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志怪小說特徵
『壹』 作業題:試談談志怪小說的特點。 求各位高人指點~志怪小說有什麼特點呢急啊~~跪謝了
志怪小說: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用文言寫成,主要記述社會上名人的奇聞軼事或傳說中的鬼怪神仙的一些作品。它們雖然沒有作為一種正式的文體登上的文壇,但其從篇幅上打破了以往殘叢小語的結構而有所加長,情節曲折,人物性格塑造鮮明但不豐滿,作品數量也相當可觀。為後代戲劇、小說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積累了創作經驗,代表作:干寶《搜神記》,劉義慶《世說新語》。
『貳』 志怪小說,神魔小說,仙俠小說的區別 可登大雅的是
我實在不懂上述兩條答案因何而出,估計沒看懂題目的意思么,志怪小說興於魏晉南北朝時代,主講神鬼怪異之事,可說是神魔小說和仙俠小說的前輩吧,其對於後世的小說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作用,並且與當時的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以及佛教的傳播有直接的關系。而就內容而言,神魔小說與志怪小說略有相似,仙俠小說則算是另闢蹊徑,側重修煉與俠之一字,仗劍行俠,亦仙亦俠,從字面看便和武俠小說有著割不斷的聯系。
要說能登大雅,就現在來說,還要是屬仙俠小說吧,屬於後世的產物,和志怪小說、神魔小說這類老早就有,到現代已經改頭換面的類型相比的話,仙俠小說應該是更有一些市場的吧,不論是改編電影抑或是電視劇。
以上屬於個人拙見,如果認為說的不對或者什麼地方是錯的,還望見諒。
『叄』 如何理解魏晉南北朝時志怪小說的敘事特徵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空間敘事內容豐富,既有現實世界中的各種空間,也有與現實世界不同的超現實空間、魔幻空間和象徵空間等,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主要有兩類敘事結構:現實空間與非現實空間的穿越,空間秩序由混亂回復到平衡的過程。這些空間敘事具有實現時間的空間化、空間的主題化,推進敘事視角轉換和情節發展等重要功能,對於中國後世文學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中華書局的《搜神志怪魏晉人的幽明世界》這本書里,詳細闡述了田螺姑娘、董永遇仙、梁祝、倩女離魂等經典志怪篇目的敘事手法和風格,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肆』 《志怪》小說代表作是什麼
《志怪》小說代表作如下:
1、炫耀地理博物的瑣聞如託名東方朔《神異經》、張華的《博物志》。
2、記述正史以外的歷史傳聞故事如託名班固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
3、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如東晉干寶《搜神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葛洪的《神仙傳》、託名陶潛的《後搜神記》等。志。
也有另外一種分類類型:專記四方山川,動植異物,異人為主的地理博物體志怪。
志怪小說發展:
漢代以後,儒教、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
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約的《孔氏志怪》,還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志怪」一詞出於《莊子·逍遙游》:「齊諧者,志怪者也。」)現代作家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里就專門列了《六朝之鬼神志怪》上下篇。
現存志怪小說中,有署名漢人之作,主要有題為班固作的《漢武帝故事》、《漢武帝內傳》,題為郭憲作的《洞冥記》。
以前研究者多認為出於六朝人的偽托,但近來也有提出不同意見的,對此尚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本書中暫存疑。
『伍』 志怪小說的發展
