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是哪一部

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是哪一部

發布時間: 2022-04-04 15:08:05

『壹』 關於「中國第一部」

中國第一部字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我國第一部神話小說集—————————————《世說新語》
我國第一部地理書—————————————————《禹貢》
我國第一部茶葉製作書———————————————《茶經》
我國第一部醫葯書———————————————《黃帝內經》
我國第一部建築學專著—————————————《營造法式》
我國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注》
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曹丕的《典論·論文》
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劉勰的《文心雕龍》
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鍾嶸的《詩品》
我國第一部繪畫理論著作————————————《古畫品錄》
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戲曲理論著作—————————《閑情偶寄》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春秋·孫武《孫子兵法》
我國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夢溪筆談》
我國第一部著名的戲曲作品————————關漢卿的《竇娥冤》
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我國第一部戲曲史—————————————《宋元戲曲韻史》
我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總目錄—————————————《七略》
我國第一部農業網路全書————————————《齊民要術》
中國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中國第一部專記一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中國第一部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春秋·左丘明《左傳》
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春秋·左丘明《國語》
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孔子《春秋》
中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戰國·屈原《離騷》
中國第一部神話小說………………………………………《搜神記》
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吳承恩《西遊記》
中國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中國第一部語法書………………………………………《馬氏文通》
中國第一部葯曲…………………………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
中國第一部詞典………………………………漢代經師匯集《爾雅》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漢·司馬遷《史記》
中國第一部方言詞典………………………………漢·楊雄《方言》
中國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班固《漢書》
中國第一部詞集……………………………後蜀·趙崇祚《花間集》
中國第一部歷史評論著作………………………唐·劉知幾《史通》
中國第一部植物學專著……………………晉·嵇含《南方草本狀》
中國第一部筆記小說……………………南朝·劉義慶《世紀新語》
中國第一部文選………………………南朝·梁·蕭統《昭明文選》
中國第一部總結歷代名醫醫案的醫學專著…明·江瓘《名醫類案》
中國第一部最大的斷代詩選………………清·彭定求等《全唐詩》
中國第一部光學物理專著…………………清·鄭復光《鏡鏡冷痴》
中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中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聊齋志異》
中國第一部匯編古代文化典籍的書……………………《永樂大典》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郁達夫《沉淪》
中國第一部中篇小說…………………………………魯迅《阿Q正傳》
中國第一部雜文集…………………………………………魯迅《墳》
中國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魯迅《吶喊》
中國第一部散文詩集……………………………………魯迅《野草》
中國現代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狂人日記》
中國現代第一部新詩集………………………………郭沫若《女神》
中國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體敘事長詩……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中國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夏衍《包身工》
中國第一個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1921年成立
中國第一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
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中國第一位女詩人………………………………………………蔡文姬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中國第一位著名女詞人…………………………………………李清照
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郭沫若
中國第一位兒童作家………………………………………………冰心
中國第一個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葉聖陶
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貳』 現代文學史的復習資料

13

、中國詩歌會由左聯詩歌組發起組織的,成立於

1932



9

月,發起人有蒲風、穆木天、

楊騷、森堡(任鈞)等,在

1933



2

月創辦機關刊物《新詩歌》

,以注重詩歌的現實

性、提倡詩歌的大眾化為主旨,史稱「新詩歌派」

。影響較大的詩人有蒲風、穆木天、

任鈞、楊騷、王亞平,柳倩等,代表人

-

蒲風,詩歌剛健質朴,面臨崩潰的動亂的農村

和中國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緒,是蒲風詩歌的兩大主題。

14

、七月詩派,是以文藝理論家胡風主編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為主要陣地而形成

的一個現實主義抒情詩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魯藜、綠原、阿壠、曾卓、蘆甸、孫佃、

