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院派小說
⑴ 現代派文學的文學流派
重農派(Agrarians) 迷惘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
黑山派詩歌(BIackMountainPoems)
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
黑色幽默(Blackhumor) 重農派(Agrarians)
美國現代南方作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文化團體,又稱「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與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鎮范德比爾特大學有關的文化人常常聚會討論文學及哲學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集會曾一度中斷,1919年重又恢復。范德比爾特大學教師、詩人約翰·克羅·蘭塞姆成為這一活動的實際領導者,他的周圍聚集了一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如詩人羅伯特·潘·華倫、阿倫·泰特、唐納德·戴維森以及小說家安德魯·納爾遜·萊特爾、詩人莫里爾·莫爾等。1922至1925年,他們出版了有影響的小型文藝雜志《逃亡者》,它所發表的重要的文章後來收組成為《逃亡者文選》(1928)。「逃亡者派」一詞即由此而來。
「逃亡者」們提倡維護南方傳統的文學地方主義,成為「南方文藝復興」的一文中堅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為主體的12個南方作家,其中有蘭塞姆、華倫、泰特以及詩人約翰·弗萊徹、劇作家斯塔克·揚格等人,撰寫的專題論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態度》出版。這部被看作「重農派」宣言的著作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農業社會為尺度來評價、批判現代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此後,阿倫·泰特等人編輯出版了「重農派」的第二部論文集《誰佔有美國?》(1936)。
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重農思想對南方知識分子影響極大。這種思想不僅貫穿在蘭塞姆、戴維森、泰特、華倫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納、卡羅琳·戈登、萊特爾以至尤多拉·韋爾蒂等人的小說中也有鮮明的體現,一時形成了一股很有聲勢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農運動」之稱。1935年,華倫與克林斯·布魯克斯共同創辦了《南方評論》 ,1939年蘭塞姆創辦了《肯庸評論》,這些雜志便成為「重農派」作家重要的活動陣地。美國現代重要的文藝批評流派「新批評派」就是圍繞著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評派」中的不少成員也都是「重農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不是一個有組織、有共同綱領的團體。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著海明威等人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於是「迷憫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爭,卻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美國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號的蠱惑下,懷著民主的理想,奔赴歐洲戰場。他們目睹人類空前的大屠殺,發現戰爭遠不是他們原來設想的那種英雄的事業,所謂「民主」、「光榮」、「犧牲」都是騙人的東西。他們在戰爭中經歷了種種苦難,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間的反戰情緒。這在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他們的作品反映了這些思想感情。例如,約翰·多斯·帕索斯的《三個士兵》、愛·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間》、威廉·福克納的《士兵的報酬》和《薩托里斯》。厄內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歐洲打過仗,負過重傷。海明威當時對待戰爭的態度,象其他反戰作家一樣,只限於厭惡、逃避與詛咒。他對戰後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觀的情緒較為濃厚。「迷惘的一代」不僅指參加過歐洲大戰的作家,也包括沒有參加過戰爭、但對前途感到迷憫和遲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馬斯·沃爾夫等。「迷憫的一代」主要繁榮在20年代;30年代以後,他們的創作傾向,包括海明威在內,都有了變化。
黑山派詩歌(BIackMountainPoems)
美國當代的一個詩歌流派。20世紀50年代初,在馬薩諸塞州黑山學院任教的查·奧爾遜、羅·鄧肯、羅·克里利等人創辦《黑山評論》雜志,提倡與40年代流行的傳統格律體相反的「放射體」詩歌,逐步形成一個流派。奧爾遜的《放射體詩歌》(1950)一文闡述了他們的主要觀點。奧爾遜認為詩是把詩人的「能」傳遞給讀者的東西,因此詩是「能的結構」和「能的放射」;要以順應呼吸的「音樂片語」代替傳統詩律中的節拍;形式只是內容的延伸;一個意念必須直接導向另一個意念,提倡快速寫作。黑山派詩人還倡導詩歌朗誦。他們強調詩歌的自發性和口語化,採用美國口語和埋語,反對艾略特等人精雕細刻、廣征博引的學院派詩風。50年代後期他們與垮掉派詩人合流,引起較大的反響。