漢代以後,儒教、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約的《孔氏志怪》,還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志怪」一詞出於《莊子·逍遙游》:「齊諧者,志怪者也。」)現代作家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里就專門列了《六朝之鬼神志怪》上下篇。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說:「中國本信巫,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漢末又大暢巫風,而鬼道愈熾;會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漸見流傳。凡此皆張皇鬼神,稱道靈異,故自晉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書。其書有出於文人者,有出於教徒者。文人之作,雖非如釋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為小說,蓋當時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固無誠妄之別矣。」這里指出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興盛的原因,是受了民間巫風、道教及佛教的刺激,而作者的態度,是將怪異傳說視為事實來記載。作為一個基本的概括,魯迅的總結是正確的。但也要注意到,志怪小說的來源和實際面貌比較復雜。著重於宣揚神道,還是傾心於怪異事跡,以及小說中表現人生情趣的多寡,其間的區別還是很大。
現存志怪小說中,有署名漢人之作,主要有題為班固作的《漢武帝故事》、《漢武帝內傳》,題為郭憲作的《洞冥記》。
以前研究者多認為出於六朝人的偽托,但近來也有提出不同意見的,對此尚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本書中暫存疑。
『陸』 什麼是志怪傳奇小說呢
志怪小說,指漢魏六朝時期帶有神怪色彩的小說,它們多數來源於巫和方士的奇談怪論。
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逐漸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特別多。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孔約的《孔氏志怪》等。(「志怪」一詞出於《莊子·逍遙游》:「齊諧者,志怪者也。」)現代作家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里就專門列了《六朝之鬼神志怪》上下篇。
『柒』 什麼是志怪小說,志人小說
志人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指魏晉六朝流行的專記人物言行和記載歷史人物的傳聞軼事的一種雜錄體小說,又稱清談小說、軼事小說。其中「志人」這個名稱,是魯迅從「志怪」推衍出來的。「志人」這個名目,為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所設立,與「志怪」相對而言。
志怪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於魏晉南北朝,與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以及佛教的傳播有直接的關系。
(7)現代志怪小說特徵擴展閱讀:
志怪小說相關典故:
1、東海孝婦
敘一孝婦為冤獄所殺,精誠感天,死時頸血依其誓言緣旗竿而上,死後郡中三年不雨。關漢卿的名作《竇娥冤》即以此為藍本。
2、《幽明錄》
亦久已散佚,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有二百六十多則。它和《搜神記》不同之處,是很少採錄舊籍記載,而多為晉宋時代新出的故事,並且多述普通人的奇聞異跡,雖為志怪,卻有濃厚的時代色彩和生活氣氛。
其文字比《搜神記》顯得舒展,也更富於辭采之美。這和宋代文學總的發展趨勢一致。
『捌』 文學問題!!!!!!!!!!!
志怪小說,指漢魏六朝時期帶有神怪色彩的小說,它們多數來源於巫和方士的奇談怪論.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戰亂頻仍,宗教迷信思想最易傳播。腐朽的士族階級不敢正視現實,妄想羽化登仙,永世享樂,多信神仙道術之事;有的則信仰佛教,尋求精神的麻醉;而勞動人民渴求擺脫貧困、飢餓和死亡,在統治階級的愚弄下,也往往把尋求安寧、幸福和希望寄託於不現實的空中樓閣。社會上宗教迷信思想因之盛行,神鬼故事也就不斷產生。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廣大人民在極端困迫的生活里,也運用各種方式向壓迫、剝削他們的反動統治階級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他們常常把強烈的反抗意志和對理想的追求,通過大膽的幻想,藉助於神鬼故事曲折地表現出來。志怪小說中有不少思想內容積極健康的作品,就是這些故事的記錄和加工。
《干將莫邪》鞭撻統治階級凶惡殘暴,謳歌人民反抗精神