化鐵、方然和牛漢等。

15



九葉詩派,

是在

40

年代中後期形成的一個追求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相結合的詩歌流派。

16

、京派:指

30

年代前後新文學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在北京活動的一個自由主

義作家群。

17

、海派:除沈從文當年特指的張資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業文人外,

在這里主要指

20

年代後期開始活躍於上海的新感覺派。

18

、現代派指施蟄存受現代書局委託創辦文藝刊物《現代》

,所刊詩歌的作風不盡相同,但

其中相當多的詩特徵突出而醒目,從藝術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傾向。

提示:

1



五四後期從文學革命走向革命文學

2



胡適由

1919

年提倡「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到

1923

年大力提倡「整理國故」



開始背離五四精神。

3



魯迅創造於五四時期的白話短篇小說曾分別收入

1923



8

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吶喊》



1926



8

月由被北新書局出版的《彷徨》兩本小說集中。

4



魯迅從事過多種體裁的文學創作,數量最多的是他的雜文,徹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貫穿

他雜文始終的靈魂。

5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為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記》中並用著兩種創作方法:實寫人物,用的是現實主義;虛寫寓意,用的是

象徵主義。

7



魯迅的小說在藝術上一方面大膽借鑒了西方小說的表現手法,

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國傳

統小說的長處,從而創造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魯迅小說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

藝術,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現代小說的發展。

8



問題小說是提出一種問題,借小說來研究它,求人解決的。

9



1933

年出版了王統照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山雨》

10



魯迅散文詩集是《野草》於

1927

年出版,標志著散文詩的成熟。

11



異域色彩、

宗教氛圍、

愛情線索的交織融合構成了許地山初期小說傾向於浪漫主義

傳奇的三個主要因素。實際上,隱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國之感和良苦用

心。

12



冰心的問題小說圍繞著

「愛的哲學」

經歷了發展變化的階段,

從追尋到宣揚,

最後

信疑參半,這是冰心小說獨特的旋律。

13



1923



1

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詩集

《繁星》

,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說散文集

《超人》



14



1927

年發表的《過去》與

1928

年發表的《迷羊》

,形成了郁達夫創造路向的轉折。

他開創了現代抒情小說或稱「自我小說」的新體式。

15



《賣蘿卜人》是中國現代最早出現的無韻詩,

《窗紙》



《無聊》是現代最早的散文

詩。

16



周作人、

錢玄同、

劉半農、

胡適等人在批判過程中倡導建立中國現代戲劇理論,



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把戲劇當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寫實主義戲劇。

17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上大量嘗試散文詩創造的第一人。

18



30

年代的小說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就是「革命

+

戀愛」的小說模式出現。

19



張恨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現代通俗小說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簡答題:



1



五四文學的基本特徵:

一、理性精神的張揚(五四文化思潮對國民的作用在於啟蒙)

二、感傷的精神標記

三、個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國文學史上「個人」表現最突出的時期)

四、

創造方法的多樣化探索



2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

1



善於抓取類型,畫出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使議論和形象相結合

2



善於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展開邏輯嚴密的論證

3



善於運用聯想,將不同時空發生的現象聯系起來分析,增強了作品的歷史底蘊和深邃內



4



篇章短小精悍,筆墨凝練犀利,銳利如匕首投槍



3



郁達夫《沉淪》





《出奔》



《遲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說有何特點?

1



自我的抒情

。他的小說大多帶有「自敘傳」的色彩,在相當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

者個人出身、經歷、個性、氣質、教養、人際交遊、審美趣味。從初期的作品《沉淪》

到《春風沉醉的晚上》



《茫茫夜》

,直至《過去》



《遲桂花》沒有一個不帶有作者本人

的身影和精神氣質。而且第一人稱主觀敘事的角度尤為郁達夫所喜用,

(在他全部

50



篇小說中,採用第一人稱的就有

40

來篇。



2



感傷的抒情

。他認為:

