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閱讀題目
『壹』 橋現代文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山洪咆哮,100多號人,只能靠那座窄窄的木橋逃生。這篇《橋》里一座破舊的木橋,體現了一對父子不徇私情舍己為人的精神。下面由我為你帶來關於橋現代文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橋現代文閱讀材料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似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出來,勢不可當。
工地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踩在水裡。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100多號人
你擁我擠地向南跑。但,兩尺多高的洪水已經開始在路面上跳舞。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東、西沒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橋。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裡,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漢。
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人群里喊出一聲:“黨員也是人。”
有人響應:“這不是拍電影。”
竟沒人再喊。100多人很快排成隊伍,依次從老漢身邊跑上木橋。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老漢劈手從隊伍里拖出一個小夥子,罵道:“你他媽的還是個黨員?你最後一個走。”
小夥子狠狠地瞪了老漢一眼,站到一邊。隊伍秩序井然。木橋開始發抖了。
水,爬上老漢的胸膛。終於,只剩下他和小夥子。
小夥子竟來推他:“你先走。”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夥子推上木橋。突然,那木橋轟地塌了。小夥子被吞沒了。
老漢好像要喊什麼,但,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後,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她丈夫和她兒子。
橋現代文閱讀題目
1.試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順序將這篇小說分為四個層次.
2.這篇小說設置的典型環境是:
3.這篇小說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4.文中與結尾處點出的“兒子”相照應的地方是:
5.文中最悲壯的情節是:
6.你認為文中最震撼人心之處是:
7.文中的寫“水”的句子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將他們寫在下面:
8.你認為這篇小說構思的最妙之處在哪裡?
橋現代文閱讀答案
1.試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順序將這篇小說分為四個層次.
1—7 8—16 17—26 27—30
2.這篇小說設置的典型環境是:山洪暴發的環境
3.這篇小說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臨危不懼 一心為民 不徇私情 舍己為人
4.文中與結尾處點出的“兒子”相照應的地方是:老漢將一個小夥子從隊伍里揪出來,讓他排到隊伍的最後.
5.文中最悲壯的情節是:突然,那木橋轟地塌了,小夥子被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麼,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6.你認為文中最震撼人心之處是:一個老太太被人攙著扶著,來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的丈夫和她的兒子.
7.文中的寫“水”的句子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將他們寫在下面: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8.你認為這篇小說構思的最妙之處在哪裡?
設置懸念,前後照應.
猜你喜歡:
1. 苦命人高考現代文閱讀題及答案
2. 現代文閱讀專題練習帶答案
3. 風雨橋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4. 花鍾的閱讀答案
5. 守橋閱讀題答案
『貳』 不問用不用,只說知不知現代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這是一本著名的現代小說之一,也是語文考試中必考的現代文閱讀題。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不問用不用,只說知不知現代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不問用不用,只說知不知》現代文閱讀原文
①記得一次去看望季羨林先生,談話間我提到:“您關於古代東方語言的研究對現在有什麼用?”先生說:“學問不能拿有用沒用來衡量。當年牛頓研究萬有引力有什麼用?”一語如重錘,敲醒了我懵懂的頭腦。
②是的,對學者來說,做學問單單是為了有用嗎?顯然不是,不僅牛頓研究萬有引力時不這樣問,哥白尼研究天體運動、愛因斯坦研究相對論時都不這樣問。如果只依有用沒用來衡量,許多人早就不做學問了。開普勒發現了眾星運動規律後說:“認識這一真理已實現了我最美好的期望。可能當代就有人讀懂它,也可能後世才有人能讀懂,這我就管不著了。”
③他們不管,誰來管呢?自然有下一道程序,由實踐層面的人——設計師、企業家、政治家等去管。社會就這樣接續發展,科學就這樣不斷進步。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後,又經過了40年,這期間通過許多人的努力,第一顆原子彈才爆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稍有區別,但也有一些看似無用的東西需要人去靜心研究。馬克思本來身在工人運動第一線,當他深感工人運動缺少理論支持時,就退出一線去研究《資本論》等理論。當時他已窮得揭不開鍋,他說:“從來沒有像我這樣一個最缺少貨幣的人來研究貨幣。”如果為了有用,他最應該去經商,先賺一把貨幣。他的理論讓後來實踐層面的革命家、管理者演繹出一個轟轟烈烈的新時代。
④原來知識是分上游、下游的。上游是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解決規律層面的問題;下游是執行和操作的 方法 ,解決實踐層面的問題。上游是科學,下游是技術;上游是學術、是思想,下游是方案、是行動。由於科學、學術的超前性,許多科學家、學者經常看不到自己學問的實用結果。但他們並不悲傷,並不計較,他們不管用與不用,只管知與不知,只要不知道的事就去研究。他們雖說不問為什麼,但他們堅信知識對人類有用。事實上,每一項新知識都對人類產生了重要作用,有的簡直是驚天動地。倫琴、居里夫人、盧瑟夫等一批研究放射性、原子能的早期科學家,並沒有想到後來的原子彈及和平利用原子能。就是季羨林先生也沒有想到他研究的梵文、吐火羅文在40年後讓他破譯了一部天書,補回了一段歷史。
⑤正因為這樣,我們才強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包括對未知世界、對自然界、對星空、對生態的尊重。因為一切未知中都藏有真知,而面對茫然的未知世界,那些勇敢拓荒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們治學時不問有用沒用,正是因為他們講大用而不計小用,看將來而不計眼前,為人類之大公而不謀個人小利。這些以學問為樂趣,為人類不斷擴充知識邊界的人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探知過程中所表現的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治學態度和做人准則,對後人來說比他們提供的知識還重要。
《不問用不用,只說知不知》現代文閱讀題目
15.請選出以下最適合作為第②、③段的事實論據的一項是( )(3分)
A.衡量有用沒用的標準是所研究的東西是否有利於人類發展,而不僅僅在於它眼前是否能提供許多財富。
B.哥白尼臨死前,他的《天體運行》才出版。這時他已雙目失明,只用手摸了一下這本耗盡他一生精力的書便辭世了。
C.清初地理學家劉獻廷主張做學問要經世致用,兼濟天下。他注重實地考察,探索自然規律為百姓服務。
D.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當你研究一個新事物時,並不知道它是否有用,但是為了興趣一直去探索。
16.談談你對第⑤段畫線 句子 的理解(5分)
17.通讀全文, 說說 作者認為做學問的真正意義是什麼(4分)
《不問用不用,只說知不知》現代文 閱讀答案
15、B
16、這句話寫出了值得尊重的學者的治學理念(態度):①不拘泥於做學問是否能帶來現階段的個人利益;②做學問講求的是為了認識真理,為人類探尋未知世界;③關注的是為後人開啟未來探索之路;④淡泊名利的治學態度和做人准則。
17、作者認為做學問的真正意義是:①做學問不能僅用有用沒用來衡量,沒有學者在理論層面的開拓性研究,就沒有後來人實踐層面的豐碩成果;②做學問來不得急功近利,講究功到自然成;③做學問在於勇於追求真知,勇於拓荒;④做學問在於研究時的樂趣,以及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
『叄』 誰幫我找閱讀題,現代文閱讀,謝謝了!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樣子並不大的。春天的日子裡,它長滿了葉子。枝根的,綠得深,枝梢的,綠得淺;雖然對列相間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態也各有別。沒風的時候,顯得很豐滿,嬌嫩而端莊的模樣。一早一晚的斜風里,葉子就活動起來,天幕的襯托下,看得見那葉背面了了的綠的脈絡,像無數的彩蝴蝶落在那裡,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婦,豐姿綽約的,作一個嫵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溫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位在枝間的鳥夫妻,它們停在葉下歡唱,是它們給法桐帶來了綠的歡樂呢,還是綠的歡樂使它們產生了歌聲的清妙?
③法桐的歡樂,一直要延長一個夏天。我總想,那( )滿著憧憬的葉子,一定要長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葉子並不再長,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來,寒傖起來。變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軟婀娜,用手一折,就一節一節地斷了下來。
④我覺得這很殘酷,特意要去樹下揀一片落葉,保留起來,以作往昔的回憶。想:可憐的法桐,是誰給了你生命,讓你這般長在土地上?既然給了你這一身綠的歡樂,為什麼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⑤來年的春上,法桐又長滿了葉子,依然是淺綠的好,深綠的也好。我將歷年收留的落葉拿出來,和這新葉比較,葉的輪廓是一樣的。喔,葉子,你們認識嗎,知道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嗎?或許就從一個葉柄眼裡長上來,凋落的曾經那麼悠悠地歡樂過,歡樂的也將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們並不悲傷,歡樂時須盡歡樂;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長過了窗檯,與屋檐齊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覺得我往日的哀嘆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來法桐的生長,不僅是綠的生命的運動,還是一道哲學的命題的驗證: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
⑧我於是很敬仰起法桐來,祝福於它:它年年凋落舊葉,而以此渴望來年的新生,它才沒有停滯,沒有老化,而目標在天地空間里長成材了。
1.在第①自然段里,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去描寫梧桐葉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8個字)
2.第②自然段劃線句,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兩種修辭格,表
現了春天桐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每空均填2個字)。
3.為第③自然段括弧處選擇一個合適的動詞( )
A.充 B.鼓 C.裝 D.寫
4.本文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是( )
A.聯想 B.襯托 C.對比 D.象徵
5.對本文結構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6.用簡潔的文字歸納出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標題最恰當的是:( )
A.綠葉 B.葉的聯想 C.落葉 D.葉之歌
【參考答案】
1、顏色、姿態和神韻
2、反問、擬人、歡樂、可愛
3、B 4、C 5、D
6、有榮就有衰,有生即有死;新舊更替,生死相依,這正是世間萬物發展的規律
7、C
《暗香》
突然,覺得辦公室內流動著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是什麼香味。開始,還以為是某個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個個挨著猛嗅了一番,卻都不是。這時,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醒悟,這確實是桂花香啊!於是,趕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花樹旁。果然,一股(濃烈、清冽)的幽香沁人心脾,激盪魂魄。再仔細瞧去,在那密密的樹葉後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黃的花兒正如天空的星星(閃爍、閃耀),卻又十分靜謐,毫無張揚之意。
瞧著瞧著,我的眼睛就濕潤了。這些惹人憐愛的小東西,竟在暗暗地飄香,飄香了還像什麼都沒發生似的,靜靜地立在枝頭,等著悄悄地凋零。我們如不仔細瞧,還不知道它們已經到過這個世界,已經香過這個世界。這時,我的思緒觸到一個最(溫柔、美好)的記憶,那是上中學時一個同學講的故事。
當時,這個同學家裡很窮,為了省電,他每天晚自習後十一點鍾才回家,學校的大門也在他走後一段時間才緩緩地關上。他一直以為大門是要到那個時候才關上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從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鎖在校園內過了一夜,他才知道學校大門是十點鍾就關的,而原來關門的老大爺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時他才明白,老大爺一直在默默在為他開著方便之門。當他流著淚買了一大堆禮品去看望老大爺時,老大爺已經去世了……
聽完這個故事,我們許多人的眼睛都濕潤了,為了那個默默行善的老人。我們的心濕漉漉的,因為在那一刻,我們才醒悟,其實我們每個人身旁都有那個開門的老人,在為我們開著方便之門,他們就像這小小的嫩黃的桂花,悄悄在(釋放、大放)幽香,然後悄悄地調零。
他們不張揚,是因為他們的生命本來就如此啊!
