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蒙古族現代長篇小說

蒙古族現代長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3-30 00:18:07

❶ 蒙古族近代文學史上首個詩集是什麼

尹湛納希是蒙古族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是蒙古族歷史上第一個創作長篇小說的人.他的代表作《一層樓》《泣紅亭》《青史演義》奠定了他在近代蒙古文學史上的地位

❷ 〉〉〉好書推薦〈〈〈

<<四世同堂>>

老舍(1899—1966年)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大師,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他的著作十分豐富,有《駱駝祥子》、《二馬》、《月牙兒》、《四世同堂》、《茶館》等,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寫抗日戰爭,揭露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實地記述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心靈震撼和反抗斗爭,刻畫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史詩般地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偉大歷程及生活畫卷,可歌可泣,氣度恢弘,讀來令人盪氣回腸,是一部感人的現實主義傑作。

<<玻璃球游戲>>

黑塞的文學生涯前後長達60年,在這期間他兼收並蓄從豐富的來源中汲取思想、主題和敘事技巧。黑塞在校求學的時間短暫而無收益,他的學習主要靠自修,他貪婪地閱讀各種書籍。黑塞專家們找出了他的閱讀造成的幾種最重要的影響。德國浪漫派作家中的歌德、讓·保爾、諾瓦利斯和其他人對他的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致雨果·巴爾稱黑塞是「浪漫主義最後一位騎士」。

《狼圖騰》,紀實體長篇小說,姜戎著。
作者簡介 ●姜戎(筆名) ,本名呂嘉民,1946年生。
北京人,北京某大學研究人員。主業:政治經濟學,偏重政治學方面。 1967年自願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
作品《狼圖騰》,之前以呂嘉民之名著寫《落荒》、《羊油燈》。
《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

狄戎各族以狼為圖騰,高車祖老狼,突厥族狼母,薛延陀祖狼頭人,蒙古族以蒼狼白鹿為圖騰
成吉思汗為什麼能夠遠徵到歐洲進行大屠殺?中國人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有狼的風景會帶給你怎樣的震撼與沖擊?這是一部關於狼的著作,一部對中國歷史進行解讀的小說,一部可以給包括商界、文化界、學術界帶來震撼的作品。
本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閱讀快感。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布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系;小狼艱難圖騰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一個個疑問:當年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遠徵到歐洲進行大屠殺?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徵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於中國還存在著一個狼圖騰文化?於是,我們發出叩問:我們自詡是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狼圖騰」演變而來?華廈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是否將從此揭秘?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實在是當代讀者的幸運。千百年來,占據正統主導地位的鴻學巨儒,畏狼如虎、憎狼為災,漢文化中存在著太多對狼的誤解與偏見,更遑論為狼寫一部書,與狼為伍探微求真了。

❸ 蒙古族簡介二十字左右

簡介: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於南起長城、北抵大漠、東達興安嶺、西越賀蘭山的這片蒼茫大地上。蒙古族是中國人口較多、分布十分廣闊的少數民族之一。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蒙古文屬拼音文字類型,初創於成吉思汗時代,現行蒙古文有29個字母,其中表示母音的5個,表示輔音的24個,拼寫時以詞為單位上下連書,行款從左向右。

(3)蒙古族現代長篇小說擴展閱讀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志。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音樂、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氂牛、鷹、天鵝、樹木等等。《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狼和鹿。

此外,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蒙古民族也崇拜龍,還有的部族有樹木圖騰崇拜、氂牛圖騰崇拜等等。各種圖騰神話反映了蒙古民族特點及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的許多共通之處,體現出他們之間相互交融的密切聯系。

蒙古民族的狼圖騰最早只是古代乞顏部落孛兒只斤氏的圖騰,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記載。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狼圖騰被人們當成了整個蒙古民族的圖騰。

❹ 蒙古族現代文學史

中國的蒙古族人口為581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餘散布於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雲南等地。鄂溫克族(兩萬七千人)和土族(二十四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蒙古"等。

