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名字三俠五義
Ⅰ 七俠五義和三俠五義有什麼關系和區別
關系:
主要是內容方面的聯系,《七俠五義》除了刪除《三俠五義》第一回「狸貓換太子」的情節,兩者內容完全一致。
區別:
1、含義
《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是清代石玉昆所著。
《七俠五義》原作者俞樾認為俠客不應該只有三個,於是將原來的「三俠」,即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和雙俠丁兆蘭丁兆惠,增加了小諸葛沈仲元、東方俠智化和小俠艾虎,同時將雙俠拆成兩個,於是變成了七俠。
2、內容
《三俠五義》的第一回為「狸貓換太子」。
《七俠五義》中第一回的「狸貓換太子」情節刪除。
俞樾先生(曲園)在贊賞肯定《三俠五義》的同時,認為其中「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殊涉不經」乃「援據史傳,訂正俗說」改寫第一回。
3.出版時間
《三俠五義》在1871年以前就成書了,1879年出版。
《七俠五義》在1889年由清代文人俞樾先生改訂為並出版。
對《七俠五義》的評價:
有兩種不同意見: 一是認為俞樾的修訂起了不小的作用。二是認為俞樾的改本《七俠五義》不如原本《三俠五義》
1923年12月28日魯迅致胡適佚札言:「我以為可重印者尚有數書。一是《三俠五義》,須用原本,而以俞曲園所改首回作附。」魯迅所著《孔乙己》里的「茴」字有四種寫法就是諷刺俞樾等迂腐文人改顏查散為嚴仁敏玩古字。
1925年,亞東圖書館重印《三俠五義》時選用原本。胡適「序」中明確指出:「《三俠五義》原本確有勝過曲園先生改本之處。就是曲園先生最不滿意的第一回也遠勝於改本。
2000年後的上海戲園里編的《狸貓換太子》新戲,第一本用《三俠五義》第一回作成底本,這可見京班的戲子還忘不了《三俠五義》的影響,又可見改本的第一回刪去了那有聲有色的描寫部份便沒有文學的趣味,便不合戲劇的演做了。
這回亞東圖書館請俞平伯先生標點此書,全用《三俠五義》作底本,將來定可以使這個本子重新行於國中,使許多讀者知道這部小說的原本是個什麼樣子。
Ⅱ 三俠五義是指哪些人物
一般「三俠」是指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是指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
拓展資料
《三俠五義》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俠義派小說的代表之作。
由於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
小說敘寫北宋包拯在眾位俠義之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眾俠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其中包公平冤獄、「鍘龐昱」、「除藩王」等情節,書中穿插了大量俠客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義行為,表現出他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本質。
Ⅲ 三俠五義具體指的都是誰你都知道嗎
有一天,一個叫俞槨的男人拿到了書,覺得俠客不能只有三個人。 於是增加了原來的“三俠”,即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和雙俠丁兆蘭丁兆惠,將小諸葛沈仲元、東方俠智化和小俠艾虎同時解體為二人,成為七俠。 另外,他還刪除了原作第一集《狸變王子》的故事情節,並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三俠五義》是清代貴族子弟石玉昆創作的俠義公案小說,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非常優秀的作品,在武俠小說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小說中最突出、最精彩的是大量的“俠義”描寫,其中三俠五義有:北俠歐陽春; 南俠展示昭; 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 天鼠盧方,智化、沈仲元,由“三俠”變為“七俠”,五義不變。