1.在文中括弧里選擇最恰當的詞。(畫上橫線)
2.作者在寫桂花開放時,有一句十分逼真的比喻,請找出來畫上波浪線,並仿照寫一個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自然段在寫作方法上稱作什麼?起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題目《暗香》,是寫桂花的,你能由此寫出一位詩人所寫的兩句著名的詠梅詩句嗎?這位作者是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兩次寫了「眼睛濕潤了」,請寫出來,並說說這兩次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用《暗香》為題目有什麼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根據這篇文章撰寫的一副上聯,請對出下聯。
上聯:風送桂花香滿四野。
下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濃烈、閃爍、溫柔、釋放
2、「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黃的花兒正如天空的星星閃爍」。
3、插敘,為作者借物抒情作了鋪墊。
4、(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5、第一次「我的眼睛就濕潤了」;
第二次「我們許多人的眼睛都濕潤了」。
第一次是「我」被桂花的風格所感動;
第二次是「我們」被老人的默默行善的精神所感動。
6、歌頌了那些像桂花一樣的人,他們從不張揚,卻默默地奉獻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7、.霜染楓葉紅遍群山。
小小說《一枚古金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些法國老戰士回到了他們的故鄉。他們當中許多人都生活得還不錯,弗朗科·雷勃因為中了毒氣,健康始終不曾恢復,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很是貧苦。弗朗科·雷勃素來自尊心很強,他從不接受別人的施捨。每年,這些老戰士都要聚會一次。有一年,他們在格蘭汀家裡聚會。格蘭汀長得胖乎乎的,錢袋總是滿滿的。席間,他興致勃勃地掏出一枚古金幣,滔滔不絕地介紹起這枚古金幣的年代、價值和來歷。來客們坐在長桌邊一一傳著觀賞,溢美之辭不絕於耳。客人們在歡宴中弄杯暢飲,談笑風生,話題從古金幣轉到了別的上面去了。忽然格蘭汀記起了金幣,但是,這枚金幣不翼而飛了。眾人嘩然,指責的指責,否認的否認。最後,有人提出搜身的建議。大家深表贊同,只有雷勃反對。朋友們無不為之驚訝。「你不同意搜身?」格蘭汀問道。
雷勃漲紅了臉說:「是的,我反對搜身。」
「你是否明白,拒絕搜身意味著什麼?」金幣的主人毫不客氣地追問道。
「我沒有偷金幣,所以我不允許搜身。」雷勃回答。
盡管如此,搜身照樣進行。人們一個個把口袋翻開,等著搜查,但始終不見金幣出來,於是注意力轉移到雷勃身上。「現在,你總不見得還堅持自己的意見吧?」格蘭汀問道。雷勃默不作聲。主人氣乎乎地走出房間,雷勃則在眾目睽睽之下,狼狽地退了出去。
從此,雷勃的聲譽一落千丈,人們有意避開他,雷勃更窮了。不久,他的妻子也離開了人間。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格蘭汀的房子大修,一位工人在地板縫里發現了那枚光燦燦的金幣。真相既白,格蘭汀感到十分內疚。於是,他急忙跑到雷勃那破舊的小屋,連聲道歉。「不過,老弟,你也太固執了,既然金幣不在你身上,當時何必反對搜身呢?」格蘭汀嗔怪道。雷勃那呆滯的目光落在格蘭汀的臉上:「不,我那時確實是個賊啊!幾個星期來,我們全家老少實在餓壞了,我不得不把餐桌上的食物偷偷地裝進自己的口袋,一心想讓我那可憐的妻子和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頓啊。」
1、小說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說第一段最後一句說:「弗朗科·雷勃素來自尊心很強,他從不接受別人的施捨。」
(1)這樣寫和結尾所寫是否矛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說結尾安排得非常巧妙,雷勃是因為「偷」了食品而拒絕搜身的。對此,前文至少有三處伏筆,請以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對這篇小說的分析和鑒賞,正確的兩項是( )
A 、小說以一枚古金幣為線索,通過金幣的失而復得,展現了返鄉老戰士之間的友情。
B、 小說通過對主人公悲慘境遇的描述,高度贊揚了雷勃這樣的窮人的自尊與坦誠。
C 、小說講述了一枚古金幣失而復得的故事,批評了人們常犯的主觀臆斷的錯誤,抨擊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懸殊的丑惡現象。
D 、小說主題鮮明深刻,通過一個微小的故事,揭露了互相猜忌的人際關系,指出雷勃的悲劇就是這種關系的必然。
E、 小說短小而意蘊深刻,主要通過語言描寫、神態描寫表現主人公的性格,並含蓄地揭示了造成雷勃悲劇的真正罪魁是戰爭。
【參考答案】
1、一是交代了雷勃的性格特點,二是為故事的最終結局埋下了伏筆。(意思對即可
2、(1)不矛盾。(2)形成對比,表現了主人公性格的變化,揭示了作品主題。
3、(1)雷勃紅著臉拒絕搜身;
(2)雷勃說他沒有偷金幣,所以不允許搜身;
(3)雷勃在眾目睽睽之下,狼狽地退了出去。
4、BD
《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
很久以前,德國一家電視台推出了高薪徵集「10秒鍾驚險鏡頭」的活動。許多新聞工作者為此趨之若鶩,徵集活動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諸多參賽作品中,一個名叫「卧倒」的鏡頭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冠軍。拍攝這10秒鍾鏡頭的作者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而其他參賽選手多是一些在圈內很有名氣的大家。所以,這個10秒鍾的鏡頭一時引起轟動。對於這個作品,每個人都渴望一睹為快。
幾個星期以後,獲獎作品在電視的強檔欄目中播出。那天晚上,大部分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看了這組鏡頭,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議論紛紛,10秒鍾後,每一雙眼睛裡都是淚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在那10秒鍾後足足肅靜了10分鍾。
鏡頭是這樣的:在一個小火車站,一個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崗位,去為一列徐徐開來的火車扳道岔。這時在鐵軌的另一頭,還有一列火車從相反的方向駛近車站。假如他不及時扳道岔,兩列火車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時,他無意中回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鐵軌那一端玩耍,而那列開始進站的火車就行駛在這條鐵軌上。搶救兒子或避免一場災難——他可以選擇的時間太少了。那一刻,他威嚴地朝兒子喊了一聲:「卧倒!」同時,沖過去扳動了道岔。一眨眼的工夫,這列火車進入了預定的軌道。
那一邊,火車也呼嘯而過。車上的旅客絲毫不知道,他們的生命曾經 A ,他們也絲毫不知道,一個小生命卧倒在鐵軌邊上——火車轟鳴著駛過的鐵軌邊上,絲毫未傷。那一幕剛好被一個從此經過的記者攝入鏡頭中。
人們猜測,那個扳道工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後來人們才漸漸知道,那個扳道工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許多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他惟一的優點就是忠於職守,從不遲到、礦工或誤工過一分鍾。這個消息幾乎震住了每一個人,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兒子是一個弱智兒童。他告訴記者,他曾一遍又一遍地告誡兒子說:「你長大以後能乾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兒子聽不懂父親的話,依然傻乎乎的,但在 B 的那一秒鍾,他卻「卧倒」了——這是他在跟父親玩打仗游戲時惟一聽懂並做得最出色的動作。
一、給加點字注音:
趨之若鶩( ) 扳道工( )
二、對於「卧倒」這個作品,人們為什麼都渴望一睹為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最初是等待、好奇或者議論紛紛,10秒鍾後,每一雙眼睛裡都是淚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在那10秒鍾後足足肅靜了10分鍾」,此句採用了什麼寫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面臨「搶救兒子或避免一場災難」的選擇時,那位扳道工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從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樣的思想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那位名不見經傳的記者的作品,為什麼會以絕對的優勢獲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怎樣理解文中畫線的語句?此句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結合上下文,將下列詞語分別填在文中空格處,不能重復,同時要保證語意順暢。(1)生命攸關 (2)千鈞一發
八、本文給你怎樣的啟示?(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不少於30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略。
二、因為這是一位名不見經傳剛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的作品,它又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冠軍,而其他參賽的圈內有名氣的大家卻落選了,所以,人們對於這個作品,都渴望一睹為快。
三、對比的寫法。這樣寫可以更鮮明地突出「卧倒」這部作品的震撼力!
四、他選擇了「避免一場災難」。
從中可以看出他具有忠於職守和無私、忘我的思想品質。
五、因為他捕捉到的這10秒鍾的鏡頭,足以震懾觀眾的心靈,同時,這部作品也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個普通人的高大的形象。
六、第一問屬開放問題,言之成理即可。
此句在全文結構上起點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七、A 千鈞一發 B 生命攸關
八、略。
『肆』 重金懸賞 求語文課外現代文閱讀題
(15分) 那個孩子
曾經有個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沒有顯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總愛做夢,常常會夢見自己的父母是市長或是明星,孩子懊悔,為什麼會生長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醫生或是老師也好啊。於是孩子很努力地讀書,他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學。
孩子早晨醒來,母親和鄰居正拉家常,嗓門很高,充滿喜悅和激動,說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煩,他忽然感到這個家的狹窄,還有粗魯。他心頭火起,沖到廚房,大聲對母親說:「你怎麼這么煩?」母親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兒。孩子發過火以後又回到了房裡。母親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個動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說不出的滯重。這一刻,孩子很後悔自己對母親的態度。但他是個沉默的孩子,從來不會說抱歉的話。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車去外地了。孩子本來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許是因為那一次他對母親莫名其妙地發火以後,心裡總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賜一樣,非常興奮。但不敢把這種興奮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只在邊上聽孩子和同學高談闊論,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話,讓孩子沒面子。父親承擔了泡水的任務,這些同學的茶杯都是他給裝滿水的。他一趟趟地跑開水房。幾個同學開始過意不去,後來就無所謂了。孩子本來也無所謂,但看到同學以略帶輕慢的口氣和父親說話,就有些憤怒,有些酸,還有一些……大概是來自血緣的天然親密,讓他覺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個同學讓父親去開水房時,他堅決地冷冷地說:「你自己去。」那個同學怔了一怔。父親看有些僵,忙說:「我來我來。」「不,讓他去,他有手有腳,為什麼不去?」孩子一點兒都不讓步。那個同學便自己去了。在後來的旅程中,孩子還和同學一起打牌,父親還為同學打開水,但這些同學變得很客氣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學對父親的尊重來自他對父親的尊重。望著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裡湧起了一股憐憫和抱歉,還有雜七雜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學校,父母很起勁兒地幫他報名找宿舍。他又覺得他們煩了,說了他們幾句。他們也不回嘴,還是很起勁兒地跑前跑後。到了宿舍,父親幫他掛帳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覺得煩,還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親說:「這床沒有護欄,你晚上會不會摔下來啊?」他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便不回答。母親又說:「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時候曾經從床上滾下來過,把我嚇死了。不過你嘴饞,看見手裡還捏著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變得很軟,他想在他那樣小的時候,必定很依戀父母,會笑著往父母懷里鑽,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嫌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時必定還很年輕,有烏黑的頭發和活潑的笑。他看了看母親摻著銀絲的頭發,心更加軟了。便說:「我會當心的,我不會掉下來的。」母親好像就等他這句話似的,神情一下子放鬆了。
孩子讓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貴,說不遠的一個地下室很便宜,才4塊錢一張床。孩子一定要他們去住招待所。最後發了火,他們才很不情願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親告訴孩子,招待所有熱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沒洗過這么舒服的澡了。」母親的表情很舒暢。父親卻很緊張地告訴孩子,說其他學生家長說,食堂飯菜很差,「你千萬不要省啊!」父親說,「人是鐵飯是鋼,你吃不慣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錢,知道吧?」孩子答應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車回去了。
晚上,孩子無論如何睡不著。他想洗了一個熱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親,想殷殷關照他的父親。孩子的家庭條件不太好,父母平時都很節儉。他們是那樣平常,但是這世上最愛他的就是這兩個人,貼心貼肺地愛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煩、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長啊,甚至醫生啊、工程師啊,他在他們眼裡什麼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愛他,愛得那樣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傷心。
後來,孩子長大了,工作了,有了一點成績。他知道,他的這些成績一半是給父母的,讓父母可以驕傲。孩子表面上對父母還是淡淡的,偶爾的關心也是粗著嗓門,但心裡卻很愛很愛他的父母。那種愛,或許與生俱來藏在心底,只是那個夏日方才浮出水面。那個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3.孩子對父母由厭煩到尊重的情感變化緣於哪件事?這件事讓他明白什麼?(4分)
緣於同學讓父親倒水這件事。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學對父親的尊重來自他對父親的尊重。14.結合語境說說你對下面句子加點詞語的理解。(3分)
母親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個動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說不出的滯重。【滯重】
生動地表現了母親受兒子呵斥後懊悔、痛苦和傷心的心情。
15.揣摩文中畫線句子,說說父母當時為什麼「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4分)
父母放心是覺得孩子有出息,該相信他的話;不放心是擔心孩子不會照顧自己的生活。
16.文章表現手法獨特,雖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視角敘寫故事,但結尾卻說:「那個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將這句話改為「那個孩子是我」好不好?為什麼?(4分)
修改後不好。原句點明了文章的寫作目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過文中孩子的情感經歷。
改後有局限性,削弱了表達效果。
《兒子的魚》(14分)
我環顧周圍的釣魚者,一對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們在自己的水域一聲不響地釣魚。父親抓住、接著又放走了兩條足以讓我歡呼雀躍的大魚。兒子大概14歲左右,穿著高筒橡膠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裡。兩次有魚咬鉤,但又都掙扎著逃脫了。突然,男孩的魚竿猛地一沉,差一點兒把他整個人拖倒了,卷線軸飛快地轉動,一瞬間魚線被拉出很遠。看到那魚跳出水面時,我吃驚得合不攏嘴。「他釣到了一隻王鮭,個頭不小。」夥伴保羅悄聲對我說,「相當罕見的品種。」
男孩冷靜地和魚進行著拉鋸戰,但是強大的水流加上大魚有力的掙扎,使孩子漸漸被拉到布滿漩渦的下游深水區的邊緣。我知道,一旦鮭魚到達深水區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逃脫了。(A)孩子的父親雖然早把自己的釣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發,只是站在原地關注著兒子的一舉一動。一次、兩次、三次,男孩試著收線,但每次魚線都在最後關頭猛地向下游躥去,鮭魚顯然在盡全力向深水區靠攏。15分鍾過去了,孩子開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遠處,我也可以看到他發抖的雙臂正使出最後的力氣奮力抓緊魚竿。冰冷的河水馬上就要漫過高筒防水靴的邊緣,王鮭離深水區越來越近了,魚竿不停地左右扭動。突然,孩子不見了!
