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語言美學讀後感
A. <美學四講>讀後感 1500字左右
由於假期閑時無聊,便在放假前在圖書館里拿了《美學四講》、《溝通人神》兩本書回家閱讀。
在上學期,我聽了一場馬來西亞設計大師設計人,神,生,死的精彩講座,之後產生了好奇之心,想進一步了解其中的奧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關繫到底是怎麼樣的,於是找到了《溝通人神》一書閱讀。
而讀《美學四講》,是因為它經常出現在各任課老師推薦書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書,所以在圖書館里找到了它。
《美學四講》中,作者從「自然的人化」的觀念出發,倡「人類學歷史本體論」之說,立宏觀理論體系,結構嚴密,氣魄恢宏,不單回應了現時流行的中外各美學流派,而且從哲學高度,以主體的實踐和積淀,統一社會與自然,探討美與人的本體存在、美感與心理情感的「數學方程式」、藝術產品與藝術作品、「後現代」等等問題,提出美與與人類命運相關連的前景。
全書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個問題:美學是什麼?美是什麼?美感是什麼?藝術是什麼?作者基於這些問題意識,分別在四講中探討了美學領域的諸多復雜命題。這里既有對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觀點的評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見。由於引入了大量生動貼切的例證,文字風格也淺顯暢達,所以這本書雖然要作美概論看,但讀來又絲毫不覺得繁瑣可畏。整體上作者以簡潔有力、極為濃縮的文筆,旁徵博引,娓娓而談,引領讀者通過仔細閱讀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輝煌的美學宮殿。
在四講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澤厚先生對美和美感的見解。
關於美
中國傳統把一切能作為欣賞對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澤厚認為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價值的審美對象,那麼美總會有一定的感性形式,於是他認為美必須具有感性形式,從而訴諸人的感性。這就談到了審美對象問題。李澤厚把它解釋為:人的主觀情感、意識與對象結合起來,達到主客觀在『意識形態』的統一,才能產生美。
李澤厚認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實踐。所謂「自然的人化」是物質化,是物質生產勞動實踐。美的本質是「人類和個體通過長期實踐所自己建立起來的客觀力量和活動。」
「美是真與善的統一,也就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合規律性是社會美的方面,而從客觀對象說,合目的性則是自然美的方面。他從社會美到自然美進一步說明了人類總體的社會歷史實踐創造了美。
關於美感
李澤厚認為美感問題屬於心理科學范圍,是審美心理學所專門研究的課題。西方美學家認為美是美感所創造出來的,而這個過程有一個中介,就是主觀的審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從審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悅耳悅目,這里耳目不只是認知而是享受,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悅。其次是悅心悅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悅志悅神,它是道德基礎上達到某種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還是整個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爾認為與崇高有關,是一種崇高感,而在中國則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澤厚在《美學四講》中所講的美學是哲學美學,是美的哲學。美屬於哲學范疇,研究的是美的本質問題,而美感則屬於心理學范疇,研究的是審美心理的問題。但是它們都可以從哲學的高度,從人類學本體論出發,用「自然的人化」觀念來探討,於是,歸根到底關於美與美感到底是什麼的問題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來解釋。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與美感的出發點,又是美與美感的歸宿。
看完《美學四講》之後,我還到網上查找了很多學者對四講的個人見解和評論,感覺受益匪淺。
B. 美學散步的讀後感1000字
意 韻 ——《美學散步》讀後感 閑閑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文字,暢游美學的境界,彷彿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體會一份清閑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寧靜的心中,獨戀一份美的意韻。
宗白華先生美的態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這里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宇宙之大,無非虛實相生,美無處不在。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學」,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新鮮活潑的心境,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一。而宗白華先生似乎輕而易舉的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這種境界是「一內在自足的境界,無待於外而自成意義豐富的小宇宙,啟示著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層真實。」它不是從無邊的空間指向無限,而是從無邊回到萬物,返回自身,回歸「小宇宙」。它屬於有限之中,又讓人從有限中發現永恆。可以說,宗先生中的美學思想已然把中國傳統的哲學、美學——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閱讀中思考,我感到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顆珍奇的寶石,它們折射著理性與感性的光芒。或論詩畫與書法,或論音樂與舞蹈,或論建築與雕塑,自然與藝術的乃至整個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論及的,他總在直觀的把握後,欣賞它,贊美它,評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詩人靈感閃現時的思維方式,表達自己精闢的美學見解。如他在評羅丹的雕刻時這樣寫到:「我這次看到了羅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種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調和,何等完滿,何等神秘不可思議!這大自然的全體不就是一個理性的數學,情緒的音樂,意志的波瀾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這宇宙的圖畫是個大優美精神的表現。」讀了這樣的文字,誰會以為他是在評價藝術作品?而又有誰能說這不是在評藝術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論詩時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好一個「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正是可用來總結《美學散步》中所體現的宗先生的美學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筆墨簡淡,而微言大義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尋者,他是美學的醉夢者,他是精神和肉體的勞動者。」宗先生對羅丹的評語又可恰如其分的用來評價他自己。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和感情,那麼美在哪裡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造的意象,獨辟的靈魂,那麼什麼是意境呢?因人於世界接觸關系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或是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於美學中,亘古不變的——芳香泗溢!
