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描寫北大校園里的小說

描寫北大校園里的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7-30 22:30:42

『壹』 求北大差生小說百度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inYh3PX_W24IkU1kQ7abJw 提取碼: kd0s
《北大差生》,又名《盛夏流年朝朝》,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破破(原名:破腦袋) 著。

『貳』 求幾本大學校園類小說~

這類型的經典也就那麼幾本,
值得推薦的LZ差不多都已經看了,
再推薦幾本我知道的吧,不過質量和那些經典有點差距,將就看吧
1.像狗尾巴一樣晃悠的青春
2.和校花同居的日子
3.畢業前讓我抱抱你
4.光棍大學

『叄』 求北大學生寫的一部小說的名字,其中人物採用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名字,講他們在一個學校的生活

此間的少年
《此間的少年》是以金庸小說人物為基礎的同人小說,用作者江南的話說,「《此間》中使用的人名無一例外出自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但是,無論這個故事中的人物叫什麼名字,他們都不再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江湖英雄和俠女,他們更貼近於曾經出現在我身邊的少年朋友們,而《此間》,也是一個全新的故事。」
"<此間的少年>只是一個少年時代的輕狂舞蹈.在尚未遺忘之前,我用當時的心情把過去復制下來,留給多年以後的朋友和自己看." 這是一個講述我們熟悉的大學生活的故事,以宋代嘉佑年為時間背景,故事發生的地點在以北大為模版的「汴京大學」,登場的是我們同樣熟悉至極的喬峰、郭靖、令狐沖等大俠,不過在大學里,他們和我們當年沒有什麼不同,早上要去跑圈兒,初進校門的時候要掃舞盲,有睡不完的懶覺,站在遠處默默注視自己心愛的姑娘……在這個學校里,郭靖和黃蓉是因為一場自行車的事故認識的,而這輛自行車是化學系的老師丘處機淘汰下來的,楊康和穆念慈則從中學起就是同學,念慈對楊康的單戀多年無果,最後選擇的人卻是彭連虎。腦中存著金庸小說先前的印象,再徜徉於這樣全新的故事中,是一種雙重的溫習,而這雙重的回憶最後歸結為一點,便是我們那一段或者年輕的朋友正在經歷的,輕狂無畏的少年時光。我們在這里種下自己最初的愛情,錯過最初的緣分,經歷著自己光輝燦爛的榮耀和黯然神傷的挫折,然後從這里走開,永遠走進了成年。
這是一本引人入夢的書,一本讓我們在不知停歇的勞頓中稍息的書,一本掩卷後輕嘆一聲卻又心滿意足的書。

『肆』 有沒有講北大清華的校園小說

北京大學——《此間的少年》(最近被翻拍成電影了)

『伍』 關於描寫北大生活的一些小說

http://wenku..com/search?word=%C3%E8%D0%B4%B1%B1%B4%F3%C9%FA%BB%EE%B5%C4%D2%BB%D0%A9%D0%A1%CB%B5&lm=0&od=0