一秒鍾後,孩子從河裡冒出頭來,凍得發紫的雙手仍然緊緊抓住魚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臉上的水,一聲不吭又開始收線。保羅抓住魚網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親對保羅說,「不要幫他。如果他需要我們的幫助,他會要求的。」
保羅點點頭,站在河岸上,手裡拿著魚網。
不遠的河對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叢,樹叢的一半淹沒在水中。這時候鮭魚突然改變方向,徑直躥入那片灌木叢里。我們都聽到魚線崩斷時刺耳的響聲。然而,說時遲那時快,男孩往前一撲,緊跟著鮭魚鑽進了稠密的灌木叢。
我們三個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親高聲叫著兒子的名字,但他的聲音被淹沒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羅涉水到達對岸,示意我們鮭魚被逮住了。他把枯樹枝撥向一邊,男孩抱著來之不易的鮭魚從樹叢里倒著退出來,努力保持著平衡。
他瘦小的身體由於寒冷和興奮而戰栗不已,雙臂和前胸之間緊緊地夾著一隻大約14公斤重的王鮭。他走幾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後再往回走幾步。就這樣走走停停,孩子終於緩慢但安全地回到岸邊。(D)男孩的父親遞給兒子一截繩子,等他把魚綁結實後,彎腰把兒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著氣,但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自己的戰利品。保羅隨身帶著便攜秤,出於好奇,他問孩子的父親是否可以讓他稱稱鮭魚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親毫不猶豫地說:「請問我兒子吧,這是他的魚!」
13.整體感悟: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手法,敘述了「兒子」捕魚的故事,細讀全文,在下面把「兒子」捕魚的過程補充完整。(2分)
拉鋸戰→(沉入深水區) →與魚周旋→(拖入灌木叢) → 捕魚成功
14.品析語言:在「兒子」與鮭魚搏鬥的過程中,文章對父親進行了多次精彩描寫,請從文章A、B、C、D四處中任選兩處,並結合語境作點賞析。(4分)
我賞析(A )處:這句生動的描寫表明這位父親不但時刻關注著兒子,而且做好了隨時救援兒子的一切准備,體現了父愛的深沉。
我賞析(B )處: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對孩子的獨立性格的培養。
示例: C父親終於忍不住高聲叫出了兒子的名字,這是情不自禁的擔心,又一次點出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D因為父親這時清楚地知道,兒子已經精疲力竭,用盡了最後一點力量。父親對兒子的那種特殊的關愛,至此表露得淋漓盡致。(4分,任選兩句,每句2分,意近即可)
15、小說以「兒子的魚」為標題有什麼含義?(4分)
我的理解:①表明這是兒子的勞動成果;②強調這是父親對兒子的尊重、肯定、欣賞。
16、你認為小說中的兒子是怎樣的一位男孩?(4分)
我的分析:是一個沉著堅毅、倔強勇敢的小男孩。
『伍』 15篇初中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1
非洲有一個民族,嬰兒剛生下來就獲得60歲的壽命,以後逐年遞減,直到零歲。人生大事都得在這60歲內完成,此後的歲月便頤養天年了。
這真是個絕妙的計歲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不過是我們從上蒼手中借來的一段歲月而已,過一年還一歲,直至生命終止。可惜我們常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日子長著呢!於是,我們懶惰,我們懈怠,我們怯懦……無論做錯什麼,我們都可以原諒自己,因為來日方長,不管什麼事放到明天再說也不遲。
直到有一天,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我們時,我們才悚然而驚:糟了,總以為將來還長著呢,怎麼死亡說來就來了!那些未盡的責任怎麼辦?那些未了的心願怎麼辦?那些未實現的諾言怎麼辦……還能怎麼辦?面對死亡通知書,人類只能踏上那條不歸路。追悔也罷,遺憾也罷,哪個早已寫好的結局無人能更改。臨終之前,也許人們會在模糊中相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嘆,想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教誨,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此時讓我們想想那個倒著計歲的非洲民族,他們的人生指揮真令人驚嘆。生命即是借來的一段光陰,當然是過一天少一天了。而面對自己日漸減少的壽命,誰又能無動於衷呢?
生命倒計時,一個多麼有必要的提醒。面對有限的時光,我們理應善加利用。於是,我們將手中事務打理清楚,分出輕重緩急,再一一安排妥當。當我們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時,有誰捨得將時光浪費在雞毛蒜皮中?有誰捨得將精力花在流言蜚語上?如此寶貴的時光,只能用在重要的事情上。這樣當預定的終點到達時,心中才不會有太多遺憾。
生命倒計時常讓我想起電話磁卡。當我們將磁卡插入話機時,顯示器立刻顯示出卡中數值,隨著通話時間的延長,卡中數值不斷減少。面對不斷縮小的數字,下意識地,你會提醒自己:長話短說,別浪費錢。因為那些變化的數字如同一雙眼睛,提醒著你,最終讓你三言兩語結束通話。
生命不也如同一張小小的磁卡嗎?所不同的只是,我們常會忘了,在我們大腦中也有個顯示器,告訴我們有限的時光還剩多少。而當生命倒著計時,那年年減少的數字,便會提醒我們——來日不多,該做的事情得趕緊去做。
1.文章寫非洲一個民族特殊的幾歲方法的作用是什麼?
2.第三段一連串文具起什麼作用
3.第六段「電話磁卡」的敘述作用是什麼?
答案:1。舉示例,使文章生動,吸引讀者
2。反問,加強語氣
3。類比,增強說服力
2
下著梅雨的季節,令人心浮動,生活煩躁起來。尤其是上下課時,捧抱著大疊講義,站立在潮濕的街頭,看著呼嘯如流水奔涌的大小車輛,卻攔不住一輛計程車,那份狼狽,無由地令人沮喪。
也是在這樣綿綿密密、雨勢不絕的午後,匆忙的趕赴學校。搭車之前,先尋覓一家書店,復印若干講義給學生,因為時間的緊迫,我幾乎是跑進去的,迅速將原稿遞交從未謀面的女店員。
那女孩有一雙細白的手掌,鋪好原稿,發動機器,她先復印了兩張尺寸較小的,然後將兩張復印稿並排成一大張。抬起頭,她微笑著說:「這樣不必復印八十張,只要復印四十張就夠了。好不好?」
我詫異地看著她繼續工作,在復印機一陣又一陣的光亮閃動里,也詫異地看著她的美麗。
原本,她長的五官平凡無奇,然而,此刻當我的心靈完全沉浸在這樣寧謐的氣氛中,她不再是個平凡的女孩。
我看著她仔細地把每一張紙整齊裁開、疊好,裝進袋子,連同原稿還給我。付出雙倍勞動,卻只換來一半的酬勞,她主動做了,還顯得格外光彩。
離開的時候,我的腳步緩慢了些。焦躁的感覺,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溫柔中。並且發現,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種自在心情。
第二次去澎湖,不再有亢奮的熱烈情緒,反而能在陽光、海洋以外,見到更多的更好的東西。
望安島上任意放牧的牛群;剛從海中撈起的白色珊瑚,用指甲輕劃,會發出「錚」的聲響。夏日渡海,從望安島到將軍嶼,一個距離現代文明更遠的地方。有些廢棄的房屋, 仍保留著傳統建築風格,只是屋瓦和窗欞都綠草盈眼了。島上看不見什麼人,可以清晰聽見鞋底與水泥地的摩擦聲,這是一個隔絕的世界呢!
轉過一叢叢怒放的天人菊,在某個不起眼的牆角,我被一樣事物驚住了——一部藍色的公用電話。
不過是一部公用電話,市區里多得幾乎感覺不到;然而,當我想到當初設置計劃,渡海前來裝置、架接海底電纜……那麼復雜龐大的工程,只為了讓一個人傳遞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為這樣妥帖的心意而動容了。
一個月的大陸探親之旅,到了後期已如殘兵敗將,恨不能丟盔棄甲。大城市的火車站規模不小,從下車的月台到出口,往往的上上下下攀爬許多階梯,那些大小箱子早超過我們的負荷能力了。
那一次,在南方的城市,車站階梯上,我們一步也掙不動,只好停下來喘息。一個年輕男子從我們身邊走過,像其他旅客一樣,而不同的是他注視著我們,並且也停下來。
「我來吧!」
他溫和的說著,用捲起衣袖的手臂提起大箱子,一直送到頂端。我們感激地向他道謝,他只笑一笑,很快地隱遁在人群中。
身著白色襯衫的背影,笑容像學生般純凈,是我在那次旅行中,最美的印象了。
現代人因為寂寞的緣故,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然而又因為吝嗇的緣故多構築在薄弱的基礎上。
有時候,承受陌生人的好意,也忍不住自問,我曾經替不相乾的旁人做過什麼事?
人與世界的諸多聯系,其實常常是與陌生人的交接,而對於這些人,無欲無求,反而能夠表現出真正的善意。
每一次照面,如芰荷映水,都是最珍貴而美麗的人間情分。
問題一 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二 作者認為現代人吝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的原因是 寂寞
作者認為現代人吝嗇的是 感情,對周圍人的關心
3
一片綠葉的回憶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像浮萍一樣隨波逝去,也有的像樹根一樣牢牢地扎在人們的心田裡,每當我翻開紀念冊時看到裡面夾著一片綠葉,就深深地懷念起我的啟蒙老師———葉老師。
那時,葉老師20多歲,文文靜靜的,她很喜歡綠葉,在她的書里經常可以看到用綠葉做的書簽。我還記得一次,我看到了一片面性寬大的綠葉,就把它送給葉老師,「葉老師,您怎能么這么喜歡綠葉呢?」我迫不及待地問。葉老師笑了笑,反問:「你喜歡嗎?」「我不喜歡,我愛花!」葉老師聽了我的回答,沉思了……突然,她給我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女孩患了重病,自己覺得馬上就要主開人間。她望著窗外的常青藤,不由地自語:「青藤上最後一片葉子落下時,我就要離開人間了。」人們都為她傷心。這一件事補線個年邁多病的畫家知道了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抱病揮筆畫下了一片碧綠晶瑩的綠葉,把它牢牢地掛在樹上,小姑娘每天望著它,堅強地活下來了。聽葉老師娓娓的講述,我悟出了她喜歡綠葉的真正原因。
小學畢業時,葉老師送我一張精緻的卡片,上面鑲嵌著一片綠葉,綠葉上抄著一段名言: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謙遜的。
此後,我一直珍藏著這張卡片,像是珍藏著葉老師的一片心。
1.聯繫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文靜寡言:
安然長逝:
2.請你給老畫家畫的那幅畫取一個名字,並寫出這幅畫的寓意來。
名字:
寓意:
3.葉老師喜歡綠葉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4.從「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謙遜的。」這句話,你理解到什麼?
文靜寡言:為人謙虛,不張揚,言語較少。斯文而很少言語
安然長逝:一副安然的樣子永遠地離開人間。
名字:生命的延續
寓意:此畫意在給於女孩支撐與鼓勵,希望她像這片綠葉一樣頑強的生活,戰勝病魔。 這也是他最後依次他幫助別人,這副畫還是他生命的延續.
3.葉子代表著奉獻,是謙遜,是無私,更是偉大的為人類服務的美德
4.我們應該拋開名利與享樂的觀念,切身地走入奉獻的世界,為世界的更加美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花和果實都是在綠葉謙遜的工作陪伴下而生的,只是一瞬間的美麗和甜蜜。只有葉子才是實實在在,勤勤懇懇的奉獻者。我們要以積極謙遜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學習和工作。
4
閱讀題《少年的口哨》
當女兒撅起嘴,向我炫耀性地吹口哨時,我感到很驚訝,女兒也到了練習吹口哨的年齡了嗎?似乎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也曾這樣,心懷忐忑和激動,努力探索著吹口哨的技巧,期望有一天可以輕松自如地吹出曲調。
當悠揚悅耳的口哨聲響起,我們總會想起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
那些能吹出曲調的孩子是多麼讓人羨慕!他們可以隨時演奏,彷彿他們生來就擁有一件秘不示人的樂器。吹口哨給人帶來自由自在的感覺,彷彿吹口哨的人就是樂器本身。吹口哨的少年邊走邊吹,他們騎著自行車吹,他們吹得悠揚快活,空氣在那一刻好像都有了色彩。
會吹口哨的少年總是很神氣。晚自習放學時,總是會響起一聲尖利響亮的口哨聲,那是一種解脫了學習束縛的自由的宣洩。那躲在暗處的少男,悄悄把一根蜷曲的手指放在嘴邊,突然吹出的口哨聲往往高亢得嚇人一跳,這小小的惡作劇令他十分得意。記得有一次上晚自習,突然停電,在學生們一陣慌亂之中,不知是誰突然打起口哨,這聲口哨讓大家鬨堂而笑。電燈就在這時又亮了起來,那個炫技者此時仍然站著,蜷曲的手指還放在嘴邊。
練習吹口哨似乎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的課程,在這種練習中,一個孩子從乖巧的兒童變成了張揚個性的少年。口哨聲響起,童年的清清山溪變成了草地上的小河,花朵飄落在青春的流水上,讓人感慨萬分。
女兒唇邊稚拙的口哨,像一朵陽光在輕輕跳躍,作為一個父親,我覺得她有了一點陌生,她和我之間有了一段小小的距離。可是我只能在心裡祈願,她將越來越自信和陽光。
(1)文章敘述的是女兒吹口哨的事情,為什麼要插入「我」的少年時光?
(2)女兒的口哨,為什麼讓「我」「覺得她有了一點兒陌生,她和我之間有了一段小小的距離」?
答案:⑴引出下文,為下文作者所要闡明的觀點埋下了伏筆.
⑵①父親和女兒在年齡上有了差距;②女兒吹起口哨代表了她從乖巧的兒童變成了張揚個性的少年.
5
外婆和鞋
席慕容
我有一雙塑膠的拖鞋,是在出國前兩年買的,出國後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狀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最平常的樣式:平底,淺藍色,前端鏤空成六個圓帶子,中間用一個結把它們連起來。買的時候是喜歡它的顏色,穿了五六年後,已經由淺藍色變成淺灰,鞋底也磨得一邊高一邊低了。
......
「你知道我為什麼捨不得丟掉它嗎?」
而這是個讓生命在剎那間變得非常溫柔的回憶。大學快畢業時,家住在北投山上,沒有課的早上,我常常會帶著兩只小狗滿山亂跑。有太陽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麗簡直無法形容,最讓我快樂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過頭,然後再仔細辨認,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著走著,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樣了。不過,我沒時間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學回家,隔著矮矮的石牆,看見我的拖鞋被整整齊齊地擺在花園里的水泥小路上。帶著剛和同學分手後的那一點囂張,我就在矮牆外大聲地叫起來:
「何方人士,敢動本人的拖鞋?」花園那沒有動靜。再往客廳的方向看過去,外婆正坐在紗門後面,一面搖扇子,一面看著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們澆花的水管給你把拖鞋洗了,剛放在太陽地里曬曬就幹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這么臟的鞋給人笑話。」
以後,外婆每次上山時,總會替我反拖鞋洗干凈,曬好,有時甚至給我放到床前。然後在傍晚時分,她就會安詳地坐在客廳里,一面搖扇子,一面等著我們回來。我常常會在穿上拖鞋時,覺得有一股暖和與舒適的感覺,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陽呢,還是外婆手上的余溫?
