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現代小說劉心武墩子

現代小說劉心武墩子

發布時間: 2022-06-28 20:42:54

A. 劉心武作品

短篇小說代表作有《班主任》《我愛每一片綠葉》、《黑牆》、《白牙》等。
中篇小說代表作有《如意》、《立體交叉橋》、《小墩子》等。
長篇小說有《鍾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四牌樓》、《棲鳳樓》、《風過耳》等。
紅學著作《劉心武揭密「紅樓夢」》1-4部

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首獎。
1985年發表紀實作品《5·19長鏡頭》、《公共汽車詠嘆調》,再次引起轟動。1986-1987在《收獲》雜志開辟《私人照相簿》專欄,開創圖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圖文融合的長篇《樹與林同在》。1992年後發表大量隨筆,結為多種集子。
1993年開始發表研究《紅樓夢》的論文,並將研究成果以小說形式發表,十多年來堅持從秦可卿這一人物入手解讀《紅樓夢》。
1995年後開始嘗試建築評論,1998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築與環境》,2004年由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材質之美》。
作品多次獲獎,如長篇小說《鍾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短篇小說《班主任》獲1978年全國首屆優秀短篇小說獎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說《我愛每一片綠葉》和兒童文學《看不見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歲》都曾獲全國性獎項;長篇小說《四牌樓》還曾獲得第二屆上海優秀長篇小說大獎。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內外出版的個人專著以不同版本計已逾130種。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譯為法、日、英、德、俄、意、韓、瑞典、捷克、希伯來等文字發表、出版。
劉心武對生活感受敏銳,善於作理性的宏觀把握,寫出了不少具有社會思考特點的小說,作風嚴謹,意蘊深厚。其散文《錯過》被選入蘇教版八下語文教材,《白樺林的低語》被選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六年級語文教材。

B. 找劉心武的作品

短篇小說代表作有《班主任》《我愛每一片綠葉》、《黑牆》、《白牙》等。
中篇小說代表作有《如意》、《立體交叉橋》、《小墩子》等。
長篇小說有《鍾鼓樓》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四牌樓》、《棲鳳樓》、《風過耳》等。
紅學著作《劉心武揭密「紅樓夢」》1-4部

C. 劉心武《鍾鼓樓》

《鍾鼓樓》的作者是當代作家劉心武,1942年出生,祖籍四川,後在北京生活,他在中學時代即開始寫作,並有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散見於報刊。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專科學校,在中學當語文教員,擔任過10年班主任。後在北京出版社當編輯,此後擔任過《人民文學》常務副主編、主編,現為中國作協專業作家。

《鍾鼓樓》是劉心武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並由此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這篇小敘述了1982年某一天發生在北京鍾鼓樓一帶的故事。向讀者們自覺展示了當代生活中極其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通過不同人不同心態和不同的言行,反映的了80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社會生活面貌,文中紛繁的人物與情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人說它是一部《清明上河圖》式的作品。

在鍾鼓樓附近一個古舊四合院里,住著幾戶人家,今天薛大娘家辦喜事,她一大早就起來收拾東西,喜事臨門,可薛大娘的老伴薛大爺卻與平時一樣照例去什剎海後海邊遛彎打拳去了。大兒媳孟昭英說好今天起早過來幫著收拾收拾,但卻遲遲未到。薛大娘心急,就隨口招呼同院的小夥子荀磊幫她把大紅的雙喜字貼到院子的兩扇門上。

說起荀磊,可真是這個院里的好孩子。雖說是工人子弟,但家教嚴,懂事早。尤其讓人羨慕的是,上一輩沒有講洋話的,偏偏荀磊的外語就特別棒,中學畢業後出人意料地被外事口的什麼部門招了去,還送往國外培訓了幾年。這不,小夥子今年剛回來,在一個重要部門當翻譯呢。他現在正和同單位一個北外畢業的女孩子馮婉姝相愛,但荀磊的父親荀師傅並不喜歡馮婉姝,嫌她身上的洋味太濃。

荀師傅是軍人出身,在部隊時有個戰友名叫郭墩子,是河北同鄉。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他倆結下生死之交,全國解放後相繼結婚,1960年兩人的妻子同時懷孕,說定如生出的孩子品種不同,將來他們就結親家。郭墩子後來下放回了農村,貧病而死。今天說好,郭墩子的女兒郭杏兒要來北京看荀師傅一家。