C. 急!!!!!!求一小篇美學故事。外加300字讀後感!!!
1.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合上這位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的丹尼爾•笛福在59歲高齡寫的著作——《魯濱遜漂流記》。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後,我滿眶的熱淚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書中的主人公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28年,多麼驚人的一個數字啊!可見他是何等的勇敢。
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魯濱遜•克羅索所乘坐的船在途中不幸遇到風暴觸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倖存。海浪把他卷上了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後,他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英勇卓絕的斗爭。他隻身漂流到一個荒蕪人煙的孤島上。為了生存,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工具等運到岸上,並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槍支和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過不懈的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傢具,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了寵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的奇跡。
魯濱遜曾經這樣說道:「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我會盡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劃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麵包吃,有陶器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兩處較「豪華」的住所……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很多力氣,付出了無數汗水、克服了許多困難才換來的。這樣的生活對於那時的魯濱遜來說,可以算得上豪華了。相比那些遇到問題便退縮的人來說,魯濱遜是多麼的堅強啊!
其實,現在的很多人都是那些遇到問題便退縮,不敢勇敢面對困難。不僅如此,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視子女為掌上明珠,不要說冒險了,連小小的家務也不讓小孩子做,天天總是說:「我的小寶貝啊,你讀好書就行了,其他的就等爸爸媽媽做就是了。」讀書固然重要,但生活的小事也不能忽略。想一想,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如果你連家務都不會做,你能生存到嗎?讀完這部著作後,我不禁反問自己:「如果我像書中的魯濱遜那樣在大海遭到風暴,我能向他那樣與風暴搏鬥,最後逃離荒島獲救嗎?恐怕我早已被那大海所淹沒,被魚蝦所吞食;如果我漂流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幹些什麼?我會劈柴嗎?會打獵做飯嗎?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呢!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創造奇跡,取得最後的勝利。
2.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覺得是那麼親切。想一想,我們已經四十歲的這一代人,有幾個沒有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又有幾個不知道其中那段膾炙人口的名言呢?