就是因為捨不得這一點余溫,外婆去世的消息傳來以後,所有能夠讓我紀念她老人家的東西:比如出國前夕給我的戒指,給我買料子趕做的小棉襖,都在淚眼盈盈中好好在收起來了。這雙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邊,捨不得丟,每次接觸到曾洗過它的外婆的溫暖而多皺的手,便會想起在夕陽下的園中小徑,和外婆在客廳紗門後面的笑容。那麼遙遠,那麼溫柔,而又那麼肯定地一去不返。
1.分析下面句子的含義
阿蓉,你這雙鞋太老爺了.
2.作者把"外婆"和"鞋"並列,並作為題目,你認為有什麼含義?
3.外婆去世後,"我"做了些什麼事紀念她?
1.(1)寫出了我這雙鞋的破舊不堪。
(2)為下文情節(我敘說這雙鞋的故事)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2.(1)點明了文章的內容.
(2)托「鞋」抒發了我對於外婆的思念之情。
3.①穿著外婆洗過的破舊鞋,捨不得丟掉.
②把出國前夕給我的戒指,給我買料子趕做的小棉襖好好在收起來了.
6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問題:
1.為什麼「我」答應去看花,母親竟高興得坐立不安?為什麼「我」責備她「煩不煩」,她卻笑了?這說明了什麼?
2.最後一段寫「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時,著意寫了各色花給人的感受,這能使人聯想到什麼?
3.第一段中母親說「好好兒活」和第七段中「我」說「要好好兒活」各有什麼含義?兩處這樣寫對於文章結構有什麼作用?
答案:1.這說明了母親這我愛之深,情之切,希望我能重新對生活染起信心,重新站起來,充分體現了一個母親對於孩子那份深沉的愛。
2.聯想到生命的多姿多彩,像花一樣美麗。
3.含義:第一段中母親說「好好兒活」是指鼓勵我重新站起來,她害怕我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與信心。
第七段中「我」說「要好好兒活」是指我要堅強地活下去,不僅是為了母親,更是對生命的尊重。
7
《立論》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
「我願意既不謊人,也不遭打。那麼,老師,我得怎麼說呢?」
「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麼……。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
1.客人們對那對剛滿月的孩子有哪些議論?他們為什麼採取這種態度?
2.今天我們遇到這類問題,應該抱什麼態度?
答案:
1.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因為他們認為在孩子降生時應討一些吉利話,而「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一句則違背了人們的希望,招來一頓打。
2.①盡管人是要死的,沒錯,但在這樣的場合應避免說這樣的話,而要說一些祝福語.
②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實話實說,不要逃避.
(這題我有2種看法,根據你的意思自己選吧.)
8
只要略加觀察,閃過我眉宇的慌張就會袒露無遺,我把一隻不被察覺的小紙盒塞進書桌,那裡,供奉著兩條黑黢黢的毛毛蟲.三日不見,刮目相看,你懂這句話的含義嗎 醜陋的毛毛蟲會變成美麗的蝴蝶,轉瞬即變,像魔術般,我守候的就是揭開謎底的時刻.
然後,開始上課.可接下來的情況就惡劣了,只聽我同桌的驚雷般的分貝和速度,"咔嚓"一聲蹦起來."她養兩條毛毛蟲."他的臉色如白堊(è)紀的土壤般,神經似地震後的公路樣扭曲.課堂頓時嘩然一片.老師捧著書本,幾乎袋鼠狀跳過來道:"怎麼回事 "
千萬萬千,我沒料到毛毛蟲通達出來,更沒料到男生還有怕毛毛蟲的.我的臉色在眾目睽睽之下,騰地轉換成紅蘿卜.我囁嚅(niè rú )道:"我只是怕錯過變蝴蝶的時機".心裡其實早已哭得滂沱,我是學習委員耶!竟然 老師將毛毛蟲盒子從書桌里掏出來,彷彿展示:證據昭昭,你們都看到了吧.讓我尤其痛苦的是,兩條醜陋的蟲子竟然不知羞恥,慢騰騰地扭著身子炫耀.完啦,幾歲的英名毀在兩條爬行蟲子爪下.我深埋頭,恐怖地思忖.
"把蟲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學後告訴我,蝴蝶有多少種."
天使的聲音在耳邊吹拂,這是老師的嗎 我怔了下才緩過神.這"批評"是對著我的嗎 怎麼聞不到硝煙味
我如約來到老師的辦公室,他表情依然平靜似水.我可不敢出大氣,嚶嚶著說,全世界大約有蝴蝶1500種,單台灣就有400多種.見老師沒吱聲,知道她不滿意,趕緊補充道:"鳳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種."老師依舊悶葫蘆.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閑地忙活查資料,換得老師沒態度,可了得 我猛地仰起頭,豁出去了,大聲說,蝴蝶翅膀上的花紋,由鱗粉狀的細末構成;產於美洲大陸的大樺斑蝶,能遷徙2000到3000公里,集體過冬呢……
竹筒終於把豆子倒完了.老師問:你知道金翅膀的蝴蝶嗎
當然,我不知道.
我回到家,再次開始搜尋.這一查真嚇了一跳,單講蝴蝶分類,學問就浩瀚.比如說風蝶,就有碧風蝶,麝香風蝶,五花八門,使人眼花繚亂.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沒查到.但我想:即使世間沒有,老師的心裡也裝有.因為她教會我用一隻眼睛仔細觀察,另一隻眼睛不停尋找.
讀完文章、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我認為這個老師的教育方法很是獨特,我對這種做法很贊同。打罵是粗暴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更疏遠於自己,而讓心與心之間進行交流是上上策,敞開心扉,拉近距離,才是明智之舉。
9
閱讀題:拒絕句號
一定會有一些朋友反對我這個標題。他們會說多好的句號啊!句號表示一種完成,一種圓滿,一種有志者事竟成,一種成果與收獲,或者乾脆把這溜圓的句號看成一個個飽滿的果實。它們還會問我,當你完成一部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在那最末一行畫上一個句號時,難道你沒有如釋重負、飄飄欲仙般的感受?沒有那種大功告成後該痛快乾杯的喜悅嗎?
當然,這樣的句號我也喜歡。但人生還有另一種句號。
打個比方,你在一條路上走,走著走著,忽然有一種「盡頭感」時,這句號就隱隱出現,如果你停下來,你足下就清晰地現出一個句號。這條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時那短短的距離,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藝術探索的路和事業奮斗的路。這路原本無止無休,你在任何一處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你也可以在任何一處畫個句號,退了出來。無論什麼都可以成為句號的緣故,那精疲力竭的放棄、自尋清閑的逃逸、江郎才盡的低頭認輸,乃至收獲後的自滿自足,甚至在目標達到之後,輝煌的目標也會劃為一個句號,盡管這句號閃閃發光。句號,就是停止,就是終結,就是事物最終變為有限的、死去的符號。
我說的是這種句號。可怕的是,這些句號總是不知不覺地出來。你呢,不知不覺地完結。想想看,你曾經做過了哪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麼時候並怎樣棄你而去的?句號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徹悟、人的惰性連在一起的。所以句號大多是人心甘心情願給自己畫上的。人隨時可能舒舒服服給自己畫個句號,休止了自己。
因而,我害怕句號。我對句號保持著近乎神經質的警惕。在與句號的斗爭中,我一邊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聞到自身肌肉搏鬥後散發出熱烘烘的清香;一邊認識到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須進行的奮爭,也是與自身惰性與保守的對抗。當然,它何其艱難!跨過每一個句號,都需要付出雙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創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藝術的道路上,消滅一個句號,便開始一段嶄新的充滿誘惑的路。我們還會發現,被我們拒絕和消滅的句號,最終竟然會變成逗號。你是不是也會從中得到啟示:
最積極和充實的人生,是不斷地把句號變為逗號。
1.解釋下列字
有志者事竟成 竟:
如釋重負 釋:
2.拒絕句號 是作者運用比喻手法表達的觀點。請根據文意,說說你對它的理解。
3.文章在闡述觀點時,十分強調 自我 這一內因的關鍵作用。閱讀4.5段,回答作者是從哪2方面來分析的?
4.如何理解 最積極和充實的人生,是不斷地把句號變為逗號 這句話?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案:1.竟:終究 釋:放下
2.拒絕句號就是拒絕有限、死去、盡頭、人的自足、人的徹悟、人的惰性;而要追求人生的路、藝術探索的路和事業奮斗的路。
3.①人心甘心情願給自己畫上的.②最積極和充實的人生,是不斷地把句號變為逗號。
4.積極和充實的人生是永不休止,永不停步的;跨過每一個句號,都需要付出雙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創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藝術的道路上,消滅一個句號,便開始一段嶄新的充滿誘惑的路,同時與自身惰性與保守對抗.
『陸』 琴聲何來節選現代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琴聲何來(節選)》是一篇現代文閱讀。相關的題目和答案有哪些?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琴聲何來(節選)》現代文閱讀原文及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琴聲何來(節選)》現代文閱讀原文
天氣清涼,藍天白雲的,一眼望去很愜意。你眼中的世界實際是你心理的投射,吳秋明如果在旁邊肯定會這樣說的。馬驍馭不禁微微一笑。
到達小區,門口的保安照例攔住了馬驍馭的車,他報了門牌號碼和戶主姓名,欄桿抬了起來。①他忽然感覺自己心裡的那根欄桿,也是這樣抬起來的,只是從欄桿下通過的,應該是吳秋明。
馬驍馭從後視鏡里看了眼自己,感覺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減去百分之三十的誇大,也還不錯。
吳秋明快速走來,難得地穿了件藍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舊的。馬驍馭心裡打了個閃,想起了母親。也許是注意到了馬驍馭的眼光,吳秋明上車後主動解釋說,這件衣服會讓孩子們感到親切。
馬驍馭說,你真有心。
吳秋明說,你知道那個著名的“絨布媽媽”實驗吧?
馬驍馭說,不知道。
吳秋明說,是上個世紀一個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學家做的實驗,他把剛剛出生的小猴子和媽媽分開,關在籠子里用奶瓶喂養。他發現這樣喂養的小猴子雖然更強壯一些,但卻總是吮手指頭,發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愛的緣故,於是給小猴子做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有奶的“鐵皮媽媽”,一個是沒有奶的“絨布媽媽”。結果哈洛驚奇地發現,小猴子只會在餓了時才去“鐵皮媽媽”哪裡吃奶,絕大多數時間,它們都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里。這個實驗說明,母親並不僅僅意味著有食物,還要有溫暖的懷抱。溫暖的懷抱對小猴子來說非常重要。
馬驍馭說,不愧是心理學博士,太有意思了。
吳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 兒童 村,都要一個個挨著去擁抱那些孩子。尤其是兩三歲的孩子,我會多抱他們一會兒。我給不了他們一個完整的家,但至少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懷抱。我知道那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也許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何況我不僅僅是“絨布媽媽”,我還有溫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愛他們。
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擁抱吳秋明的沖動。
他暗想,也許吳秋明沒有意識到,這擁抱其實是彼此需要的。她作為一個女人,肯定有做母親的天性,每周和孩子們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處。何況,一個長期單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擁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車,他們一起走入一條小巷。
吳秋明雖然個子矮小,步子卻很大,馬驍馭感覺和他走在一起速度蠻接近。進入一條小巷,眼前出現了一個四木門,馬驍馭一眼看到了門旁邊壯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兒童村。
吳秋明熟門悉路地進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們圍上來叫吳媽媽。吳秋明左攬右拖,踉蹌地往裡走,和迎上來的老師們一一握手,並把身後的馬驍馭介紹給他們。
後院停著一輛卡車,幾個老師在搬運卸下來的紙箱,大一點兒的孩子也在幫忙搬,馬驍馭也連忙過去幫忙,但被老師們阻止了,她們熱情地把他拉進辦公室,要她喝茶。馬驍馭咨詢了老師們很多關於孩子的問題。這些孩子大多是被遺棄的,和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許多不同。馬驍馭邊聽邊產生了做課題研究的沖動。
馬驍馭從辦公室出來,一眼看到院子里一個場景——吳秋明挽著袖子在給幾個女孩子洗頭。初秋的陽光灑在院子里,讓這普通的場景呈現出非同一般的美麗。一個已經洗好頭的女孩兒,披著濕漉漉的頭發在一旁遞毛巾,吳秋明舀起一瓢水,緩慢地淋到水池邊另一個女孩子的頭上,陽光穿透水徑,發出寶石的光芒。
馬驍馭定定地站在那裡。這樣的場景他在哪裡見過?他彷彿見到了自己的靈魂,隨時都在,卻無法捕捉。他一動不敢動,害怕驚動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動心了,再次動心了。一個人對一個人的動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們這個年齡,需要無數次的小動心,才能匯合成沖破藩籬的勇氣。
他看到吳秋明擰干毛巾,給孩子擦頭發,很認真,很仔細,臉上洋溢著一種光芒,這光芒讓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把吳秋明擁入懷中的沖動。
他走過去,幫吳秋明把用過的毛巾搓干凈,一一晾在鐵絲上,轉過身時,②看見一個頭發濕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吳秋明的懷里,左右搖晃,半個臉埋在她懷里。半個臉沐浴在陽光下。另一個小男孩兒跑過來說,還有我,還有我,吳媽媽!吳秋明伸出另外一個胳膊摟住了他。
馬驍馭拿出手機,拍下了這個畫面。
而後他走到她身邊,以從未有過的語調說,以後我每次都和你一起來!
