會責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會寫實文學」,其目的是為了表達作家對各種社會問題的認知與意見,即對主觀意識的描寫是為反映客觀現實服務的,作品的主題是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憂慮,而不是西方現代派所表現的對「個體生命」的憂慮,因此他們的創作事實上仍舊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延續。正因為此,他們的創作被人們稱為 「東方意識流」或「心理現實主義」,也有人稱其為「偽現代派」。
二、先鋒小說的繁榮期:(1985-1988)
隨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越來越多地被翻譯和介紹進中國,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如心理分析小說,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新小說,以及理論界的形式主義、敘述學、結構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在80年代中期成為人們所關注與爭論的熱點,西方現代文學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刺激下,中國的先鋒小說創作在1985年後呈現出一種「井噴」的態勢
三、沉寂期(1989至今)
90年代初,由於先鋒作家們的作品過於強調形式而忽視內容,在讀者中逐漸失去市場,先鋒作家們因此紛紛降低了探索的力度,作品的敘述風格採取了一種更能為一般讀者接受的方式,有的甚至和商業文化結合,作品轉型到小說的其他領域。
新歷史小說是一種產生於90年代,以新歷史主義為其主要歷史觀的文學形式。在文學創作上,新歷史主義反對文學的純形式分析,強調不能孤立地看待歷史和文學史,不能將一個時代的文學與其政治、經濟、歷史截然分開,而應將文學與非文學加以「綜合研究」,力圖達到「文化政治歷史詩學」的「重寫文學史」目的。相應的,新歷史小說擯棄了革命歷史小說的二元對立模式,注重歷史反思,發掘人性,努力將歷史的真實凸現出來;同時,挖掘傳統歷史文化對現時的影響,整合積極精神因素,塑造民族意識,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比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 「革命歷史小說」 和九十年代的正 「歷史小說」 , 新歷史小說在寫作手法上 表現出了與前二者迥然不同的特點, 它的抒寫是反傳統的, 表現在: 民間視角、個人體驗的強調; 邊緣人物、非史資料的撰寫; 敘述空缺和再現原則的瓦解。 同時, 它滲透文中的歷史表現出了虛無、 非理性的特點。
西方現代文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各種反傳統的文學流派統稱。在思想和內容上有強烈的主觀性,傾向於悲觀、虛無的思想,喜歡變現異化的主題。哲理意味濃重,通常以象徵、暗示、寓言式的手段表現。有意追求陌生化或間離化的效果,人物形象普遍為非英雄化、反英雄化,以意識流手段及夢幻的色彩用似是而非的手法來表現其主題。
中國式現代派小說是指1985年前後中國文壇出現的以誇張變形等西方現代派小說手法來關注現代個體人的生活狀況,展示現代人失落、惶惑和生存荒誕感的小說。
古典加民歌……對不起,我不知道
Ⅸ 後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有哪些
1、加繆《局外人》
《局外人》形象地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關於「荒謬」的觀念;由於人和世界的分離,世界對於人來說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人對荒誕的世界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物都無動於衷。
2、《百年孤獨》
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3、《禿頭歌女》
《禿頭歌女》於1950年在巴黎首演時,引起人們的注意和爭論。此劇描寫了一對典型的英國中產階級夫婦與他們的朋友——另一對典型的英國中產階級夫婦之間的無聊的對話。
4、《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譯做《等待果陀》,是愛爾蘭現代主義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兩幕悲喜劇,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表現的是一個「什麼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悲劇。
5、《弗蘭德公路》
法國小說家克勞德·西蒙的作品。《弗蘭德公路》以1940年春法軍在法國北部接近比利時的弗蘭德地區被德軍擊潰後慌亂撤退為背景,主要描寫3個騎兵及其隊長痛苦的遭遇。
Ⅹ 如何正確認識1980年代現代文學史的歷史價值和局限性
1980年後中國文學可謂是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在長達數十年的文學禁錮後,中國的文人得以和世界接觸,涌現了很多的先鋒小說,同時在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沖突中,又出現了尋根文學。隨著現代化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思想的解放,同時也出現了新寫實和新歷史主義小說。新時期以來的這些小說較之於十七年文學和文革時期的文學,在立意格局文筆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詩歌上,朦朧派的出現,出現了一批新詩人,這些現代詩比起十七年文學中的那些政治抒情詩和生活抒情詩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散文上,巴金的散文感人至深,而後出現的文化散文比起楊朔體,秦牧體,在思想內容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一個在靈魂深度上,後者在民族歷史的高度上,遠遠超過楊朔秦牧。
現代文學史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作家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表現為信仰缺失,金錢至上。作家的作品也愈加顯得蒼白矯情。同時在西方現代派技巧的沖擊下,很多作家日益西化,走向了極端(比如馬原、殘雪等)。
詩歌上自80年代北島等一批作家沒落之後再無歌者,詩歌、戲劇都已經走向消亡的邊緣。詩歌已經成為一種文字游戲,戲劇也無人問津。
現代文學史又稱為當代文學史,它是一個還在不斷發展的過程,文史界有很多人一直把當代文學史看做是五四精神的延續,是承自新文化運動的,從1917年開始的文學史是一個整體。這也就告訴我們1980年後的現代文學史不是一個完整的,固定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