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中國現代小說戲劇

中國現代小說戲劇

發布時間: 2022-03-26 08:39:31

Ⅰ 簡述現代文學三十年戲劇流變

中國現代文學語言在20世紀初經歷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變化,呈現出一種新的面貌,在從「五四」至今近一百年的時間中(1917-2015),中國現代文學語言經歷了發生、發展和走向相對成熟的完整過程。這個過程自成系統,顯示了獨特的規律;同時,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後發現代性國家,其文學語言轉型也值得深入研究。該書嘗試將中國現代文學語言作為一個整體,探討它的發生、發展與走向相對成熟的過程。中國現代文學走到今天是多種選擇的結果,因而也顯示了獨特面貌。該書擬將時代變革與作家個人的探索結合起來,力求回答中國現代文學語言經過百年演變,何以呈現當今面貌的問題。

Ⅱ 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歷程

1、新興話劇的萌芽--文明戲(1899一1918)

中國戲劇概念的產生是學習西方戲劇理論的結果。中國近代學者王國維較早地使用了戲劇概念,並與戲曲區分開來。嚴格地說,中國戲劇發端於話劇。中國新興話劇萌芽於戊戌變法(一八九八年)至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年間。在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影響下,伴隨著傳統戲曲的改良和文明戲的崛起中國戲劇邁出了從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轉變的第一步。
在當時盛行日本的新派劇影響下,一部分愛好文藝的留學生於一九○六年底,在東京成立了春柳社。這是一個以戲劇為上的綜合性藝術團體。春柳社的發起人為李叔同和曾孝谷。歐陽予倩、陸鏡若也相繼加入,並成為該社的主要領導者。不久,演出了法國小仲馬的《茶花女》第三幕。接著在一九○七年六月初,經過擴充後的春柳社,又在東京本鄉座戲院演出了根據林紓、魏易的同名翻譯小說由曾孝谷改編的大型劇本《黑奴籲天錄》。這是第一出由中國人創作演出的話劇,也標志著文明戲的正式開端。一九○七年秋,上海出現了由著名的新劇活動家王鍾聲領導的春陽社,以及第—所新劇教育機構—通鑒學校。震驚中外的辛亥革命將文明戲推向了高潮時期。這種新生的話劇形式以其迅速反映現實的特長,有力地配合了現實斗爭。在文明戲高潮時期,眾多的劇團中,最重要和最有影響的是任天知創辦並領導的進化團。一九一四年以後辛亥革命隨著其果實被哀世凱之流竊取而歸於失敗,文明新戲也從鼎盛走向衰落。對後期文明戲的轉變起直接影響作用的是鄭正秋組織的新民社。

2、現代戲劇觀念的確立與新興話劇的發展(1918-1929)

