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題材獲獎微型小說
A. 校園題材的散文小說……
我喜歡散文,於是喜歡散文類的作品,每每到書店找書,看過來看過去都看不到純正的散文書刊,於是問一下售貨員,售貨員才把我領到最暗的角落裡或者是擺在最沒有人注意的地方一指,於是我看到了我喜歡的東西,只有那麼幾本孤零零的放在被人們遺忘的角落裡。
想想也真的可笑,什麼都跟潮流,連文學也不例外了。
我喜歡讀散文,也喜歡寫散文,可我寫不出魯迅的《三味書屋》,也寫不出朱自清的《背影》以及巴金先生還有很多很多寫的很好的散文名作。我大概屬於散文寫作中的另類吧。我沒有很好的文化背景,也並非從業文界,寫文章只是我一個最大的愛好,我的寫作都是生活中的所見所想,以及有感而發而寫出來的小東西。很多的時候連自己都很疑惑,我究竟寫的屬於什麼文體,當我的文章被越來越多人認可的時候,我才知道不管是什麼文體,還是要讀者認可才行。
就這樣一直堅持業余寫作的這么多年,我也從讀書、寫作中琢磨到了,什麼是散文,可是屬於散文的定義很寬,我理解最深的是「形散而神不散」,一篇文章,看著好像寫的散亂無章,仔細讀了,卻從中明白了深刻的內涵。至於散文的定義,想要搞的透徹,真的很難,中國寫的好的散文作家很多,所以我根本就不敢班門弄斧的胡吹。
不敢在大師面前胡吹,但是做一個虛心的學生也不為過,學生即為徒弟的意思,徒弟說錯話也沒有什麼過錯吧。散文的最大的特點也許就是一個散字吧,散也不是鬆散的亂七八糟的意思,每一篇文章都要有一個中心,散文的最大好處就是不拘風格,沒有流派,隨心所欲,想寫什麼寫什麼,只要你的中心不亂,構架可以隨處延伸。
散文要的是真,只有真情實感寫出的東西才能感人。散文這一文體和別的小說、詩歌不太一樣,小說可以虛構,散文要的是從心底流出的真情實感。小說還有詩歌等都有什麼流派,而散文不需要這些,一個人和一個人的思維不同,經歷的事情也不同,刻意寫出的散文只是空洞的,只有讓語言從自己的心底里流淌出來,才有了散文的美。我就是我,我不能追求別人的,我只有大膽的把自己內心的情感暴露出來,寫出自己的感悟,張揚出自己的個性,讓人在閱讀的同時,能看到一個充滿個性的我。這也說明了散文的「散」字,散就是我們可以寫出我們的喜悅,我們的痛苦;生活中的分,生活中的合;工作中的喜怒哀樂;官場中的黑與白等等很多不拘事物和環境的東西。這些只要不脫離真字就行,如果我們老是模仿名家的文章而寫出一些班門弄斧的東西,那文學就失去了發展的潛力。
散文還需要兩個字,那就是「朴實」。散文的語言,一般和現實生活是分不開來的,所以不需要那些華麗的語言,只要是朴實的語言透出真實的情感就是了。如果通篇文章都是華麗的辭藻,不免使人看著有種故意造作,華而不實的感覺。相反我們曾經讀過的一些魯迅和朱自清的很多作品,通篇沒有什麼華麗的語句,就象是在簡單的敘事,卻流淌著自然的真情,感動了無數的讀者。因為生活本身就是真實的,不是虛偽造作的。所以從什麼地方來到什麼地方去,我們寫文章的本質還是要還原社會中真實的東西。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來老舍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美麗的東西是不加修飾和打扮的,真正美麗的人是不需要多施脂粉的……」是啊!散文的本身就是最貼近人的生活的,沒有任何修飾和造作,把心底的語言融入筆下,讓文章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這樣的文字才更加的堅強有力。
我最早喜歡上散文,還是上中學的時候讀了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通過父親的四次背影,寫出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以及夾雜著人物的穿著和言語,突出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特色。通篇文章沒有一絲華麗的辭藻,全是用白描來敘述的。我記得有這樣一段:「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父親的背影,兒子是太熟悉了。但這次要描寫的,卻不是那常見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場合下,使他極為感動、終生難忘的那個背影!作者不施濃墨,不用重彩,朴實的語言中透出作者對父親的一言一行都牢記在心底深處。那個時候,我雖然對寫作還不懂,可是我卻被作者朴實的文字所感動了。直到現在,那些朴實的感動依舊種植在我的文學之海。