其實,同院的姑娘張秀藻對荀磊一直單相思,聽說荀磊已有朋友,沒少偷偷地落淚。她現在清華就讀,她的父親是在某局任局長的張奇林,是院里百姓心目中的高幹。他今天要出訪西德,上午就得去機場,但得到通知說航班延誤,飛機改在下午起飛。於是利用這點時間他讓女兒張秀藻幫他整理一下書櫥。

今天來薛大娘家幫廚的是年輕人路喜純,也很早的來到了四合院,他是崇文門附近一家飯館的廚師,今天來此是遵師傅之囑操辦婚宴的。他的師傅老何是有名的同和居的大掌勺,當初是老何看中了路喜純這小子的純正、好學,主動收他為徒弟的。薛大娘家雖說請不動老何來給親自掌勺,但老何派喜純來也是夠給面子的了。

薛大娘為吉利,她請住在四合院外院三間南房京劇演員澹臺智珠去接親,澹臺智珠人好,又長的俊俏,真是站有站相走有走相。「文革」中,年紀輕輕的澹臺智珠也未能免遭迫害,被視為牛鬼蛇神下放到一家小紐扣廠當了一名包裝工,不久嫁給了車工李鎧。後來澹臺智珠被落實了政策重返舞台,但並沒有像有些明星那樣發生婚變,小日子過得倒也讓外人看了眼紅,但李鎧心頭卻總也擺脫不掉那一層陰影。

早晨,劇團里與澹臺智珠搭檔唱小生的濮陽蓀忽然打來電話告急,說拉京胡的老趙和打板鼓的老佟被一個名角女人勾跑到外地搭檯子去了,團里的演出面臨被拆台的危險。李鎧平素就討厭一身娘們兒氣、在舞台上與自己的老婆拉拉扯扯的濮陽蓀,聽他這會兒在電話那頭沒完沒了地泣訴,憤而離家出走。弄得澹臺智珠接完電話還得滿世界去找丈夫,竟給薛大娘這邊曬了台。情急之中,薛大娘只好把迎親的人選換成了詹麗穎。

詹麗穎也住在四合院,她的歲數要比澹臺智珠大一些,50年代大學畢業,心地善良,是個直性子,可能壞事就壞在了這個「直」上面。1957年頭上被扣上一頂右派的帽子,一改造就是20多年,大好的青春年華就這樣流逝了。後來與一位四川的技術員結了婚,戶口問題解決不了,兩人一直分居兩地。讓這樣一個在生活上算不得十分圓滿的人去接親薛大娘心裡不是沒有遺憾,但一時找不到更合適的人先,只好這樣對付一下了。

四合院里還住著無賴漢盧寶桑,他最早來薛家吃婚宴,盧寶桑一分錢的賀禮也不掏,進門就要煙要糖,抽了吃了還嫌檔次不高。

再說郭杏兒,她是第一次到北京。下了火車時間還挺早,她便背著小包裹先到天安門廣場照了張像,然後又去王府井給荀師傅買了糖酒糕點。郭杏兒來到荀師傅家時正巧馮婉姝也在這兒,聽人家口裡說「電腦」、「信息」什麼的,郭杏兒覺得有些發蒙。

今天的新郎叫薛紀,他並不像大多數新郎在完婚之日那樣興高采烈,他為了給未婚妻潘秀婭買一塊高級雷達小坤表,父母節衣縮食攢了三年錢。潘秀婭在一家照相館收款,她找對象的原則不是像小說或電視劇中的女孩子們那樣看重愛情,而是主要考慮是否「合適」。在試圖通過高攀教授子弟改變自己社會地位受挫之後,她選中了薛紀躍。

詹麗穎接回新娘後,忙回到了自己家。因為家中還有兩位不同尋常的客人——被詹麗穎硬拉到一起談對象的嵇志滿和慕櫻。男方老嵇40多歲了依然獨身,在一所中學教教學,是個集郵愛好者。

女方慕櫻就住本院,但搬到這兒時間不算太長。她對外稱自己是醫生,其實在某單位醫務室工作,至多算個醫務工作者。建國初她憑著一時的沖動嫁給了一個在抗美援朝中立過功的傷殘軍人,被保送上大學後婚姻破裂,嫁給了同班的一個男生,「文革」中再次離婚。現在慕櫻正在追求剛剛恢復工作的國務院某部部長齊壯思,對老嵇好像沒有什麼興趣,只是看中了他愛好集郵這一點,趁機身向他索要了一張「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轉手送給齊壯思。

