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現代小說結構框架

現代小說結構框架

發布時間: 2023-07-04 12:42:17

❶ 小說的結構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這是最基本的結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例如:
一、線狀結構
線狀結構,就是各個情節組成部分按時間的自然順序、事件的因果關系順序連接起來,呈線狀延展,由始而終,由頭至尾,由開端到結局,一步步向前發展,有倒敘、插敘和補敘,
線狀結構有單線式和復線式之分。
復線式結構根據情節線之間的關系又可分為三種:一是主副線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分主次,交叉共進。二是交叉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難分主次,交叉共進。三是平行式,即有兩條難分主次的情節線索,但並不交叉,而是呈平行狀態,並通過某些人物或事件造成兩條線索之間的聯系。
例如《三國演義》中由東漢一分為三——魏、蜀、吳,又三合為一——西晉,在這一分為三,三合為一的敘事大圓中,又包含著魏、蜀、吳三家由創業到滅亡的相互對峙而又相互交叉的三個中等圓,以及董卓、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來去匆匆的小圓,在這種圓圓相續相套之間波瀾壯闊地展示了我國3世紀周流不殆的政治外交謀略和戰爭傳奇。
二、網狀結構
以人物的心靈為中心點,以人物的意識、心理活動為輻射線構成情節,其結構如蛛網般,就是網狀結構。
這是西方意識流小說所採用的基本情節結構形式,我國新時期文學創作中被稱為「心理小說」的作品也採用這種形式。
意識流小說和「心理小說」的網狀情節結構的基本特點是:1. 小說所敘述的對象是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流動過程,包括人物的思想、意識、回憶、聯想、想像、感覺、直覺、印象、夢境等。2 .作家打破傳統小說的時間順序和因果邏輯,憑借人物的意識流動來組接素材。3. 作者採用了心理分析、獨白旁白、感官印象以至幻覺、夢境等表現手法展開敘述。
三、畫面結構
以景物、場面為主體的畫面式情節單元的組合,即為畫面結構。
這種情節結構,在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中都大量存在,但其創作旨向、畫面特點和組合的具體方式卻有很大差異。
傳統畫面結構,就其創作旨向而言,作家著意於通過畫面創造而抒情寫意。就其畫面構成而言,是在如畫的自然環境和自然風景之中鑲嵌著人物故事,作家的寫作興趣不在故事,而在故事賴以發生的空間和環境;寫人物動作不求戲劇舞台表演那樣的戲劇化,而求富有靜感的神韻。
①傳統畫面結構,其畫面之間的連接,是畫簿式的,正如朱光潛對廢名的小說《橋》所作的分析那樣:「《橋》里充滿的是詩境、是畫境、是禪趣,每境自成一趣,可以離開前後所寫境界而獨立。它容易使人感到『章與章之間無顯然的聯絡貫穿』。全書是一種風景畫簿,翻開一頁又是一頁
②沈從文曾經對自己的小說《斷虹》所作的說明一樣:「我這個故事給人的印象,也將不免近於一種風景畫集成。」
③當然,在大多數傳統畫面式小說中,仍然會有一個簡單的前後貫通的故事作為「粘合劑」把各個畫頁予以粘合,以不致零亂倒錯。現代畫面結構小說,主要指的是20世紀50、60年代誕生於法國的「新小說」派作品。
就創作旨向而言,「新小說」派認為,人不應是小說的中心,小說的中心是「物」,即事物、形態,而「人物」只是「臨時道具」。事物是不受人的意識支配的,作家不應該從主觀感情出發來描繪事物,而應該用冷靜的語言如實記錄客觀世界和現代人的活動。
就畫面的構成而言,新小說只是用語言文字將景物轉化為繪畫一樣的視覺形象,以期收到觀畫一樣的視覺效果;寫到人,思想感情也被過濾了,僅剩下一些圖景。畫面之間的連接基本上採用的是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這當然使得畫面之間實現了意義的銜接,但又使得畫面之間的關系有了多義性,敘述的整體意向有了不確定性。因此,在這類作品中,讀者所得到的往往是一些「不確定」、「測不準」的事物畫面。
四、象徵結構
象徵性情節結構,即全部情節單元緊緊圍繞著某個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識、觀點、思想、感覺而展開和進行,理念是情節的內核,是情節片斷之間的連接線索。
卡夫卡的《變形記》我國新時期張抗抗的《北極光》、王安石的《牆基》等都是典型的象徵結構作品
象徵性情節結構小說的藝術特點如下: 1.象徵涵義凝聚著所有的情節單元,貫穿著整個形象體系。當然,其中大部分小說外觀上還有情節的時間線索,但是就小說的審美價值而言,如果僅僅從線式情節的角度去理解,那麼這些小說的意蘊將暗然失神,甚至盪然無存。 2. 象徵形象具有完整性和生動性。從創作過程來看,是象徵涵義凝聚和貫穿了形象和情節,但從成品看,又是形象和情節暗示和表現著象徵涵義。所以,作家在賦以小說象徵涵義時,仍然致力於形象完整性和生動性的描寫。 3. 情節過程簡明、清晰。因為作者追求的是理念的感悟,而不是情節和形象本身的感染性,所以,盡管整體形象具有完整和生動性的特徵,故事情節也可以是完整的,但情節過程卻必然是簡明、清晰的。作者避免事件過程的傳奇性、戲劇性和緊湊性,省略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放棄了各種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甚至於有意模糊了人物的姓名來歷和事件的時間地點,以便讓象徵涵義不被情節枝蔓所遮蔽而突現出來。
4. 象徵形象具有大幅變形的特點。象徵情節結構中的形象一般是經過了大幅度變形處理的,因為只有高度誇張極度變形的形象,其象徵性質才更為強烈,形而上的理念才更利於傳達。
五、寫實結構
寫實結構是「新寫實」小說所採用的情節結構。
新寫實」小說注重於展示客體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現象)的原初狀態和本來面目,通過人生中平凡、瑣碎的細節,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質和那酸甜苦辣五味具全的人生體悟,而相對淡化社會歷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義,甚至作者的主觀感情也得到抑制,即所謂「以零度感情介入」。
例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按時間順序把從凌晨4點到晚上11點這一時間內的生活如實的展示出來,就像用藝術手法把生活還原到「一絲不掛」的狀態。通過這種原生態的生活展示了如此人生是多麼煩惱,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是何等可憐和可悲。
「新寫實」小說的情節結構體現為:故事情節不是精緻嚴密的、封閉自恰的因果邏輯情節,而是鬆散的、開放的生活故事,其中現實的事件和幻想的故事、理性的思考和非理性的感悟、清楚的事實和模糊的印象、真善美的事物和假惡丑的現象……都會在敘述過程中浮現出來,使人就像看到了生活本身一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寫實」小說是絕對的寫實化了。
六、「散文」結構
散文化情節結構的特點:一是故事情節呈現為散文的片斷,就如同散文的敘事是片段事件的連綴,而不是有頭有尾的連貫故事一樣。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過片斷事件的敘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會風情的描繪,創造出生動的意境,表達特定的主體情思
這似乎同於散文了,其實不然,散文所敘之事之人多是真實的,而「散文」結構所敘之事之人之境,卻是虛構的。「散文」結構實際上就是採用了散文的情節形式而創造了一個虛構的世界。
何立偉的《小城無故事》就是很典型的「散文」結構。「散文」結構,所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效果。

