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現代反特有聲小說在線收聽

現代反特有聲小說在線收聽

發布時間: 2025-01-05 16:11:08

⑴ 現代文學作品選簡介

《家》:故事發生在辛亥革命以後。長江上游某大城市有個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館。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爺,封建專制,頑固不化。長房長孫覺新,為人厚道,卻很軟弱,原與梅表姐相愛,後屈從於老太爺之命而與李瑞珏結婚。覺新的胞弟覺民、覺慧積極參加愛國運動,從而和馮公館的馮樂山成了死對頭。覺慧愛上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馮樂山卻指名要娶鳴鳳為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湖自盡…至此,覺新有所覺醒,而覺慧則毅然脫離家庭,投身革命。
《子夜》故事梗概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盡管民生凋敝、戰亂不止,在都市化的上海卻是另一番景象。這里,有紙醉金迷的生活,有明爭暗鬥的算計,有趨炎附勢的各色人物。
開絲廠的吳蓀甫在鄉下的父親吳老太爺避戰亂來到上海,撲朔迷離的都市景觀使這個足不出戶的老朽的吳老太爺深受刺激而猝死。吳府辦喪事,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都來弔唁。他們聚集在客廳,打聽戰況、談生意、搞社交。善於投機的買辦資本家趙伯韜找到吳蓀甫和他的姐夫杜竹齋,拉攏他們聯合資金結成公債大戶「多頭」,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賤買貴賣,從中牟取暴利。杜竹齋心下猶疑,趙伯韜遂向他透露了用金錢操縱戰局的計劃。吳、杜決定跟著趙伯韜干一次。這次合作,小有波瀾而最終告捷。
因為金融公債上混亂、投機的情形妨害了工業的發展,實業界同人孫吉人、王和甫推舉吳蓀甫聯合各方面有力的人,辦一個銀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機關,並且希望將來能用大部分的資本來經營交通、礦山等幾項企業。這正合吳蓀甫的心意。他的野心很大,又富於冒險精神。他喜歡和同他一樣有遠見的人共事,而對那些半死不活的資本家卻毫無憐憫地施以手段。很快地,益中信託公司就成立起來了。
這時,吳蓀甫的家鄉雙橋鎮發生變故,農民起來反抗,使他在鄉下的一些產業蒙受損失。工廠里的工潮此起彼伏,也使他坐立不安。為對付工人罷工,吳蓀甫起用了一個有膽量、有心計的青年職員屠維岳。他先是暗中收買領頭的女工姚金鳳,瓦解了工潮的組織;當事發之後,姚金鳳被工人看作資本家的走狗,而工潮復起的時候,他使吳蓀甫假令開除姚而提升那個把事情捅出去的女工。這樣一來,姚的威信恢復,工人反而不肯接受對她的處置。接著,作為讓步,吳收回成命,不開除姚,並安撫女工給予放假一天。吳蓀甫依計而行,果然平息了罷工。
交易所的斗爭也日漸激烈。原先吳蓀甫與趙伯韜的聯合轉為對壘和廝拼的局面。益中信託公司,作為與趙相抗衡的力量,形成以趙伯韜為「多頭」和益中公司為「空頭」之間的角斗。趙伯韜盯上吳蓀甫這塊肥肉,想乘吳資金短缺之時吞掉他的產業。幾個回合較量下來,益中虧損八萬元栽了跟頭而停下來。此時吳蓀甫的資金日益吃緊,他開始盤剝工人的勞動和剋扣工錢。新一輪的罷工到來,受到牽制的屠維岳分化瓦解工人組織的伎倆被識破,吳蓀甫陷入內外交迫的困境。
趙伯韜欲向吳蓀甫的銀行投資控股。吳決心拼一把,他甚至把自己的絲廠和公館都抵押出去作公債,以背水一戰。他終於知道在中國發展民族工業是何等困難。個人利害的顧慮,使他身不由己地捲入到了買空賣空的投機市場來。
公債的情勢危急,趙伯韜操縱交易所的管理機構為難賣空方吳蓀甫。幾近絕望的吳蓀甫把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齋身上。千鈞一發之際,杜倒戈轉向趙一邊。吳蓀甫徹底破產了。
作品《沉淪》主要內容:

主人公出生在富春江上的一個小市 ,由於不滿當時的中學教育一連退學幾次最終同他兄長一起來到了日本,在日本留學,而他的兄長隨後就回去了。

在日本,他的憂鬱症也從此厲害起來了 ,到最後甚至連中國留學生也沒有人搭理他,孤冷得幾乎到將死的地步,幸而他住的旅館里,還有一個主人的女兒可以牽引他的心 。而他無意見看到她洗澡更令他心神不靈,只能搬到一個更偏遠的園子里。然而在園子里又無意聽見一對男女偷情。在彷徨失措中,來到酒館妓院,毀掉了自己純潔的情操。他一直認為所有的人都在歧視,欺辱他。事情過後又自悔自傷,感到前途迷惘,絕望中投海自殺

精彩段落:1.前面一片汪洋的大海,橫在午後的太陽光里,在那裡微笑。超海而南有一條青山,隱隱的浮在透明的空氣里,西邊是一脈長堤,直馳到海灣的心裡去。堤外有一處燈台,同巨人似的,立在那裡。幾艘空船和幾只舢板,輕輕的在系著的地方浮盪。海中近岸的地方,有許多浮標,飽受了斜陽,紅紅的浮在那裡。遠處風來,帶著幾句單調的話聲,既聽不清楚是什麼話,也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

2.「可憐你這清影,跟了我二十一年,如今這大海就是你的葬身地了,我的身子,雖然被人家欺辱,我可不該累你也瘦弱到這步田地的。影子呀影子,你饒了我罷!」
「那一顆搖搖不定的明星的底下,就是我的故國。也就是我的生地。我在那一顆星的底下,也曾送過十八個秋冬,我的鄉土啊,我如今再也不能見你的面了。」

對《沉淪》的評論:

《沉淪》寫病態,其意卻不在展覽病態,而在於作為正視人的天性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情慾問題。五四時期個性解放的思潮促使人們開始嘗試探討這個敏感問題。郁達夫用小說形式那麼大膽地真率地寫青春期的憂郁和因情慾問題引起的心裡緊張,這在中國歷來的文學中都是罕見的,郁達夫因此被視為敢於徹底暴露自我的作家。《沉淪》正視作為人性的情慾矛盾,題材和寫法都有大的突破。

他在用作詩寫散文的筆法寫小說,不講求結構,語言也少錘煉,如果從小說的一般要求來衡量,似乎寫的「不到位」。但讀起來又很覺得隨意和暢快。這種不拘形式的寫法,也是郁達夫這篇小說獲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因為「不拘」才徹底打破陳規舊習,就如同聽慣了嚴整細密的「美聲唱法」,偶爾聽聽「不經意」的流行歌曲,也會覺得很隨意暢快。郁達夫帶給五四一代青年和後人的不是什麼「深刻」和「完整」,而是一種才情,一份率真。
《呼蘭河傳》創作於1942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這使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於是,她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它在藝術形式上是一部比較獨特的:它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整體。作家以她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 造就了她 「回憶式」的巔峰之作。茅盾曾這樣評價它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故事梗概】

那是一個既僻遠又熱鬧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著一個「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騾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熱鬧,沒有人出來加以整治。有的說應該拆牆,有的說應該種樹,但沒有一個人說要填平的,盡管填坑並不難。

又到了小城舉行盛舉的日子,人們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燈的、看野檯子戲的、看廟會的,熱鬧異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個慈祥、溫和的老人,家裡面只有祖父最關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門里門外,我寸步不離他,他常教我讀詩,帶我到後花園遊玩,我走不動的時候,祖父就抱著我,我走動了,祖父就拉著我,祖孫倆相依相伴,有著無窮的快樂。