「小說的表現,重在感情」

,並且把「情調」二字視為衡量小說優

劣高下的主要標准。

3



結構的散文化。

其小說既以抒情為中軸而輕視情節的結構,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說的散文

化傾向,如《沉淪》雖無貫穿前後的情節線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獨感、苦悶感及感

傷情調卻一以貫之,形成作品內在的一種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視為郁達夫的代表作。

4



流麗、清新的文筆

。他的用筆與其主觀色彩、抒情傾向相契合,飽孕感情,富有色彩與

節奏,一如春水行雲,流動感強,很少使用靜觀的筆觸敘事、抒情、寫景。如異國的蒼

天皎日(

《沉淪》



,古都的蘆盪殘照(

《小春天氣》

)等,都顯出「清、細、真」的特色。



4



新文學始於文學革命,於

20

年代呈現繁榮景象,而新文學運動中,造成了現代散

文的繁榮,也決定了現代散文的主要特點。

第一,

五四運動對於「人」的觀念的發現,影響於散文,便是表現個性,革新了散文的內

容。

第二,

擴大了表現生活的范圍。

第三,

文體多樣,表現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學的廣泛影響,英國的小品,蒙田的隨筆,尼採的箴言警句,屠格涅

夫的散文詩,

泰戈爾、

廚川百村在

20

年代對我國散文的文體、

風格都或直接或間接

地發生過影響。

第五,

新文學運動初期和

20

年代的散文,

都表現著散文作家們的深厚的學養,

在思想、



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義文學觀的四個特徵:

1



根本是受外國的影響

2



推崇情感輕視理性

3



所採取的對人生的態度是印象的

4



主張皈依自然並側重獨創

論述題:



1

)阿

Q

是一個什麼的人物形象,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其意義是什麼?



Q

的人物形象:

《阿

Q

正傳》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一個傑出創造,也是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

代小說。而阿

Q

是被認為是一個落後不覺悟的、帶有精神病態的農民形象。



2

)對郭沫若詩集《女神》的論述。



P97

——

103



第一部成熟的詩集,

「五四」精神的代表,沖破樊籬,呼喚自由,泛神論



3

)對《子夜》的理解

P172-177

(吳蓀甫)



4

)對《駱駝祥子》的理解

P184

——

189

藝術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

)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覺新、覺慧

P197



6

)老舍的創作道路



7

)沈從文的創作特點《邊城》

P210

——

212



8

)戴望舒詩歌創作的特點

P216

——

219



9

)曹戲劇的意義與貢獻

P242



10

)曹禺《雷雨》周朴園直接引起了

2

個家庭的

30

年的矛盾沖突

人物形象:

(周朴園、繁猗)重點、周萍、魯媽

第一個十年的社團:

文學研究會

P23

;創造社

P24



新月社

P80



第二個:

左聯成立

P132

;中國詩歌會

P213



新感覺派

P158

;現代派

P215

;東北作家群派

P203

第三個:

文協

P255

;七月詩派

P293



九葉詩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較大影響的作品有:

茅盾的《蝕》

(包括《幻滅》



《動搖》



《追求》三個中篇)



《子夜晚》

巴金《滅亡》



《愛情三部曲》

(包括《霧》



《雨》



《電》三個中篇)



《家》



《春》



《秋》



《春

天里的秋天》



《雪》



《新生》



《砂丁》

老舍的《貓城記》



《駱駝祥子》



《離婚》

葉紹鈞《倪煥之》

王統照《山雨》

魯彥的《憤怒的鄉村》

蔣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韋護》

沈從文的啊《邊誠》

蕭軍的《八月的鄉村》

蕭紅的《生死場》

李劼人的《死水微瀾》等

有影響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蝕》三部曲、

《農村三部曲》

(包括《春蠶》



《秋收》



《殘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



《秋》三部長篇)