❷ 小說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小說的情節是由特定的情節單元或敘事單元構成的。不同的小說篇章,其情節單元的構成方式是不同的,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情節結構類型,不同的情節結構類型有不同的敘述特點和審美功能。從對中外小說創作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小說情節結構的基本類型有6種,即線狀結構、網狀結構、畫面結構、象徵結構、寫實結構、散文結構。下面,讓我們對這6種情節結構的敘述特點和審美特點進行分析。

線狀結構

線狀結構,就是各個情節組成部分按時間的自然順序、事件的因果關系順序連接起來,呈線狀延展,由始而終,由頭至尾,由開端到結局,一步步向前發展,雖然有時倒敘、插敘和補敘,但並不改變整個情節的線式格局。線狀結構有單線式和復線式之分。復線式結構根據情節線之間的關系又可分為三種:一是主副線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分主次,交叉共進。二是交叉式,即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情節線索難分主次,交叉共進。三是平行式,即有兩條難分主次的情節線索,但並不交叉,而是呈平行狀態,並通過某些人物或事件造成兩條線索之間的聯系。情節的線狀結構,在西方小說中一般呈現為直線運動,其情節結局往往是毀滅性的。

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大多呈現為一種潛隱的圓形,結局是大團圓式的,或是回歸性的。例如破鏡重圓、夫妻團圓,歷經艱險、親人團聚,受盡磨難、終成正果,金榜題名、美夢成真,或者是散而聚、聚而散,合而分、分而合,盛而衰、衰而盛。不僅如此,一些長篇小說還構成了潛隱的多層性圓形,例如《三國演義》中由東漢一分為三——魏、蜀、吳,又三合為一——西晉,在這一分為三,三合為一的敘事大圓中,又包含著魏、蜀、吳三家由創業到滅亡的相互對峙而又相互交叉的三個中等圓,以及董卓、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來去匆匆的小圓,在這種圓圓相續相套之間波瀾壯闊地展示了我國3世紀周流不殆的政治外交謀略和戰爭傳奇。可以說,中國古典小說的深層,大多運行著這個周行不殆的「圓」。這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在對宇宙和生命的感悟和體驗中,形成了所謂圓形思維,即傾向於認為宇宙、社會、歷史、人生呈現著一種圓形的運行機制,傾向於追求天地交泰、天人合德和人與自然宇宙和諧相融,而與之相契合的敘事作品的審美理想是那種超拔而圓融的藝術境界。

3網狀結構

以人物的心靈為中心點,以人物的意識、心理活動為輻射線構成情節,其結構如蛛網般,就是網狀結構。這是西方意識流小說所採用的基本情節結構形式,我國新時期文學創作中被稱為「心理小說」的作品也採用這種形式。意識流小說和「心理小說」的網狀情節結構的基本特點是:1. 小說所敘述的對象是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流動過程,包括人物的思想、意識、回憶、聯想、想像、感覺、直覺、印象、夢境等。2 .作家打破傳統小說的時間順序和因果邏輯,憑借人物的意識流動來組接素材。3. 作者採用了心理分析、獨白旁白、感官印象以至幻覺、夢境等表現手法展開敘述。