胡適的《終身大事》發表於一九一九年三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三期,同南開學校新劇團的《新村正》一起,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話劇劇本。它們已經脫離了話劇的早期形式—文明戲。
一九二一年三月,第一個「愛美的」戲劇團體在上海成立,五月,它創辦了新文學運動中第一個專門性的戲劇雜志—《戲劇》。最初的成員除發起人和主持者汪仲賢外,尚有沈雁冰、鄭振鐸、陳大悲、歐陽予倩、熊佛西、徐半梅等,共十三人。沈雁冰仿效法國羅曼·羅蘭倡導「民眾戲院」,給這個團體取名為「民眾戲劇社」。真正重視舞台實踐而成為「愛美的」戲劇運動柱石的是前後奮斗十二年、舉行過十六次公演的上海戲劇協社。一九二三年洪深加入協社,建立嚴格的排演制和導演制,他廢除了男扮女裝這一舊戲和文明新戲的非現代化、非現實主義的演出方式,次年四月,協社舉行第六次公演,洪深執導的《少奶奶的扇子》獲得很大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次嚴格地按照歐美演出話劇的方式來演出的。從—九二○年《華倫夫人之職業》的演出失敗,到—九二四年《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成功,新興話劇經艱難的探索,終於立足於中國舞台。
一九二二年十一月,浦伯英出資聯合陳大悲在北京創辦了人藝戲劇專門學校(簡稱「人藝劇專」),聘請一些社會名流如魯迅等擔任校董。學生除上課外,還進行舞台實踐。「人藝劇專」是我國第一所試用西方戲劇藝術教育方式培養話劇專門人才的學校。南國社是二十年代影響最大隊戲劇團體。九二七年,田漢主持私立上海藝術大學文科,不久任校長,將南國電影劇社改組,活動范圍擴及文學、戲劇、電影、美術、音樂諸方面,正式定名為南國社。
思想解放運動與戲劇思潮的開放,形成了「五四」時期和二十年代戲劇創作在藝術上的豐富多樣性。種種外來的戲劇新觀念和創作手法,有模仿也有突破和創新。話劇的各種體裁、樣式如現實劇、歷史劇、悲劇、喜劇、獨幕劇、多幕劇、詩劇、散文劇、活報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尤其是獨幕話劇的創作,在藝術上已臻成熟, 出現了《獲虎之夜》、《一隻馬蜂》、《潑婦》、《醉了》等一系列優秀之作。詩劇的創作在二十年代也佔有突出的地位。除郭沫若的詩劇外,白薇、楊騷等人的詩劇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3、中國話劇藝術的成熟(1930-1937)

一九二九年六月五日,上海藝術劇社成立,參加者馮乃超、鄭伯奇、陶晶孫、孟超、葉沉、許幸之、劉保羅、司徒慧敏、朱光、石凌鶴、李聲韻、陳波兒、王瑩、易潔、唐睛初、吳印成、侯魯史,社長鄭伯奇,主要負責人夏衍。藝術劇社的成立,開始了中國共產黨對現代戲劇運動的直接領導,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戲劇」的口號。戲劇運動的發展促成了聯合。—九三○年三月十九月,戲劇協社、南國社、摩登社、辛酉劇社、藝術劇社、劇藝社等聯合成立「上海戲劇運動聯合會」。同年八月—日「中國左翼劇團聯盟」正式成立,簡稱「劇聯」。田漢、劉保羅、趙銘彝等為負責人。這一時期,以話劇為代表的中國戲劇對藝術的追求不斷提高 ,創作、演出、理論研究等各個領域逐步專業化與正規化,終於形成了關鍵性突破,洪深的《五奎橋》(一九三○)、曹禺的《雷雨》(一九三四)、《日出》(一九三五)、《原野》(一九三六)、李健吾的《這不過是春天》 (一九三四)、田漢的《回春之曲》 (一九三五)、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一九三七)等藝術上一批成熟的劇作標志著中國話劇藝術進入了成熟期。