《愛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瀾》



《暴風雨前》



《大波》三部長篇)等

13

、中國詩歌會由左聯詩歌組發起組織的,成立於

1932



9

月,發起人有蒲風、穆木天、

楊騷、森堡(任鈞)等,在

1933



2

月創辦機關刊物《新詩歌》

,以注重詩歌的現實

性、提倡詩歌的大眾化為主旨,史稱「新詩歌派」

。影響較大的詩人有蒲風、穆木天、

任鈞、楊騷、王亞平,柳倩等,代表人

-

蒲風,詩歌剛健質朴,面臨崩潰的動亂的農村

和中國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緒,是蒲風詩歌的兩大主題。

14

、七月詩派,是以文藝理論家胡風主編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為主要陣地而形成

的一個現實主義抒情詩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魯藜、綠原、阿壠、曾卓、蘆甸、孫佃、

化鐵、方然和牛漢等。

15



九葉詩派,

是在

40

年代中後期形成的一個追求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相結合的詩歌流派。

16

、京派:指

30

年代前後新文學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在北京活動的一個自由主

義作家群。

17

、海派:除沈從文當年特指的張資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業文人外,

在這里主要指

20

年代後期開始活躍於上海的新感覺派。

18

、現代派指施蟄存受現代書局委託創辦文藝刊物《現代》

,所刊詩歌的作風不盡相同,但

其中相當多的詩特徵突出而醒目,從藝術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傾向。

提示:

1



五四後期從文學革命走向革命文學

2



胡適由

1919

年提倡「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到

1923

年大力提倡「整理國故」



開始背離五四精神。

3



魯迅創造於五四時期的白話短篇小說曾分別收入

1923



8

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吶喊》



1926



8

月由被北新書局出版的《彷徨》兩本小說集中。

4



魯迅從事過多種體裁的文學創作,數量最多的是他的雜文,徹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貫穿

他雜文始終的靈魂。

5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為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記》中並用著兩種創作方法:實寫人物,用的是現實主義;虛寫寓意,用的是

象徵主義。

7



魯迅的小說在藝術上一方面大膽借鑒了西方小說的表現手法,

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國傳

統小說的長處,從而創造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魯迅小說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

藝術,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現代小說的發展。

8



問題小說是提出一種問題,借小說來研究它,求人解決的。

9



1933

年出版了王統照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山雨》

10



魯迅散文詩集是《野草》於

1927

年出版,標志著散文詩的成熟。

11



異域色彩、

宗教氛圍、

愛情線索的交織融合構成了許地山初期小說傾向於浪漫主義

傳奇的三個主要因素。實際上,隱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國之感和良苦用

心。

12



冰心的問題小說圍繞著

「愛的哲學」

經歷了發展變化的階段,

從追尋到宣揚,

最後

信疑參半,這是冰心小說獨特的旋律。

13



1923



1

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詩集

《繁星》

,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說散文集

《超人》



14



1927

年發表的《過去》與

1928

年發表的《迷羊》

,形成了郁達夫創造路向的轉折。

他開創了現代抒情小說或稱「自我小說」的新體式。

15



《賣蘿卜人》是中國現代最早出現的無韻詩,

《窗紙》



《無聊》是現代最早的散文

詩。

16



周作人、

錢玄同、

劉半農、

胡適等人在批判過程中倡導建立中國現代戲劇理論,



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把戲劇當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寫實主義戲劇。

17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上大量嘗試散文詩創造的第一人。

18



30

年代的小說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就是「革命

+

戀愛」的小說模式出現。

19



張恨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現代通俗小說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簡答題:



1



五四文學的基本特徵:

一、理性精神的張揚(五四文化思潮對國民的作用在於啟蒙)

二、感傷的精神標記

三、個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國文學史上「個人」表現最突出的時期)

四、

創造方法的多樣化探索



2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

1



善於抓取類型,畫出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使議論和形象相結合

2



善於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展開邏輯嚴密的論證

3



善於運用聯想,將不同時空發生的現象聯系起來分析,增強了作品的歷史底蘊和深邃內



4



篇章短小精悍,筆墨凝練犀利,銳利如匕首投槍



3



郁達夫《沉淪》





《出奔》



《遲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說有何特點?