❺ 蒙古族第一部文學作品是什麼

第一部書面文學作品是《蒙古秘史》。
口傳文學就不知道了。可能游牧民族誕生的那一天就已經有了。

❻ 蒙古族的名人(現代)

1、哈琳,7月21日出生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蒙古土爾扈特部第十五代公主,中央民族大學音樂舞蹈系畢業,蒙古族歌手。作品有《黑眼睛的小駝羔》等。

2、騰格爾,1960年生於內蒙古鄂托克旗,中央民族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批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央國家機關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

3、張小平,男,1994年入職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員資格,2015年3月起擔任低溫推進劑發動機型號副主任設計師,從事液氧煤油高壓補燃和液氧甲烷發動機系統設計,參與了多項低溫發動機項目論證。曾任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副主任設計師。

4、烏蘭托婭,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蒙古族歌手。2005年,參加黑龍江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奪得冠軍 ,2006年,發行專輯《阿爾斯楞的眼睛》 正式出道。2007年,簽約廣州新月演藝經紀有限公司。

2010年,烏蘭托婭演唱的《套馬桿》走紅;2009年,推出個人專輯《我要去西藏》;2011年她攜《套馬桿》登"唱響中國"的舞台。2014年,獲得2014亞洲品牌年度奧斯卡——第9屆亞洲品牌盛典「亞洲品牌十大最具潛力代言人」獎。

5、烏蘭夫(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曾用名雲澤、雲時雨,化名陳雲章。內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蒙古族。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上將軍銜。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等職。

(6)蒙古族現代長篇小說擴展閱讀:

生活習俗

蒙古包為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蒙古民族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蒙古族的飲食有糧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人最大的傳統的節日性群眾集會為「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游藝,起源於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馬奶節、那達慕大會和白節(也稱白月)。

文學藝術

13世紀初起,蒙古人開始根據回鶻、吐蕃等民族的文字創制蒙古文字。是世界上唯一豎著寫的文字。此後,各種形式的歷史、文學作品相繼問世,有些一直流傳至今。其中,歷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最為著名,被稱為蒙古人的三大歷史巨著。

馬頭琴是蒙古人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民族傳統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與筷子舞等。另外有蒙古呼麥、蒙古長調以及近代開始風靡全球的蒙古說唱等。

宗教與信仰

蒙古人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藏傳佛教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誦經便成為敖包祭祀活動中的主角和重要內容。此外,藏傳佛教法事活動還遍及蒙古族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❼ 蒙古族的名人有哪些