4畫面結構

以景物、場面為主體的畫面式情節單元的組合,即為畫面結構。這種情節結構,在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中都大量存在,但其創作旨向、畫面特點和組合的具體方式卻有很大差異。傳統畫面結構,就其創作旨向而言,作家著意於通過畫面創造而抒情寫意。就其畫面構成而言,是在如畫的自然環境和自然風景之中鑲嵌著人物故事,作家的寫作興趣不在故事,而在故事賴以發生的空間和環境;寫人物動作不求戲劇舞台表演那樣的戲劇化,而求富有靜感的神韻。例如我國現代小說史上著名的作家凌叔華的創作,正如朱光潛所評論的那樣:「以一隻善於調理丹青的手,調理她所需要的文字份量。」「作者寫小說像她寫畫一樣,著墨不多,而傳出來的意味很雋永。」①傳統畫面結構,其畫面之間的連接,是畫簿式的,正如朱光潛對廢名的小說《橋》所作的分析那樣:「《橋》里充滿的是詩境、是畫境、是禪趣,每境自成一趣,可以離開前後所寫境界而獨立。它容易使人感到『章與章之間無顯然的聯絡貫穿』。全書是一種風景畫簿,翻開一頁又是一頁②。也正如沈從文曾經對自己的小說《斷虹》所作的說明一樣:「我這個故事給人的印象,也將不免近於一種風景畫集成。」③當然,在大多數傳統畫面式小說中,仍然會有一個簡單的前後貫通的故事作為「粘合劑」把各個畫頁予以粘合,以不致零亂倒錯。現代畫面結構小說,主要指的是20世紀50、60年代誕生於法國的「新小說」派作品。

就創作旨向而言,「新小說」派認為,人不應是小說的中心,小說的中心是「物」,即事物、形態,而「人物」只是「臨時道具」。事物是不受人的意識支配的,作家不應該從主觀感情出發來描繪事物,而應該用冷靜的語言如實記錄客觀世界和現代人的活動。就畫面的構成而言,新小說只是用語言文字將景物轉化為繪畫一樣的視覺形象,以期收到觀畫一樣的視覺效果;寫到人,思想感情也被過濾了,僅剩下一些圖景。畫面之間的連接基本上採用的是電影「蒙太奇」的手法,這當然使得畫面之間實現了意義的銜接,但又使得畫面之間的關系有了多義性,敘述的整體意向有了不確定性。因此,在這類作品中,讀者所得到的往往是一些「不確定」、「測不準」的事物畫面。

5象徵結構

象徵性情節結構,即全部情節單元緊緊圍繞著某個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識、觀點、思想、感覺而展開和進行,理念是情節的內核,是情節片斷之間的連接線索。加繆的《局外人》、卡夫卡的《變形記》《城堡》、美國海勒的《出了毛病》、我國新時期張抗抗的《北極光》、鄧剛的《迷人的海》、王安憶的《牆基》、高曉聲的《魚釣》等都是典型的象徵結構作品。象徵性情節結構小說的藝術特點如下:

1.象徵涵義凝聚著所有的情節單元,貫穿著整個形象體系。當然,其中大部分小說外觀上還有情節的時間線索,但是就小說的審美價值而言,如果僅僅從線式情節的角度去理解,那麼這些小說的意蘊將黯然失神,甚至盪然無存。

2. 象徵形象具有完整性和生動性。從創作過程來看,是象徵涵義凝聚和貫穿了形象和情節,但從成品看,又是形象和情節暗示和表現著象徵涵義。所以,作家在賦以小說象徵涵義時,仍然致力於形象完整性和生動性的描寫。

3. 情節過程簡明、清晰。因為作者追求的是理念的感悟,而不是情節和形象本身的感染性,所以,盡管整體形象具有完整和生動性的特徵,故事情節也可以是完整的,但情節過程卻必然是簡明、清晰的。作者避免事件過程的傳奇性、戲劇性和緊湊性,省略了事件的來龍去脈,放棄了各種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甚至於有意模糊了人物的姓名來歷和事件的時間地點,以便讓象徵涵義不被情節枝蔓所遮蔽而突現出來。

4. 象徵形象具有大幅變形的特點。象徵情節結構中的形象一般是經過了大幅度變形處理的,因為只有高度誇張極度變形的形象,其象徵性質才更為強烈,形而上的理念才更利於傳達。