『陸』 永遠的校園 肖復興

校園,是莘莘學子青春之夢開始的地方,每一個學子都會有和校園相聯系的青春的夢和記憶。校園對於一個人青春的重要,「是任何別的地方別的事物都無法取代、無法比擬的」。《永遠的校園》正是通過對刻印在生命里的一座座校園的回憶,揭示了校園對於一個人青春和生命的意義,抒發了對校園的熱愛與珍惜之情,並勸勉每一個在校的青年學子要珍惜校園、珍惜青春。
《永遠的校園》是肖復興寫的一篇具有濃郁抒情意味的回憶性散文,寫於1999年,發表於《人民教育》。文章的開頭,作者首先簡要交代了自己與校園相關的生活經歷。用作者自己的話說:「在我人生52歲中,我上了16年的學,當了大、中、小學的老師10年,一共26年,校園生活佔去了一半還要多一點。」可見,校園對於作者一生的重要性。但作者卻離開了刻印在他生命里的校園,而且嫌磨當初離去時是那樣的毅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常常為當初的選擇自責,覺得這種離開是對校園的一種背叛。因此,離開校園之後,常常想起校園的生活,也更加懷念校園。這樣,自然引發了下文對校園的回憶。
作者先寫了自己讀書的大學校園——中央戲劇學院。1966年,肖復興從北京匯文中學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央戲劇學院。這一年,正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的開始。由於十年內亂,他未能讀成大學。1968年,作為知識青年,他和那一代的許多同齡人一起到北大荒插隊。1978年,高考制度恢復後,他再次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成為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這一年,他31歲。1982年,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三年。1985年,他毅然離開中央戲劇學院,只為了「要闖盪更廣闊的生活」。1999年,作者發表這篇散文時,正好是作者離開大學校園14個年頭。文章的第慧者猛2、3段寫的正是作者上大學的經歷、情景及感受。當作者第二次到中央戲劇學院報到,是在他闊別這所校園12年之後。這12年,正是青春最好的年華。但是,由於那段荒誕的歷史,作者的青春歲月被荒蕪了,應該流淌在校園里的歲月,卻滲進了北大荒的土地。失去的才懂得珍惜。正因為失去了校園12年之久,作者「才真正地對校園產生一種珍惜之情」,正因為青春被荒蕪了12年,作者才格外珍惜青春的歲月;正因為是在青春的年華失去了校園,才真正明白校園對於一個人的青春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如果說青春是一條河,那麼,這條河流淌過的樹木芬芳、草叢濕潤的兩岸,應該大部分屬於校園。」所以,當作者以31歲的年齡戴上學生的校徽,盡管有一種與年齡不相符的可笑,但作者卻覺得是那樣的自豪和親切。
廈門大學和天津大學,是作者離開校園後所到過的大學之中最難忘的兩所校園。這兩所大學都是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一所在南方,一所在北方。作者去這兩所校園的原因不同,但是,這兩所校園給作者的感受卻是一樣的:樹綠,花香,空氣濕潤,氣氛寧靜,氣息清新,沒有外面世界的喧囂和紛擾,到處是年輕學子青春洋溢的臉。而這些,在作者看來,是「只有在校園里才會擁有的境界」,是「只有校園才會擁有的獨一無二的氛圍」。在離開了校園之後,在「走過了一些別的地方,看到了一些不願意見到的事物」之後,校園讓作者感到格外親切和美好。作者說:「我知道這是只有校園才會噴發的氣息,它讓我感到熟悉,感到親切,它和別處不一樣,它有的只是這樣的清淡和清新。」「還有什麼地方能比得上校園更美好,更讓人感動呢?」對那些正當青春的校園中的學子,作者更加羨慕:「若能夠在這里再讀幾年書,該是多麼好啊!」而且由於作者已是青春不再,看到眼前那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就有了一種青春稍縱即逝的傷感和悵惘。而這種傷感和悵惘,又讓作者對那些年輕的學子有了一種殷殷的勸勉,希望他們能珍惜眼前的擁有,珍惜青春,不虛度青春,並把自己的小說定名為《青春夢幻曲》。
作者走進北大校園,是因為兒子被保送到北大,學校要求家長直接遞送保送的表格。北大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著名學府。作前橋者是第一次進北大,但北大的一切都讓他感到「是那樣的熟悉,彷彿以前在哪裡見過」,這是因為這里是校園。作者反復說:「我知道是校園才會讓我湧出這種感覺和感情。」「這種感覺只有在校園里才會擁有,雖然我知道只要走出校園,這種感覺便會像是驚飛的鳥一樣盪然無存,但我仍然為這種瞬間的感覺而感動。」可見,作者對校園感情的深厚。
