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古代的筆記小說指的是

古代的筆記小說指的是

發布時間: 2023-01-24 18:11:12

Ⅰ 古代筆記小說有哪些

而筆記小說中的民間文學因素也是十分濃郁的,如在筆記小說相對較為成熟的魏晉、唐、宋時期以來的《搜神記》《世說新語》《太平廣記》等,則是這方面的代表。爾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筆記小說,又達到了相當高度。

Ⅱ 筆記體小說是什麼

筆記體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是具有小說性質、介於隨筆和小說之間的一種文體。筆記體小說多以人物趣聞軼事、民間故事傳說為題材,具有寫人粗疏、敘事簡約、篇幅短小、形式靈活、不拘一格的特點。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Ⅲ 什麼是傳統筆記小說

中國的所謂筆記小說,由來已久,漢晉已有,就是先秦經籍中,也有類似的斷片。至唐、宋而大興,推演至明清,這種書籍,可以說是浩如煙海,雜列並陳,在中國文化遺產中,佔有很大的部分。
「筆記「小說」是二個概念。筆記是筆記,小說是小說,不能混為一談。就是合編在一本書里,也應有所區別。古時,把這種文章是稱為筆記的,如《西京雜記》、《太平廣記》,後人才加上小說二字。
我們按照今天小說的含義,去分析古代的筆記小說,其中大部分是筆記,但也有一小部分,可以稱為小說。例如《西京雜記》、《酉陽雜俎》這些古書,裡面就包含一部分小說。
中國小說史,把《世說新語》列為小說。因為這部書主要記的是人物的言行,有所剪裁、取捨,也有所渲染、抑揚。
而且文采斐然,語言生動,意境玄遠。至於後來這一體系的書,如《續世說》、《今世說》、《新世說》、《唐語林》、《何氏語林》等,因既無創造,亦無文采,就只能稱之為筆記,不能再稱為小說了。

亦有雖標筆記之名,而實為小說者。如紀昀之《閱微草堂筆記》。乍看也可算是筆記,然所記中,既有作者的主觀寓意,又多想像描寫,文采副之,實是文學作品,不是零碎材料。流風所至,清朝末年產生了一批仍以筆記相稱,而實際已脫離筆記軌道的小說,如《淞隱漫錄》等。其中上乘者少,下乘者多,內容與形式,都流於膚淺無聊。
筆記主要是記載一朝一代的軍國大事,朝政得失,典章文物。或是記述一代人物的思想言行。其目的都標榜是為補正史之不足,或是以世道人心為念,記述前事,作為借鑒,教育後人。文字都是簡短的,每條自成起訖。
詳細可見孫犁的《談筆記小說》http://www.my285.com/xdmj/sunli/slsw/248.htm

Ⅳ 歷史中的筆記小說有哪些

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它是一座非常豐富、值得珍視的寶庫,是後人取之不盡的無價寶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補辨證正史的闕失,治文者可以從中考察某一時代的文壇風氣、文學作品的源流嬗變,治專門史者可以從中挖掘資料,文藝創作者可以從中尋找素材。中國古代的筆記小說,截至清末,大約不下於3000種,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是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
筆記小說可分為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東晉干寶的《搜神記》是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南朝宋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另外還有北宋的《太平廣記》,清代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Ⅳ 筆記小說集中的筆記是指

劉葉秋先生的《歷代筆記概述》把筆記分為3大類:小說故事類、歷史瑣聞類和考據辨證類。也就是說,小說故事類的筆記就是筆記小說。周勛初先生的《唐代筆記小說敘錄》則只講歷史瑣聞類的筆記,似乎把筆記小說只限於古人所說的雜史筆記或「雜事小說」。按「筆記」一詞本指散文的一體,如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篇說:「路粹楊修,頗懷筆記之工。」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傳》說:「筆記尤盡典實。」以筆記為名的書大概始於宋祁的《筆記》(原名為《景文筆錄》,又稱《宋景文筆記》),繼而出現了《老學庵筆記》、《芥隱筆記》等。到了清代以筆記命名的書更多,如記志怪故事的《閱微草堂筆記》,也有談考據辨證的如《雙硯齋筆記》,還有內容很雜的《庸閑齋筆記》等,可以說筆記的內容包羅萬象,無所不容。而筆記和小說連稱,大概始見於宋人史繩祖的《學齋占畢》卷二,他舉的例子是《〖EA5E〗真子》,那是一本考據辨證性的書。「筆記小說」作為一種小說的類目,似乎興起於清末,民國初年進步書局編印了《筆記小說大觀》之後,更是大為流行。《筆記小說大觀》收書很寬,收到了《能改齋漫錄》、《武林舊事》、《九國志》乃至《畫墁集》(大概因誤認為《畫墁錄》而誤收)等,似乎絕大多數的筆記都能說是小說。嗣後「筆記小說」的名稱被人用得越來越濫,如近年台灣新興書局編印的《筆記小說大觀叢刊》,收到了《韓詩外傳》、《獨斷》乃至《曲海總目提要》等書,簡直是泛濫無邊了。
「筆記小說」最初宋人史繩祖用以指考據辨證性的筆記,到了清末民初才擴大到無所不包的各種筆記。《筆記小說大觀》起了無限擴展的影響,對目錄學造成了一些混亂。
http://www.guoxue.com/gjzl/gj385/gj385_01.htm

