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散文體裁的現代文閱讀
㈠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小說,散文等)怎麼回答能得高分
你好,同學。
其實這個真的是很很簡單的問題!
雖然說當時也困擾我一段時間...
但是這個確實要比前面的選擇題好拿分多!
其實,我的秘訣就是:多抄答案!
不要笑啊~~我就是抄出來經驗的!
一般,我做現代文閱讀的順序是這樣的:
1.先把文章問題看一遍
2.劃文章關鍵詞句(一會詳說)
3.看答案
4.把答案抄上去
你做這種題的時候有沒有一種感覺:答案都是有模式的!
簡單說就是:你有沒有覺得每篇的答案都差不多。
一般這種題無非問的都是中心思想、修辭手法、文章結構。
而答題的關鍵就在文章里,注意,我的這句不是廢話。
你要是經常抄答案的話就會發現,他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現代文中的原句換一個說法而來的!有的乾脆來形容詞都不變——這個就是關鍵詞的劃法,閱讀時注意形容詞!!!(你應該知道什麼是形容詞吧)用文章本身出現的、特別是作者抒情時用的形容詞來答中心思想——這個其實也是關鍵句的劃法:作者抒情的句子。一般現代文中包括小說和散文有很多是敘事的,敘事就分為兩部分了:敘事和抒情。敘事中有文章結構的答案;抒情中有中心思想的答案!!這種題,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抒情句子找幾個比較不錯的抄上去,最好自己變個句型(就是一句話你換個說法)。其實,答案就是這樣子的!有好多次考完試,一對答案,我的答案和標准答案錯不了幾個字~~~~
至於說到修辭,有時候也叫什麼藝術形式、藝術特色等等有「藝術」一詞的詞。
這種就更好答了!!!無外乎就比喻排比偶爾會用誇張(這種句子也算關鍵句!)————你答題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模式:作者運用了形象巧妙的XX(比喻誇張排比)說明了什麼什麼東西的什麼什麼特性,什麼什麼精神,表達了作者什麼什麼(文章原有形容詞)的情感,為我們展現了什麼什麼的畫面,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有時候依文章情況還可以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最後總結一句:具有XX的藝術特色。就好啦!!!!多簡單!!同樣這個模式還適用於古代現代詩歌鑒賞!
說到文章結構就更簡單了!!一般問到文章結構的,百分之九十九就是:首尾呼應!把首段尾段中你覺得是關鍵句的那一句一抄,再一總結就好了!!!太簡單了這個!!!!!!
.....
如果不是敘事文,那就是說明文了!更簡單,一言以蔽之:抄文章原句!把關鍵句原句抄上去就可以了!這個一般都比較容易就不詳細說了!
改句子,老師只會一瞥,看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掃中間就掃一眼!答題和寫作文一樣。
注意的地方有這么幾個:1.字寫的漂亮,不能寫的太小太緊!!
2.你盡量把關鍵字關鍵句寫在醒目的地方!
3.第一句和最後一句要寫好!
4.不能寫的太多,超過給的行數!最好剛剛好,一般自己都能拿捏好。
....
看看~~~現代文答案真的是很簡單··~~注意這些就行了~~~現在快考試了·~
你要是不想寫(其實,當時我就是不想寫),就看看文章看看答案就好了·~注意自己總結規律!!!
以上就是本人現代文應試抄出來的經驗~~~~同學,祝你好運!
其實,答語文卷子最大的秘訣就是:把你的字寫漂亮點!!不要太擠、大小適中!同樣的卷子不同的字,中間可以差20多分·~~一分可就是幾萬塊啊~~
累死啦·~~~~飄走···
PS:我看再加100多分應該不虧吧~~~我這都可以交上去做論文了~~好幾千字哎!
㈡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解題技巧
有些學生做閱讀題時,全憑自己的感覺答題,其實,答閱讀題也是有技巧可尋的。
以下是針對《考試說明》,提出的幾種答題技巧:
一、看分值答題法:可以從試題的分值中推測答題的要點。如一道題給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個要點,一個要點一分,所以從試題所給的分值中,我們就能推測答案的要點和要求的字數。
例如:某試題中第13題:目前一般有哪幾種消暖霧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們陝西的消霧作業屬於其中哪一種?(3分)
答案是:3種。「加熱法」、「吸濕法」、「人工攪動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屬於第二種。
二、用原文答題法:
做題要牢牢地記住:「答案不在你的腦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作答,既要體現個性和獨特見解,又要較好地忠實於作者的主張。
具體作法是:把所問問題中的關鍵詞句還原到原文中去,再靠船下篙,一般來說,答案就在該關鍵詞句的上下面。
㈢ 求不同文體的現代文閱讀方法
1.讀文章過程中劃出重點詞和句子.