1、明安圖(1692—1765),字靜庵,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白旗人,清代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測繪學家。
2、 尹湛納希(1837—1892)蒙古族小說家。漢名寶衡山,字潤亭。內蒙古卓索圖盟吐默特右旗人。其父是一位愛國將領和古籍收藏家、歷史學者。
3、旭日干(1940—),獸醫學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教授,被國家授予「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被世界譽為試管山羊之父。
4、席慕容,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稱穆倫席連勃,意為浩盪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台北師范藝術科,後又入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 《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
5、 肖乾
(1910-1999) 原名肖秉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國現代著名記者、文學家、翻譯家。先後就讀於北京輔仁大學、燕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1931年到1935年間,蕭乾和美國人安瀾、斯諾編譯了《中國簡報》、《活的中國》等刊物和文學集。1935年他進入《大公報》當記者,那時的代表作為《流民圖》。1939年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師,兼任《大公報》駐英記者,代表作有《南德的暮秋》、《銀風箏下的倫敦》等,是二戰時期整個歐洲戰場最有名的中國戰地記者。還曾采訪報道第一屆聯合國大會、審判納粹戰犯等重大事件。1949年後,主要從事文學翻譯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個中國記者看二次大戰》,譯有《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捷克著名小說《好兵帥克》、加拿大《里柯克幽默小品選》、挪威易卜生的《培爾·金特》等,還有美國的《戰爭風雲》、《屠場》、《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等15部譯著。特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當推《尤利西斯》。此書因過於奇特,在英國也沒幾個人能看懂、因此敢於翻譯本身就成為新聞。1994年這部百萬字譯作問世即獲新聞出版署第二屆外國文學圖書一等獎。蕭乾晚年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長等。
6、 瑪拉沁夫(1930~ )
現代蒙古族作家。遼寧省吐默特旗人。幼時家境貧困,只讀了幾年書。1945年參加八路軍,受到部隊生活的鍛煉;他還參加過內蒙古解放初期急風暴雨般的階級斗爭,擔任過基層領導幹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內蒙古地區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深厚的生活積累,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基礎。1951年,發表處女作《科爾沁草原的人們》,受到文藝界的重視。1952年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得到許多著名作家的指導,開闊了藝術視野,提高了觀察生活的能力與藝術表現能力。195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79年後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民族文學》雜志副主編、主編。
7、 李准,蒙古族,1928年生於河南孟津縣下屯村,在私塾、小學、中學、劇團里打工時他從未離開過書本。1952年寫出了《不能走那路》,發表之後第二年調到河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1980年被調至中國作協任主席團委員。1996年出任中國現代文學館長。
作品: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被稱為「立體的流民圖」,1985年獲茅盾文學獎;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於1952年發表後被毛澤東主席加編者按在全國近50家報刊轉載;小說《李雙雙小傳》發表後被拍成電影流傳全國獲百花獎並成為經典影片;《老兵新傳》是他的第一個電影劇本、拍攝後在1959年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獎;電影《龍馬精神》、《牧馬人》獲金雞獎;《高山下的花環》(改編為電影劇本)獲金雞獎;另有電影劇本:《大河奔流》、《清涼寺鍾聲》、《老人與狗》等。他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又是電影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
8、烏可力,男,研究員,蒙古族。1934年11月生,內蒙古土默特旗人,黨員。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曾任八機總科技局預研處處長,航天部預研局副局長,中國長城工業公司執行副總裁,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顧問。一九九四年後,任中國九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到現在。
主要貢獻:1958年至1960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火箭設計組任組長期間,研製了固體火箭發動機。畢業後從事航空工程氣動方面的研究,負責殲七、殲八型號的風洞試驗和計算工作。1974年研究成功無機耐高溫塗料,填補了兩項國內空白,並協助在全國先後辦起五個生產廠,年產值達100萬元。1978年後,組織建立軍品預研體系,並主管固體發動機、空氣動力、雷達、材料方面的預研工作,推動了型號發展。在長城公司負責外貿工作,並參與衛生發射服務進入國際市場的重大決策,為我國空間技術躋身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做出了貢獻。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並獲得「五一」勞動獎章。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獲航天大獎。
9、 德德瑪
中國著名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中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國家一級演員。
一九四七年出生在內蒙古額濟納旗,一九六零年參加家鄉烏蘭牧騎,一九六二年進內蒙古藝術學校聲樂研究班學習聲樂,一九六四年入中國音樂學院專修聲樂,師從於姜家祥教授,一九六八年畢業回內蒙,先後曾在內蒙古巴盟歌舞團、內蒙古民族歌劇團、內蒙古歌舞團擔任獨唱和歌劇演員。一九八二年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

❽ 蒙古族民歌的代表作品

1、《嘎達梅林》

《嘎達梅林》是一首很古老的蒙古族民歌,由蒙古族作曲家三寶擔綱創作,蒙古族歌手騰格爾演唱。這首歌也是導演馮小寧執導的電影《嘎達梅林》的同名主題曲。

歌詞:

天上的大雁從北往南飛

是為了尋找太陽的溫暖

要說造反的嘎達梅林

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呀

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要說造反的嘎達梅林

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2、《富饒遼闊的阿拉善》

蒙古族古典歌曲。流行於內蒙古阿拉善盟夏日不勒杜,即錫林郭勒一帶。約產生於1686—1700年間。通常在慶典歡樂之日盛贊保衛祖國邊陲的英雄的功德。曲調遼闊開朗,節奏自如悠長,氣息深厚,多七、八度大跳,有極濃郁的草原風味。