翻開當年的愛書,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心一下子跳動得劇烈了起來,彷彿又回到了當年。一個堅強的保爾又屹立在我們的面前。
保爾是一個苦孩子,他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受壓迫受欺侮,處在飢餓和死亡線上。但是,他敢於向不公平的屈辱的社會地位挑戰,敢於起來改善自己和勞苦大眾的命運。他在朱赫等老一輩布爾什維克的教育幫助下,積極投身於捍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保爾一生的經歷實際上是向不公正的命運挑戰,向困難挑戰,向自身的殘疾和不幸挑戰的過程。可是,一個人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苦難和打擊呢?一天之中冒著槍林彈雨向敵人發起17次沖鋒,身患傷寒餓著肚子踩著冰冷刺骨的泥漿修路,從死神那裡掙扎出來,躺在病榻中受盡傷痛的折磨。雙目失明後,他回到家鄉,只求能聽見母親的聲音,然而親愛的母親卻已化作了一堆黃土,即使是這樣,直到最後,他還要把自己的經歷經過升華之後變成精神財富獻給人類:「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那麼在臨終之際,他能夠自豪地說:我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奉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這段名言曾經喚起幾代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去錘煉鋼鐵的意志,它是我們尋求人生價值的豐碑,是我們成長和追尋的路標。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保爾已經過時了,中國早已進入到改革的時期,與保爾相比,我們更了解比爾•蓋茨,更欣賞他,甚至更崇拜他。還有人認為,保爾的意志品質固然非常值得學習。但他終究不過是顆無怨無悔的「螺絲釘」,現代社會更崇尚個人的自身價值的實現和人性的充分張揚,每個人都可能是一部神話。這或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青年的某些價值傾向。誠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努力讓自己過上富足的日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人們對自身的人生理想還有沒有追求的必要呢?保爾精神還應該不應該弘揚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保爾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有著更強的現實性。一個人生目標不明確的人,如何能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與失敗?一個沒有信念的人,往往是一個迷惘無為的人;一個沒有信念的民族,是一個危險的民族。個人的奮斗唯有和黨的偉大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人生才會顯其輝煌,才會更有意義。我想,這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深刻內涵之所在吧。因此,「保爾」不會過時,他不只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豐碑。
重讀此書,獲益非淺!
3.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終於如願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義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4.《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以美國少年生活為主體寫成的。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的聖彼得堡。
故事的主人公湯姆是個天真、活潑而又頑皮的典型美國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湯姆被罰粉刷圍牆,竟施出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願代替他工作,還自動奉上謝禮。後來和夏克逃到荒島去,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教堂為他們舉行喪禮,而他們卻躲在教堂的鍾樓上偷聽。這些頑皮的舉動,雖然不能給我們做模範,但是,他為了正義,毅然地挺身出來作證人,拯救那無辜的罪犯沫夫彼得。並在頑皮之餘,居然和夏克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為眾人欽佩的小英雄。看來,湯姆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實孩子的頑皮有時候正好體現了孩子的天真爛漫。 這種童真過了孩童時代就很難再尋,能讓我們找到的,就只有一點點偶爾才會想起的甜蜜回憶。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艱苦,回想起來你也會很開心。誰沒有在小時候做過一件半件的傻事?當你越長大,你就會越覺得這些傻事有趣。 我說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時隔越久,嘗起來就越香,越純,越讓人回味。
人總是會長大的,除了個兒長高了,身子強壯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長。你對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不過人是要越變越好才是。千萬不能像歷險記里的那個心狠手辣的壞蛋卓伊一樣,他壞事做盡,人見人憎。但最後他還是惡有惡報,得到了一個活活餓死在山洞裡的下場。
看完《湯姆索亞歷險記》,我真羨慕湯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經歷。這本書讓人看起來津津有味,甚至廢寢忘食。我想,《湯姆索亞歷險記》在你煩悶的時候或許能讓你一笑解千愁。
5.大概是考試前的一兩個星期吧,我讀完了老舍的名著———《駱駝祥子》。
可能是由於知識,經驗不夠的原因吧,我還沒能完全看懂,就是看了個大概,雖然駱駝祥子奮發向上,但到了後來,什麼都沒有。我從中了解到了在當時混亂的社會里,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駱駝祥子的正義,他的誠實,他的厚道,使他陰陽差錯的認識到了很多人,有從朋友到夫妻的虎妞,有騙錢的警官,還有樂於助人的······
在老舍的筆下,出現了很多北京市民階層的人物形象。如小商人,小職員,巡警······
小說大概是通過一個洋車夫的苦難史,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好體面,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願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著。後來,經過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虎妞對他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身心都帶來磨難。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墜落。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深刻地揭示了生產這個悲劇的原因。
現在的社會穩定,經濟也在不斷發展。作為青少年,有書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著,鼓勵著。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至少,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奮發向上的精神