(有刪改)
《琴聲何來(節選)》現代文閱讀題目19.小說寫吳秋明講述“絨布媽媽”實驗,有什麼作用?(4分)
20.閱讀文中畫線部分,完成下面題目。(4分)
(1)解釋畫線①處的含意。(2分)
(2)分析畫線②處的表現手法與表達效果。(2分)
21.文中的吳秋明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作簡要概括。(4分)
22.文中為什麼要寫到馬驍馭的三次心理沖動?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認識。(6分)
《琴聲何來(節選)》現代文 閱讀答案19.(1)豐富 文章 內容,彰顯主題,說明了溫暖的懷抱(母愛、關愛)的重要性(2分);(2)承接上文,為下文寫吳秋明關愛遺棄兒童作鋪墊(1分),也推動了情節發展,引發了馬驍馭對吳秋明的關愛(促使馬驍馭對吳秋明產生了情感)。(1分)
20.(1)馬驍馭消除自己心靈上的障礙(沖破自己內心的藩籬)(1分),敞開心扉,產生對吳秋明的愛戀之情(1分)。(1分)(2)運用動作描寫、神態描寫(1分),表現了小女孩在吳秋明溫暖的懷抱中幸福的感覺,也從側面表現了吳秋明的愛心(母愛)的可貴(1分)。
21. (1)心理學博士;(2)專業研究深入(知識淵博)(2)長期單身(孤獨);(4)關愛遺棄兒童(溫暖有愛心)。(每點1分)
『柒』 求初三現代文小說閱讀題~~~ +50!!!
小說類閱讀題專題教案
在各式文學作品中,最普及最流行的體裁要算是小說,別林斯基曾說過,什麼書最被人愛讀和爭購?乃是小說。同樣,在全國各地的高考試卷中,小說也有出現的趨勢,以它為命題材料,用來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既然大家如此關注它,那麼我們該如何解答小說類閱讀分析題呢?
大家都知道,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小說有其自身的特點,那就是: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個性鮮明,環境描寫逼真,主題思想深刻,構思角度精巧。這樣,我們在閱讀小說時就應該從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題技巧。下面筆者將通過具體例文來談談解答小說這一文體的解題要領,供大家參考:
木 笛
南京樂團招考民族器樂演奏員,其中一名木笛手。
應試者人頭攢動,石頭城氣氛熱烈——這是一個國際級樂團,它的指揮是丹麥音樂大師,這位卡拉揚的朋友長期指揮過倫敦愛樂樂團。
招考分初式、復試和終試三輪。兩輪過後,每一種樂器只留兩名樂手,兩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終試在藝術學院階梯教室。
房門開處,室中探出一個頭來。探身者說:「木笛。有請朱丹先生。」
聲音未落,從一排臘梅盆景之間站起一個人來。修長,纖弱,a一身黑色雲錦衣衫彷彿把他也緊束成一棵梅樹。衣衫上的梅花,彷彿開在樹枝上。走進屋門,朱丹站定,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後,抬起頭,他看見空濛廣闊之中,居高臨下排著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聲名遠播的丹麥音樂大師。
大師什麼也不說,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種神色,彷彿羅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師隨手從面前的一疊卡片中抽出一張,並回頭望了一下坐在身後的助手。助手謙恭地拿過卡片,謙恭地從台上走下來,把那張卡片遞到朱丹手中。
接過卡片,只見上面寫著——在以下兩首樂曲中任選一首以表現歡樂:
1.貝多芬的《歡樂頌》;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鵝舞)。
看過卡片,朱丹眼睛裡閃過一絲隱忍的悲戚。之後,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躊躇歉疚地說:
「請原諒,能更換一組曲目嗎?」
這一句輕聲的話語,卻產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來。
片刻,大師冷峻發問:「為什麼?」
朱丹答:「因為今天我不能演奏歡樂曲。」
大師問:「為什麼?」
朱丹說:「因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師問:「12月13日是什麼日子?」
朱丹說:「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師問:「你沒有忘記今天是什麼考試嗎?」
朱丹答:「沒有忘記。」
大師說:「你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藝術前途應當懂得珍惜。」
朱丹說:「請原諒——」
沒等朱丹說完,大師便向朱丹揮了揮手,果斷而又深感惋惜地說:「那麼,你現在可以回去了。」
聽到這句話,朱丹頓時湧出苦澀的淚。他流著淚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輕輕放回絨套,轉過身,走了。
入夜,石頭城開始落雪。
沒有目的,也無需目的,朱丹追隨雪片又超越雪片,開始他孤獨悲壯的石頭城之別。朱丹不知不覺走到鼓樓廣場。穿過廣場,他又走向坐落在雞鳴寺下的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
臨近石碑是一片瑩瑩輝光,像曙色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彩墨在宣紙上的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競然是一支孩子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著不一,明顯是一個自發的群體而不是一支組織的隊伍。堅忍是童稚的堅忍,緘默是天真的緘默,頭上肩上積著一層白雪,彷彿一座雪松森林。每個孩子手擎一支紅燭,一片紅燭流淌紅寶石般的淚。
紀念碑呈橫卧狀,像天壇迴音壁,又像巴黎公社牆。石牆斑駁陸離,像是胸膛經歷亂槍。
頃刻之間,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寬闊,彷彿紛紛絲巾在為記憶擦拭銹跡。
佇立雪中,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輕輕吹奏起來。聲音悲涼隱忍,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這個聲音,火焰溫暖這個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之間翩然迴旋。
孩子們沒有出聲,孩子們在傾聽,他們懂得,對於心語只能報以傾聽。
吹奏完畢,有人在朱丹肩上輕輕拍了一下。
回頭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麥音樂大師。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師鞠躬。
大師說:「感謝你的出色演奏,應該是我向你鞠躬。現在我該告訴你的是,雖然沒有參加終試,但你已經被樂團正式錄取了。」朱丹問:「為什麼?」
大師略作沉默,才莊重虔敬地說:b「為了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說完,大師緊緊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著木笛。
1、文章主要寫了和音樂大師有關的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句一一概括。
2、閱讀全文,結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處把小說情節補充完整。(每處不得超過6個字)
請求更換曲目— —佇立紀念碑前— —終被樂團錄取
3、文章中對「雪」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4、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概括。
5、這則故事揭示了什麼主題?從中你受到什麼啟發?
6、文中兩次寫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意圖是什麼?
7、文章a處寫朱丹穿「一身黑色雲錦衣衫」的用意是什麼?
8、文章b處畫線句子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9、在大雪中出現了「孩子方陣」,這一細節描寫說明了什麼?
10、請你說說這篇小說在藝術構思的2點特色。
一、故事情節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是欣賞小說藝術特點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其中最為典型的題目是概括故事情節,實現整體感知。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以下三種題型: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上文中第一、第二題就屬於這種類型;面對這種試題,我們該從何下手呢?
我們知道,對事件的完整敘述,我們必須按照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萬萬不能粗枝大葉,丟失了本該有的要素,此為其一;其二,由於事件的復雜性,我們在概括故事情節時,要避免前後情節的相互交錯,還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對象,做到前後一脈貫通。
第一題實際上包括了三點要求:一是概括事情,二是與大師有關的(與朱丹有關的事就不要),三是語句要簡明。明白了這個道理,答案就馬上得到:①在考場上,大師拒絕了朱丹更換曲目的要求;②大師在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前找到了朱丹,並把正式錄取的消息告訴了他。第二題的解答與第一題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是要充分利用已知的信息源——題干中已概括的故事情節,我們可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它們暫時刪除,這樣情節就顯得比較簡明,便於迅速找准目標,正確概括;二是故事情節的對象是朱丹(與大師有關的事就不要),這樣,兩個空格的答案就是:「被拒離開考場」和「吹奏悼念亡魂」。
附帶一提的是,如果要求把小說所有的事情都一一概括出來,就只要把第一和第二題的答案加在一起就行了;倘若要具體指出故事情節的四個部分,其方法大致相同——先概括比較後正式確認,這里就不再具體闡述。
二、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學即人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更是以寫人為中心。因而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三種題型:①指認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
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第三,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例文中的第四、第六和第七題就屬於此類。
第四題是對朱丹這一人物的綜合考察,首先他具有出色的音樂才華,這主要表現在:①是兩位參加決賽的選手之一;②從紀念碑前的吹奏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音樂才華,大師的高度稱贊和最終被音樂學院錄取也證明這一點。同時他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這主要表現在:①寧可落選也不願吹奏歡樂曲,②到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憑弔死難同胞,並吹奏起悲壯的木笛。由此可知,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樂才華,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第六題是動作描寫和細節描寫,寫朱丹兩次「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說明他對木笛的珍愛,而木笛是一種中國民族樂器,其意圖顯而易見:表現朱丹對民族音樂的摯愛。第七題屬於外貌描寫,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特殊打扮,自然有特殊的用意,我們只要再結合「請求更換曲目」和「佇立紀念碑前」這兩件事去思考,問題就可得到解決:暗示朱丹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
三、環境描寫的作用。
環境描寫是小說藝術的一個重要內容,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對揭示小說的中心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在中考試題中,常見的題型有三種: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例文的第三題就屬於這種類型。
面對這種題型,我們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明確了解題的思路,我們就可以聯繫上下文來分析文章對「雪」的描寫所起的作用:①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令節氣,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②烘托主人公朱丹和音樂大師純潔高尚的美好心靈,凸現了少年兒童心靈的潔白無暇。
四、作品主題的挖掘。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在高考閱讀測試時,常見的題型是: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例文第八和第五題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那麼,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一是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三是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明確了解題思路,我們就對之作簡要的分析:第八題畫線的句子既是朱丹被錄取的根本原因,也是朱丹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這樣該句在文中的作用就自然得出: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題。第五題是直接要求歸納主題,其解題方法除了從文中找出點題句外,還可以從人物的性格、故事情節上開竅:才華橫溢固然重要,但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更值得敬佩。作為一名中學生,要不忘民族的恥辱,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知識豐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為時時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的衛士。
五、精妙技巧的捕捉。 質量上乘的作品,離不開精妙的寫作技巧,這是因為寫作技巧是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的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才能。在中考試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題型主要有三種: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第九題在表面上是要說出細節描寫在文中的用意,其實質卻是分析小說巧妙的構思在文中的作用:「孩子方陣」的自發出現,表現了像朱丹一樣具有民族精神的人並不是少數,孩子們的背後暗含著一股強大的力量——父輩們的教育,這樣就使朱丹的舉動更具有典型意義,從而起到了深化主題的作用。第十題是從整體上把握小說在藝術構思上的特點,我們只要知道一些常見的精妙技巧,答案就瓜落蒂熟:①情節曲折生動,結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細節描寫生動細致。③場面描寫庄嚴凝重,真切感人。④對比手法的運用。
『捌』 現代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於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你所見過的閱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現代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現代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1
(1)畢業前最後一次班會,班主任童老師說了許多祝福和叮嚀的話,然後發給每人一張稿紙,讓他們寫出自己認為未來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後一篇作文。
(2)童老師話音剛落,他就在稿紙上寫出答案:賺一萬元錢、住有陽台的樓房、看羅大佑演唱會。
(3)二十年過去了,已成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鄉,參加母校五十年慶典。他為老師准備了一份貴重的禮物——LV皮包。
(4)他的禮物,好像並沒讓老師感動——這位一輩子生活在小鎮、奔走於校園的中學女教師,似乎對來自法國的著名品牌並無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卻被老師的禮物深深地感動了!那是二十年前他離開學校時完成的最後一篇作文。
(5)他看著那有些發黃的紙上寫著:賺一萬元錢、住有陽台的樓房、看羅大佑演唱會。他百感交集,眼淚一瞬間涌了出來。
(6)他早已實現這些夢想。實現之後,並不覺得它們重要。
(7)「如果現在,讓你寫下過去二十年,對你影響最重要的三件事,你會寫什麼?」老師問。
(8)他思考片刻,拿出筆,在稿紙背面寫下:…………
(9)老師看了,微笑著道:「給我講講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後,都藏著一個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歲,辭職創辦自己的公司,忙的暈頭轉向,春節也沒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電話,母親問:「有沒有吃餃子?」他說:「吃了,在超市買的速凍水餃,一點兒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鮮餡餃子。」初一晚上,他剛剛上床睡覺,就被門鈴聲叫醒,開門一看:是母親。她坐了十二個小時的火車,給兒子送餃子來了!