就是作者在抒發感情或者就主題進行評論的那些話語,答題時很有幫助,搬過來就行,誰也不會說作者寫錯了吧.但有些時候不允許照抄原文,只要把句子稍微變一下就好,就好像我們說話,同一內容有n種表達,變一下詞語和句子結構表達的還是原來作者的那個意思,既保險又不會給老師扣分的理由.
2.把問題帶回原文中.
有時讀過文章之後,你想的和人家原本的意思不同,即使當時是對的,上千字讀下來難免忘了,糊里糊塗做題目,估計一半會錯,一定帶迴文中去.我每次都這樣,練熟了很好找到,找到之後你會發現老師出的試卷真的很簡單,答案明明就在文章里嘛.
3.平時做題時總結出來.
把你做的題的答案分析一下,找到標准答案經常用到的語句和表達法,歸歸類.這樣說也許你會覺得泛泛,但拿到幾題之後你會有所領悟的,長時間下來你會對閱讀信心滿滿的.
老師上課講一些方法,有的有用,有的有點空洞,自己要分析一下哪些對我做題確實有幫助,確實這么做就拿到了分數不這么做就拿不到,記下來,高考題型不是無盡的,練練就發現都是做過的類型.
記得,讀時文不如做帶題目的!!閱讀水平要長時間積累,你要復習其他科目又要准備語文其他的考試內容比如古文比如字音,沒時間做花大量時間但效果要長時間才能有所進展的泛讀.你說參考書都是歷年考題,這就太好了,因為普通題目很有可能是出版社為了賺錢在短時間內請人編的,質量不一樣,不好的參考書會誤導你,高考真題可以用作總結我上面說的萬全之法的最好模本,都是命題人精心之作啊,更何況知己知彼才能贏呀.
閱讀題目是所有考試中水平最低的一種題目,
因為出題的老師很可能就沒讀懂文章,然後炮製出一些題目,制定標准答案,
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誤盡蒼生!
怎樣才能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呢?
首先要大量閱讀。積淀是閱讀的基礎,只有達到一定量的積累,才能逐漸形成較強的語感。有的同學很注意語文課本的閱讀,尤其是很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這固然是好的,但只著眼於個別「範例」的咀嚼顯然是不夠的。要想真正提高閱讀能力,必須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所謂「功夫在課內,提高在課外」。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讓自己完全處於主動支配的地位,通過閱讀思考,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使膚淺的認識深刻化。通過聯想和想像,使文字傳達的信息形象化、個性化,從而對作品的內容得以確切的理解。我們不僅要領會文章其要旨,探究其精華,而且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切身體驗其精神實質,從中受到有益的啟迪,這才算是真正地讀懂了。閱讀時最好能把書中的精彩片斷摘錄下來,把自己的體會感受寫出來,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作品做出客觀的評價。這樣的閱讀既能積累豐富的知識,也能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對提高閱讀能力和語文素質大有裨益。
第三要掌握閱讀的規律。對於任何一種文體的文章,我們都要搞清楚作者寫了什麼、怎麼寫的和為什麼寫,這是閱讀的一般規律。不同文體有不同特點,這是特殊規律。比如記敘文,要抓住記敘要素、敘事線索和語言的生動性;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徵、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和語言的准確性;議論文要抓住論點、論據、論證和語言的嚴密性;小說要抓住人物形象、環境描寫和情節發展;詩歌要抓住意象和凝練的語言;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要抓住意境和情感等等。
第四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可根據閱讀的需要,適當地選擇精讀和略讀的方法。朱自清在講到散文欣賞時曾說:「緩緩的細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美文只有精讀才能品嘗出其中的醇濃的汁味。略讀一般適用於內容比較簡單的文章,這種閱讀方法既能節省時間,又能最大限度地獲得信息量。別人總結過的種種閱讀方法,我們不妨可以借鑒一下:提綱法、標記法、摘句法、標題法、結構法、提問法、游覽法、串讀法、跳讀法、逆讀法、背誦法等等。應考對策:
中考現代文閱讀題主要考查閱讀能力,包括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要重視文章的結構及其內在聯系、情感和態度、表達和修辭(不僅僅指修辭格的運用),要特別重視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要有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還要關注各學科之間的整合等等。
要合理地安排閱讀步驟。一般要經過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的循環往復。拿過答卷,不要急於看問題,第一步,要通讀全文,疏理信息,整體感知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這一步要掃清閱讀障礙,了解文體特徵和主要內容,有能力的考生會同時把握文章結構。第二步,要認真揣摩要回答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局部探究。要在把握全局的基礎上,篩選信息,進行周密的分析、綜合、鑒別、聯想和想像,得出結論。要特別留意文章的交代和暗示,答案在文中的,自然容易;有的則需要用自己的語言精心概括。第三步,應從整體上將文章的內容再疏理一遍,反饋信息,察補缺漏,完善答案。
閱讀試題中的開放題旨在考查創新思維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考生要學會從多角度進行探究性和體驗性閱讀。創新思維是指在閱讀中不迷信成見,敢於提出疑問,能對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做出客觀的評價。重要的是通過分析產生有個性的創見。
㈣ 現代文閱讀的類型有哪些
1、概括類題型技巧,對於概括類題目,一般是對某一主題的總結或者對某一事物的特點進行逐條列項說明,這類題目要看采分點去答,有幾分答幾點,或者2分答一點。概括類題目從原文中大多可以找到答案,如果沒有,也可以用原文中的詞語稍加總結進行概括。
2、鑒賞類題型技巧,對於這類題目,答題時可以抓住主要的動詞、形容詞等富含意義的詞語,然後用一些固定模板去作答,比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或者刻畫了怎麼樣的心理描寫以及反映了何種心情等,同時對修辭手法及表現手法進行說明。