6.這本書看完好幾天了,那感覺就像是有一團說不清是什麼的東西一直堵在心裡,很想找人和自己探討,很想讓它澄清。書裡面的經典情節很多很多,那裡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一的重復,就這樣借著幾個點,簡單的說幾句好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築,那些奢華的象徵權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為了自己的願望可以做什麼事情,一切都假借神聖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聖的教堂來展現,展現建築家的審美觀,也就是個人的才華,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聖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從那許多的錯綜復雜的毫無章法的建築群,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的內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後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教堂的尖頂,正是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著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
教堂裡面是那麼的陰森恐怖,這讓人聯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臟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製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這樣的對照下進行的,讓人的心靈深刻的體會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劍,你會盡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層蒙在社會上空的陰雲,那陰雲是邪惡的,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裡面的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的瘋狂的報復。可是你不能,因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著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還有比人喪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印象深刻的是這樣的幾個人物,代表美麗善良的姑娘--愛斯梅拉達。她不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靈,從她對待那隻山羊,救下那個落魄的詩人,對於傷害過自己的卡齊莫多,送上的水和憐憫,對待愛情的犧牲,等,我們看到她是美麗的,她的身上心靈上沒有污垢,她是沒有被污染的。可是,這樣的天使一樣的姑娘,受到的是怎麼樣的對待呢?流浪,在最骯臟的環境裡面生活,被所謂的上流社會排斥和嘲諷,被玩弄,被拋棄,被誣陷,被威脅,最後,作了徹底的犧牲。
書中描寫了一個那樣的社會,和在那個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人物的狀態,麻木的如那個弗比斯,最底層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幾個隱修女,瘋狂的副主教,還有盡全力反抗的最醜陋的卡齊莫多,副主教和卡齊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的姑娘,同樣的遭到了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麼的熱烈,那麼的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為目的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我想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讓人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一些活動,無論放在什麼時候,什麼社會,人的共性是始終存在的,對美好的嚮往,對美好的追求,對美好的贊美,人是一個天使和魔鬼的綜合體,人和人的經歷沒有相同的,也就是說,社會本身就不可能讓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這種不一樣的待遇,讓多少人的內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對美好的追求阿!林林總總的骯臟的巧取豪奪,充斥著我們的眼睛,振盪著我們心靈,我們該怎麼辦?
7.近期,我讀完了俄19世紀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復活》。
「復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種事。我對托爾斯泰頗有了解。其並不是一個科幻作家,因而我懷著興趣翻開了這本書。
書中講述了一任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早年與一個女僕卡秋莎·瑪絲洛娃發生了愛情。聶赫留朵經歷了軍旅生涯後,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後來對卡秋莎·瑪絲洛娃做出了無法彌補的丑惡行為,並拋棄了她,至使其墮落。在多年後,兩人以犯人和陪審員的身份重逢於法庭,做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譴責。為了「贖罪」,他開始了對瑪絲洛娃的「救助」。在為此奔波的途中,聶赫留朵夫親眼目睹了俄國農民的痛苦與貴族的壓迫。最後「救助」終末成功。於是,聶赫留朵夫決定與卡秋莎·瑪絲洛娃同赴西伯利亞流放地。這時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復話」。
讀過後,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後。才漸有所悟:
精神是肉體的支柱,有些人雖仍活在世上,卻只是行屍走肉。受人唾罵。相反之,有的人雖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過上千萬,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於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墮落的人中,也有從新「洗清」自我的人。書中男主角聶赫留朵夫,就是一個從純潔無邪的少年,在經歷了軍旅生涯後,墮落一時,最後終於在精神上恢復了自我。這又體現出了當時俄國政治的腐敗。
我曾經讀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還有對大家說的:在看一類名著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紹。有助於大家理解。
8.簡愛》是一本具有多年歷史的文學著作。至今已152年的歷史了。它的成功在於它詳細的內容,精彩的片段。在譯序中,它還詳細地介紹了《簡愛》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從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許多事。她出生在一個年經濟困頓、多災多難的家庭;居住在一個遠離塵器的窮鄉僻壤;生活在革命勢頭正健,國家由農民向工業國過渡,新興資產階級日益壯大的時代,這些都給她的小說創作上打上了可見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嗇的塑造了這個天才們。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毀滅之手。這些才華橫溢的兒女,都無一例外的先於父親再人生的黃金時間離開了人間。惜乎,勃郎特姐妹!