1



自我的抒情

。他的小說大多帶有「自敘傳」的色彩,在相當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

者個人出身、經歷、個性、氣質、教養、人際交遊、審美趣味。從初期的作品《沉淪》

到《春風沉醉的晚上》



《茫茫夜》

,直至《過去》



《遲桂花》沒有一個不帶有作者本人

的身影和精神氣質。而且第一人稱主觀敘事的角度尤為郁達夫所喜用,

(在他全部

50



篇小說中,採用第一人稱的就有

40

來篇。



2



感傷的抒情

。他認為:

「小說的表現,重在感情」

,並且把「情調」二字視為衡量小說優

劣高下的主要標准。

3



結構的散文化。

其小說既以抒情為中軸而輕視情節的結構,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說的散文

化傾向,如《沉淪》雖無貫穿前後的情節線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獨感、苦悶感及感

傷情調卻一以貫之,形成作品內在的一種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視為郁達夫的代表作。

4



流麗、清新的文筆

。他的用筆與其主觀色彩、抒情傾向相契合,飽孕感情,富有色彩與

節奏,一如春水行雲,流動感強,很少使用靜觀的筆觸敘事、抒情、寫景。如異國的蒼

天皎日(

《沉淪》



,古都的蘆盪殘照(

《小春天氣》

)等,都顯出「清、細、真」的特色。



4



新文學始於文學革命,於

20

年代呈現繁榮景象,而新文學運動中,造成了現代散

文的繁榮,也決定了現代散文的主要特點。

第一,

五四運動對於「人」的觀念的發現,影響於散文,便是表現個性,革新了散文的內

容。

第二,

擴大了表現生活的范圍。

第三,

文體多樣,表現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學的廣泛影響,英國的小品,蒙田的隨筆,尼採的箴言警句,屠格涅

夫的散文詩,

泰戈爾、

廚川百村在

20

年代對我國散文的文體、

風格都或直接或間接

地發生過影響。

第五,

新文學運動初期和

20

年代的散文,

都表現著散文作家們的深厚的學養,

在思想、



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義文學觀的四個特徵:

1



根本是受外國的影響

2



推崇情感輕視理性

3



所採取的對人生的態度是印象的

4



主張皈依自然並側重獨創

論述題:



1

)阿

Q

是一個什麼的人物形象,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其意義是什麼?



Q

的人物形象:

《阿

Q

正傳》是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一個傑出創造,也是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

代小說。而阿

Q

是被認為是一個落後不覺悟的、帶有精神病態的農民形象。



2

)對郭沫若詩集《女神》的論述。



P97

——

103



第一部成熟的詩集,

「五四」精神的代表,沖破樊籬,呼喚自由,泛神論



3

)對《子夜》的理解

P172-177

(吳蓀甫)



4

)對《駱駝祥子》的理解

P184

——

189

藝術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

)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覺新、覺慧

P197



6

)老舍的創作道路



7

)沈從文的創作特點《邊城》

P210

——

212



8

)戴望舒詩歌創作的特點

P216

——

219



9

)曹戲劇的意義與貢獻

P242



10

)曹禺《雷雨》周朴園直接引起了

2

個家庭的

30

年的矛盾沖突

人物形象:

(周朴園、繁猗)重點、周萍、魯媽

第一個十年的社團:

文學研究會

P23

;創造社

P24



新月社

P80



第二個:

左聯成立

P132

;中國詩歌會

P213



新感覺派

P158

;現代派

P215

;東北作家群派

P203

第三個:

文協

P255

;七月詩派

P293



九葉詩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較大影響的作品有:

茅盾的《蝕》

(包括《幻滅》



《動搖》



《追求》三個中篇)



《子夜晚》

巴金《滅亡》



《愛情三部曲》

(包括《霧》



《雨》



《電》三個中篇)