我開始寫字的時候,總以為散文比別的文章好寫,散文不象詩歌什麼的隱喻性太強,可以不拘泥什麼,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有時想想,不拘泥什麼也不能胡寫,一篇文章的內容與反應出來的一種現實是緊密的相連的,如果整篇文章散亂無章,寫完了,讀完了,也沒有一點現實意義,就有種詞不達意的錯誤,讓人感覺在讀一篇流水帳,我在好幾個網站當散文版的編輯,看到了很多寫散文的作者,寫好的很多,也有一部分人把散文領會錯了,寫出的文章不叫散文,充其量也是記日記的一種。
散文寫起來不難,但是要真的寫好卻不是很容易的。我私自認為,每開始寫一篇文章的時候,先在心裡樹立一個中心,然後在下筆的時候,融入自己的真情,包含真情的文字容易讓作者感動,好的散文都是發生在身邊的真實生活片段,離開了生活,就失去了散文所要表達的主要意義,也就失真了。我們每寫一篇文章,都有一個意圖,也就是這個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中心,用心底的語言寫出生活中的事情,這樣一篇好的散文就出爐了。
散文所要表達的東西很多,只要你在生活中認真的觀察,一件小事,一個笑臉,一棵樹,一朵花,一杯水,一個影子,一根紅絲線……很多很多細微的事物,只要我們能夠讀懂它,都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就像我在我的散文集《愛的預約》後記里寫的:「我是一個感性的人,容易被身邊一些微小的事物感動,這也是引起我愛好寫作的最大原因。我不想當什麼作家,我只想把自己對大自然和周圍生活的這種特別敏銳的觀察力,還有一種深刻的感知力,融入到我的筆下,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讓讀者都能樹立起生活的信念,感受生命的美麗。」
散文在線(www.sanwenzx.com)首發網址:http://www.sanwenzx.com/jiqiao/12995.html
B. 求4篇校園微型小說(一二百字的)
我有幾篇,您可以隨便挑選!!!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在人生這所學校中,挫折是一門必修課。
這門課增加了我們的勇氣;增強了我們的意志;堅定了我們的信念,使我們更堅強、更勇敢、更樂觀……我有這樣的親身體驗。
我愛好民樂,喜歡琵琶。剛學它時,我遇到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挫折。這些挫折幾乎將我打倒,一度我准備放棄琵琶。當我心灰意冷時,一次成功的登台演出,使我得到了許多人的好評。
我笑了,這次成功使我懂得了挫折的美麗,明白了如果生活中沒有挫折,生活就平淡得好似一杯白開水;如果生活中沒有挫折,像一望無垠的沙漠,沒有一點起伏,那麼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
也許,你還在搖頭,說這些並不能說服你,那麼請看貝多芬。貝多芬雙耳失聰,要知道,音樂家失去了聽覺就像駕駛員失去了眼睛。但他卻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以一句「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讓命運使我屈服」激勵著自己,繼續在音樂領域里奮斗,他創作出了不朽名曲《第九交響樂》。這不僅使他的生活有了美妙的旋律,也為全世界喜歡音樂的人們帶去了精彩的生活與美的感受。
司馬遷獄中寫《史記》;吳承恩在科舉中屢遭挫折,但他並沒有放棄,寫出了《西遊記》;一生不得志,生活貧困的蒲松齡創作出了中國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魯迅在黑暗勢力的迫害下,仍能寫出眾所周知的《彷徨》、《吶喊》……還有全身癱瘓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因患小兒麻痹症而終身殘疾的小提琴王子帕爾曼……
當這一個個活生生的實例展現在你面前時,你還搖頭嗎?你還認為挫折僅僅是阻擋你前進的障礙嗎?