中午時分,薛家的婚宴進入了高潮。帶有幾分醉意的盧寶桑耍起了酒瘋,當眾羞辱路喜純,說路喜純的父親解放前在妓院里做事,給嫖客、妓女跑腿、打雜。路喜純被人揭了瘡疤,又氣又恨,真想痛打盧寶桑一頓,但厚道的小路生怕自己的一時激動毀了薛家好事,只有偷偷落淚。盧寶桑錯以為小路好欺侮,越發不依不饒,惹得同桌喝喜酒的殷大爺實在看不下眼,一個點穴便使這小子癱倒在地。

中學生姚向東趁著人多眼雜也混進了薛家大院的喜慶人流中,他乘眾人不備,撈走了新娘的貴重嫁妝——雷達表和薛家准備酬謝廚師小路的酬金。新娘潘秀婭發現嫁妝不見了,臉上頓失其色,躲到屋裡不出來給客人點煙,還嚷著要回娘家,眼見得「好戲」要演砸,善良的荀師師傅趕忙掏出自己的錢讓荀磊火速去商店再買一塊和新一模一樣的雷達表,謊稱是小偷棄有而逃時丟在門口被他們撿到的。

和澹臺智珠家住並排的是老編輯韓一潭。在他的指點幫助,許多文學新人脫穎而出,有的還被譽為「新秀」、當然也有自己不成器,卻口口聲抱怨韓老誤人子弟的人。今天過響,就來了一個神經兮兮的文學青年向他討要7年前的廢稿,並且當著大夥兒的面羞辱了韓老,把韓老氣了個半死。

澹臺智珠在大街上尋找丈夫,逛盪了好幾個小時連個人影都未見。走至鍾鼓樓下,她看見一群老人正在曬太陽、侃大山,便湊過去隨便聽聽解解悶。

在荀磊買表回來的路上,遇見張秀藻,這是今天他們第二次邂逅。秀藻陪媽媽看新房回來,他們家馬上就要搬走了。此時,她對這個朝夕相見的四合院更覺得有些依戀不舍。這時,兩個年輕人才忽然意識到,今天是「西安事變」爆發46周年的紀念日。一種超乎個人生命、情感和事業之上的無形而堅實的東西在兩個人思想中同時得以升騰,那便是歷史感、使命感——把人類歷史和個人命運交融三起的神聖感覺。秀藻彷彿覺得從前被她推崇備至的雨果的愛情詩好像並不算成功,倒是維克多老先生彌留之際講的一句話更為驚心動魄:「人生便是白晝與黑夜的斗爭。」

兩個人邊走邊聊,不知不覺中已經拐進了他們住的那條胡同。身後不遠,是高高的鍾鼓樓。鼓樓在前,紅牆黃瓦。鍾樓在後,灰牆綠瓦。如果不發生意外的災變,它們還將巍然屹立下去,不斷地迎接著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並作為社會歷史和個人命運的見證而永存。

D. 關於劉心武的簡介

你鐧懼害鍦板浘

E. 劉心武的簡介有哪些代表作

劉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研究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曾任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理事、全國青聯委員等,並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其作品以關注現實為特徵,以《班主任》而聞名文壇,其長篇小說《鍾鼓樓》曾獲得茅盾文學獎。20世紀90年代後,成為《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曾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進行系列講座,對紅學在民間的普及與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014年推出最新長篇小說《飄窗》。

代表作品

《鍾鼓樓》
這部小說只寫了1982年12月12日這天上午5點到下午5點12個小時里,在北京鍾鼓樓一帶發生的一系列貌似平凡卻很值得玩味的事。四合院里的薛家辦喜事,沒想到婚宴上竟出現了驚險場面;女大學生單戀著一位年青的翻譯,而年青翻譯和他的對象卻又受到一位農村姑娘的干擾;一位離過兩次婚的「浪漫女性」,大膽地追求著一位副部長;當年北京丐幫的後代到婚宴上來大吃大喝,不想後來卻被一位不動聲色的老頭點穴癱倒;一位熱心人卻處處惹人厭煩;一位老編輯被一位「文壇新秀」氣得發抖……作者筆下出現了一系列鮮明而生動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娓娓敘述中,讀者還可以了解北京鍾鼓樓的沿革、四合院的變遷,飯館酒肆的興衰,結婚風俗的變化,集郵武術方面的知識……本書內容豐富,手法新穎,把莊重的歷史感和深刻的命運感交融在一起,使讀者聽到時代的足音,想到民族的使命,標志著作者在創作上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班主任》
著名作家劉心武 劉文韜 攝
1977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作,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首獎。
小說發表後引起社會各方面的強烈反響,出乎《人民文學》編輯部意料。編輯部收到的各界讀者來信不下數千封,來自祖國東西南北二十幾個省區。當然教育戰線的來信最多了,也有不少中學生、青少年寫信控訴「四人幫」的法西斯文化專制主義對他們心靈造成的傷害。貴州偏遠山區某勞改所一個少年罪犯講了他與宋寶琦類似的經歷,沉痛控訴「四人幫」「殺人不見血」。而今讀了《班主任》這一篇,他有幡然悔悟,重新起步之意。要而言之,《班主任》在社會各界引起的反響,用「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句話來形容再恰當不過。這是一種心靈的感應和共振。劉心武的小說觸著了讀者心靈深處的痛楚或驚醒了他們,這就是作品的力量所在,也是小說最成功之處。