6寫實結構

寫實結構是「新寫實」小說所採用的情節結構。「新寫實」小說不像傳統現實主義小說那樣去營構因果相扣的嚴密精緻的情節和創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也不像現代主義小說那樣徹底打碎時間情節而完全依據人的意識的流動和閃回組織敘述。它注重於展示客體的原形,即事物、生活(包括精神或文化現象)的原初狀態和本來面目,通過人生中平凡、瑣碎的細節,揭示人性的原生特質和那酸甜苦辣五味具全的人生體悟,而相對淡化社會歷史的背景,淡化政治思想意義,甚至作者的主觀感情也得到抑制,即所謂「以零度感情介入」。例如池莉的《煩惱人生》,按時間順序把從凌晨4點到晚上11點這一時間內的生活如實的展示出來,就像用藝術手法把生活還原到「一絲不掛」的狀態。通過這種原生態的生活展示了如此人生是多麼煩惱,普通人的生存狀態是何等可憐和可悲。小說從人們生活中那些自發性和隨機性的平常事件中,展示了人們生存中的需求和行為方式。由於注重展示生活的原生態,故「新寫實」小說的情節結構體現為:故事情節不是精緻嚴密的、封閉自恰的因果邏輯情節,而是鬆散的、開放的生活故事,其中現實的事件和幻想的故事、理性的思考和非理性的感悟、清楚的事實和模糊的印象、真善美的事物和假惡丑的現象……都會在敘述過程中浮現出來,使人就像看到了生活本身一樣。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寫實」小說是絕對的寫實化了。盡管梁曉聲說他的寫實小說《父親》「沒有一點虛構的成份在內」④,寫實小說《信從彼岸來》的作者王毅捷亦鄭重宣布此作是「絕無虛構之處,研究歷史的大量事實,這是我的信條」⑤。但事實上任何寫實之作都有虛構成份在內,不會是絕對的寫實,絕對的寫實是不可能的。

7散文結構

散文化情節結構的特點:一是故事情節呈現為散文的片斷,就如同散文的敘事是片段事件的連綴,而不是有頭有尾的連貫故事一樣。二是形散而神不散,即通過片斷事件的敘述和自然景物以及社會風情的描繪,創造出生動的意境,表達特定的主體情思。這似乎同於散文了,其實不然,散文所敘之事之人多是真實的,而「散文」結構所敘之事之人之境,卻是虛構的。「散文」結構實際上就是採用了散文的情節形式而創造了一個虛構的世界。何立偉的《小城無故事》就是很典型的「散文」結構。「散文」結構,所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效果。如汪曾祺的許多小說,大多用倒敘回憶的方式,往事片斷汨汨而來,或長或短,或濃或淡,隨思緒而定,無刻意修飾的痕跡。汪曾祺曾經說過,一篇小說未產生前,即已有此小說的天生的形式在,好像宋儒所說的未有此事物,先有此事物的『天理』。一篇小說是不能隨意伸長或縮短的。汪先生所強調的正是那種行雲流水、自然天成、不事斧鑿和雕飾的情節結構。

8簡易結構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❸ 寫小說怎麼設計小說結構和框架

資料轉載至龍的天空,希望對你有幫助。
發帖人—寄傲劍魂
很多的新作者在推出了大量的作品後,卻是留給讀者的是迷茫,包括作者本人都處於迷茫之中,一開始都想寫成一部輝宏巨作,場面巨大,卻寫到一半發現,後文該不知如何寫下去,也不知道如何延續,如何收尾,數十萬字的文章如何才能打動讀者,如何才能胸有成竹的撰寫,這就需要,像是在蓋一幢大樓前,必須有一副精細的圖紙,任何一部分都能心中有數,文章也會條理分明,情節也可以循序漸進。

以下的提綱就是為所有新作者們提供的一個寫小說前的框架,也適合於多人合寫,如果把小說當作一個人,那這個提綱就是小說的骨架,情節就是肌肉,風格就是外表,筆力就是情感。

沒有一個堅實的骨架,小說就會顯的軟弱無力,讓讀者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小說不是給作者自己看的,而是給千千萬萬的讀者欣賞的,所以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是至關重要,首先讓別人看明白之前,就必須自己比別人更清楚。

雖然以下的提綱有點像是游戲製作的設定,但同樣也是小說所需要具備的元素,每一個環節和設定都在寫之前都明列清楚,因為寫小說跨度時間長,人的記憶不可能長時間記憶原先設定的內容,在寫作時就不會出現如從下手和甚至偏離原來設定的尷尬局面,每一節的編輯就會如同把一句話放大成數千字一樣,能夠隨時把握小說的進度和方向,寫作時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這樣能利於新作者們把自己的獨特風格和創意展現給大家。

寫作提綱草案
書名:《XXX》
第一、體材:玄幻,武俠,科幻,幻想,軍事,YY

第二、主題:主要情節內容,說明什麼?內涵

第三、內容簡介:

第四、預計字數:XX萬

第五:環境設定
環境地理:哪個世界環境,如是異時空需要說明,什麼地名,越後面越遠,供人物移動使用。
中央:
東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第六、角色設定(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中間角色和閑雜職業)
1.姓名:性別,年齡,性格,語言風格,初始技能,後學習技能。
N.姓名:性別,年齡,性格,語言風格,初始技能,後學習技能。

第七、技能設定:
1.技能名稱:學習過程,使用動作,效果,優點描述,缺點描述。

第七、道具設定
1.道具名稱:尺寸,外型,重量,主要功能所在位置,特殊效果,製造成分。

第八、情節設定(最簡潔的一句話介紹整個情節)
環境序引:
世界格局:
勢力分布:

第九、情節結構
主角出世:
生活環境:
引發情節:
主角入世:
學習情節名:
受挫情節名:
組隊情節名:
敵對情節名:
戰斗情節名:
進化情節名:
再學習情節名:
大勢力情節名:
書末戰斗情節名:
末尾結文情節名:
敵對情節:
介紹情節名:
結仇情節名:
內部對話情節名:
分裂或發展情節名:
盟友情節:
介紹情節名:
結盟情節名:
幫助情節名:

第十、章節情節簡述(200-500字說明全節內容)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

大結局:
第十一、他人潤色拼接說明:
1.組隊拼寫流程:主題提出->情節規劃->初建提綱->創意補充->情節補充->確立提綱->包干分配->回稿審核->章節修改->思路調整->回稿修正->拼接潤色->漏洞群修->發布計劃;
2.閱讀全文,風格及語言修改,必須由同一人完成;
3.如需要他人續稿填坑,需提供需續稿部分的詳細提綱和思路的,並保留續稿者個人標記;
4.留伏筆或新的思路,需在節末註明,利於後文編寫;
5.若單節審核,由原作者修改,需要寫詳細書評,優缺點。
6.留個人標記:作者:XX續貂(續貂:意指狗尾續貂,對前文原作者的尊重。)

❹ 線上問答:小說的結構

問:剛學完小說單元,盤點復習小說的結構時有點懵圈,《紅樓夢》《祝福》《老人與海》等經典作品,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它們在結構上都有哪些種類?各自有何特點?能否舉例並分類作逐一說明呢?謝謝。

答:初讀小說的時候,我們總會強調小說的三要素,即人物、環境和情節。除此之外,還會探究小說的主題。當進一步深入學習小說的時候,小說的結構便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之一。其實小說的結構是從情節這個要素延伸而來的問題,主要就情節的線索安排而言,小說的結構可以分為傳統結構與現代結構兩個大類,下面分類舉例加以說明,希望對熱愛或者應對小說閱讀的人有一點幫助。

一、小說的傳統結構

1.線性結構

線性結構指的是以時空為本位的結構,該結構遵循「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模式。

線性結構,又分兩種,一種是單線結構,一種是雙線結構。 前者如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項鏈》,按「借項鏈——失項鏈——還項鏈——得知項鏈是假的」結構全文,脈絡清晰,以此再現項鏈丟失所帶來了主人公瑪蒂爾德的生活變化和精神變化,深刻揭示了面對人生挫折是選擇成全自己還是敗壞自己的人性主題;後者如《葯》,「華家」是明線,按「得葯——吃葯——談葯——華大媽上墳」展開,「夏家」是暗線,按「夏瑜就義——夏瑜的血被吃——夏瑜被議論——夏四奶奶上墳」展開,有分有合,表現了群眾的愚昧與革命者的悲哀,深刻地表現了華夏民族的悲劇。

2.浪形結構

浪形結構指的是小說的情節並不呈現一條直線,而是一波三折,處於搖擺狀態。作家不讓人物選擇捷徑一口氣跑到底,總會在某處放慢速度甚至停下來做點什麼,然後再回到軌道。這種結構所呈現出的波瀾,使得小說具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運用浪形結構最突出的當數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小說先寫林教頭滄州遇舊知,善良安分,接著寫陸虞侯密謀害林沖,林沖怒不可遏,便買了一把解腕尖刀,「帶在身上。前街後巷,一地裡去尋」。情節一下緊張起來;可林沖三五日「未見消耗」「自心下慢」,不久又接管草料場,情節又趨於平緩。雪大天冷,林沖外出沽酒,回來後見大雪壓塌住處,無奈來到一個破舊的山神廟暫住一宿。正因此才湊巧聽見門外陸謙和富安的談話,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點被害死。林沖忍無可忍,手刃仇敵,情節趨向最高潮。最終奸賊受懲,英雄雪恨,結局讓人為之揚眉吐氣。可以說整個情節就這樣一張一弛,疏密有致,緊緊攫住了我們的心,讓我們迫不及待地想把小說看完。

` 3.圓形結構

圓型結構指的是作家利用小說的環境和人物形成圓形以表達某種哲理和意蘊。圓形結構的代表作品是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小說呈現的首先是圓形環境,巴黎城市的圓心結構是由聖母院這個位點由近及遠在視野中展開。觀察者站在聖母院的頂樓,先看到了舊城,再是大學城,然後是新城。這三部分中「城島(也就是舊城)位於中央,狀如巨龜,蓋滿房屋的橋梁則像烏龜從灰色屋頂組成的硬殼伸出的爪子。左岸是梯形的大學城,似由整塊巨石鑿出,堅硬,茂密,緊湊,高塔林立;右岸,新城巨大的半圓形,其中點綴更多的花園和宏偉建築」。這三部分由星射狀的道路和橋梁相互連成一體,又被大體呈同心圓分布的街道連成年輪式緯圈,近代的巴黎就是在「推倒了三道舊城牆」而逐漸形成的。這便是作品中環境的圓心結構的城市建築圖。具體來說,小說構設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圓,即以巴黎聖母院為中心點的兩個不同地方(巴黎聖母院和廣場)相切的圓。不同的人物就圍繞著這兩個相切的圓運動。然後是小說的圓形結構,作家為我們構造了以女主角愛絲梅拉達為中心的「心中的日月」,以表達「圓滿與和諧」的終極主題。在小說人物圓形結構中,有克洛德與愛斯梅拉達的直向對照,有克洛德與圓周線上他人的環向對比,如與甘果瓦的對照: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一個慾火炎炎,一個情薄意淡;一個貪欲不怕死,一個貪生怕死。與弗比斯的對照:一個是陰沉的牧師,一個是歡快的軍人;一個代表神權,一個代錶王權;一個淫慾隱蔽,一個公開放盪。又如誇西莫多與其他人的對照。還有人物自身的圓形對照(內在與外顯的對照、過去與現在的對照)。人物形象的圓形設置主要體現為直向、環向、橫向、縱向的對照上面。總而言之,《巴黎聖母院》有圓形的環境、圓形的情節、圓形的人物,這體現了《<克倫威爾>序》中的美學原則,展示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和發展的唯物主義思想觀,總的表現了雨果的文學追求、美學追求和哲學追求。