其實,生活似大海,挫折就似大海中的波瀾,賦予大海以壯麗與神秘;生活如藍天,挫折如藍天中的白雲,星星點點,卻布滿天空;生活像一張白紙,挫折則像一支支畫筆,為生活這張白紙描繪出美麗的圖畫;生活是一個樂章,挫折則是這樂章中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奏響的優美樂章……
假如你選擇了藍天,就不要渴望風和日麗;假如你選擇了陸地,就不要渴望大陸平坦;假如你選擇了海洋,就不要渴望一帆風順。讓我們勇敢地面對挫折,生活因為有了挫折而更加精彩!
合作與奇跡
三月叩響了春的大門,百花綻放,嬌艷無比。引得路邊的行人都停下腳步,嗅著空氣中陣陣芳香,心情格外舒暢。可是,在這和諧的美景中,一棵枯樹破壞了它們的整體美,讓沉浸在美景中的人們總感覺有些礙眼。
萬物吐綠時,它沒有抽芽,因為它的生命已經終結了。它不能再繼續它的使命了,因此在燦爛的三月,它是孤獨的,沒有人青睞它,除了鄙視的目光。
和它一樣被冷落的還有一棵牽牛花,它已在冬的懷抱中醒來,准備迎接新的春天。可它無處生長,因為它要藉助別人的肩膀來支撐自己柔弱的身軀。它四處求助,但那些怒放的鮮花、碧綠的樹都只是昂著它們高傲的頭,嘲諷地說:「什麼,借人依靠?這不等於是貶低了我們?你還是別做夢了!」牽牛花被它們譏諷得垂下了頭,眼中滿是晶瑩的淚花,不知如何才能找到歸宿。
在絕望時,冥冥中傳來一陣聲音:「到這兒來吧,我願意和你一起生活。」牽牛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根救命草,它帶著贏弱、顫抖的身軀攀上枯樹。
清晨,當太陽未露出它的笑臉時,露珠在枯樹上跳躍著,輕輕地將牽牛花從夢中喚醒,把天下最純的水給它飲下。當太陽的溫暖灑滿大地時,枯樹和牽牛花一起聊天、談心。夜幕降臨,它倆在皎潔的月光的陪伴下安然入眠,夢中還帶著甜甜的笑。
朝朝暮暮,春在悄悄中離去,昔日嬌艷動人的鮮花也凋零了它們最後一片花瓣,那光禿禿的花枝在微風中搖曳,分外孤寂。花兒們不停地詛咒著,惡罵著時光的無情飛逝。但它倆卻沒有一絲怨言,相互扶持,忍受著炎熱的曝曬,不停地相互安慰。同時,它們也是高興的,因為牽牛藤的葉子已經很茂盛了,並有了花骨朵。它們企盼著牽牛花綻放的那一天。
一天早晨,枯樹被一陣幽香喚醒,睜開眼睛——驚住了。
牽牛花開了,那白色夾雜粉紅的花開滿了整個藤蔓,也開滿了整棵枯樹,它們相視一笑,彼此的眼中注滿了真情。
當人們和往常一樣路過此地時,不經意間就發現了世間的最美,贊嘆中更多的是對那種合作精神的欽佩。每一個過路人都不由得對這幅美景肅然起敬。
枯樹支撐著牽牛藤,牽牛花點綴著枯樹——這便是奇跡。
我找回了自信
「歲月在無聲地溜走,終於,采野花、數星星的日子紛紛飄散在發黃的掛歷上,離我們遠去,那份快樂也將永遠被鎖在記憶的門檻里。隨之而來的,是幻想破滅後的絕望和失落。但,我不甘失敗,我不甘寂寞,我要點燃我的心燭,讓它驅散彌漫在我周圍的黑夜,讓它熔化覆蓋在我心頭的片片寒冰……」寫完上面的話,她合上了自己那精美的日記本,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抽屜里,扣上鎖,同時,也把那份自信埋入心底。
C. 介紹幾本校園題材(大學)的小說
三重門 夢里花落知多少 ----<零下一度> <像少年啦飛馳>
D. 反映大學生活的微型小說
綠茶的故事
我喜歡喝綠茶,也只會喝這么一種飲料。可樂太刺激了,不適合我。咖啡太深沉了,不適合我。清水太平淡了,不適合我。
風很開朗,我卻很內向。他就坐在我的後坐,卻很少聊天。
