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小說定義
A. 章回體小說和現代主義小說的概念和定義
章回體,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一種外在敘述體式。其特點是將全書分為若干章節,稱為「回」或「節」。後也應用於其它媒體領域,比如:章回體新聞、章回體影視劇。
【現代主義小說】又稱現代派小說,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復雜的小說創作潮流,包括諸如意識流小說、超現實主義小說、存在主義小說、「迷茫的一代」小說等許多小說創作流派。
B. 文學中的小說的定義昰什麼有哪些要素
特點是篇幅短小,情節簡潔,人物集中。它往往選取和描繪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著力刻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生活的某一側面,使讀者「借一斑略知全豹」。正如茅盾所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復雜得多的社會現象的。」這「也就決定了它的篇幅不可能長,它的故事不可能發生於長年累月(有些短篇小說的故事只發生於幾天或幾小時之內),它的人物不可能太多,而人物也不可能一定要有性格的發展」(《試談短篇小說》)。在中國文學中,自唐宋以來,短篇小說即日趨發展、豐富。如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就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現代的魯迅的《狂人日記扎《葯》、《祝福》等就是著名的短篇小說。
C. 什麼是中國近現代歷史小說
近代和現代創作的小說。
在中國史學界,對中國近代史、現代史的劃分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是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一是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界。
前一種觀點的依據是,五四運動前中國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後中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後一種觀點的依據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國的社會性質完全不同。之前,中國處於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未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巴金的《家》《春》《秋》, 老舍的《駱駝祥子》《茶館》等,魯迅的孔乙己等等。
D. 中國當代文學現代派小說的定義和簡介
先給您格非先生的定義:
直接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而產生的中國現代派小說,在新時期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偽現代派」時期(1979-1981)
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意識流、象徵主義)的影響,中國文學曾出現過以「新感覺派小說」和「現代派詩歌」為代表的、在文學形式和寫作技巧方面進行探索的實驗作品。代表作家和詩人有劉吶歐、穆時英、施蟄存、戴望舒、李金發、卞之琳等等。這些作家的作品或者在小說的形式、節奏、手法上帶有現代主義的特徵,注重捕捉新奇的感覺,以表現作家眼耳感官里的城市風貌;或者受弗洛伊德性心理學的影響,更重於心理分析;或者用朦朧的意象和含蓄的語言來暗示、表現感覺和情調……不過,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它們只是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流派而存在,並沒有產生更大的影響。80年代初中國文壇現代派文學創作潮流的興盛繁榮,也不是二、三十年代前後現代派文學思潮的簡單回歸,而是改革開放後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湧入催生的產物。
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影響,最早在詩歌界顯現出來。顧城、北島、舒婷等人的「朦朧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國文壇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文學潮流,對傳統文學的理念發起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朦朧詩所強調的「自我」,也使人們開始思考「人」這一命題,文學也由此開始向文學本身回歸。「朦朧詩」雖然不能算作現代主義文學,但是,它的懷疑精神、它的諸多創作手法、它的荒誕意識,卻是與西方現代主義的精神互相呼應的。
當理論界正在掀起介紹西方現代主義理論高潮的時候,小說家們也迫不及待地將這些剛剛被引入的理論運用到創作實踐中。一向被奉為文壇大哥的王蒙,重出江湖後在創作中有意識地突破傳統小說的寫法,大膽地吸收、借鑒西方現代主義小說的一些表現手法。從1978年初到1985年上半年,他先後發表了19部充滿探索精神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夜的眼》、《布禮》、《春之聲》、《風箏飄帶》、《海的夢》、《蝴蝶》等作品,很明顯是受到了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尤其是「意識流」的影響,在形式上體現出與傳統文學很不一樣的特徵。與此同時,一批像王蒙一樣曾經活躍於50年代文壇的老作家們也紛紛加入了探索的陣營。茹志娟的《剪輯錯了的故事》用電影蒙太奇鏡頭組合的手法,擴大了作品的容量,使作品內容具有立體感,並通過夢幻,突破時空局限,給人以全新的感受;宗璞的《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等作品著力用荒誕的歷史、荒誕的現實、荒誕的環境,乃至荒誕的思想、感情的描摹等超現實主義的手法,開掘知識分子復雜的精神世界。另外,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諶容的《減去十年》的小說,也都有意無意地借鑒了現代主義小說的寫作技藝。