我們有幾家鄰居,西邊的一間破草房租給一家喂豬的;還有一間草房租給一家開粉坊的,他們常常一邊曬粉、一邊唱歌,過著很快樂的生活;廂房裡還住著個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裡還住著個趕大車的胡家。胡家養了個小童養媳——小團圓媳婦。她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成天樂呵呵的,可胡家想給她個下馬威,總是無端打她,左鄰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為,都說應該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時間也越打越長,小團圓媳婦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聽了跳大神的人的話,決定給小團圓媳婦用開水洗澡。洗澡時,很多人來看熱鬧,只見她被滾燙的水燙了三次,幾天後終於死去了。

我有一個親戚有二伯,他是個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愛打腔,卻喜歡同石頭、麻雀、黃狗談天。聽祖父講,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戰征時,多虧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罵他「絕後」,只要聽到有人這樣罵他,就會傷心的大哭起來。

人們都管拉磨的那個鄰居叫「磨官馮歪嘴子」,他不但會拉磨,還會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買年糕,看到裡面炕上躺著一個女人和一個小孩,原來馮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馮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鄰人們的羨慕和嫉妒,大家都說王大姐壞,謠言層出不窮,馮歪嘴子受盡了人們的冷嘲熱諷。過了兩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因難產死去,馮歪嘴子常常含著眼淚,但他看到大兒子已會拉驢飲水,小兒子也會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絕望。在兒子身上,他看到了活著的希望。
路翎的《財主底兒女們》完成於一九四五年,是這個時期出現的篇幅最長的長篇小說之一。這部小說以江南一家大地主大資本家家庭的風流雲散為中心,力圖反映「一·二八」以後的十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提出在這個動亂的時代中青年知識分子的道路問題。小說分兩部。第一部結構雖稍凌亂,但線索仍很分明,從「一·二八」寫到「七·七」事變前,故事中心是蘇州頭等富戶蔣捷三一家在內外多種力量沖擊下分崩離析的過程,穿插交錯地描寫在上海、南京、蘇州的將家兒女的活動以及各自不同的思想面貌。第二部結構則完整緊密,線索更加清晰,從「七·七」事變寫到蘇德戰爭爆發,集中描寫蔣家的小兒子蔣純祖在大動亂中經歷的曲折生活道路,也穿插描寫蔣家其他兒女在抗戰後方過著平庸麻木的生活。小說寫了七十幾個人物,除蔣家兒女及其親友外,還寫了士兵、軍官、演員、教員等許多人物。叛黨後的陳獨秀和投敵前的汪精衛也在作品中出現。作者把財主的兒女,即出身於剝削階級家庭的青年知識分子,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時代里加以刻劃,表現他們的思想面貌,挖掘他們的內心世界。作者說:「我所檢討,並且批判、肯定的,是我們中國底知識分子們底某幾種物質的、精神的世界。這是要牽涉到中國底復雜的生活的;在這種生活裡面,又正激盪著民族解放戰爭底偉大的風景。」(註:《〈財主底兒女們〉題記》)這種意圖是有積極意義的。但由於作者的思想、生活等多種原因,作品既有顯著的成功之處,也有嚴重缺陷。這部小說,在描寫大財主家庭的豪華生活方面,在描寫大財主家庭內部爾虞我詐、相互爭奪方面,在暴露國統區黑暗腐朽的社會面貌方面,都比較真實生動,具有濃重的現實主義色采。小說塑造了王熙鳳式的人物金素痕,以這個人物為中心在蔣家內部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爭奪財產繼承權的斗爭,寫得有聲有色。但是,小說在不少方面,特別是在描寫知識分子道路方面,很大程度上又背離了現實主義。在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中,大批知識分子到工農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不斷改造自己,由投身民族解放斗爭而走上同工農結合的大道。