(11)他對老師道:「那是我一生中吃過的最好的餃子!現在回想起來,還能感受到那種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後,由於各種原因,公司倒閉了。當初創辦公司,他欠下幾萬元債,心灰意冷,萌發輕生念頭。這時,一位平時並不十分親近的朋友找到他,給他一本存摺,告訴他密碼,轉身走了。
(13)「存摺上有6500元錢,是他的所有積蓄。他是一名公務員,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發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錢的記錄都在上面。其實這點兒錢起不了什麼作用,對我起作用的是存摺主人的真誠和信任。就算是為了報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殘局,東山再起!」
(14)說到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彷彿又回到那充滿艱辛的拼搏歲月。
(15)老師用慈愛的目光看著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個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點兒也不浪漫。那字條上沒有寫『我愛你』,『我想你』這些甜蜜的話。當時那種情況,我們根本沒有心情。」
(17)「發生了什麼事?」
(18)「兩年前,我由於長期勞累和工作緊張,患上了耳疾,醫學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後來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時間,妻子一直陪著我,每天幫我熱敷、清洗耳道。病情越來越重,我需要動手術。手術前夜,我擔心手術失敗會失聰。她就給我寫下那張字條:親愛的,別擔心,我願意永遠做你的耳朵!」
(19)老師被他的故事打動了,像一位慈愛的母親,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幾下,意味深長地道:「二十年前,你們寫在紙上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很虛幻,有的很物質。二十年後,你們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雖然各不相同,但讀來讀去,我只讀出兩個字——感動。其實想想也對,生活中還有什麼比感動更重要的呢?」
(20)是啊,生活中還有什麼比感動更重要的呢!它只輕輕一下,就撥動了心的弦律,盪起的漣漪久久揮之不去!無論何時何地,回憶那些令人感動的事,總有一種顫動的感覺。那些感動里包含著歲月老人無法帶走、死亡之神無法摧毀的真情。
(選自《中外微型小說》精華本,2014年9月第一版,略有改動)
14.聯繫上下文,請在第(8)段內天空缺處填入三個恰當的短語。(3分)
答:
15.為什麼「他的.禮物,好像並沒讓老師感動」而「相反,他卻被老師的禮物深深感動」?請結合全文說出原因(4分)
答:
16.小說第(6)段能否刪去?請結合上下文說出理由。3分)
答:
17.請說說你對題目「找回顫動的感覺」深刻內涵的理解。(3分)
答:
18.小說常常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塑造人物形象。(本題共7分)
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我這些課本,
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著又那麼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還有韓麥爾先生也一樣。他就要離開了,我再也不能看見他了!想起這些,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
(1)上面是《最後一課》中運用這種寫法的語段,請從「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塑造人物形象」角度進行賞析。(4分)
答:
(2)請發揮想像,運用這種寫法將本文第(10)段「他」見到母親那一刻的內心獨白描述出來(80到100字)(3分)
答:
【參考答案】
14.母親的餃子,朋友的存摺,妻子的字條
15.(1)因為老師一輩子生活在小鎮、奔走於校園,對來自法國的著名品牌並無多少印象。更重要的是老師注重內心的感動而不重視物質享受。
(2)因為老師給他的禮物是20年前他離開學校時完成的最後一篇作文,老師一直完好無損地保存至今,這一舉動深深感動了他。
16.不能刪去第6段是過渡段,承上啟下;總結上文,為下文故事情節的展開作鋪墊;刪去後文意不連貫,情節不夠完整。
17.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撥動人們心弦的感動,因為這些感動里包含著歲月老人無法帶走、死亡之神無法摧毀的真情。回憶那些令人感動的事,珍惜歲月的真情,才是找回了顫動的感覺。
18.(1)作者通過細膩的確良心理描寫,寫出了小弗朗士因貪玩不認真學法語的懊悔之情,對法語由討厭到喜愛的態度轉變,以及對韓麥爾先生的無比同情、理解和留戀;成功塑造出小弗朗士由一個貪玩、調皮、不懂事的孩子,轉變為一個懂事、熱愛祖國、熱愛法語、理解愛戴老師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寫細膩、真摯感人。
(2)示例「媽媽,我只是說想吃您包的三鮮餃子,沒想到您竟真的給我送來了!您對我真的是太好了!我平時很少回家看您,很少關心您的身體和生活,想想這些,我真後悔啊!媽媽,今後我一定好好孝順您!」
現代文閱讀訓練題目及答案2
徐斌《感受春天》
①春天不過是太陽入射角度和地球軌道變化導致的氣溫升高過程,卻在萬物中引發出如此巨大的震撼。冰封的大河悄悄炸開了裂縫。陽光從此不再蒼白,而是帶著一種溫暖人心的橙色,一次次照臨世界。一棵小草悄悄伸出腦袋,伸一下懶腰;一直在地下冬眠的蛙,忽然感到內心的躁動,夜雨之後,它從泥土中彈跳而出,並情不自禁地「哇」的大叫一聲;垂柳的枝條卻有著小姑娘般的羞澀,那些鵝黃的葉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布滿柔枝,卻不敢一下子綻放開來,像一個剛剛學步的孩子,一步步試探著往前走,惟恐走快了跌上一跤。
②春天,我的老朋友,你就這樣不請自來了嗎?
③我不知道我的琴弦中有哪一根被觸動了,竟然特別留心這季節的細微變化。
④春天的行走,信馬由韁。我剛剛還穿行在麥田之間,不知不覺地已經走到河岸。也好,在大面積麥田的綠意洗過我的眼睛之後,聽聽嘩嘩的流水聲,也是一種享受。河坡上有藍色的花朵悄然綻放,那些米粒大的花朵,盛放在一叢叢綠葉之上,嫩嫩的生命讓人頓生愛意,在河谷總有一些花兒最早來報告春天的消息。還有一片巴掌大的油菜田,在萬千蓓蕾之上,先放了點點的黃花,競然有那麼多的蜜蜂前來,忙忙碌碌地采擷著。
⑤隨手掐了一片青葉,放進嘴巴咀嚼,這些汁液飽滿的葉片頓時在我的口腔中擴散出清新的綠意。
(選自《青年文摘》)
1.面對「不請自來」的春天,作者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去體驗。
①聆聽春聲:
②觀賞春色:
③品嘗春味:
2.第①段中,作者不厭其煩地逐一描寫大河、陽光、小草、蛙、垂柳的情態,有什麼作用?
3.文中畫線句子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例句:
品味:
4.文章語言優美生動,請參照示例,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進行品味。例句:一棵小草悄悄伸出腦袋,伸一下懶腰。品味:運用擬人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初春小草剛剛萌發,鑽出地面時的情態。例句:品味:
5.「上天給了我們春天,讓我們的心靈在冰凍之後復甦。」你能用一句話把你在春天裡的心靈感受表達出來嗎?(40字左右)
【參考答案】
1.①我甚至將耳朵貼在地面上,傾聽來自大地深處的聲音,啊哈,都驚蟄了,冬眠的萬物一定都在歡呼雀躍,爭先恐後地從土壤里拱出來吧!②河坡上有藍色的花朵悄然綻放,那些米粒大的花朵,盛放在一叢叢綠葉之上,嫩嫩的生命讓人頓生愛意,在河谷總有一些花兒最早來報告春天的消息。③隨手掐了一片青葉,放進嘴巴咀嚼,這些汁液飽滿的葉片頓時在我的口腔中擴散出清新的綠意。
2.說明春的到來在萬物中引發出巨大的震撼。
3.表達了作者對春天悄悄來臨的驚喜之情。
4.它們是觸角靈敏的記者,對這一突發的事件興奮不已,蜂擁而來。品味:運用比喻,把蜜蜂比作記者,形象地寫出了蜜蜂采蜜的主動和自覺。
5.示例:春天是美好的季節,也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季節,讓我們在春天播下種子,未來收獲希望
篇三:感受春天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
1、讀第一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筆下,江南的春天有什麼特點?
在作者的筆下,江南的春天總是陰雨霏霏,乍暖還寒,是個多餘的季節!
2、用一句話概括(3)段的內容.
不管是詩人還是道家、佛門子弟,誰都喜歡春天、歌詠春天、珍惜春光!
3、第(3)段中白居易的詩句「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與朱自清散文《春》有異曲同工之妙.說說《春》是怎樣具體體現這兩句是的意境的?
《春》里作者通過把有生命的花草鳥等生物用擬人手法,描寫得一片生機盎然,生氣勃勃,同時表達了一切生物對春的喜愛.
4、第(4)段中那位封建時代的女子和那位現代美國哲人難能桑塔耶那面對同樣的春天,心態卻明顯不同.請藉助文中「悔」和「沖」兩字分析他們各自的心態.
那位封建時代的女子一個「悔」字表達了,在這大好春光里他對夫婿的思念,春光如此美好,只可惜不能與夫婿一起賞春,所以觸發了她的思君之情.
5、作者從春天裡得到了怎樣的人生感悟?(用文中的話回答)
『玖』 初二語文現代文閱讀題
在考試來臨之前,加強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二語文現代文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初二語文現代文閱讀題(一)
①大地上的河床像一個干癟的口袋,糧食沒了,口袋顯出寬闊。我在各地見到許多乾涸的河床,它們不是耕地、不是廣場,是從天邊延伸而來的河床,只是沒有水。
②所謂一無所有,說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鵝卵石。夏天,不長莊稼不長草的土地是乾涸的河床。乍見白花花的河床,心裡驚訝,它是什麼?它幾乎什麼都不是。你能相信一個寬闊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沒有嗎?在雨後,在盛水期見到乾涸的河床讓人不安,無法想像當年這里曾經有過河,可以用洶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沒了。
③對大自然來說,河沒了,比人丟了錢更痛苦。如果河沒了,魚和水鳥的家也沒了。兩岸的青草沒了,倒映在河裡的星星也沒了,因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頭上。如果河沒了,連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沒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傷疤,是一條長長的干魚的屍體。是的,乾涸的河床如同屍體。是誰的屍體?是河的屍體嗎?沒聽說河竟然還有屍體,水幹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屍體。
④乾涸的河床好像在回憶,它抱著不應該擁有的沉寂回憶濤聲和蛙鳴。河床回憶什麼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麼地方,也不知道水會不會再來。當年水來的時候匆匆忙忙走過河床,帶來魚蝦和泥沙。水沒等站穩腳跟歇息,就被後面的水擠走了,水比車站的人流更擁擠。河床從來沒想過一條叫做河的水流會乾涸,這種驚訝比一個朝代的更迭更讓人吃驚。
⑤河床的悲哀是一個母親的悲哀,她的產床上已經沒有了孩子,她還在等待,並且哭幹了淚水。一家外媒報道,從衛星上觀察,中國境內二十年前約有五萬條河流,現在這些河流中已經失去了兩三萬條。有兩萬多個河床母親手裡失去了孩子,她們懷里空盪盪的,等待人類把孩子還給她們。
⑥人說,人是無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當我看到一條又一條乾涸的河床時,我相信了這一點,並為自己作為人類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滅了,還有什麼做不到呢?消滅一條河比建造(請原諒我使用的“建造”這個詞,這完全是人類愛用的詞,而河流無法建造)一條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樹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這條斂屍袋。
⑦當大街出現一個帶刀痕的死人時,警察會為這個人的死因搜尋原因,曰偵察破案,人類為此發明了一個詞叫“人命關天”。如果一條河死了,沒人破案,沒人痛哭,更沒人祭奠。所以,當中國死去兩三萬條河流時,人們並沒覺得失去什麼,因為他們不是小鳥不是青草。他們忍受氣候變化並心安理得,卻沒一個人指認殺死河流的兇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兇手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社會的時候,罪行自然會被赦免,我們都不是罪人。
⑧我們都不是罪人,我們勸自己歡樂並製造更多的歡樂。我們保持著正常情感。而河床敞開空盪盪的懷抱,她的孩子沒有了,她以為人們會驚訝會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類離不開河流,人類所謂的“文明史”都誕生於河流的兩岸。看地圖,人類的城市多建造於河邊,中國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帶著水字邊。古時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誰能想到後來竟殺死了河。這何止於狠,是把事做絕了。
⑨我們應該派人到河邊告訴河床,河已辭世,水利術語叫斷流。我們理應為河床獻上一些祭品表達歉意,因為河的消失畢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邊裝一個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過的聲音和鳥啼聲。總之,人應該為河的隕滅略微表示一點態度。
(選自2015年5月22日《光明日報》,有改動)
【注釋】河床:河流兩岸之間容水的部分。
17.請根據文意填空。(3分)
面對河的“辭世”,作者的情感是復雜而富有變化的。開始,作者是 與 ;後來,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說出了自己的 和 ;最後作者是 和 。
18.結合上下文,具體 說說 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9.根據要求賞析第④段畫線的 句子 。(3分)
水沒等站穩腳跟歇息,就被後面的水擠走了,水比車站的人流更擁擠。
(1)從修辭手法的角度:______
(2)從表達情感的角度:_______
20.體會第⑨段畫線句子的深刻含義。(4分)
總之,人應該為河的隕滅略微表示一點態度。
21.本文以“河床開始回憶河流“為題,有何好處?(3分)
初二語文現代文閱讀題答案:
17.“驚訝” “不安”(1分,只要答對其中一種即可)“痛苦”“悲哀”(1分.只要答時其中一種即可)”憤怒” “無奈或歉疚”(1分,必須要答出“憤怒”方可得分)
18.承七啟下;(1分,答“過渡”亦可)既具體概括了境內河床乾涸現象的嚴重,(1分,意思對即可)又以“等待人類把孩子還給她們”一句引發對人類(或“人們”)行為的 反思 。(1分,意思對即可)
19.(1)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若答“對比”亦可)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往昔河水的湍急(或洶涌)、喧鬧,充滿著生機活力。(1分,意思對即可)(2)強烈表現了河床對往昔河流的喜愛和懷念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
20.①對於河流的隕滅,我們人類負有主要責任,應該有表達歉意的行為(意思對即可);②在無奈之下,期待人們的良心發現(關鍵詞是“期待”或“希望”,意思對即可);③呼籲人們行動起來,珍惜河流,保護河流(關鍵詞為“呼籲”,意思對即可);④警示人們,如果繼續麻木不仁,執迷不悟,必將後悔莫及(關鍵詞為“警示”,意思對即可)。(答
21.①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河床、河流以生命,生動形象、富有文學情趣;②形象概括了河水斷流的現象,揭示引發作者思緒的本源;③“開始回憶”表明河流已無回歸的可能,河床不再期待,暗示人類尚未覺醒,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擔憂之情。(答出一點得1分,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對即可)
初二語文現代文閱讀題(二)
①1982年10月,我去銀川,過三邊,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幾十里沒有一座房,也沒有一棵樹,遠遠的地平線上,遙遠的地平線,鄉陽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經粘膠得成一個橢圓形。我默默走著。先是並不留意,後來就發現眼前倏忽飄過一朵兩朵白絨團兒,溫溫柔柔的,泛著銀光,再往前走,白絨團兒竟多起來,一動腳,就繞著身子亂飛。疑心是柳絮,抬頭搜素去,四周依舊空曠;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絨團兒卻順手而上,才抓住一團要看時,一出氣,又飛了。一時又起了風,沙塵並沒有動,但白絨團兒越發紛紛,如千萬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靜。定睛看去,那白絨團兒卻原來都是從一棵一棵什麼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條細,半綠半枯,結一串串果實,如豆莢,盡都乾裂,有的已空殼,在風中錚錚顫著細音,有的半合半開,形如織布木梭,里邊兩排莢籽,每籽小如雞眼,四周生滿白絨,風吹絨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為何名,站在那裡,一直等遠遠的一隊駱駝走來,問起駝峰間的牧人,回答說:這草叫佛手腫。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問,回答是:“他怎麼不長絨毛呢?要不,它怎麼繁衍後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長嘆:哦,大凡塵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邊關沙地,也是如此;而萬事萬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賴以生存的手段,環境不同,手段也相異呀!要想樹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裡的鵝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樹可以葉子圓闊,高山的樹可以葉子尖針,可見環境好的並不足誇,環境劣的更不應自棄。再想這佛手腫長在這里,它也開花,它也結籽,雖然沒有一隻蜂兒來傳遞花的愛情,沒有一隻鳥來遺播籽的繁衍,生活給了它瘠貧,也同時給了它的奮斗,一結籽就生出絨的翅膀,自己去謀生路了。也正是環境太不好了,它並不去以色香誘蜂兒鳥兒,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慾望,靠的是飛的力量,自然這樣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麼會有這么多的白絨兒各自在找尋自己的歸宿呢?