3、理解類題型技巧,如果考到對某句話或者某個詞語的理解,就要根據上下文語義去判斷,結合文章前後段落大意來理解,不能脫離文章去解釋詞語本身的含義。解釋後還要說明原因,這類題型一般比較開放,言之有理即可。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根據短文提出的觀點補充舉例:
1、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並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准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2、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於誇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㈤ 高一小說,記敘文,散文等問題的現代文閱讀怎麼做!
記敘文閱讀積累 一、主要知識 1、記敘文五種表達方式。 (1)記敘。弄清記敘的要素和線索是閱讀記敘文的基本要求,同時,還要分清記敘的順序與人稱。 (2)描寫。描寫是記敘文中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用來表現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氣氛、抒發感情、突出中心;說明文中的描寫是為了把事物說得更准確、更易懂、更形象。 (3)說明。理清說明順序,抓住特徵,分清說明方法。 (4)議論。分清議論的要素和議論的方式,分析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要正確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須因人因事因物,從對人、事、物的敘述和描寫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線索及作用。 文章線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以主題為線索(2)以人物為線索。(3)以事物為線索。(4)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5)以「情」為線索。 作用: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3、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4)補敘:在順敘之後再補充敘述某些與前文有某中聯系的內容,是對上文所做的補充解釋,對下文做必要交代的敘述文字。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因為補敘與插敘同是中斷原來的敘述而插進去的文字,所以也有人把補敘歸入插敘,但兩者是有區別的。 4、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2)擬人: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 (3)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強語勢,條理清晰,節奏鮮明,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引人注意與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給人以不可辯駁的力量。 5、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6、概括內容。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7、環境描寫的作用。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具體的背景。(2)渲染氣氛。(3)烘託人物心理或烘託人物形象。(4)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作鋪墊)。 8、句子的作用。 語句的作用一般表現為兩個方面: (1)結構上的作用,包括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巧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總結全文、點明題旨、推動情節發展等;
(2)內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等。 9、表現(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把特定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拘事物上,表達了強烈鮮明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手法(側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入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手法: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不同人稱的作用及缺點。 (1)第一人稱:優點是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缺點是所寫的內容不能超過「我」耳聞目睹的范圍,所以不便於廣闊地反映現實生活。 (2)第二人稱:優點是便於對話,便於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強感染力;用於物,有擬人化效果。缺點是受敘述角度,敘述人的口氣以及聽話人的范圍的局限,一般人極難駕馭所以並不不常用。 (3)第三人稱:優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廣闊的活動范圍。缺點是不如第一人稱那樣使讀者感到親切。 11、描寫。 按內容分,主要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以及環境描寫、景物描寫等。從另一個角度還可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及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等。 12、議論及抒情的作用。 