最後一段寫作者和兒子在中學校園里合影留念。這所中學就是有名的北京匯文中學,它是作者和兒子共同的母校,也是五所校園中唯一的一所中學。這所中學與其他的大學校園有著一樣的青春的身影,一樣的青春的氣息,一樣的安靜的環境,一樣的馥郁的花香。所不同的是,出現在作者眼前的年輕身影是他的兒子,這讓作者回想到32年前和兒子一樣年輕、一樣夢想空闊的自己。父子兩人不同的命運,讓作者更加感慨自己青春夢想的破滅,也對校園更加珍惜。教學樓校牌旁父子兩人的合影,是兩代人夢想的見證,是歲月和歷史的見證,更是作者對校園一往情深的見證。
文章中所寫的五所校園,有大學,有中學;有中國南方的校園,有北方的;有作者的母校,有兒子的母校,有父子兩人共同的母校,還有作者曾經作客過的校園。這五所校園,都是作者生命中經歷過的校園,而且是給了作者深刻印象、刻印在作者生命里的校園。可以說,這五所校園是作者所經歷過的校園的縮影,凝縮著作者對校園永遠的記憶,凝縮著作者對校園永遠的熱愛、眷戀、嚮往、珍惜之情,也凝縮了作者對校園永遠的祝福和對青年學子殷切的勸勉。文章題為《永遠的校園》,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校園對於一個人的青春和生命,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一生一世的,是永遠的;即使我們不在了,它會承載著歲月和歷史的痕跡,承載著青春的夢想,永遠地存在下去。
從時間的跨度看,文章所寫的校園生活與經歷,從1966年到1998年,其間共32年,跨父子兩代人。32年前,作者同1998年時的兒子「一樣大小,一樣高中畢業,一樣青春洋溢而所想空闊,一樣想從這個中學的校園蹦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校園」,但是,由於時代的原因,他的夢想破滅了。之後,為了自己的夢想,作者31歲重回校園讀書,後來又為了闖盪更廣闊的生活離開校園。可以說,父親的遭遇是那一代人共同的,時代與歷史的痕跡深深刻在了他們的生命里。如果說作者的校園經歷與感情是他那一代人的縮影,那麼他的兒子以及校園中那無數張青春洋溢的臉,就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寫照。透過三十餘年的時空,讓我們不僅觸摸到作者個人的往事,也觸摸到中國歷史跳動的脈搏。從作者個人的人生際遇,我們也觸摸到許許多多普通中國人在歷史時空背景下的困惑、傷痛與追求。這樣,校園就被置於廣闊的歷史背景之上,有了普遍的、歷史的意義。文章的主題由此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有了歷史的厚重感。作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對青春與生命的思考、對校園的熱愛與珍惜之情、對後輩年輕學子的勸勉,就有了一種沉甸甸的歷史的厚重。
《永遠的校園》是一篇充滿詩意的散文,文章以「校園」為線索,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緊緊圍繞「青春」這個主題展開回憶,文脈清晰,主旨鮮明,內容豐富,感情真摯。作者用細膩的文筆連綴起一件件校園生活中的小事、一個個校園生活中的場景,清唱般的敘述、生動入微的描寫、真摯的抒情結合在一起。讀來血肉豐滿,親切自然。
1.緊扣線索選材,文脈清晰
標題點明了文章的線索。文章緊扣「校園」選取材料、表達主題。在不長的篇幅中,「校園」這個詞語共出現了48次,有時候是特指,有時候是泛指。作者生命中經歷過的校園很多,有的是在那裡讀過書的,有的是在那裡教過書的,有的是去作過客的,作者並沒有全寫。課文中寫到的校園有五所:中央戲劇學院、廈門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大學、一所中學。
從作者的生活經歷看,所選取的這五所校園,都是在作者的生命記憶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中央戲劇學院是作者的大學校園,而且是「二進宮」的大學校園。北京大學是作者的兒子讀大學的校園。課文中寫到的那所「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中學」,即北京匯文中學,是作者和兒子兩代人讀書時的中學。這三所校園,是作者和兒子兩代人讀中學和大學的校園。廈門大學和天津大學是作者曾在那裡作客並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校園。不論哪一所校園,都是「刻印在我的生命里」的校園,是作者經歷過的所有校園的代表。