隨著創作實踐轟轟烈烈的展開,關於現代主義文學的理論探討與爭鳴,也一發不可收拾。其間涌現出來的代表性文章有:孫紹振的《新的美學原則的崛起》、高行健的《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徐遲的《現代化與現代派》、徐敬亞的《崛起的詩群》等。這些爭鳴探索文章和當時譯介論著一起,匯成一股強有力的理論體系,影響著中國新時期的現代主義文學創作。
80年代前期的探索性作品,雖然在形式上開始打破傳統的敘事方式和結構方式,以主觀的心理意識流程來安排敘事時空,但是,從總體上看,它們並沒有觸及到中國作家深層的審美觀念、創作觀念和創作模式。所謂「現代主義」只是運用了象徵、變形、意識流等現代主義藝術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體上仍是充滿社會責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會寫實文學」,其目的是為了表達作家對各種社會問題的認知與意見,即對主觀意識的描寫是為反映客觀現實服務的,作品的主題是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憂慮,而不是西方現代派所表現的對「個體生命」的憂慮,因此他們的創作事實上仍舊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延續。正因為此,他們的創作被人們稱為 「東方意識流」或「心理現實主義」,也有人稱其為「偽現代派」。
但是,這一時期作家們的創作,卻為後來作家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培養了一批對現代主義具有親和力的讀者群和評論者群體。他們的作品是80年代中國文學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取得的最初的成果。
二、先鋒小說的繁榮期:(1985-1988)
隨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越來越多地被翻譯和介紹進中國,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如心理分析小說,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新小說,以及理論界的形式主義、敘述學、結構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在80年代中期成為人們所關注與爭論的熱點,西方現代文學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刺激下,中國的先鋒小說創作在1985年後呈現出一種「井噴」的態勢。
最早引發「井噴」的是於1985年先後發表的兩部小說: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和徐星的《無主題變奏》。《你別無選擇》用「音樂式」的結構和「黑色幽默」的語言方式,以看似荒誕的情節,展現某音樂學院僵死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們心靈的扼殺;《無主題變奏》則將心理片斷和生活片斷「無主題」地串聯起來,通過一個自動由大學中退學,並安心於做一個「無所事事」的飯店服務員的青年的自述,展現出年輕一代孤獨、迷惘的生存狀態。和王蒙、宗璞等「偽現代派」作品相比,這兩部作品已經超越了形式探索的層面,將現代主義精神融入到作品中,在思想意識、文學精神和表現手法上更加成熟,更具有現代主義的特點。正因為此,批評家們認為中國的現代主義文學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正在步入繁榮期。而《你別無選擇》也被稱為「第一部成功的中國現代派文學作品」,是「一代人 『情緒歷史』的一個濃縮」。
繼劉索拉、徐星之後,馬原、洪峰、格非、殘雪、余華、孫甘露、莫言、蘇童、扎西達娃、北村等一批作家紛紛登上文壇,開始了先鋒文學之舞。中國的先鋒文學先天地帶有現代文學影響的痕跡。如莫言將馬爾克斯和福克納比喻為「兩座灼熱的高爐」,認為他們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作家;余華則對卡夫卡和川端康成推崇倍至,他的小說也充滿了新小說和羅布-格里耶的痕跡;殘雪的作品,飄盪著卡夫卡的影子;格非、孫甘露的作品,受到了博爾赫斯的深刻影響……當然,他們的探索並不是純粹的摹仿,也體現出了很強的個性和本土化的特徵,如馬原、格非等人不同於博爾赫斯對純粹的幻想世界的迷戀,帶上了一種傳統東方關注「現象」而不重視 「真」與「幻」的區別的亦真亦幻色彩;孫甘露的詩性探索也立足並著力於對現代漢語詩性功能的挖掘,等等。
在對「形式」的變革上,馬原無疑是敘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他創作的《拉薩河的女神》,第一次把敘述置於故事之上,把幾起沒有因果聯系的事件拼貼在一起。他在《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的無帆船》、《虛構》、《大師》、《塗滿古怪圖案的牆壁》等小說中,使用元敘事的手法打破了小說的「似真幻覺」之後,又進一步混淆了現實與虛構的界限,馬原的這引起敘述探索形成了著名的「馬原的敘事圈套」,並以獨特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們所熟悉的現實主義手法所造成的真實幻覺,成為以後的作家的模仿對象和小說實驗的起點。
殘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說中的世界,都是變形的,她的人物,都帶有某種「神經質」,互相間缺乏溝通、信任,並存在一種「自虐」和「他虐」的心理。她的小說以一種丑惡意象的堆積凸現外在世界對人的壓迫,把一種個人化的感覺上升到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寓言的層次。