十四個月前,他突然向我告白。他在我的後面輕輕地說了句話:「清兒,我喜歡你……」我以為是自己聽錯了,沒有理會。於是,他又說第二遍:「清兒,你聽到我說話嗎?我喜歡你……」「你在開什麼玩笑啊!」我轉過頭去,才發現他滿臉通紅。「我是認真的。」
十二個月前,我被他的誠心而感動,答應了。十一個月前,我們變得很甜蜜,微妙,像在喝蜜糖似的。
「你為什麼喜歡我?」
「怎麼女生都喜歡問這種問題啊。」
「我自問又不漂亮又不聰明,你為什麼喜歡我?」
「因為你很安靜,你沒聽說過嗎?安靜的人和開朗的人永遠是最相配的嗎?我喜歡你清水般的性格。而且,其實你很漂亮。」
「是嗎……」
說實的,我真的真的很喜歡他。大概是由於他的真誠,也大概是我對他的那句話的相信吧。
風很開朗,很喜歡打籃球。我喜歡看著他打球,自己就在一旁傻笑著。然後,准備一罐可樂和一罐綠茶。可樂是他的,綠茶是我的。我喜歡看著他和他的男的、女的死黨在班裡打鬧。我不喜歡這么的瘋玩,也只會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開心地笑著。
一直都甜蜜著,開心著,幸福著。
六個月前,風和我慢慢地學會評論對方的言行。每次打完球,看見我手中的永恆不變的綠茶,蠻不高興地說:「綠茶有什麼好喝的嘛,淡得像水又不是水,卻還要加那麼一點點甜味,怪極了。」「我也不喜歡可樂呀,這些刺激性飲料飲料對身體無益。」我也總會不甘示弱地反駁。同樣的,我不喜歡他在我面前高談闊論的稱贊別的女生怎樣好,怎樣有趣的,出於女生的嫉妒。「哈哈,阿菲也真夠潑辣的,不過辣得來也真漂亮的,你說是嗎?」「哦,是啊。你就不能別在我面前說這些的嗎?」「有什麼問題嘛。」風一臉無辜的。
四個月前,爭執開始升高,但有時還是會挺好的。我偶爾受不了他的開朗,他偶爾也受不了我的沉默寡言。
30天前,我決定說出最後一句話。「我們還是分手吧。」「為什麼??」風十分緊張的問著。「我……」一時語塞,我想不出理由。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他,可是,我們確實合不來。於是,我選擇放手。難道我該這么說嗎?」因為…因為可樂和綠茶混在一起喝會肚子疼的。」我想到了理由,卻又連自己都不知自己究竟在說什麼。「你在說什麼啊。」風一臉狐疑地看著我。我沒打算回答。
我該尋找的,是我的綠茶,而不是可樂。我終於明白了。
E. 大學校園青春正能量微小說二三百字
正能量
青春是一座金字塔。生活要求我們不斷向上攀登,生命要求我們不斷實現人生的飽滿,達到光輝的頂峰。青春是一把豎琴,青春的我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彈奏出屬於我們少男少女的青春之歌。
充滿陽光的青春
操場上,陽光下,一個個少年正向著終點沖刺,不遠處,女孩們一邊跳著皮筋,一邊唱著「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在這片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操場上,少男少女們快樂的跳躍著,呼喊著,對他們來說,這里,是散發自己獨特魅力的最好場所。
陽光,不僅僅是活力,它還是一種興趣愛好。現在,我們身邊總是圍繞著一股「流行風」。「什麼服裝最流行」、「最喜歡什麼明星樂團」……這些都是我們茶餘飯後一直討論的話題。「流行」充斥著整個校園,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不再乏味。
充滿書香的青春
教室里,書聲琅琅,美麗恬靜的校園里隨處都能聞到陣陣書香,這書香與窗外鳥兒的鳴叫聲,樹木「沙沙」的搖擺聲相呼應,成為了獨特的校園景象。
