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小說現代文翻譯
① 鏡花緣的譯文
鏡花緣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擬寫200回,結果只完成100回。前50回寫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歷各國及唐小山尋父的故事:女皇武則天在嚴冬乘醉下詔要百花齊放,當時百花仙子不在洞府,眾花神不敢違抗詔令,只得按期開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罰,貶到人世間。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產生隱遁之志,拋妻別子跟隨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經商游覽。他們路經幾十個國家,見識許多奇風異俗、奇人異事、 野草仙花、 野島怪獸,並且結識了由花仙轉世的十幾名德才兼備、美貌妙齡的女子。唐小山跟著林之洋尋父,直到小蓬萊山。遵父命改名唐閨臣,上船回國應考。
他們路經30多個國家,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異俗,並結識由花仙轉世的女子,後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在「君子國」商人收低價討好貨,國王嚴令禁止臣民獻珠寶,否則燒毀珠寶並治罪;「大人國」的腳下有雲彩,好人腳下是彩雲,壞人腳下是黑雲,大官因腳下的雲見不得人而以紅綾遮住;「女兒國」里林之洋被選為女王的「王妃」,他被穿耳纏足;在「兩面國」里的人前後都長著臉,每個人都有兩個面孔,前面一張笑臉,後面浩然巾里藏著一張惡臉,這些人都虛偽狡詐;「無腸國」里的人都沒有心肝膽肺,他們都貪婪刻薄;「豕喙國」中的人都撒謊成性,只要一張嘴,就都是假話,沒有一句是真的;「跂踵國」的人僵化刻板。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游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才女考試,考中後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說藝,盡歡而散。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駱賓王等人的後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關,擁立中宗復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聖皇帝」,她又下詔,明年仍開女科,並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紅文宴」。唐小山又去參加「紅文宴」。
【文章主旨】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里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作者借想像中的"君子國",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這里的宰相,"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里的人民互謙互讓,"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耕者讓畔,行者讓路"。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
② 《鏡花緣》的主要內容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長篇小說。該書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
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鏡花緣》還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至六回,寫《鏡花緣》故事由來,鋪墊出謫凡神話的框架。略
謂天星「心月狐」下凡為武則天,稱帝之後,於寒冬下令「百花齊放」,時百花仙子正與麻姑弈棋,不在洞府,所轄眾花神不敢違背武則天旨意,先後綻放,惟牡丹後放,被貶植洛陽(後來變成焦骨牡丹)。
天帝以百花仙子錯亂陰陽,「呈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將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仙謫降凡塵,需遍歷海外,遭險逢難,方可完劫。
第二部分是第七至五十回,寫文士唐敖的海外游歷與唐小山尋父(尋根)之旅,是《鏡花緣》最受矚目的部分。旅行中見聞多出自《山海經》、《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說並加改編,既諷刺時事,也呈現某程度的烏托邦理想。百花仙子托生嶺南文士唐敖家,名唐小山。
唐敖科名蹭蹬,心灰意冷,遂生出世之念,乃隨妻兄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公出洋貿易,三人游海外諸國,覽異聞奇景。
途中經歷了「君子國」、「大人國」、「黑齒國」、「不死國」、「結腸國」、「豕喙國」、「長人國」、「伯慮國」、「勞民國」、「軒轅國」等地,也遇見鮫人、蠶女、當康、果然、麟鳳、狻猊等奇異生物,並見識許多奇風異俗。
如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君子國「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人民互讓有禮,「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
於旅途中,唐敖不僅次第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陸續服食躡空草、朱草等仙家異物,有負重、躍高之能,也堅定其出世離塵之念,最後入小蓬萊成仙。
唐小山為找尋父親,與舅父林之洋等再度出海,歷經許多磨難,抵達小蓬萊。在鏡花嶺下收得唐敖書信,命小山改名唐閨臣,返國參加女科,以續後緣。
第三部分從後五十回開始,武則天開試女科,錄取天下才女。唐閨臣等百名才女進京赴試,於宗伯府上展開宴會。小說最後寫唐功臣後代舉義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財氣四關,斬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於城下,天下復歸李唐,中宗繼位。
《鏡花緣》的命名取意於「鏡花水月」,蘊涵著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寫出了社會百相,也寫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
(2)鏡花緣小說現代文翻譯擴展閱讀:
《鏡花緣》作者及創作背景
清代小說家李汝珍創作了這本書,他是我們江蘇鹽城人哦。此人多才多藝,學問淵博,精通音韻,青少年時代就有著作《李氏音鑒》問世。
他生性耿直,對科舉考試的八股文有自己的想法,不願隨波逐流,以致懷才不遇,始終沒有謀到像樣的官職。中年以後,他就開始潛心鑽研學問。
在古代,民間流傳的故事往往會成為小說的題材背景。像吳承恩的《西遊記》就是現成的例子。李汝珍也是從一個民間傳說得到了靈感。
於是,李汝珍就把題材背景定位於公元690年至705年的「武周」時期。 他花了近20年時間,才完成此書。
③ 鏡花緣翻譯成現代文
水中月鏡中花,緣分天註定
④ 求《鏡花緣》白話文 TXT
《鏡花緣》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zlUfuQYTA9Pke6tk7ujdgA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1]也在一定程度上討論了婦女問題。
⑤ 跪求:《鏡花緣》的翻譯
沒有呀?