格非的小說創作從一開始便致力於敘事迷宮的構建,他以人物內在意識的無序性構築出一團線圈式的迷宮——其中有纏繞、有沖撞、也有意識的彌散與短路。如他的短篇小說《褐色鳥群》,首次運用了「敘述空缺」的手法,敘述了一個似真似幻的故事。它打破了傳統文學對「真實性」的追求,透露出現代人對「存在」的實在本質的懷疑。
三、沉寂期(1989至今)
90年代初,由於先鋒作家們的作品過於強調形式而忽視內容,在讀者中逐漸失去市場,先鋒作家們因此紛紛降低了探索的力度,作品的敘述風格採取了一種更能為一般讀者接受的方式,有的甚至和商業文化結合,作品轉型到小說的其他領域。但中國先鋒小說的探索並未從此停止,在90年代,仍然有一批作家堅守「先鋒」孤寂的陣地,如韓東、朱文、海男、黑孩等等。他們依然用自己的創作繼續著中國文學的先鋒之舞。
中國先鋒小說的繁榮期雖然短暫,但是從文學史的角度看,它打破了傳統寫實模式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壟斷地位,終結了一個被政治權威控制著的小說時代,中國的小說創作,從此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另外,先鋒作家們所取得的探索成果,如時空錯位、零度情感敘述、敘事的圈套等等,也被90年代的作家們適當而嫻熟地運用著,中國的文學,因此也被注入了新的因素,呈現出更為豐富多彩的景象。
就我個人看來,給您三句話,希望對您有啟示
一,中國當代文學受外國文學影響深遠,尤其是1978年之後,但是這種影響卻是效仿,直接結果就是「來得快去得快」,譬如先鋒小說,馬爾克斯句式等等。
二,現代派在中國不可能有,這是西方古典哲學終結的表現,而我們是文革個人崇拜與非理性的結束,兩者雖然表象上看都是對於傳統的顛覆,但東方並不等於西方,尤其是在哲學上。
三,現代派小說是否真的構成現代派的特質,仍有待分析。
E. 現代小說和當代小說的區別
現代小說就是現代人寫的,當代小說就是當代人寫的,具體地說就是當下這一代人寫的小說。
現代小說一般是從五四算起,發行出版的小說,包括當代小說。當代小說屬於現代小說。
F. 中國現、當代小說是指從什麼時候以來的小說
現代文學:1917年——1949年創作的文學(40年代前稱「新文學」)。也有的將1917年後的文學統稱為現代文學,如朱棟霖編教材。
當代文學:1949年7月全國第一次文代會以後創作的文學(5O年代後期提出這一概念,70年代前與新中國文學、「建國以來的文學」、「建國後文學」等名稱可互指)。
現當代文學:是現代、當代文學的合稱。
上述答案中把五四新文化運動作為現代文學的開端是完全錯誤的。
1917年初發生的「文學革命」,在中國文學史上樹起一個鮮明的界碑,標示著古典文學的結束,現代文學的起始。————————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G. 什麼是現代小說
海浪出品
必屬精品
呵呵現代和當代不同
從1912年到1949年作家
寫的小說叫現代小說
1949年到現在寫的叫當代小說
H. 什麼是小說,小說的定義是什麼
小說 是文學的一種樣式,一般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它是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1] [2]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其中愛情小說的價值本質是反映兩性之間戀愛、婚姻與家庭關系的演變過程。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說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致地展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可以表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小說的優勢是可以提供整體的,廣闊的社會生活。 ( 1 )按篇幅長短分類 微型小說 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完全符合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為這類的小說賦予一個新名詞和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鍾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連專門的文學研究者也很難如數家珍分敘其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總論之。一般認為小小說的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常是生活經驗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在結尾,高潮一出馬上完結,營造餘音繞梁的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練,題材能見微知著者為佳。一個意外的結局雖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還是要有伏筆呼應,甚至比起給予讀者意外、應該更重視能否帶給讀者感動。 短篇小說 一般認為,篇幅在幾千到兩萬多字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 中篇小說 一般認為,篇幅在三萬字至十萬字之間的小說,也有少數十幾萬字也算是中篇而不算做長篇。一般認為是較容易成功的小說。因為對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改成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長篇小說 一般認為,長篇小說字數過少算為長篇那確實也不恰當。長篇小說反映的事情很多,內容很豐富,字數過少很難成為長篇(除非少數內容極為豐富的)。而長篇小說字數最為不定,字數差距最大。