《家》



《春》



《秋》



《春

天里的秋天》



《雪》



《新生》



《砂丁》

老舍的《貓城記》



《駱駝祥子》



《離婚》

葉紹鈞《倪煥之》

王統照《山雨》

魯彥的《憤怒的鄉村》

蔣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韋護》

沈從文的啊《邊誠》

蕭軍的《八月的鄉村》

蕭紅的《生死場》

李劼人的《死水微瀾》等

有影響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蝕》三部曲、

《農村三部曲》

(包括《春蠶》



《秋收》



《殘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



《秋》三部長篇)



《愛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瀾》



《暴風雨前》



《大波》三部長篇)等

『叄』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

《倪煥之》是作者葉聖陶1923年發表的長篇小說。

《倪煥之》是葉聖陶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1928年連載於《教育雜志》。它的問世是新文學的重大收獲,也是大革命失敗後,進步文藝界的星星之火。

內容簡介:

倪煥之是一個嚮往革命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時期就熱情奮發,富有理想。經過「五四」的洗禮,走上了改良主義的道路,他想用教育改造社會,拯救民族,但他的雄心只能以幻滅告終。與此同時,新的愛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也是他追求的一方面。

他的戀愛是幸福和美好的,但他的婚姻卻令人捻。雖然在革命者王樂山影響下,他參加過一些實際斗爭,但終於在大革命失敗後,悲觀失望,愁悶病死。

(3)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是哪一部擴展閱讀

《倪煥之》這部作品應該歸為悲劇。作品講述了倪煥之為教育事業奮斗的一生,其間穿插著他的愛情故事,但不管開始得多麼美好,最終都以悲劇結尾。尤其是小說最後,倪煥之經受不住好友王樂山被捅死丟入河中的打擊而患病身亡,將這個悲劇推向頂峰。

《倪煥之》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關於教育的小說,它比較完整地寫出了從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敗這一歷史特殊時期的知識分子滿懷熱情上下求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卻不斷遭遇失敗的命運。

《倪煥之》寫於1927年北伐軍勝利攻佔南京以前,成章在1928年以後,全篇後來得以發表在當時的《教育雜志》第二十二卷第一至第十二號刊上。

『肆』 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是哪一步

魯迅的野草

『伍』 .中國現代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童話是【 】

葉聖陶與中國童話

葉聖陶年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作家童話集。這部童話集,既「給中國的童話開辟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也為我國現代兒童文學奠定了基礎,明確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1)葉聖陶的童話都是以兒童為宗旨的。在他的童話中,童心童趣的幻想得到了發揮和表現,展示了文學童話的特殊魅力。葉聖陶的創作繼承發揚了西方童話的優良傳統,使我國文學童話創作有一個很高的起點。(2)因為童話被葉聖陶看做是「兒童小說」,所以現實主義色彩賦予他的童話幻想以更多寫實的內容,在童話的幻想世界裡,一切形象都是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稻草人》的創作,為幻想地表現現實找到了新的途徑,形成了中國童話的民族特色:具有鮮明的思想傾向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適合中國兒童聽讀心理和習慣的極強的故事性;簡潔樸素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口語。

隨著歷史的發展,經過幾代童話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童話創作逐漸走向成熟,特別是到了新時期,童話創作獲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在創作實踐中,作家們開始了對傳統童話觀念的突破性思考,樹立新的童話觀念,強調童話的文學性,重視兒童思維特點和美感熏陶作用。思想解放帶來了童話創作的繁榮局面,出現了不同的創作傾向,形成了不同的創作風格,構成了新時期童話的多元化的藝術格局:(1)富於喜劇效果的熱鬧派風格。以情節的奇幻怪誕、曲折熱鬧和人物的誇張、變形等為特色,採用幽默、諷刺、漫畫和喜劇乃至鬧劇的表現形式,展現異乎尋常的想像力;(2)追求純凈幽美的抒情風格。著意突出因奇異幻化而產生的濃郁的抒情色彩,注重意境、詩情和哲理的交融;(3)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發揮童話譏諷時弊、教育兒童的作用,但同時追求趣味性和快節奏。總之,新時期的童話創作更著重於追求強化童話的審美意識、沖破自然法則的約束、充分發揮童話的幻想作用,反映出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帶來的觀念變化,使孩子們從固有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中解放出來,獲得真正的審美愉悅。