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有人根據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稱)譯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詩歌的部分特徵,稱為「節拍運動」或「敲打詩派」。「垮掉青年」對戰後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於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脫俗」方式來表示抗議。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棄學業和工作,長期浪跡於底層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圈子和處世哲學。50年代初,他們的反叛情緒表現為一股「地下文學」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統治發動沖擊。多數垮掉派文人來自東部。著名的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巴羅斯、格雷戈里。柯爾索、約翰·克萊倫·霍爾姆斯、塞繆爾·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凱魯亞克與巴羅斯合寫偵探故事未成,卻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說《小鎮與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爾姆斯從中受到啟發,在小說《走吧》(1952)中更明確地反映紐約「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紐約時報》上鼓吹垮掉派文學,但這種嘗試受到東部學院派勢力的壓抑,他們就往西部尋求同道和發展基地。當時洛杉磯近郊的西威尼斯有個以勞倫斯·李普頓為首的垮掉派組織,他於1955年發表小說《神聖的野蠻人》。在舊金山,以勞倫斯·弗林蓋梯的「城市之光」書店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從事「文藝復興」的反學院派詩人,他們的首領即是後來成為「垮掉的一代」理論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羅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學院派詩人(包括舊金山詩人和黑山派詩人)在舊金山聯合舉辦詩歌朗誦會,自此之後垮掉派文學作品開始流行。金斯堡在會上朗讀了他那首被譽為「50年代《荒原》」的長詩《嚎叫》。這首詩以怨氣沖天的哀號表達「我這一代精英」的痛苦與自暴自棄,斥責「莫洛克」神統治下的軍事化、商業化的社會。1956年,他的詩集出版,轟動全國。1957年,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在路上》出版,它描寫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悶的青年為之神往,奉為「生活教科書」。這兩部作品出版後,《常青評論》、《黑山評論》等雜志連續出版專號,加以推薦。諾曼·梅勒的被稱為美國存在主義宣言的《白種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頓審訊中為巴羅斯小說所做的辯護,則從理論上論證了「垮掉文學」的意義。商業化宣傳使得美國青年紛紛接受「垮掉」生活方式,從爵士樂、搖擺舞、吸大麻、性放縱直至參撣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遊旅行),一時成為風氣。
「垮掉派」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個人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問題。霍爾姆斯和梅勒借用歐洲存在主義觀念,宣揚通過滿足感官慾望來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羅斯則吸收佛教禪宗的學說,以虛無主義對抗生存危機。在政治上,他們標榜自己是「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在藝術上,據雷克思羅斯在《離異:垮掉的一代的藝術》(1957)中宣稱,他們「以全盤否定高雅文化為特點」。凱魯亞克發明的「自發式散文」寫作法和查爾斯·奧爾遜的「放射詩」論,在「垮掉文人」中被廣泛奉行。由上述藝術觀點支配的「垮掉文學」運動,雖然曇花一現,而且摻雜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一定影響。大量「垮掉詩」因具有大眾化和反象徵主義傾向,長期在青年中流傳。在小說方面,凱魯亞克的一組用自發表現法寫成的「路上小說」,除了《在路上》之外,還有《地下人》(1958)、《達摩流浪漢》(1958)、《特莉斯苔薩》(1959)、《孤獨天使》(1959)等。它們的一個特點是繼承了馬克.吐溫的《哈克貝里·費思歷險記》所開創的美國文學中寫流浪生活的傳統,形成了一種為當代其他小說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為逃脫污濁的環境而四齣漫遊,尋找自由和歸宿。它們的另一個特點是主人公毫不隱諱地大談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這種「個人新聞體」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
巴羅斯對暴行、墮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寫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時又在語言和小說的形式上進行大膽實驗,用「剪裁法」拼湊和改變小說的結構。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於反映了「真正地獄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場訴訟和諧爭。以後的作品如《諾瓦快車》(1964)、《柔軟機器》(1966)和《爆炸的火車票》(1967),也採用了真實與夢屬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現作者厭惡社會的冷酷的幽默感,後來有人因此把巴羅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說家行列。
黑色幽默(Blackhumor)
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盪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⑵ 求學院派小說,魔法或者斗氣或是別的都可以,要有感情戲,而且男主別是種馬!
冷帝毒醫
男女主身心干凈,女主天才型,
⑶ 誰給我推薦幾本學院派的小說,最好是異界的
異界之暗黑領主
琴帝
風雷大陸
逆天法師……不記得了
⑷ 求學院派魔幻小說,看清楚問題補充!
《人狼國度》 初次讀它感覺很復雜,夾雜了很多東西,不過很有深度,個人印象很好。
《赫氏門徒》 很老的小說,不過還可以,個人感覺也不錯,部分地方有點假,結尾貌似也不太好,但在當今小說中,真可以算不錯了。
書宜精不宜多,現在好看的小說太少了,只推薦兩本。
⑸ 好看的學院派玄幻小說
不死冥王 校園風liu邪神 絕對是校園而且有玄幻 特別是不死冥王非常好看的~~~
⑹ 誰來推薦幾本魔幻小說,學院派的!