而《財主底兒女們》這部以描述知識分子道路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卻不是努力反映這個客觀實際,而把具有濃厚個人主義思想的蔣純祖作為當代英雄加以歌頌,鼓吹蔣純祖的道路,其實這條道路是一條脫離廣大群眾,脫離斗爭實際的歧路。作者說:「我不想隱瞞,我所設想為對象的,是那些蔣純祖們。對於他們,這個蔣純祖是舉起了他底整個的生命在呼喚著。」(註:《〈財主底兒女們〉題記》)小說中的蔣純祖是財主蔣捷三的第三個兒子,抗戰爆發後脫離令人窒息的家庭走向社會。作者以巨大的篇幅描寫蔣純祖在抗戰中曲折的遭遇,用細膩的心理刻劃展現蔣純祖時刻在激盪的精神世界。在作者筆下,蔣純祖忠厚、善良、高貴,富有正義感和愛國心,「他憎惡他所處的苦悶的現實」(註:《財主底兒女們》第635頁),對邪惡勢力有一定反抗性,但是他又軟弱動搖,在壓迫加重時往往逃避,從混亂的前線逃到麻木的後方,從演劇隊轉到鄉村小學,又在農村惡勢力壓迫下逃回城市,終於在貧病交加和失戀的精神重壓下死去。如果作者用正確的觀點分析這個人物,自然能給讀者以啟發,但在小說中作者對這個人物同情多於批評,甚至贊揚他孤高自賞,仇視一切理論,實際上也就是肯定和歌頌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鼓吹拒絕黨的領導、脫離革命集體的個人奮斗。小說中描寫的其他幾個財主兒女,思想面貌和性格特點各不相同,共同之點都是一事無成。蔣家大兒子蔣慰祖受家庭內部傾軋和妻子放浪的刺激成為瘋子,多次逃離家庭與乞丐為伍,最後燒毀住所,跳入長江,淹沒在波濤之中。這個形象對財主家庭是個尖銳的諷刺,寄託了作者對丑惡現實的憤懣,和對私有財產制的譴責,許多情節動人心弦,但結局卻是消極的。蔣家的二兒子蔣少祖是個高級知識分子,較早脫離家庭參加抗日愛國活動,但並沒有從立場上思想上背叛財主家庭,抗日也只限於空談,後來成為新的地主、紳士和文化上的復古主義者。蔣少祖所走的道路是通向反動營壘的歧路,但作者對這個人物欣掌多於批判。小說通過這幾個主要人物形象,企圖解答「在目前這種生活里……,這個世界上,人們應當肯定,並且寶貴的,是什麼。」(註:路翎:《〈財主底兒女們〉題記》)但作品的實際卻沒有得出正確的結論,給讀者的印象只能象小說描寫蔣純祖和他的同伴逃出石橋鎮時「……他們無路可走了。……他們不知道要到哪裡去。」(註:路翎:《財主底兒女們》第1298頁)但小說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和強烈的時代氣氛中,通過一個封建家庭的崩潰及其兒女們的曲折生活道路這一側面,顯示出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必要性,而且篇幅巨大,又出自一個青年作者之手,因此小說出版後受到進步文藝界的重視。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最初動筆於1944年秋冬之際的重慶,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
小說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樹生是一對大學教育系畢業的夫婦。年輕時曾經編織過許多美麗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辦一所「鄉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為國家為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情。但抗戰爆發後,他們逃難到重慶,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花瓶」。汪文宣的母親為了減輕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但汪母與曾樹生婆媳關系不和,汪文宣夾在中間兩頭受氣,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經濟非常拮據。最後曾樹生跟隨銀行年輕的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在抗戰勝利的鞭炮聲中病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兩個月後,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但已物是人非,傷感不已。