④“這草很多嗎?”我問牧人。
⑤“當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這種草呢。”
⑥“那走過的草壩子上怎麼沒這種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綠了一片沙地,什麼花草都來長了,有了蜂兒,有了鳥兒,它卻就長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長?”
⑨“要不怎麼說是苦命的呢?”牧人趕著駱駝走遠了,緩緩的步伐,搖奏著沉沉的鈴聲。幾朵白絨團兒飄在駱駝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駱駝腳窩里,也滿滿地落下了一堆了。
⑩啊,荒涼的沙地上,有多少人來過,又有多少人能知道這草呢?知道的只有駱駝,只有牧人;但駱駝不懂人語,不能言語,牧人能言,但不能寫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記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選自《西安晚報》)
14.結合上下文,說說第①段劃線句子的作用。(3分)
15.作者認為“萬事萬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賴以生存的手段,環境不同,手段也相異”,請概括佛手腫生活的自然環境及生存的手段。(3分)
16.如何理解 文章 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
17.為“草”作記,其中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8.面對佛手腫,“牧人能言,但不能寫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記下此草”,請談談這一現象對你寫作方面的啟示。(4分)
初二語文現代文閱讀題答案:
14.通過描寫沙地荒涼的景象,交待了佛手腫生存環境的惡劣,從而為後文表現佛手腫的頑強的生命力作了鋪墊。
15.自然環境:生長在漠漠沙地上 生存手段:一結籽就生出絨的翅膀,自己去謀生路了
16.佛手腫只能在貧瘠的沙地上生長(1分),不被很多人了解(1分),“草可悲”;它有獨特的生存手段(1分),能遇到“我”,將其寫出以示天下(1分),“亦可幸”。
17.對佛手腫生存慾望、生存手段的敬重(1分),對執著、頑強生命的贊美(2分)
18.提示:從細致觀察、深入思考、具有豐富情感等角度進行闡釋。
『拾』 初中現代文閱讀題,推薦幾篇,最好是記敘文。
2010年北京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憶冼星海
茅 盾
和冼星海見面的時候,已經是在聽過他作品的演奏,讀過了他那玩語言的自傳以後。
那一次我所聽到的《黃河大合唱》,據說是小規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揮是一位青年音樂家,朋友告訴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揮,演奏當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實說,盡管是「小規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還是十分美滿的。我應當承認,這開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動,老覺得有什麼東西在心裡抓,癢癢的又舒服又難受。那偉大的氣魄自然而然使人發生崇高的情感,光是這一點,也就叫你聽過一次,就像靈魂洗過澡似的。
從那時起,我便在想像:冼星海是怎樣一個人呢?我曾經想像他該是木刻家馬達那樣一位魁梧奇偉、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又告訴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歡說笑,話匣子一開就會滔滔不絕。
我見過馬達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執筆沉思,大的斗篷顯得他頭部特小,兩眼眯緊如一線。這人就是冼星海,這幅木刻就名為《冼星海作曲圖》。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寫真」,而在表現冼星海作曲時的神韻。它還遠不能滿足我的「好奇」。而這,直到我讀了冼星海的自傳,才得到部分的滿足。
從冼星海的生活經歷,我了解了他的作品為什麼有這樣大的氣魄。他做過飯店堂倌,咖啡館雜役,做過輪船上鍋爐間的火夫,浴堂的打雜,也做過乞丐。什麼都做過的一個人,有兩種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壓倒,雖有抱負,只成為一場夢;一是戰勝了生活,那他的抱負不但能實現,而且必將放出萬丈光芒。「星海就是後一種人!」——我當時這樣想,彷彿我和他已經是很熟悉的了。
大約三個月以後,在西安,冼星海突然來訪我。
那時我正在候車南下,而他即將經過新疆赴蘇聯。當他走進我的房間,自己通了姓名的時候,我吃了一驚,「呀,這就是冼星海么!」我覺得很熟識,而也感到生疏。我將這坐在我對面的人和馬達木刻中的人作比較,也和我讀了他的自傳以後在想像中描繪出來的人作比較,我差不多連應有的寒暄也忘記了。然而冼星海卻滔滔不絕地說起來。他說起了他到蘇聯去的計劃,講他的《民族交響樂》的創作。他的話我已記不全了,可是,他那種氣魄,卻使我興奮鼓舞。他說,他以後的十年中將以全力完成他的創作計劃。我深信他一定能達到,因為他不但有堅強的意志和偉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樣好學深思,勤於收集各地民謠的材料。他說他將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載,盡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謠,然後再去蘇聯。
現在我還記得他的《民族交響樂》的一部分計劃。他將從海陸空三方面來描寫我們祖國山河的美麗、雄偉與博大。他將以「獅子舞」、「劃龍船」、「放風箏」這三種民間的娛樂,作為這偉大創作的「象徵」或「韻調」,來描寫祖國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預備在旅居蘇聯的時候寫你這作品么?」「不!」他回答,「我去蘇聯是學習,吸收他們的好東西。要寫,還得回中國來!」
那天我們的長談,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見面,誰又料得到這就是最後一次啊!「要寫,還得會中國來!」這句話,今天還響在我耳邊,誰又料得到他不能回來了!
這樣一個人,怎麼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這樣想,當他在國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萬里,且經受生活的極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時候,他大概還覺得,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經歷又將使他的創作增加綺麗的色彩和聲調。要是他不死,他一定會津津樂道這一番的遭遇。現在我還是這樣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開頭他就會講述這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且要說:「我經過中亞細亞,步行過萬里,我看見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許多題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時間永遠不能磨滅我們在西安的一席長談給我的印象。
一個 、具有偉大氣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遠坐在我對面,直到我眼不能見,耳不能聽,只要我神智還沒昏迷,他永遠活著。
1946年1月5日
(有刪改)
------------------
【注】①蘇聯,指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91年解體。
13.作者在回憶冼星海的過程中,既寫了想像中的冼星海,也寫了冼星海留給他的印象。閱讀文章,填寫表格。(3分)
回憶
想像、印象
聽《黃河大合唱》
①
讀冼星海的自傳
②
③
氣魄偉大,好學深思,熱愛祖國
14.閱讀畫線句子,結合文章內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內容。(4分)
「好奇」的原因: ①
「好奇」的內容: ②
15.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把只見過一面的冼星海描寫得生動而感人的。(不超過150個字)(6分)
答:
13.答案示例:
①魁梧奇偉,沉默寡言
②戰勝了生活的坎坷,成就了偉大的抱負
③在西安與冼星海相見
14.答案示例:
①聽《黃河大合唱》之後,「發生崇高的情感」。
②能寫出具有「偉大的氣魄」作品的冼星海是怎樣一個人。
15.答案示例一:
作者先寫聽《黃河大合唱》和看《冼星海作曲圖》,從側面表現出冼星海的氣魄和神韻;然後再正面寫與冼星海的見面,通過對他滔滔不絕談吐的描述以及「要寫,還得會中國來」的語言描寫,表現了他熱情開朗的性格和熾熱的愛國情懷。文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使冼星海這一形象生動而感人。
答案示例二:
作者雖與冼星海只見過一面,但印象深刻。作者詳細記述了這次見面的情形,描寫了冼星海滔滔不絕的談吐,計劃寫《名族交響樂》的創作激情,以及「要寫,還得回中國來」的鏗鏘話語,在對人物的描寫中,生動地刻畫了一個熱情開朗、才華橫溢、充滿愛國情懷的音樂家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系在風箏線上的童年
①時令正是仲春。大地掙脫了冬的糾纏,不覺之中已經泛出幾分淡淡的鵝黃的綠意。仰望晴空,偶見數點風箏,裊裊娜娜地飄掛天際,使我驀然憶起「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光。矚望那長長的輕輕抖動的風箏線,竟絲絲縷縷牽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鄉下,三月的剪剪輕風還殘留著冬的料峭。我們這些顛跑在蓊鬱麥田裡的孩子,摔打慣了,是不知道什麼叫做冷的。何況又常把嬉笑系在風箏線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讓野氣的笑聲趕跑了。
③人們都說,男孩子手笨,女孩子手巧。可是不是吹,我們男孩子雖未能綉出花團錦簇的衣冠,卻從手中飛出過巧奪天工的風箏。嗨,做風箏可不像女孩子學針線,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專人指教。我們男孩子可整天像賊攆一般忙的腳不沾地。常常趁放學之後的間隙,三五個湊在一處無人知曉的角隅,或乾脆跑到野外去,因為家裡的大人是不讓我們擺弄風箏的。
④我們偷偷找來竹篾,要那種綠皮的,有韌性的,猶如女孩子綉花挑線一般仔細。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彎成弓似的和軲轆似的幾何形狀,拼在一起,悉心用細繩子細線系好,就變成了形態各異的風箏骨架。然後,幾顆小腦袋抵在一處,唧唧喳喳商量一陣,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筆在糊好的桑皮紙上勾勒一通,便給他們穿上了斑斕的衣衫,完全可以與女孩子織成的錦綉相媲美。然後用大團大團的作放線,一頭兒系在風箏上,一頭兒纏在一個線拐子上。這些線來的可不容易呢,是我們這些「男子漢」低三下四、求爺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連串喊上十聲「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風箏而勾得酸了的頭,開始放吧。喝!風箏!全是風箏!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動的風箏,從遼闊的麥田裡,迤邐的大道旁,瀲灧的堤塘邊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歡聲笑語吹著,騰騰的熱氣捧著,悠悠飛向空中,去親吻白雲。好似爭艷的奇葩,掛彩的氣球。我們的心醉了。
⑥更叫絕的要數晚上。皓月高懸中天,大地一片靜謐。夜色朦朧。我們幾個小夥伴偷偷溜出來一嘰咕,便帶了心愛的風箏到村頭田邊——但不去有墳塋的地方,雖說不怕,可終究有些煞風景。風箏紙是塗了閃金光的東西,還要想法把一段蠟頭或一捻沾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飛時一點燃便像飛機尾翼上的信號燈一樣閃爍。這通常極難放。因野外有風,蠟燭又不頂風,所以總是熄滅。但是,偶有成功的時候,那風箏放起來就別有情趣, 「信號燈」明滅閃爍,隨風箏飄飄灑灑,也把一顆顆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風箏也有賭氣的時候。有時候明明飛起來了,卻偏偏任你如何擺布它總要往地上栽。這時的小夥伴們絕不會張飛似的環眼圓睜,一腳踏翻它的。大家總是小心翼翼地檢查一番,找出毛病,對症下葯。隨著歡呼聲,風箏重又飄然升起。放到得意處,猛不防風箏也會斷線,搖頭晃腦地越飄越遠。我們拉著斷了的風箏線,不勝惋惜……
⑧韶光如流。雖說童年已經悄然離去,可風箏的這根若有若無的線,卻每每牽著我的童年,使我常常撿回那逐漸遠去的記憶。
⑨啊,我的鵝黃色的童年!