議論: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 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抒情: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13、題目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14、記敘文的分類。 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15、八種復句類型。 ①並列復句 ②轉折復句 ③條件復句 ④遞進復句 ⑤選擇復句 ⑥因果復句 ⑦假設復句 ⑧承接復句 16、小說文體知識。 (1)小說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節、生動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 (2)情節可分為:(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尾聲)。 (3)分類:長篇、中篇、短篇、小小說(微型小說)。 17、散文的一般知識。 (1)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內容+思想感情 ①借景抒情的散文:運用「描寫了……抒發了……」格式 ②借物喻人的散文:運用「描寫了……贊美了……」格式 ③托物言志的散文:運用「描寫了……啟示了……」格式 (2)藝術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動靜結合的手法、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3)散文經常運用:想像(無中生有)、聯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徵(托義於物)、襯托(以他體陪襯本體的方法)、對比。 二、題型分析 一、題型分類 記敘文閱讀題型可分為四大類,二十三小類:即概括類(文章主要內容、語段內容、中心或主旨、層次結構)、理解類(詞語{能否刪除類、作用類或好處類、意義類、代詞的指代內容、過渡與照應類}、句子類{文中作用或意義、能否刪除類、表達感情思想類}題目{取題目、題目的含義類})、知識類(人稱、寫作順序、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語言特點、線索)、開放類(感悟題、補充題、仿寫題、聯想(想像)題)。 二、具體解法 (一)概括類 1、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因為記敘文主要是通過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經過來表達一定的中心思想,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做此類題目一定要先搞清楚文章的六大其本要素。即: 〔1〕人物,即文章記敘的人物對象。寫記敘文,必須明確要寫的是什麼人;讀記敘文,也必須清楚作者寫的是什麼人。 〔2〕事情,即要告訴讀者發生了什麼事,包括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幾個方面都交代了,記敘的事情才完整;讀記敘文,也要把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讀懂了文章。 〔3〕時間,即記敘內容所發生的具體時間。可以明確說明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個時刻;也可以大體交代若干年前,或"我小時候""很久以前"之類的表達。時間表達具體到什麼程度,這要看記敘內容而定,基本的要求是能讓讀者准確理解記敘內容,不會引起歧義。
〔4〕地點,即事情發生的地方。隨著事情的發展變化,地點可能會有變化。寫記敘文,就要把變化了的地點交代清楚;讀記敘文,也要認真分析,把握地點變化的情況及其線索。 只要是記敘文,一般都具備這六要素。但有的記敘文,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讀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響表達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閱讀記敘文,弄清記敘的要素有助於掌握全篇內容,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明確了文章的六要素以後,根據自己做題的需要選擇概括文章內容所需要的要素,然後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組合,即完成此類題目。 2、概括中心思想或主旨。 中心思想的歸納,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從分析標題入手,從分析材料入手,從分析首段入手,從分析文章中議論或抒情句入手,從分析篇末入手,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概括記敘文的中心有一些常用的格式: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反映、歌頌、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作者……的感情。 3、理清結構層次 理清結構層次即劃分段落並明確各段大意,應注意以下幾種方法: 按時間先後,按地點的轉換,按描述內容的角度,按思想感情的變化,按總-分-總的結構特點。 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 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聯合法:有些文段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這些意思連接在一起,概括出聯合段意。 (二)理解類 1、理解詞語 這一類題型的前三種題型在做題過程中都需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內容: 此詞語的本身義,即詞典義。 此詞語在文章中的意義。 此詞語在文章中所起的獨特的作用。 把握好這三點是做好前三種題型的基礎,只有把握這三點內容才有可能做好這幾種題型。在做不同題型時,要做到靈活運用三方面內容。 比如做「能否刪除類」題目時,首先就應先回答「不能刪去」,然後回答詞語的本義和文章義,再說詞語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刪去後有什麼不利。 做「作用類」題目時,思路和上面差不多,所不同只是比上面的解要簡單一些,只需考慮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即可。 詞語的「意義類」題目應該是最簡單的一類題目,只是考查對詞語的掌握或者說是對平時對詞語的積累,因為大部分題目所牽扯到的詞語都是課文中曾經接觸過的,所以做好這類題的前提是牢牢掌握住基礎知識。