有十幾萬字的(這算是長篇小說字數的底線了),更有上百萬字甚至幾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如此長篇小說還可分為小長篇(一般的在十幾萬到三十萬字間),中長篇(一般的是五六十萬字),大長篇(一般要在八十萬字以上),超長篇(一般的要達到一百五十萬字)巨長篇(往往是幾百萬字數的,像二百多萬字,三百多萬字甚至過五百萬字的)。 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復雜關系,則必須使用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松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里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復矛盾或缺漏。 ( 2 )按作品類型分類 武打小說 武俠小說 推理小說 懸疑小說 歷史小說 軍事小說 言情小說 科幻小說 游戲小說 玄幻小說 冶艷小說 架空歷史小說 穿越小說 魔幻小說 YY小說 注1:一般認為,懸疑小說與推理小說均源自於犯罪小說在發展中的變化,而脫離產生的兩種不同類型小說,推理小說與偵探小說區別並不顯著,可歸為一類。廣義上的懸疑小說包括恐怖小說(恐怖懸疑)、靈異小說(靈異懸疑)、探險小說(探險懸疑)等等類型。 ( 3 )按藝術表現分類 文藝小說 類型小說(如武俠小說、推理小說、懸疑小說等) ( 4 )按寫作語言分類 純文學小說 通俗小說 ( 5 )按作品內容分類 現實小說 超現實小說(如魔幻小說、靈異小說等) ( 6 )按寫作風格分類 傳統小說 網路小說(包括網游小說、黑道小說、架空小說等) ( 7 )按文字語言分類 古白話小說 當代古白話小說(《再扶漢室》) 文言小說(《聊齋》) 白話小說 地方語言小說 ( 8 )按作品載體分類 平面小說 電子小說 ( 9 )按寫作人稱分類 第一人稱小說 第三人稱小說 書信體小說 對話體小說 日記體小說 ( 10 )按主義流派分類 古典主義小說 諷刺主義小說 現實主義小說 現代主義小說 批判現實主義小說 浪漫主義小說 自然主義小說 形式主義小說 表現主義小說 存在主義小說 意識流小說 新小說派 魔幻現實主義 ( 11 )按年代分類 古典小說 現代小說 後現代小說 ( 12)按進程分類 連載小說 全本小說 字數的多少,是區別長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說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人們通常把一千字之內的小說稱為微型小說一千字到一萬字的小說稱為短篇小說,一萬字到八萬萬字的小說稱為中篇小說,十萬字以上的稱為長篇小說。這只是就字數而言的,其實,長、中、短篇小說的區別,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范圍、作品的容量來決定的。長篇小說容量最大,最廣闊,篇幅也比較長,具有比較復雜的結構,它一般是通過比較多的人物和紛繁的事件來表現社會生活的,如《紅樓夢》。中篇小說反映生活的范圍雖不像長篇那樣廣闊,但也能反映出一定廣度的生活面,它的人物的多寡、情節的繁簡介於長篇與短篇之間,如《人到中年》。短篇小說的特點是緊湊、短小精悍,它往往只寫了一個或很少幾個人物,描寫了生活的一個片斷或插曲。短篇小說所反映的生活雖不及長篇、中篇廣闊,但也同樣是完整的,有些還具有深刻、豐富的社會意義,如劉心武《班主任》。 當代我國的小說類作品發展可謂空前繁榮,誕生了眾多類型小說,如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科幻小說,懸疑小說,玄幻小說,歷史小說,網游小說,穿越小說,修真小說,耽美小說,同人小說等等。除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外,後面諸類小說均為網路小說,之所以有此百花齊放的景象,與現代互聯網的發展是分不開的。但部分網路小說由於流於形式,過於追求視覺快感,造成結構單一、內容脫離生活,缺乏一定的藝術性和社會性,淪為快餐文學的一種,難成經典;而部分類型小說的題材的敏感性也註定不能為大眾所接受,如耽美小說、同人小說;盡管網路文學中也不乏優秀的作品,如《鬼吹燈》、《誅仙》、《與空姐同居的日子》等作品,在網路閱讀和實體書出版市場均受青睞。但更多的網路小說仍然離不開網路這塊新生土壤。 相比大篇幅、高產量的網路小說,實體書出版市場仍然是主流文藝小說的天下,郭敬明、韓寒、饒雪漫、郭妮等青春小說作家仍是暢銷的符號,在文藝小說方面,余華、莫言、賈平凹等名家的作品也具有代表意義,作品銷量一直高居不下。 進入21世紀後,我國本土(主要指大陸)的類型小說發展很快,涌現了一大批寫作科幻、懸疑、武俠等類型小說的優秀作家,如武俠小說家步非煙、滄月等人作品深受青年讀者喜愛;懸疑推理類小說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如蔡駿、周德東、王稼駿、上官午夜、天下霸唱、鬼馬星、庄秦、青子、蒲岸等都是讀者耳熟能詳的名字。 總體而言,在這個多元化的閱讀時代,小說作品空前繁盛,不僅佔有圖書市場絕對的主流地位,且大有百家爭鳴之態,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I. 什麼是中國現代文學它是如何劃分的 小說
中國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它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文學進行了革新﹐建立了話劇﹑新詩﹑現代小說﹑雜文﹑散文詩﹑報告文學等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及結構組成上﹐都有新的創造﹐具有現代化的特點﹐從而與世界文學潮流相一致﹐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小說界革命"。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為代表。戊戌政變失敗以後,梁啟超轉重於思想文化啟蒙工作。以西方為借鑒,特別注重小說的宣傳啟蒙作用。貢獻:一是藉此抬高了小說的地位,二是開了近現代啟蒙文學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