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中國人巴金現代小說家

中國人巴金現代小說家

發布時間: 2022-03-08 17:57:02

㈠ 繁星的作者是巴金,現代什麼家,什麼家。他所創作的小說什麼,什麼,什麼合稱為《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除巴金外,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黃樹輝、餘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國當代作家[1]。

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樣建設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發表在《半月》刊第17號刊載上[2]。1922年冬,在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預科和本科班(英文)肄業。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筆名在《小說月報》發表長篇小說《滅亡》,引起文壇的關注[3]。1932年5月23日,長篇小說《霧》出版。1933年1月,長篇小說《雨》出版;5月,長篇小說《家》出版。1935年3月,中篇小說《電》出版。1936年4月,《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出版。1938年3月,長篇小說《春》出版。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4]。1954年9月15日—29日,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0年4月,散文集《贊歌集》出版;同年,當選為全國文聯副主席[5]。「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沖擊[6]。1979年12月,雜文集《隨想錄》(第一集)出版[7]。1982年10月,《隨想錄》(第三集)出版[7]。1983年起,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1990年,獲得蘇聯人民友誼勛章;同年獲第一屆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8]
選自網路

㈡ 巴金是現代什麼家和什麼家,他創造的小說是什麼丶什麼、什麼、合稱為激流三部曲

不是「創造」是「創作」。

巴金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翻譯家,他的創作的《家》、《春》、《秋》合稱為激流三部曲。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除巴金外,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黃樹輝、餘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

1990年,獲得蘇聯人民友誼勛章;同年獲第一屆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2)中國人巴金現代小說家擴展閱讀

由《家》、《春》、《秋》三部長篇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巨制。其中,第一部《家》不僅是巴金文學道路上樹起的第一塊豐碑,也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現實主義傑作之一。

在現代文學史上,揭露封建制度的弊害,是許多作家所關注的一個重要主題。但是,像巴金這樣曠日持久地堅持表現這一主題的作家並不多,像《激流三部曲》這樣從內部對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寫的大型作品,更是罕見。

撕開封建家族制度虛偽的面紗,顯露它吃人的本質,並明確揭示它「木葉黃落」的窮途末路,是巴金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的一個特出貢獻,也是《激流三部曲》最傑出的思想意義所在。

㈢ 巴金是現代文學家還是當代文學家啊

是現代。因為巴金主要活躍於現代,主要作品也是在1949年前完成的。

㈣ 中國現代最具影響力的十大作家(活著的)

中國現代十大作家
1.近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
魯迅先生的文字辛辣、尖銳、狂熱、陰冷、沉鬱、深邃、濃黑、悲涼,既憤世嫉俗、冷酷無情,又悲天憫人、憂世傷生,撕掉了五千年文明的虛偽面孔,刺痛了億萬國民久已麻木的神經,催人奮進,發人猛醒。魯迅先生用他的黑暗照亮了我們的黑暗,由此,使我們於無邊的孤寂彷徨苦悶空虛近乎窒息無所希望的痛苦深淵中得救。先生已然作古,但其文字、其精神,必將歷千年而不滅、萬民信而得永生。
2.傑出的語言大師:老舍
現代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20世紀30年代就成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以諷刺幽默和詼諧輕松的風格,贏得了人民的喜愛,被譽為「人民藝術家」。一生勤奮筆耕,創作甚豐,且形式多樣。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為題材,愛憎分明,有強烈的正義感。人物性格鮮明,細節刻畫真實。能純熟地駕馭語言,善於准確地運用北京話表現人物、描寫事件,使作品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
3.新文化運動代表:周作人
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現代散文開山大師」之稱。他最早在理論上從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藝性的敘事抒情散文,對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其散文風格平和沖淡,清雋幽雅,洋溢著深厚的中國、東洋、西洋古典與近現代文化素養。
4.鄉土文學之父:沈從文
中國傑出的小說家和歷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過三十多部短篇小說集和六部中長篇小說,結集約有80多部,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也是少數幾個擁有世界性聲譽的現代中國作家之一。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小說融寫實、紀夢、象徵於一體,語言格調古樸,單純而又厚實,朴訥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在中國文壇中被譽為「鄉土文學之父」。
5.難以逾越的高峰:林語堂
在美國華人文學界,林語堂的文學創作,從質量、成就和產生的影響等方面來說,至今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他在美的文學創作向西方社會介紹一直遭誤讀的中國社會和東方文明。身受中西文化雙重浸染,將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和對中國文化的深厚情感及使命感,糅合成一種中庸而不失諧噱的筆調,用睿智通達的語言娓娓道出了中國人的道德、精神狀態與嚮往,以及中國的社會、文藝與生活情趣。
6.卓越現代戲劇家:曹禺
卓越的中國現代戲劇家。前期極富創作力,作品具有強大藝術感染力,其處女作《雷雨》問世,在中國現代話劇史上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它被公認為是中國現代話劇真正成熟的標志。他創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被譽為「四大名劇」,其藝術功力所達到的境界,迄今為止,尚無人能超越。
7.孤高傳奇才女:張愛玲
中國近代史上最負才情的天才女作家,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將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作品世俗而又自我,陰柔而又冷漠,善感而又超脫,用古典筆觸寫出現代情感,雅俗共賞。
8.卓越文壇的巨匠:巴金
現代文學家、翻譯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的長篇小說創作在我國現代小說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譯著和散文也很多。
9.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
博大精深,學貫中西,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兩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績。治學融匯多種學科知識,探幽入微,鉤玄提要,在當代學術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譽為文化昆侖和「二十世紀人類最智慧的頭顱」。長篇小說《圍城》風格幽默,妙譬可人,內涵充盈,兼以理勝於情,被譽為小說中的宋詩,成為現代文學經典,甚至有論者認為是現代中國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常識文學篇。
10.編程與文學俱佳的天才:王波
編程能力高超,精通各種語言,但不滿足於IT界的成績。踴躍開拓文學界的新土,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著作。在編程方面的代表作有:《Java架構師指南》《jQuery EasyUI開發指南》,幫助了無數莘莘學子。文學方面的代表作有:詩集《碎裂》,長篇小說《北上廣漂流》《垮掉的一代》,詩歌別具一格,發人深省,小說則凝聚現實,緊跟時代,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收獲良多,充滿了哲學意味。