另外這類題目中還有的是讓你結合詞語的辭典義歸結出詞語在文章中的意義或者也可以說它所指代的具體對象。 做「代詞的指代內容」類題時,首先應做的是找到該代詞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後結合文章內容及其主題,在該代詞之前找出答案。此類題型一般較簡單,但在做題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讀清題意,二是確定好代詞位置,三是找好指代的具體內容,這也是做此類題的重點所在,一定要找准,不要多寫也不要少寫。 過渡類題目一般都是考查對過渡句的判斷及對過渡在文章中所起作用。此類題一般有兩種考查方法:一是考查同學們能否判斷出哪一句是過渡句,二是考查過渡句的作用。做此類題時,首先要確定好過渡句的位置,過渡句一般在兩段之間,或者在一段的開頭,一般由兩個分句組成,前一分句是對上文段意的概括,可稱為承上句,後一分句是對下文段意的概括,可稱為啟下句。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過渡句最重要的作用:承上啟下。 照應類題目一般考查詞語之間、詞句之間、句子之間的照應關系,做好此類題的前提是理解題目中提供的詞或句的真正含義,然後才能根據題目要求來尋找它所照應的詞或句子。同時還需要大體把握該詞或句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然後尋找與之相關的詞句。一般情況下,題目中會提示你在固定位置尋找。 做此類題可注意以下幾種常見的照應方式:題目與段落之間的照應、開頭與結尾之間的照應、前設懸念,後有照應。 2、理解句子 這類題目所考查的句子多數是指中心句、統領句、轉承句、結論句和一些意蘊比較豐富的句子。 理解這些句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從內容上看思想感情,從結構上看作用,從藝術效果上看(理解句勢的整散長短對於抒情議論的作用,要理解修辭手法的效果,理解文章技法上產生的效果。) 「作用或意義」類題型主要考查對句子的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1) 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性詞語。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我們可以抓住「焦急」和「耐心」這兩個關鍵詞。這兩個詞看起來似乎矛盾,但卻反映了老奶奶急切想見到總理的靈車,以及不見靈車決不離去的那種對總理無比熱愛的感情。 (2) 聯繫上下文來理解。有些句子的含義與上下文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顧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義。在古詩學習中尤其如此。如「死去元知萬事空」,要理解它的真正含義還得聯系下文。下文是「 但悲不見九州同」:但感到悲傷的是沒有看到祖國的統一。最後兩句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最念念不忘的是盼望南宋的軍隊能早日收復中原統一祖國,到時家祭的時候不要忘記告訴你的父親。反映了作者臨死時念念不忘統一祖國的激情。 (3) 聯系實際,通過聯想來理解。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這位偉大的戰士,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挪動過一寸地方,沒有發出一聲呻吟。我們可以聯想自己被沸水或火星燙著時會迅速地把手縮回來以及劇烈疼痛的情景,而邱少雲在烈火燒達半小時之久卻能做到紋絲不動,足見他的高度紀律性及為革命勇於獻身的偉大精神。 (4)從比喻、象徵意義中去理解。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作者用「黑洞洞」形容舊社會非常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沒有自由,到處受迫害。這是魯迅先生用詼諧的笑談來諷刺、抨擊舊社會的黑暗。 (5) 從聯系時代背景來理解。有的文章要與當時的情況聯系起來才能理解。如 「趕集」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料想四年以前該不會有這些東西吧。」四年以前是什麼時候呢?文章寫的是解放初期農村面貌的迅速改變,農民的生活不斷改善,從而歌頌了黨的領導好。 考查句子在文章中作用的題型主要有這么幾類: (1)句子在文章結構上所起的作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只要抓住所考查句子的類型,然後再來按照固定句子固定作用來答題即可:一般情況下,統領句起總起全文的作用,結論句起歸結全文的作用,轉承句(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還需注意的是有的情況下,尾句還會起到揭示主題,點明中心的作用,注意根據不同情況來區分。 (2)句子在文章內容上所起的作用,這類題主要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寫的,所以字里行間一定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體現。做此類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結合文章的思想感情與中心思想來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3)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藝術效果,這類題有這么幾類,如運用修辭手法的效果,比喻,擬人,誇張等使表達內容生動形象;排比,反問增強表達力量等;再如句子對文章技法上產生的效果,如有的設懸生疑,有的對比映襯,有的烘托渲染,有的欲揚先抑,有的情景交融,有的小中見大,有的升華深化,有的象徵寓意等。有的題型就是考查對句子的藝術效果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各種藝術效果的表達方式,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 在此列舉各種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但需結合具體文章作出明確的判斷: 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 2、化深奧為淺顯; 3、化抽象為具體; 4、化冗長為簡潔。 比擬的作用: 1、色彩鮮明;2、描繪形象;3、表意豐富。 