筆記小說
qiou.com 大陸作家作品集 更新時間:2005-8-22
中國的所謂筆記小說,由來已久,漢晉已有,就是先秦經籍中,也有類似的斷片。至唐、宋而大興,推演至明清,這種書籍,可以說是浩如煙海,雜列並陳,在中國文化遺產中,佔有很大的部分。在寒齋的藏書中,也占很大的比重,幾幾乎有三分之一。
這原因是,我學習小說寫作,初以為筆記小說,與這一學問有關。後來才知道,雖然歷代相沿這樣一個題目,其實是兩回事:筆記是筆記,小說是小說,不能混為一談。就是合編在一本書里,也應有所區別。古時,把這種文章是稱為筆記的,如《西京雜記》、《太平廣記》,後人才加上小說二字。
再後又有人匯刊為《小說大觀》、《說郛》、《類說》、《稗海》等書,就以為其中都是小說了。古時既以街談巷議為小說,因此類似街談巷議的筆記,也定為小說,自無不可。但從此筆記和小說含義也就混同起來了。筆記小說的含義,和後來小說的含義,有很大不同。
我們按照今天小說的含義,去分析古代的筆記小說,其中大部分是筆記,但也有一小部分,可以稱為小說。例如《西京雜記》、《酉陽雜俎》這些古書,裡面就包含一部分小說。
中國小說史,把《世說新語》列為小說。因為這部書主要記的是人物的言行,有所剪裁、取捨,也有所渲染、抑揚。
而且文采斐然,語言生動,意境玄遠。至於後來這一體系的書,如《續世說》、《今世說》、《新世說》、《唐語林》、《何氏語林》等,因既無創造,亦無文采,就只能稱之為筆記,不能再稱為小說了。
亦有雖標筆記之名,而實為小說者。如紀昀之《閱微草堂筆記》。乍看也可算是筆記,然所記中,既有作者的主觀寓意,又多想像描寫,文采副之,實是文學作品,不是零碎材料。流風所至,清朝末年產生了一批仍以筆記相稱,而實際已脫離筆記軌道的小說,如《淞隱漫錄》等。其中上乘者少,下乘者多,內容與形式,都流於膚淺無聊。
所以,今天中華書局等出版部門,整理這類書籍,都已經正其名曰「筆記」,如唐宋筆記、明清筆記,不再稱「小說」。
筆記主要是記載一朝一代的軍國大事,朝政得失,典章文物。或是記述一代人物的思想言行。其目的都標榜是為補正史之不足,或是以世道人心為念,記述前事,作為借鑒,教育後人。文字都是簡短的,每條自成起訖。
我的唐人筆記,有十幾種。宋人筆記有數十種。宋人的筆記,流傳下來的這樣多,是因為印刷術的進步。也因為有很長時期,國家太平無事。
這些書,有些是過去商務編印的叢書集成的零種,有些是涵芬樓校印的線裝宋元筆記,有些是近年古籍出版社和中華書局的新印本。元、明、清的筆記,也有幾十種。其中石印本的清人筆記,多已送人。但重要的著作,近年新整理的本子,還有不少。還有一些木版的筆記,大都是過去木版叢書的零種。其中知不足齋叢書零本最多。