4.歐·亨利式結構

歐亨利式結構主要體現在結局上,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出其不意地揭示事性的真相,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實際,從而增強了小說情節的生動性,形成獨特的藝術魅力。如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蘇比曾幾次惹事生非,想進監獄得以安身,可他總是「背運」。當蘇比受到贊美詩的感化,欲改邪歸正時,警察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投入了監獄。在所有人都認為蘇比將要平安度過一生之時警察出現了並將他帶上了法庭。這是結尾,就猶如看見黎明的人一下跌黑暗一般,讓讀者的心一揪,回味無窮,發人深省,久久難以忘懷。而歐·亨利就很好地運用了這種方法,並藉此深刻地反映社會善惡不分的現實。

5.倒敘式結構

倒敘式結構是先寫結果,再寫起因、經過的一種結構方法。這種結構既有倒敘的往事的回敘,又有順敘的線的延伸。典型的如魯迅的《祝福》,寫「我」回到故鄉魯鎮,因經歷祥林嫂的死引發對她生命片斷的回憶,從而將小說的主體事件一一展現出來。開篇寫「我」回到魯鎮,對祥林嫂的巨大變化感到詫異,不久又獲悉她的死,且在「祝福」這樣特殊的時間背景下。這就引起了懸念,為讀者留下了思考空間。

「先前所見所聞的她的半生事跡的斷片,至此也連成一片了。」由此開始對祥林嫂一生的回溯。這是一個雙層結構:「我」回到魯鎮的所見所聞都是以順敘的方式展現;而祥林嫂從第一次到魯家做女工,被婆婆掠走再嫁,喪夫喪子後第二次到魯家做女工,直至淪為乞丐的過程都是以倒敘的模式呈現的。

這種雙層結構,一是顯得冷靜客觀,真切實在,讓故事始終處在原始狀態,同時又是對現實主義敘事手法的新拓展,增強了小說的內容與思考張力。

6.留白式結構

留白式的結構,注重的是敘述的恰到好處,戛然而止,為讀者留下無窮的想像空間。典型的如最短的科幻小說,只是如下一句話: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二、小說的現代結構

小說的現代結構是西方現代派作家探索的結果,賦予了小說更多的變化,主要有如下三種:

1.延遲式結構

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的緊張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的希望完全破滅,在這種捉迷式的游戲中,一環扣一環,實現小說的結構張力。

如《牲畜林》,小說描寫了這樣一個傳奇的故事:農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個德國兵引入眾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國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樣,不斷地放下這個牲畜,去抓另外一個。而朱阿舉著獵槍不敢開槍,生怕誤傷了牲畜……小說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連「可憐的吉魯米娜」也獲得了補償。

小說多次使用「延遲」,其中較大的有如下六次:①小母牛花大姐倔強地不聽德國兵的使喚,反而領著他進入密林深處,使他(包括後面悄悄跟著的朱阿)鼻子被荊棘劃破, 雙腳陷入小溪。而朱阿則是思前慮後,本來就雙手發抖,瞄不準,現在又如此激動……他使勁瞄準, 但顫抖的雙手使槍口不停地在空中轉動;②從山洞裡跑出的一隻小羊,被德國兵抓住之後,則是聲嘶力竭叫喚著。出來懇求朱阿瞄準點的是二位白鬍子的老牧羊人。而朱阿被懇求之後, 簡直給搞糊塗了, 連扳機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了。③一隻火雞更有趣, 它自始至終都沒有被德國兵抓住,逗引著對方一層一層地往樹上爬,最終壓斷樹枝摔了下來,而它自己卻挺著胸脯,一直保持著開屏的姿勢。來給火雞求情的姑娘也很有趣,半帶利誘半帶威脅地對朱阿說話,使得朱阿羞得滿面通紅,手中的獵槍像烤肉的鐵叉一樣在眼前轉動起來。④接下來出場的是一隻兔子,它圓鼓鼓的,比野兔肥實, 聽到響聲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動,被抓住之後吱吱亂叫,左右扭動,使德國兵不得不高舉手臂,跳來跳去。⑤然後是一隻光禿禿沒剩幾根毛的母雞。朱阿終於要射擊了,這次是躲在他臨時堆砌的掩體後面。現在他可以毫無顧忌地開槍了,就算把那沒毛的母雞打死,也沒什麼關系。但他還是沒射中德國兵,卻全部交給了這只衰老的母雞。什麼原因呢,還是是因為怕,一怕誤傷那些牲畜,二怕沒有打中德國兵,反被對方開槍還擊。⑥最後是一隻凶惡的野貓,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敵人,它和德國兵在廝打過程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讓邪惡與邪惡同歸於盡,善良的人連手都不要弄臟。