志怪小說中的優秀作品,可能是民間故事。它們雖然也染上了神異的色彩,襲用了迷信落後的形式,但思想傾向卻是與前者根本對立的。它們是藉助神怪的題材,反映廣大人民的思想和願望。其中有直接暴露封建統治者的兇殘、表現人民對統治者堅決斗爭的,如《搜神記》中的《干將莫邪》,記巧匠莫邪給楚王鑄成雄雌二劍後被楚王殺死,其子赤為父報仇的故事。不僅揭露了封建暴君殘害人民的血腥罪行,而且突出地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反抗壓迫的英雄行為。山中行客見義勇為、自我犧牲為子赤復仇的豪俠氣概,也體現了勞動人民在反抗壓迫的斗爭中的團結友愛
這個故事中所表現出的人民對於殘暴統治者的強烈的復仇精神,是中國文學中少見的。文中寫干將莫邪之子以雙手持頭與劍交與「客」,寫他的頭在鑊中躍出,猶「瞋目大怒」,不但是想像奇特,更激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志怪小說最突出的審美特徵,當然是怪異,否則也就不成其為志怪小說。形成這一審美特徵的原因,一是上承神話傳說的影響;二是佛、道思想的潛移默化;三是民間傳說中的奇聞異事;四是人們好奇尚怪的心理。形成一種審美傾向,既是美的創造者帶有群體性審美意識的驅動,又是美的鑒賞者審美心理需求的回應。
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大都採用非現實的故事題材,顯示出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宣傳宗教神怪的小說和進步的民間傳說故事在本質上是絕不相同的。前者大力瀉染神鬼怪異的靈驗,麻痹人們的思想,削弱人們的鬥志,是消極的浪漫主義。後者植根於黑暗社會人民的現實生活,以幻想的形式,表現了人民反抗強暴的意志和爭取美好生活的願望,它鼓舞人們熱愛生活,激勵人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堅決斗爭,因此是積極的浪漫主義。
曹植的文學成就
1、曹植詩歌的藝術風格:「骨氣奇高,辭才華茂」,達到風骨與文採的完美結合,成為當時詩壇最傑出的代表,把五言詩的藝術提高到更高的地步。鍾嶸《詩品》:「陳思為建安之傑。」
2、曹植兼擅各類文體、詩體,尤其長於五言,是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文人。
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庄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窈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映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曹植通音律,一些詩句平仄調協,音節鏗鏘,可見從五古到五律的音律規范痕跡。此外,曹植已不同於《十九首》詩人的無意為詩,而開始著意於煉字造句,顯示出他把觀察事物、體驗情感與選擇詞藻、精心修辭相結合的用心。
3、曹植對樂府詩的貢獻
4、建安時期的辭賦大家。在兩漢體物大賦向魏晉抒情小賦的轉變過程中起到主力作用。
在建安時代,他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最為巨大。
曹植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是以優異才能及其艱辛地創作實踐密切結合的產物。他的文學成就,試再進行探索,還系於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觀察與了解。如詩篇大部分敘述他的經歷和感受,由其真摯地抒吐心靈深處的情感,而又善於從人生旅途中捕捉事物的特徵,極意形容,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反映了社會現實,他在長期播遷的生活體驗中,窮困遭遇磨難中,不合理的現實的刺激中,觀察越發深邃,表達技巧從不倦的藝術實踐里,更日進於精湛之境,創作態度又嚴肅認真,將漢代朴質的五言詩體推向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峰。
『玖』 志怪小說的產生原因和藝術特徵
http://211.154.163.43:90/~kjqk/gxshkx/gxsh2003/0311pdf/031143.pdf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use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R882RTKJ/282,27,幻燈片 27