3、《達那巴拉》

現代蒙古族民間敘事詩。產生並流傳於內蒙古哲里木盟一帶。青年達那巴拉被旗統領包善一(額爾敦必力格)強征入伍,與情人金香約定三年後團聚。由於遭到包善一的阻撓,達那巴拉四年後才得以逃跑回家,這時金香已被迫嫁人。

達那巴拉心情悲痛,飲酒大醉,被包善一的爪牙打成重傷。金香聞訊趕來會面,達那巴拉已在彌留之際,他向情人表達了來世結為夫妻的願望,飲恨而終。

長詩表現了蒙古族人民對反動統治階級的兵役制度的憎恨與抗議,塑造了金香這樣一個被欺凌被損害的婦女形像。

她忠於愛情,表示願同達那巴拉來生結合,顯示出對封建禮教的蔑視。長詩以唱為主,間以散文插敘。歌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生動地刻畫了男女主人公曲折的心致和對幸福生活的憧憬。

4、《森吉德瑪》

《森吉德瑪》是一首蒙古族短調民歌,流行於內蒙伊克昭盟鄂爾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它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比喻,描繪了森吉德瑪的美貌,也突出了青年對姑娘堅貞不渝的愛情。

歌詞:

從那弦子的一端生出美妙的樂曲嗬,從你的內心裡傾吐出溫存細語嗬,想起了你的聰明智慧,啊,森吉德瑪縱然提著黃金的水桶,何處尋覓。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東海的水還要清澈嗬,如果能在人世上獲得再生,啊,森吉德瑪但願我們能在一起自由生活。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碧海的水還要清秀嗬,想起了你的聰明才智。啊,森吉德瑪就是從青春盼到衰老也毫不怨尤。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生的比那潺潺流水還要清秀嗬,想起了你的聰明靈巧。啊,森吉德瑪今生不能相聚來世也要同歡。啊,真叫人痛苦,森吉德瑪。

5、《諾恩吉雅》

《諾恩吉雅》是內蒙古奈曼旗民間流傳的一首科爾沁民歌, 長達三十段,現已搜集整理的有十六段。歌中描述了美麗善良的蒙古族姑娘諾恩吉雅遠嫁他鄉的凄婉故事,展示了古老草原悠遠的歷史與獨特風俗民情。

歌詞:

老哈河水,長又長,

岸邊的駿馬,拖著繮,

美麗的姑娘,諾恩吉雅,

出嫁到遙遠的地方。

當年在父母的身旁,

綾羅綢緞做新裝,

來到這邊遠的地方,

縫制皮毛做衣裳。

海青河水,起波浪,

思念父母情誼長,

一匹馬兒作彩禮,

女兒遠嫁到他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蒙古族民歌

❾ 《草原》原文

《草原》原文如下: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了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麼親熱,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這時候,鄂溫克姑娘們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兒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飯後,小夥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們也舞的舞,唱的唱,並且要騎一騎蒙古馬。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9)蒙古族現代長篇小說擴展閱讀:

課文主要內容

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描寫草原的美麗風光,蒙古族人民熱情迎客的場面,主客飲酒聯歡的場面。通過這些畫面,表現了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作者簡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

熱點內容
類似燦白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5 02:42:14 瀏覽:303
重生姐弟戀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5 02:00:36 瀏覽:928
文筆好劇情佳的高質量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5 01:25:03 瀏覽:748
都市小說創世中文網 發布:2025-02-05 01:10:33 瀏覽:916
好看的抗戰yy小說完本推薦 發布:2025-02-05 01:08:53 瀏覽:591
姐姐比男主強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5 00:43:29 瀏覽:351
艷武俠小說雕鵬記 發布:2025-02-05 00:30:16 瀏覽:728
網路小說作家張小花 發布:2025-02-04 23:51:55 瀏覽:124
玄幻武俠小說掌法 發布:2025-02-04 22:45:08 瀏覽:359
好看的修真小說完結推薦 發布:2025-02-04 21:13:07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