作家在小說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樹生、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是丁玲深入農村斗爭生活後寫的反映土改運動的優秀長篇小說。由於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就,曾榮獲1951年度斯大林文學獎金二等獎。小說藝術地再現了農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偉大斗爭,圍繞著工作組領導群眾揭露和斗爭惡霸地主錢文貴的過程,突出了土改中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只有把最隱蔽的,也是最狡猾、兇狠的惡霸地主鬥倒,土改才可能取得真正的勝利。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作品著重表現土改在農村各階層人物心中所激起的巨大波瀾,以深刻細膩的心理描寫,深入揭示人物復雜的思想心理矛盾及其發展變化,著力刻劃農民如何沖破封建思想束縛,提高民主革命覺悟,勇敢起來斗爭的心靈變化過程,從而表現土改的深遠歷史意義:土改不僅改變了幾千年來農村封建舊秩序,而且給農民思想性格帶來深刻的變化。成功刻畫了一系列人物,對農民中先進分子的描寫,如支部書記張裕民、農會主席程仁等,作者不是把他們寫成完美無缺、包打天下的英雄,在寫他們的民主革命積極性的同時,也寫了他們的疑慮、矛盾和弱點。他們正是在斗爭中,逐漸克服弱點,鍛煉成長的。以宏大繁復的結構,描寫農村各階層人物以及他們之間的錯綜復雜的聯系和矛盾,比較充分地反映了封建宗法制農村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和土改運動的復雜的矛盾和斗爭。這些特點,形成了作品的深刻、扎實的革命現實主義特色。
《暴風驟雨》簡介小說描寫了東北地區一個名叫元茂屯的村子從1946年到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過程。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以趙玉林為中心人物,展現了元茂屯農民對惡霸地主韓老六的斗爭,後以趙玉林在剿匪中英勇犧牲結束。第二部寫一年後蕭隊長帶領工作隊再進元茂屯,扭轉出現反復的不利形勢。主人公是郭全海,他帶領農民繼續趙玉林等人的未竟事業,進行鋤奸反特和對地主杜善人的斗爭,最後鞏固了勝利果實,並帶頭參加人民解放軍,南下作戰。作品主要人物是趙玉林、郭全海、老孫頭。這部小說曾榮獲1951年度斯大林文學獎三等獎。《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全書是從一個後來被錯劃成富農的富裕中農顧涌,在附近村子聽到土改斗爭的風聲開始的。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寫了暴風雨到來前暖水屯人們心理上的變化,對斗爭風暴的到來做了有聲有色的描繪。作者以顧涌的出現為全書開頭,並且選擇他作為貫穿全書的一條重要線索,是因為他的身份使他對土改十分敏感;與此同時,他又和農村各階層保有密切復雜的聯系;而對這種人採取什麼態度,也直接關繫到黨在農村中的階級政策,並繫到土改運動能否順利開展(作者原想表現工作組在這一問題上發生的偏差,後因寫作計劃改變而未能在現有的作品中反映出來)。作者讓顧涌最早出現還有一個用意,即通過他替親家轉移膠皮輪車,一開始就烘染出當時的政治氣氛——蔣介石反動派正要向解放區進犯,土改斗爭是在十分復雜十分緊迫的情況下進行的。
以上均不是本人歸納,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熱點內容
仙俠小說修煉層次推薦 發布:2025-01-06 00:06:08 瀏覽:946
新手寫科幻小說技巧 發布:2025-01-05 23:47:02 瀏覽:534
男男黑幫警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05 23:35:33 瀏覽:658
聽書古代小說 發布:2025-01-05 22:48:53 瀏覽:907
種馬類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05 22:30:24 瀏覽:226
好看的全本玄幻修真小說 發布:2025-01-05 22:30:21 瀏覽:297
超虐的小說片段必讀免費小說 發布:2025-01-05 21:43:06 瀏覽:907
好看的恐怖靈異小說天涯 發布:2025-01-05 20:40:51 瀏覽:891
言情校園小說男女主相遇片段 發布:2025-01-05 19:51:18 瀏覽:979
科幻小說真實 發布:2025-01-05 19:32:05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