這樣的「延遲」使得原本緊張激烈的情節節奏舒緩下來,牲畜林里的各種動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戰爭的陰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諧自然擠到一邊。

2.截面式結構(或生活橫斷面結構)

截面式結構,注意將時空濃縮到一個小小的點上,在精巧的結構中展開漫長的時間和立體的無限空間。如《半張紙》,將故事集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射擊上,讓小說內容充滿張力,從而深刻表現主題。

3.意識流結構

按照心理時序來展開小說情節(實際上是流動的思緒、意識一類),打破時間這一恆常的維度,讓人物的意識在超時間的空間里任意往來。如《牆上的斑點》,寫主人公在一個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間,抬頭看見牆上的斑點,由此引發意識的飄逸流動,產生一系列幻覺和遐想。主人公一會由斑點聯想到釘痕、掛肖像的前任房客;一會從對斑點的疑惑聯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準確性和人類的無知;一會從猜測斑點是一個凸出的圓形聯想到一座古象,進而想到憂傷、白骨和考古……最後發現牆上的斑點不過是一隻蝸牛。小說打破傳統既定俗套,通過人物頭腦中的瞬間印象和冥想、內心活動和情緒變化,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反映生活本質,揭示永恆真理。

長按贊賞碼,感謝您的鼓勵支持!

❺ 如何搭一本小說的框架

脈絡清晰。所謂的框架結構,就是一個引子或楔子引出一個大的故事框架,在框架內又包涵眾多的小故事。而大的框架貫穿小說的始終。懸疑小說《必須犯規的游戲》採用的就是這種故事結構。

選材廣泛。由於框架內包含的小事故可以互不關聯,在選材上更加自由,可以隨心所欲進行題材的甄選。選取的材料多數不受大故事的約束。《一千零一夜》、《十日談》在選材上就非常廣泛。


收放自如。只要定好了大的框架,小故事的主題、情節、字數等可以隨意設置,這樣可以更好地把握每個小故事的人物特點,更方便刻畫人物形象特點使人物特點更加突出,故事更加豐滿。

語言豐富。語言豐富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由於每個故事獨立成章,這就要求每個故事有每個故事的語言特點,如果千篇一律的敘述,讀者會感覺乏味,這就要求作者有更強的詞彙量來豐富故事情節。

收尾乾脆。採用框架結構的小說由於主框架內的人物並不多,所以在收尾時將會很迅速,而絕不會出現拖泥帶水的現象,可以更好地與開頭進行呼應。如果小說開頭設置一個懸念,不到最後時刻絕對解不開迷題。