㈤ 巴金,中國現代著名作家,( ) 人,他的小說( )、()、( )合稱為「激流三部曲」。

巴金,中國現代著名作家,( 四川成都 )人,他的小說 《家》《春》《秋》 合稱為「激流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巨制。其中,第一部《家》不僅是巴金文學道路上樹起的第一塊豐碑,也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現實主義傑作之一。 巴金簡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於成都一個舊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進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讀書,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大量閱讀西方文學和社會科學著作,尤其受到社會主義思潮中無政府共產主義理論的影響。1921年與朋友一起參與半月社和均社等社會團體的工作,1922年開始發表詩歌創作。1923年4月離開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並在東南大學附中讀完中學。1925年與朋友組織民眾社,辦《民眾》半月刊,並從事無政府主義的理論探索和社會運動。 1927年巴金赴法國巴黎求學,這期間積極參與營救被美國政府陷害的義大利工人領袖薩坷、凡宰特的國際性活動,並受其影響寫作了中篇小說《滅亡》,歌頌為理想而獻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國後,因無政府主義運動已經失敗,將絕望與憤怒的心情寄託於文學虛構。所創作的小說有兩大主題: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會專制制度的罪惡,代表作有《春天裡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熱烈、真誠,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巴金於20世紀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斷到南方和北方去旅遊,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記。1934年秋去日本,寫作小說《神》、《鬼》、《人》,風格漸趨平和穩健。1935年回國參加朋友創辦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總編輯。編輯了《文學叢刊》、《譯文叢書》、《文化生活叢書》等大型叢書,在發現文學新人,推薦優秀作品方面,為20世紀30-40年代的新文學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抗戰爆發以後,輾轉於廣州、桂林、上海、重慶等地,將理想融入知識分子的民間出版事業。抗戰後期創作風格轉變,以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為主,表現出深厚的人道主義,代表作有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後,歷任全國文聯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名譽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收獲》和《上海文學》主編,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多次出國訪問,創作了大量散文游記,以及反映朝鮮戰爭的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頌新的時代和歌頌英雄為主調,並與作家靳以創辦合編大型文學刊物《收獲》。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陸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愛妻。1973年起悄悄翻譯俄國民主革命家赫爾岑的回憶錄《往事與隨想》。 1978年"文革"結束後,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識分子在20世紀所走過的道路和教訓,並以個人為解剖對象,寫作了五卷《隨想錄》(包括《隨想錄》、《探索集》、《真話集》、《病中集》、《無題集》),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挖掘知識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革博物館,寫得沉重、真誠、深刻,被文化界譽為是"一部說真話的大書"。 巴金1982年獲義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獲前蘇聯"人民友誼勛章",1990年獲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創設特別獎",1993年獲亞洲華文作家文藝基金會的"資深作家敬慰獎",1998年獲第四屆上海文學藝術獎傑出貢獻獎。 巴金晚年出版隨筆集《再思錄》、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等。由於在思想上和文學上的突出成就,也由於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後一直成為學術界研究中國20世紀文學和知識分子道路的重要對象,自1989年起,全國共召開過四屆巴金國際研討會,出版過十幾種研究年譜、傳記和理論專著。