鏡花緣
鏡花緣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
《鏡花緣》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燦、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作者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爛的天輪彩圖。
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藝,曾寫了一本音韻方面的書,叫「音鑒」。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後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寫成這本「鏡花緣」。
《鏡花緣》是李汝珍晚年的作品,原擬寫200回,結果只完成100回。前50回寫秀才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出海游歷各國及唐小山尋父的故事:女皇武則天在嚴冬乘醉下詔要百花齊放,當時百花仙子不在洞府,眾花神不敢違抗詔令,只得按期開放。因此,百花仙子同99位花神被罰,貶到人世間。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產生隱遁之志,拋妻別子跟隨妻兄林之洋到海外經商游覽。他們路經幾十個國家,見識許多奇風異俗、奇人異事、 野草仙花、 野島怪獸,並且結識了由花仙轉世的十幾名德才兼備、美貌妙齡的女子。唐小山跟著林之洋尋父,直到小蓬萊山。遵父命改名唐閨臣,上船回國應考。
http://..com/question/141791.html?fr=qrl3
⑥ 鏡花緣一書中的好句好段及其翻譯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二回。這兩句大意是:人總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見其中的危害;魚總是只看見釣鉤上的食物,而看不見釣鉤。人世間許多事情都是利害相連,禍福相關的,而見利忘害,謀福忘禍,以致因利致害,求福得禍,這也是常見的現象,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惕。這兩句以魚見食而忘鉤比喻人見利而忘害,非常生動恰當,也很有說服力,可用於感嘆某些人貪圖小利,忘記禍害,提醒人們警覺。
寧可濕衣,不可亂步。 鏡花緣名言語錄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這兩句大意是:寧可把衣服弄濕了,也不可亂了步子。作者在原文中以此兩句形容一種「一步三搖,斯斯文文」的步態,並認為這種人「過於拘板」。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辦起事來寧可遭受損失,也要死守舊的教條,不也一樣可笑嗎?這兩句可用於譏刺那些墨守成規,不肯因情變通的人。
學問無大小,能者為尊。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大小:指年長年幼。這兩句大意是:學問不論年長年幼,應該以某一方面擅長的人為師。該名句指出了一條正確的拜師求知之道。人的才能不是以年齡的累積計算的,往往許多聰明早慧的人,學問反倒在自己的師長之上。所以,從師求教的唯一標准應該是「能」,即在某一方面確有其長。如果恥於向年輕後生學習,把自己封閉在虛榮的小圈子裡,要做到博學多能是十分困難的,該名句說理透徹,給人以啟迪,雖用語通俗。卻有格言之風。
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青之草。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四時:春、夏、秋,冬。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兩句大意是:一年四季都有花開不敗,四時八節總有綠草長青。此二句可從兩方面去理解:或者形容南方氣候炎熱,一年四季都有鮮花青草;或者說明大自然四季都有花草,不必傷春悲秋,徒增苦惱。可用來形容四季長青的自然景色,表現一種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
盡人事,聽天命。
盡心盡力去做事,能否成功,還得聽自然規律的。人事:人情事理;天命:自然規律。語出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盡人事以聽天命」「盡人事以聽天命」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基本同為一理。盡人事:可以理解為,盡一切人力所能為。聽天命:為此事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上天了,這里的上天是指,天時地利,萬事存在太多的變化和未知,沒有人能把控一切(規律),而人只能盡自己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