《簡愛》這本小說,主要通過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
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並沒有絕望,她並沒有自我摧毀,並沒有在侮辱中沉淪.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相反,換回的卻是簡.愛的無限信心,卻是簡.愛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學習生活中,簡.愛仍然是承受著肉體上的受罰和心靈上的催殘.學校的施主羅可赫斯特不但當著全校師生的面詆毀她,而且把她置於恥辱台上示眾.使她在全校師生面前丟盡了臉.但簡.愛仍堅強不屈,化悲憤為力量,不但在學習上飛速進步,而且也取得了師生們的理解.
不久,簡.愛又陷入了愛情的旋渦.個性及強的她同樣保持著個人高貴的尊嚴,在情敵面前顯得大家閨秀,毫不遜色,對於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從容面對.
同樣,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她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是僕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感到自慚性穢,同時對她肅然起敬,並深深地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後來,簡.愛發現羅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現,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他,她對愛情的專一,讓我敬佩.
最後,簡.愛得知,羅切斯特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雙目失明.軀體嚴重殘疾,完全喪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時又妻亡財毀.簡.愛全身心的愛再次投入了他的懷抱......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個體現新興階級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畫了工業革命時期的時代精神
D. 美學是什麼讀後感
閑閑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文字,暢游美學的境界,彷彿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體會一份清閑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寧靜的心中,獨戀一份美的意韻。
宗白華先生美的態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這里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宇宙之大,無非虛實相生,美無處不在。
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學」,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
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新鮮活潑的心境,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一。
而宗白華先生似乎輕而易舉的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這種境界是「一內在自足的境界,無待於外而自成意義豐富的小宇宙,啟示著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層真實。」
它不是從無邊的空間指向無限,而是從無邊回到萬物,返回自身,回歸「小宇宙」。它屬於有限之中,又讓人從有限中發現永恆。可以說,宗先生中的美學思想已然把中國傳統的哲學、美學——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閱讀中思考,我感到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顆珍奇的寶石,它們折射著理性與感性的光芒。或論詩畫與書法,或論音樂與舞蹈,或論建築與雕塑,自然與藝術的乃至整個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論及的,他總在直觀的把握後,欣賞它,贊美它,評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詩人靈感閃現時的思維方式,表達自己精闢的美學見解。
如他在評羅丹的雕刻時這樣寫到:「我這次看到了羅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種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調和,何等完滿,何等神秘不可思議!這大自然的全體不就是一個理性的數學,情緒的音樂,意志的波瀾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這宇宙的圖畫是個大優美精神的表現。」讀了這樣的文字,誰會以為他是在評價藝術作品?而又有誰能說這不是在評藝術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論詩時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好一個「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正是可用來總結《美學散步》中所體現的宗先生的美學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筆墨簡淡,而微言大義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尋者,他是美學的醉夢者,他是精神和肉體的勞動者。」宗先生對羅丹的評語又可恰如其分的用來評價他自己。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和感情,那麼美在哪裡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造的意象,獨辟的靈魂,那麼什麼是意境呢?因人於世界接觸關系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
或是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
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於美學中,亘古不變的——芳香泗溢!
E. 美學感悟 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對美的認識 (要求:字數不得少於2000字。)
美,是一個十分誘人的字眼兒,也是一個迷人的迷。古往今來,它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地連在了一起。大概所有的人都會同意生活中不能沒有美,所以,人們說話,寫文章也就經常要談到美。於是,諸如「山河美」、「青春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等等,經常為人所道。但,這是否意味著人們對美已經十分清楚地了解了呢?不是的!