誇張的作用: 1、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2、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3、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對偶的作用: 便於吟誦,易於記憶;用於詩詞、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排比的作用: 1、內容集中,增強氣勢;2、敘事透闢,條分縷析;3、節奏鮮明,長於抒情。 反問與設問的區別: 1、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反問則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內容。 2、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 (三)知識類 這一類題主要考查對記敘文中各種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好此類題的前提是掌握好記敘文章的基礎知識,牢記各種知識點,並能把自己的知識形成休系,形成網路。下面我將就有關這記敘文中的各種知識所出現的各種題型進行解說: 1、記敘文一般有六個要素,哪六要素?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結果。 2、記敘文的人稱有幾種? 記敘文的人稱:第一人稱(「我」),第三人稱(第三者口吻)。記敘文的人稱是如果敘述人是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當事人的身份來敘述的,就叫第一人稱;如果敘述人並非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作品中人物的對方的身份出現,就叫第二人稱;如果敘述人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就叫第三人稱。一般地說,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經常使用。 3、記敘文敘事的方式(即安排故事的方法)有哪幾種? 記敘文的敘事方式:順敘(時間順序、事物發展順序)、倒敘、插敘、補敘。 記敘文的順序一般有順敘、倒敘和插敘。順敘是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的順序來寫;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開展情節或描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事件相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 4、表達方式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文為主.兼用描寫、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分兩大類:一是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一是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描寫有正面也有側面描寫,描寫有的結合各種修辭手法作生動、形象的描寫以突出強調描寫的對象,有的則是運用白描,使文字朴實、簡練、乾脆。 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於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閱讀時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 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5、修辭手法已在上文中進行了詳細的解說,這里也不多說。 6、記敘文中的語言特色,因文而異、因人而異,或朴實或生動;或豪放或婉約;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閱讀時要細加體會。 7、理清讀物的線索 線索是貫穿全文的脈絡,理清了線索,文章的段落、層次就好掌握了。一篇記敘文一般只有一條線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兩條線索,有的以某一事物為線索,有的以行蹤為線索,有的以時間為線索,還有的以感情為線索等。 8、閱讀分析記敘文先要了解它的故事情節和結構形式 記敘文主要是寫人記事的文章。寫人和記事是密不可分的。事要人來做,而人的活動表現為事,所以,人和事是相互依存的,只不過就文章的整體來說,由於記敘的目的、角度和側重點的不同,而可以確定是寫人為主、還是寫事為主。 讀記敘文,一般地說,應該以了解故事情節為突破口。先從整體上看,寫的是一件事還是幾件事。如是一件事,它的故事情節發展的過程是怎樣的,有沒有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樣的過程;如是幾件事,那就要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有什麼樣的內在聯系。故事情節弄清楚了,就要進一步看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些故事情節的,是通過什麼樣的結構形式來表現的。這是閱讀、分析文章的基本功,最為重要。 (四)開放類 這一類題一般採用主觀題型,常見的有:感悟題,即談閱讀後的體會、感想、啟示等;補充題,即聯繫上下文,補充一句或幾句話、補充論據等;仿寫題,聯想、想像題等。 1、感悟題,是對原文內容的延伸,要在理解原文創作意圖、作者創作思路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活動。答題時,既要聯系原文內容,更要從原文中抽取本質的東西,結合實際,發表自己的感悟和見解,體現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03年語文中考題中就有此題) 2、補充題,關鍵在於把握題目要求,吃透原文有關內容,理清原文思路,這樣補寫的句子才能與前後文意思連貫,補寫的論據才能吻合論點和文意。 3、仿寫題,可謂形式多樣:有單一性仿寫,如:修辭、表達、關聯詞、短語等角度進行仿寫;也有綜合性仿寫,即仿照例句、例段的思路、句式、修辭等,按照多項要求進行仿寫。完成這類題目,首先要讀懂例句,把握其句式特點、修辭方法、前後句和其中的關鍵詞語的內在關系等,然後,還要讀懂題意,按照題目要求進行仿寫。 4、聯想、想像題,常見的形式有:根據設定的情境造句或寫一段話;完成這類題目,一要注意答題內容與原文主旨、題目要求的相關性、一致性,也就是說,首先要找到題目所問與原文內容的契合點,再聯想到與之相關的實際情況,才不致於答非所問,偏離題意。二要注意想像的合理性。不合情理的想像,會給人以荒誕可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