『陸』 中國現代小說發源於什麼時期

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系統,即文言小說系統和白話小說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只是文言小說。這時的小說可以統稱之為筆記體小說,採用文言,篇幅短小,記敘社會上流傳的奇異故事,人物的逸聞軼事或其只言片語。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人物性格的描寫等方面都已初具規模。作品的數量也已相當可觀。但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而言,還只是當成真實的事情來寫,而缺少藝術的虛構。它們還不是中國小說的成熟形態。中國文言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唐傳奇,白話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宋元話本。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雜篇《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以「小說」與「大達」對舉,是指那些瑣屑的言談、無關政教的小道理。後來,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小說與《莊子》所說的「小說」含義雖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始終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在這一點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東漢班固據《七略》撰《漢書?藝文志》,把小說家列於諸子略十家的最後。這是小說見於史家著錄的開始。諸子略共4324篇,小說就佔了1380篇,是篇數最多的一家。班固據《七略?輯略》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這是史家和目錄學家對小說所作的具有權威性的解釋和評價。他認為小說本是街談巷語,由小說家採集記錄,成為一家之言。這雖是小道,尚有可取之處。班固明確地指出小說起自民間傳說,這對認識中國小說的起源有重要的意義。
追溯中國小說的起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神話傳說。盡管古代文獻對神話傳說的記載十分簡略,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這兩種重要的小說因素。神話傳說原先在口頭流傳,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漸凝固;有的繼續在口頭流傳並不斷豐富發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節。這些繼續活在人們口頭上的傳說一旦記錄下來,就成為具有濃厚小說意味的逸史。從神話傳說到小說的這根鏈條中,逸史是關鍵的一環。甚至不妨說逸史是中國小說直接的源頭,逸史中最接近小說或竟可視為早期小說的,莫過於《穆天子傳》和《燕丹子》。前者對周穆王周行天下之事多有細節描寫;其中的西王母與《山海經》中的記敘相比,減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後者寫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與《戰國策》和《史記》相比,不僅增加了細節描寫而且突出了燕丹這個復仇者的形象。(明)胡應麟稱此書為 「古今小說雜傳之祖」(《四部正訛》),不為無見。
其次是寓言故事。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韓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內儲說》、《外儲說》、《說林》,明白地用「說」來標目,也透露出兩者之間的關系。顯然,寓言故事可以看作小說的源頭之一。
第三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唐代傳奇小說多取人物傳記的形式,《三國志演義》徑直標明是史傳的演義,都證明了史傳是小說的一個源頭。在傳統的目錄學著作中,有些書或歸入子部小說家類或歸入史部雜傳類,這兩類缺少嚴格的區別,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史傳對小說的影響之深。
《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小說15家,均已亡佚。今存題為漢人所著的小說,其實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偽托漢人的作品,如託名東方朔的《神異經》和《十洲記》,託名班固的《漢武帝故事》。題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很多,重要的如(三國魏)邯鄲淳《笑林》,(西晉)張華《博物志》,(東晉)干寶《搜神記》,(宋)劉義慶《幽明錄》、《世說新語》,(北齊)王琰《冥祥記》,(梁)沈約《俗說》,(梁)殷芸《小說》等,包括後人的輯本,共約五十種,足見其興盛的情況。

『柒』 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什麼

郁達夫的《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而《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

《沉淪》作為郁達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體現的沉淪精神體現了作為五四青年後的一代知識分子,對這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的深深的憂慮及以大膽暴露的方式表達對殘酷現實的控訴。