既然購置了如許多的筆記,當然也看過一部分。我的印象是:唐人的筆記,多系名家作品,文筆好,內容也扎實,有意義,最可讀。宋人的筆記,多出自名公臣卿,內容也充實,有史料價值。但有些已經雜亂起來,因此有高下之分。要之如司馬光之《涑水紀聞》,歐陽修之《歸田錄》,識見,文筆,取材,都高人一等。因為這些大人物既能見聞大事,所記能存真,又有修養,對材料能取捨,有判斷。不像後來明、清的一些筆記,以山野草茅,妄談朝堂宮苑之事,輾轉傳聞,致有千里之失。筆記也像其他著作一樣,越古老越可觀,因所記材料寶貴也。明清筆記雖多,沒有經過時間的淘汰,還處在一種糠米不分的狀態。
有筆記式的小說,有小說式的筆記。如《夷堅志》,筆記式的小說也。如《東軒筆錄》,則有很多條目,是小說式的筆記。
筆記以記載史實,一代文獻典故為主,如宋之《東齋紀事》、《國老談苑》、《澠水燕談錄》,所記史料翔實,為人稱道。
如《夢溪筆談》、《容齋隨筆》,則以科學研究學術成績,及作者之見解修養為人重視。
筆記,常常也有所謂秘本、抄本的新發見,然不一定都有多大價值。有價值之書,按一般規律,應該早有刊刻,已經廣為流傳,雖遭禁止,亦不能遏其通行。遲遲無刻本,只有抄本,自有其行之不遠的原因。我向來對什麼秘籍、孤本、抄本,興趣不大。過去涵芬樓陸續印行之秘籍,實無多少佳作。
有的筆記,名聲赫赫,印刷亦精,但也不一定就證明其傑出。如清之《兩般秋雨庵隨筆》,各種印本,一再發行,只為其文字淺近,內容亦為淺識者所喜而已。亦有雖系名家所記,然內容雜亂無章,比較零碎,如《隨園隨筆》。
元明筆記,就其內容規模而言,仍以《南村輟耕錄》及《萬曆野獲編》為佳。
筆記以內容真實客觀,作者態度端正為主。文勝於質,不如質勝於文。金劉祁《歸潛志》中,載《錄崔立碑事》一則,對自己參與為叛將撰寫碑記,詳敘經過,自我反省。人以為誠信,推重其著作,所記史實,多為正史所收取。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多文過飾非之作,正與其處世為人同。然此等書,不可因人廢言,認真察看,亦有可取之處。
清代的筆記雖然多,我認真地即是通篇讀過的,有《嘯亭雜錄》、《永憲錄》、《郎潛紀聞》等。《郎潛紀聞》共「三筆」,作者陳康祺。文字流暢,敘述亦生動,能讀下去。但在第一部,發見兩處墨筆眉批。一處記作者經歷,眉批曰:「毫不知恥,抑何厚顏!」一處記他人事跡,眉批曰:「閣下愧此多矣,何仍作欺人語耶?」這恐怕是同時代人閱讀時批註的,憤憤之情,溢於言表。當然不能根據兩處眉批,就否定這部書的價值,但也不能懷疑,這種看來深知作者底細,推敲文字並揭瘡疤的人,是出於「嫉妒」或是報復。總之,著述要修辭立誠,立身尤其要謹慎端正。
以上所談,當然都是古道,會被時髦文士,看作四舊陳言。時髦文士,專攻時文,聞雞起舞,舉一反三。他們在「四人幫」時代,初露角刺,已經寫下不少造謠生事,傷天害理的文章。有人至今秉性不改,仍以善觀風向氣色自居。對過去文字,不只無劉祁的良心發見,悔恨之辭,別人偶有觸發,仍慣於結幫連伙,加以反噬。不怕雲山罩,就怕老鄉親。
難得有知其老底之人,將其前前後後文字,匯編成冊,批註點明。如此一來,或將使其通體虛偽善變之情狀,暴露於讀者眼前。
http://www.qiou.com/quan/w/w9/200508/37527_2.html