❻ 小說結構有哪些

(一)情節結構
情節結構以事件的發生發展為結構線,免費小說的展開完全依據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事件的發生往往表現為一系列的因果鏈,承上起下,環環相扣,關系緊密。巧妙的作者,往往將情節搓擰、顛倒,使讀者產生陌生感、驚奇感,但小說仍建築在一個相當完整的故事結構上。情節結構的展開一般有開頭、發展、高潮與結尾,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依據情節展開的線索,又可分為單線結構、雙線結構、三線結構。單線結構往往是一人一事一線貫穿到底,情節單純,其間間或有轉折、曲折、升降等,但無論怎樣地變化、反復,情節線索總是單一的。雙線結構的特點是情節交叉或平行,一般說來,三條情節線索以上的結構,初學者不易把握。
情節結構是短篇小說最基本的一種結構方式,它的優點是行動、吸引人,符合一般人的審美習慣,但又有它的局限性:
①以事件為結構中心,作者的注意力停留在故事情節本身的生動有趣上,處理不好,容易削弱人物的刻畫。
②人物性格的展開或作者感情的抒發,需要足夠的空間,但情節結構重視事件的縱向連綴,不能給人物發展在橫向展示方面以更大的地盤,更不允許脫離情節規定的具體時空規定,作者必須時時抓住情節發展的線索並把它推進,這樣就限制了作者創作的才華。
③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作者往往不得不將許多代情節的過場戲塞進作品,這樣的過場戲往往失去精彩,不利於人物的塑造。
④情節結構將萬花筒一般十分豐富的生活提煉為一個首尾完整的生活過程,讓小說的一切因素都服從情節發展的因果鏈條,不能有絲毫的游離,這樣做,很容易損失生活的真實性、豐富性,給人以編造、失真的感覺。以上這些局限,是安排情節結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二)散文結構
有人覺得情節網路文學小說太顯編造失真了,極力迴避那種奇妙的、戲劇性情節,努力按生活的自然形態來描寫生活,於是產生了一種散文似的小說。散文式的結構摒棄了那種由發端、發展而推向 高潮,然後下降到解決的情節模式,它沒有常見的緊張集中的情節,也不講懸念、扣人心弦的戲劇效果,看來只是一些看似零碎的片斷,彷彿與日常生活差不多,並不明顯地表現'起'、'承'、'轉'、'合'。它像一棵樹,枝枝椏椏向各個方向自然伸展,各有各的空間,時空關系的設置很散。但仔細體會,舒展自如中又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很有點像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散文結構往往給人自然本色之美。但由於它有意放棄了戲劇性的情節,有意淡化了事件與事件之間直接的、明顯的因果關系,寫作的難度也就大一些。它放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更需要寫得深、寫得美、寫得可信,寫得入情入理、津津有味,娓娓動聽。它雖然寫得開放、隨意,但不能失之混亂、鬆散,要有一種整體的有機性。
(三)心理結構
心理結構又稱'意識流結構'、'情緒結構'、'心態結構'、'心理分析結構',是現代小說一種新興的結構方法。它不按事物的因果律和時空關系來安排結構。而是按照人物心理活動的流程來組織材料,通過人物的回憶、聯想、閃念、內心獨白、幻覺、夢境等內心活動連綴生活片斷。在這種結構里,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看不到了,內心秩序取代了事件秩序,心理時空代替了物理時空,生活場景、片斷、細節將主要地通過人物心靈屏幕展現。而這種展現,有回漩、有倒流、有明暗、有跳躍,有時間的顛倒與空間的重疊,有時空的分解與重新組合。心理結構是心理小說所採用的主要結構方式,但又不同於心理小說。心理小說以人物心理為主要表現對象,而心理結構,有的側重於人物心理表現,有的側重於現實生活的反映。
中國當代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與西方現代派'意識流'作家所採用的'心理結構'技巧,也是有區別的。
從整體看,他們都以人物意識流動為小說的結構框架;現實場景的描寫只是作為人物意識流動的支撐點;時序的顛倒與溶合、自由聯想情節的跳躍式穿插、心理分析形式的意識獨白等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法。但現代派作家強調人物意識流動是非邏輯的、非理性的、瞬息萬變的,因此,他們筆下的意識流動是閃念性的,雜亂無章,互不關聯,像散布的彩點隱隱約約地閃爍,畫面感不強,讀來晦澀難解。中國作家描寫的意識流動,常常是回憶性的,情理性的,畫面相對完整,無數心理片斷的連綴往往構成完整的情節,反映出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
心理結構的優點是:
①以心理流程來結構作品,讓作品的一切從主人公的心靈屏幕上放映出來,摒棄了由敘述人敘事、評價、描寫、議論的手法,具有了傳統小說沒有的新質。
②心理結構不受客觀時空限制,可以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事件同時鋪敘、交錯穿插,或放射擴展,加大了小說表現的容量。
③以意識流動為結構框架,在場面與場面之間,人物動作與動作之間,可以略去那些容易使氣氛沉悶拖泥帶水的過渡描寫,擺脫了追求故事情節表面連貫完整的某種束縛,取材靈活。有利於人物精神世界內心世界的揭示,可以相當充分地揭示人物心靈的真實。但心理結構的局限也是明顯的。
首先,依據心理流程結構作品,極易寫得拖沓、瑣屑、冗長、晦澀,往往要讀者重新梳理、索解。另一方面,這類作品,人物想什麼往往很細膩,做什麼卻不太清楚、清晰,使人物形象性格內向、模糊。採用心理結構,要特別注意克服這方面的毛病。
(四)蒙太奇結構
小說閱讀網小編提醒蒙太奇是從電影里學來的手法,它和情節結構有相似之處,往往有一定的情節線索,但表現情節的手法不同。它的情節,常常以畫面感很強的'分鏡頭'似的片斷,跳躍性的向前推進。片斷與片斷之間,干凈利索地省掉了過程性的交代。同時,它往往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交錯地敘述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生活片斷,通過一組一組'鏡頭'的組接,顯示人物性格的形成、發展和情節的連貫、推進。採用這種結構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閃現主要情節,省略繁瑣的過程交代,節奏明快,視覺形象感強,穿插自然,變而不亂。但要掌握這種結構,必須熟悉電影藝術才行。
(五)板塊結構
結構由幾個相對獨立的'情節板塊'構成。採用這種結構方式,作者描寫一個人物或景物後,往往把它放置在一邊,又去描寫另一個人物或景物,各部分自成一統,有對相獨立的情節內容,形成了獨立的'情節板塊'。'板塊'之間,一般沒有直接的聯系,甚至舍棄了過渡性的語句,好像把完全不相乾的'板塊'前言不搭後語地直接組合在一起了。但讀完全篇,讀者可以由作品內在的無形的思想線索,把各個'單元'的內容聯接起來。如張石山的小說寫作《互不關聯的四個故事》。這種結構也突破了由敘述人講述一個完整故事情節模式,擴大了作品的容量。但處理不好,容易把篇幅拉得很長。寫作時要特別注意'情節板塊'之間的關系,既不要有直接的關聯,又不要有內在的聯系;同時,還要處理好'情節板塊'的繁簡,不能把它寫成頭緒繁多的中篇。

熱點內容
穿越重生現代種田小說 發布:2025-01-16 21:37:40 瀏覽:335
網路小說戰廷深 發布:2025-01-16 20:34:51 瀏覽:572
神奇寶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6 20:24:40 瀏覽:26
玄幻小說滅世武修 發布:2025-01-16 19:26:30 瀏覽:435
跟多爾袞有關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1-16 18:32:56 瀏覽:191
百度閱讀聽書 發布:2025-01-16 18:07:05 瀏覽:65
穿越異星生存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16 17:55:28 瀏覽:367
科幻小說作文500字初中 發布:2025-01-16 17:16:54 瀏覽:985
古代嫡女重生復仇小說最火的 發布:2025-01-16 16:55:49 瀏覽:26
女子的末世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16 16:55:48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