(選文有刪改)
13.本文回憶童年生活,主要圍繞風箏回憶了小時候 ① 、 ② 兩件事。(2分)
答:① ②
14.閱讀第⑤段,看看生動有趣的場面是怎樣通過語言來體現的。(2分)
答:
15.第⑦段文字中,有許多句子寫的傳神精妙。試選取一句進行賞析。(字數100字以內)(4分)
答:
(一)《系在風箏線上的童年》(共8分)
13.①做風箏;②放風箏;(共2分。每空1分)
14.本段文字,抓住風箏的數量多、造型各異等特點展開具體的描寫,同時,以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相映襯,將放風箏的場面寫得生動有趣,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2分。每個要點1分)
15.示例:「放到得意處,猛不防風箏也會斷線,搖頭晃腦的越飄越遠。」這句話活靈活現的再現了放風箏時的情景。特別是「搖頭晃腦」一詞,將風箏擬人化,讓人彷彿看見失去控制的風箏在高空中飛舞的樣子,又能感覺到小夥伴們由放飛的得意到失意的無奈與惋惜。
(共4分。選擇句子1分,明確分析點1分。意思表述清楚流暢2分)
2010年上海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蘑菇轉了一個彎
①那一年,我即將大學畢業,為了找個單位,天天出去「掃街」,但仍一無所獲。我學的是建築設計專業,找了幾家建築設計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碩士。一負責人看著我的簡歷說,你讀書時,還獲過不少獎,不錯!可是,我們這里暫時不缺建築設計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來我們這里干個保安什麼的吧!等有機會再安排你。
②這番話點燃了連日來積壓在我心頭的委屈,好歹我也是個優秀畢業生啊,讓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絕了那家公司。那段時間我非常苦悶,就回了趟老家。
③父親問我為什麼回來,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親說了。
④父親聽後笑了笑,說,現在像你這樣心態的年輕人很多。算了,別想了。哎,對了,這幾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歡喝蘑菇湯嗎?明天咱們去采吧。
⑤父親的話引起了我對兒時生活的回憶……
⑥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夢中又見到了滿山鮮嫩的蘑菇,聞到了蘑菇湯濃濃的香味……
⑦沒想到第二天早晨,當我和父親來到山上時,已經有很多人在那裡采了。父親說,咱們晚了一步。我聽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湯喝不成了。父親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說,咱們摘一些山果回去吧,這里的山果沒有打過農葯,也是綠色食品呢!
⑧於是,我和父親就動手采了起來。別看父親50出頭的人了手腳還挺利索,我明顯趕不上他的速度。一頓飯工夫,我們便摘了滿滿一麻袋山果,父親說,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們也吃不了,這種鮮東西,擱幾天就會壞的,咱們一起背到鎮上的水果店去賣給他們。
⑨沒想到還真賣了不少錢!這時,父親讓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會兒父親就拎了滿滿一袋子東西回來了。
⑩午飯時,父親竟然給我做了一鍋香噴噴的蘑菇湯,我很吃驚,蘑菇不是都讓人采走了嗎?
⑾父親看出了我的疑惑,說,蘑菇是我用賣山果的錢買的。如今我們這里的人都喜歡在山上採摘一些東西去賣錢。其實,當很多人都在搶同一樣東西時,我們不一定能夠順利得到,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走一些彎路,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捷徑並不多。可是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啊!
⑿我明白父親的用意了,父親是用這件事來啟迪我啊!
⒀後來,我還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個偶然的機會,領導發現了我的才能。當時領導很驚詫地問我,原來你還是個專業人才,怎麼願意做保安呢?我告訴他,我不來公司做保安,你就不會發現我的才能。
⒁父親已經使我學會了,讓蘑菇轉了一個彎。
21、第①段「掃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2、請將文中的畫線句改成反問句。(2分)
23、小說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請在空格處填上恰當內容。(6分)
↓
父親提議上山采蘑菇
↓
↓
改摘山果賣得不少錢
↓
↓
父親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24、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作簡要分析。(4分)
25、對本文主旨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4分)
A、面對挫折,不要氣餒,只要堅持,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標明確,有時候走一點彎路同樣能夠取得成功。
C、如果善於發現,生活中就有一條捷徑等你去走。
D、有時候換一種方式,打破思維定勢,也許離成功更近。
26、請你根據上下文的情節進行合理想像,適當運用描寫,再現第⑤段中兒時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8分)
2010年重慶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好望角
連俊超
①老人劃著船向岸邊駛來。我踏上船板,船身晃盪了幾下,盪出去一層層細密的波紋。我回頭朝岸邊望去,老人問:「岸邊像什麼?」我盯著那個凸出的尖端,想給老人一個精當的比喻。他樂呵呵地說:「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臉上流露出一絲詭秘的笑:「跟好望角長得一模一樣!」
②我不解地問:「您到過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個我倒是沒去過,但我現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嗎?」他將目光送到了遠處的河岸。河水嘩嘩地響。河上無風。蘆葦叢簇挺立。
③「我小的時候,在一本地圖冊上看到了這個地名。當時我就想,長大後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裡到底是個啥樣子!可我連小學都沒讀完,日本鬼子就扛著槍進村了。人們四處逃難,我和爹娘跑散了。後來,我就參軍打鬼子、打老蔣,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圖冊一直揣在懷里,行軍或休息時總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說著,掏出一本面黃肌瘦的小冊子——中間破了個圓圓的洞。有一頁折起一角,翻到那頁,好望角的浪潮就從灰黃粗糙的紙頁上拍打了出來,我似乎聞到了咸腥的海浪氣息。
④「這怎麼破了一個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皺紋親密地擠到一起,說:「鬼子槍子打的,還在我肚子上打了一個洞。」老人微笑著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後我買了很多書,我想,只要把書念成了,遲早會被國家派到國外學習。可書沒讀多少,又是『革命』什麼的。乾脆不念了,這輩子就沒有念書的命。那年我託人說了個媳婦成了家。我想,這好望角啊,它就在這張書頁里,世上壓根兒就沒有!」老人向遠處望了一眼:「可後來我兒子非說,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兒子?」這時,一隻白色水鳥從蘆葦叢中飛來,落在了我們小船上。老人伸手撫摸著,呵呵地笑了起來:「是啊,後來有了個兒子。不光我兒子說有,連這傢伙也呱呱叫著,一個勁地說『有』呢。」水鳥果真朝他吆喝了起來。老人從口袋裡抓出一把米粒,丟在船板上。水鳥啄了一陣,在老人頭頂飛旋了兩圈,飛回了蘆葦叢。那裡傳來了很多鳥嬉戲的鳴叫聲。
⑦老人激動地說:「兒子很爭氣,考上了大學,後來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點就把我接過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顫動了一下,然後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呼了出來。
⑧河上起了一陣風,吹得蘆葦沙沙地響。老人輕輕地搖了搖頭:「他在非洲被當地人給綁了。老婆子一聽就暈了過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種辦法騙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誰也攔不住。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老人的講述純凈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覺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條肥褲子一樣老是那種鬆鬆垮垮的感覺。有時候又覺得院子太小了,壓得我胸悶。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邊一直坐到傍晚。日頭把整條河照得黃燦燦的,我跳進河裡,遊了很遠。回頭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圖冊上畫的一模一樣。這不就是好望角嗎?我盼了一輩子好望角,竟在家門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來,讓老鼻涕眼淚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來,笑聲隨著波紋微微盪漾。
⑩「現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劃劃槳、喂喂鳥,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臉龐像天空一樣明凈而深遠……
夕陽正紅,映得老人滿身古銅色。
(選自2010年2月《今日教育·讀寫舫》)
13.閱讀全文後,圍繞「好望角」,在方框中補全對故事內容的概括。(4分)
小時候
企盼長大後到好望角
執著追求夢想
長大成家時
懷疑好望角的存在
老年時
找到新的精神慰藉
14.理解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4分)
(1)老人臉上流露出一絲詭秘的笑:「跟好望角長得一模一樣!」
(2)老人說著,掏出一本面黃肌瘦的小冊子——中間破了個圓圓的洞。[來源:學科網]
15.請在文中劃橫線的A、B兩處中選擇一處,根據句後的提示進行賞析。(4分)
A.老人的手微微顫動了一下,然後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呼了出來。(動作描寫)
B.老婆子一走我就覺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條肥褲子一樣老是那種鬆鬆垮垮的感覺。有時候又覺得院子太小了,壓得我胸悶。(心理描寫)
16.結合全文,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徵。(4分)
17.每個人在追逐「好望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4分)
(一)13.夢想被現實逐漸磨碎;在家門口找到好望角。 14.(1)「詭秘」原指(行動態度等)隱秘不易捉摸。這里指老人的笑中含有深意,隱藏著他的人生的秘密,讓人不解而好奇。(2)用擬人手法寫出了這本小冊子是老人的至愛,在長久的歲月歷程中,小冊子被老人翻得「滿目滄桑」。 15.A. 談起兒子,驕傲的背後是深深的痛,內心深處的疼痛化成外在的「微微顫動」;「深深的吸」和「緩緩的呼」都是內心極度痛苦的一種掩飾行為,表面的平靜折射的是人物內心的不平靜。(能結合3個關鍵詞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B.比喻句「院子太大了,像穿了一條肥褲子一樣老是那種鬆鬆垮垮」非常形象生動,這樣的比喻既符合老人的身份特點,又寫出了老人內心那種空盪盪的失落孤獨的感覺。(言之成理即可)16. 這是一個懷揣夢想多年卻至老也終未實現,歷盡人生滄桑的老人。小時,小學沒讀完,鬼子來了,四處逃難,和爹娘跑散了;解放後,只想把書念成,可書沒讀多少,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老年時,兒子在非洲被當地人給綁了,老婆子攔都攔不住離世了,一個人孤苦伶仃了卻殘生。但苦難沒有把老人打倒。他沒有因為夢想的無法實現和生活中的種種變故而終日消沉低迷下去,老人靠對夢想——「好望角」的堅守和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走出了人生的苦難。 17.(言之成理即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生命的歷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每個人應該首先意識到這一點。在不如意中能夠活出如意,方法之一就是至始至終保持並去追尋自己的夢想,用夢想來引導自己的行動,用堅守夢想來沖抵苦難的煎熬。
最美的善舉
從第一次踏進這間病房時起,我便有些討厭3號床的那個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蘇,四十多出頭的樣子,穿一件皺皺巴巴的短衫,濃眉凹目,絡腮鬍子,看上去挺嚇人的。「絡腮鬍子」大大咧咧的。說話時聲帶上像是安了喇叭,從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他非常愛吃肉,羊排、豬雜兒、紅燒牛肉是他食譜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總是喜歡買回五六個醬紫色的豬蹄兒,啃得嘖嘖作響,弄得那張原本就膩乎乎的臉像是剛從油鍋里浸過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飯,「絡腮鬍子」便毫不客氣地把挨著窗檯的那個空床據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兩分鍾不到便鼾聲四起,給人的感覺這兒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絡腮鬍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號床的那對母子,極少說話,總是安安靜靜的。
1號床女人患乳腺癌,剛剛做了手術。她有兩個孩子,女兒讀高三,兒子上小學。她的男人只靠種地和養些雞鴨掙生活。正值夏播季節,男人極少來探望,更多的時候只有那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守候著母親。男孩很懂事,主動包攬了整個病房裡的熱水供應。每次有人幫他扶著母親去做檢查,男孩總忘不了說聲「謝謝」。
1號床的桌上基本沒什麼水果,偶爾有個蘋果或一兩塊西瓜,母子倆是推來讓去的。有時男人會帶些從街上買點兒鹵肉來,女人總是先埋怨男人亂花錢,然後把大部分肉夾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來探視時竟帶了一小袋炸蟬蛹來,黃燦燦、香脆脆的。男人給我和「絡腮鬍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滿嘴的香。尤其是「絡腮鬍子」,像發現了新大陸般,一再懇求1號床的男人幫自己弄點兒,說在飯店裡吃過這東西,25塊錢一盤,卻沒這個新鮮,只要能幫著弄些來,自己願意按一元一個買他的。
1號床的男人笑了笑,沒說什麼。
幾天後,1號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來,「絡腮鬍子」如獲至寶,非要給對方27塊錢,1號床的男人不肯收。「絡腮鬍子」便硬是把錢塞給了男孩,並且說自己就喜歡吃這口兒,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號床的男人沒在意,男孩卻把這話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醫院後面的樹林里去找,最多時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個,「絡腮鬍子」總是照數全收。
有了這項收入,1號床的餐桌漸漸豐盛起來,中午時,男孩會為母親買上一個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鮮奶。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個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訴我,「絡腮鬍子」吃蟬蛹上了癮,現在有兩個小朋友在幫著挖,他按2毛錢一個從小朋友手裡收來再賣給「絡腮鬍子」。
我驚訝於男孩的聰明,也為他能找到這樣一個賺錢的途徑而高興。
婆婆出院時,我把親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頭之類的東西留給1號床,起初1號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謊稱車小,再跑一趟還不夠油錢,那女人才訕訕地接受了。
後來的一天,我去醫院辦理醫保退款手續,從停車場出來,剛走了幾步,遠遠看到「絡腮鬍子」手裡拎著一個塑料袋子,徑直走進路旁的灌木叢中。
等到走近,我才發現,他從塑料袋裡倒出的,竟是一堆兒蟬蛹!
「蘇大哥,這……」
他抬頭,見是我,尷尬地笑了笑:「買得太多……」
「那你還買它幹嘛?」我疑惑地瞅著他。
「嘿嘿……」他撓了撓頭,露出一臉和他的年齡極不相稱的靦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幫不上,添個菜錢還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來蘇大哥一直在用這樣的方式幫助1號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頭忽然湧起一股別樣的溫暖……
19.選問題目中的「善舉」指什麼事情?為什麼說它是「最美」的?(4分)
答:
20.對下面句子中畫線部分進行簡要賞析。(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總是喜歡買回五六個醬紫色的豬蹄兒,啃得嘖嘖作響,弄得那張原本就膩乎乎的臉像是剛從油鍋里浸過一般。
答:
21.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含義。(4分)
(1)起初1號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謊稱車小,再跑一趟不夠油錢,那女人才訕訕地接受了。
答:
(2)他抬頭,見是我,尷尬地笑笑了:「買得太多了……」
答:
22.選文用第一人稱來寫有什麼好處?(2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