Ⅵ 中國古代第一部筆記小說集是什麼

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

Ⅶ 文人的筆記小說,是中國古代

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特徵。「筆記」使其在記敘上獲得了一種散文化的記敘空間,在這一空間里,作者可以敘述,也可以表達別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觀點,而「小說」則是一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和創作,由於「筆記」本身獲得的自由空間,又可以使「小說」創作與散文化的「筆記」敘述相互交叉,使其優勢十分明顯。
中國的所謂筆記小說,由來已久,漢晉已有。《搜神記》《世說新語》《太平廣記》等,是這方面的代表。爾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筆記小說,又達到了相當高度。此外還有很多,如:《涑水紀聞》、《歸田錄》、《夷堅志》、《西京雜記》、《酉陽雜俎》、《續世說》、《今世說》、《新世說》、《唐語林》、《何氏語林》、《東軒筆錄》、《東齋紀事》、《國老談苑》、《澠水燕談錄》、《夢溪筆談》、《容齋隨筆》、《南村輟耕錄》、《萬曆野獲編》、《嘯亭雜錄》、《永憲錄》、《郎潛紀聞》、《歸潛志》、《鐵圍山叢談》等。
另外,筆記小說可分為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東晉干寶的《搜神記》是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南朝宋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Ⅷ 中國古代筆記體小說的發軔之作是

解釋如下

中國古代筆記體小說的發軔之作是:《世說新語》

所謂發軔之作,就是指首次出現的作品或第一部作品。發軔本義拿掉支住車的木頭,使車啟行。借指出發。軔,支住車輪轉動的木頭。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

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筆記體小說集,也就是中國古代筆記體小說的發軔之作。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坊間基本上認為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所撰寫,也有稱是由劉義慶所組織門客編寫。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Ⅸ 在古代,什麼是筆記文

筆記文是一種隨筆記錄的文體. 始於魏晉,盛於宋.包括史料筆記、考據筆記和筆記小說. 宋代的文學家、史學家不少是朝廷大臣,他們常用筆記記敘本朝的軼事和掌故.而所記又多是他們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所以,宋代的史料筆記比較發達,所載史料一般都比較可靠.宋初的五代舊臣記敘唐五代故事的,有鄭文寶的《南唐近事》、《江南余載》,張洎的《賈氏談錄》,錢易的《南部新書》等.入宋,有司馬光的《涑水紀聞》,雜錄了從宋太祖到宋神宗這一歷史時期的國家政事.歐陽修的《歸田錄》,記述了朝廷遺事、職官制度、社會風尚和士大夫的趣事軼聞.李廌的《師友談記》,記載了作者與蘇軾、黃庭堅、范祖禹、秦觀等人的交遊和治學為文的言論.王辟之的《澠水燕談錄》分17個門類,記述哲宗紹聖以前的軼聞雜事.何薳的《春渚記聞》,多是仙道異事、民間奇聞.卷六《東坡事實》、卷七《詩詞事略》有不少文學方面有價值的史料.趙令 的《侯鯖錄》,詮釋名物、習俗、方言、典故,也有詩詞創作、文人交往方面的內容.其他還有蘇軾的《東坡志林》、彭乘的《墨客揮犀》、范鎮的《東齋記事》、張耒的《明道雜志》、王君玉的《國老談苑》等.南渡以後,不少筆記追述北宋的舊聞,如朱弁的《曲舊聞》、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等.記載南宋朝政得失的有葉紹翁的《四朝聞見錄》、岳珂的《史桯》、王明清的《揮麈錄》等.張端義的《貴耳集》、陸游的《老學庵筆記》、周密的《齊東野語》、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等都是南宋有名的筆記.其中有很多關於文學的記述和評論.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吳自牧的《夢梁錄》、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了都市的繁榮及生活習尚.考據筆記最有名的要數沈括的《夢溪筆談》,從故事、考證以至器用、技藝,涉及面極廣.洪邁的《容齋隨筆》、王應麟的《困學紀聞》、吳曾的《能改齋漫錄》、黃朝英的《靖康緗素雜記》都是考據與記事間雜、多有可取的筆記.筆記小說有洪邁的《夷堅志》、吳淑的《江淮異人錄》等,保存了不少小說史料.

熱點內容
大器人生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18 09:51:21 瀏覽:64
現穿古的gl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18 09:49:09 瀏覽:983
民國空間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18 09:30:56 瀏覽:789
著名軟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18 09:20:11 瀏覽:332
書包網小說txt免費完結下載 發布:2025-01-18 09:11:11 瀏覽:13
男主有雙重身份古代小說 發布:2025-01-18 08:36:16 瀏覽:618
高中校園性奴小說magnet 發布:2025-01-18 08:05:11 瀏覽:714
移動聽書網 發布:2025-01-18 08:03:33 瀏覽:328
茶奴小說免費 發布:2025-01-18 07:45:42 瀏覽:231
拐個王爺去種田有聲聽書 發布:2025-01-18 07:16:20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