"志怪"與"志怪小說"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前者為一動名片語,是一種以記載描述怪異人事為主的創作活動;而後者則屬於小說題材類型之一種,是小說發展演進中一種較為規范和定型化的創作模式,故後人又稱其為"志怪模式".從其產生和發展看,由"志怪"到"志怪小說"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其內容與創作手法上看,"志怪小說"基本上是"志怪"這一創作活動的進一步擴展與延伸,這使得"志怪小說"更接近於後世小說的概念.
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1338146
小說一詞始於莊子,漢書藝文志有了小說家之稱,並把民間流傳的奇事逸聞,神話傳說等看作小說,應該說班固的這種認識也反映了小說文體觀念的發展 中國古代小說可上溯至先秦諸子寓言乃至遠古神話,但其並非中國敘事文學的直接源頭,小說的形成更多的是受發達的史傳文學的影響,先秦歷史散文中大量的傳說,靈怪,異事與確鑿可靠的歷史事實溶為一體,成為後世志怪小說的先驅,而其對歷史人物事件的生動記敘也給了魏晉時代志人小說的出現提供了經驗,史記的出現,其一些名篇甚至暗合了小說的全部基本要素 志怪小說以搜神記為代表,宗教迷信色彩較濃,鬼怪靈異記載較多 志人小說以世說新語為代表,以記錄人物軼聞瑣事為主要內容,多標榜風度,炫耀才學 小說作為一個嚴格的文體概念,形成和成熟應在唐代,明清為其繁榮期,中國古代小說的民族特色其基本要素大致有四:相對完整的故事清潔,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合理的虛構,全知視角的敘事,在唐傳奇出現以前,志怪和志人兩大系統中的作品還比較粗糙,藝術上不夠精緻,作者的意識亦尚未自覺,因此,整個唐前時代都是小說的萌芽生長期
漢魏六朝的小說處於中國小說的萌芽階段。漢以前還沒有小說這一名稱,《莊子·外物》所謂「飾小說以干縣令」,只是指與大道相對的小道,猶如《齊物論》所謂「小言詹詹」。漢代開始有小說家的名稱,最早大概出於劉歆《七略》。班固《漢書·藝文志》因之列為諸子略中的一家,但視之為小道,說是「閭里小知者之所及」。桓譚《新論》也說是「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文選》江淹《雜體詩》李善注引)。當時所謂的小說只是指講小道、小知的「叢殘小語」。先秦作品《山海經》、《穆天子傳》,古人都把它看作史地類的書,《四庫全書》才列入小說家類。今本《逸周書》里也有幾篇近似小說的作品,可以說是古小說的淵源。《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小說十五家,都已亡佚。其中有《伊尹說》、《鬻子說》、《黃帝說》、《封禪方說》、《虞初周說》等5種,都以「說」為題,可能是小說的代表作品。還有《青史子》1種,存有幾條佚文,可以大致了解漢代人所謂小說的內容。《伊尹說》和《百家》也有佚文可以考見。大體如魯迅所說,「託人者似子而淺薄,記事者近史而悠謬者也」。
現在所能見到的所謂漢人小說,都不見於漢人的記載,絕大多數都不是漢人的作品。只有一種據說是東方朔的《神異經》,曾見漢人稱引,但也未必真是東方朔的手筆。這一類作品,唐以前的人都不把它看作小說。在唐人編的《隋書·經籍志》里,史部地理類列入《神異經》、《海內十洲記》,舊事類列入《漢武帝故事》、《西京雜記》,雜傳類列入《漢武帝內傳》、《漢武洞冥記》和晉以後的《搜神記》、《搜神後記》、《異苑》、《續齊諧記》(《舊唐書·經籍志》分類略有出入)等,宋朝以後,才把這類書陸續歸入了小說。到了清人編《四庫全書》時,小說家的范圍更進一步擴大,把野史筆記之類也都列為小說。以上所提作品,現在都看作漢魏六朝的小說了。魯迅所輯的《古小說鉤沉》,也收入了許多雜傳類的書。其中《漢武故事》(即《漢武帝故事》)時代較早,比較接近歷史,有一些傳說性的故事,如漢武帝微行柏谷事,流傳很廣,《資治通鑒》也已採用;又如顏駟對武帝問,也常為人引用。《漢武故事》也有西王母、東方朔的故事,但是還不像《漢武帝內傳》、《漢武洞冥記》那樣具有濃重的方士氣。
隋唐時人對小說的看法,與劉歆、班固有所不同。
據《隋書·經籍志》著錄,小說類共收書25種,並在附註里記載了一些當時已經亡佚的書名。除《燕丹子》和《世說》外,都已失傳了。從書名及佚文看,這類書多數是雜記瑣事,神怪色彩不多,而且還標榜記事確實。如當時已經亡佚的裴啟《語林》,曾被謝安指摘失實,聲譽低落(《世說新語·輕詆》)。《世說》可以說是《語林》的後繼,它和劉峻的注採用了不少《語林》的材料。可見唐朝以前的所謂的小說,主要是指野史雜事之類的書。劉知幾在《史通》第十篇《雜述》里說「偏記小說,自成一家」,他把這類書分為十種,有稱作「逸事」的《汲冢紀年》、《西京雜記》,有稱作「瑣言」的《世說》、《語林》,有稱作「雜記」的《志怪》(祖台之)、《搜神記》、《幽明錄》、《異苑》等。盡管史學家們並不看重這類「短部小書」,但還是把它看作史部的一個支派。到了歐陽修編《新唐書·藝文志》時,就把一大批史部雜傳類的書歸入子部小說家了。
《隋書·經籍志》所著錄的小說,現存的只有《燕丹子》和《世說》兩種。