㈥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與茅盾、巴金齊名的另一位長篇小說家是

d 老舍

㈦ 舉例說明巴金對現代家庭家族的小說的貢獻

巴金的長篇小說以描寫家庭生活為主,並且帶有強烈的自傳性。他的短篇小說則題材多樣,涉及范圍相當之廣。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會,家庭是構成社會機體的細胞,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巴金的創作實踐表明,他最喜歡通過描寫家庭生活情景來反映社會生活的狀況及其發展變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為著。《激流》通過描寫高公館的由盛轉衰及其分崩離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漸沒落的過程,表現了封建專制制度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謳歌了青年們的覺醒和反抗。同時高公館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為原型而書寫,帶有強烈的自傳性質。《寒夜》通過描寫汪家的解體過程揭露了當時大後方社會的黑暗。作者著重表現的是小家庭內部的矛盾沖突,比如婆媳爭吵,夫妻失和等,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真實 、細致的描繪表明,汪家悲劇的根源在於國民黨政府的黑暗、腐敗。這部作品又一次體現了巴金創作的特色,把家庭當作社會的縮影來描寫 以家庭生活畫面來折射出時代的風雲變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婦》、《豬與雞》、《團圓》等短篇小說中也有對這一題材的優秀運用。[11] [12]
巴金的短篇小說題材豐富多樣,但總體也可歸結為六類,其一,書寫外國人生活的作品,這類作品集中在《復仇集》、《電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這類作品描寫了許多外國人的故事,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外國人形象。其二,反映農民 工人 知識分子 小公務員 革命者等各階層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他們的反抗斗爭。其三,是收在《長生塔》中的四篇童話,即《長生塔》、《塔的秘密》、《隱身珠》、《能言樹》作者藉助童話這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 中的三篇歷史題材的小說,即《馬拉的死》、《丹東的悲哀》、《羅伯斯底爾的秘密》。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社會生活,總結了那段歷史的教訓。其五,描寫 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現了他們的不幸遭遇,收在《發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體現了巴金創作風格的轉變。其六,反映志願軍生活,即表現戰爭題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說集中。這些作品是巴金小說創作的最後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對新中國文學事業的重要貢獻。[11] [12]
另外,巴金的中長篇小說的題材也具有多樣性,《滅亡》、《新生》、《愛情三部曲》、《海的夢》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園》等則是表現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礦工生活和斗爭的中篇小說,《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國統區小市民、小公務員的悲慘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寫各階層人民抗日活動的長篇小說。總之,巴金小說的題材是具有多樣性的,是豐富多彩的,他的小說反映了中國現代杜會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況,表現了現代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12]
語言風格
巴金的語言風格特徵明顯,總體來說他的語言是熱烈、明快、樸素的,然而就情感對語言的影響,又可分為前後兩期來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語言風格著稱,感染性極強,故而巴金前期以《家》為代表的小說受到青年人的熱烈追捧;而以小說《憩園》為節點的後期作品語言則開始由熱轉冷,筆調變得深沉、悲哀和憂郁,到了《寒夜》則將這種悲劇式的語言藝術提煉到了巔峰狀態。巴金前期作品語言的氣勢和節奏激越奔肆,一瀉千里,無法以遷回婉轉,含蓄凝煉對其加以規范;熱烈酣暢,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圓。這種顯示著「語句和生命是進合為一的」語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團火似的燃燒著,也使別人燃燒」。然而巴金也絕非只是一味任情縱筆、狂放無羈以至流於粗糙簡濫。在具體駕馭這種平白率真、熱烈酣暢的文字時,巴金注重隨情緒的起伏變化和延伸發展來安排句法的構造、修辭方式的搭配和音節的長短相間,讓語言在熱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揚頓挫的節奏和旋律,產生一種流暢回環的音樂美感。如作品《春天裡的秋天》中:「我抬起發熱的臉,去看蔚藍的天,去迎自由的風。我的眼裡卻裝滿一對大眼睛和兩道長眉。那對大眼睛裡充滿著愛情,春天的愛情,南方的愛情。」這一句並沒有使用整齊的韻腳,也不講究聲調的平仄搭配,詠玩味間卻給人一種抑揚有致,明快優美的音樂享受。這種富於音樂美的語言,是巴金語言抒情風格的重要特徵。[13] [11]
從《憩園》開始,巴金則逐漸把感情「隱藏」起來,放在文字之外,情節以內,不再像前期的《激流》一般直接吐露內心的情感,而是轉而開始大量運用冷性色彩詞隱晦、冷靜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做到動人而不致「引人注目」,以《寒夜》為例,整部小說所用的色彩詞彙除了灰黑,就是昏黃、慘白,從心理上給我們以沉重的壓抑感,加重了對作品的悲劇感受。而晦暗的語言色調作品語言的旋律遲緩,音調低沉,從而與作品的題材和抒情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使得作品的悲劇感頓生,調子也更加悲哀、憂郁。