從文章的內容與思想感情看,不論寫哪一所校園,作者都始終扣住「青春」這個主題來寫。中央戲劇學院是作者的青春被時代所荒蕪的見證,又是重新點燃他青春夢想的地方。正因為曾經失去過,所以才懂得珍惜;正因為是失去後的擁有,所以才更加珍惜。寫廈門大學、天津大學和北京大學,作者所觀照的視角,也始終落在校園中那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充滿青春氣息的環境和氛圍上,羨慕與祝福中透著對青春稍縱易逝的感慨、對校園的無限珍惜之情,同時也對那些年輕的、正當青春的在校學子殷殷勸勉——珍惜青春,珍惜校園。文章最後寫那所「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中學」,把兒子青春洋溢的身影和作者曾經青春洋溢的身影疊放在這所校園的底片上,定格在教學樓的校牌旁邊,成為青春永駐的校園的見證。作者筆下的每一所校園,都與「青春」相聯系,都被青春所照亮,散發著青春迷人的光彩。當校園的一切被青春照亮的時候,才更見出校園里的青春是多麼美好而寶貴。「校園」和「青春」,就這樣水乳交融地聯系在一起。
在寫作順序的安排上,作者以時間先後為順序記述了與自己生命與青春相聯系的五所校園。文章關於時間的交代非常清晰:「1978年的冬天」(寫中央戲劇學院)——「在以後的日子裡」(寫廈門大學和天津大學)——「去年」(寫北京大學)——「記得去年一個星期天」(寫匯文中學)。這樣的寫作順序,與作者的校園生活和經歷相一致,也使文章條理清楚,脈絡清晰,給人鮮明的印象。
文章扣住「校園」這一線索選材,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依次展開敘述,內容又始終緊緊圍繞「青春」這個主題,因此,文章雖然寫了不同類型、不同地方、不同性質的五所校園,但文脈清晰,主旨鮮明。
2.記敘、描寫、抒情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從表達方式看,作者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多種表達方式,而且獨具特色。
記敘脈絡清晰,質朴自然,如同清唱。作者用青春這條主題線串起一所所校園,形成一條珠鏈。珠鏈上的每一顆珠子,按照固有的時間先後順序排列著。作者因著這些校園,寫裡面的人、景、事,寫自己的所見與所感。質朴平淡、自由而又節制的敘述,如同清唱,寧靜,不張揚,就像和朋友聊天,使人瞬間就會對他的文字擁有一種親和力,讀來令人感動。
描寫細膩生動,視角獨到。作者寫校園,善於在平淡質朴的敘述中進行細膩的描寫。文章中的描寫很少從大處著筆,而總是選擇一個個再尋常不過的細小的情景,展開細節的描寫,如同在素描中起一處或幾處工筆,體現著作者對校園獨到的觀感,如同點睛,使文章神韻全出。例如,文章寫匯文中學,先是簡約平淡的交代和敘述,然後轉入對校園的描寫:「校園異常安靜,百年歷史的老鍾還在,教學樓巍峨的身影依然,兒子像小鹿一樣蹦蹦跳跳地跑下樓來,青春的氣息和滿園馥郁的月季芬芳一起在校園里洋溢。」這里的描寫,先是線條般地勾勒——安靜的氛圍,百年的老鍾,巍峨的教學樓,都是校園中再普通不過的情景。尤其是寫那口百年老鍾,更是細處著筆,筆下含情。接下來寫兒子「小鹿一樣蹦蹦跳跳地跑下樓來」,這個細節的描寫,如同素描中的一處工筆,使得整個校園在靜止的背景上活了起來,青春的氣息和著滿園馥郁的花香一下子洋溢在校園里。文章中寫每一所校園,都有這樣獨到的描寫,不僅使文章生動細膩,也使所寫的校園充滿了生機。
抒情真摯親切,意味雋永。肖復興的作品總是充滿了真情實感,這也是他的許多作品被選入大中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對校園熱愛、眷戀、珍惜的真情實感,充溢在字里行間。有間接抒情,即在對校園的記敘與描寫中抒情。作者對校園的熱愛,使得他筆下的一草一木都充滿情感。有直接抒情,這往往是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之上,不僅充分抒發了作者的情感,而且突出和深化了文章的主題。所不同的是,即便是直接抒情,作者也是含蓄的,甚至用比喻的方式來表達。例如,作者在廈門大學的所見,讓他感慨萬千,作者把對校園的眷戀和羨慕之情融於清新的比喻之中:「青春時節像是一隻鳥或是一粒種子,能夠在這樣的環境里飛翔或種植,該是多麼美好和適得其所。」「這些,都是只有在校園里才會擁有的境界。只有在這里,一切才變得如此清晰,心情才得以超凡脫俗的凈化。若能夠在這里再讀幾年書,該是多麼好啊!青春的血液該像是過濾透析一樣,清水般的清澈。」正是這種語言表達方式,將深厚的情感頗有分寸地融於文字,使作者的抒情與敘述一樣質朴、不張揚,讀來親切自然,真實可信又韻味含蓄。愈讀,愈感人至深。