《飄窗》

2014年推出由灕江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飄窗》,被奉為20年來現實主義力作。書中透過飄窗展開了一幅當代「清明上河圖」,展現出當代各層人等的生存困境、人性尊嚴以及斑駁的世間風景。
在《飄窗》中,劉心武描寫了包括薛去疾、歌廳媽咪、水果販子、司機保鏢、黑社會老大等在內的近30個人物,雖然只有十幾萬字,但以紛繁的線索和巧妙的勾聯,展現出當代各層人等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的復雜多面。「有些人你以為很粗糲單純,但是走近後,全然不是那回事;而有些人的善,卻不經意間存在於你想像不到的角落。」劉心武描寫的這些人,或許是他的朋友甚至故交,或許是他主動跟他們長時間交談過,或許僅僅在他的飄窗檯上晃動過,或許是從哪裡「移接」過來,而今在他筆下,透過他們的生命軌跡,呈現出本真的面貌以及斑駁的世間風景。
生活紛繁豐滿,情節扣人心弦。在這部展現當代人生存困窘與拷問人性堅脆的作品裡,活躍著一大群今日文學中罕見卻又如此鮮明的各類人物,充滿了作家的敏銳發現、獨特感受、深刻反思和無限悲憫。書中浸潤著人道主義思想、知識分子自省意識、風俗世相中人的生命狀態,是一部地氣豐沛、思力深沉,性情、感應和生趣都格外豐饒的長篇小說。

F. 劉心武 寫過什麼小說

1985年發表紀實作品《5·19長鏡頭》、《公共汽車詠嘆調》,再次引起轟動。 1986-1987在《收獲》雜志開辟《私人照相簿》專欄,開創圖文相融的新文本。 1992年後發表大量隨筆,結為多種集子。 1993年開始發表研究《紅樓夢》的論文,並將研究成果以小說形式發表,十多年來堅持從秦可卿這一人物入手解讀《紅樓夢》。 1995年後開始嘗試建築評論。 1998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築與環境》。 1999年推出圖文融合的長篇《樹與林同在》。 2004年由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材質之美》。 著有《明星和我》系列文章,「民工三部曲」之《護城河邊的灰姑娘》《民工老何》《潑婦雞丁》,「北海三部曲」之《仙人承露盤》《九龍壁》《五龍亭》,歌劇劇本《老舍之死》,長篇小說《風過耳》。 2010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漫畫劉心武
劉心武的作品多次獲獎: 長篇小說《鍾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 短篇小說《班主任》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我愛每一片綠葉》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兒童文學《看不見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歲》都曾獲全國性獎項; 長篇小說《四牌樓》獲得第二屆上海優秀長篇小說大獎。
編輯本段作品影響
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卷,到2005年初在海內外出版的個人專著以不同版本計已逾130種。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譯為法、日、英、德、俄、意、韓、瑞典、捷克、希伯來等文字發表、出版。 《劉心武說『世道人心』》
其散文《錯過》被選入蘇教版八下語文教材,《白樺林的低語》被選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六年級上期語文教材,《百合獻給誰》被選入上海小學實驗教材。曾任中國作協理事、《人民文學》主編等職,是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成員,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分會專業作家、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

熱點內容
一對一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424
主角修煉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8:09:01 瀏覽:228
找一本校園小說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發布:2025-02-02 08:07:28 瀏覽:867
腹黑會長是頭狼全文免費小說 發布:2025-02-02 07:50:10 瀏覽:351
有沒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7:17:05 瀏覽:540
俞靜雅葉北城小說的名字 發布:2025-02-02 07:08:23 瀏覽:854
科幻小說起什麼名字大全 發布:2025-02-02 06:43:40 瀏覽:48
2017完結網游類小說排行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586
鳳棲梧桐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2 05:54:54 瀏覽:549
校園男主混混成長小說 發布:2025-02-02 04:55:53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