㈧ 中國現代作家都有哪些

1、巴金(1904-2005)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筆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

後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1982年曾獲「國際但丁文學獎」,巴金先後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等職。

2、丁玲(1904-1986)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又名蔣冰之,湖南臨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51年《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

3、趙樹理(1906-1970)現代小說家,山西沁水縣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登記》等。他的作品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被譽為「山葯蛋派」。

4、周立波(1908-1979)現代作家,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曾榮獲斯大林文學獎。解放後,他參加《解放了的中國》彩色影片攝制工作,再次榮獲斯大林文學獎。另有長篇《鐵水奔流》《山鄉巨變》。短篇小說《湘江一夜》獲1979年短篇小說一等獎。

5、孫犁(1913-2002 )現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省安平縣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澱》;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他的小說充滿詩情有「詩體小說」之稱。

㈨ 巴金是現代文學作家,他的主要代表作都有哪些

巴金的主要代表作有《滅亡》、《激流三部曲》、《憩園》、《愛情三部曲》、《寒夜》等。

巴金是中國現代極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原名李堯棠,筆名巴金的“巴”是為紀念同學巴恩波而用,“金”則取自克魯泡特金。他第一次採用巴金這個筆名是在他的第一部小說《滅亡》中。

《寒夜》描寫了在抗戰期間,一個自由戀愛的家庭在現實生活面前,由美好走向破裂的故事。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病態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生活的煎熬痛苦。

巴金先生的作品大都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批判舊社會封建制度腐敗,也表現出了他對自由平等思想和信仰的追求。

㈩ 求現代中國最著名的十位小說家

魯迅,雖然小說不多,但篇篇精彩。
巴金,前期小說感情泛濫,後期小說,特別是《寒夜》,挖掘人心的深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了。
老舍,《駱駝祥子》,放在世界文學之林中,也是大師級的作品。
沈從文,邊城一曲是哀傷。
張愛玲,繼承中國古典小說的精華,又用西方心理分析的方法擴展表現人心的深度。

張恨水,通俗文學的一面旗幟,作品是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產物。
茅盾,雖然人們說他的子夜只不過是高級的社會政治報告,但是他的腐蝕等一系列作品,抓住人們的幻滅情緒加以表現,也是很不錯的。
趙樹理,解放區的文攤作家,雖說政治對他產生很大影響,但是他的小說卻從民間土壤里吸收養分,妙趣橫生,不落俗套。
吳濁流,台灣文學家,《先生媽》敏感把握住殖民地人物的病態心理,並對以後的台灣文學創作有重要影響。
艾蕪,擴展了漢文學的表現范圍。

其他還有很多作家,比如台靜農,柔石,穆時英,蘇青,無名氏,徐吁等等,很難用十個來描繪出現代文學。

熱點內容
短篇科幻小說摘抄 發布:2025-02-09 01:51:18 瀏覽:980
古代小說肥婆 發布:2025-02-09 01:49:44 瀏覽:489
簡單易讀的英語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9 01:24:21 瀏覽:944
科幻小說好的立意 發布:2025-02-09 01:23:02 瀏覽:628
夫君耳朵毛茸茸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9 01:09:15 瀏覽:172
經典的好看的仙俠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9 01:02:02 瀏覽:741
以環保為題材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9 00:43:27 瀏覽:524
小說玄幻加愛情一類的 發布:2025-02-09 00:16:24 瀏覽:29
科幻小說密室輻射 發布:2025-02-09 00:13:56 瀏覽:595
主角心態正常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9 00:04:21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