在文章中,記敘、描寫、抒情的表達方式是有機溶於一體的。作者寫每一所校園,幾乎都是先敘述,再描寫,後抒情。例如寫中央戲劇學院,先簡要敘述二進校園的經過,然後描寫了兩個細節——冬天躺在上鋪睡不著時聽到的窗外白楊樹被寒風吹得瑟縮的聲音,第二年春天藤蘿架綴滿紫嘟嘟的花瓣的情景。生動的細節描寫,傳達出作者對校園記憶之深刻。尤其是滿架的藤蘿花,那是作者第一次走進這所校園時首先看到的情景,就連花瓣紫嘟嘟的顏色與樣子,作者都記得那麼清晰,可見印象之深,感情之深。闊別了12年後重回校園,情景依舊,物是人非,作者思緒紛飛,感慨萬千,課文很自然地轉入到作者感情的直接抒發——失去的才懂得珍惜,校園對於一個人的青春和生命是何等的重要。最後對佩戴校徽這個細節的描寫,又是對作者熱愛青春、珍惜校園這種情感的最好注釋和證明。多種表達方式的結合運用,使課文事循其脈,景因其情,情因其景,情景相生,相得益彰。
3. 比喻與排比的修辭方法
比喻和排比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的語言優美含蓄,而且更具抒情性。
文章中比喻的運用獨具特色。一般情況下,比喻多用於描摹物態,使之生動形象。而作者筆下的比喻卻多用於抒情。例如:「如果說青春是一條河,那麼,這條河流淌過的樹木芬芳、草叢濕潤的兩岸,應該大部分屬於校園。」這里把青春比作一條河,河的兩岸樹木芬芳、草叢濕潤,是因為青春這條河的澆灌和滋潤,而這兩岸應該大部分屬於校園。這一比喻,含蓄而形象的表達了校園對於一個人的青春無可比擬的重要性,抒發了作者對青春的珍惜之情,對校園的熱愛之情。其它的還有:「青春時節像是一隻鳥或是一粒種子,能夠在這樣的環境里飛翔或種植,該是多麼美好和適得其所。」「青春的血液該像是過濾透析一樣,清水般的清澈。」
文章中排比的運用有三處。以第3自然段的排比為例。這里寫作者在廈門大學的所見,對校園中大的景觀——「魯迅先生的雕像、陳嘉庚先生資助建造的體育場、教學樓、實驗室」等,作者只是簡要交代,一筆帶過,構成一個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之上,作者描寫了校園留給他的印象最深刻的情景:「到處是年輕學生青春洋溢的臉,到處是南方特有的高大葳蕤的樹,到處是亞熱帶的奇異芬芳的花。」這里的排比從細處著手,描寫簡約而細膩,凸顯了這所校園的南國特徵,又展現了校園到處洋溢著的青春活力,也流露了作者對這所校園深深的喜愛和羨慕之情。
肖復興的《永遠的校園》,不僅寫了刻印在他生命里的一所所的「永遠的校園」,而且通過這些校園,彰顯著校園對於一個人青春和生命的意義,對於每一個在校的青年學子,既是一種啟迪,又是殷切的勸勉。作者用真摯的情感凝成的對校園的動人的清唱,也將如同匯文的鍾聲,在無數學子心中永遠飛揚,成為永不消逝的旋律。

熱點內容
在美國怎麼讀網路小說 發布:2025-01-16 10:26:44 瀏覽:553
有聲玄幻小說太古神墓 發布:2025-01-16 10:03:31 瀏覽:612
為什麼女生要看言情小說 發布:2025-01-16 10:02:11 瀏覽:894
狂婿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筆趣閣 發布:2025-01-16 09:35:48 瀏覽:40
營救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16 08:56:09 瀏覽:819
無常劫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16 08:50:23 瀏覽:850
女主是蘿莉的寵溺校園言情小說 發布:2025-01-16 05:27:25 瀏覽:71
慕寒小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發布:2025-01-16 05:13:12 瀏覽:388
女強現代都市修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6 04:57:01 瀏覽:203
命運體一號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16 04:56:15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