可以說,在《沉淪》主人公身上體現的沉淪精神,不只是一個個體青年的表現,而是在當時國內危機重重之下的整個民族所表現的一種精神狀態。得出這一看法,是通過對文本中郁達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作者本人也曾說 :我的消沉,也是對國家,對社會的。因此,把文中的沉淪精神看做是對當時整個民族精神狀態的一種描寫是有合理意義的。

(7)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中國現代小說是哪一部擴展閱讀:

對於主人公身上的沉淪精神的含義,我們可以多角度分析 :

1、從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沉淪》中 20 歲上下的主人公無疑正處於人格塑定階段, 主人公在中國傳統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書齋里度過了十幾年春秋,這決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礎,儒家傳統文化的修齊治平觀念與倫理道德的約束, 使其個體意識有弱化傾向,

這使他不敢在自己愛慕的異性面前公開自己情感的社會習慣心理和採用用放情山水來迴避消解性本能的傳統意義上的移情模式。

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們民族一直以來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讓我們對打開國門後突如其來的變化應接不暇,我們一方面用自己幾千年來的正統文化看似執著的抵擋著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誘惑,但另一方面身體及心理的本能卻想去接受、去學習,這種種沖突,

在我們從近代以來對待外國來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這也是我們民族所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所表現的出的,曾經不斷地反抗,在失敗後變為了無奈的掙扎。

2、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過程中,郁達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體意識的覺醒以及產生了對生命意識的危機感。

《沉淪》引起人們對覺醒了的自我的關注,而對其賴以存在的生命本體予以重新審視的同時,主人公在試圖塑造與完善自己人格過程所深受的痛苦與悲劇性結局,也促使當時青年知識分子在肯定與張揚自我意識的努力中產生一種巨大的生命意識的危機感。

當面對日趨激化的社會矛盾和錯綜復雜的政治動亂時,青年知識分子一時找不到出路,看不清方向,在前進中陷入迷惘,在反抗中淪入消沉,思想上處於苦悶、感傷、憂郁、頹廢之中。事實上,這是當時的社會通病,是知識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緒。

這種苦悶,是一種時代的苦悶,這種頹廢同時也列印著深沉的時代烙印。最後作者的對主人公的描寫中,表達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雙重悲哀與失望。通過對比主人公與郁達夫本人,我們會發現兩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捌』 阿Q正傳是現代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小說,那它什麼方面具有世界性呢

」精神勝利法「
阿Q正傳是現代最早被介紹到世界去的小說,,它的「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世界性

『玖』 哪一部小說的問世標志著中國現代文學,報告文學作品的創作已經走向成熟

夏衍的報告文學作品《包身工》發表於1936年,它的發表標志著中國現代報告文學走向成熟。
中國現代文學的基本特徵:
1,首先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窮則思變的結果。
2,其次是中國文學自身發展演變的結果。
3,外國文學,文化的巨大影響。
基本介紹:
中國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它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文學進行了革新﹐建立了話劇﹑新詩﹑現代小說﹑雜文﹑散文詩﹑報告文學等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及結構組成上﹐都有新的創造﹐具有現代化的特點﹐從而與世界文學潮流相一致﹐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熱點內容
女主高冷的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4 05:56:30 瀏覽:510
關於寫校園回憶的小說 發布:2025-02-04 05:37:54 瀏覽:180
清凱蔣靈林小說清凱完結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4 04:56:49 瀏覽:693
完整未刪節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04 04:52:17 瀏覽:769
免費陳二狗的妖孽小說 發布:2025-02-04 04:52:12 瀏覽:251
主角出身名門正派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2-04 04:34:13 瀏覽:235
gl小說御姐受現代文 發布:2025-02-04 04:32:38 瀏覽:145
古代小說是關於四爺 發布:2025-02-04 04:14:20 瀏覽:89
穿越近現代電影的小說 發布:2025-02-04 03:49:36 瀏覽:719
小說重生之都市修真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4 03:26:13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