古希臘聖哲蘇格拉底與希庇阿斯辯論「什麼是美?」,最終未能給出一個終極而本質的定義,不得不慨嘆:「美是難的」。直到科學昌明,哲學繁榮的現在,「美是什麼」的問題仍是一個難解的「斯芬克司之謎」,仍在無休止的爭論中。雖然無數的哲學家,美學家,思想家為了揭開美的奧秘,曾經從不同的途徑進行過艱苦的探索,並提出了種種當時在他們看來最為理想的答案。但他們都未能最終摘下這顆美學皇冠上的明珠。
回答「美是什麼」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它所要求的並不是對個別對象作審美判斷或作經驗性的描述,而是要求在各種美的對象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質,或者在與非審美對象的比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質。美並不是固定的,形而上的,在美的概念下,包含著各種性質上極不相同的事物。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如日月星辰,花草樹木,各種勞動產品以至人物的品質、動作、相貌、表情、風度等等,都可以作為審美對象,都可以是美的事物。要在這些性質上極不相同的各種事物中概括出美的普遍本質,當然是極困難的。再則,美還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變化而相應地發展和變化著。在動態的時空結構中,由於時代和社會的不同,美的內涵極其價值意義也就很不一樣。綜上,正是美的概念內涵的寬泛性、復雜性甚至變易性給美的本質籠上了一層神秘的難以揭去的面紗。
有人認為美是主觀的,他們認為只有人的主觀情感,意識與對象結合起來,達到主客觀的統一才能產生美,按他們的說法就是「椅子不為人坐就不成為椅子」。但這個觀點遭到「客觀論」者的反對,他們認為一個事物能不能成為審美對象,光有主體條件還不行,還需要對象上的某些東西,即這些事物本身具有的某種客觀的審美性質或素質。於是他們反駁說:「為什麼我們要坐在椅子上,不坐在一堆泥土上,因為泥土不具有椅子的可坐性。」
那麼到底什麼是所謂的「審美性質」或「素質」呢?為什麼各種對稱、均衡、節奏、秩序……能給我們美感,而醜陋、荒謬、蕪雜卻不能呢?把它歸結為「無意」、「理性」、「鬼斧神工」嗎?顯然不行。傳統的格式塔心理學派用主客體「同形同構」「異質同構」的學說來解釋審美本質的根源和由來,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它卻對人與對象在形式上的相互對應以及對象上的審美素質作純生理上的解答,這顯然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在這一點上做的最好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美的本質觀。馬克思把關於人的本質理論和把實踐的觀點引入知識論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為科學闡明美的本質奠定了唯物辨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礎。按照這個方法論,要揭示美的本質,必須科學地說明人的本質,正確地說明社會生活的本質。首先,人是自由創造的主體,「自由自覺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的特性」,「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其次,「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所以美的最終根源在於人的自由創造,在於勞動,或者說是一種「人化的自然。美是人的主體性,事物的客體性和社會性的有機統一。這其實也並不難理解:一塊石頭,一堆泥土本身並不美,但經過藝術家們的加工製作,雕塑成精美的藝術品——塑像,就很美了。
但是,我國的美學老人朱光潛先生,在八十歲以後總結其一生對美學研究的心得時說:「『美是什麼』的問題,不可能有公式化的一成不變的結論。各時代和各流派各有不同的出發點和不同的結論。」這一點從二十世紀的中國美學觀念的變遷上,便可見一斑。20世紀的中國美學可以分為四個達的階段:
第一階段:1900—1919年。這是古典美學受到普遍懷疑、深入批判,趨向瓦解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隨著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隨著數千年正統的儒家思想受到猛烈的批判,古典和諧的美的理想慢慢摘下了它往日金光閃閃的王冠,並由中國人逐步趨同的審美取向轟轟烈烈地加冕在崇高美學理想的頭上。
第二階段:1920—1949年。這是20世紀中國崇高美學的前期。其主要特色是強調審美中的悲與苦、血與火、犧牲與追求,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悲劇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國人沉浸在一種悲傷、悲愴、悲壯的情感巨瀾中。它的情感認同,審美取向和新的理論思考都離不開這個「悲」字。
第三階段:1950—1979年。這是崇高美學思想的後期。其主要特色是強調艱苦鬥爭後的勝利,英勇獻身中的偉大,這是審美追求凝結為許許多多各色各樣的英雄形象。我們可以把這個時期稱為英雄期。在這個時期中,美和審美都洋溢著一種驕傲、樂觀的基調
第四階段:1979—世紀末。這是崇高美學思想回落或螺旋上升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更高層次的「和諧」成為佔主導地位的審美意識。這種遠遠不同於古典和諧的新的和諧觀所蘊含的歷史豐富性和民族互補性,使得審美追求多源化,多層次化了。它強調的不是局部的、外在形式的和諧,而主要強調的是整體的,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主體與客體關系的和諧。