《燕丹子》敘述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唐宋以後不為人所注意,清人從《永樂大典》里抄錄出來以後,孫星衍加以校刻,才重新流傳。然而這個故事確曾流傳於漢代,從《風俗通義》、《論衡》等書里都曾述及這點看來,它可能是現存唯一的比較可靠的漢人小說,也是後世講史話本的先驅。《燕丹子》的故事與《史記·刺客列傳》所載大體相同,但多出一些神奇的情節,如秦王扣留太子丹,說要等烏白頭、馬生角才放他回國,太子丹仰天長嘆,居然出現了這樣的奇跡。又如太子丹厚待荊軻,和他同案而食,同床而寢,甚至拿黃金給荊軻擲蛙作樂;荊軻想吃馬肝,就把千里馬殺了;荊軻稱贊彈琴的美人手好,就把美人的手斬下來給他。最後刺秦王還有一些驚險的場面。這些情節很離奇,所以為司馬遷所不取。但是它富有民間文學色彩,已經具備了小說的藝術特徵。
《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亦稱軼事類小說)的代表作。「志人」這個名稱是魯迅從「志怪」推衍出來的。《世說新語》里記載的大部分是魏晉時期達官名士的言行,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36篇。書中所載都是經過選擇的精采片斷,特別注意語言的提煉,比一般野史雜事更富於文學性。許多故事只用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人物形象,有很高的概括力。有些人物的幾個小故事,散見各篇,合起來就可以相當完整地見出一個人的性格。有些故事後來已成為通行的成語典故,如「捉刀人」、「傳神阿堵」、「書空咄咄」、「坦腹東床」等等。
這類小說里還有一些記載笑話的書,如魏邯鄲淳的《笑林》,北齊陽□松的《解頤》(疑即《談藪》),隋魏澹的《笑苑》等。
殷芸的《小說》是一部匯編前人小說的總集,它就以「小說」命名。故事按時代前後編次,引書註明出處,資料豐富,體例謹嚴,作為輯集古書的依據,可與劉峻的《世說注》相比。但書已散佚,現有魯迅、余嘉錫、唐蘭、周楞伽四家的輯本。
漢魏六朝的小說,還有許多本屬雜傳類的書,多數帶有神怪色彩,來源於巫和方士的荒唐之言。漢代以後,道教和佛教日益盛行,鬼神迷信的說教更廣為流布,所以志怪的書層出不窮。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殖氏的《志怪記》,孔約的《孔氏志怪》,都以「志怪」命名。注重科學的祖沖之,也有《述異記》之作。以志人為主的《世說新語》也有一些神怪色彩,如《文學》篇第一條記馬融轉式、鄭玄禳禍的故事,《術解》篇載郭璞相墓的故事,就近於志怪。不過當時人並不把這類故事當作小說,如干寶《搜神記序》說他寫書的目的是「明神道之不誣」。當時人稱干寶為「鬼之董狐」(《世說新語·排調》)。
《搜神記》可以說是志怪小說的代表作。現存20卷本,是明人重新輯集的,已經不是原貌,混入了一些可疑的篇章。它匯集了晉以前的奇聞異事,保存了一部分優美的神話傳說,如《董永》、《韓憑妻》等,對後世很有影響。其餘比較完整的書還有傳為陶潛撰的《搜神後記》、劉敬叔的《異苑》、王嘉的《拾遺記》、吳均的《續齊諧記》、傳為任□撰的《述異記》等。至於《列異傳》、《幽明錄》、《齊諧記》等,均已散佚,佚文都收集在《古小說鉤沉》一書里。
王嘉的《拾遺記》在志怪小說中較有特色。它按歷史朝代分篇,記載正史以外的遺聞,第十卷為名山記,故事新奇,頗具文采,尤其是蕭綺所撰的錄,文筆華麗,藝術性較強。還有張華的《博物志》,多記異方殊物、珍禽怪獸及草木蟲魚,也有一些怪誕不經的神仙方技的故事。它以「志物」為主,於志人、志怪之外,開辟了《述異記》以至《酉陽雜俎》一派的途徑,所以《隋書·經籍志》列為雜家,《舊唐書·經籍志》始改入小說家。
佛教盛行之後,志怪與宣揚因果報應的說教合流,小說成為宗教宣傳的一種工具。現存的有顏之推的《冤魂志》(一作《還冤志》),已經失傳而有佚文可考的還有劉義慶《宣驗記》、王琰《冥祥記》、顏之推《集靈記》、侯白《旌異記》等。道家也有這一類作品,如晉王浮的《神異記》,與葛洪《神仙傳》等書並行。
志人和志怪,逐漸統一於故事情節的發展。故事性不斷加強,注重意想和文采,這是中國小說歷史發展的一個方向。志怪雜傳陸續歸並入小說家,一方面是依據宋代以來的目錄學家的分類,另一方面是承認中國小說發展的歷史事實。因為志怪既然是神奇故事,就不免有藝術虛構,對後世小說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正是從六朝的鬼神志怪,孕育出了唐代的傳奇小說。
漢魏六朝小說對後世小說戲曲的影響不可忽視,如《搜神記》中盧汾夢入蟻穴的故事是《南柯太守傳》的先河,胡母班給河伯傳書故事是《柳毅傳》的濫觴,《幽明錄》中石氏女魂遇龐阿故事可以看作《離魂記》的雛形,楊林夢入玉枕的故事(《太平廣記》卷二百八十三引)可說是《枕中記》的藍本,《搜神後記》中徐玄方女重生故事則是後世《杜麗娘記》和《牡丹亭》的素材。清代蒲松齡創造性地融合志怪和傳奇的藝術手法,加強了想像和細節描寫,形成了「用傳奇法,而以志怪」的特色,更是漢魏六朝小說傳統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