4、現代戲劇的黃金時代(1937-1949)。

「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在現代戲劇的中心上海,立即引起強烈反響。在黨組織的建議下,原上海劇作者協會改為中國劇作者協會,這是全國文藝界最早成立的抗日統一戰線組織。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的成立大會土,決定集體創作三幕劇《保衛盧溝橋》。章泯、尤兢、張季純、崔嵬、馬彥祥、姚時曉、姚莘農、石凌鶴、宋之的、陳白塵、阿英、張庚、鄭伯奇、孫師毅等參加創作,在滬的戲劇、電影界近百人參加演出。劇作氣勢滂沱、慷慨激昂,表現了中華民族以血肉之軀誓死保衛家園的決心,拉開了整個抗戰戲劇的序幕。上海、南京相繼失守後,抗戰戲劇運動的中心移到武漢。從全國各地來的救亡演劇隊和大批戲劇工作者陸續匯集於武漢三鎮。戲劇界為援助前方將士舉行過多次聯合公演。為了加強團結,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戲劇運動,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於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漢口成立。它會合數十個戲劇團體,包括全國不同階級、階層、劇種、流派的千百戲劇工作者。新興話劇和傳統戲曲的平劇、漢劇、楚劇、川劇、粵劇、陝西梆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等劇種,以及各種民間曲藝(如大鼓、相聲等)和雜技、武術團體,都匯集在一起了。之後,全國各主要城市都成立了「劇協」分會。
組織上的空前統一,為各類戲劇在藝術上、美學上的互相影響和滲透提供了條件。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確定每年十月十日為中國戲劇節(一九四三年國民黨政府下令改為十一月十日,次年又下令改為二月十五日)。抗戰初期,各種通俗、小型的戲劇演出(如活報劇、街頭劇、茶館劇、遊行劇、燈劇、傀儡劇等)發揮了很好的宣傳鼓動作用。 「好一計鞭子」 (即短劇《三江好》、《最後一計》、《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激發了千百萬觀眾的愛國熱情。關於民族形式問題的討淪和論爭促進了戲劇觀念現代化和民族化的融合,促進了中國戲劇的新發展。抗日時期的產生了大量重要劇作,如郭沫若的《屈原》、陽翰笙的《天國春秋》、於伶的《夜上海》、宋之的的《霧重慶》、曹禺的《北京人》、田漢的《秋聲賦》、夏衍的《芳草天涯》、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陳白塵的《陞官圖》等,都有著比二十和三十年代初劇作更強烈、鮮明的民族風格。一些具有戲劇新觀念的劇作家,在向舊劇學習的同時,也力圖給它輸入新的生命。國統區田漢和解放區延安平劇院進行的京劇改革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新歌劇是「五四」以來新劇中的一支,它也一直探索民族化的道路。抗日時期的《紅梅閣》 (沙梅)、《木蘭從軍》 (歐陽予倩),嘗試在傳統戲曲的基礎上發展新歌劇。解放區的新秧歌運動為歌劇的發展開一新途。《兄妹開荒》等新秧歌劇的產生,在歌劇民族化的探索上取得了可喜成績。新歌劇《白毛女》(賀敬之、丁毅),可以說是在戲劇現代化和民族化的融合上的成功之作。

5、現代戲劇的多元化發展(1949-2000)

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導下,新舊兩種戲劇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發展。建國初到一九五六年是新中國戲劇創作的第一個高潮。一九五一年先後開展了對《武訓傳》、《新天河配》討論,促進了戲劇朝著民族化、大眾化的道路前進。產生了老舍的《龍須溝》、《茶館》,田漢的《關漢卿》、《文成公主》,郭沫若的《蔡文姬》,朱祖貽的《甲午海戰》等優秀作品。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五年間主要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話劇創作再次形成高潮。劉穿川的《第二個春天》、胡萬春的《激流勇進》、張仲朋的《青松嶺》、江文等的《龍江頌》、藍澄的《豐收之後》、沈西蒙的《霓虹燈下的哨兵》、王樹元的《杜鵑山》、葛翠林的《草原小姐妹》成為這一時期的名作。戲曲的創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紅燈記》、《奇襲白虎團》、《蘆盪火種》、《杜鵑山》、《智取威虎山》等深受群眾歡迎。文革中,《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同歌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被稱作「八大樣板戲」,家喻戶曉。歌劇創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出現了《洪湖赤衛隊》、《紅霞》、《江姐》、《劉三姐》等優秀作品。一九七八年以後戲劇發展進入了新時期,數量、質量、深度和廣度上均有重大突破。蘇叔陽的《丹心譜》、宗福先的《於無聲處》、曹禺的《王昭君》、丁毅的《傲雷·一蘭》、陳白塵的《大風歌》、魏明倫的《四姑娘》、馬中俊等的《屋外有熱流》、《街上流行紅裙子》、沙葉新的《陳毅市長》、高行健的《絕對信號》呈現出了五彩繽紛,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Ⅲ 有哪些優秀的中國現代戲劇呢