書,貫穿了整個校園生活。午休時間,許多同學跑上跑下忙著去圖書館借書,也有些同學正手持一本書,或是小說,或是名著,悠閑地坐在長椅上看著,還順便欣賞了一下周圍怡人的風景。真可謂是「書香陣陣,不亦樂乎」。
有些叛逆的青春
家長,老師期盼我們在他們所鋪就的軌道中運行,可我們還是時不時的偏離,這就是叛逆。正值大好春光的我們無論什麼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時被家長們教育幾下,在他們面前還一副低頭認錯的模樣,沒過多久就又犯了,不過,叛逆正是我們這些少男少女們特有的個性,不叛逆的青春會是多麼乏味,隨心所欲的感受正是我們所希望的,但卻不太可能完全實現。
讓我們用如火的熱情裝點青春,隨著青春的旋律,踏著青春的舞步,登上成長的舞台,盡情地放飛青春!
F. 誰有《感動中國大學生的一百篇微型小說》
隕落的天使(劉會然)/2 細節描寫凸現人物本性(蔡業理)/2 欣賞你的孩子(馬婧)/4 母愛的力量(小泊/)4 愛我願意附出(馬杏珍)/5 一分硬幣(李久文)/6 一分硬幣的價值(陳群珍)/6 師者:人類之魂也(鄒漢龍)/6 借你一個微笑(楊保中)/8 微笑的力量(吳昌發)/9 往事(夏軍星)/10 英雄人物的塑造(吳碧雲)/11 水(王保中)/12 水·人才(龐湛英)/12 讓兒子獨立一回(凌鼎年)/14 情節蘊藉與懸念省略(蘇海平)/15 陽光下的守望(顧振威)/16 母愛的威力(鍾全仁)/16 傻得像個博士(尹錫華)/18 教育=學歷=金錢(郭靜怡)/18 狠心的孔慈把藍風丟了(王寧)/20 為什麼要放棄呢?(鄭楚雲)/20 聊天惹的禍(井偉平)/22 反轉突變與人物的心態(黃華生)/22 愛情「雀斑」(恆亞)/24 在平淡中感受美(梁巧燕)/24 Kathy的窗子(雅迪健)/26 學會拐變(莫煥蓮)/26 網上有約(金光)/27 曇花網戀(宗利華)/28 我是一條魚(宗利華)/29 淺析微型小說中的網路愛情(陳艷)/30 老爸的味道(侯德雲)/32 生命的追問(李春燕)/33 讀懂軍嫂(郭乃軍 鄒秋月)/34 畫面里的故事(賈瓊)/34 冷冰冰的繼父(趙再年)/36 愛不再冷冰冰(周林麗)/36 流淚的月亮(陳永林)/38 空白的愛(梁妙玲)/39 生死之交(李志)/40 士為知己者死(施燕冰)/40 私房錢(佛劉)/41 無私的私房錢(何少潤)/41 新房(和蓮芬)/43 平淡的故事,深刻的反思(馬春妹)/43 月9日 整個世界都是雨(林小初)/46 初戀,與你擦肩而過(林燕)/47 不怕兩千年的孤寂(格斯特)/48 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葉蓮子)/49 看夕陽(吳萬夫)/50 用血與牙齒換來的幸福(韋瑞豪)/50 來世·源(風彌澈)/52 緣生緣滅緣還在(梁嘉貞)/54 親愛的,我不會再亂穿馬路(翻跟斗方法)/55 愛我,就悼念我)/56 誰聽見蝴蝶的歌唱(陳毓)/57 核心意象與重復式情節鏈的疊加(黃慧敏)/58 水緣(王信)/60 這情似水柔軟嗎?(劉蘭花)/60 天蠍狼(王娜娜)/62 來自心裡的靈幻世界(劉驅)/63 月9日 整個世界都是雨(林小初)/46 初戀,與你擦肩而過(林燕)/47 不怕兩千年的孤寂(格斯特)/48 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葉蓮子)/49 看夕陽(吳萬夫)/50 用血與牙齒換來的幸福(韋瑞豪)/50 來世·源(風彌澈)/52 緣生緣滅緣還在(梁嘉貞)/54 親愛的,我不會再亂穿馬路(翻跟斗方法)/55 愛我,就悼念我)/56 誰聽見蝴蝶的歌唱(陳毓)/57 核心意象與重復式情節鏈的疊加(黃慧敏)/58 水緣(王信)/60 這情似水柔軟嗎?