由此可見,我們對於美的本質的認識是隨著社會存在或者說審美場的變化而變化的。我們不能單單滿足於那個已得的,現在看來還較為科學的「美的本質」的界定。美都是具體的歷史的,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永恆的絕對的美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美的本質」絕不是一個凝固的概念定義,我們所能做的是在動態中把握它,完善它。
羅丹說過:「美是到處到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在我們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裡,幽靜美麗的街心公園,各種前衛而時尚的服飾,優雅的宮廷音樂……隨處可見,可聞。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美的追求和認識也有了新的發展。那麼,在現實社會里,究竟應該怎樣看待美呢?下面,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美要自然。古人總喜歡用「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來比喻女子的美,的確,天生麗質的女孩總是引人注目的。人的外表美與生俱來,縱使在昂貴、再優質的化妝品也難以達到,而二十左右時的青春正是人一生當中最美的階段,它不需要過多的修飾,自自然然的一顰一笑,都時刻透著一種青春的氣息,這氣息來自人外在的體現,更來自人們的內心,就如同人們說的:「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一樣,更多的美是在於自身與觀者的一種感覺,一種心情。
人們心靈美其實是最重要的,應該說在某種情況下,它是超脫於外表美的一種真正的美。人可以沒有漂亮的外表,卻不可以沒有美麗的心靈,因為外表終究是表面的東西,而人的內心卻是人的根本、本質,是最深層的。我想,有很多人讀過《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中的新王後和白雪公主都是美麗的,而王後因為嫉妒、虛榮、最終落了個終身醜陋的下場,而善良的公主卻因為美麗的心靈而一次又一次地逃脫死亡的魔爪。我想,這並非只是來自於安徒生主觀思想的臆造,而是它真切地反映了人們棄惡揚善的觀點和願望。
如果白雪公主是因為其容貌美和心靈美打動了讀者的話,那《巴黎聖母院》中的卡西摩多,該是純粹的心靈美了吧!他曾被人們認為是城市中最丑的人,沒有人的關愛,有的只是人們的恥笑。但他面對女主人公遭到危難時,卻毅然伸出了自己醜陋卻溫暖的雙手……卡西摩斗的醜陋的,但同時也是美麗的、可愛的,只是因為他有著一顆充滿著溫暖與愛的心靈,同時擁有美貌與美好的心靈縱然可貴,但相貌平常卻擁有火熱心靈的人同樣會得到人們的喜愛與贊揚。
總之,在我看了,美麗總是一種虛妄的東西,它像空氣一樣,存在於我們的生活,離我們很近卻又很遠,我們捉摸不到它的形態,但它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美就是這樣的東西,它來自於自然,體現在我們的心靈當中。
F. 聽《小說美學》的感受
它是美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以小說這一文學現象為審美對象,從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研究小說創作和小說欣賞的美學規律的科學。小說家與現實生活、小說欣賞者與作品之間的審美關系是其研究的中心。小說美學和普通美學不同,它包含兩組審美關系:一是小說作家與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現實的審美關系、審美過程和小說審美創造過程;二是小說欣賞者與小說作品的審美關系,包括小說的審美特質、欣賞者的審美感受和小說美的再創造等。
G. 美學讀後感
[美學讀後感]閑閑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文字,暢游美學的境界,彷彿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美學讀後感。體會一份清閑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寧靜的心中,獨戀一份美的意韻。宗白華先生美的態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這里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宇宙之大,無非虛實相生,美無處不在。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學,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新鮮活潑的心境,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一。而宗白華先生似乎輕而易舉的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這種境界是一內在自足的境界,無待於外而自成意義豐富的小宇宙,啟示著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層真實。它不是從無邊的空間指向無限,而是從無邊回到萬物,返回自身,回歸小宇宙。它屬於有限之中,又讓人從有限中發現永恆。可以說,宗先生中的美學思想已然把中國傳統的哲學、美學——儒佛道三合而一了。在閱讀中思考,我感到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顆珍奇的寶石,它們折射著理性與感性的光芒。或論詩畫與書法,或論音樂與舞蹈,或論建築與雕塑,自然與藝術的乃至整個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論及的,他總在直觀的把握後,欣賞它,贊美它,評判它,讀後感《美學讀後感》。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詩人靈感閃現時的思維方式,表達自己精闢的美學見解。如他在評羅丹的雕刻時這樣寫到:我這次看到了羅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種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調和,何等完滿,何等神秘不可思議!