善良的死神 斗破蒼穹 斗羅大陸 狂神
⑺ 求學院派玄幻小說推薦
琴帝
光之子
誘惑學院之絕色物語
異世龍逍遙
赫氏門徒
異世之風@流大法法師
混亂學園
魔法學徒
微酸學園ABC
⑻ 好看的學院類小說,魔幻或者仙俠均可,推薦一些
斗羅大陸 經典 自己去看
光之子 經典 自己去看
《赫氏門徒》
在我們理解中的魔法校園是什麼樣子的,要有老師,要有教室,要有校長,要有小團體的爭斗,還要有校花,這本書裡面全部都有,都是在魔法的背景下。
一個剛剛離開了師父的十六歲少年,卻被賣到了武鬥場,成為了最最低賤的奴隸。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運氣,他終於獲得了自由,可惜,額上卻被烙上了永遠的奴隸印記……
戴上了藍色的面具,他開始走進這個陌生的世界……一個魔法與科技交相輝映的神奇年代,一個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未來世界……在這個魔法與龍的世界裡,他走進了有著世界精神領袖地位的赫迪亞學校,開始了他動人的傳奇
《微酸學園ABC 》
最出色的學院派小說之一。『在學校的十年中,主角們大喜大悲大怒,也曾傷心失望頹廢。但幾十年過後,當他們再一次坐在學園內最高層酒店專屬的永久保留座位上時,那十年來心中的所有苦辣酸甜……早已經慢慢沉澱為甜橙般的微酸。』作者完整巧妙的規劃出了整個學院龐大的運作體系,以及以此衍變的一種社會形態。各種級別的「能力者」和非人類的存在形式添加了小說的吸引力。詼諧、條理清晰、伏筆很吸引人、人物塑造非常成功的小說。故事篇幅很長,從開始,主角楊、影牙、哈里三人那不為人知的過去以及將要面對的非常強大的BOSS就一直緊緊吊著讀者的胃口,隨著使學院動盪的事件頻頻發生,特殊人物陸續登場,主角們的深埋的過去也將慢慢被揭示出 。
《魔法學徒》
學校裡面有兩個永恆的主角,老師和學生,魔法世界裡面也是如此,教授魔法的乖張美女公主老師,和膽小怕事但實際上卻聰慧無比的學生之間,發生了一個個爆笑精彩的故事,這些都能在魔法學徒裡面找到。
雜貨店出身的少年恩萊科,便出現在這風雲多變的時代,他的資質根本不適於修煉魔法,但是卻當上了好色奸詐的魔法師維克多的弟子,和另外三位患難朋友——貝爾蒂娜、凱特以及傑瑞,展開了魔法試煉生的冒險生涯,邁向後世聖典所稱的「先知」的開天闢地之途……
⑼ 好看的學院門派類玄幻小說有哪些
好看的學院門派類玄幻小說有:《星辰變》、《凡人修仙傳》 、《神墓》、《無極魔道》等。
玄幻小說是一種文學類型,思想內容往往幽深玄妙、奇偉瑰麗。不受科學與人文的限制,也不受時空的限制,勵志,熱血,任憑作者想像力自由發揮。與科幻、奇幻、武俠等幻想性質濃厚的類型小說關系密切。
《星辰變》:
《星辰變》是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的奇幻修真小說,作者是我吃西紅柿。
小說以一個龐大的修真世界為背景,講述了主角秦羽不甘於沒落、努力修煉跨越先天不足的劣勢,一步步踏上強者之路,最終成為鴻蒙掌控者的故事。
《凡人修仙傳》:
《凡人修仙傳》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一部仙俠修真小說,作者是忘語。
小說講述了一個普通的山村窮小子,偶然之下,跨入到一個江湖小門派,雖然資質平庸,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計最後修煉成仙的故事。
《神墓》:
《神墓》為著名網路小說作者辰東的成名作,首發於起點中文網。是其處女作《不死不滅》的續集。
該書以主角辰南尋找萬年前愛人雨馨、追索神魔滅亡遺秘的行跡為線索,引出浩茫六道、天地棋局,演繹出一部充滿熱血、壯烈、凄美的傳奇,道說出無數英雄佳人的傳說。
並對人性、社會、生命等元素進行了些許探討,令人讀後不僅為之感動激發,且餘味無窮,回思不斷,可謂網路小說中優良之品。
《無極魔道》:
《無極魔道》是於起點中文網首發的奇幻修真小說,作者是逆蒼天。主要講述了魔道二流門派無極魔宗在丁浩加入後發生的故事。
無極魔宗本為魔道二流門派,天玄大陸修道修魔的門派成千上萬,二流門派根本不為世人所知,但丁浩的加入卻讓天下道門魔門都記住了無極魔宗這個接近三流的魔道小派!
而無極魔君的名號也被冠於丁浩的頭上,丁浩也成了無極魔宗五千年來第一個獲得封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