(劉蘭花)/60 天蠍狼(王娜娜)/62 來自心裡的靈幻世界(劉驅)/63 查案(劉國慶)/65 一石三鳥(李健鵬)/65 冬至(陳慕炯)/67 多義文章多角度剖析(鄭欽飛)/67 機會(劉德明)/69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黃容歡)/69 苦水玫瑰(趙文輝)/71 玫瑰飄香(葉艷芳)/71 橋(談歌)/73 人物形象在冷酷的筆調中顯現(鄭建麗)/73 清官之死(劉景)/75 清官的六悲(颶風)/75 天外財富(北原)/77 散文化的敘述和深層意蘊(黃准燕)/78 一個夜晚(袁小虎)/79 層進心理描寫與真情流露(江宗湛)/79 最貴重的禮物(蘇童)/81 什麼樣的「禮物」最貴重?(鄧林坤)/81 俺當村長不鋪路(閑雲)/84 小微中見大義(成樹添)/84 采訪炒股大王(一冰)/86 運用純對話展現故事(竹林)/87 蒼蠅之死(趙新)/88 構思精巧,魅力非凡(黃健儀)/89 吃一口自己田裡的米(楊漢光)/90 因物顯人與以實襯虛(劉偉群)/90 花開花落(林榮芝)/92 帶淚的笑(李孔蓉)/93 賣羊(相裕亭)/94 貧困不能割捨人的感情(馮思瓊)/95 秘密(萬斌生)/96 善意的謊言(梁秋燕)/97 適應(陳良)/98 虛構中見功力(劉志蘋)/99 歲月(劉國芳)/100 故事突變與寫作意蘊(謝碧)/100 貨之家(滕剛)/103 從修辭角度來解讀作品(鄧燕雲)/103 從疑問入手解讀作品(梁健)/104 單日雙日(林榮之)/106 笑聲里的悲哀(黃志彬)/107 報賬(侯發山)/108 面以現實,用大無畏精神展現自我(陳普敬)/109 喪禮上的女人(凌鼎年)/110 好官?壞官?(黃影)/110 誰的手(馬新亭)/112 誰的手「掩」出了人性道德的醜陋(李觀欽)/112 傳統道德的蛻變(曾偉)/113 院長親戚李小民(熊延玲)/115 另一類痛(李永華)/115 怎樣讓局長生病(陳永林)/117 解剖機關頑症的手術刀(黃景荃)/118 職業證人(程憲濤)/119 鏡頭下的驚悸(何超文)/119 美女桌面(丘脊樑)/121 層層深入心深處(汪洪斌)/121 一分鍾(紀廣洋)/124 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鍾(林鏡攀)/124 心障(喊雷)/125 感悟人生(龐嘉敏)/125 第六次應聘(流沙)/127 提升自我,實現理想(朱慶)/127 慧眼識英雄(林凱恩)/128 兒子的旋律(徐平)/129 獨特的旋律(周繼龍)/129 高貴的施捨(楊漢光)/131 予其魚,不如予其漁(黃朝陽)/131 跟隨一生的偶然(白小易)/133 莫明的追求(張月麗)/133 綠手指(畢淑敏)/135 做生活中的「綠手指」(黎淑敏)/135 霉氣公司(周銳)/137 面對逆境(鄧曉輝)/137 三千年的輪回(腳底板)/139 失去了自我,所以錯過(劉秋瑜)/139 一隻謙虛得十分驕傲的恐龍(谷淑娟)/141 愛情經營術(王薇)/141 看不見的愛(趙宇寧)/144 愛訴諸筆端(馮恩)/144 「何澤魚」縣長的廣告(鄭楚彬)/146 一份意味深長的廣告(鍾珊)/146 二伯父(林志英)/148 事與願違(林善良)/148 媽媽幫我(王盤絲)/150 現行家庭教育觀念要改變(黎銀波)/150 前妻來串門(何承亨)/151 真愛無間(陳星明)/151 小站歌聲(修祥明)/153 雙重意蘊和多種技巧的混用(陳春連)/153 宇和一根木頭(王彥雙)/155 寫作手法與深層意蘊(何賀榮)/155 拔刀(楊漢光)/158 從故事中看人性底蘊(陳麗朱)/158 會說話的牆(朵拉)/160 我們的心靈間不需要「牆」(文刀天平)/160 雞籠(李全)/162 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宋魏娟)/162 進化(紀廣洋)/164 「進化」?