「現在中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劇是什麼?」我的前半生似乎在名單上。自2017年7月4日在東方衛視和BTV-1首播後,該劇迅速走紅。該劇改編自香港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家庭、愛情、友誼和事業的故事,如今已成為全國的熱門話題,據報道也改變了很多人對自己的看法。

然而,據統計,中國「剩女」的數量每年都在上升。據估計,僅在北京,這一數字就超過了80萬。

因此,我的前半生在這個國家如此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離婚後,羅子君找到了一個更好的自己,金湯對未婚夫說:「即使你改變心意,跟我分手,我也能照顧好自己。」

這類電視劇給觀眾帶來了希望和力量,激勵他們變得更加獨立和勇敢。」

Ⅳ 現代戲劇作品都有哪些

前提是現代文學史上的!
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南冠草》;
歐陽笙(華漢)的《李秀成之死》、《天國春秋》、《草莽英雄》、《塞上風雲》、《兩面人》;
歐陽予倩的《忠王李秀成》、改編後的《桃花扇》;
陳白塵的《石達開的末路》(後改寫為《大渡河》)、《金田村》、《結婚進行曲》、《歲寒圖》;
還有你說的曹禺的《蛻變》、《雷雨》、《日出》、《北京人》等;
此外還有很多,像夏衍在皖南事變前的《一年間》、《心防》、《愁城記》和事變後的《法西斯細菌》(又名《第七號風球》)、《水鄉吟》、《離離草》、《芳草天涯》;
於伶的《長夜行》;
宋之的的《祖國在呼喚》;
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
茅盾的《清明前後》;
洪深的《雞鳴早看天》;
田漢的《麗人行》.....
等等等等吧,不勝枚舉呀,呵呵。

Ⅳ 中國現代著名話劇有哪些

1、獲虎之夜

《獲虎之夜》是田漢先生1924年創作的一幕獨幕劇,在戲劇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該話劇描述了一個流浪青年和富農女兒戀愛的故事。劇本比較成功地塑造了蓮姑、黃大傻這對嚮往自由幸福,爭取合理權力的男女青年的形象。

《獲虎之夜》通過蓮姑與黃大傻的愛情悲劇,譴責了以等級、財富、地位等來決定婚姻的封建意識,控訴了摧殘迫害男女青年真摯愛情的封建制度,歌頌了勇於向封建思想挑戰的青年。

2、關漢卿

關漢卿,號「已齋叟」,金末元初人,活躍於約1210年至約1300年(元成宗大德)間,解州(今山西運城)人,「元曲四大家」之一。關漢卿的戲劇創作在中國戲劇史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元雜劇的鼻祖」;關漢卿在世界文學藝術史上也享有盛譽。

該劇寫於1958年,最初刊於《劇本》1958年第5期,同年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劇本以《竇娥冤》的寫作和上演為線索來展開矛盾沖突,塑造了元代戲劇家關漢卿的藝術形象

3、雷雨

《雷雨》是劇作家曹禺創作的一部話劇,發表於1934年7月《文學季刊》。此劇以1925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劇中以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三十年的恩怨為主線,偽善的資本家大家長周朴園,受新思想影響的單純的少年周沖。

被冷漠的家庭逼瘋了和被愛情傷得體無完膚的女人蘩漪,對過去所作所為充滿了罪惡感、企圖逃離的周萍,還有意外歸來的魯媽,單純著愛與被愛的四鳳,受壓迫的工人魯大海。

貪得無厭的管家等,不論是家庭秘密還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發,在敘述家庭矛盾糾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頑固的同時,反映了更為深層的社會及時代問題。

4、原野

《原野》話劇改編自曹禺先生經典名著《原野》《原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大師曹禺先生的經典名著。這部創作於1937年的經典名著,是曹禺先生唯一一部描寫中國農村的作品,其風格顯然不同於他的其他代表作,如《雷雨》、《日出》、《北京人》。