這大自然的全體不就是一個理性的數學,情緒的音樂,意志的波瀾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這宇宙的圖畫是個大優美精神的表現。讀了這樣的文字,誰會以為他是在評價藝術作品?而又有誰能說這不是在評藝術作品呢?清代王船山在論詩時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好一個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正是可用來總結《美學散步》中所體現的宗先生的美學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筆墨簡淡,而微言大義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尋者,他是美學的醉夢者,他是精神和肉體的勞動者。宗先生對羅丹的評語又可恰如其分的用來評價他自己。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和感情,那麼美在哪裡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造的意象,獨辟的靈魂,那麼什麼是意境呢?因人於世界接觸關系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或是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於美學中,亘古不變的——芳香泗溢!〔美學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H. 求一篇1000字的關於《朗讀美學》的讀後感與評析,謝謝,急需。
孩子,你也是南廣的吧,我也是,死了這心吧,網上找不到這樣的非主流書籍的非主流讀後感,明天交作業了,你趕快通宵抄原文吧,格式如下:"我感覺這本書中體現出語言美學的XX,正如xx章節所講。。。。。湊字而已,很快的。"
I. 現代小說美學的特點
同學 自己書裡面找吧。。。。
J. 急!!!!求美學讀後感一篇,不要網上一樣的,有沒有自己寫的呢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在現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兩人年歲相仿,是同時代人,都是學貫中西、造詣極高的,但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於文學,宗白華偏於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沖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贊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寫於1920年,最晚作於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於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
他沒有構建什麼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蒙娜麗莎》原作前默坐領略了一小時,他常常興致勃勃地參觀國內的各種藝術品展覽會,即使高齡仍不辭勞苦。他更是一位欣賞家。集子里這些文章相當准確地把握住了那屬於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徵。
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書名叫《美學散步》,我們且到這個大花園里走走,看作者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亭台樓榭、花樹池石。
我只是萬千世界中的一個個體,人的認知是有限的,更何況我了,但就算是我這樣的一個個體,也有著自己對美的認識,對我這個個體而言,美是不斷成長,成熟的思維!通過它,我對世界,對美的認識不斷地在改變。也就是說,對我而言,美是種意識,因為有了意識,我才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有點和呂營和高爾太的認識有些相似處,但也只是有相似而已。呂營說:「美是人的概念」,「美是人的社會意識。」我認為:美可以是人的意識,但不是社會意識,或許說,人就是社會的組成體,所以可以稱為社會的意識,但要是社會,在我看來,那美的就是人的生命,因為有了像我們這樣的一個個生命個體,社會才美,所以,對於美是意識,我認為是從人的個體上看,不是從社會這一整體上來看的!高爾太說;美是人的主觀意識,「客觀的美並不存在」,「美,只是人感受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但要是只有主觀意識,沒有客觀的存在,就像世界什麼都沒有,那會覺的美嗎?美是人的主觀意識,卻離不開客觀事物,因為有了萬千事物的存在所以美,對人來說,有了意識才會發現美,所以美也要是存在的,所以美是意識,也是客觀存在的!美不是個單獨的概念,它是多方面存在的,所以要從多方面去了解它,要是只局限於一點,那是找不到美的!我們要用自己不斷成熟的思維意識來看代美,看代這個世界!因為這個廣闊的大地是美的,美也是人的意識,所以我們也是美的。我是個還未成熟的果實,對世界的認知微乎其微,但就像上面說過那樣:凡具有對美的審美意識的人,都能對「什麼是美的」、「什麼是美」作出判斷,而我對美也有自己的認識:在廣闊的大地上,美指的是生命,氣息;對我這個個體而言,美是不斷成長,成熟的思維!但對它,我也有質疑,或許有一天當我成長成熟時,我就可以用更成熟的思維看代美、認識美,並對它做出更完善的解釋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展開其他相似回答 (1) 隱藏其他相似回答 (1)
我愛我家傑 2009-2-19 上午11:32:11 58.251.46.* 舉報 中國歷史故事讀後感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