「退化」?(余桂仙)/164 碩士生產線(張平)/166 啼笑皆非的「碩士」生產(林育萍)/166 歪脖子(蔡良基)/168 寓於荒誕的深刻寓意(黃建芬)/169 鴨趣(喊雷)/170 怪哉,公鴨也下蛋!(趙聲海)/170 最佳合作(李樹林)/172 讓愛回來(徐梅蘭)/172 無鳥之城(蔡楠)/174 陌生化的創作(蘇微微)/175
G. 感動大學生的100篇微型小說
欣賞你的孩子(摘自青藍黃黑綠《感動大學生的100篇微型小說》)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鍾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水。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鍾,現在能坐三分鍾。其他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這次數學考試全班50名同學,你兒子排第47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時,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就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一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他:「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學校,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對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大學。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突然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我知道一篇,在幫你找會兒
《感動大學生的100篇雜文》後記
幼時在屋後竹林掃竹葉,不小心抬頭看見西邊竹林間幾束金色的陽光稀稀疏疏地照著一地細針,頓然一陣美感,清風微拂,金針翻飛。那個時候還不知道這是遲暮的美麗。
慢慢在人間的日子開始長了,懂得了人世間所謂美麗,終是混跡於有形無形中的往事。雖然終究尋不到過去的「疏疏斜陽疏疏竹」,但仍可從各處覓得,於是也就發現了擁有一雙慧眼的好處。一雙清晰的眼睛可以在濁世中發現真美,那是寒風中一滴熱火。也可在春花爛漫,奼紫嫣紅中找到一片惡心的齷齪來。
雜文獨特的審美視角給予了我這種享受,我總能注意到雜文家深邃的眼神,從那個匕首投槍的年代到現在百花竟爭春的年月。這種眼神貫串了歷史的每一個階段,他們總在丑中找尋美,在美中找尋邪惡這種繁復的空間里詩意地生存。