這部作品已經和現實主義有了區別。這個冤冤相報、看似簡單的復仇故事,蘊涵著闊大淵深的人物情感並展現出復雜鮮明的人物性格:它不僅僅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表現被壓迫、被摧殘的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更深地發掘了人性的復雜多面性。

5、風雪夜歸人

《風雪夜歸人》是中國國家大劇院製作並上演的話劇,該話劇《風雪夜歸人》之名出自唐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該劇由戲劇家吳祖光先生創作於1942年的經典劇作,經國家大劇院重新製作後推出。

吳祖光先生運用唐詩蒼茫、悠遠的意境,講述了在風雨飄搖的大時代背景下,圍繞在名伶魏蓮生周圍數個人物的的悲歡離合。魏蓮生經歷過早年走紅烈火烹油的繁華,也經歷過最終酒闌人散的落幕時分;而他和官僚蘇弘基的姨太太玉春之間的愛情故事,更是二人付出了生命代價的一闋悲歌。

Ⅵ 誰能推薦 幾部戲劇性強的 中國現代小說,方便改成劇本 小品 演的

我也想找!比如悄悄就來了個《蝸居》,書都沒看過久上電視了,到底去哪發現這些書呢??????????

Ⅶ 求幾部中國經典戲劇的劇本全本

「雷雨」:中國戲劇世紀以來第一次玩,在中國現代戲劇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使24歲的曹禺一鳴驚人的中國戲劇成熟。百年來中國戲劇,如果僅僅是為了選出的代表,非「雷雨」以外沒有一出戲。它是電視劇的第一可讀,可播放的誕生,它突破後的情況,中國只能玩國外的戲劇,它是歷史的現代中國戲劇表演了演出最多的傑作,是歷史的神話中國戲劇世紀奇跡「雷雨」節目幾十年的歷史,也是中國現代戲劇導演接受的歷史是歷史發展的中國戲劇表演藝術與社會歷史。這些是在「雷雨」當之無愧的「中國話劇一百年來第一次玩。」茶館「:」東方舞台奇跡「的當代中國戲劇舞台的最負盛名的保留劇目,在最成功的建立的後期寮國她的作品中,外國專家譽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跡。回顧這個經典的戲劇年輕一代都在不斷尋找的姿態,但不包括將復雜的情節,法官排除了獨特的時代立場,走在老舍的筆實際上是一個」寫意「准備發經典的東方美學風格。1980年9月,「茶館」應邀赴前西德,法國和瑞士演出,中國話劇走出國門的第一次,2004年5月27日,「茶館」首演500場比賽屈原......一個三幕話劇,世俗態度的悲歡離合的小人物,集中在中國半世紀的滄桑沉浮,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巨大的文化回來。「 「:歷史劇」屈原「大師不僅是在20世紀40年代的革命歷史劇最輝煌的代表,而且在整個現代文學史上,也難得的藝術珍品。呵成五行為在這片10天,歷史劇,可以描述的戲劇巨匠郭歷史劇之間的最高成就,生動地展示了郭氏的革命浪漫主義風格影響最大的主人。日本,蘇聯,羅馬尼亞,捷克共和國和其他國家上演「屈原」一共有600多場比賽,創紀錄的中國戲劇在國外舉行的最高紀錄。「壓迫」現代派戲劇的典範1925年的冬天,獨幕劇「壓迫」香港沉「,只有在那段創意的喜劇傑作。發揮模範人物的語言和最負盛名的戲劇結構,在最粗糙的,低質量的作品在同一時期出現在一般寶貴的是罕見的。丁西林的「喜劇世界」在他生活的時代,沒有得到一個正確的評價,「壓迫」也不例外。事實上,丁西林喜劇「壓迫」,是中國首次成功嘗試現代派戲劇的模型具有一定的「提前」中國現代戲劇的整個歷史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上海屋檐下」:郝載體創造的抗戰劇的抗日戰爭前夕,日本「屋頂」由一組的人很少,生活在上海的弄堂的苦難和他們的喜怒哀樂,揭露黑暗現實下國民黨的統治,這表明雷暴的前景來臨之際,試圖讓觀眾聽到腳步聲的時代即將到來。夏衍說,這是一個悲喜劇。 「八」十三「中日戰爭在屋檐下失去了在上海的上海上演,直到1939年1月之前的轟鳴聲戲劇社在重慶亮相。代的發揮,但中國的的抗戰戲劇豪矢量,奠定了夏衍在中國現代戲劇史上的重要地位。 1945年,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的「白毛女」:「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巨大成功延安時期的重要標志,賀敬之,丁毅創作出色的多幕劇,「白「白毛女」。