雜文也讓我學會了怎樣去諷刺,怎樣去戲謔,怎樣似笑非笑,怎樣半帶痴狂。文字的駕馭,比駕馭一匹烈馬要艱難得多。我總要在字里行間凝視作者無限得深意,一字一字的,出奇的細心。當一段引起共鳴的話,或者是獨特視覺得出現時,就如同覓回了失散多年的少年的玩伴,興奮得忘卻身處何地。
至於有人張揚雜文應該「零度情感」和「純客觀觀照」則近乎荒唐,如果脫離了情感,又何來作者的愛憎,何來思維的劇烈碰撞,更何來雜文帶給生活的美。
編輯的時候,我們一直讓雜文感動著,讓同學們的賞析感動著,同時,也為自己為編好這本書而孜孜以求感動著。
每一篇雜文都逃不過編輯的眼睛,我們逐字逐句地把雜文看一遍、看兩遍、看三遍……每看一次,我們就多一份感動。既感動雜文所寫的事情,也感動寫雜文的作者。雜文所體現出的社會責感、現實批判性,或是國家大事,或是家庭小事,或是社會風氣,又或是人性特點,等等,都以一種獨特的視野,沖擊著我們的眼球,扣動著我們的心靈。書已經編好了,但倍受感動的心弦依然在顫動。
同學們的賞析文章,雖然沒有雜文家寫的雜文深刻,但他們卻以大學生獨特的視覺,審視雜文,審視社會,審視人情。同學們的字里行間,流露著大學生獨有的學術眼光,或是結合實際,加以聯系;或是結合理論,加以擴充;又或是理論與實際結合,綜合評析。他們語言的嫻熟,他們表達的深度,他們理論的修養,與專業的評論家相比,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但大學生們就是憑一份年輕而又炙熱的心,關注社會,關注人性,關注生活。我們無不為他們提出的想法而感動。
感動的事多了,我們自己也為自己感動起來。因為編書的時間緊,任務重。除了編書,還要正常上課,所以我們幾乎是日夜開工,馬不停蹄地工作著。我們這樣努力工作,為的就是把一本感動了當代大學生的雜文奉獻給熱愛生活的讀者。
感動之外的,還是感動。我們在此感謝積極向我們投稿的同學,感謝總主編劉海濤教授的指導,感謝關心我們這本書的人。
由於時間倉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漏,懇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不勝感激。
http://www.hwxz.com/html/wxxs/index.html在這裡面找吧,一定能找到,找到後就把分給我吧,謝謝
H. 高中的時候看過的,書名是《感動大學生的100個微型小說》貌似。反正就那個系列的。裡面有一篇文章想找到。
中間的情節可以自己加,不要拘泥,知道大概就行。
I. 感人的校園微型小說
希雅的作品《愛的初告白》,《45°天空之夏》
J. 求青春校園的微型小說
《你不愛我的那些年》不曉得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簡介:
1999年的2117次列車將你帶到我面前或者將我帶到你面前,從此我就再也沒有愛過任何人。
我曾想如果有一班車可以將我們從一個世紀帶到另一個世紀,那麼是否有同樣的一班車,可以將我們從現在帶到過去?
那裡你依然是青翠的少年,沾著露珠穿過霧氣迎著朝陽露出花一樣的臉,對我微笑,如同是一汪大海傾倒過來,鋪天蓋地的都是你影子,猝不及防又無從逃避。
而我還是那個頭發亂糟糟的女孩,束手無策無所適從,連靜默也像是戰栗。
我那麼愛你,又那麼怕你。
我想念你,卻又見不到你。
車能將我們帶去哪裡?又在哪一站不由分說地將我們放置下來?擱置在時間的淺灘亦或無人旁觀的角落?
亦或所有的一切——所有的錯過與遲疑,所有的耽擱、所有的考驗、所有的短暫別離,都是為了讓我離你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