雖然這是一出新戲,但類似戲劇舞台風格的戲劇表現民謠產品是一個獨特的組合,「舊社會的成功表現變成鬼,新社會鬼子成了一個男人」的主題。它的出現和成功推廣,為建國後的戲劇創作模式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示範效應。要的沉默「:新時期話劇發軔1978年11月16日,在4行為由上海工人被祝福第一個創作劇是沉默的精彩表演。20年後,在電視劇」回顧沉默在演出和出版的的劇本,以及其在國內廣為傳播,數以百萬計的人通過報紙,電視和劇場,閱讀和看戲的藝術價值來衡量的唯一標准,重要的是,它釋放當代文學從文學監禁10年的「文化大革命」,瀕臨滅絕的戲劇振興一度走在各種藝術形式的最前沿。 「絕對信號」:劇場運動的先驅1982年11月,林兆華導演的「絕對信號」中北京人藝小劇場首次亮相,打開一個新的時代的戲劇運動的先河。成功的實驗表明成為過渡戲劇先鋒劇院的小劇場話劇在探索的興趣。播放打破傳統戲劇的觀眾和演員之間的固定匯率,也打亂了傳統的戲劇「和」按時間順序「時間的嵌套結構。」暗戀桃花源「:亞洲著名的經典1986年,一個舞台劇」暗戀桃花源「奠定了台灣劇作家賴(博客)表演工作坊推出,在戲劇世界中。四度復排離開該劇後成為著名的亞洲經典集編譯導賴聲川之一,因此劇在家裡和國外,被稱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歌劇風格重量級「新傾城之戀」愛「:61年寫傳奇色彩的選擇」十佳「和」愛在傾城之戀「,是指的61年中除了時間和空間的兩個不同版本。張愛玲1943年的小說「傾城之戀」,次年,親自改編的窗簾8場話劇,??舞台藝術的大型和中型公司在上海光大戲院階段於12月16日出版劇由朱端魏煒,導演,演員功能強大的羅蘭講話的白流蘇,范柳原舒適的表演,演奏了夫人島海濤發揮印度公主,最終木蘭心打了四奶奶是一個點鍾的紅星。經過61年,香港話劇團劇院的舞台,「愛新傾城之戀」的導演毛俊輝延長的原戛然而止,白流蘇,改革後的結束和開放的

Ⅷ 中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著作家嘛

舒慶春舍予人民藝術家二馬貓城記龍須溝茶館

Ⅸ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八章 中國當代戲劇的知識點有哪些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第二版)這門課第八章 中國當代戲劇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 《茶館》,第二節 高行健的戲劇,第三節 過士行的戲劇,參考資源。

熱點內容
女強男強的小說言情修真 發布:2025-02-05 21:36:55 瀏覽:928
女僕老師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5 21:23:06 瀏覽:290
完結的言情兵王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2-05 21:10:59 瀏覽:692
山神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5 19:53:16 瀏覽:985
穿越小說完結古代言情 發布:2025-02-05 19:20:32 瀏覽:534
主角把小龍女帶回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18:33:35 瀏覽:323
女主腹黑末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5 18:22:50 瀏覽:936
免費小說大全閱讀軟體 發布:2025-02-05 18:17:48 瀏覽:213
看玄幻小說人數最多 發布:2025-02-05 18:14:42 瀏覽:782
越級清晰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5 18:09:36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